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素养心得体会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以身示范,表率在先。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经常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前几次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后来我在每次一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刘航刚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他经常满地是纸花,地面总是脏兮兮的,我看到这种情景,就主动帮他收拾,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帮助他,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一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刚接手新班级,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现在许多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差,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眼睛贴在书上,说过很多次,他们也知道,可落实到行为上总是不理想,于是我上课时也搬来了凳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学生一看到我就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姿势抬头挺胸,双脚并齐的坐在那里;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以后,所以说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学会思考,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互相监督管理制度,培养自理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开学时,班长由于家庭原因调了别的学校,群龙无首,我在参考老教师的意见后,在班中实行了竞争上岗。学生觉得这很新鲜,纷纷尝试。但是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因此班中同学也理解班长的严厉,卫生委员的苛刻。对班级干部定期考评,吐故纳新。人人参与,人人受到锻炼,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干部们努力工作,时刻注意规范言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第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经常强调班风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一员,自己的言行关系到集体荣誉。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才能增长学生对班级的情感,鼓舞士气,为班级争光也就成了师生共同的心声。一面纪律红旗,鼓舞人心,这是学生守纪律、表现好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都增强为集体争光的决心。运动会报名工作开始了,部分学生争先恐后的报名,这是教育的契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值得推广。但偶尔一次在全校性检查或评比中落后,例如合唱比赛我和学生共同努力了付出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们抱怨,叹息,悔恨,学生也会感到自责。这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这情景说明学生有了思考,有了集体观念。

  第四、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班主任要努力与班级同学做深入的心灵沟通,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当然有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不愿意主动说心里话,班主任可以让她把心里话写在日记中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利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电话联系,个别谈心,纸条交流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仅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的默默耕耘,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尤为重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素养心得体会

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11月9日,学校领导人侯校长召开《培育核心素养,塑造美好人生》的讲座,对“核心素养”做出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让这个宽泛宏大的定义接上了“地气儿”。听过讲座后,我明白“核心素养”切实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针对“核心素养”,侯校长也指明我们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讲座的学习并结合网上所学习的内容,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之中不断完善。从这里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由此也更加强调能力与态度。我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的真正的转变我们的课堂角色,从教授转变为引授,将“关键的能力”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其实这和我们学校一直在实施的“少将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相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一直是所有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而在培育学生必备品格的方面,则要求我们在德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讲座中乍一听到“核心素养”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素质教育”,这二者听起来似像非像。讲座中也指出“素养”与“素质”的关系和不同之处。素质通常指的是个体前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互相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结果。而素养更多是指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可以更加凸显教育的价值。在我看来,“核心素养”就是“素质教育”优秀经验的继承和更为细化、具体、系统性的发展。

  今年我们所立课题的题目是《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面是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乐学善学,二是勤于反思,三是信息意识。这三项内容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教师应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也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制定了一些目标:

  1、寓游戏于教学中,将游戏用于识字,拼音,课文学习中,充分利用孩子的年龄特性,分层次的组织游戏,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孩子乐学。

  2、对语文的知识课后有一个延伸,不仅教知识,知识背后更是人文的东西,简单的字、词、句、复杂的文章、儿歌,要让孩子理解知识背后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多教给孩子正能量,积极评价文中人物和观点,学会学习他人的优点,我觉得每节课后几分钟时间让孩子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可以是人文方面的一些正能量的做法或者做人的道理。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评价他人说法等方面加强核心素养培养,这不仅仅是对学习规范训练,更是价值观引领。

  4、教师以身作则,多表扬优点,给学生一个导向作用。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困难思维方式,多想办法,少抱怨。

  6、“品格”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在说话,读书方方面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努力学习。正如讲座最后侯校长所说:“一项新的东西出台,需要我们去探索,不管路怎么走,我一定要走下去,相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通过此次学习,我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人文素质修养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人文的意义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它超越了生理学的层面和心理学的意趣。而在人的自我超越之处领悟人性和人道,进而用人所创造的价值之光去净化人的心灵。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体会。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人文素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根本之所在。科学离不开人文,否则就会失去主导,走向邪道。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具有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当作“园丁”手下的“花朵”。教育毕竟不同于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交流对话,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因此我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等。

  总之,努力读书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是我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我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中国学生发展素养心得体会

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咱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非常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咱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发展观心得体会

  当代青年是个庞大的群体,大学生是这个群体中最具活力,富有重托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史的使命和现实的责任都赋予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必须紧随时代拍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一伟大的活动中去,做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迎接党和人民对我们每个大学生和整个大学生群体思想意志的大检阅。

  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论,不仅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而且已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呢?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通过系统学习和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树牢一个志向、强化三种意识、把握四种关系、彰显三种精神、实现一个目标。具体叫做“13431”的思维法。

  一、树牢一个志向,就是牢记历史使命,立志做一名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结建国后发展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事关国家兴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确实有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社会各项事业经历了一个伟大的发展进程,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以上,综合国力自2004年后连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2008年在濒发天灾人祸的大灾大难情况下,我们国家又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同时还实现了“神七”载人上天。这些巨大成就不仅使每一位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而且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各项事业高歌猛进,蓬勃发展。那么,展望今后的发展路程,又靠谁来接替前人传递过来的胜利火炬,让我们党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依旧一路高歌永向前?可以肯定,答案是唯一的:靠青年的一代。而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精英和骨干,这幅巨额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要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膀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更说明,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力求每一位大学生必须责无旁贷的牢固树立这样一个志向,即:要立志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牢这一个志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发展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纷飞复杂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年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一大潮流,随之社会的竞争也转变为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多是80后,而且是在各方面百般呵护中长大的,经历的顺境多坎坷少,自身优越感比较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历程,能不能在世界人才激烈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依然决然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对于这个问题,原来社会上曾有所担心,党和人民也时刻关注着。经历了一场特大的汶川地震,经历了一场圆梦百年的奥运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实际考验,社会上的各个层面又从我们这一代青年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从而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说明,我们这一代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完全有能力大展宏图,迎接挑战,推动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树牢这一个志向,更是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明智选择。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命运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尽情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创造更多更新的成果,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并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幸生活在波澜壮阔、风云跌宕的年代,有幸经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岁月,这既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幸运又是命运赐予我们施展才华的良机。此时此刻,我们一定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千方百计把自己磨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强化“三种意识”,就是不断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做一个有抱负有能力对国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人

  年轻人上大学,为的是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大的本领,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为社会进步服务。同时能在其中最大限度的释放自我能量,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锲而不舍考大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现时下的大学生,由于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加之又在较为封闭的校园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其中就有一部分同学自不自觉地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习惯,把自己置于大千世界之外,了解历史靠书籍,了解国情靠资料,了解社会靠课堂,对校园外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既不去接触又不去感悟。时间久之,就很可能会变成大学校园里的“呆子”、课堂上的“癖子”、大千世界中“余子”。这样不仅有悖于我们上大学的初衷,而且也有悖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更新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必须要:面对世界强化“忧患意识”;面对历史强化“责任意识”;面对国家强化“成才意识”。

  强化“忧患意识”,会使我们在世界强手如林试比高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为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去奋斗和拼搏。中华民族历来争胜好强,从不甘心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转悠。然而,竞争却是无情的。当今国际上不是就有那么一股敌视“中国崛起”的势力吗?他们叫嚣着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其实却在“暗度陈仓”加速着自己国家的发展。如果我们对这种忧患没有防范意识,就很容易掉到人家设置的圈套里,失去我们自身发展的大好时机。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就显得太愚蠢了!因此,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先觉,把“忧”的东西考虑到事前,致“患”的因素时刻于心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责任意识”,会使我们大学生们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奋斗和拼搏。有句古训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西方一位哲人说“不要问国家为我做了什么,而首先要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演时也曾说“中国大学生以胸怀祖国、服务祖国为己任”。这些哲理名言都道出了“责任”二字是何等的“沉重”!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虽然可以附入许多新的内容,但最容易体现的还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大学生共同需要的。强化“成才意识”,会使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增长能力,早日成才,时刻准备着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去奋斗和拼搏。大学期间是人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背景,谁的“成才意识”强、谁学的东西多、谁的本事大谁就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就能被社会所吸纳、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报效国家。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天生我才必有用”,“优胜劣汰见高低”。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法大学殷切希望大学生:“学生必须首先要懂得社会,懂得国情,既要学好理论,更要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且还说“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要敢于打破束缚,敢于挑战和创新,这样才能出杰出的人才”。

  三、把握“四种关系”,就是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信仰与理想的关系”、“品行与道德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一个善于驾驭矛盾遇事不惊游刃有余的人大千世界,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大学校园亦如此。如何在矛盾众多的社会里学会“游泳”,面对矛盾遇事不惊、游刃有余?这是我们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要在于分清主次,社会为主,个人为次。一个人生活在社会,自然就要服从服务于社会。然而社会又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要掌握这样一个辨证的法则:在努力实现个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又要发挥人的独立性,发展人的个性;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为社会的进步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尽力发挥个性,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挖掘出来,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人生的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

  ——把握信仰与理想的关系,讲的是如何把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一致起来。一个是人的精神支柱,一个是人的动力源泉,二者携手并肩,相辅相成。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都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大学生在高校深造期间,是设计人生、规划未来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信仰和理想,从根本上就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认真予以对待,把自己的信念定格为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发愤为之而奋斗,让自己的人生闪烁出亮丽的光辉。

  ——把握“品行与道德”的关系,就是要明确怎么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风华正茂,热情高顾虑少,但遇事也往往容易冲动走极端。尤其是当今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表演的角色纷纭复杂,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反面的、传统的超前的、善的恶的,各种成分交织在一起,很容易模糊我们青年学生的视角,使我们的思维发生裂变。因此,我们必须真诚的面对社会,多琢磨一些做“人”的诀窍,多研究一些做“人”的学问,切实把握好“品行与道德”所涉及的做“人”规则,真正做到善恶分明、遇事大度、博学勤奋、品行端正,以展示当代大学生崭新的时代风貌。

  ——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着重要解决好自身的“梯次转化”问题,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当今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知识经济大爆炸”。因而,拥有知识的多与少,自然就成为衡量能力大与小的重要标尺。由此,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学习知识,拥有更多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掌握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批判精神和处事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大学生的新要求。

  四、彰显“三种精神”,就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孝忠仁爱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做一个传承民族精神无私报效祖国的人强调在大学校园里彰显“艰苦奋斗精神”、“孝忠仁爱精神”、“甘于奉献精神”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上的“缺失”提出来的。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的“独苗”,生在新时代,长在“摇篮”里,从我个人细微的观察中发现有不少同学对“艰苦”是陌生的,论“忠孝”是淡薄的,谈“奉献”是有条件的。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们必须从“灵魂深处闹革命”,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座右铭,不断更新和加强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人民意彰显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改变长期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一举结束了中国人世世代代挨饿受冻的历史,江泽民推进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新局面。物质生活的转型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同时也赋予了艰苦奋斗的传统。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表现人类文明状态的先进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大学生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但一些同学在这方面却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大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个性强,献身精神差,到艰苦的地方就打“退堂鼓”,少数人甚至无大志,贪图安逸无所追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艰苦的岗位往往缺乏人才,很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人也是难以奋发有为、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

  彰显“孝忠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即对父母要孝。古人云:“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心一片动天下”,这些说的都是孝心的重要性。身在校园,仍在求学的大学生不但难以从金钱上回报父母,而且父母仍要用血汗钱抚养我们。那么,我们怎么孝敬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要我们理解父母,把父母的恩德铭记在心,就用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和健康成才来报答父母,父母也肯定是高兴的。忠,即对党要忠。共产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大学生来说,要听党的话,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一个聪明勤奋、而且忠诚于党的大学生就一定能有所作为,前途光明。仁,即对社会要“仁”。社会是个“大容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生要把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大容缸”里去摔打、去历练,学会解决生活、学习、工作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开朗、豁达、理解、宽容的人格,更好地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以赢得社会的接纳,赢得与他人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机会。爱,即对国家要爱。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国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条,大学生更如此。只有爱得深,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动力、工作的动力就越强。彰显“甘于奉献”精神是一种人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人是有所追求的,大学生的追求更崇高。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无不把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登上一个新阶梯”。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当前我们国家实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使命,为每一位大学生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要求,自觉地把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孜孜以求,把与祖国共奋进化作每一天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只要我们大学生人人都献出一颗无私的心,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刻苦磨练,全面发展,做一个德才兼备能文善武的人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刻苦地学习和磨练,实现自身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能文善武的人既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必须确立的成才目标。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的列车也已经步入了快速行驶阶段,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我,并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理想、追求找准同心的坐标重新勾画全面发展的人生轨迹。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社会在不断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我们大学生们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学会学习是个人单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奠定终身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掌握科学的方法,特别是适应自身特点的及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自学方法是避免成为知识容器、做题机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的辅助器。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力求学会认知,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手段,要学会用己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学会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创新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科学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突出强调的是大学生的学习及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发现、吸收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三要注重培养合作能力。当今社会一方面强调精神,另一方面有很提倡合作。实践证明,人们之间的竞争是暂时的,而合作是长期的、永恒的。要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氛围,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大学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互惠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处理好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培养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意识。

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命题。经过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素质教育理论得到极大丰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做到: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

  如何才能让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呢?我的体会是:

  一、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真正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思想

  首先,通过学习,自身真正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全民族、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是一项紧迫任务。

  其次,通过学习,全面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其内容极为丰富,它应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概括地说,素质教育是集学生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它提倡让学生生动、主动、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

  再次,通过学习,牢固树立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思想。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担负着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素质发展基础的任务。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主要的形式,而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主体必须是主导下的主体。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我们教师自身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种素质尽快提高,使之能尽快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符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素质教育工作,出色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三、把握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

  经过学习,教师自身虽有了一定的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不再片面认为开设几节活动课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但是,有些教师由于习惯应试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总感到实施素质教育无从下手,找不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认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材料、内容太缺乏了。其实,我们教师和学生每天用的课本就是最丰富的素质教育材料。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教育都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学科之间又都能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对学生不同方面的教育。不同学科从不同的方面,有侧重点地设计编排了许多开发、培养、训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内容。因此,教林课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材料。

  四、充分利用主体的作用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真正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才能使教与学达到的和谐状态,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品质、知识和能力水平、心理品质、个性特长等。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法、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主体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尊、自信、好强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部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完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

  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是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名次来评价学生的优劣的。这种评价学生的观念和方法,只会把学生引导到升学这根独木桥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生动、主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内容应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个性特长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客观、全面了解自己,看到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可引导学生向着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方向努力,素质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科学评价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只要有了较好的素质教育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充分挖掘教材和恰当地运用教材,限度地发挥主体的作用,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就能够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在课堂主渠道之中实施好素质教育。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通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能主动(或者教师通过引导)发现一些学科知识的缺陷,并试图弥补,从而主动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主观知识体系。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学生形成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创造力。

  学生的知识体系应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把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乃至一年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新的发现,并反省自己的学习困难与不足,进而寻求突破之道。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写出的感想感悟会有综合性甚至是创造性的发现,学习一般或者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写出符合自身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的归纳总结,这也会促进学生的进步。无论学生写得如何、总结得如何,其感悟都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发展反思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生的感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正误、高低之别。因为每一名学生的随想感悟都是在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上的总结、内化迁移以及认知体系的重新构建。对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老师要本着两个原则进行评价:

  一是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科学性)的鼓励性原则。

  二是延迟评判的原则,让学生有一个反省、自我认识的过程。

  当然,学生的随想感悟涉及了各门学科,内容十分庞杂,老师们不可能全部精通。我们不妨创设学生随想论坛,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正确评判,并学到新的知识、思维方法,进而产生新的想法。

  在我国现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自然科学教学方面,习题做得太多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讲得太少了。在人文科学教学方面,让学生死记硬背得太多了,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了,而学生欣赏领悟得太少了,自由和自主创作的空间太狭窄了。在工程技术学科中,有关科技制作、创造发明方法和意识的培养方面,我们为学生创设的时间、空间太少了,更缺乏相应的氛围,许多学生因为不了解而与一些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东西失之交臂。诸此种种,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都需要尽快改进。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创新与创造不应仅仅指向新学说、新发明、新发现、新技术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高级创造,对于学生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客观基础就是其自身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体系,只要是相对于个人的认识和知识上的突破,就是初级创造力的开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初次听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在去年的冬天。当时没怎么放在心上,感觉又是“换汤不换药”的新名词。后来寒假里,学校下发了一份材料让学习,我便专心地读起来。真正认真研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认知是有偏颇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材料中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关注到这一中心理论后,不禁让我对我们的小学教学产生了思考。说实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规范和定义的。但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从小开始的。

  既然核心素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小学教师更是要抓好实现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我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多角度,多种领域去落实。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学科出发,寻找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生长点。

  一、语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我觉得课堂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孩子质疑能力,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现在语文教学中又出现了一种偏激行为,就是“学生读呀读念呀念,老师什么都不干”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不愿意去质疑了,只是为了读而读。到底读到什么意思,不去理解,不去思考。老师们只是在要求读,读到什么程度,但是没有去创设激发孩子思考的问题与情境。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提高?本学期,我教的是四年级的语文,和老师们在办公室里交流的时候,老师们一致提出了这一个问题。孩子不愿深思,不愿多去质疑,不愿动脑筋。一个片段读完,有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知道了什么。这岂不是我们目前教学的悲哀。所以,我们最后的结论是,哪怕这一节课完不成任务,也要启发孩子去思考,质疑,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基本能力,一个孩子连独立思维的能力都没有了,那就太可怕了!

  二、多元活动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

  1.走进教材,学知识,提升能力

  我们都知道每一册教材给孩子们提供的30篇左右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我认为,我们要重视每一篇文章。从这些文章出发,寻找孩子核心素养提升的生长点。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重点提升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当小导游,朗诵课文,这很明显是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众演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再有学习《古诗三首》,我要求孩子们不仅会背诵,会默写,能理解诗的意思。我还要求孩子能够给诗配上一幅优美的图画,还要用歌曲的形式演唱。这无疑是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在积淀他们的人文内涵,文化素养。

  2.走出教材,会生活,全面发展

  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落实到活动,引导孩子的全面发展呢?在研究写作教学策略的时候,有幸得到区教研室张锐主任和我们中心校王春英主任的指导。他们热心地给我传来50多篇有关核心素养的材料,并且跟我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了解到了,要让孩子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走进教材,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学会带孩子走出教材,接触真实的生活,让学习真的为培养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服务。比如,我在教学之余,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加。有“成语接龙”“国学经典诵读”“作文大赛”“我是小小演说家”“我是小小导游”等等活动,这些活动不单单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重在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这都是为了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服务的。

  虽然,我处在农村小学,但我有信心,我们农村的孩子一样会成为具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要求的任何能力。因为我们学校也同样沐浴在学习核心素养的雨露阳光下,我们的孩子也得到了最先进的教育。加油!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好!

  自评:每一个学期都要读几本书,这一次读的是学校规定的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章,感觉对学生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再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受益良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读书打卡心得

疫情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