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这是一部几个小时就可以带你体验跨越人生几十载长河的伟大纪录片,8个七年,让你领略人生百态,体验生活酸甜苦辣。
60年代,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保罗·阿尔蒙德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们决心拍一部反映英国人和西方人文的记录片,于是在英国各地的学校采访并最后挑选出了14名7岁小孩进行拍摄并跟踪记录他们的生活轨迹,并此后每隔七年再进行一次拍摄和记录。
到今天为止,这个记录系列从60年代的时候开始的7岁篇,已经完成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和56岁篇的拍摄。
每看一个七年,就迫不及待在期待下一个他们的七年会是如何,因为这强烈的好奇心,11集一口气在周六下午看完,我也非常期待他们的下一个七年,我也发现人类的好奇心似乎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我们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如此清晰地去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每一个人生七年,这也是这部记录篇存在的意义,它让人可以更好的的从侧面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脚下的选择。
片中的14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圈层:
富家三公子:John、Andre,他们是典型的精英家庭的子弟,七岁的时候看他们的穿着和发型都是整整齐齐,非常有小绅士风范,一路私立学校,人生旅途一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高歌猛进,毫不含糊。不过其中的Charles在高考中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中的牛津,21岁之后也再也没有回归荧幕,不知道是否和考大学有关,当时观看的时候还是有点遗憾的,即使直到,现在也非常期待他可以在接下来的7年可以再次回归。
富家千金:Suzy,节目唯一的富家女,7岁的时候就过着优渥的生活,课余时间是跳芭蕾舞,学钢琴,不过14岁的时候说这个节目没有任何意义,还一度担心她后面会退场,结果很意外的是,她一集都没有落下,让我们看到更全面饱满的人生状态,还是为她点个赞吧。
伦敦东区平民三姐妹:Sue、Jackie、Lynn,普通的家庭出省,高中毕业后进入的是非常普通的职业学校,结婚都很早,成年的生活也是鸡零狗碎,她们似乎对人生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只是像很多普通人一样,被动的接受生活,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
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Bruce,Peter,Neil,来自于老工业重镇利物浦,这其中最令人感到唏嘘的就是Neil,7岁的时候看到的他是感觉是最可爱的一个小男孩,眼睛很大眼神很明亮,超级卡哇伊,14开始就感受到了长偏了方向,也透露出对生活厌倦的情绪,然后人生一直都未进入正常轨道,人到中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最后靠政府救济金生活,却告诉导演自己过得很好,其实还是很佩服其勇气,这样负重前行的生活还能坦然的出现在每一集的记录片中,换做是自己,真的去面对这一切吗?也许,生活是自己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自己能接受自己选择生活的状态,每日能心安,那也没有什么不好
来自于于伦敦东区的:Tony,天生的乐观派,虽然都是小小平凡的职业,却也可以被其成为梦想,永远不会为打翻的牛奶瓶哭泣。尼克出身于约克郡的偏远农村家庭:Nick,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要打破阶级的枷锁,为读书不破!
福利院长大的,来自社会底层:Sy和Paul,他们在没有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最大的印象就是人穷却生了很多孩子,终其大半生似乎都过得很辛苦,随着7年的递增,每次出镜,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他们生活的艰难气息。
说说自己的感受,看完这部唱片心中的感觉五谷杂陈,人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是设定好的,大部分情况下,你的家庭,你的出生,你的性格,就决定了你一辈子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得部分感悟:
1、要想让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一点的人生,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破碎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陪伴的缺失,更多的是对其性格缺陷造成终生的影响!
2、穷人似乎从小就没有目标,他们得过且过,永远都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这种生活注定不会有期待可言,所以终其一生始终挣脱不了穷人的枷锁。
3、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的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4、一个人的身材和体重和阶级有关,越穷越胖,越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的打理,精英阶层则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健康,皮肤和体重。
5、当自己太年轻还不懂得判断的时候,最好不要结婚,最好等到自己成熟到可以掌控生活在去选择一个对的人组建家庭。
6、婚姻的幸福似乎和知识水平貌似没有太大关系,更多是否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和自己的情商性格关系更大。
7、给孩子留再多财产都不如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有知识这个东西是不能被抢到的,可以让孩子享受终生。
《人生七年》观后感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能够观看的完整电影系列仅有英国版,也是最早的母版。其他的如日本、德国、美国、瑞典版本的线上资源均不齐全。对我来说,《人生七年》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成长类纪录片(迄今为止)。
《人生七年》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是影响半个世纪之久的开箱之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影片从1963年伊始,时间跨度达50余年。2019年《63up》即将上线。艾普特是拍摄了《纳尼亚传奇》的知名导演。他拍摄人生七年时,年仅20出头。如今已是80多岁的艾普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英文导演。从一九六三年开始,他分别记录了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经历。我可以在数小时内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状态。影片看完后,我脑袋里充斥着两个字――震撼!
直击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冲击。
关于纪录片的内容我不再赘述。截止2012年,人生七年系列电影已出完成八集拍摄,结构庞大,人物众多。关于人物的细节和情节走向,我记的并不清晰,这里我只谈谈这部片子对我的冲击。
第一: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并非是后天造成的。而从先天就已经开始父母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下一代。父母对改造环境的态度和改造环境后的变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毕生的。如果:我从富人的家庭长大,成年的工作环境和情况状况不会太差;我从穷人家庭长大,即使我付出的努力几倍于我的同龄人,成年以后的境况也不会太好。(相较于精英阶层)
第二: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的父母直接相关。自信开朗,健康活泼,优柔寡断,文弱内惧,我们都可以从我们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其次,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人的性格。
我接受的教育、社区环境、成长中遇到的人、选择的职业与工作……也会间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与之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拥有长远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就大的事业。在童年时期,有清晰职业追求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同年的职业追求是医生、教师、律师等,我们长大后多数会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童年时有长期爱好和大理想的人,他们的职业追求更高、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前提是真正热爱和长期喜欢的事物,且要有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所以,知道自己喜欢和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清晰的蓝图是十分重要的。这部纪录片还告诉我一件事:成年并不意味着成熟,成长是一生的修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生老病死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学习。在心智和智力进入成年以后,我们仍然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学习,更新。不断完善自我,才会具备成熟的人格。
且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人生七年UPSERIES》观后感
过去的一周,一直到2月22日晚,断断续续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纪录片《人生七年 UP SERIES》。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
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人生七年
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人生七年观后感
“七”是个神奇的数字。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视为幸运数字,因而有Lucky7的说法。通用历法中的一周亦为七天。玛丽莲·梦露1955年出演美国电影《七年之痒》,讲述了一对夫妇结婚7年后出现的感情危机。人们爱情或婚姻生活到了第七年可能会因爱情或婚姻生活的平淡规律,而感到无聊乏味,到达倦怠期,要经历一次危机考验。而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做出一些改变。大概这就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择将7年作为一个周期的原因吧。
我看这个纪录片的原因是因为推荐者说他很欣赏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国外很多人穷尽一生一世只为某一项小小的事业,有的人穷其一生只为证明一个定理,有的人尽其一世只做一种寿司。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太有限。一个人唯有专注一个方向钻研,才能做出成就,这样的人生才能爆出闪光点。这部世界上最长的纪录片,七年又七年,前前后后跨越大半个世纪,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
那么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何在?拍摄目的颇有些“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的意味。“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该片意在证明阶级对人的影响:“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影片中也问到了其中几个参与者对该影片的评价。苏西说,这很荒谬,她14岁的时候就不想参与了,她感觉这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她的父母硬逼着她参加。尼松说:“出于观众收视需求,还有时间限制等等的局限性,以至于节目做不到完全属实。我想说这样,想说那样,结果电影拍的都是我的蠢事,从七天看七年简直就像圣经故事一样精简,过程充满紧张刺激,结果他们呈现的是短短的生活片段,搞得像是我的生活仅此而已。”当然也的确有人中途退出,因为观众的误解对彼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干扰。当然彼得后来又回来了,他说他要为他的新歌做宣传哈哈。诚然,跟拍几天来透射七年本身就有些局限,更何况还要制作出影片,那样每个人在荧幕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20分钟,作为观众能了解到的则更少。再加上处于收视率的考虑播放的都是些比较吸引人的东西,因而尼松说电影拍得都是他的蠢事;又或者是电影强加了导演意愿,展现的是他所想要展现给我们的观点。他们原本是取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但是也许最后才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具有“典型”性,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如此,这部影片的局限性就更大了。但是,科学定理尚且需要严苛的假定。对于影片,也许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是,又或者不是。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这便足够了。
有网友说大半年后再次回头看这部影片,又重新有了自己的思考。回首自己曾经写下的文章,觉得肤浅可笑。可能我亦是如此,不过此刻确实想要留下点什么。
当谈及补助金救济这个话题时,56岁的杰基回答:“补助金缩减了,要求我去体检,回来之后,告诉我,我很健康,可以工作,让我很惊讶。无法用双手的我,能做什么。坐不了太久,站不了太久,走不了太远。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认为有人会雇佣我。我都没法保证,一周能工作五天。我也算是幸运的了,起码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工作……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这么做也没事,一直能得手。如果卡梅伦首相能给我找个工作,那我就去工作。如果他办不到,你告诉他过来,给我个工作,我做!”
听到这段话时,不禁泪流满面,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戳中了泪点。我联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和我们这一代人,另一个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等车的时候,一个大姐对我说:“你看这些环卫工人,这么大年纪了,大冷天的在这里捡一天垃圾,一遍又一遍的扫落叶,一个月才1000多块。有时候明明已经打扫干净可是别人把垃圾随手一扔,被领导检查到又要扣钱。”环卫工人大多是一些50多岁的大爷大妈,他们上了年纪干不了别的什么活,只能做这些。原本就上了年纪,一天又要弯那么次腰。他们每天如此辛苦,这么做说到底又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孩子。一天能多赚点就多赚点,不过是为了给孩子多攒点钱。他们受够了贫穷、挨饿的苦,因此希望孩子考事业单位,当老师,做医生,能有一个铁饭碗,工资不高没事儿只要能安稳的活着就可以。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整天窝在宿舍里,看小说追剧打游戏虚度光阴。最近听了太多这种例子,上学的时候大家一起不学习、整天玩、挂科是常事儿。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有关系的找关系工作了,家里有钱的出国留学了,只剩下你自己一无所有,于是一事无成,回家啃老。不过,影片中展现的没有那么消极。当然,现实会很残酷。
这段话让我想到的第二点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幅削减社会公共福利。彼时,纪录片里的参与者们正处于22~33岁,正是工作的年龄。她大幅削减教育开支,使成为一名教师变得极为困难,让那个毕业于牛津大学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尼松不得不离开本土,去了美国。撒切尔夫人的太多强硬政策引起民众甚至党内的不满,最终被赶下台。然而她的继承者却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也就有了影片中的补助金救济一再缩减话题。杰基说的很对,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能一直能得手。不禁想到北欧的“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大家一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样强大的福利系统一直走下去。《那么慢,那么美》一书的作者罗敷回答是“强大且透明的税收制度的支撑”。“全球知名品牌宜家家具的创始人英格瓦·坎布拉德,传老头子创业时为了避开瑞典高税收,而将公司注册在了避税天堂瑞士。如今年老恋乡,落叶归根搬回瑞典居住,被瑞典人民鄙视得狗血喷头:年富力强时逃税,年老时却要来享受瑞典的高福利,唾弃之!其实老头子身家千亿,自然不在乎一点老年福利。但对于向来不崇富的瑞典人,千万富翁和一介平民的价值是一样的,大家要的是公平奉献!”“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北欧的运作模式,极大地缩小了贫富差距,比我们更早地实现共同富裕。不得不说迈克尔·艾普特导演将地点选为英国是极好的,若在瑞典也就没有意义了。
第二幕印象深刻的是一段采访对话:
“会不会遗憾没当成骑师?”
“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换得可以当骑师的机会。但我没那么优秀。我人生最大的满足是在坎普顿和雷斯特比哥同场比赛,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日子。”
“你放弃了。”
“我放弃了。”
“如果当不成骑师会干嘛?”
“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当不成我就退出,我不会困扰的。”
迎难而上愈挫愈勇固然很好,可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及时抽身也很重要。回顾托尼的大半生,他放弃成为骑师而后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未必不好。他靠出租车发家致富,最后有了带游泳池的度假屋,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又未尝不是人生赢家。永远记得最初的梦想,无法取得大的成就,就让它只是爱好也是不错。
其实这篇观后感我最想表达的是接下来的话题,有点后悔前面写了太多文字,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七岁时同样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律师,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两个精英阶层的后代如愿以偿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原本身处社会中层的孩子的彼得和内尔同样致力于考取牛津这样的名校。最后彼得没考上,上了一所普通大学,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而内尔却在申请牛津失利后命运一落千丈。他辍学、在建筑工地当临时工,甚至一度流离失所。根据影片中彼得的自述,究其原因是性格问题以及随后所导致的精神问题。看到这儿,我们可能会说精英们为其后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条件。他们的子女理应顺着他们铺就的道路前行。然而事实是后来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约翰,他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离世,母亲被迫外出工作养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他父亲的帮助。那么他的成功源自什么?大概是榜样的力量、正确的规划能力和良好的执行能力吧。不能说哪一样更重要一些,我却想到了彼得(我记得应该是彼得,又或者是内尔),他说他的优点是坚持而缺点是缺乏执行能力。大概这就是最初同样梦想着考取世界一流名校牛津剑桥的两个孩子最终却取得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吧!我一度着迷于高效学习法、日程本、网格网点工作法,下载了许多管理时间、高效做事的APP,尝试了很多东西,而所有的一切终于在寒假开始一周后全线崩溃。刚开始还能克制自己每天学习几小时,每天有什么安排计划。不过好像只有第一天做到了,随后的日子里逐级递减,直至完全放弃。每天什么也不想干,不想学习,也玩不进去,最喜欢看小说,现在也已厌烦。已放假将近20天了,而且就要过年了,每天刷着乱七八糟的网页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再好的APP、再好的日程本、再好的工作法都不如两个字:自律。为什么会缺乏执行力?因为我们不够自律,因为我们足够拖延。因为不自律,所以每天都与别人拉开差距;因为不自律,所以会犯错误。时间一点一点流淌,人与人的差异越来越大。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本文如此,纪录片亦是如此。任何纪录片终究会完,哪怕故事本身未竟。七年又七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竟这样坚持下来了。但就是这样没什么原因的坚持,成就了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它不直接的向人们倾诉什么道理,只是直接的把社会、把个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外国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如此。曾看过哈佛公开课Justice,教授始终不断地追问,让你反思,在你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又继续追问,最终所有人也没能统一意见。但这恰恰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思考。我们追求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这就是国际一流顶尖大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差别。类比之下,该片也是。尽管影片可能确实存在极大的局限,但是这七年又七年的追踪拍摄已经实属不易,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确实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而接下来要做的,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体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关于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到2012年为止,这个成长系列从1964年开始的7岁篇,拍摄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一直到56岁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当我们人到中年,回头看时,我们7岁、14岁时的样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更是不可能看到别人的成长历程。在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看着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化,看着14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发福秃顶的中年人,看着他们经历事业上的变化,爱情婚姻生活的变故,有一份难言的感受涌现在我的心头。
知道这个纪录片,还要感谢一个博友anny在我的博文“命运天注定”后面的留评:同意你所说的,《56Up》已经说尽了,西游记也说了,孙悟空再怎么变花样,也逃不脱五指山。
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去网上搜这个"56up",发现原来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系列反映英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普通人的真实人生命运的纪录片。前一阵儿下载下来,但没有马上看,近来静下心来,抽空把一共11集(7,14,21,28,35,42岁各一集,49岁两集,56岁三集)片子全部看完。
片中14个孩子,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来自于精英家庭,在私立学校读书。
布鲁斯、尼尔、彼得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自于老工业重镇利物浦;
尼克出身于约克郡的偏远农村家庭;
女孩苏西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巴蕾舞训练,家里在苏格兰有度假别墅。
托尼和三个女孩林恩、杰基、苏珊出身东伦敦的贫民区,算社会底层;
西蒙和保罗在福利院,在没有父母关护的情况下长大,算社会最底层;
看完这个系列,我感慨万分,深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遗传和性格对其人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这些感慨:
1 过早地结婚生子会影响人生的设计和发展。要有耐心等待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2 一个人的体重基本与他所处的阶层相对应。精英阶层的人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一切,包括身材;
3 知识改变命运。受教育程度高的,更容易获得较好的生活;
4 生育孩子的数量与经济状况及受教育程度有关。经济状况好、受教育程度高,生育孩子少;反之,经济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生育孩子多。同时,生育孩子的数量过多,反过来也影响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5 婚姻的幸福与否和知识水平关系不大,和性格情商更为相关;
6 父母的学习能力和智商遗传明显,大体上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看这部片子,我最深的感受可以概括为:自律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能享受到自由的人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五一假期共四天,都在观英国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记载片《人生七年》,开始观的时候仿佛观着局外人的故事,不动声色,偶尔感觉好笑偶尔又感觉故意思,还兴致勃勃的对家里同样七岁的小女儿和大姐家同样七岁的女儿,还有小弟家十一岁的儿子分手提问了许多类似的问题。如果到了这里,似乎也没什么值得记录的,直到昨晚上,孩子八点多听完《手绘海洋动物》抱着我的手臂甜甜睡去,我拿出电量不多的手机,一路从28岁观到了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集,五个七年的故事几百分钟就描述了这十几个人的一生,观完才体味出此中的残酷之处。想了好久,突然有种庆幸,庆幸诞生在尚处于大厘革时期的中国!我无意交谈历史,也无意探寻政治,仅仅从内心深处最深刻的一声叹息出发,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感想感染吧!
观完有一个习惯性的总结:记载片中的十三位主人公,无论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出身中产的照样出身工薪阶层的,划分阶层的一个基础点不是金钱,而是学历,不错,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顶尖的大学学历,基础上无论你后天如何尽力和奋斗,哪怕是买了西班牙度假别墅的托尼,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工薪阶层且一生都在不绝尽力奋斗前半生为了本身后半生为了子孙,但好在本性乐看对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而女儿考上一所大学考古系的保罗算是工薪阶层里后代前途最好的一个,但仍旧没有实现超过,但好在遇到一个好老婆,不绝勉励他,生活也十分稳定,这些工薪阶层的子女依然是工薪阶层。中产阶层的布鲁斯算是一个范例的代表了,大学卒业于牛津数学系,卒业后出国支过教,返国后不停从事教书工作,伉俪都是教师,且生活稳定充裕,对后代教导也十分中规中矩,一生颇具善心。最后是富人精英四人组,三男一女,男孩们卒业于一流名校,卒业后从事律师和bbc记载片编辑,婚姻稳定后代依旧延续他们的路线,固然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但对后代教导的看重始终如一,也基础都在正常轨道内运行,唯一的女孩虽并未进入大学学习但好在婚姻美满,基础上后半生的采访都可见笑容满面,可以说上一代留下来的财充裕以支撑衣食无忧的过好一生,后代也都是从小接收最好的教导,以确保更好的延续财富。
几十年如一日的变更其拭魅这些都是并未转变的绝大多半,偶尔呈现一二个异类,比如胜利从布衣一跃成为中产的尼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再婚娶了美国范例的白富美可以说几乎跻身于富人精英阶层了,而这一切源于大学考上了牛津物理系,不停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升职为系主任,评为正教授也授课,到了最后一集之前偶尔的拮据检查几乎统统被幸福的红光满面填满!而另一个阶层滑落的尼尔,从中产一度滑落到布衣,甚至许多年都精神状态不稳定,完全不见小时候的灵气,期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性格决天命运,这句话我想从来不是空口说,固然后期做了议员,算是从政了,也算勉强回归,但同龄的中产阶层石友布鲁斯已经稳定的胜利抚育了后代长大,他还未婚,也算是另一种滑落吧!最主要的这些都是外在的评论不紧张,紧张的是他个人不感觉幸福。如果他如布衣托尼一样乐看知足,大概会有另一番境遇,但人生不能重来。这几个人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最后说说我内心深处的一声叹息:观到英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十几个七岁小孩子的一生,其实不少人到最后都已经相对有些反感了,至少在某些阶段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抗拒和感觉侵犯个人隐私,甚职苄些人忏悔被逼迫接收了这个采访,虽未明说,但那一丝丝的遗憾未必不是埋怨,大概这个节目影响力太大了,或多或少都对主人公们的人生起到了某种作用,有的好有的欠好,你不能直接说好或者欠好,但好的虽然得偿所愿,欠好的总有些许遗憾,谁不是就过这一生呢?而这些还不是最胆怯的,最令我认为胆怯的是,在五十年前的英国就已经阶层固化如此严重了,可想而知,如今的英国!而我庆幸本身诞生在中国,新中国建国不够百年,它生擅长这样一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有些人尚且未脱离蒙昧,有些人已经坐着火箭遨游宇宙了,这就不仅仅是阶层二个字可以或许简单概述的了,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国家发足疾走式的成长又让这一切在今日的中国有了些许初现的眉目,借用耿直boy高考状元的一句话:农村子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勤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导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许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子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他的父母都是交际官,他给本身的定位是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
排除财务配景,有二点:
一是父母的职业后面代表的教导水平;
二是父母对他在学业上的影响深远。
一个中学生的言论还上升不到政治的高度去讨论,我只想借用一下,表达本身的观法,我感觉如今的中国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固然我已不是最好的十八岁,但要做最好的三十五,最好的四十二,最好的每一年都要留给选择不绝发展的本身,哪怕一百零五岁也要是最好的一百零五岁。我本日要分外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故国母亲养育了我们,感谢我不停都没有加入过的党不停在兢兢业业的领导这个国家匍匐前进,要知道地球上几十亿人口,中国一个国家就要养活十几亿,人与人之间是最难沟通的,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着我们尽力向上的人确定有着难以言说的艰辛,诡计论者恨不得我们国家早早陷入内斗或者战争,要知道一场战争可以轻松毁了一个国家,以史为鉴!而无论你多么尽力总有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会起而攻之!但意志坚决之人从来会置之一笑,或者说根本没有光阴在意这些小事。我想了许多,感觉庆幸,庆幸我们的故国不停都在稳定的成长着,偶尔有些退步也情有可原,或许从来就没有太多机会留给任何人,有些人生来就有的,是因为父辈祖父辈或者更远的祖辈们用辛勤劳动或者血泪换来的,而今日生来就没有的,那是之前没有人奋斗过或者说没有拼尽全力过,如果必要有人去拼尽全力奋斗,那我希望是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八零后已经为人父母,有些九零后也早已为人父母,现在的七岁小学生们都诞生于这样的年龄布局家庭里,父母多是靠着自身的尽力拼来学历,拼来社会承认的一代,我只探讨有学历的这部分人,可能是本身的切身体会更深些,至于其他了解不多,就不做赘述。
我的父母一位通过不绝尽力进修到本科学位,一位只有九年程度的文化,一位是党校的教育主任,讲师,一位是林业局的管帐,照样靠着父辈有些许才能支配的,如今都已退休。而他们最看重的便是教导后代,二女一子都考入大学,固然都不是一流院校,但要从动身点来观,我们也都算中规中矩的比父母好那么一点点了,当然并没有好许多的水平。
至于我本身大学卒业后在择偶时目标明确有二:
1、必须不低于我的学历,以确保下一代的学历最低限度;
2、身高必然跨越一米七五,因为我感觉我爸妈把我生的矮,固然一米六在现在观来尚可,但要知道在我长大的黑龙江,最不缺的便是大高个儿!因此我抉择必然要通过配偶转变我下一代个子不高的基因。
现在观来学历还没到验收的时刻,但至少个头儿我十分满意了,当选入校舞蹈社团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在孩子诞生的头几年,作为北漂一代,毫无归属感让我们没有太多心思花在孩子教导上,而且财务上也挣扎在贫困线以下,以北京市均匀工资作为参考,所以在她上小学之前基础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因为我们几乎没有选择上哪所幼儿园的才能,她能在公立幼儿园接收三年教导,完全是她本身的好运气!也因为我们大多光阴都要为了生存而工作!至今庆幸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创业,我是法学专业,她爸爸是理工科配景,让我们在知识产权这个圈子里通过六年的创业也算基础入门了,当然在创业之前我们也不停在这个圈子里打工积累,也要感谢积累时期遇到的所有贵人,她爸爸考到了专利署理师的执业证,同时也多亏了我最好的朋友和最亲的大学同学们不停以来的协助,公司这几年稳步成长着。也因此到了她小学入学前,我们有了一点点的小才能在陈诉公立小学的同时,也参加了私立海淀凯文小学的入学选拔测试,并在校长口试后顺利通过选拔,拿到了offer,也缴纳了入学名额费,这一切都在拿到公立校的入学看护书之前完成。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最后选择公立校有绝大部分原因是上文说的只不过是有了一点点的小才能,这点儿小才能颠末深思熟虑我感觉尚不够以支撑我为她设定的求学之路,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老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借用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我们要的应是踏踏实实式的耐久稳步前进。我不能替任何人做选择,但我把我的个人财务配景大致交卸下,和目前的状况简单描述下,想必许多人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有那么一点点代价,就不枉我第一次开诚布公的分析本身,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这有多灾。鉴于我父母不停以来催匆匆我们要看重孩子的教导,遇到的孩子的第一位班主任也多次强调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紧张性,还对孩子们下学后写作业的光阴做了调研,我异常庆幸,遇到这么多不绝煽动我们发展的良师良友!愿将来我也能不停和我所喜欢的朋友们交往,如果我们拥有至少一种重合的代价看的话。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制片方挑选了14名7岁的孩子,以阶层的视角每隔七年观察他们人生轨迹的变化。已经看到了第3季,这群孩子已经21岁,和现在的我年纪差不多。21岁的这群孩子中,有些人的目光已经暗淡,有些孩子的目光则变得更加锐利,目光之后则是与梦想的距离。
第3季,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说:“我认为这个节目有意误导了观众,节目只展现了我现在成功样子,而没有表现出我为取得这种结果所付出的努力。” 我觉得也是,评价一个人仅看他的梦想有多远大,那么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起点都会是那么高,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视野能支撑梦想的远大。评价一人一物,看他与梦想的距离,这不更合理吗?如果非要认为蝶蛹破茧成碟的努力是卑微而不值一提的,那你只是一个思想混沌、情感粗糙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说:“怪不得你高中压力那么大,毕竟从小到大,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最优秀的社会资源,你没有理由考的差。”在同一个尺杆下,我们都有跳过1米5的能力,但是种种原因,你比我的起点高了30公分,你的梦想可以是跳过1米8,我的梦想只能是跳过1米5。如果我和你付出同样的汗水,我永远无法超越你。如果你和我付出同样的汗水,你取得的成绩也不配嘲笑我,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惊愕,原来有的人起点就是1米8。但是别人能跳跃的尺干高度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依然在那,那管他呢。我不在乎我最终能跳多高,我在乎的是我为能跳到多高所付出的努力。现代人总是太累,无非心孽太重。
放大格局,《人生七年》里的孩子,虽然他们是那么努力,在21岁时的人生轨迹,也基本按照自己7岁时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运行的,但是没几个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圈。7岁孩子对人生的设想?7岁的孩子对人生能懂啥呀?7岁的孩子的人生设想无非是他周围环境的思想意识在他脑海里的一种投射,所谓的设想不过是所处环境的社会意愿,孩子不过是实现这种社会意愿的工具,一个个孩子在21岁时看似踌躇满志,其实他们中有谁跳出了那个圈,到年老时,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幸福和值得吗?不信,你可以接着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人生七年》的后面几季。在社会规范面前,最大的无奈不是“金箍在头,欲说还休”,而是“金箍在头,你却不知”。想说的是,能跳出自己生活的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力。
思想多元时代,一家之言,不必奉为圭臬。生活是自己过的,真当生活过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路是自己走的,真当走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拐弯,何必总是听外人指手划脚。生活面前,谁都不会是备胎。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只会让我沦为生活的奴隶。如果有些事情,非要说意义,那么评价这种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些意义,非要说标准,那么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标准束缚自己?蚕蛹十七年的暗无天日,但是它自己觉得值,这还不够吗?我不怕暗无天日,但我怕看不到希望。我不怕到达不了目的地,但我怕看不到路上的风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保持一份沉默的默契,这不很好吗,为何非要为这种无聊的论调而论战,不累吗?要相信,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就不能有点耐心吗
“爱少年时代,放肆而无害。”—致沸腾的岁月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但看完最新的《56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当拍到《56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Neil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一生比较坎坷。而Bruce和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Tony是出租司机,在西班牙有一套度假房;Si是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后来和妻子一起照顾一些暂时无家可归的孩子。即使是有精神疾病的Neil,靠着救济金也还过得可以,当然他也积极地做他议员的工作,还参与社区的活动。可能这也是“阶级”比较稳定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人的视野、格局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而家庭对此的影响非常大,父辈的生活、行为和思考方式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他们总是按照过的经验来指导你。不管你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采纳了,都会让你走上与他们相似的人生道路。
(下篇写于2014年12月29日)
隔了大半年再来谈这部纪录片,我的感悟是:我的人生大抵会与纪录片中人物的是相似的。
我会继续地努力学习,探索,发挥我所有的潜力;但即便这样,从概率上说,我还是得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可能一辈子都得朝九晚五;有那么一天我也要组成家庭;还有很多纪录片中出现的画面都会在我生活中出现。当然生活中也会有激动人心的时刻,让人难忘的时刻,但大部分还是每日的琐碎。
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会很绝望的,但如今却也坦然了。我依然为某种愿景而不断前行,即使知道很难成功,却也不气馁。另一方面,我不断前行,并不是为了与如今的生活断绝;相反,我却来越喜欢现在的生活。我静静地观察着人们的各色各样的表情,仔细地聆听周围的对话。生活中总是充满了趣味,有时这种趣味甚至超过了看书。
其实,我一直想谈谈纪录片中的Bruce,他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初看片子的时候,Bruce和Nick是我最关注的角色。因为他们都从普通的家庭,一路逆袭,考上了牛津大学。可毕业之后,两人的轨迹就发生了变化。Nick选择了学术,从此走上了稳健的人生;而Bruce,当了一名老师,教的都是些困难儿童,在片子里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印度裔。虽然我自己相当务实,但我敬佩那些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从那时起,Bruce成了我的重点关注对象,并在心里为他摇旗呐喊。
可Bruce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一直从事着这种工作,40多岁的时候才结了婚;妻子是同事,一名大龄女青年。更让我心痛的是,(也许是出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他有了2个儿子)他开始教贵族学校。因为这事还被以前的同事指责。刚看完这段时,我是很心酸的,心想:Bruce最终还是没能守住他的理想。可我又不想把他塑造成一个悲情英雄,于是很长时间,这篇文章再没往下写。
但如今回头看,我为Bruce感到高兴。他追求过自己的理想,即使还是教贵族学校了,但他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二十多年的青春,这可否称为成功?看着他跟妻子骑车自行车回家,看着他满头白发给儿子当马骑,看着他打棒球跑垒时的艰难,这时我眼中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