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分析
2013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难度点评
王乃顺:北京卷总的来说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下,选择题还是送分的比较多,另外计算题特别常规,没有特别怪的、难的题。但是全国卷今年的难易程度可以说稍微有一点难,为什么稍微有一点难呢?因为物理,特别是计算题第一道题,一下子把学生蒙住,一般学生根本想不到橡皮筋,橡皮筋的特点在这儿把学生蒙住了,虽然命题思路特别好,但是这一道题把学生停住了以后,第二道题就不好答了。反倒第二道计算题比较常规,就是涉及到电流要用到电容器当中,想到这一点,这道题简单多了。
主持人明月:要换一个思路。
王乃顺:今年命题者的思路还是比较比较活跃的,这是它的特点。另外,实验题出的比较好,常规当中同时有创新,比较好。
主持人明月:物理总体来说,您还是比较满意的。
王乃顺:物理来说,我认为比去年题出得好,但是我估计这个分比去年要低。
主持人明月:很动脑子,但是学生能不能想到这一点就不好说了。
王乃顺:猛一看还行,但是一做就难了。
2014海南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特点点评
物理“玉兔”入题,命题关注科技发展
据中考物理命题组组长符老师介绍,今年是初中物理使用新课标教材后的首次中考,虽然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往年有所变化,但基本上都是考生在初中三年间学过的内容。在试卷结构上,今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与往年类似,试卷包括10道选择题,7道填空题,1道作图题,2道实验题和4道解答题。“整张试卷难度不大,真正可以体现区分度的难题大概10分,9成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计算也不复杂。”
符老师称,在历年的中考物理科目命题中,命题老师在命制试卷时,一般会遵循两个基本思路:一是体现课标的要求,二是关注科技发展。“今年也不例外,课标的要求肯定是我们命题的基本准绳,在关注科技发展方面,我们今年将‘玉兔’号月球车作为一道大题的材料,呈现在试题中。”符老师说,在命题时,他们还特别注意对生活和社会热点的关注,“比如广场舞噪声、跳远、长跑等。”
物理考试反思
这次物理期末考试。星期二发卷,结果一塌糊涂,82。我们班里最高99。82分,太差,差得不是一点半的。如果这是中考,我就完蛋了。老师说:“这次的题比较难,80分以上都达标。”但我自己觉得不行,题难不是理由,既然有考99的,同样是人,为什么我就考不了99?这是为什么
1.做题的顺序出现错误。
一发下来卷子,我先做最后一道大题,从后往前做。导致最前面的选择题出现了严重错误,要想考好,首先做题的顺序必须正确。卷子的顺序肯定是按难易程度编排的。我用了大量的脑细胞先做了最后一道题,等到最后的选择题,就没有精力了。
2.概念不清。
选择题错那么多不仅仅是因为做题顺序导致的。更主要的是因为概念不清。6道选择题中,我有2到就是因为概念不清。每次复习物理的时候,我都把所有的概念跳过,就不复习,总是想:“物理又不考概念,又不肯能问你‘xxx的定义是什么’或‘xxx是什么’复习概念没有用,纯粹是浪费时间”。经过这次的教训,我以后会记住,概念一样很重要。
3.书写凌乱。
填空题我错了2道,扣4分,其中有一道就纯属不会,而另外一道呢?由于字迹潦草,导致扣分了。我知道正确答案是:250kg。可我习惯把“2”和“5”连起来写,很像“750kg”,而正好物理老师看的就是“750kg”。又白白送了2分。
4.做题速度太慢。
这与平时的练习和习惯有关。我在考试前做了4份卷子,看来还是不够的。当老师要收卷子时,我正好在草稿纸上算出来了。以至于没时间往卷子上写,卷子上就有一道题是空的。等到在校外和同学对卷子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如果我做其他题的速度再快一些,那么,这道题就写对了。又白白送了3分。
5.书写格式不规范。
最后一道大题是计算题,平常的考试,我的计算题是不会出问题的,但是,这次考试可就真出了问题。不是不会,也不是计算错误,而是因为格式不规范。老师说:做大题有三个步骤:(1)先写“解”。(2)进行计算。(3)最后写“答”。而我这三个步骤都有,前两个步骤都准确无误,就是在第三个步骤上出了问题。应该这样答:答:什么是多少(数字)。而我了?直接来一个多少(数字)。就因为这,扣了1分。可见,做卷子,书写格式必须规范。
这些问题从小学就开始犯了,现在已经9年级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不用心,不认真反思。
因为不用心,所以几个错误几年也没有改过来。希望通过这篇反思可以使我把这些错误一点一点地改正。
物理期中考试试卷总结
一、试卷结构及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在试卷格式、题型、考查重点、难度分布等方面均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力争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与中招看齐。从考试的情况看,是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认为是一次较高水平的测试。
现对我班九年级物理考试情况进行简单统计,参加考试62人,最高分90分1人,60分以上21人,79分以上8人,及格率为33.87%。学生得失分情况现就我班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二、整体评价:
整张试卷紧扣课本,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计算能力等。整张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没有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试卷的题量适中,梯度分布合理,较全面地考查了基础知识点。试题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注重对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试题新颖灵活。
三、试题特点及考查目的
(一)紧扣初中物理核心观念,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考试内容以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依托,覆盖一章到第11-13.2所学单元的内容,考察了所学的重点概念和原理、重点物质、重要的物理用语、探究性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和基本的计算技能,并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科学态度、观点、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标渗透在试题的背景之中,注重联系实际,试卷较好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像2,3,8,22题,考核的重点放在分析解决的背景中去评价,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通过试题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重视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进一步重视双基,夯实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关系到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本试卷的命题中特别重视对实验的考查,实验内容除考查课标规定的重点内容外,加强了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如19,20, 21题等。题目还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导向。试题的难度不大,在对科学素养考查,对科学改革的导向非常明确。
(三)重视对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实际联系内容的考查,体现“STS”教育思想
力求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学以致用。试题中较多理论联系实际的信息与重点知识紧密结合,力求起点高、落点低,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态度。如1,4,9.15,16, 23题中涉及到了科学探究、物理知识应用,设计实验及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素材都来源于社会实际,考查的却是双基内容,
使学生感受并赞赏物理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重视对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克服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运应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设置了体现了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及表达能力;命题中开放性试题比较普遍内容较多,具体考查学生学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初步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通过分析总结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如下:
(一)、重视夯实基础,紧扣物理核心观念,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教师都要以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工作的主线,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
物理概念教学要注意概念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的加深认识。
电学知识教学要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纠正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
物理计算教学中意在让学生体会从物理理解角度研究,切忌繁琐的数学运算。
物理实验技能教学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予以落实。
(二)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真实的情景能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更有效,也便于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在创设情景时,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要运应演示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象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今后习题与考试题的设计都要更加注重情景化,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观念,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施科学探究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在探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如对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技能,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要加强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总之,今后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教研组活动,群策群力,明确每节三维目标,突出重点,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新课,提纲要领,总结归纳,层层渗透,以每个知识点为讲解元素,结合探究交流思维扩展,落实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
物理期中考试反思
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分是72.1分,不算理想。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市教研室提供的,涵盖了上半学期的全部知识,有力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张较好的试卷。
通过对卷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一阶段教学中的得失,现分析如下。肯定的方面。基础知识大部分掌握较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对物理学中的人文历史有正确的了解;物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分析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强抓基础及非常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密不可分。
存在的问题。从卷面得分率最低的18题可看出,学生在对物理中单位换算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再从得分率相对低一点的第7、9、13、16、25分析,这几题的得分率在0.6左右,而这几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或正确”,学生失分,说明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物理计算题向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我所带班级学生没有出现放弃解题的情况,失分主要是不能准确的运用物理学科特有的解答过程进行解答,突出表现在有原始公式即有依据但没有变形公式,个别人仍用小学的算术题的形式解答,由于缺少说理依据而失分;最后的探究题,又再次暴露出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不足,有不少同学意思差不多,但表述很不严密,前言不搭后语,还有不能正确的审题,最后要求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而学生没搞清“测量量”的意义,把计算整理的量即过程量代入,导致失分。总体分析下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点:1、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理解偏差。2、科学的表述能力欠缺,导致表述质量不高。
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接下来将在下面几个方面改进。
1、在强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适时改变方法,加强相近知识之间的辨析,并通过一些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规范语言表述。通过教师课堂师范,在学生口头回答,作业书面表达等各个环节,加强训练。
3、继续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渗透。
2013沈阳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点评
物理:考察基础回归教材
沈阳七中物理教师徐峰梅表示,考试结束后,从学生中了解到的考题来看,今年物理题目区分度一般,学生没觉得太难,试题内容基本源于课本,很多题目都是课本上的材料、实验等等。如果学生在复习时能够回归教材,紧抓课本,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徐峰梅同时指出,和往年相比,这次理综合物理试卷比往年多了一道计算题,让老师和考生感到比较意外,“虽然多了一道题,但是计算题的题型像电热、浮力等都是上课总结过的。”徐峰梅说,简答题开放性较强,一道题目涉及不少物理规律,学生如何能够准确找到“扣题”的知识点是得分的关键。
物理期中考试试卷总结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感觉我们班学生此次考试发挥还算正常,均分比前次抽测有所提高。均分:72.2分,及格率80.4%,优秀率21.7%,90分以上是10个,80分以上是14个,70分以上7个,60分以上5个,不及格的9个,总体来说,还可以吧,当然和城区学生还有较大差距。对于,这次的考试,我总结如下:
1、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虽然,我平时总是强调要多花时间看看课本,把基本概念要记在脑子里,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可是,很多学生都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从不肯花时间看书,天天仅仅是把作业完成后就抛之脑后。所以,考试时学生遇到不熟悉的概念就无从下笔,导致失分。
2、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不够好。
对于物理题目中的力学画图,我的要求是用铅笔作图,仔细读题,认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力的三要素去认真画图,可是学生在画图时总是丢三落四,这里忘记写数据,或者那里忘记力有长短,还有的同学连题目都看不明白。如:画出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上右方画50N的拉力。很多同学都是画成了与竖直方向成30°。有的学生读题目不仔细,仅仅是走马观花,更谈不上深思熟虑,所以对题意的理解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又有的学生看到熟悉的题目就想到以前的答案,而不是再认真审题,仔细答题。所以难免会丢分。
3、对于落后生,有时候总是无奈。
本班学生有3个弱智,七八个智力低下的学生,因此他们学习起来很困难,当然,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敢奢求太多,只好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记牢,有的难题能做就做,不会做就放弃。
4、我觉得自己在考前辅导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本来有些知识是该考前和学生再三强调的,可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来得及说,所以刚好考到时,学生有的忘记我上课说过了,就做错了。记性好的同学还好,能够做对,所以,我觉得今后的复习,可以帮要复习的要点写在纸上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忘记没来得及说了。
每次考试,多多少少总觉得会有一些的收获,有的问题出现后,我会和学生再三强调,让他们能改掉一些坏毛病,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初二物理月考分析
上周七、八年级进行了月考,月考卷阅完后,我认真分析了八(1)班的卷面情况,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
一、内容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初二力学七、八章是力的基础部分,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内容抽象,且与生活现象不易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与理论知识相抵触。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实验是不能呈现结论的,而是在实验基础上经想象推导出来的,与生活脱节,学生单靠想象难以理解。再如惯性问题、力与运动的关系。都存在着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抵触的情况,学生在这些题目上丢分严重。
二、内容的互扰,造成学生知识的混淆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重力、摩擦力、惯性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随处可见,讲解时有一种模式:如力的三要素,举生活中的现象,想象假如没有这些力或惯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学生在单独讲授时举例情况很好,但混在一起现象就混淆了。
三、认识问题的片面性,问题的不集中体现
八(1)班从卷面上表现出来的问题突出集中在共性问题极少,个性问题较多,卷面上的题目在授课过程中基本都涉及过,所以共性问题较少,而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片面性就体现出来了。八(1)班学生在平时学习方式上爱讨论、爱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讨论中认为自己掌握得挺好,但实际对知识的饿理解并不深入,考试中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单独辅导,逐一攻破。尤其对前几名的学生问题逐一面对面的找寻他们的问题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卷面考试力度,减少课下讨论机会,要求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物理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U1=U-U2=10V-8V=2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阻值的比值:。
17.南海地区蕴藏着大量化石能源,如天然气和可燃冰.据报道:近期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引起世界瞩目.可燃冰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北方山地区域,风力发电机随处可见,则电能属于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不可再生二次
【解析】
【分析】
(1)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2)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利用的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详解】
可燃冰在海底储量虽然丰富,但总量是一定的,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电能一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等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18.小海一家驾车来到城市公园赏花,刹车时汽车的动能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因为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了内能;漫步公园中闻到阵阵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
减小做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刹车时汽车的速度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减小;汽车在刹车过程中,车轮与刹车片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闻到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今年是建国70周年,很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如图所示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正在进行升旗.国旗的质量为17.5kg,上升30时为1分07秒.(g取10N/kg)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1)国旗受到的重力大小
(3)某持枪战士站在水平地面上,总重为700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700c.求该战士对地面的压强.
(1)0.1(1)175N(3)1×104Pa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v==0.1;
(1)国旗受到的重力:G=;
(3)该战士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Pa.
20.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住宅拔地而起.但城市供水只能满足1—6层,6楼以上需要采取二次加压,先把水存到楼顶水箱,再对整栋楼供水.如果水泵把体积为10的水送到30的楼顶水箱,所用时间为5.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体积为l0的水质量是多大?此过程水泵做了多少功?此过程水泵的功率是多少
(1)1×104kg(2)3×106J(3)1×104W
【解析】
【详解】
(1)由ρ=得,体积为10的水的质量:
ρV=1.0×103kg/×10×104kg;
(2)水的重力:
G=×104kg×10N/kg=1×105N,
此过程水泵做的功:
W=Gh=1×105N×30×106J;
(3)工作时间t=5,
此过程水泵的功率:
P===1104W;
21.某物体在5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秒内前进了6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300焦耳30瓦
【解析】
【详解】
水平拉力做的功:,
拉力的功率:.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图甲是一个“胀管器”,其手柄OBA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使用“胀管器”时B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①阻力臂l2;②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解析】
【详解】
①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作出F2作用线的垂线,即为阻力臂l2;
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为最长动力臂l1,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作垂直于OA向下的带箭头的垂线段,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
23.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虚线上用箭头标出磁感线方向,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_____)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因为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所以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左的,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右端N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_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________.
实验次数12145液体密度ρ/(g/c)0.80.91.01.11.2浸入的深度h/(c
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八宝镇中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县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物理现象;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17、21、22题。
6.计算能力薄弱。
四、不足:
选择题3有问题,B选项也应该是错误的,不是大量分子,而是所有分子。
五、我的感受:
1、中考命题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精力研究“考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逐步实现由以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出现并逐渐增多,考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考试的难度逐步降低(一般控制在0.7左右),考查面越来越广,引导我们教学面向全体。
3、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起点不要过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视基础,忽视物理的双基教学;不可只注重资料,忽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题海战术,着眼点放在做题选题上,忽视原题研究、变式和改变,忽视规律总结和学法总结;不可只注重复习的时间长短,忽视新授课中基础掌握和能力培养;忽视对考试说明、课标学习、研究和落实,平常的教学不可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规范训练(物理用语规范、书写认真、语言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答题条理、计算题解题步骤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