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CCTV在《舌尖上的中国》后推出了《超级工程》这一纪录片,如果说前者带给我的是深夜“放毒”与美食的不易与奥义的话,那么后者则给我带来了对于中国的强大的震撼。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现在上海市的地标式的摩天大楼,总高632米,建筑难度不是一般大,特别是上海的土质松软,这又给建筑增加了难度。
我还深深地记得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建造底板打入土里,时间还有一定限制,需要在5天之内完成,光是想想就十分困难,最后做到的时候,真的是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般,即使我知道结果是绝对的,可看那混凝土慢慢的从管子里注入进钢筋中,心里就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
这还不算最难的,我觉得最难的,应该是在楼一层层建高的时候,工作的地方不断升高,最后甚至达到了632米,当镜头从楼上转向地下时,轻微恐高的我瞬间就呆滞了,万一摔下来怎么办?被采访的叔叔也说,就算是从上面掉下去一颗螺丝钉,对下面的人也是致命的伤害,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建了一座电梯,保障了大家的安全。
各种吊装工人、焊接工人似乎都是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人,但是他们在工作中的投入,却是不一般的认真与严谨,反复着这枯燥的工作,在大雨大雾天气也是全力以赴。在过年也是加班加点的他们,不仅要工作,还没放假,大家一起吃了一次千人团圆饭,看着他们个个亲切的、温暖的笑脸,他们都是平凡人啊,和我们一样,却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让我不禁赞叹,正是这样的平凡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吧,真的是十分的了不起。
最后竣工的场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地标,那灯光闪烁的玻璃,正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安上去的,那美丽空中花园,便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建起来的。
我当时去上海的时候,就只看了东方明珠,对这个摩天大楼倒是没看什么,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去118的观光层参观一次,感受那耀眼的明星在中国东方闪烁的感觉。
超级工程3观后感
如果说,2016年国庆期间什么最火?莫过于CCTV-9记录频道重磅推出的大型原创纪录片《超级工程II》。有二必有一。超级工程I早在2012年问世,或许,2012年,你还在关注《舌尖上的中国》。作为高考升学规划专家,老梁是《超级工程》的粉,从I到II,老梁从这一系列纪录片中看到的是升学规划,甚至职业生涯规划,想到的是高考志愿填报。今天,老梁就以一个资深《超级工程》粉丝的身份,来为各位考生家长深度揭示超级工程背后的升学规划理念!
《超级工程I》,别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巡礼。重点关注我国各大领域重大工程建设。聚焦国内五大重点尖端科技的工程: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海上巨型风机、超级LNG船,将那些建筑过程中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场景展示给公众,也让很多走心的高三家长悟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志愿填报理念和诀窍。
《超级工程II》,则是聚焦中国交通领域,以路、桥、车、港为代表的重大工程节点,全面讲述了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超级交通网络。
无论是I还是II,在展示高科技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行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巨大需求,了解了这些行业工作内容,清晰了这些行业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实,这也就回归到老梁一直倡导的“根据行业选择专业”的升学规划理念中了。
在此文中,老梁将以超级工程中集中展现的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行业为例,详细加以阐述,并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告诉孩子们,其实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还有许多另辟蹊径可以进入优势多金行业的机会!
一、交通运输行业
《超级工程II》分别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为切入,集中展现了中国交通领域的突破与发展。我们也从另一角度了解到了进入这些领域所需要的学习的专业。
比如,公路。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路最初的认识便是:要致富,先修路。是的,中国的雄心就是:即使再偏远的乡村也要通上公路。从1988年,中国拥有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爆发式增长到12万公里。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工程师们接下来要攻克的是路网末端以及难度超高的路段。用“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来形容目前中国公路建设一点也不夸张。工作关系,老梁曾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讲,体验过云南盘山公路的险峻和刺激、见识过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的挂壁公路、还有319国道上的公路奇观~矮寨盘山公路。这些奇观的背后,是公路行业先进科技与智慧的生动写照。那么问题就来了,修条路,不管是公路、铁路还是桥梁,会涉及到哪些专业呢
在最初的设计、规划、施工阶段会涉及到这些专业:
比如说,涉及公路或者铁路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或者铁道工程专业;比如说,涉及桥梁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桥梁工程专业;比如说,涉及公路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公路隧道工程专业或者地下工程专业;比如说,涉及土建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与管理专业;当然,还有我们孰知的交通工程专业,交通管理专业、市政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等。
除了一系列与道路建设相关的专业之外,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岩土工程或地质工程专业、机械专业、测控专业、仪器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等,也是修路过程中需求量大的专业。这些都是为道路建设提供保障的,必不可少!
有路,就有车或船。这就是运输载体。
提到运输载体,耳熟能详的便是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当然还有不断崛起的中国船。与车船相关的专业,自然会有车辆工程专业,此外还会涉及到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有路,有车后,后续运营中,会还涉及到这些专业:
交通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电动汽车环保与管理、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等专业。
由此为主线,我们可以理解,超级工程,不仅仅只巨大的工程量,更是寓意巨大的行业衔接脉络。
二、建筑行业
每栋摩天大楼的崛起,除了得益于天马行空的设计,还需要给排水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城市规划、建筑技术、景观学、建筑历史研究、建筑运算与应用等专业人才,所以分数学不了建筑,可以考虑这些建筑行业需求的专业。
一栋建筑的落地,还会需要地质工程、电子、电气、能源、材料、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保驾护航。当然后续的运营还会涉及建筑装潢或室内景观设计、物业管理、房地产法等专业人才。
看!又是一个庞大的行业系统网络!
三、新能源行业
在超级工程I中,有两集集中介绍了新能源的使用。风力发电~海上巨型风机。新能源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的媒介~超级LNG船。
新能源从发现到造福人类,会涉及诸如勘探、油气储运、电气、能源与动力等专业。当然,这一转化过程中,肯定必不可少的除了以上专业之外,还会涉及机械、仪器、测控、焊接等专业的保障。又是一张强大的行业网络!
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里程,集聚众多全球技术最高难度与一身的桥梁,港口建设与港口机械制造领先于全球的中国港口,建设世界最高的绿色超级摩天大楼,海上巨型风机,超级LNG船,这些超级工程,一方面告诉我们,中国在交通、运输、建筑、新能源利用等领域中所取得的突破和成就,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超级工程建设,对于理工类专业人才的强大需求。此刻,你就深刻明白我们一直提倡的:学好数理化,升学就业都不怕的深刻内涵。
超级工程,超级行业网络,巨大行业需求,理工科学生施展抱负的平台!
《超级工程》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纪录片。该纪录片共5集,由李炳担任总导演,前后拍摄一年多。
片中展现了五个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
《超级工程2》观后感
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后推出《超级工程》另一纪录片,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从一望无际的平原到连绵不断的大山,从烟雨朦胧的水乡到寸草不生的戈壁,大美中国的画板上镌刻了无数条不断交汇又分开的铁道线路。铁路运输主要分为货运与客运两部分,由于受天气影响较小,承载力大,成本低,铁路货运为公路货运分担了不少重任,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一种货运方式。火车造成的污染远远低于汽车与飞机,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相对于公路与空运而言,铁路运输占据着独特的优势。
在中国,铁路网络全程达到12万公里,占世界铁路7%的营业里程。其中,高速铁路网络达到2万公里,2016年7月,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预计到2020年将高速铁路网增加到3万公里。如今,高速铁路时速可达300公里,在攻克了无数难题后才得以实现这一领先世界的速度。
无论是山路亦是水路,凿山铺路,架河建桥,铁路总能实现。青藏铁路的开通备受世界瞩目,青海关角隧道属世界高海拔最长隧道,是中国最长隧道,全场32.645公里,青藏铁路的开通是世界上铁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不仅促进了青藏地区对外的交流与发展以及民族间的融合还为后来的高海拔的铁路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路段上有着世界第一长桥——丹昆特大桥。丹昆特大桥有着世界桥梁之最之称,全长164.851公里,横穿阳澄湖,跨越公路、铁路、水路180余条,出于地质原因与节省土地的考虑,全部采用高架桥梁,并且彻底解决了地基沉降的问题。郦道元盛赞三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李白也感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现如今高铁速度将白帝城(重庆)到江陵(荆州)的路程缩短至五小时。由于覆盖范围广,频率高,承载量大,速度快,高铁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出行的首选。
现如今,我国的铁路发展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已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即使我国的铁路事业已走到世界的前端,但这并不是终点,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盘踞着世界铁路的最高端,做世界铁路的永远的领头羊。
超级工程纪录片观后感
人之健,在于筋骨;国之兴,在于铁路。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的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骨干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有着2万公里的运行里程,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它让100多座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覆盖人口达到了7亿,每年连接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铁路将全国的客货运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交通事业中做出着巨大的贡献。如今,新一代的高速铁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的快速便捷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提升。
在一列列飞驰的巨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默默的汗水,是千万铁路人辛苦的付出。为了能让高铁更加完善,科研人员们在试验与理论相差颇大的情况下,连夜奋战,终得满意结果;为了能让高铁跑的平稳,超长无缝钢轨的背后是焊接团队高超的业务素质;为了让高铁尽可能的笔直,工程团队们更是史无前例的让大多数线路都放在了桥上,让路基沉降控制在了毫米级的范围之内;为了让列车安全高效运营,调度指挥系统更是面对着天气、气候、地质等种种考验;高铁的心脏——IGBT芯片更是让高铁真正飞驰起来的关键。高铁,真正的使人们生活中距离与时空的概念得到巨大改变。
代表我国高速铁路最高技术成就的标准动车组
一条银龙飞南北,助力祖国腾飞。在为祖国高铁飞速发展而感到震撼的同时,作为一名青工,唯有抱着一颗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为祖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增砖添瓦,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将我们成长工作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铁路冲云霄,职工奋进更美好,我自豪!
《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是CCTV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部大型纪录片,虽然没有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红遍大江南北,但是据说在“水木清华”之类理工科男生聚集的BBS论坛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应。
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网络,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港珠澳大桥,穿梭于澳洲与上海之间运输天然气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无霸”风力发电机……这些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其间有着怎样起伏跌宕的动人故事?央视纪录频道近期推出的五集纪录片《超级工程》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
“在国际纪录片界,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一直备受瞩目。中国的鸟巢、T3航站楼、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均被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列为重点选题进行摄制,这些纪录片的播出充分说明了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现实发展题材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初,《超级工程》便成为第一批重点立项的纪录片项目。
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工程题材纪录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 纪录片《超级工程》选取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个重大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片中每一集讲述一个工程,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正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我们用纪录片呈现的中国超级工程也将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今天中国人的创造与智慧。”刘文说。
与此同时,《超级工程》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使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追随镜头,观众看到了技术人员驾驶世界上最大盾构机开掘北京地铁隧道的艰辛,目睹了海上吊装巨型风力发电机的壮举,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浦江两岸的心旷神怡……
不得不说,《超级工程》带给我很多震撼,我想这种震撼更多是一种自豪的情愫在作怪。就算这类记录片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东西可能比较夸大,但是我任然为中国有这么大的发展感到深深的自豪!
超级工程2观后感
还从来没有什么纪录片能够像《超级工程Ⅱ》令我震撼过,我一口气将影片看了两遍。不仅仅是为了写这部影片的观后感而一看再看,而是影片拍摄的内容令人震撼、惊叹、感动。看完影片我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敬佩影片中的每一位工程师,和每一位为超级工程默默无闻付出的工作者。正是因为他们无私的付出,使我们国家从中国速度到中国高度,再到中国长度创造出无数个世界顶尖的超级工程。而正是这些超级工程托举着中国之崛起,助推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面对当时堪称天险的蜀道发出的感慨。如今的中国,蜀道已不再难,中国人民遇水架桥,遇山开路,使天堑变成通途。中国桥梁,代表了中国工程的"超级长度"。在江苏,长164.5k丹昆特大桥横穿整个阳澄湖,跨越180条道路,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座大桥。中国高铁,代表着中国工程的"超级速度"。从上海出发乘坐每五分钟发一辆的高铁,到北京只需要乘坐5个小时,到深圳只需要11个小时,到哈尔滨只需要1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身,误差只有1/10毫米级的无缝钢轨克服全球最复杂地形难度的施工经验。这些优势让中国高铁成为世界顶尖的国家品牌。目前,中国的超级高铁网络里程达两万公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大飞机,代表着中国工程的"超级高度"。从2013年"运_20"重型军用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到2015年"C919"国产大客机的总装下线,再到今年2月13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全部四台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三剑客",已经整装待发。
在每一项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实地测量、高新材料制造、物资运输方式等等。上到宏观规划下到具体实施方案,都是一个国家国力的综合体现。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和我国一样,在面对复杂多变甚至被判定为"铁路禁区"的地理环境下,仍然坚持大力开展铁路线路建设。在"冻豆腐"上修建的青藏铁路,在"软豆腐"上修建的宜万铁路,在"烂豆腐"上修建的成兰铁路等。
超级工程的成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列国中,我们国家不容小觑!我为生活在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对为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每一位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虽然自己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客运工作者,但是我也要以这些工作者为榜样,勤恳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超级工程Ⅱ》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Ⅱ》用最直观的镜头记录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整部纪录片介绍了中国的道路、桥梁、港口和高铁列车中的超级工程。
其中,我对用世界最长桥和无数细节连接北京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这一超级工程印象最为深刻!2011年,中国投资2209亿元一次性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通车,不仅连接起了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沿线所经过的区域,覆盖全国近1/4的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就有14个,联通了整个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带。
每天,350多列CRH380高速列车以300公里以上的时速在京沪高铁上行驶着,每5分钟就有一辆列车准点发出,比大部分公交车都要密集。在运行5年后,京沪高铁已经运送了4.9亿人次,而这段1318公里的旅途,最快只需4个多小时,要让这样的高效运转得以实现,需要解决无数的难题。
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深感自豪!中国的高速铁路在短短12年内迅速发展,建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全程达到2万公里,占据世界高铁里程的60%,让高铁真正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运输工具,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行的首选方式。
今天,距离不再是点与点之间的物理长度,而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路的延伸让人与人的距离在不断缩短,桥梁也正在帮助人们跨越更多不可逾越的天险,成为连通地域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甚至是开启了人们全新的生活,而这一切背后,是大型设备制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祖国的强大,值得我们所有人自豪!
《超级工程》观后感
这部片子记录的是科技的突破,是中国制造的突破,也算是中国纪录片本身的突破。科技让国家自信,让国民自豪,更让全人类骄傲。
第三集《北京地铁网络》中,参与一号线工程设计的老设计师说到“为了中国地铁的建设,中国地铁的第一代人是自豪的”时,热泪盈眶,叫人动容。而当他登上1号线地铁远去时,镜头切到他脚下正在施工的九号线,这是一个更为庞大更加艰巨的工程,而所有的技术难题正等待着新一代建设者们去一一攻克,就像当年老一辈的地铁人成功建成第一座地下宫殿一样。作为这些超级工程的万千受益者之一,我们享受着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工程身后的缔造者,这些本身冰冷的建筑也因此有了温度。借用第五集的解说词:“它们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但是它们的建造却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致敬国家和城市的建设者!
从纪录片制作本身来看,第一二集故事最为饱满,第三集情怀卖的也的确不错,到第四五集就有拖时长之嫌了,故事相较单薄,节奏拖沓,镜头量较前面几集也大大减少,不过这依旧不影响这套片子成为良心之作。
《超级工程Ⅱ》观后感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中国,全球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有七个位于中国”、“短短三十年,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架设了众多全球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超级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
这是我在观看《超级工程》纪录片时所做的笔记,走进这些大工程的背后,我内心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我看到了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看到了工匠精神贯穿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也看到了建筑工人用汗水浇筑超级工程,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付出。
《超级工程》纪录片作为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和典范,不仅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彰显艺术的力量,更关注了钢筋混凝土背后的人情味。我家大伯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十年有余,他一年就回家1-2次,每天的生活环境都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生活是枯燥的,他也曾经厌烦过,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像我大伯父这样的建筑工人还有跟多,每个工程背后都有一批这样的建设者,每个建筑奇迹都是建筑工人们用汗水、用无数甘于寂寞和无私奉献的努力换来的,也让工程本身充满了故事。
成败的关键在人。在这些宏大工程面前,人是何其渺小。工程建设中不断遇到困境,但那些拥有疯狂想象力、创造力的设计师、工程师和辛苦伟大的工人们不断地攻克难题,人类的勇敢和智慧超出想象。大型设备的制造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让工程师们更有自信去挑战从前难以征服的自然环境,将跨越天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纵横南北。
在建设港珠澳大桥中,隧道工程建设周期长、高风险、重复性强,工作精度、难度高,加之“孤岛”“孤船”水上作业,极易造成人员思想波动。那么,依靠党建工作,强化精神意志,培养工人们攻坚克难的执着追求和激发全体员工“强国筑梦”的荣誉感是关键。党组织的延伸,浓厚文化的感染,引领着工人们坚守信念,让建设团队在历经磨练中变得更加团结,在战胜困难中变得更加坚强。
“想象一下,3000人牵手一起在大海上‘走钢丝’,而且要走6年之久,个人的一丝差池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如果没有党建引领和保障,这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谈及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党建工作的作用时,岛隧项目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林鸣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林鸣还强调了:“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历史性工程,要么攻下来,要么绕着走,每一次创新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完整方案,中国建设者成为世界上“深埋沉管结构设计”、“深水深槽沉管安装”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出去,攻关之际顶得住,这就是党建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强力支撑。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立足本职、创新实干、奋勇争先,要以学生服务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首要工作,关键时刻站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秉承和践履工匠精神,不懈奋斗、积极进取、肯干实干,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超级工程
还从来没有什么纪录片能够像《超级工程Ⅱ》令我震撼过,我一口气将影片看了两遍。不仅仅是为了写这部影片的观后感而一看再看,而是影片拍摄的内容令人震撼、惊叹、感动。看完影片我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敬佩影片中的每一位工程师,和每一位为超级工程默默无闻付出的工作者。正是因为他们无私的付出,使我们国家从中国速度到中国高度,再到中国长度创造出无数个世界顶尖的超级工程。而正是这些超级工程托举着中国之崛起,助推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面对当时堪称天险的蜀道发出的感慨。如今的中国,蜀道已不再难,中国人民遇水架桥,遇山开路,使天堑变成通途。中国桥梁,代表了中国工程的"超级长度"。在江苏,长164.5k丹昆特大桥横穿整个阳澄湖,跨越180条道路,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座大桥。中国高铁,代表着中国工程的"超级速度"。从上海出发乘坐每五分钟发一辆的高铁,到北京只需要乘坐5个小时,到深圳只需要11个小时,到哈尔滨只需要1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身,误差只有1/10毫米级的无缝钢轨克服全球最复杂地形难度的施工经验。这些优势让中国高铁成为世界顶尖的国家品牌。目前,中国的超级高铁网络里程达两万公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大飞机,代表着中国工程的"超级高度"。从2013年"运_20"重型军用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到2015年"C919"国产大客机的总装下线,再到今年2月13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全部四台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三剑客",已经整装待发。
在每一项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实地测量、高新材料制造、物资运输方式等等。上到宏观规划下到具体实施方案,都是一个国家国力的综合体现。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和我国一样,在面对复杂多变甚至被判定为"铁路禁区"的地理环境下,仍然坚持大力开展铁路线路建设。在"冻豆腐"上修建的青藏铁路,在"软豆腐"上修建的宜万铁路,在"烂豆腐"上修建的成兰铁路等。
超级工程的成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列国中,我们国家不容小觑!我为生活在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对为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每一位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虽然自己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客运工作者,但是我也要以这些工作者为榜样,勤恳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超级工程观后感
上节课,老师让我们观看《超级工程》系列视频。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网络,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港珠澳大桥,穿梭于澳洲与上海之间运输天然气的轮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无霸”风力发电机?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今天我看了《超级工程》第三集,有关于北京地铁网络的一集。
以前,我个人从来没有注意过身边有哪些是一项工程,原来这些近在咫尺的事物是如此的伟大与复杂,真正的让我深深感叹。从视频中看到了建设地铁的艰难。北京的交通拥堵不堪,城市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改善交通问题,就有了建设地铁的这一项计划。计划中,需要十年时间,完成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1000公里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地铁系统的修建大概需要近百年的时间。北京只剩下十年时间,使建设地铁成了一项超级工程。国外的地铁往往与城市相伴而生,甚至早于城市出现。而北京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的地基纵横交错,这给北京地下地铁的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在挖掘过程中,又遇到了是盾构机丧失威力的难题。由于北京复杂的地质,北京西北两侧地势偏高,经过河流长期的冲刷,形成了东边沙土西边卵石的地质。这些难题都需要专家反复探讨来解决,可见这项工程的不易。
一项工程的完成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去解决。在北京地铁的修建中,很多人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地铁线路设计部门的人员们早早设计出穿越古城区线路的设计方案,为了保护文物调整地铁站和相关规划设施;盾构机驾驶员高锐轩每天13个小时呆在驾驶舱里,经常一两个月见不到太阳,进行着复杂而枯燥的工作;而工人们更是日日夜夜的工作,不辞劳苦。
地铁的建设也花费了太多物力。纪录片中提到,每公里地铁造价近10亿元,挖掘隧道的盾构机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在修建中,最为主要的是有关文物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头顶的古建,设计师为这条新修的线路选定了一种首次应用于北京的施工方案,这很好的体现了在工程中的一种富有人情的气息。工程并不是冷血无情的,它更多的是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提供方便,同时并不会为这些去破坏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好遗产。另外,在工程中,曾经有一个技术难题要求地面沉降不能超过3毫米。3毫米看似是很小的距离,可是在一项工程中,小小的3毫米可以带来重大的失误和灾祸。在北京地铁的建设中,如果地面沉降大于3毫米,就会导致轨道变形。列车经过时就必须减速行驶,这会使交叉线路的运营带来极大混乱。可见工程需要极大的缜密性。
看完这一集《超级工程》,在领略到了北京地铁网络的神奇与浩大的同时,我感到自豪与激动,也让我对有关工程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我想我会在课下的时间里再去看看其它四集,继续感受工程带给我的震撼。
观《超级工程》有感
《超级工程》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继《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创纪录片,也是该频道自2011年1月1日开播以来摄制的第一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
看完《超级工程》心中有浅浅的自豪感,之所以不“深”是因为有些麻木,毕竟是官方的片子,估计夸张还是有的。但是看到港珠澳大桥的雄伟,上海新地标的壮丽,北京地铁网络的盘扎,这些超级工程无疑体现了国家的实力还是能让我觉得骄傲。
其次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为了测试海水对金属的腐蚀,科研人员调用了在实验室被还是浸泡了二十多年的金属材料进行比较。注意,二十多年实际浸泡啊,不是推算不是模拟,是实际!当我看到实验室那些泡在水里的钢板时我对工程师们的高瞻远瞩是无比的佩服。再来是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还有就是LNG船,别看是艘船,从构造到材料绝对都没有你想想的那么简单,为什么国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船厂能造这种船,为什么吾等门外汉看似平常的大货船可以让设计者看到其完工后潸然泪下,我们离超级工程太远,不明白里面的心酸,不知道其中的自豪,不能体验超级工程的魅力与伟大。
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不管这个片子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在,中国在腾飞这个事实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呢?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的高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