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看尽人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品《红楼》

  如果说,它是一出悲剧,她却比《哈姆雷特》更加凄婉迷离;如果说,它是一般历史纪录,它却比《史记》有更大的文学魅力。有很多人都把它评定为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它却有很多超乎尘世的,仙境之地的描绘。无可奈何的,我们把它比作一首诗,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太长的史诗。

  它就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想要大体了解中国文化,就从《红楼梦》开始。”而许许多多的仕人、文人都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就充分体现出《红楼梦》的触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这都是小说史上十分罕见的。

  然而,我却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红楼梦》的人并不很多。问其原因,说是因为它很无聊,写的无非就是“一大群女子天天围着一个男的转,惹出许多是非,然后就东家长,西家短。”说实话,这话总结得很精辟。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红楼本身就是在写一群女子,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群“异样女子,脂粉英雄”。而宝玉,只是一个花使形象,一个线索人物,一个表达作者心声的代言人之一。而且“东家长,西家短。”才正是它的独特之处,是它的伟大之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再别康桥》很美,很恬淡,很悠然,然而幸亏很短。否则,试一试天天晚上读三遍,我想不出两周,就再也不想见康桥了。苏轼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红楼梦》正是这一类型的书,每看一遍,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年龄看,受到的启迪也不同。人的情感在变,人的志趣在变,人的审美观在变。然而历史不变,事件,时刻等待着你的阅览。可以说,《再别康桥》是精华的提纯,《红楼梦》是琐碎的拾遗,生活的缩影。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再别康桥》是纯牛奶,多喝对身体也有害。而《红楼梦》是五谷杂粮,可以均衡发展,有益健康。

  一部书,创造出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作者独运的匠心,每一个缝隙,都刻满了那个年代已被侵蚀得斑驳的字迹。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红楼梦》是一部诗韵之书。

  为什么要说它是一部“诗韵之书”,因为作者本人能文善画,工曲会诗,见识广博。而且它的体裁也很丰富,有诗、词、曲、赋、对联、酒令、歌谣、灯谜、赞,甚至诔文。题材也非常广泛,写天地万物,写人间世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然而我觉得,最出彩之处,在于它的诗词有着“一语三关”的作用。

  说“一语三关”当然是有三个方面。第一,它使文章变得文采斐然。要这么说,当然得有根据,我们看下面两句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两句诗都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音韵美。巧用数字,远近景结合,语调也错落有致。第二句甚至用了拟人,把景写得鲜活而具有灵动的生命。除了写景,写人的诗句也很好,像: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就写出了黛玉犹疑不决,将行不行的形态来。像“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出王熙凤鲜明的形象,一个泼辣,开朗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这也就引出了第二点:

  反映人物性格。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对比来看,就说《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宝钗与黛玉写的诗。我们先来看黛玉的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黛玉的形象总是“孤傲自许,目下无尘”然而她这首溜须拍马之作也是相当好的。她把大观园写成一个仙境,一个世外桃源,一个“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避世之所。赞美元妃,也是夸赞她的美丽——“花媚玉堂人”,给人以自然之感。而宝钗的诗,我们只说首联和尾联“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律诗一共才短短四联,就要有一联用作自谦。大观园被皇恩圣宠所笼罩,元妃持神来之笔,自己哪里还敢作诗呢?这就有直接奉承的意思。然而我们固然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观念不同罢了。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第三个作用。诗词都为谶语,这就太多了。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节,就是对人物家族结局的总结。像“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说的是家族最终的败落。“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写的是宝玉的情感结局。这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个方面,我想要说,《红楼梦》是一部“神秘之书。”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前八十回为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为伪书。作为一个局外人,客观说,我也没有水平能够比高鄂写得出色,然而总觉得续书与雪芹原意背道而驰。要说《红楼梦》真正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低级的调包计,不是宝、黛二人为争宝玉上演的闹剧。它真正的悲剧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然叹息。有一部电视剧《金粉世家》被评价为民国版《红楼梦》。要我说,就连它也得到了《红楼梦》的精髓。这个精髓可以用席慕蓉的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生命必将由丰美走向凋零。”

  第三,我觉得《红楼梦》更是一部人生之书。

  《红楼梦》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诗情画意,不仅仅在于特殊背景。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深深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儒家大道——“仁”。

  我将这一部分归为三个比较极端的问题加以说明。

  第一,人为什么要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反证法说明;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从书中获得的灵感——花既然要谢,开又为了什么呢?所以,人活着,不为什么,反正已经是活着的了。

  第二,怎样活才算充实?我将《红楼梦》中的一些人物作了总结。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在玩弄世界,我们称她为“玩世者”。宝钗“可叹停机德”然而终于摆脱不了独守空闺的悲惨命运,她是“顺世者”。宝玉“叹人世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他最终遁入空门,我们说他是“怨世者”。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是一个“叹世者”,也许无端的死去会让他人觉得痛苦,但她自己这一生却充实而满足。“情榜”上对她有一句评判,叫做“情情”,即“情一切有情之物”她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情。在她的眼中,一切的物换星移,一切的光阴荏苒,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体,需要她施之以感动,为生而歌,为亡而泣。细想想,这不是“仁”的境界吗?说“仁者,爱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也许我们会觉得,这太遥远。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能保证明天会怎样。但《红楼梦》能够给我们启示。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就已发出这样的浩然之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是啊,知是谁呢?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然而,在诗的末尾,却给出了答案:“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悲观论调,其实不然,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规律:生长壮老已,自然定数。春已暮,红颜老,花凋人亡,哪里有半点能随人的意志改变呢?像史铁生说的“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只要怀仁之心,死亡,不足为虑。

  也许有人会不屑,这离我们的现实太遥远,这对我们的眼前之事能有什么帮助呢?要我说,有。像我们,在学习。而《红楼梦》中主张的学习之道:就是向自然学习,大观园中的人们察万物,咏当时。自然是最博学的老师,也是最默然的老师。这与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自然教会我们的,不是学习数理化。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而后方平天下”,自然正是让我们修自身,提高内心修养。想起一个故事:苏东坡和他的好友佛印相对而坐。东坡笑问佛印:“我在你眼中像什么?”佛印端详良久,说:“像尊佛。”东坡哈哈大笑,问:“你猜你在我眼中像什么?”佛印不知,东坡说:“像牛粪。”而后得意离去,回家向苏小妹说了这件事,很是兴奋,然而苏小妹却笑道:“所谓明心见性,佛印心中有佛,眼里自然有佛,你看佛印像牛粪,那你心中又有什么呢?”东坡无语。我想,自然之师就是在澄清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所见不会有污点,是广阔灿烂的世界。这就是它给当下的我们的一种启示。

  《红楼梦》以其无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历尽沧桑,几经浮沉,流传至今。想先生作此著作评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确,它这项浩大工程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此后人才有那样许多可研究之处:红楼饮食,红楼建筑,甚至原型人物探究。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最好之处乃是书名起得好——《红楼梦》。

  我们跑着,人生是一阵风;我们站着,人生是一朵云;我们坐着,人生是一尊佛;我们躺着,人生不正是一场梦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看尽人生

红楼梦读后感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首暗示着兴败繁衰的荒唐诗,在这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中,在这光鲜的浮华后,又暗藏着什么呢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此,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陨落人间,牵系起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红楼女。在那浮华的贾府中演绎着“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凄美故事。浮华的悲剧,即将开幕。

  贾元春,贾府第一个传奇人物,贾家嫡系孙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大观园真正的主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享尽荣华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这人间是非。一曲“恨无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时也说出了她那华丽的凤袍下掩盖的无限的悲伤和痛苦。可怜薄命女,生因浮华,死亦因浮华。

  一个道金玉良缘,一个念木石前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孤高自诩,一个处事圆滑,一个肌肤如雪,一个娇花似水。一个薛宝钗,一个林黛玉。只可惜了两个薄命女,入了富贵家,却不知那浮华之门易进不易出啊。“可叹停机德,甚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富贵一生只落得个空劳牵挂,枉自嗟呀!败落的大观园,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潇湘馆在那几束翠竹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幽,可是里面却没了颦儿的笑音和哀叹。宝钗啊,当你再一次看到这景象是想必也会为那“登上青云”的追求而后悔吧!

  金银散尽,家业凋零,有恩逃生,无情报应,欠命命已还,欠泪泪已尽。食尽鸟投林,皆因浮华散尽!一卷红楼落幕,不禁慨叹:“陋室空堂芴满床,衰草枯杨歌舞场。金箱垠箱又怎样,只可惜你命不长。浮华门里唱大戏,那结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舍富贵乡,浮华皆可抛!

红楼梦

  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都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栩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戏。曾几何时,那些古时的文学大师们,把满腔热血,把人生感触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跟前,名著让人慢慢感悟,经典让人回望过。就让我们在如戏般的人生中,尽情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2019年红楼梦读书笔记

  袭人转过了头,对着宝玉微微一笑,黛玉瞅了宝玉一眼,宝玉也只一笑,那边的宝钗一句话没说,只有些深意的看着,贾母笑的却合不上嘴了。

  林妹妹是娇弱的,温和一笑,便足以让宝玉充当护花使者,她多愁善感的轻撇秀眉,含着眼泪将逝去的桃花埋葬。而她从小与女子厮混在一起的宝哥哥,亦是陪着她一起看孤落飘零。

  《红楼梦》有两大阵营,一是宝钗,二是黛玉。

  应该说,宝钗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的女孩,文中也没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欢宝玉,只是明示了贾府最高权威元春站在了宝钗的一边。没人会在意宝钗的意见,她和宝玉一样。只是封建贵族制的牺牲品。

  宝玉犯错挨了打,宝钗义正言辞,劝道“你是要改过了罢。”于是她被学者定位封建统治的卫道士。

  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红肿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么?”她被定为贾宝玉的红颜知己。

  贾宝玉最后怎么说?他说: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们对《红楼梦》进行细读品味,就会发现“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只是一个空泛而美好的愿望。

  说到底,惟其艰难,主人公的受难,更能凸显宝黛二人爱情的价值感。我们并不能偏激的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比名利,比金钱,比青春都要重要一点点,不多,就一点点。

  袭人可以说是里面最可怜的一个角色,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日后宝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时还会笑称袭人是嫂子,可见黛玉对这事也是有看法的。

  当我看到袭人开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让黛玉搬出去的时候,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软弱,首鼠两端。可她应该得到谅解,因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怜悯自己。

  等我们看到了红楼的结局:黛玉的惨剧,宝玉的悲剧,宝钗的闹剧。

  故事  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是像黛玉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和对宝玉的爱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发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感情总是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要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宝黛二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感情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资源,除了珍惜,我们别无它法。

中国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枉凝眉》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书写了多少书中人的悲剧?曹雪芹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封建权贵家庭走向衰败和荣枯,而且从侧面彰显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功名成就,一边是金玉良缘。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无比凄凉忧伤的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时似乎至于千里烟雾之中,琢磨不透这里面的一切,书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让我能为其流下辛酸泪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讲“黛玉葬花”,我阅尽《红楼梦》,却唯独对这一章情有独钟,令我魂牵梦绕。这一段将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怜展现无遗,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着这首诗,我的心仿佛震动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梦寐、生活的苦涩,全都埋入土中,却埋不掉孤独,如影随形的孤独,与生俱来的孤独……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乎,到底是冷眼看穿。大抵读过《红楼梦》的人,无论身处何种时代,都有着和张爱玲一样“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的感慨,都叹那倾城绝恋,叹那苦情人难齐眉举案,都梦魇红楼,呓语一场宝黛之恋。

  硕大的红楼颐园里,花榭满楼,歌台暖响,或许你看过众生百态,却也不曾悟出一段情理,或许你听见可人笑,却不经意间瞥见浮沉悲情,你经过了千百个人,他们都不完全一个样,有时恼有时乐,有时尖酸有时软弱,他们醉生梦死,他们朝歌夜弦,他们背对山河踏上一条走不完的路,但你终究是明白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你没有跪拜过的菩萨,不配保佑我,我焚过香的庙宇,会重塑你金身。”转山转水转佛塔,不问前世,却只为了今生在途中相遇,所以全然不管什么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只记得这阆苑仙葩美玉无瑕,终究是有情分;也全然不管命数难测天意难违,只想在这幽深的大观园里,心平气和地活着,活着,我深爱你,这就是我的生命。

  黛玉生性凉薄,小心翼翼地活着,跟不上世人的步伐,很多时候都一个人过,从来看不到和她相像的人,她怯懦无助,不敢多言几句,生怕别人听了去,惹得一身是非,她踏进大观园的门,锁上自己的一生。宝玉生性冥顽,活得激烈也活得冲动,不把心事藏着,没遇见黛玉前还不怕出口伤人,也未担心过余生。和黛玉的相知相遇,大概是宝玉人生里最好不过的片段,他只当曾见过黛玉,只当作远别重逢,全不顾他人眼光,为黛玉赌上前程,而黛玉也终究为了宝玉赔上自己的一生。

  宝黛的相遇倒不如说成是相似灵魂的碰撞,黛玉并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那样,受到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的熏陶和束缚,她保持纯洁善良的心,一点一点地呼吸着属于她的小世界的空气,她爱自己所爱,憎自己所憎,不计较得失,而贾府险恶的环境也造就了她叛逆的性格。宝玉行为偏僻性情乖张,怕读文章,身处在功名利禄水深火热中的他,更有摆脱世俗,超越凡事的心,他的纠结无助,也只能被黛玉看到,也只有黛玉从不用“仕途”一类的话去劝说宝玉为官作宦。他们相知,他们互为知己,他们共同成长,从不生分。

  昔日知己桃花树下读西厢,看红了眼,也看红了心,宝玉是张生那多愁多病的身,黛玉则是莺莺那倾国倾城的貌,滴不尽的相思泪,染不完的红豆渣,聊不断的几分情愫,演不息的满园京剧,就这样贯穿了宝玉和黛玉的悲情一生,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这条路,宝玉和黛玉终究没走完,未见天地,也未见众生。

  黛玉是那经纶满腹,直抒性灵的潇湘妃子,心较比干多一窍,世人也怜惜她的颦儿才貌,她于三生石畔结成绛珠仙草,离恨天外,她嗟叹一年三百六十天,总有风刀霜剑的时刻,她总是做成一个花冢,希望一抷尘土可以掩盖风流,她想着有一天花落人亡,各自天涯,心里放不下的,终是只有宝玉一个人。宝玉是那腹内草莽,直言快语的神瑛侍者,平日里见多了胭脂俗粉,钟爱性情文学,叹息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疯疯傻傻,信得过的喜欢着的人,都离他而去,唯独记起的,也终是黛玉一人,他情极而毒,悬崖撒手,随一僧一道出走,似乎,他又看见了,那个一颦一笑都两眉蹙起的林姑娘。

  他见她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怒时反而像笑,嗔视更似有情,他是多情的怡红公子,静候有缘人;她见他时,有着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不敢多情,可旬月里来去,她素来是认他作了知己。他们共谈一片天地,有时放眼可以望遍整个观楼,他们听同样好听的曲子,看同样的戏目,在最好的时候,宝玉还说着那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惜柏拉图式的恋爱,并未遂了他们的愿,封建礼教的束缚终究捆绑着旧时代的他们,而他们所认为的坚贞爱情,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宝钗的出现,彻彻底底为这段悲剧的情爱惹了牵绊,画了句号,宝钗的稳重大方,豁达大度,使她成为贾家无可挑剔的宝玉妻子人选,毕竟人们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生活,这样一个偌大的门第,代代相传永远比空谈人生理想爱情伦理重要,宝黛恋情的格格不入,也让这段情仅仅保留在了精神层面,所有的念念不忘,一场虚谈而已。

  本是天生绝配,无奈屈服于封建礼教,这段不被众人看好的恋情,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之下,走向了穷途末路,他们的爱,为正统思想所不齿,在讲求男尊女卑,封建迷信,门当户对的贾府中,始终不被看好,终究还是酿成悲剧,再也无力回天。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当宝玉和宝钗成为众人眼里最登对的一对,黛玉的眼,却再也红不起来,她独卧青灯古佛旁,想再虔诚许愿一次,可她还是伸手拿来烛火,焚稿断痴情,再也不想记得他们曾共读西厢,她曾为他写下无数的词句,他曾看她葬花坦露心事,黛玉绝望地闭上了眼,想要将发生过的往事,抛下舍弃。她的一生还是太短,她怕时间走得急,生命里那些动容的瞬间无法停留,来来回回,就走到了尾,她发现前路只有一条,她走出千万人群独行,往柳暗花明山穷水尽去。

  宝玉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琥珀里的时间,微暗的火,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在怀抱热望,他的心如槁木终究敌不过黛玉的工愁多感,他无力偿还黛玉,他屈服于他与宝钗的婚姻,人生如雪泥鸿爪,恐结来生理,半生缘,宝玉还是成了黛玉棺前的洒泪人,他痛悼黛玉,想要控诉黛玉的决绝,可这倾城绝恋,他始终是放不下,他终究是忘不了,世外仙株寂寞林。

  蓬壶杳然,人间轻换,纵观文坛千百事,读尽世间悲辛书,文人比寻常人更敏感,心性更高,不愿蝇营狗苟,落了下乘。黛玉终了此生,宝玉遁入空门,皆是性格使然,但我们也不能用性格来作为不幸的借口,宝黛的悲情我们忘不了,也会一直记着,一直歌颂,虽然没有来日方长,却有片刻的独自绽放。

红楼梦读书心得

  “谁能许我佛桑花期,不弃亦不离?谁能许我长乐安宁,无忧亦无惧,梦一世欢喜?”

  —题记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是一出爱而不得的悲剧,是一纸讽刺封建礼教的指控。初看不知其意,再看,却发现写的并不是爱情悲剧如此简单……

  本书开头是一个神话,是为宝玉身上的玉埋下伏笔。神话里也写了宝玉和黛玉前世的纠葛,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是注定的。就当这神话是个前言吧。黛玉从小生活就很悲惨。六岁时丧母,父亲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却又身染重病,离她而去,她只好投靠贾府。初见贾母,我只感觉贾母是个慈祥的老人,对她并没有什么恶意。后当凤辣子含笑前来,后又悲悲戚戚时,我感到这人是何等的虚假!再回过头来看,满贾府的人都似带了个面具,把所有情绪隐藏了起来。

  看到《红楼梦》中部,时不时便会看到有人哭泣,惘然,或是发痴病。我感觉古人真矫情。不过,我对宝玉也有所改观。刚看此书,只觉宝玉就是一个登徒子,但看到后来,却发现宝玉虽然风流,但情绪总会被黛玉牵动。一回有人跟宝玉说黛玉要走了,宝玉一天都浑浑噩噩,茶不思饭不想。结尾是贾府被抄,黛玉去世,宝玉出家。一出悲剧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很悲凉,但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

  其实我很不赞同高鹗的续写。我相信曹雪芹本意非此,可高鹗却偏这样做了。让黛玉流着泪,怀着深深的思念去世,不是很浪漫吗?可高鹗却让黛玉很庸俗的气极而亡。所以一个高傲自赏的林黛玉在高鹗笔下却变成了一个为情所困的俗世女子。

  在红楼梦里,我看到的是“镜中花、水中月”的神秘情感境界。书里的人物思想的深处都蕴含着不可逆的悲剧,封建思想的禁锢使得他们都成为了爱情的奴隶、历史中的悲剧角色。回头看看,人生的小路上徒留自己苍凉可悲的脚印。我们有比古人发达的科技,更多的见识。但我们也许没有像古人一样至死不渝的爱情。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红楼梦》读书笔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缈,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最复杂的作家,他的作品《红楼梦》也是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品,《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是古典小说的高峰,作者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而作者笔下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小说中出现的诗词曲赋都完美的和人物融为一体,当真是做到了“诗如其人”,而这些诗词也能为塑造典型的性格服务。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也与传统小说大相径庭,他改变了如《水浒》《西游》的人物剧情单线发展,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宏大的艺术世界,是众多人物角色活动在同一时间与空间,而且剧情的推移也有整体性,表现出了作者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思想。

  《红楼梦》当时的社会思想非常腐败,作者对其中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都进行了批判,作者自己应是提倡民主主义思想,这些在当时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中曲折反应。

  不过《红楼梦》虽是四大名著之首,但其出世经历种种苦难,作者根据自己的身世,和自己经历的苦难写下这本大名鼎鼎的《石头记》,但在作者完成这本书之前就离世而去,只写下了前八十回。此书共一百二十回,有一百二十回程本,八十回脂本。后四十回署名了“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虽不知为何,但却只听闻老师提起过高鹗。

  在此书中看到的看到的并不只是故事,还有人性、心理、成功、医学、政治、服装、文艺,学到的不只是爱恨,还有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物解读能力的提高、对是非善恶的辩证评价、以及自身洞察力的培养。必定,这是一个文学巨匠千古奇才用一生的血泪和才智写出的泣血之作,包含着他的见地和灵魂。

  也许一个人一生要读很多书,可未必会受多大的影响和震撼。我很希望接触到红楼梦的人可以顺着机缘去感受它带来的另一个世界和另一种思考,细细的品味此书,可能会结下你与此书的情缘。

  而《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会成为不朽的经典,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

  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

  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黛玉的个性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所看的《红楼梦》,不仅仅是120回的通行本,还有周汝昌校汇本、甲戌本、戚序本,一共四个版本。我没有看高鹗的续书,因为我总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那样子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还原一个我认为真实的情节而不受高鹗的影响。

  《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人生百味《红楼梦》

  你就是最美丽的奇葩,在花的世界里你可以竞艳芳;因为你有比天堂更关的地方,太虚幻境;还因为那一僧一道,早就把你的美丽传遍了。

  ——题记

  一册《红楼梦》,便是人间万事,一卷《红楼梦》,便能体会人生无限滋味!

  不必将你比喻成天堂;更不必宣传你那幽深的内在感受。因为你就是最美丽的奇葩,在花的世界里你可以竞艳芳;因为你有比天堂更美的地方,太虚幻境;还因为那一僧一道,早就把你的美丽传遍了。穿越到几百年以前,与你相遇,进入那仙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无时无刻,不被你魂牵梦引。

  世俗早已被各种污秽所玷污,只有你才是最洁净的,只有你才能充盈我的内心。我就好比一朵进溅出来的火花,掉在了泥潭里,而你就像是一个泡泡,将我包裹起来,不受淤泥的侵害。

  这是一个女儿的花园,女儿的海洋,女儿的世界,我不相信这是一幢豪宅,我只相信这里是梦的乐园。这座梦的乐园一定不会座落在污浊的尘世,所以我永远都找不到它的身影,大观园里的女儿魂。

  世界上再美丽的地方,在大观园面前,也就微不足道了。春在大观园里是最美的,来到这,此刻是元春之时(贾元春),你会看见有人在迎春(贾迎春),有人在探春(贾探春),不知过了多久,又有人在惜春(贾惜春)。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巧姐),她在追着凤凰打闹(王熙凤)。有位神仙从天而降,她说她是秦氏,想必是不愿意透露她的真实身份吧(秦可卿)。湘江逝水的云也会从远方飘来(史湘云),一位年轻的寡妇正领着自己的儿子看呢(李纨)。这块泥土里怎么有块玉(妙玉),和那把扇坠上的玉一样剔透(贾宝玉)。一位娇媚的女子,捡起了带着玉坠的扇子,头上插了一支金钗(林黛玉、薛宝钗)。美人数不胜数,美景更是数不胜数。是我梦想的人,梦想的家。

  红楼一梦,醒来时便知冷暖,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大家都要平等,因为雨过天晴,夜空中的霁月是少见的;在黑夜中,她也不会为黑暗所屈服(晴雯)。在乡村里的人家中,谁说破席上不能放着一束鲜花呢(袭人)?在一个少有人来的泥潭里,依旧会有菱花在绽放(香菱)。

  虽然人一生到这个世上,就会被各种邪恶所侵蚀,但是你告诉了我,只有内心真正地洁,才不会被玷污。星空之中的霁月,会在黑暗中指引你的方向,一直将你引领到一抹骄阳洒向你面颊的时候。

  不要说襁褓之中失去父母的人,不要说因灾害失去家园的人,更不必说每天在街上乞讨的人,因为他们,在拯救自己,不仅仅是生活,更是自己的内心。他们或许渴望着,有一缕真正的阳光穿进他们的内心。

  因为有了你,我像收藏阳光那样,用我最虔诚的心,来收集对你的感悟。你让我懂得了“堪怜咏絮才”,以及她最后的呻吟“宝玉,你好……”她是一个最脆弱的女孩子,自幼丧母,后又丧父,孤苦伶仃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豪门。她不懂得给自己加油,只会无助地诉苦,诉给谁?诉给宣纸。直至到了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真正开心过,不仅仅是因为身体赢弱,更是心灵脆弱。她需要一缕阳光,它的名字叫坚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在自然界中,永远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当食肉动物来了,食草动物只能跑,跑得越快越好。我喜欢从虎口脱逃的动物,因为它们的坚强,也因为它们保有对未来憧憬的权利。谢谢贾迎春,她告诉了我弱者只能被淘汰的道理。她也需要一缕阳光,它的名字叫坚持。

  有了你,我明白了花儿为什么要绽放、阳光为何如此重要、长江与黄河为什么永远奔腾不息,领会了世间中的百味与冷暖。我将这阳光永远地收藏在我心中。当没有霁月的夜晚时,我依然会发光,因为我的心中已经拥有你给我的感悟,它们会让我笑着走向黎明。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禁毒手抄报内容30字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