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读书笔记
《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
《红楼梦》一开始的第五回里面有这么一段暗示着整本书悲剧结局的话。
“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照应。欠命的,命以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和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循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石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如果不是曹雪芹先生在第五回就预示了贾家必要败落的结果,也许现在看到失去了最后28回的我们根本就猜不到像贾家一样几乎富可敌国的家族会最后败落到穷得一干二净,声名扫地而各分东西的境界。他们的富贵就像是元春的灯谜一样,是爆竹。炫丽地让所有人都瞩目,却瞬间而逝去,凄美而悲伤。
而这么多年来中国人都在不断地研究《红楼梦》这本充满了秘密的书,其中避免不了的一个话题就是什么导致了贾家“三春”之内的破灭。在书中曹雪芹似乎在苦笑着将这些都归功于了命运,就像我们读过的许多古希腊命运悲剧一样。就像他所描绘的太虚仙境这样美好的地方有美丽的仙女轻轻抽开装着每个女孩子命运之签的抽屉一样。但是,也许有些焚琴煮鹤,当我们理性地分析贾家败落的原因时,我们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读完第一章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它主要是以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写的,它以生动的描写,写出了那时候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因为我觉得她美丽、聪明,又很好学,还知书达理。不过,她的缺点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薛宝钗,因为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没有妈妈,还在薛姨妈怀里撒娇,感觉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欢《红楼梦》的结尾部分,因为太悲惨了。
读了《红楼梦》,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还要学习《红楼梦》中人物的优点,从自身找找有没有和里面人物同样的缺点,并把它改正。这是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以后有时间我会再好好阅读它,相信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想。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观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个欲望无穷、沽名钓誉、巧取豪夺的泥浊世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诞歌。甄士隐为《好了歌》作了注解。他的解,是对泥浊世界和荒诞人生的“解构”。原来,这个金玉其外的人群舞台,演的不过是一幕幕荒诞戏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有一首荒诞主题歌,还有一个荒诞象征物,这就是“风月宝鉴”。
宝鉴的这一面是美色,宝鉴的另一面是骷髅。贾瑞死在美女的毒计之下是惨剧,而追逐骷髅似的幻影幻象则是几乎人人都有的荒诞剧。难道只有贾瑞拥抱骷髅?人世间在仕途经济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个不是生活在幻觉之中的贾瑞?总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诞性,是《红楼梦》极为深刻的另一内涵。
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红楼梦》悲剧最深刻的一幕,那么,贾雨村的故事则是《红楼梦》喜剧最典型的一幕。《红楼梦》的大情节刚刚展开,就有贾雨村“葫芦僧判葫芦案”。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贾雨村本来还是想当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当他家道衰落后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卖文为生时,也是志气不凡才会被甄氏所看中并资助他上京赴考中了进士,还当了县太爷。被革职后浪迹天下又当了林黛玉的塾师。聪明的他通过林如海的关系和推荐,便在贾政的帮助下“补授了应天府”。可是一下马上任就碰上薛蟠倚财仗势抢夺英莲、打死冯渊的讼事。
贾雨村开始面对事实时也正气凛然,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并发签差人立刻把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可是,站在桌边上的“门子”对他使了一个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来到密室听这个听差叙述讼事的来龙去脉和保乌纱帽的“护官符”,而讼事中的被告恰恰是护官符中的薛家,又连及同在“护官符”中的贾家,甚至王家,这可非同小可。最后,他听了“门子”的鬼主意虽口称“不妥,不妥”,还是采纳了“不妥”的处理办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放走凶手,之后便急忙作书信两封给贾政与王子腾报功,说一声“令甥之事已定,不必过虑”。为了封锁此事,又把那个给他使眼色、出计谋的门子发配远方充军,以堵其口。
王国维在评说《红楼梦》的悲剧价值时,指出关键性的一点,是《红楼梦》不把悲剧之因归罪于几个“蛇蝎之人”,而是“共同关系”的结果,如林黛玉,她并非死于几个“封建主义者”之手,而是死于共同关系的“共犯结构”之中。而“结构中人”并非坏人,恰恰是一些爱她的人,包括最爱他的贾宝玉与贾母。他们实际上都成了制造林黛玉悲剧的共谋,都有一份责任。这种悲剧不是偶然性的悲剧,而是人处于社会关系结构之中成为“结构的人质”的悲剧。
《红楼梦》的忏悔意识,正是意识到自己乃是共谋而负有一份责任的意识。《红楼梦》正因为有此意识而摆脱了“谁是凶手”的世俗视角,进入以共负原则为精神支点的超越视角,可惜王国维未能发现《红楼梦》美学价值中的另一半--喜剧价值同样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样没有陷入世俗视角之中。
贾雨村在乱判葫芦案中扮演荒诞主体的角色,但他并不是“蛇蝎之人”的角色。当他以生命个体的本然面对讼事时,头脑非常清醒,判断非常明快,可是,一旦讼事进入社会关系结构网络之中,他便没有,并立即变成了结构的人质。他面对明目张胆的杀人行为而发怒时,既有良心也有忠心(忠于王法),可是良心与忠心的代价是必将毁掉他的刚刚起步的仕途前程。一念之差,他选择了徇私枉法,也因此变审判官为“凶手的共谋”。可见,冯渊无端被打死,既是薛蟠的罪,也是支撑薛蟠的整个社会大结构的共同犯罪。说薛蟠仗势杀人,这个“势”,就是他背后的结构。
贾雨村在葫芦戏中扮演荒诞角色,表面上是喜剧,内在则是一个士人没有、没有灵魂主体性的深刻悲剧。总之,《红楼梦》的内在结构,是悲剧与荒诞剧兼备的双重结构。也可以说,《红楼梦》的伟大,是大悲剧与大喜剧融合为一、同时呈现出双重意蕴的伟大。一百年来的《红楼梦》研究只重其悲剧性,忽略其荒诞性,今天正需要我们做一补充。
王国维说《红楼梦》是哲学的,指的不是《红楼梦》的哲学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学意味和审美意味,即由《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丽生命所呈现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说《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于它与社会形态变动相连接而产生的意识形态,而在于它呈现了一群生命,一群空前精彩的诗意个体生命。这些生命,也带有儿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气息,在你争我夺的功利社会里都在内心保持一种最质朴、最纯正的东西。
《红楼梦》塑造林黛玉等一群至真至美的诗意女子形象,是中国文学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奇观,也是世界文学的奇观。《红楼梦》女性诗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鸳鸯等有一共同特点:不仅外貌极美,而且有奇特的内心,这便是内在诗情。
贾宝玉称她们属于净水世界,这不仅是概括她们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点,而且概述了她们有一种天生的与男子泥浊世界拉开内心距离的极为干净的心理特点。她们的干净,是内心最深处的干净,她们的美丽,是植根于真性情的美丽。因此,曹雪芹给予她们的生命以最高的礼赞。
他通过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礼赞晴雯说:“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这一赞辞,既是献给晴雯,也是献给其他所有的诗意女子。《芙蓉女儿诔》出现于《红楼梦》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泪快流尽了。
他借宝玉对所爱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后的礼赞,包含着绝望,也包含着希望。那个以国贼禄鬼为主体的泥浊世界使他绝望,但是,那个如同星辰日月的净水世界则寄托着他的诗意梦想。《红楼梦》的哲学意味正是,人类的诗意的生命应当生活在泥浊世界的彼岸,不要落入巧取豪夺的深渊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间走一遭的瞬间,最高的诗意应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林黛玉、晴雯、鸳鸯、尤三姐等,返回宇宙深处的故乡时,不带俗世中浊泥与尘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净与明丽。《红楼梦》充满悲剧氛围,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这样一曲悲绝千古的诗意生命的挽歌。
红楼梦每回读书笔记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况: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贾政之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席后,两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正室王夫人 、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一字“颦颦”。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冯渊年十九,本好男风,遇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强者胜,冯渊遇害。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阻,门子把薛蟠及本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告后,贾雨村徇私枉法,依从门子之计放走薛蟠,草草断案为薛家代为掩饰。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带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宝钗暂居金陵贾府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等判词,听《红楼梦》曲。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一日,王熙凤的远亲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到贾府拉关系,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贾府仆人周瑞之妻应薛夫人之命把皇宫式样的扎花送予王熙凤、林黛玉等。周瑞之妻到王熙凤处时,王熙凤正值与其夫贾琏在房中嬉戏,宫花由王熙凤之陪嫁丫鬟平儿代为收下。周瑞之妻继而寻林黛玉,于宝玉房中得见,黛玉得知宫花是众姑娘皆有的,表示不屑。次日,宝玉随王熙凤于宁国府会秦氏之弟秦钟,宝玉喜秦钟俊俏,相约同上贾府家塾中念书。回程时,得闻宁府老仆焦大酒后“爬灰”、“养小叔子”等骂语。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到宝钗处探病,得知宝钗吃的是“冷香丸”,故身有奇香。宝钗要看宝玉降生时口含之玉,一旁宝钗之丫鬟莺儿看后,述宝钗所戴之金项圈与宝玉之玉相似,所刻之字可与玉配对,宝玉察看之后,发现所言不虚。黛玉也来探病,正巧撞见玉、钗二人亲密状。薛夫人留两人吃晚饭。适逢黛玉的小丫鬟雪雁冷天里听大丫鬟紫鹃吩咐送手炉来,黛玉便借此事,奚落宝玉依宝钗只吃暖酒。席毕,黛玉为宝玉整理衣冠后同回荣国府。宝玉酒醉,回去后怒砸茶杯。次日,秦钟正式拜会了荣国府众内眷,其父秦业也给塾师贾代儒封了钱礼,秦钟正式随宝玉入塾读书。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准备入塾,袭人为他收拾妥当,叮嘱宝玉功课不必过于操劳。宝玉向家中长辈辞行之后,又独去向黛玉作辞,不辞宝钗。上学期间,宝玉与秦钟形影不离,引发不少风言风语。秦钟又因与“香怜”交好而引发贾家远亲金荣(贾璜之妻的侄儿)争风吃醋,适逢代儒外出,其孙儿贾瑞处理不公,引发学堂内的一场大混战,最后以金荣被-迫磕头道歉而告一段落。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虽然道歉,心里始终不服,回家后向其母抱怨,被其母劝祝金荣的母亲与贾璜之妻金氏谈及此事,金氏大怒,前去找秦可卿理论,却遇见贾珍之妻尤氏。闲谈中,尤氏先提起秦可卿的病,又说及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侮,金氏不敢再多言。贾珍之友冯紫英推荐的大夫张友士为秦可卿看病,并开出药方让秦氏服用。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尔后凤姐和宝玉去看望秦可卿,宝玉落泪。宝玉走后,凤姐又和可卿深谈良久方告辞。凤姐在园中散步,遇见贾瑞。贾瑞言辞挑逗凤姐,凤姐表面迎合,内心却十分恼怒。秦可卿病情渐重,凤姐不敢将实情告诉贾母。凤姐回家后听平儿说贾瑞要来请安,知其用意,准备用计处置。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向凤姐“请安”,凤姐假意迎合,约其起更之后在西边穿堂幽会。贾瑞喜不自胜,如期赴约,空等一宿,回家后被代儒责罚。贾瑞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了几天又去找凤姐,凤姐见他仍不悔改,又约他当晚在房后空屋相见。贾瑞不知是计,再度赴约,被贾蔷、贾蓉扣住,各勒索五十两,又被粪尿泼身。贾瑞回家后即发重病,久治不愈。跛足道人赠“风月宝鉴”让贾瑞只照反面,贾瑞偏照正面,一命呜呼。年底,林如海病重,贾琏送黛玉回扬州。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病故,托梦给凤姐,叮嘱“盛筵必散”,居安思危,并告知近日贾府将有大喜事。宝玉听说可卿身故,急火攻心而吐血,连夜赶去吊唁。贾珍极其悲痛,愿为秦可卿的丧礼尽其所有,动用了原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棺木。秦可卿的丫鬟瑞珠也触柱而死,贾珍以孙女之礼葬之。贾珍又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官职。由于尤氏旧疾发作,无人主事,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贾珍遂请凤姐协理。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凤姐主持操办丧事,整顿宁府内务,威重令行,赏罚分明,进展顺利。贾琏遣昭儿从苏州赶回,告知林如海身故之讯,宝玉长叹,担心黛玉过于伤心。秦可卿出殡之日,场面浩大,许多名流前来吊唁。水静王也在其中。水静王特意问起宝玉,贾政忙叫宝玉除去孝服前去相见。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宝玉与水静王相见甚欢,水静王将皇上所赐念珠一串赠予宝玉,并劝贾政不可溺爱宝玉,以免荒废学业。出殡队伍经过农庄休整,宝玉、秦钟遇见村姑二丫头,率性可爱。后众人到了铁槛寺做法事,下榻歇息。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水月庵)歇息。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秦钟与小尼姑智能偷-情,被宝玉撞破,成二人笑谈。又逗留了一日,众人方辞水月庵,秦钟与智能难舍难离。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秦钟途中受了风寒,加之与智能偷期绻缱,身体失调,只得在家歇息。凤姐果然出面帮张财主解决纠纷。不料张家小姐得知父母退了前夫后自缢,守备之子闻讯亦投河自荆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享三千两,此后更加恣意作为。时逢贾政生辰,贾府上下正在庆贺,却闻宫中有旨,众人惶惶不安,却原来是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贾府一片欢腾。智能私逃进城看望秦钟,却被秦业察觉逐出,秦业大怒之后发病而死,秦钟亦病情加重。故宝玉不以贾府喜事为喜,直到听说黛玉将至才略有喜意。宝玉欲将水静王所赠念珠转赠黛玉,黛玉因是“臭男人”之物而不龋贾府准备为元春修建省亲别墅,秦钟却于此时病逝。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秦钟去世,宝玉十分悲痛,日日思慕。恰逢省亲别墅落成,贾母怕他忧伤成疾,命人带他到园中玩耍。园中诸景尚无匾额,贾政与众清客准备趁游玩之际题上,恰好撞见躲闪不及的宝玉。贾政有意试试宝玉的文采,命他一一题来。宝玉才思敏捷,众清客亦有意奉承,贾政大悦。但途经园内农庄时,贾政以为“清幽”,宝玉却认为“穿凿”,被贾政呵斥。另有一景让宝玉想起太虚幻境之梦,暂未能题。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宝玉所做荷包也被送给下人,赌气回房,挥剪铰了宝玉托她做的香囊。宝玉心知不妥,赶来阻止不及,也要动气。原来宝玉将黛玉赠的荷包带在里面,并未被下人抢走。宝玉将荷包掷回,黛玉愧气而哭,宝玉连忙劝解,二人和好如初。贾府上下为元妃省亲一事奔忙,请得妙玉入主园内的道观。元宵节至,元妃归省,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丑时三刻,元妃回宫,泪别众人。
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元妃将省亲之事回奏,皇上大悦,给贾府不少赏赐。贾府设台唱热闹戏,宝玉不堪其烦,出来散心,撞破小厮茗烟的好事,却并不告发。袭人回家过年,茗烟带宝玉去袭人家看望,袭人似曾哭过,却以言语掩饰。袭人回到贾府,宝玉问出缘由,原来是袭人的家人要赎她回家。袭人虽已抱定不回之心,却借宝玉心急的机会,与宝玉约法三章。次日,袭人偶感风寒,宝玉让她休息。宝玉去找黛玉,共卧一床,黛玉身有奇香,引发“冷香”、“暖香”的笑谈。宝玉编了个“香玉”的典故取笑黛玉,黛玉拧其嘴,宝钗至,以前次作诗遗忘典故之事笑宝玉。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玉正与宝钗、黛玉谈笑,却听得自己房内,乳母李嬷嬷正在骂袭人。宝玉赶过去也不好怎样,幸得凤姐过来劝走李嬷嬷。宝玉安慰袭人,晴雯却说风凉话。众丫鬟都去玩耍,袭人病卧在床,麝月一人留守。宝玉为麝月篦头,被晴雯撞见嘲讽。薛姨妈之子贾环和宝钗等人赌骰子,输了耍赖,宝钗为他掩饰,莺儿却不服,说贾环不如宝玉,贾环哭,被赶来的宝玉劝回家。贾环回家后向薛姨妈搬弄是非,恰好被凤姐听见,凤姐一番抢白,让贾环和薛姨妈无话可说。宝玉与宝钗得知史湘云到来,去贾母处相见,遇见黛玉。黛玉知宝玉和宝钗在一处玩,赌气回屋,宝玉赶来劝解,又被宝钗推去见湘云。黛玉越发哭个不止,宝玉又回来劝慰,对黛玉表明心迹。湘云过来玩耍,黛玉笑她说话咬舌,湘云“咒”黛玉将来找个咬舌的郎君。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黛玉追打湘云,宝玉不准,宝钗也来劝架,四人闹成一团。次日,宝玉早起来看黛玉湘云,替湘云盖被,黛玉醒觉。黛玉湘云起床,宝玉亦在黛玉住处洗漱,袭人过来见之,心中不悦。宝钗去找宝玉,却只见袭人,二人攀谈甚是投机,宝玉回来,宝钗却告辞了。宝玉见袭人动了真气,自知有违先前的约法三章,于是当日在家读书,读南华经,借酒兴续一短篇,毁谤红颜。次日宝玉断簪发誓要听袭人的话,二人和好。黛玉无意看到宝玉所续文章,作五言绝句骂之。凤姐之女出麻疹,凤姐连日陪护,贾琏反趁机拈花惹草。幸得平儿帮其掩饰,瞒过凤姐。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让凤姐给宝钗过生日,凤姐与贾琏商量,要办得比黛玉去年的生日更为热闹才是。贾母特意出资二十两交予凤姐置办酒戏。贾母问宝钗爱好,宝钗皆随贾母之意作答,贾母更喜。点戏之时,宝钗亦点了贾母爱看的《西游记》。众人皆点过之后,贾母又让宝钗点。宝玉忙使眼色,不料两头得罪。宝玉赔礼不成,甚觉无趣,郁郁而归,而后作一偈语,又填《寄生草》一曲,颇有禅意。黛玉不放心宝玉,过来探看,袭人将宝玉文稿交予黛玉,黛玉又传阅给湘云、宝钗,三人与宝玉谈禅,宝玉不能及,故灭了参禅之想。宫中来讯,元妃与众人互猜灯谜,然而贾政发现谜底皆似不祥之物,心中烦乱。
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藏
大观园内的和尚道士要挪出园去,按月补给。贾芹之母想为贾芹谋个有油水的事务,找到凤姐,凤姐一口应承,先让王夫人说服贾政,又让贾琏去说好话,果然由贾芹负责此事。元妃恐大观园无人居住而荒废,命宝钗等众姐妹和宝玉在园中居祝宝玉与黛玉商定,住怡红院和潇湘馆,因离得近。茗烟给宝玉找来些传奇小说解闷,宝玉在池边读《会真记》,恰逢花落,宝玉将花瓣抖在水中以免践踏,却遇见黛玉。黛玉教宝玉以绢袋盛之,以土葬花,是为花冢。黛玉阅宝玉之书,二人以书中辞句互谑。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芸多次求贾琏安排差事,进贾府询问,见了宝玉,百般逢迎。贾琏告知有本有差事,不意被凤姐安排贾芹抢了先。贾芸得知贾琏惧内,便准备买些香料贿赂凤姐,找亲娘舅料的次等丫鬟小红接待,互有心意。宝玉身边的丫鬟不在,小红为他倒茶,却被秋纹碧痕一顿数落。小红抑郁睡去,梦见自己遗失的手帕被贾芸捡走。
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仙
贾环在王夫人房里抄书,作威作福,众丫鬟都不理会他,惟有彩霞还与他合得来。不久,凤姐和宝玉来见王夫人,宝玉与彩霞调笑,贾环大怒,佯装失手,将油灯推到宝玉脸上,欲烫瞎其眼。宝玉脸上烫起一圈燎泡,幸未伤到眼睛,王夫人不骂贾环,把赵姨娘一顿臭骂。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府来,要为宝玉施法驱邪。却又收了赵姨娘的银子,扎纸人作法害凤姐和宝玉。凤姐正拿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取笑,宝玉拉着黛玉的袖子,有话说不出来,随即因道婆作法而发狂,贾府上下乱作一团,眼看宝玉凤姐性命不保,却有一僧一道前来相救。宝玉醒转,黛玉念佛,被宝钗取笑。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玉身体复原,贾芸前来请安。贾芸得知自己捡到的手帕果是小红的,托坠儿带回。宝玉去看黛玉,闻黛玉吟“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用《西厢记》调笑,惹恼了黛玉,说要去告诉贾政。宝玉正要劝解,薛蟠谎称贾政要见宝玉,叫袭人传话,把宝玉骗出去与冯紫英等人喝酒。夜间,黛玉来找宝玉,晴雯因宝钗来访,迟迟不归而有气,又未听出黛玉的声音,竟不开门。黛玉深感寄人篱下之苦,又听得宝玉和宝钗说笑声音,误以为宝玉恼她故意不见。黛玉又悲又气,呜咽不止,附近宿鸟皆不忍为听,纷纷远避。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钗挥扇扑蝴蝶,无意中听到坠儿和小红谈及贾芸之事,险被二人发现,使“金蝉脱壳计”脱身。小红得凤姐赏识,却被晴雯奚落。宝玉不知昨夜之事,去找黛玉,黛玉不理而去。宝玉找不见黛玉,又见落花满地,便到花冢,却听得黛玉咏《葬花吟》。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因《葬花吟》而感伤不已,哭声惊动了黛玉,黛玉发现是宝玉,又要躲开,被宝玉追上。宝玉道出衷肠,二人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冯紫英请宝玉等人聚会,众人唱曲作乐。琪官蒋玉菡与宝玉互有好感,琪官将北静王所赠汗巾与宝玉身上的汗巾(是袭人的)交换,宝玉回家后被袭人责怪。元妃给众人赏赐之物,只有宝玉和宝钗的完全一样,黛玉不悦,宝玉百般解释心里再无别人。宝玉见到宝钗,要看她的红麝串子,宝钗褪串子,宝玉看得出神。宝钗含羞而走,却被黛玉看见,黛玉用手帕打宝玉,取笑他是“呆雁”。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凤姐与贾母、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去清虚观看戏。宝玉听说湘云有金麒麟,便收了观里的金麒麟,被黛玉看见。张道士想为宝玉提亲,贾母婉言谢绝。宝玉为此事十分不悦。黛玉中暑,宝玉前去看望,黛玉反以提亲之事奚落宝玉,宝玉不禁大怒。二人本是同心,却因互相多心而生误解,宝玉怒摔佩玉,黛玉大哭,紫鹃和袭人各自劝解,袭人一语不慎,黛玉反剪了玉上的穗子。过了一日,薛蟠生日,摆酒唱戏,贾母有心安排宝玉和黛玉会面,不料二人均不去。贾母叹“不是冤家不聚头”。袭人埋怨宝玉,让他去向黛玉陪不是。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黛玉心中后悔,紫鹃知其心意,也为宝玉说话,笑黛玉小性儿。宝玉恰在此时来赔不是,黛玉本未哭,见他来了反而伤心落泪。宝玉百般劝解,黛玉却只说气话,直到宝玉说到“你死了,我做和尚”,二人相对洒泪方告结束。凤姐见二人和好,拉着去见贾母,恰好也见着宝钗。宝玉以杨妃比宝钗,宝钗大怒,黛玉面有得色,宝钗以“负荆请罪”讽刺二人。宝玉去见王夫人,与金钏调笑,却被王夫人听见,宝玉赶忙逃走,王夫人大怒,要逐出金钏。宝玉进大观园,见龄官在地上画 “蔷”字,下雨,宝玉提醒龄官避雨,自己却淋了一身。宝玉回怡红院,袭人开门稍慢,宝玉不知是袭人,抬腿便踢,袭人假装没事,掩饰过去。夜间宝玉听得袭人呻吟,举灯发现袭人吐血。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袭人吐血,宝玉深感内疚,亲自服侍,次日忙找太医开方。晴雯不慎弄折了一把扇子,宝玉心情不佳,说了几句,晴雯争辩。袭人过来劝解,晴雯更添酸意,说破袭人与宝玉云雨之事。宝玉大怒,要回王夫人让晴雯回家,袭人跪下劝阻。晚间,宝玉开解晴雯,让晴雯撕扇子以博一笑。湘云来访,黛玉拿金麒麟取笑宝玉。湘云无意中却捡到了宝玉的金麒麟还给宝玉。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与袭人、宝玉闲聊,谈及“经济学问”,宝玉不悦,袭人赶忙劝解,提及宝玉让宝钗难堪一事,并说若是黛玉,还不知要如何闹,宝玉说黛玉从不说这等混帐话。黛玉担心宝玉和湘云因金麒麟而有“风流佳事”,过来探望,无意中听见宝玉一席话,深为感动,却又感伤自己薄命。宝玉应贾政之命去见贾雨村,途中见到黛玉,宝玉说出肺腑之言,却被袭人听去。王夫人告知宝玉,金钏因被逐之事投井身亡。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因金钏之事伤感叹息,却撞上了贾政,贾政见宝玉魂不守舍,已然动气。忽闻与贾府素无往来的忠顺王府来人,要找宝玉问琪官下落,说出宝玉和琪官交换汗巾之事,贾政大怒。贾政本要拿贾环出气,贾环趁机说出金钏跳井之事,谎称金钏是因宝玉意图奸污而自荆贾政信以为真,怒不可遏,亲自下重手打了数十板方被王夫人哭止,贾母闻讯训斥贾政,贾政亦自后悔。宝玉被抬回房去,袭人听茗烟讹传琪官之事是薛蟠唆使。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钗送药给宝玉,言语之间大有关切之意,宝玉心中大畅。袭人失言说出琪官之事因薛蟠而起的传言,被宝玉拦住,宝钗却信以为真。黛玉也来看宝玉,眼睛哭肿。袭人去见王夫人,建议将来让宝玉搬出园去以免外人闲话,王夫人大为赞赏。宝玉担心黛玉,却因前次被袭人听去对黛玉的表白,不敢直接派人去,支开袭人后方遣晴雯送“旧帕”,黛玉深为感动。宝钗责问薛蟠琪官之事,却冤枉了薛蟠,薛蟠说宝钗因为“金玉姻缘”而袒护宝玉,宝钗气哭,被黛玉看见取笑。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黛玉远望怡红院往来人群,感叹有父母的好处,被紫鹃劝回歇息。薛蟠向宝钗道歉,颇有悔过之意。宝玉要吃荷叶汤,贾母、王夫人派鸳鸯和金钏之妹玉钏送去。玉钏本怒形于色,宝玉百般讨好。喝汤时,宝玉故意说汤不好,哄得玉钏尝了一口。恰有客来,二人皆看着客人,汤碗被宝玉碰翻,烫了手,宝玉反先问玉钏烫着没有,玉钏与众人皆笑。袭人带莺儿来打梅花络,宝玉和莺儿谈及宝钗的好处。宝钗不久便至,有人给袭人送菜,袭人不解,宝钗暗示袭人将要升格。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宝玉渐渐好转,因有贾母之言,日日在园中闲消岁月,宝钗偶尔劝其立业扬名,反惹宝玉反感,将四书之外古书焚荆发月钱时,王夫人让袭人享受姨娘的待遇,认可袭人将来为宝玉之妾。宝钗去看宝玉,帮袭人做针线,被黛玉、湘云隔窗看见。宝玉睡梦中喊出偏说是“木石姻缘”的话,宝钗不禁怔祝晚间袭人将升格之事告知宝玉,宝玉大喜。二人闲谈,宝玉说死后愿被众女之泪葬,袭人以为是疯话。宝玉想听《牡丹亭》,却在戏院被龄官冷落,待见得贾蔷与龄官的景况,方知自己不能独得所有人的眼泪。湘云归去,与众人泪别。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探春写帖邀众人结诗社,恰逢贾芸送来海棠花,众姐妹和宝玉各自起了雅号,以海棠为题作诗。宝钗与黛玉之作难分高下,掌社的李纨评宝钗之诗夺魁。宝玉想起湘云,邀来入社,湘云之作众人皆赞。湘云要做东,宝钗知其家境窘迫,赞助螃蟹让湘云请客,湘云大为感激。二人议定下次诗社以菊花为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众人吃螃蟹,作菊花诗。黛玉之作公认最佳。然后宝玉、黛玉、宝钗又作螃蟹诗,以宝钗之作为佳。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现成故事说完,刘姥姥又编些故事,说到一个女孩儿的故事,因马棚着火而被打断,宝玉却信以为真,寻根究底。刘姥姥信口胡诌了地点,宝玉派茗烟寻址未果。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不少笑话,鸳鸯更施小计捉弄。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
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人“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宝钗、黛玉之类“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个人就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凭借自己的美丽荣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宝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与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称,她的家里老父弱弟,无钱无势,而贾府却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凤姐“莲二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月貌虽然为她增色,让她荣登宝座,但却不能保证她不受歧视,然而秦可卿到了贾府后获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视,反而成为贾母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这是由于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仅“秉花容”,而且“会行事儿”这点就印证了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也即一个社会的环境中会行事,会看眼色是一个多大能耐,此时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宝钗,为什么后来会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会芳园中赏梅,宝玉想睡中午觉,贾母就让小厮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动接过这一差使,为的是博取贾母的欢心,在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二人到里间小炕上肠叙,秦氏忙进来叮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不低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为的是怕秦钟说错话使宝玉扫兴,秦氏病重,贾府还动了一大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秦氏甘冒着凉添病的危险,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为的是怕万一礼数不周,落人非议,……如此这么多,不难看出,秦可卿不细心和要强,但她的这种细心和要强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开罪人,不落人褒贬,从而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说了秦可卿如此多的优点和行事,但她最后的结果是自缢而死,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一个问题。秦氏进入贾府,贾珍对她垂涎早已,而秦氏的地位恰好又系在贾珍夫妇的欢心上,面对这一境地,贾珍的诱胁是她陷入孤立无援的状况,要么以死相逼,要么委身顺从,她的心细是她能动察到周围的一切,她的要强,又使她感到人言可畏,这样使她心重,不甘于落入贾蓉父子手中,直到自缢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死是死于精神上无休止的蹂躏。
秦可卿不是一个饱暖思淫欲的淫妇,她是个有心计,有手腕,有封建“治才”的女性,她的羞愧自缢,反映了无法摆脱这一厄运的精神苦闷。她的结局又是显示了红楼梦中的又一悲剧命运。
这样一个女人,可以说算得上是主子《红楼梦》中除了各个达官显贵的人物之外,还有的就是从多的丫鬟,丫鬟中也分了等级,贾府中最有地位的便是鸳鸯了,她是贾府的老祖宗,“太上皇”,贾母的贴身丫鬟是贾母一时半刻也离不开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心腹”, 鸳鸯处事从容,无论什么场合,都能泰然相处之,举止适宜,无论大事小事,她都想的周到,办得妥当,就是这样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成为贾府众多丫鬟之王,所以,贾母评论说:“鸳鸯那孩子心细一些,我的事情,她想着一点了,该要的她就要了来;该添什么她就趁空儿告诉他们了”, 鸳鸯还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她不依仗贾母之势作威作福,倒还经常帮助别人排难解忧,虽然她外表柔弱,却是个有志气的刚烈女子.我们都知道贾赦采取软硬兼施,威胁利诱的手段要讨她做小老婆,邢夫人说:“女孩子里头,就你是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在他们看来这是又高贵又体面的不想遭到她坚决的拒绝,前来拉牵说合的嫂嫂,被她骂的狗血喷头;做了准姨娘的平儿袭人开她的玩笑,让她抢白了一顿,她说:“别说叫我做小老婆,就是这会子大太太死了,叫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必有一。在贾母面前,哭着,发誓道:“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大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了死了,也不能从命!”那样坚决,那样刚烈,让我不由得从内心佩服这样一个女子,依仗着贾母, 鸳鸯也算暂时战胜了贾赦,但贾母一死,岂不又成了俎上肉?所以她必须短了必死之心,最后贾母一终命,她怎能不“殉主”而死呢
读书笔记之红楼梦
黛玉葬花的一幕是《红楼梦》的经典之处。一个清丽哀怨的女子,荷着一把花锄,在满园的落红中独自伤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一身的病痛,和那渺茫的爱情,怎不叫人惆怅!又怎不让人伤怀!一个多情美丽的女子,一个不染纤尘的才女,终因了现实的残酷而郁郁寡欢。
那个时代的悲剧决定了林的命运,她八晓得命运竟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她终日里以泪洗脸,枉自嗟叹。
最让人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焚稿的一幕:宝玉被骗得与宝钗成婚,喜庆的鞭炮声中,黛玉重病在床。当贾府沉庆在一片喜庆中,处处是欢歌笑语时,黛玉的生命却已经走到尽头。临终前她一遍遍呼唤着宝玉的名字,可是除了她贴身的丫鬟紫鹃外,就只有那只一直陪伴她的鹦哥了。当灵巧的鹦哥叫着:“宝哥哥来了,宝哥哥来了!”的时候,满腔的哀怨终让黛玉爱恨交加,她绝望地将那些记载着她与宝玉爱情的诗稿化作了灰烬,命比纸薄的她在吐尽最后一口鲜血的时候,叫着的仍是那个“负心人”的名字!
这样的一个历史悲剧八得八让我们深省。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这样的一个历史悲剧八得八让我们深省。
贾雨村中进土,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决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
《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的著作,把各种人物的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书中大大小小写了几百个人物,个个神形毕现。
全书围绕贾宝玉这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宝玉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先撇开他的出生不说,光是他的生活及习性就大有叛逆之势。在读这本书时,他给我的印象便是“痴”、“呆”、“狂”。他由于受到贾母的宠溺,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贾宝玉不喜欢读当时社会流行的四书五经,却对《西厢记》如痴如醉。而林黛玉,也从不劝宝玉读仕途之书,并对他所做的荒唐事加以支持和鼓励,在硕大的大观园中,只有黛玉是他的知己。
他还淡泊名利,家中给他安排好的富贵路不走,看不起科举仕宦。最终,他在家人的一再劝告下进了考场,当他中举人时竟出家当了和尚,可见他多么轻薄名利。
与林黛玉等人相比,我更喜欢晴雯。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性情豪爽,刚烈倔强,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她不甘心自己的奴隶地位,却并没有因其而不折手段。晴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个,这在多愁善感、迎风便倒的林黛玉身上是找不到的,也是在心机沉重、外热内冷的薛宝钗身上所找不到的。
我们在来设一种假设,假设当时宝玉娶了黛玉。他们会幸福美满,共度一生吗?回答是否定的。终有一天,黛玉会年老珠黄,宝玉说不定又会想起当年宝珠润滑的宝姐姐。或者,宝玉同样受不了家庭的压力,去出家,那么,黛玉的下场就同宝钗一样。所以,我认为,黛玉是幸福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真让人做么不透。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不朽的魅力!
红楼梦前5回读书笔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其被翻拍的电视剧,对其印象很深刻,之后又陆续的看过几遍书,适逢老师的布置了一篇评论,于是就选了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篇写下读后感。
《红楼梦》第五回是一大关目,说其紧要,原因有三:一是此回以全书谶语式的表现手法的集中反映;二是此回写有可卿以云雨之事显宝玉痴顽;第三便是警幻仙姑提出的“意淫”之说。
整个第五回实质所叙的仅是宝玉的一场梦。也是冥冥之中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所托而安排下的一系列事来警其痴顽。第一件便是在“薄命司”中观看“金陵十二钗册”,意在警告宝玉,闺阁之中各中女子命运原本如此,命中注定,不要痴情于闺阁,忘身于孔孟之道。第二件便是“再历饮馔声色之幻”,即“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将秦可卿赐予宝玉,以试云雨,来解迷津。意在告诫宝玉:“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总之,近似“黄粱梦”的故事,令宝玉于梦中历尽男女情事,以免宝玉在尘世的痴顽。
在此回中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的另一层面——“意淫”,这是警幻仙姑对宝玉性格的一个概括,它的意思“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世俗中,沾淫字,“不过乐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而警幻仙姑称宝玉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即为“意淫”,再确切一些,只不过是“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然而也对于我们这些境界地较低的也只是懵懂。我觉得,这“意淫”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以自己的贞淫美丑、善恶是非评价标准对人予以判断,不掺杂任何世俗的东西,而且这种标准是不分贵贱、不分男女的。 对待女子,宝玉予以珍爱、怜惜,如撞破茗烟和万儿的事,他反而担心丫头,喊着叫她放心。对待丫鬟,宝玉多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去看待,因为她们玲珑剔透,小巧可爱,宝玉想到的是客观的美,由美便生爱,这种爱不是爱情,只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赞赏。好比一个人既爱画又爱音乐一样。宝玉惟独与黛玉的爱跟别个女子不同,可上升至爱情,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是别的女孩无可比拟的。 对待个别男子,宝玉也会像欣赏女子一样地对待。如对蒋玉函的欣赏,与柳湘云交好,因为他们有着比较好的精神层面,所以愿意与他们交往,而不是后来有些人们所评论的,宝玉有同性之癖。
我认为 宝玉是一个纯粹地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人,在尘世中的种种表现是不被世人理解的,于世人看来,行为迂阔怪诡,难免百口嘲谤。这样也就注定了宝玉最后弃绝尘世,走向心中的净土。
红楼梦前5回读书笔记
后来,又看到许多人特别赞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奇妙的句子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种强烈的时空交错的魔幻色彩。
说起这“魔幻色彩”,我就想起我们的《红楼梦》,于是便饶有兴致地去研究它的开头。结果发现,《红楼梦》的开头根本就不能以句段论,它竟有整整的五回书,是一个交织着仙界、人间、梦境,倒错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开篇。
你看第一回,竟是从女娲补天说起,借所谓“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
这“一僧一道”,介绍了石头和《石头记》的来历,然后是“空空道人”与“石兄”讨论了一番文艺理论,实际上是曹雪芹对自己的作品做了一番介绍和评价,表现出他对小说创作的卓越见解和高度自信,这在古今名着中好像是绝无仅有的事。下面则讲了一个关于“甄士隐”(“真事隐”)的小故事,作为“引子”,以甄家的一段“小荣枯”来预示贾家的“大盛衰”。
第二回,甄士隐“飘飘”出世,“贾雨村”(“假语存”)继续钻营,由他引出“冷子兴”(“冷世情”),然后借冷子兴之口介绍“宁荣二府”,借贾雨村之口大论其“正邪二气”。在我看来,这“正邪二气论”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正是曹雪芹小说典型人物塑造的指导思想。
第三回,仍以贾雨村为线索,引出“林黛玉进贾府”,浓墨重彩地描写“宝黛见面”,即神瑛侍者与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在人间的隔世相会。这是全书两大主人公的一个“精彩亮相”,看起来故事已经开始,实际上是拎出来的一个“大特写”。
第四回,又以贾雨村办案为媒介,引出所谓的“护官符”,交代贾家的“社会关系网”,同时让第三号主人公薛宝钗登场。
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既暗示了一大批重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也奠定了贾宝玉性格的基调和情节发展的总趋势。
所以说,这五回书是整部小说的一个“总纲”,其中包括“作品由来”、“‘引子’甄士隐”、“宁荣二府介绍”、“人物总论”、“主人公亮相”、“社会关系网”、“第三主人公登场”、“主要人物和故事的暗示”,内容纷繁复杂,头绪纵横交错,情节虚实相生,景象扑朔迷离。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折光,又充满浪漫魔幻的离奇色彩;既对全书作宏观上的总体布局,又在微观上设置了无数引人遐思的悬念,埋伏下无数伏脉千里的隐线,以此激发读者无穷无尽的阅读兴趣。
如果说,《红楼梦》呈现给我们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生活的“汪洋大海”,那么这出神入化的开篇,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海市蜃楼”,正如苏轼所描写的那样:“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摇荡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它以无比的优美和神秘诱惑我们,先让我们超越时空地俯瞰那滚滚红尘的来势和走向,然后才让那位“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刘姥姥带着我们一起走进荣府。至此,已是小说的第六回,《红楼梦》主体的故事,这才真正开始。关于这一点,曹雪芹其实讲得很清楚:因为荣府人多事杂,“竟如乱麻一般”,“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与荣府略有些瓜葛”的刘姥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
红楼梦第五回读书笔记
大大小小的小说我都阅读过不少,所以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许多小说的开头都很精彩,常常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读书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书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魔幻色彩,说起魔幻色彩,我就想起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我平日里无事时,都会捧着一本《红楼梦》,并且饶有兴趣的读着,钻研着,品味着,如果不仔细的研究她的话,我们便难以发现其中隐藏的奥妙,红楼梦真的让人为之瞠目结舌,普通的小说仅仅有一回书,然而曹雪芹却写了五回书,整本书交织着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和恩怨,它是一部交织着仙界,人间,梦境的著作,夹杂着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说起五回书,真相侃侃而谈一番,这五回书写的十分的虚幻,虚幻中又不乏真实,无味中又扣人心弦。
第一回,作者从女我不天说起,进而引起下文,借其所谓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这一僧一道,来说明《石头记》的来历,这里边有些虚幻的色彩了,接着曹雪芹有写“空空道人”和“石兄”的一番理论,其实是曹雪芹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我评价和介绍罢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自己的小著作的自信与自豪,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回,贾雨村和甄士隐露了,并且由贾雨村引出了“冷子兴”,借冷子兴之口介绍“宁荣二府”
第三回着重介绍宝黛见面,这是全书两大主人公的初次见面,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镜头。
第四回,只是大概的介绍了一下贾府的社会关系网和势力范围,同时映出第三大主人公薛宝钗。
最后一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识了一些主人公的命运,也决定贾宝玉的性格和文章的情节。
这五回书对全文做了一个概述,让读者先行了解一些文章细节,又设置了一些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