中美教育差异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

  哥哥前天刚从南京一所大学报名回来,他一回家就大喊:“再也不用读那么多书了!”言下之意,就是上了大学就不用正儿八经地读书了咯,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

  这则报道写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十大不同点,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美国学生努力读书是为了能毕业,而中国学生努力读书是为了能入学。在教育上,美国选择宽进严出,而中国则是严进宽出。美国不会轻易让学生毕业,经过层层筛选,合格的学生才给毕业证书,他们重视人才,不会让不学无术的家伙流入社会。中国和美国的做法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只要进了大学,就是个可塑之才,什么人都让毕业。现在中国找工作的大学生大街上随处可见,但只有一副空文凭,面试时,一句话也答不上来,这才是导致中国人才市场紧缺的症结。我国的上课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为了把知识巩固,美国则把课堂弄得有声有色,整堂课几乎在游戏中度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还会把学习当成游戏一样的轻松心态,这一点,让人不得不服气,有机会,我也想体验体验。

  其实,各国的教育都是有弊端的,但善于发现,勇于改进,让祖国的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中美教育差异

中外教育对比

  大多数中国人只认为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件好事,却没有想到这其实也是一件坏事这会让中国人各各变的很保守。

  中国教育是属于老一套的革命教育,只知道学习,学习,学习,好象学习就代表一切!分数就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似的。与其说很多家长爱孩子,倒不如说是爱分数一旦一个孩子的成绩不好了,还有多少人爱他们呢?分数已经大于孩子自己了!分数和孩子之间的概练已经成这个算是了:分数孩子!

  而美国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美国的课堂里,让学生动手的时候很多。美术课是刻字,下课前所有的作品全部挂出来展示,让成就感时刻伴你左右;陶艺课的陶瓷作品全部贴上标签。作者,干了以后下节课涂色,全部完工后展示,再还给学生本人,学生的能力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兴趣也自然而然追随左右。学校的文体活动丰富多采。纽约州阿尔巴尼市松树地镇的斯蒂辛高级中学曾经接待过几个南京老师和学生,在校期间,他们观看了学校举行的一场校级篮球比赛。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激烈的比赛,那高技术含量的女子拉拉队,精湛的球艺热情高涨的观众,怎么也比的过五台山体育馆的省级比赛!让我死活不肯相信这只是一场校级篮球比赛。后来经过核实,我们才相信这是真的。学生告诉我们,这样的比赛每星期会举行三次!”老天!相比下而言,我们中国的学生瘦弱的多。但这并不能怪我们学生啊,想想,中国大多数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被繁重的学业占据了哪里能有多少时间锻炼?我想,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败而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们家里就有台球桌,游戏球桌,还有一个简易的高尔夫场。一个家庭的两个上高二双胞胎儿子,一到家打大球,做做作业,院子里有一个简易的高尔夫球场两个儿子都爱打高尔夫,每周出去打两次,过得很充实,成绩也很优秀。其他学生家里也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器材。老天!我长这么大,高尔夫球没摸过,网球没碰过,乒乓球没真正的打过,二胡没拉过(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真的很惭愧!吉他没碰过,钢琴,小提琴,扬琴,大提琴,双簧管,葫芦丝,古琴也都没摸过!连最的电子琴也没碰过!

  我想最完美的教育应该是美国学生的素质能力加上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但我想,这大概很难,一旦有了注重培养素质能力,成绩大概就不会优异了!

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不同

  我相信,很多同学也和我一样,希望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为什么学生们爱着自己的国家,却想着成为其他国家的公民呢?其实,也不全是这样。如果将两国的教育方法一起比较,我想,你大概就会知道答案了。

  常常上课的时候,特别是数学课,总觉得积极不起来。脑袋里那乱七八糟的公式已经扰乱了思绪,剪不断,理还乱。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这样一来,我们就受到了束缚,积极性自然也就减少了。

  不光是这样,我们中国学生的脑袋总像机器、齿轮一样,不会灵活运用。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因为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美国学生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都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向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有时候,我们中国的学生还认为自己和老师有堵无形的墙,学生们怎么也不愿意“越”过这道墙,去与老师交流,探讨。美国学生想反,大胆地与老师讨论,但更多的则是闲聊。

  这单单是学习方面。

  我们再来说说零用钱。

  当你没有了零用钱时,美国学生的父母会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而中国学生的父母则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

  当你想去旅游是,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则硬生生地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我一笔钱。”

  虽然说前者辛苦,后者轻松。但是,后者的父母会在孩子长大后才后悔。所以,前者我更喜欢。

从点滴小事看中美教育

  今年寒假随乐团旅美一遭,又再开一次眼界。在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现代化的同时,也通过点滴小事看到了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别。

  我们有专门的时间随各自的美国朋友深入课堂。第一次接触陌生的环境,我的心情当然是新奇兴奋的。第一节是数学课,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学生们上课的状态。教室里只有二十几个人,他们人手一册巨大而又装帧精良的书。老师在前面侃侃而谈,还不时与同学们交流、开玩笑,连我这个小小的"天外来客"也在其照顾范围之内,偶尔被问上两个问题,美国学生的上课纪律对我们而言确实算得上松散。他们可以喝水、吃东西,也可以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自由出入教室。然而,大家并不因为这?quot;自由"就心不在焉。他们几乎没有人说话,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绝没有我原先想像的那样乱成一锅粥。下课后,书统一交还老师,原来那些教科书是循环利用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这所学校的课间休息有五分钟。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五分钟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移至下一间上课的教室的。在美国,学校是分区割置的。人文类、自然类、社会科学类……每学科都有其固定的教室。课间需要换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看着身旁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也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他们虽然节节课间倾巢出动,秩序却一丝也不混乱。想想我们学校上个课间操还人声鼎沸呢,更别提五分钟全校大换班了!

  第二节我要跟朋友去上合唱课。这所学校有专业的排练厅供学生上课及演出。刚一推开剧场大门,便听远处歌声徐徐传来。我的朋友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就已经边跑边跟着唱起来。这种争分夺秒的时间意识深深地感染了我,哪里敢有半点怠慢?学生们陆陆续续地小跑而来,声音也越汇越动听了。待简单的基础训练结束,学生们已个个立于台上,准备好上课了,这份投入真让我敬佩!

  这所学校有发达的音乐教育体系,光各种音乐社团就有八九个之多。难怪我们同学有感而发:这所学校是优秀的音乐天地,而我们乐团只是学校的一个音乐角……

  听着台上时而婉转时而深沉的歌声,我不禁被他们专注的精神所打动!当我国还在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争论不休的时候,美国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美国学生吸引我的除了他们的气质外,还有他们的衣着。他们梳着超级怪发,穿着奇装异服,然而,却把个性展现淋漓尽致,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相比之下我们的小伙也英俊潇洒,姑娘也美丽动人,但脸上就是多了那么一份稚气。

  美国的先进和发达是不容置疑的,也许我国几十年也赶不上。但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呢?我们又怎么去比?有位美国家长恳切地对我们的同学说?quot;20世纪是美国的,但我相信21世纪必将属于中国。你们这一代人一定能够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面对一位普通美国人的信任和希望,我无言了!在充满生机和竞争的21世纪里,我们真能担负起明天的希望吗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历史渊源

  文学院中文师范专业111班万盼盼

  学号:1101012025

  作为中文师范专业的一名学生,因为专业性质和个人爱好,而对中西方教育有着鲜明的喜好取向。从小接受学校“严谨、认真、听话”的“好学生”教育,也经历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中国高考顺利步入大学,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感触颇深;因外国读物,偏爱西方“尊重孩子天性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钟爱杜威的教育理念。在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对比中,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但归根到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中西方教育的发展都经历过漫长的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最终形成现代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但纵观中外的现代教育,总或多或少的带有古代教育理念和制度的色彩和缩影。

  教育制度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取向。

  西方经历过数次启蒙解放运动,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这种平等观念也被运用到教育上,关注个人价值,尊重个体的权利成为教育制度的核心理念。也正是出于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大力倡导,才使西方的初始教育踏上正确的道路。也让之后所有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儿》以及赫尔巴特的“儿童中心论”等都在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下开展。

  在西方,对儿童的最好教育来自自然的理念,推动着西方幼儿教育、自然教育的发展。创造适合儿童的玩物,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教育等启蒙教育,才使得西方教育从源头抓起教育。

  而古代中国真正教育的开端和发展基于封建政治之下,“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政治对人民思想控制相当严格,“严谨、认真”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服从的楷模”,而真正缺少的缺失真正意义上的人。“学在官府”和“愚民政策”让人民思想僵化和无创造力。

  教育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教育的自由度。

  西方遵循“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政治理念,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分权而制衡。因为政治上的民主,推动教育的独立与自由,保持教育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教育与政治分离,将教育核心放在“对孩子独立、民主的人格和素质培养上。”福禄贝尔创建最早的“幼儿园”,赫尔巴特注重“实践哲学”,夸美纽斯提出“大教学论”……他们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教育本身,而不是将教育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属品。

  而古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就是为政治服务,培养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政治后备集团,更好的为封建政治服务。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等教育选拔制度都是依附于政治之上,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受政治影响。孔子创立私学揭开“学在民间”的教育新局面,但毕竟只是小范围的,未能普及整个封建社会。直至今日的高考制度,也包含着众学子的“政治抱负”。

  通过涉猎中外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学习重大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实践,分析中西方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对中外教育有了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中外教育史的系统学习对于清醒认识现在的教育形势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甚至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作为一名师范生,通过了解教育史的发展,学习那些经过历史和实践的考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解读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将这些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会给自己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宏观把握教育史,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自我现代化的教育梦想。

教育的差异 优秀作文

  最近总是在看中外教育孩子的差异,有时也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外国,我们的小孩子都太娇气了,没有太多的处理事情的经验和独立的能力。

  以前很早就让刘柳独立睡觉了,大约在三岁的时候,那时的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我会在晚上给她盖好被子后说: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也会和我说同样的话。自从她爷爷去逝,为了让她陪陪她奶奶,她又和奶奶睡在了一起,现在越大越有依赖性,独立能力一点也没有了。在让单睡,她就很痛苦的表情出来了,我想我们领孩子是不想让她不愉快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一下外国的育儿经验。让她很小就习惯独立。

  孩子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任,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只要学习好,其他能力都忽略不计了,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放手,要让孩子自已做自已的事,自已为自已的行为负责任。不让孩子试一下,总在大人的翅膀下,孩子永远也飞不高。

  有时我也是天天在看着孩子,自已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当然我也是乐此不疲的。但我知道她终究要长大,要高飞的,所以看了中外教育孩子的差异后, 我特别有感触,我想以后我也要慢慢松手了,慢慢的放飞。太多疼爱,孩子会在以后严俊的社会不适应。我们对孩子多一些独立能力的锻炼,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疼爱。

中西方教育差别

  对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曾在大学英语的教材上看到一篇关于中西方对小孩教育方不同的解说。文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小孩站在一扇关着的门前,中国的父母会教小孩把钥匙插进插孔里然后打开门,被外国人称为“手把手”教育;国外的父母则会任由孩子站在门前,不闻不问,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打开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区别。中国注重的是“教”,教会孩子或学生让其依样画葫芦的临摹下来,而西方注重的是“思”,自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看来,我更欣赏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西方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自我兴趣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西方的“放养”政策也有一点弊端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得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去加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纪律得靠自我维持。中国的教育则着重中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我敢说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全球决对稳稳的排第一,但是其他的能力却远远不如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封闭管理”教育方式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从某些方面还不如西方的任其发展。西方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创新化理念、个性化理念和开放性理念,而中国的素质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理念虽然已经实施多年却未见成效,最终还是以高考的一纸成绩而决定终身,遂有“一纸定终身”之说。

  其实西方有很多很好的教育方式。比如课程众多课堂人数不多,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去专业的学习,不用担心人数过多而被光芒掩盖掉。再者老师经常会带着学生去校外公园讲课或者去某地实地考察和课外实践活学活用,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提高。还有西方的课堂教育方式灵活多变,一般都为分组活动为主,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这样更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之能够自主学习。

  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认为不仅是国家甚至是个人都深深受着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和历史,所以它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国家的各种决策和发展。而个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待中西方教育差异上应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尽快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深坑中拉出来,全面发展。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间恰恰是比较欠缺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没有创造性,因为创造性是建立在一种好奇心、一种兴趣之上的,而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受家长、教师的重重压力在那里被动地学习。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上述各位学者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教育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对中西方教育进行了比较.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西方教育存在的不同特点。为什么中西方教育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大多数研究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上这种差异的原因.大概解释如下:中国作为一个有两千多年儒家文化积淀的古国,其文化中的隐忍、含蓄作为一种特质深入在国民的素质中.又潜移默化在教育上,所以中国学生温文尔雅,不那么张扬、不那么气势逼人。而西方文明崇尚积极开拓的精神,几百年问到处开疆拓土。寻求对外贸易,满足个人不断积累财富的需要。故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个性张扬,富有进取心。但我们认为,仅仅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是不够的,需要我们从教育产生之时,即从人类教育的最初形态和理念去探讨这种差异,方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中西方教育差异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二、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原初性认识及可能的教育走向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与人类的发展共始终。远古时期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景观?由于时间久远,我们知之甚少,只能从伏曦氏教人渔猎、神农氏教人耕种等传说中约略可以知道。远古时期的教育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共生的,是人类为影响自身能力发展及其运用所进行的一种“社会性遗传”活动。由于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来自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决定了“社会性遗传”的动态性。也决定了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所以,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先民们,由于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的差异,在教育内容上便有了教人渔猎、教人耕种等差异。教育内容上的这种差异又进一步决定了教育在方法上、教学策略上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世界上不同文明国家在教育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另一方面,远古时期人类对教育的需求,是近乎本能的一种生存需要,人类自身的意识能动作用在教育的实践形态上还较少体现。然而,学校教育的诞生、专职教育工作者的出现。使教育这一人的实践活动领域明显带有人类意识的“痕迹”。并且。学校作为官方认可的正规教育机构,其对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对整个社会具有示范效应,在教育的实践领域也具有了较强的规约性。尤其是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字出现后。一些古哲先贤开始对业已存在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理性考察,逐步形成了关于教育这一事实性存在的理性认知,关于教育的原初性认识便这样诞生了。至此之后,教育的发展便纳入了人类理性的轨道。并受人类自身关于教育的理性认识的指引。所以,人类的教育既是一种事实性的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受人类认识制约和自身实践限制的“人为存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或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对教育自身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具有操作性意义的根本问题。

  从词源学的角度解读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能够从影响教育发展的认识论源头发现,二者一开始便有了重要的分歧。在中国,“教”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为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它的左边是个孩子,左上方是被鞭打的象征符号(也有解释为经典作品的),右边是个拿鞭子的人,合起来的意思可以解释为用鞭打的手段迫使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育字篆书为“禽”,其上部如倒“子”,义为不顺不孝之子也。于是,在我国关于古汉字释义最权威的工具书《说文解字》中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无论英文的“Education”、法文的“Educa·tion”.还是德文的“Erziehung”.教育一词均源于拉丁语“EduiSre”。拉丁文的Edui6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成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爸re”有“引”的意思。拉丁语Edui爸re作为一个合成词,便含有“引出”的意思,用指教育活动即引导儿童固有能力得到完美发展。将《说文解字》和拉丁文中“教育”一词的释义作对比,特别是联系到中西方教育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差异反观教育的这一原初性定义.真有“差之毫厘,失之于里”的感慨。中西方分别把教育定位在“上所施下所效”与“引出”,对中西方教育的走向可能产生了以下几方面不同的影响:

  (一)教育宗旨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宗旨的人类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明确的目的性,使教育活动在具体展开之前便有了预设的目标。从总的趋势看,中国教育的宗旨主要是要让儿童、青少年一代接受社会的各种规范,以适应社会;西方教育的宗旨则是让儿童固有的各种能力获得良好发展。东西方教育目标定位的差异,隐含着这样两个基本认识的差异:一是对于“人性”的不同认识。即“中国的教育观在本质上是建立在‘恶’

  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即在教育者心目中受教育者是不大值得信任和尊重的。西方的教育观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善’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即在教育者心目中受教育者是值得信任和尊重的。”Eg]--是从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看,中国以“社会本位论”为出发点.强调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西方则从“个人本位论”

  出发。强调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师生地位

  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自然有了上下尊卑之分。“师者如父”便是这种伦理等级的“写照”;在西方的教育概念中,无论“引出”或“引导”,都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前提。中国的师生关系之所以不平等,是由于中国社会特别注重伦常等级,要求每个人都应“各安其分”。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师者如父”便是“五伦”在教育上的延伸和反映,目的是通过教师伦理身份的“附魅”,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权威,以保障教育的政治、教化职能按统治阶级的意愿顺利实现。相对而言。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民主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和信任,使西方更为强调的是教师的服务意识。教师赚取学生的学费,自然应当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的存在,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了有效地传递人类的知识经验。所以.东西方教育在一开始的时候,都定位于传递人类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经验。孔子教入以“六艺”,古希腊、古罗马的“三科”、“四学”,以及中世纪的“七艺”,都力求把各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但是,随着知识经验总量的增加和统治阶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知识的取舍方面东西方教育便各有侧重。由于中国偏重于从社会需要来运作教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教育的概念被窄化为“教化”,教育内容被局限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上。圣贤书之外的技艺等被视为“雕虫小技”,不足为学。相反,西方教育以个人为出发点。凡能增加个人利益的知识、技能等,都被纳入教育内容之列。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法国的“百科全书学派”,以及后来科学技术革命后。实用技术教育在欧美教育体系中迅速被认同和接纳。都说明了西方教育较为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努力为人们的现实生活谋福利的特点。并且。在教学内容的具体构成方面,西方教育不仅坚持“学术中心课程”,而且在具体操作上“较之知识的量,更重视知识的质;较之知识内容。更重视生成知识的能力”。

  (四)教育教学方法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哪怕是超越也不允许)。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五)教育活动主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

  (六)教育教学效果

  “守成”与“创新”是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都要面临的任务。相对而言,中国更注重“守成”,西方则更为注重“创新”。之所以中国学生少有创造性,一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内容局限在儒家经典,学习的是圣人言论,作为后辈晚学的学生,在圣人跟前只能是“凡夫俗子”.只能仰其项背。对圣人言论有丝毫的怀疑已是罪过,哪里还谈得上创新与超越?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上行下效”,机械模仿多,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训练”则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不接受也得接受。“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做教育的主体,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我们传统意义上抹杀了‘教’和‘训练’这个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区别,使得‘教’变成了‘训练’。

  ‘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fl,]以这样的教育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创造性被窒息。西方相对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以发挥。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一开始就存在,只不过这种差异在教育发展的原初时期乃是自发生成.且相对局限于比较狭小的范闱内。但是。随着氏族公社的瓦解和国家的形成,特别是关于教育的原初性定义诞生后,教育定义在某种文化中一旦得到广泛认同,它对教育实践的规范作用便不可避免。当然。中西方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是自然而然的。不过.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内部的具体教育实践,却又是多样性的存在,且在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致说来,东西方教育的上述几方面差异,是我们基于近代工商业大发展、义务教育兴起所带来的教育大发展之后.对东西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差异所作的一种反省认知.或者说是基于教育的原初性定义所作的~种逻辑上的推演。但是,这种推演决不是我们妄加推断.而是两种文明中对教育概念原初性认识差异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生成”,是合乎教育发展逻辑的客观必然。中国把教育定义为“上所施下所效”.首先将教师和学生置于“师尊”与“生从”的不平等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学生被动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上也确立了教师施教、学生模仿的训练模式;方法的特征进一步对教育内容产生了制约,教师所言、书本所写便成为学生实质上的学习内容。于是,缺乏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书呆子”型人才便成为了这种教育生产的“主要产品”。相反,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是以相信学生具有良好的潜能为前提的。于是,教育的目的自然就定位在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方面;教育方法也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以有益于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增进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现实利益为“指针”;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才通常是具有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人格独立的健康人。

  三、中西方教育概念的历史演进

  中西方对教育的原初性定义,是人类在长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成果。人类关于“教育是什么”的理念大厦一旦建立。必将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出教育认识的能动作用。在随后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教育实践的动态性、发展性,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不断得到修正而日趋完善。总的说来,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养成的因循守旧的思想惰性。在“教育是什么”这一核心概念的传承上有较充分的体现。先秦时期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过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洗礼后,儒家学说便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思想基础,也成为了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主要(甚至是惟一)“范型”。也就是说,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本应该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领域也有太多的趋同。相形之下,西方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在古希腊、古罗马已有了很好的“范型”。尽管中世纪时曾被教会的乌云笼罩,但经过“文艺复兴”的思想荡涤后,西方优良的教育传统又重现光明,并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了勃勃生机。其间,一个个思想家、教育家如卢梭、康德、斯宾塞、涂尔干、杜威等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教育进行了重新界定(具体定义在这里不作赘述),使教育的定义呈现出多样性,实践中的教育也变得鲜活和丰富多彩。

  尽管如此,中西方教育发展到今天,对“教育”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依然有不小的差异。这可以从各自权威性工具书的不同释义得到印证。我国《教育大辞典》把教育(狭义的)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西方教育词典》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不一定是,但通常是在教师的辅导下)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对教育的定义是:“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14]时至今日,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定义的这些差异,仍然可以看做是中西方教育定义原初性差异的合乎逻辑的延续。

  总之,现在我们谈论的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几乎都能够在这里找到最初的源头。难怪有学者说:“中西教育观的差异在其原初性文化那里便已初现端倪了。”尽管中西方教育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教育自身不断被丰富和完善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中西方教育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也不断得到强化。但从本质上看,几千年来中西教育差异的实质在总体上并无根本性的改变。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人造现象”。是按照人类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并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建构教育的。中西方教育在其发展之初是还处于相互隔离状态的两个独立存在,二者对教育的原初性理解作为教育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对教育的操作范式具有很强的规约性,充分反映出人类认识对自身实践的巨大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西方教育的原初性定义,已在思想上勾勒出了各自教育发展的“蓝图”。并在随后的教育实践中逐步生成了中西方教育各自的特点及差异。

中美教育

  今天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讨论会,内容是“中国孩子是给美国孩子当佣人吗”

  徐老师在讨论会开始前读了一篇文章,主要讲:美国女孩会赞美别人;美国女孩很真诚等7件事,并7次打动了“我”。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有所看法,“快嘴大王”巫永杰第一个举手发言,他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中国女孩和美国女孩的差别很大。美国女孩很小父母就把他丢进原始森林里,没给带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中国孩子如果遭受这样的‘待遇’都会大哭大闹,而美国孩子却用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中国孩子很脆弱,而美国孩子很不容易。”

  我也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美国女孩爱护动物的习惯非常好。我们看见了鱼翅一定会狼吞虎咽把它们吃完。动物是我们的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那有没有关于学习和家务的?”徐老师问道。

  “一点通”刘文雯说道:“美国女孩比我们的学习压力大,他们一天有5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美国女孩还帮出家长做家务,而中国女孩不帮家长做事。”

  ············

  最后徐老师总结道:“是啊,同学们,你们说的很对,我们应该向美国孩子们学习,不然我们以后终归要给他们打工。”

中美文化差异华人面临教育窘境

  近来纽约布鲁克林华裔社区经常传出有华裔孩童失踪案,但有的涉案家长却直喊冤,认为并不是做家长的不尽职,而是儿大不由爷,根本不听从家长的训导与管教,也令处于中美教育之间的家长无可奈何。

  据美国《侨报》报道,不久前,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爆出一名十几岁华裔女孩失踪案,在警方发布消息后,有知情的人却 指出,这名女孩根本没失踪,而是住在朋友家在外疯玩不回家。这名知情人还表示,布鲁克林华社发生的一些华裔孩子失踪案,有的案件背后的真实内幕是处于中美 教育之间的青春期的孩子因叛逆而不学好的事实。

  于不久前被报失踪的这位十几岁华裔少女,家住日落公园地区六大道附近,在一家餐馆做工的女孩父亲表示,女儿几年前随家人赴美,起初还好,但到了青春叛逆期就变得难于管教,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

  在美国,做家长的根本不能以武力或过重的言语来指责或说教孩子,否则会告你虐待孩子,或者剥夺家长的抚养权,所以他 们夫妻只能小心翼翼的劝说孩子,但根本没成效。时间久了,女儿越玩越野,在外和一些不良的孩子交往,但他们夫妻却是说不得,打不得,也只能听之任之。 时间久了,女儿从离家出走几天,发展到半个月,一个月,有时甚至几个月不回家,直到手中的钱花干净才会回头。无奈下,他们只得向警方报案说孩子失踪。

  知情人表示,这对华裔家长是很好的人,夫妻十分恩爱,尤其老爸在国内时还曾经是军人,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很上心,只是这名女儿实在叛逆,报失踪后,即使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住在哪,但是上门都拉不回来。

  无奈下,这个父亲表示,他们夫妻正考虑从纽约搬家去外州,希望通过改变环境能杜绝女儿和外界不良朋友的来往,也由此 让孩子能收心变好。但是面对不愿回家的孩子,他只得小心地吓唬说,我们将搬家,连手机号码都换掉,看你没钱花了找谁去要。面对女儿的现状而无奈的家 长,也不断感叹中美教育的差异令他们面临窘境的无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区业主委员会

党组织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