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议论作文800字
先忧后乐的故事及释义
【释义】在别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别人享乐之后享乐,现多指一些奉献精神。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范仲淹传》。
1043年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见行政方面有许多弊端,因而提出改革的十项意见,这改革因与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发生冲突,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没有实行,范仲淹也被贬为邓州知州。
在邓州上任,范仲淹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先写了岳阳楼的始末和规模,接着写被贬放逐的官吏和失意文人的览物之情,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原文是这样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大意是这样的:“唉!我曾经研究过历代仁人志士的思想。
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为美景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好而哀伤。
他们处在宰相那样的高位,就为自己的百姓忧虑;身处偏僻的江湖之上,就替自己的国君忧虑,这就是说,入朝当官忧虑,退居为民也忧虑。
既然这祥,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有欢乐呢?如果有人问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忧虑在天下百姓之先,欢乐在天下百姓之后。
啊!除了这种人,我还能和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感人至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简缩为“先忧后乐。”
分析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虽历经千余年洗礼,却如醇酒般历久弥香。
岳阳楼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赞美岳阳楼胜景的诗文,使岳阳楼闻名遐迩。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临洞庭湖》中描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出洞庭湖的浩瀚气势,成为千古绝唱。到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声名远播。
据说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更没有游览过洞庭湖,只是凭借友人滕子京寄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而作。这极可能就是《岳阳楼记》没有步前人后尘,避而不写岳阳楼转写洞庭湖的原因。《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隘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提高了文章的境界。
由写作背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知,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友人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范仲淹对友人“不以己悲”,于逆境中崛起是持褒扬态度的,体现了自己践行的政治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我们不禁要探究,范仲淹这一“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
范仲淹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父亲范墉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从吴越王钱归宋,任成德军掌书记,不幸的是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所依靠,改嫁邹平县长山镇朱文翰,少年范仲淹从朱氏宦游,度过了勤奋力学的艰难时光。范仲淹在邹平长白山醴泉寺苦读三年,留下了“断齑划粥”的动人故事,千百年来是教育史上脍炙人口的典范。范仲淹在长白山苦读之际,感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遂有游学之举,来到应天书院读书,苦读五年,大通“六经”之旨。
青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十几年矢志不渝的勤奋苦学,不仅泛通儒家经典,增长了阅历,打下了毕生受益之学问的扎实基础,而且自觉地磨炼了意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对他的理想人格、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忧思深远”,树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远大目标,坚持“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的人生信念。这应当是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基础。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描写“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欣赏到在阴雨天气和晴朗天气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悲喜两重天的感情。阴雨天气及晴朗天气的景象其实也是“迁客骚人”仕宦经历的写照,或坎坷或顺畅,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但“以物喜”、“以己悲”两种览物之情均为作者所扬弃,他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即“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结合其仕宦生涯来考察,范仲淹为官生涯中四进四退,在这起起落落之中,范仲淹始终恪守“进亦忧”、“退亦忧”的忧思情怀。
范仲淹二十七岁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开始其仕宦生涯。范仲淹三十三岁时调任监泰州西溪盐仓,他在泰州的一大政绩为修筑捍海堰。四十岁时被朝廷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清流,开始他的立朝生涯。
天圣七年(1029),宋仁宗率百官拜贺太后于会庆殿,对于这种“亏君体,损主威”的事,恪守封建礼法和赵宋家法的范仲淹上疏以为不妥。他说:“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以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范仲淹的谏诤,惹得刘太后很扫兴。此后范仲淹又上疏,力请太后当卷帘撤班,还政于“春秋已盛”的仁宗皇帝,疏入不报,遂自请补外,出为河中府通判。
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帘听政十年之久的刘太后撒手西归,仁宗亲政,朝政一新,范仲淹被召回京,除为右司谏。七月,范仲淹被命安抚江淮灾伤,以太平州饥民所食乌昧草进御,乞以此宣示六宫贵戚,以抑奢靡。十二月,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皇后被废事件。郭皇后本来是刘太后强加给仁宗的,刘太后死后,与郭皇后有宿怨的宰相吕夷简建议仁宗将郭皇后废黜,范仲淹力谏劝阻,仁宗拒不采纳。范仲淹因此出知睦州,再放桐庐,又移苏州。当时苏州发大水,灾情严重,范仲淹到任即全力投入“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的救灾水利工程,回苏州又赈济嗷嗷待哺的千万灾民。为实现自己救民疾于一方的誓言,范仲淹不顾病体未愈,日夜坚持在抗灾第一线。
景二年(1035)三月,范仲淹被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跻身侍从。范仲淹到任,不改初衷,冒着风险奏劾专恣弄权、有毒死郭皇后之嫌的权宦阎文应,致其被贬,寻死于外。当时宰相吕夷简重权在握,深受仁宗宠幸,吕夷简执政,官员进退多出其门,免不了以个人好恶、恩怨为标的。论事无所顾忌的范仲淹给仁宗上百官图,指出官吏进退之权柄应握于人主而不应该被宰相操持,指出官吏升迁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为公,哪些是为私。吕夷简诉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宠幸吕夷简的仁宗皇帝下达了范仲淹落职知饶州的处分决定。范仲淹吟出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潇洒过禅师。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后移知润州、越州。
饶州产鸟嘴茶久已充贡,饶民不堪其扰,范仲淹在饶州的德政之一即奏免贡茶,减轻了人民负担。据说他还有另一项奏免已不产银的德兴银冶场贡课的德政。
庆历三年(1043)三月,吕夷简罢相,四月,范仲淹擢除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复除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整饬吏治、改革科举、兴办学校、注重农桑、减轻徭役、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史称庆历新政。推行新政目的是解决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即以冗兵、冗官、冗宗、冗费这“四冗”为主要特征的财政危机。但庆历新政施行仅一年,便因触犯了权贵阶层的利益,因而招致强大的阻力。庆历五年(1045)初,失去了皇帝支持的改革彻底失败,范仲淹被罢参知政事,出知颁州,随后改知邓州。
《岳阳楼记》写于范仲淹知邓州时期,写作此文时范仲淹已58岁,相对于其64岁的一生而言已步入晚年,其实是借此文抒写自己仕宦一生的际遇,对自己仕宦生涯始终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精神的高度总结。孟子宣扬儒家思想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范仲淹仕途沉浮三十余年,四进四退,无论是“穷”是“达”,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晚年范仲淹曾在家乡苏州创办“义庄”,用自己的俸禄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
“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心中的这份永恒的信念始终不会动摇。欧阳修撰写的《范公神道碑铭》云:“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范仲淹一生尤其是仕宦生涯中始终奉行的行为准则。
先忧后乐
【拼音】xiān yōu hòu lè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美景而高兴,也不因处境坏而哀伤,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典故】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世者后忧。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大公无私的人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诸如那钟"民为贵"的民本思想,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那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操守,那种"见义勇为"的道德自觉性,以及作为道德规范的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
历史典故:先忧后乐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忧:忧虑;乐:享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历史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功绩卓著,成绩斐然,做了很多为民众所称颂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他重视教育,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十分热心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一次,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岳州当官。此处有一名胜,叫岳陽楼,始建于唐朝,到了宋代已经破败不堪了。滕子京到达此处后,重新修复了岳陽楼,范仲淹受他所托写了一篇《岳陽楼记》来记颂这件事。
范仲淹在文章中写道:“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态度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成长心语】
范仲淹年写《岳陽楼记》时已经58岁,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现在有太多的人,他们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个人利益上,忘记了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忘记了对于国家应该有那种关切之情。顾宪成的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我们真正实践的目标。胸怀天下的大气,“先忧后乐”的悲悯之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先忧后乐”令人景仰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本意是忧国忧民而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这种伟大、崇高的精神,不仅封建社会里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大臣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的主人翁的我们更需要。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战火连天,老百姓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深感忧虑,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理想,要求统治者与天下人同忧同乐;海瑞一生两袖清风,关心百姓,无论是饥荒还是水灾,都时刻奋战在一线,冲风冒雨,亲劳胼胝;近现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天下大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实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鲁迅先生忧虑国民精神的衰落,弃医从文,用他笔下的文章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像这些仁人志士,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僻处江湖,他们担忧的都是百姓,都是国家。
“先忧后乐”令人景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少数人口是心非,嘴上一套,行动一套。东汉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他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的人天天装得忧国忧民,其实,“一家之不忧,何以忧天下?”你连给自己家人一个安定的生活都做不到,怎么去安定天下?怎么去“忧”天下?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范仲淹尚且具有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当今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我们更应如此。倘若人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来要求自己,并切实付诸行动,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富强,民族何愁不兴盛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文
范仲淹应友之邀,在岳阳楼上挥毫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此,这成了为官的准则。
范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战火纷飞的北宋王朝,这注定了他纵然奇才旷世,纵然忧国忧民,也终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抛弃。
北宋的重文轻武使这个脆弱的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戎狄外患。国难当前,范先生以书生之躯毅然奔赴战场,弃笔提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恰似当年的霍去病将军,将敌人拒之于边关之外,以换江山社稷无忧,黎民百姓安康。
边关风沙烈,漠北霜雪寒,但范先生始终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和众将士们在这里受的每一分苦,都是为了他们的君王不受外族辱,百姓不受战火之苦。为祖国分忧,这应当是他的骄傲。
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并非所有的一腔热忱都能换来惺惺相惜,黑暗腐败的朝廷远比边关苦寒可怕。
回朝之后,范先生对存在问题的朝政提出质疑,与朝中一众奸佞斗智斗勇,可命运与君王并未眷顾于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头,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贬谪。被贬的地方越来越偏远,前来送行的官员也越来越少。朝中的黑暗势力一手遮天,已经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天下的泱泱众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国的人民需要他。
他数年如一日吃着白粥与咸菜,把自己的钱财匀出来资助投奔来的穷苦求学者。他提携了不计其数的后生,救助了不计其数的百姓。就连他辞世的前夕,还忙碌在赈灾的事上。或许他的日子还没有大部分百姓过的好,可却乐在其中。
范先生谥号“文正”,意为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个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天下忧愁,为了天下欢乐。不得不说,范仲淹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鲜活的写照。
5.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我国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请把下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__________,以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是庐山。(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写的 岳阳楼记 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的理想,为人民着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优秀的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他们生前尽管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心中扎根、发芽,但是他们都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顾不上谈个人的爱情,而是积极地为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举行了刑场上的婚礼,把一腔热血洒在黄花岗上。他们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德,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为了实现“四化”,振兴我们伟大、古老的祖国,让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树立起伟大而崇高的理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四化”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美好青春。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的青年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谱写着一曲曲壮丽的青春赞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也有那么极少数的青年人,胸无大志,整天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忙忙碌碌为的是个人的小家庭。他们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私利走私贩私、盗窃行骗,成为青年中的败类。我们应向这些人击一猛掌,使他们明白:只有抛弃个人主义,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四化”,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凡华夏子孙怎可无爱国之心?是中华儿女安能无报国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牢记范仲淹的这一名言,为伟大祖国,为天下大众,为“四化”大业而贡献青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史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先忧才能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不是近代和现代人说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是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吗?
在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忧国忧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烟海了。无数的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以鲜血染红红旗,目的是"天下之乐"。斗争的幸存者,当他们看到革命胜利,人民翻身了,感到无比欣慰。
要"后天下之乐而乐",必然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只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成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就必须先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当他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时,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创造者。此话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具体解说。
唐代诗人高适说过:"男儿本自重横行",主张有志男儿要为国效劳,奔走四方。有出息的前人尚能如此,更何况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呢?我们应赋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投身四化建设,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