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题岳阳楼记专练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5.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答案;

  12—15.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2分)

  A.而或长烟一空(或许)B.或异二者之为(的)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D.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选文第(2)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2)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3)、(4)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1、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人持汤抚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前人之述备矣属予作文以记之

  D.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

  A.选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B.作者描写岳阳楼大观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洞庭湖浩瀚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令人产生遐思,流连忘返。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D.选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将写景、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的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本文把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

  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作者认为古代“迁客骚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B.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的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C.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情景交融。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说明滕子京治政有方,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地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B.选文第二段开头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引发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心境。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第(3)(4)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5)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陈与义登岳阳楼

文言文阅读之岳阳楼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明年越:经过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属于C.把酒临风临:面对D.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小题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小题3: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借为岳阳楼作记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B.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为岳阳楼作记,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C.范仲淹为岳阳楼作此记,着重记载了重修岳阳楼的意义,盛赞巴陵胜状美景。D.范仲淹对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是为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小题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微斯人,吾谁与归?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共3分,“得无”1分,反问语气1分,句子通顺1分。)

  (2)除了这种人,我与谁一起呢?(共3分,“微”“归”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B.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词义要结合具体句子理解。例句中的“以”是“因为”,A项“拿”;B项“来”;C项”因为”;D是“用”。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辨析能力。C.范仲淹为岳阳楼作此记,着重记载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景色及由此引发心情。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忆故国—改写《登岳阳楼》

  随着夕阳缓缓的下沉,天空中出现了一抹晚霞,红灿灿的光笼罩着坐落在洞庭湖以东,湘江以西的岳阳楼,远远地看它,楼上的招子一动也不动地悬挂在那。

  这时,远方来了一位姓陈,名与义的诗人,憔悴的脸上略显一些悲伤,缓缓踱步到岳阳楼前,踱步到这吴国和蜀国曾争夺过的地方。晚霞渐渐收拢了它的光,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陈与义此时正负手在后,一脸的焦虑,紧锁着眉头,徘徊在傍晚的湖光山色之中,不时叹一口气。他的思绪越飘越远:几年战乱,外族攻打中原,无力抵抗的宋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他随着逃难的人群几经辗转,现在暂居在此处,在兵荒马乱之年饱受奔波之苦,经历了三年如此多的灾难后再漂泊到这里登高远眺,山水依旧,但国家呢

  晚霞又暗了几分,黑夜渐渐来临。陈与义捋了捋胡子,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秋风萧瑟,如今的他已经在车马劳途中白了头发。在此凭吊这古人,不禁感慨着世事。作为亡国之臣的他回忆起故国怎会不感到痛心?怎会不感到忧愁?怎会不感到哀伤呢?他看到窗外那在秋风中伫立的枯老的树木,沧桑的青绿色波浪滚滚流向远方,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悲哀。如今的他该何去何从,他已像这枯老的树木一样了。

  此时此刻,自己的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哀愁,以及自己老大伤悲的落寞,一齐涌上心头,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低声吟下了给后人以无限感慨的著名诗篇《登岳阳楼》中的一首: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岳阳楼记

  课堂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难点、重点分析

  《岳阳楼记》难句解析:

  ①越明年,政通③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膛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菩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①春和②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题解: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有关岳阳楼的诗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登上岳阳楼

  他应朋友之邀,轻轻然徒步登上岳阳楼。在淫雨纷纷之时纵观洞庭湖之景观,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

  然则春和景明,他所睹之物又为另一番景象。湖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他则感到心旷神怡,荣辱偕忘。他站在楼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他触景生情,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忧其君,不论是进亦忧,还是退亦忧。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的为人之道。他就是一位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文学之星----范仲淹。

  在一个酒楼中,一位潇洒至极的男子,只身面对眼前的金樽美酒,毫不动容。看似人们视以为美味佳肴的饭菜,他不以为然。“刷”的一声,只见一道白光闪过,他抽出了身旁的宝剑,仰天长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忽而,他又拍案大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雄壮的气魄!他乃一代诗仙---李白也。自然乃万物栖息之所,亦是万物生长之地。她秀美的山川与清泉使历代文人突发灵感,到处留下了墨迹。

  这位骚人不同与上面二位。他所游之地并无岳阳楼壮阔,却也不乏诗意。

  他带领众人屣行于山中,一路上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好不惬意!他们在醉翁亭中饮酒观景。始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好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这位与民同乐者又谓何人?原来他就是欧阳修。

  历史长河中这样的迁客骚人不计其数。他们留下的墨迹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光辉的文化瑰宝,而他们也将成为一颗颗闪耀的明星,永远闪烁。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鉴赏

  其一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二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2首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经典的爱国诗篇。

  登岳阳楼二首

  朝代:宋代

  原文: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注释

  ⑴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⑵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⑶徙(xǐ)倚(yǐ):徘徊。

  ⑷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⑸吊古:哀吊,凭吊。

  ⑹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⑺杪(ǎo)秋:晚秋。

  ⑻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⑼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

  ⑽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赏析

  其一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二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英语四六级考试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