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本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白帝城

  诗仙李白在白帝城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李白诗怎样写出这样的好诗来的呢?想要知道答案,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是诗仙李白在白帝城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李白诗怎样写出这样的好诗来的呢?想要知道答案,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长冒白气,宛如白龙,也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它位于江北岸,距奉节城东约15华里,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是三峡的西口,入川的门户。

  白帝城四面环水,形成孤独峙,气相箫森,在雄伟险峻的夔门山水中,显得格外秀丽。过风雨廊桥拾阶而上,要攀登近千级石阶,才能到达山顶白帝庙前,在那观赏夔门的雄壮气势。绕至庙后,可见蜿蜒秀丽的草堂河从白帝山下入江中。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清明建筑,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诗人在这里留下100余首诗,又叫“诗城”

  白帝城不仅漂亮,而且这里还是刘备托孤的地方,许多游人也是为了来观看和了解刘备托孤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加深对三国文化的了解。

  原来,诗人们是被这美景给迷住了,才写下了那么多气势磅礴、朗朗上口的诗,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白帝城了呢?快来看看吧!

白帝游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多美好的意境?离开高入云霄的白帝城,白帝城云雾缭绕,犹如一位窈窕淑女在岸的对面,一袭白衣,纤手轻转,羽带飘飞,舞一阙盛世歌舞,泱泱大气。虽只是素纱半掩面,白纱缥缈,但却堪比唐朝的《霓裳羽衣舞》那般华丽。

  白帝城可是个福地,一个将军在白帝城就可以称帝,当然脱不开白帝城的地形要势。

  “一曰道,一曰天,一曰地,一曰将,一曰法。”

  取自《孙子兵法》,讲的是战争需考虑的五大点,才能打好仗。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天”与“地”,“天”是指的天气阴阳,四季之变化;“地”则是作战场地的利与弊。而白帝城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一块易守难攻的福地。可不要小瞧了这“天”与“地”,有时一场自然灾害可让千军一夕全数覆灭,而地形呢?利用好地形加上好的作战计划,几乎可以以一敌十,我军的伤亡率也会大大降低。这一切都只能是天公作美,世间少有,兵家必争!这也是区区一个将军能敢在乱世中不计危险称帝的原因。

  随着人流走下游轮,步入白帝城。

  周围绿树成荫,因为是在江边,不时会有一阵阵凉风袭来,抚得玉叶落了枝,空中优雅回旋,宛如九天玄女乘云而下,最后无声落地,也就如这白帝城的繁荣一般,现在的白帝城已是繁华落尽后的静默。或许是因为是淡季的原因,白帝城里有好些个地方都没有人烟。风一吹,那树叶又皆数凋零。

  但见到这里的建筑,却有好似穿越千年,来到了那个繁荣昌盛的白帝城。

  朱红色的高墙环绕着白帝庙,为白帝城增添了一丝肃穆、神秘。金黄色的门关,顶上是像塔香的深黄色石刻,石刻下是一块青色玉石镶边玄色背景的牌匾,上题有“白帝城”三字,浩然大气!牌匾周身缠着五条九爪金龙,左右两边的四只小龙以崇敬的眼神,仰视上头最大的那只金龙。那最大的金龙用俯视的姿态,轻睨着面前的人们,仿佛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高傲之气、桀骜之态显而易见。两只前爪紧紧扣住牌匾上方,微眯的黄金瞳似帝王的审判。连金龙的神色都能看得如此清晰,栩栩如生,可见木匠的技术非同一般呐!

  在白帝城最让我留恋的是‘竹枝园’,竹枝园的名气不大,很少有人知道白帝城有一个竹枝园。可能知道最多的也就是‘托孤堂’了,不过,我认为那里的风景更别居一格。我见过的古代院落、宫廷宅院式的建筑不多,全都是华丽、金碧辉煌的那种,这里的风景我觉得是另外一种别致的风格。

  竹枝园里最多的植物当然就是翠竹了,翠绿挺拔的身姿,四季秀绿。竹叶形状似中国古代的柳叶刀,但也如柳叶刀一般锋利,斩金切玉,却不是指竹叶的杀伤力,而是指竹叶的韧性像柳叶刀一样锋利,竹它身上的每一寸都是如此。竹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它们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铄石流金。它们依然像泰山、顶梁柱一样屹立不倒。它们的生命力、韧性是多么强大!它们是君子,不仅是外在的姿态,还有内在的精神!

  穿过幽静的竹林,便是竹枝园的中央,有一条铺满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小道。小道尽头是一座石桥,过了石桥,就是‘竹枝阁’了。

  竹枝阁分为两层,第一层汉白玉白墙上挂面了精美的壁画、石刻、书法作品、水墨画等。第二层是人们稍作休息的地方,是一条长廊,这条长廊虽没有颐和园的长廊那样华丽,那么金碧辉煌,更没有那么长,那么精致。全是用暗红色的木料制成,不加任何装饰,但却别有一番古朴淡雅的味道,给人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感觉。轻靠在长廊暗红色柱上,欣赏着竹枝园的一切,仿佛见到千年前的一位诗人,沉醉望着园中景物,轻晃折扇,唇起声出,和着阁下桥头悠扬的琴声,酣畅淋漓地吟诵一阙璧坐玑驰的诗词,如果自己就生活在这种地方该多好?与世无争,知己相伴,随心而欲,何乐而不为

白沙渡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中国古文化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朝大诗人李白(701-762)这首名诗《早发白帝城》,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颂,可谓脍炙人口,妇幼皆知。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被赦免,这首诗就是他乘舟东还江陵时所作。李大诗人的诗写得确实令人拍案叫绝。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把东回旅途的时间、地点、整个过程,包括行程距离、交通工具、沿途两岸风光,连同作者心中那种压抑不住的喜悦心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诗句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却又不加雕琢,与李白那狂放不羁的性格融为一体,可谓浑然天成。全诗锋棱挺拔,直抒胸臆。你看万山叠翠,猿声长啼,好一派秀丽山水,引领读者也随着诗意尽览三峡风光,似乎有些流连忘返。真乃大手笔啊,难怪明代傲才杨慎也感叹其“惊天地而泣鬼神矣!”据说此诗在1992年香港“唐诗十佳”评选中,被评为第九佳。

  然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中国深厚的古文化沃土,也许任何人也难以写出华章瑰文,就像李白这样的天才也不能例外。比如说谁人曾经想过,咱们的伟大偶像,李白的这首《朝发白帝城》有没有古文化的影子?寒假期间,我做完了假期作业,就从外公的书架上找书看,随手拿出一本郦道元的《水经注》读了起来,当翻开《三峡》篇时,读着读着,竟有点吃惊,里面的文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很多雷同之处。没看错吧?对,没看错。原来李诗仙的这首诗竟是从郦道元的《三峡》演化而来,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原创!!!

  什么?你不信?说我胡说?郦道元的《三峡》篇幅不长,我把原文转摘你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些文字应该也不算生僻吧?提示一下,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有地理巨著《水经注》共40卷30多万字留世,《三峡》篇就是其中一卷。只要仔细看看对对,就能发现许多相同的地方来,咱们不妨一句一句对照。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郦道元《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郦道元《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是李白抄袭了郦先生的作品?不对,不能这么说。李白号称诗仙,我国诗坛领军人物,历史上少见的文学天才,他用不着抄。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写这首诗有着自己亲身感受,如“彩云间”、“轻舟”等精彩文字,没有自己的亲身感受是很难写出来的。而且从一篇150多字的游记到一首只有28个字的诗作,李白经过了艰巨的再创作。但是也可以断定,李白一定读过郦道元的《三峡》,他的诗是从《三峡》演化而来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相同的文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远上白云间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初中初一作文:谈“黄河远上白云间”

  清代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内容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哪知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间”字,慈禧看后龙颜大怒,要开刀问斩,书法家急中生智,忙大声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书法家疏忽漏字,并没有绞尽脑汁地寻找漏字的理由,而是换了一个思维角度,将写错的诗改成了一阙词。这就是多向思维!

  我们生活的习惯方式,所受的规范的学校教育,使大多数人习惯于按照一定的套路去思考问题。其实,当一个棘手的问题横在面前时,不妨放开胆子,“胡思乱想”一番,倒可能寻出答案。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用望远镜观察火星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像:火星旁边有时有四颗小卫星,有时变成三颗,而有时又只剩两颗了。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天体是运动的,当然更不知道卫星是围绕行星旋转的了。伽利略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好久,他只是从是否间断发光去思考的。一天,不知哪儿来了灵感,他想:“如果卫星是旋转的,那么,有时就会被行星遮住,这样,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圆满的答案。”

  多向思维不只运用在学习研究上,在生产上也帮助人们取得了不少成果。

  远的不说,就说近来风靡京城的“跳跳糖”吧。这家伙真是貌不惊人,充其量不过是一小撮黄色粉末,味道也没什么新鲜的,甜中带点儿辛辣,还不如廉价的薄荷糖。为什么这能使成千上万挑剔的顾客心甘情愿地掏那一块六毛钱呢?诀窍在于它与众不同,它没有按照老路子去和市场上千百种味美的夹心糖、巧克力竞争,却出奇制胜地“跳”进了市场。一进口,就变成了无数小小孙悟空,又窜又跳,又叫又嚷,让你感觉又新鲜又好笑。

  近来出现的不少新产品都是这样,依靠另寻蹊径,才打入市场。既然多向思维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我们不充分利用呢

  沉闷死板的生活容易造就“套中人”,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些吧!

  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模式,尝试着打破它。从学习方法到穿衣戴帽,无不如此。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习计划手抄报

充满阳光正能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