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
人生的加法作文
参加过长跑训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跑到中途就已经气喘吁吁,精疲力竭,这时我们都会有想要停下来的念头,以为自己实在是跑不动了。可是当我们咬紧牙关,克服了暂时的疲惫和懈怠,就能达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忘我境界。有时我们都吃惊自己竟然能跑完全程,而这期间战胜自己的艰难过程,便是对自己潜力的深挖掘。
掘一口井的过程与挖掘人的潜力极为相似。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后便会得到收获的甘甜与喜悦,而挖掘一个人的潜力的难度却远远超出挖一口井。对人潜力的挖掘是人本身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是把人定格在趋向至善至美的过程,是人给自己的人生做的一道加法。这就好比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制成工业上的磁针可值3000元,而做成手表上的发条则可值25万元。倘若一个人不断细心挖掘出自己的潜在的能力,那么他的价值不也会与日俱增吗?运动员经过长期的科学的高难度的训练,对体质和适应性作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会诞生一项项新的世界记录。相反,一个人的潜力如果长期得不到开掘,它的作用便会日渐消失,这样的人生注定平淡无奇。
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就要迎接来自各个方面的批战。人要打赢生存这场战争,必须积极主动开掘自身潜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永恒的进化规律。人应该在思维方法和习惯、处事方式和方法诸方面做深入的反省,挖掘无穷的智慧,这种潜在的力量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外化为自身的能力的提高,这样人就会充满自信地迎接人生路上一个个挑战。央视的节目主持人中有许多是从地方上挑选进来的,当他们再次回到地方与原来的同事同台演出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令人刮目相看。他们的成功有多种原因,但对自身能力的深加工无疑是其再攀人生高峰的重要基石。这说明深度的潜力挖掘就能塑造经得起挑战的人。
作家余秋雨有一篇文章题目叫《给自己减刑》,文中引用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讲的一个故事: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觉得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他觉得日子过的飞快。事实上,真正进监狱人毕竟不多,但很多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灵的监狱里,宁愿受惰性思想的束缚,不肯自我减刑,自我释放,自我赦免。
我认为给自己减刑,也是在给自己做加法。我身边有这样的同事,谁都能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做什么事情都是懒洋洋的样子,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心不在焉,常常满目无聊。有人把这种人叫做“四等人”——等下班、等发工资、等退休、等死。就是说,这类人已经没有了生活的激情与热望,他的生命已经毫无意义,有的只是混日子。我想,这单位的办公室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有多久。其实他何不把工作当作“棋谱”呢,为什么不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
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积极主动地开掘自身潜力,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做一道加法,不断积累潜在的力量,总有一天,你会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认识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3条: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了解有理数加法的规律。但有些同学悟性较差,可能听不懂。为此,我想出来了一种便于记忆的思维法。
我们可以把有理数的加法看成是一种盈亏(赚或赔)的问题。例如:同号两数相加(+3)+(+4),我们可以将+3看成是赚了3元,+4看成又赚了4元,结果就赚了4+3=7元。异号两数相加(-3)+(+4),我们可以将-3看成是亏了3元,+4看成又赚了4元,结果就赚了4-3=1元。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比如(-4)+(+4),可以看成赔了4元,又赚回来了4元,结果不赔不赚,所以(-4)+(+4)=0。
第三条中讲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这并不难理解,例如:4+0可以看成是本金为4元,不亏也不赚,所以还是等于4元。
根据上述这几条,有理数的加法便不会那么不容易理解了。
在生活中学做加法
生活似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又如一个古灵精怪的顽童。它带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博览世间奇景;又引导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去发掘事物背后的秘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有时候,人们总在抱怨生活的单调乏味,殊不知正是墨守成规的心态导致了这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其实,多一些实践和探索,多一分好奇与创新,便可以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也从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在生活中学做加法。
我是一个爱探索的人,也正是好奇心的动力使我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个小秘密。班里的木头门上有三个“可爱调皮”的大字——推我呀!这是元旦联欢时留下的痕迹,可自从有了“它”,过往的同学总会驻足欣赏,品头论足,班里也总是躁动不安,嘈杂的环境不免影响大家的学习效率。因此,擦掉这几个字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由于那是用记号笔写下的,其特征便是不易擦掉。
为此,身为班干部的我可是煞费苦心,先用消毒液,再用醋,但连我信任的两样法宝都帮不了我。为此我还询问了化学老师,她给我的答案是用汽油,但效果依然不明显。于是我又用各种材料反复实践研究,或许是爱迪生研究灯丝的那种精神不断激励着我,数次尝试之后,我竟在无意中发现发现冷冻过的巧克力可以完美擦掉记号笔的痕迹,于是这一技术大关便被我突破了。欣喜过后,我开始思考究竟是怎样的化学原理,使两种物质发生了这样的反应。在查阅资料、与老师交流之后,我了解到原来记号笔中含有油墨、甘油等有机成分,巧克力中含有可可脂肪等有机成分,两者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可以溶解油墨。这正是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也即有机物与有机物可以互溶。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记号笔、油笔图画到衣服以及一些重要物品上的情况,如何擦掉这些痕迹便成为许多人的烦恼。假如,我们把巧克力融化入水中,再过滤,得到的溶液或许就是一种神奇的洗涤剂,方便快捷地解决这一麻烦。
其实,在生活中的一次尝试,可能会让你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生活中的惊喜就在于探索。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态度只能带来“泯然众人”的结果和枯燥无趣的生活,相反,勇于探索和实际实践、敢于突破和创新才会有别样的精彩和收获,这便是生活的加法法则。与此同时,我不禁想到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国外的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提倡思维的灵活多样,然而我们似乎只是刻板的学习知识。未来的我们应该做时代的弄潮儿,带着一份创新和突破的勇气,在实践和探索中乘风破浪!
学会做加法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加法减法并用
许多人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懊悔虚度了一生,总是假设如果再给他一次生命,他将如何如何?觉得自己不该失去很多,觉得人生还有潜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够。可是生命是一次单程不归的旅程,没有后悔药!
那么人生的“加法”是什么呢?是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而生活仿佛是一个容器,总想放很多东西进去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这并没有错,关键是你要放什么进去,你要怎么放。记得有一篇叫《生命中的大石头》的文章,讲了一个如何管理时间的小测验:
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其实,还可以放砾石来填满石块的间隙;还可以倒沙子来填充砾石的间隙;甚至还可以把水倒进玻璃瓶……
可见时间是挤出来的,而人的潜力也是挖掘出来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你努力,不自满,不自卑,给自己定个高一点的目标,跳起来就能完成。信仰、学识、技能、事业,都是生命中的大石头,趁着年轻力壮,早早地放进自己的瓶里,然后再从容地去享受去游玩去消遣。如果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那么想装大石头就晚了,只能“老大徒伤悲”了。
但仔细想想,一辈子只是拼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钱,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车;有了地位,还要名声;生怕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少,没完没了,岂能不累?结果可能生活失调,精神崩溃。并不幸福。
读过一篇随笔《生活的篓子》,很受启发:一个生活沉重的人去见智者,智者给他个篓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捡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等那人走到终点,累得趴下。智者说,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选择是做“减法”人生了。
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减法,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说的就是人生需要减法。
张良当年历尽艰辛帮刘邦夺天下,功高盖世,可他却毅然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乐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韩信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对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拼搏于官场,最终却丢了性命。可见减法使人消灾。
生命是一道算术题,人的一生不过三万个日子,活一天就会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可是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再多的也都带不走。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残酷而真实。
人生的加法,给我们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财富的积累,加入亲情的温馨,使人生更加丰盈。而人生的减法,为我们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环境的纷扰,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它们是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一个是孔子孟子“兼济天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一个是庄子老子“顺乎自然”的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加法减法并用,两个轮子齐转,生命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PPT课件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2. 我们是怎样研究加法运算定律的
(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过程:初步发现规律;枚举中验证规律;比较中概括规律。)
. . .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
预设① :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一共6人。)
预设②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6人对应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二)提出问题,独立尝试解决
问题:
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两种不同的列式均板书。)
(三)枚举中验证规律,比较中概括规律
问题: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运算定律,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能继续研究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 . .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一)独立解决问题
(二)迁移学习经验概括规律
问题:谁能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监控: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展示学生的举例,4~5组。)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3.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展示大家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 . .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问题:(1)根据题意,请你列式解答,并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还可以怎样算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8页练习七,第10题。
关键词:运算定律课件,乘法运算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四年级数学幻灯片课件下载,运算定律PPT课件下载,乘法运算定律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连续加法练习
数学作业练习
连续加法运算题姓名:评分:
24+36+17+5+37=26+77+84+70+49=78+44+98+67+42=78+44+98+67+42=78+44+98+67+42=27+30+17+69+21=27+30+17+69+21=27+30+17+69+21=80+64+100+66+14=80+64+100+66+14=32+99+14+31+7=32+99+14+31+7=81+85+33+33+86=81+85+33+33+86=81+85+33+33+86=33+19+48+30+79=33+19+48+30+79=33+19+48+30+79=
家长签字:2013年3月15日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的第3题。
《加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课件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二、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知道了李叔叔后四天每天计划要骑的路程,要求的是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三)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问题:1. 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2.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种解法的理解
3. 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你喜欢哪种?说一说你的理由。
4. 后一种方法为什么计算起来比较简洁
三、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一)尝试解决问题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昨天、今天看的页数和整本书的页数,要求还剩多少页没看。)
(二)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问题:1. 这两位同学算得都对吗
2. 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你还能写一些吗
3. 234-66-34和234-(66+34)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3页练习六,第5题。
关键词:运算定律课件,加法运算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四年级数学幻灯片课件下载,运算定律PPT课件下载,加法运算定律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加法运算定律好棒
小朋友,你是否觉得数学使你头疼?其实,如果你学会了数学,你就会爱上数学,甚至觉得数学很有趣。
我就来讲一讲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吧。加法交换律就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交换律可以对某个算式进行验算,比如5049=100可以用4951=100来进行验算,来判断这一题你的对与错。加法结合律则便于计算,例如18511516733,这道题看起来比较复杂,如果按正常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计算,既浪费时间,正确率又不高,很容易出错。如果你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这道题就变得很简单啦!你先把167和33相加,和是200,刚好是个整百数,再把185和115相加,等于300,也是个整百数,最后把200和300相加,就是题目的答案啦!我瞟了一眼闹钟,哇!只需5秒耶!加法结合律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正确率又高,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哇!加法运算定律好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