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是“变”与“不变”的交织
周国平在《童心》中写道:“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以我之见,达到这样状态的过程称为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变”,审时度势,学会更好生存;同时也学会了“不变”,坚守理想与信仰,保持童心。
变通意味着学会妥协,与自己与外界妥协。正像张艺谋说的:“谁都要妥协,每天都会有妥协,必须在妥协中求生存。”妥协,不仅是一种姿态,还是一种处事的方式。
只有在经历一次次猛打猛冲,一次次失败教训后后,人们才会发现有些事自己力不能及,开始寻求与自己妥协,明白妥协不等于失败,不再持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是信条,对输赢也不再苛求。《楚辞》中曾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此言得之,当人发现生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全世界并非以自己为中心时,才会不再固执己见,与外界妥协,学会了不同场合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开始去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世界。
变通意味着学会隐藏自己。隐藏自己的情绪,懂得不再随意发泄;;隐藏自身的脆弱,在困境面前一如既往地前行;隐藏自身的锋芒,使其变得耀眼而非刺眼。
在掌握了“变”的智慧后,更重要的是保持心中的不变,在涉及自我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即心中的信仰与梦想。正如尼采所言: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是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有的人妥协过度,隐藏过深,以致成为托马斯·艾略特笔下的失去信仰与理想,被焦虑与空虚填满的“空心人”。在迎合他人中迷失自我,抛弃了初识世界的好奇,日复一日地匆匆忙忙,留下一身的焦灼与疲惫。
然而人若没有自我的追求与坚守,一直处在随波逐流的状态下,会逐渐麻木而失去自己。纵观伟人,都是有所坚守。敦煌壁画修复者李云鹤,不愿看到传统在岁月中消亡,在众人的讥讽中把自己埋进大漠孤烟,十年心血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画家陈丹青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不能培养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毅然从清华美院辞职,而这使得他的创作得以摆脱束缚;耶鲁村官秦玥飞看到贫困地区人民的困苦,他在殿堂与田垄之间选择后者,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学会变以更好地生存,坚守不变让我们找到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大自己,更好地前行。
改变还是不变作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变还是不变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大难题。
封建社会分为两天派:顽固守旧派和勇敢维新派。多少大地主、大富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死不松口,而新青年们则是引领着社会接受进步新思想,改变当时深入骨髓的封建思想,改变人们怯弱不胜的精神面貌,改变人们畏葸不前的脚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多少次新时代的浪花高高扬起,然后重重地拍打在封建的硬石上,最后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则是证明改变最铿锵有力的回响。
固步自封,一成不变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吗?显而易见,正是中国的改变让落后就被挨打的奇耻大辱被洗雪,正是改变让中国意识到闭关锁国是徒然的,只有打开国门,迎面世界才会昂首挺胸,于是“乒乓外交”的出现轰动了全球,正因这前所未有改变降临到中国头上,上天也开始眷顾这个幸运儿,最终让中国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傲视群雄。
是改变让中国从东亚病夫走向世界强国,从胆小如鼠变得无所畏惧。
但是,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浮躁的思想,不妨我们思考一下,改变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吗
麦家老师曾说过:“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我们要守住我们的心态。”是啊,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达进步,有多少像“美眉、帅锅、酱紫……”的网络名词一拥而上,有多少像“小苹果、忐忑、最炫民族风……”的网络红曲令人眼花缭乱,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制成月刊、周刊,难道追赶别人,改变自己就真的是对的吗
日日变、天天新,麦家老师用20xx年时间精心打磨出《解密》这部精妙绝伦的著作,曹雪芹用毕生的时间创作出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西游记”一部老少皆晓、妇孺皆知的“老电视剧”红遍中外,十年的呕心沥血让文学的结晶完美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大学之所以著名于一世,潮流之所以兴起于一时,其嗟出于此乎
中国因为改变自我而不断超越,麦家老师因为不改变自己的内心而将文化精华展露于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物都在改变,而我们,改变还是不变
人生的变与不变
列子曰:“有生不死,有化不化,不生者生生,不化者化化。”诚如是言,人生的一切多变,离不开不变,正如枝叶华实之美,不离根茎躯干之坚,唯有善于坚守本分,才能逢时而举。
孔子席不正不坐,肉不正不食,困于陈蔡,不改礼乐,这是孔子不变的操守。孔子坚守这些品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道一以贯之。而其一生坎坷,四处求学,周游列国,到了晚年则教化子弟,这是他的变化,然而如若使他丧失原则,为了致仕蝇营狗苟,他也不可能有日后的成就。历史上因时势而改节操者甚多,相传明朝奸相严嵩少时有志于开创太平,耻与人合污,然而入仕之后,数逢挫折,一旦苟且,而为权势迷心,终究不得尽忠良之份。汉奸汪精卫令人唾骂,但他少时曾写出一句诗话“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谁能想到他日后的卑鄙?因此,时过境迁而志不可易。若不坚守心志,终究会使人日益堕落,欲成大业,反作小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志向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基督教传说耶稣死前曾预示他死后将有弟子否认他是耶稣门徒,众弟子都信誓旦旦说自己是忠实的,然而耶稣死后,有执刑者拷问民众,欲将耶稣门徒带走,结果在刑杀之前马上有门徒失口否认其身份,甚至不惜否认其认识耶稣的事实。人总是有情欲在心中,然而因为这些畏难之心、免刑之欲,对自己的志向改变,对自己的操守放弃,对自己的诚信否定,真的能使人更加安心吗?我看不然。因此上,不独在“利”字之前人要守节,在“害”之前更要无畏,否则人也枉为人了。
安守本分其实不难,难的是立志。志心不坚,如何作为?一切机械,都有轴有承。轴之转动,在于承之稳固,立志就好比在轴里安置这个“承”。孔子十五而志于学,终其一生,矢志不移,因此他才能有所作为。人要立志,得靠实践,在劳作中“空其心志,劳其筋骨”,最终“行拂乱其所为”,这就是立志的关键。
因此上,人生之变与不变虽多,其实却并不繁难,有大志才作作为。所以说,君子外化而内不化。
话题:“变与不变”“商业之道”
“热爱”的魔力
被誉为“钻石之王”的哈里·温斯顿,除了拥有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欣赏水平外,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创立的哈里·温斯顿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世界闻名的珠宝连锁店。在他的众多传奇中,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一次,温斯顿听说有个荷兰富商正在收集某种钻石,于是打电话给这位富商,说哈里·温斯顿公司刚好有这样的钻石,并邀请他来纽约面谈。
荷兰富商应邀飞到美国。双方见面后,温斯顿让公司的一名专家为富商介绍一颗昂贵的钻石。专家详细地讲解了钻石一流的质地、高科技的切割工艺以及各种珠宝鉴定指数……富商听了,只是点点头。等专家介绍结束后,他站起身说:“谢谢你,这确实是很棒的钻石,但不是我想要的。”一直坐在后排的温斯顿上前拦住富商:“让我再给您介绍一下这颗钻石,可以吗?”客人再次坐下。温斯顿从专家手里接过那颗钻石,他没有用任何术语,而是抒发了自己对这颗钻石的热爱:它在阳光下是多么璀璨夺目,它是多么晶莹剔透,它的美是多么令人怦然心动。寥寥数语就打动了荷兰富商,他马上说:“请把它卖给我。”
后来,一个助手问温斯顿:“为什么顾客已经拒绝了专家,可您几句话就让他改变了主意呢?”
温斯顿说:“那位专家是钻石界为数不多的几个权威之一,他对钻石的知识远胜于我,我为此付给他高额的薪水。但有种本事,他没有,我有。如果他能学会那本事,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他开双倍工资。”
“什么本事?”助手问。
“他了解自己卖的每颗钻石,而我热爱自己卖的每颗钻石。”
分析:说服别人接受一个计划、一种理论,也和推销钻石的道理相同。你本人要先热衷于这个计划,先坚信这个理论,才可能打动他人。发自内心的信心和情感,比学识和大道理更有感召力。
张伯苓的变与不变
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张伯苓开始投身教育,“我乃决计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1919年,私立南开大学成立,作为私立学校,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办学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经费来源无从保障。这所后来闻名于世的大学就是靠张伯苓到处托钵化缘,一砖一瓦挣来的,缘于张伯苓懂得变通,如果没有他的变通,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南开。他有一句名言:“用军阀的银子办教育,就如同拿大粪浇出鲜嫩的白菜是一个理儿。”懂得变通,找钱办学,他找出了艺术。周旋于军、政、官、商各界人士之间,使南开不但维持下来,并且逐年都有发展。在抗战前30余年的发展中,张伯苓为南开募集数百万资金,仅南开大学资产就增长到近三百万银元。
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筹款何止千万,但他把自己的工薪降到比一般教授还低的水平,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不谋私利,凡属公款、公物一丝不取,南开的经费完全公开,每年的帐目都放在图书馆里,欢迎师生查看。这在贪污成风、贿赂盛行的旧中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大部分的经费是他求爷爷告奶奶筹来的,即使揣一点到自己的腰包也不为过,但张伯苓在这点上就是一根筋,认死理,不会变通。
他把钱用在刀刃上,兴建校舍种花植木,把荒僻的盐碱荒滩打扮成天津郊外的风景区。兴建舒适合用的半西式房屋作为教职员的住宅,但却没有计划用学校的经费替自己建一所“校长公寓”,而是住在毗郊贫民住宅区,被人称之为“贫民窟”。以致于张学良到天津拜访张伯苓时,所乘的汽车和随从,在张伯苓住宅附近的一条泥巴路面上转来转去,找不到张伯苓家的住处,却怎么也想不到那仅有两扇小门的小院子,便是张伯苓的“公馆”。坐“两条腿的十一号”汽车去开会更是被人们传为美谈。
想想当今有些人秉承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原则,变着法子损公肥私,对照一生不知道对自己变通的张伯苓,心中是否有愧
湖北卷:变与不变
上世纪美国猫王有一首著名的摇滚乐曲《时代在改变》,他声嘶力竭的演唱、放浪形骸的形体动作,无不昭示着新时代的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如海啸般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是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心在悄然改变。
犹记得那一场郭美美炫富的网络闹剧,手挎爱马仕、开豪车的少女在网络上宣称自己是红十字会总经理,引来网友恶批如潮,而其本人却不知羞耻地大放厥词,其行为让当代青年汗颜。时代在改变,过去的艰苦朴素、勤劳自强随着金钱的增多,荷包的渐鼓变成了高调炫富,嚣张自傲。那一代朴实憨厚的人们远去了吗?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感受这可怕的改变,我心中一片迷惘。
广州两岁女童小悦悦先后遭两辆车碾压,十八名路人竟真的做了“路人”,无一人上前救助。小女孩的血与泪和着社会的冷漠无情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内心,时代的改变带走了激励着一代人的雷锋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警惕、怀疑的眼神和一双双迟迟不愿伸向弱者的手。时代之风呼啸而过,我却感受到彻骨的寒冷和悲凉。
就在昨天,杭州城所有市民送走的“最美司机”吴斌,在被铁片击中肝脏的重伤情况下,他标准地完成了一系列刹车开门动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的安全。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舍己为人,我仿佛看到烈士吴斌拂开重重迷雾朝我走来,他笑着告诉我人们心中的道德情操从未改变。他带给我一道向善的光芒。
顺着吴斌的手指,我看到90后孝女孟佩杰,八岁就独自一人照顾养母挑起一家重担;我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毫不迟疑地伸出双手救下女童,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我看到了香港义工黄福荣,自费去汶川抗震救灾,全然不顾自身的疾病。我开始激动起来,人心并没有变,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变!无论时代怎样奔涌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将继续绽放光芒。
于是我微笑起来,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驻足回望,来时,花香满径流;未来,一片光明。在变与不变之间,我已找到了我该走的那条路。
变?不变作文
十年前黑娃是一个名不见传、相貌平平、衣着不讲究,满嘴乡音的小伙子,来逛“时尚达人”衣店,看中了一件衣服,就上前向店主问价钱,店主冷冷地说:“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土八路,你有钱买吗?”黑娃说:“我有钱,否则就不会来买了。”店主说:“钱包呢?拿出来看看!”黑娃摸遍了全身的口袋,可就是没有发现钱包。他焦急地说:“我的钱包去那儿了?里面可是有我攒了好久的一万元啊!想买件儿好衣服去相亲呢!”店主说:“什么?才一万,我这件衣服可是从国外进口的,可是要二万的!”就在这时,一个富贵的人走了进来,店主满脸堆笑地说:“这件是名牌,最适合您了!”他说﹕ “好,我就要这件了!”店主帮他把衣服放进袋子里,给了那个富人,又头叫保安把黑娃赶了出去。
十年后,依然是当年的黑娃,依旧相貌平平,还是那个衣店,不同的是他穿着讲究了,包也鼓了,店主看见黑娃穿着这么好的名牌,就挪出自己的椅子推到他脚前说:“您坐下来,喝杯茶吧!“黑娃坐下来,店主又满脸堆笑地说:“我给你选了一件最好的,您看,就是这一件。店主说着把衣服拿出来给黑娃看。黑娃说:“嗯!看着很好。就要这件了吧!”店主给他打包好,送到黑娃手里。黑娃看这个店主还没有认出他,就说:“你难道不记得了吗?我就是十年前的那个黑娃啊!”店主听了,过身小声说:“这就是当年那个黑娃,现在怎么这么发达了。看来我当年以貌取人真不应该。幸亏他不计较,否则,我可要亏本了,我以后不能以貌取人。否则大顾客都没有了。”店主又回来说:“您看,十年前我的店是这样大,十年后我的店还是这么大,你可以投资我这家小店吗?得到的钱平分。怎么样
我现在明白了,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别人。
古城—长安的变与不变作文
我发现,西安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它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现代。不过,它也有不变的地方,不变的就是那些历史古迹和千百年的文化底蕴。我喜欢西安的变,也喜欢西安的不变。
这几年,西安的城中村拆迁了好多,破旧低矮的房子少了,高楼大厦多了。西安的道路越来越宽了,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也开通了,三号线正在建设中,西安的交通越来越畅通,不那么拥堵了。我和爸爸妈妈还坐了一次地铁,从城南到城北,只需要短短十几分钟,火车在地下快速穿行,真的太神奇了。虽然在修建地铁时地面偶尔会出现拥堵,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我相信在地铁更多线路的开通后,交通就不会这样拥堵了。我还发现西安绿化越来越好了,有许多没有用的废地,现在大部分都被种上了植被。西安的变化还有好多,就连我们的教室今年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上课用的是黑板,今年我们开学后就变成了多媒体教学……
西安在变的同时也有很多不变。古朴的城墙没变,高亢的秦腔没变,每天早晨我上学去时,总能在城墙脚下的环城公园里听到各式各样的秦腔。还有那钟楼和鼓楼的晨钟暮鼓没变,它们依然响着历史的回声。
西安的变和不变,我都那么喜欢。因为爸爸说:变的是西安的未来,不变的是西安的历史。
变与不变
历史如沙,蓦然回首,沙中已经没有痕迹,当你细细去品味和聆听时,沙却被风吹起,又我展开了一幅朦胧的画卷。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从老子的“小国寡民”走来,从孔子的“仁义礼志”中走来。从嵇康的阵阵打铁声中走来,原来不变便是中国历史的一脉相承。
曾经为东坡的坎坷之路惋惜。漂泊的人历尽漂泊的浪迹天涯之苦。曾经暗自为东坡的固执所懊恼。然而从“大江东去”的豪迈中又体会到了文坛领袖的风采,其实不变的还有他始终报国之心。
曾经唾味曾国藩是地主阶级的走狗,安庆之围的刽子手。然而翻开《曾国藩家书》,却领略的是曾国藩作为儒将的风采,一个清官的英姿。“内圣外王”或许就是追求的。也许只有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才是最中肯的“他是地主阶级里面最厉害的一个。他倚天照海的心境我无法明白,只是隐约看到了不变的是他的人生态度。”
二
“物是人非事事休,多少事欲说还休。”
似乎伴随着易安的只是易逝的黄花,不尽思愁。她曾经芙蓉如面,轻移莲步上兰舟,他曾经一腔心儿托明诚,她曾经历尽心心叶叶的缠绵,点点滴滴的呢喃,他更曾有花影压重门的感伤,这只是情感的感伤。
南渡,带来半生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痛,改嫁之苦的易安只能形单影只。面对武陵已远,易安感受到独自饮酒的孤独。那载起她青春年少的小舟却载不动她的忧愁。
中华民族的子女总是坚强的,易安便从思念与痛苦织成的网中挣扎出来,于是有了《金石录》《漱玉集》。那吹箫的人已去,故国已成空。易安以其子女的坚韧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的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的易安居士。
一个女子用瘦弱的身躯支撑敢于变化,适应变化的精神脊梁。
“无字碑上镌字满”,发黄的线装书再现了一幕历史,其中的是非曲折又谁能明了,不变的是一种心境,变得也是一种心境,独上高楼,还是壮志雄心?然而史书上的文字就由历史学家去评论。
人生的变与不变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以时光为媒,人生多变。不过纵使人生如何变化,总有信仰不变,初心还在,人类原始的本能亘古不变。
人生中充满着变化,把白云变成苍狗,让物是而人非。古文中有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在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当人类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到了穷极一时的地步,就会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正是人们有了不断变化的想法,不断创新的信念,让黑夜中没有光明的世界有了电灯,让人们之间交流不便的世界有了手机,让出行远门遥遥无期的世界有了汽车……一切一切的变化带给人类进步,让人类从原始生物转向高智商生物。
人类也应该懂得变通,人生之路也是如此,也应该在困难之前变通。当遇到拦路之山,不一定要从高高的山峰上翻过去,亦或是如愚公移山一样将其掘开再通过,为什么不可以寻找捷径,小小地绕一个弯,从而经过它呢?这看似狡黠的小小变化将会带来人生的另一种含义——智慧的力量。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人生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人生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懂得变通。
但也需要有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与精神品质,伴随人的一生。北宋名臣包拯年青为官,但因双亲年迈,他毅然辞去官职来照顾父母。待双亲去世,直到守丧期满,他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这是他人生中不变的孝道。后又为官的包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一步步向更加辉煌的人生走去,但他的原则不变,仍以廉洁让百姓赞不绝口。他不变的孝心与不变的廉洁给他留下了千古美名。又如革命先烈刘胡兰加入共党后,积极执行各种党组织的计划。哪怕面对国民党的铡刀,维护其他共党成员,她毫不畏惧,以十五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土地。她用鲜红的热血诠释了不变的气节,迎来后世对她不变的瞻仰。
古代名臣、近代先烈都有着不变的精神品质,那处于浮华的现代世界的我们,又岂能不守住不变的初心,守住童年的纯真呢?就像孔子所倡,千古流传的仁、义、礼、智、信,哪怕经过时间的打磨,依旧圆润发亮,没有随岁月流逝而烟消云散,直至时光荏苒、生灵消亡也永恒不灭。不变的品质带给人们不变的初心与不变的纯真,让人类在大千世界领略人生的不变。
人生中的变化包含着不变,不变中又有新生事物在不断变化,此为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以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是人生的变与不变让每个人都成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带给每一个人不一样的精彩。
惟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新世界中,守住变化的进步与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