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诚信的词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诚信的成语及其故事

  徒木立信

  商鞅立木建信 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便向中原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夺霸主地位。这时,齐国国势已大不如以前,南方的楚国乘机把中原黄河以南的地方都变成了自己的地盘,大有替代齐桓公成为霸主之势。这样,晋楚两国之间发生了利害冲突。

  公元前632 年,晋文公采纳了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离间了楚国与齐、秦的关系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楚成王被激怒,立即令成得臣率军北上,征伐晋国。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将士们退避三舍。将士们大惑不解,他们认为,晋军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道理。晋臣狐偃解释说:“楚王曾经有恩与国王,他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他当年的诺言,国王曾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如果今天国王言而无信,我们就理屈了。”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辞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了。”

  晋楚之战爆发。两军才一交手,晋军统帅指挥军队假装败退,还在战车的后面挂上树枝,扬起一阵一阵尘土,显出慌忙败退的样子,把楚军引进埋伏圈。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向楚军拦腰杀来,结果楚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大部分被歼灭。成得臣见势不好,急忙收兵回撤,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成得臣战败后,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晋文公借此机会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当了霸主。

  晋文公退避三舍看似实现诺言,更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需要。晋军以退为进,避敌锋芒,疲惫敌军,这应该说是晋文公动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

  一饭千金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形容诚信的词语

关于诚信是褒义词

  诚信词性:

  诚信反义词:

  假意

  诚信释义

  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信,分开来说的话: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名词概述

  《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 雄 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 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叶适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 吴兴 李公 ,以诚信质直事 孝宗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诚”的含义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天道酬诚”。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

  “信”的含义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信的意思是相信。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2】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3】《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4】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5】郭汲不失信于孩子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有关诚信的 说诚信

  什么能够让我们获得信任?什么能让我们收获友谊?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你:“诚信”!

  古今中外,只有诚实的人才能收获信任、收获友谊、收获成功…… 大家一定记得那个叫《一诺千金》的成语典故吧!它讲述了一个叫季布的古代人,许下的诺言总是能如期兑现,所以小时候就很受欢迎。长大以后,他更加诚信,身边就有了一群好朋友,使他更是赫赫有名。大家都说:“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也因此诞生。由此可见,有诚信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相反,不诚实的人总是会受到唾弃。就拿我以前的一个同学举例吧!他是我的同桌,不但成绩很差,而且也经常撒谎。有一次,他带了一个苹果,吃完之后就从三楼顺手扔到了楼下。校长刚好走过去,果核就砸到了他,他一见连忙躲回了教室。校长怒气冲冲地来到我们班,问:“是谁乱扔垃圾,砸到了我头上?”我们互相看看,一幅奇怪的样子,只有同桌吓呆了,嘴里不停地嘀咕:“这不是我干的,这绝不是我干的……”我一见,知道是他干的,就立即举手报告老师,老师生气地斥责了他,并让他向校长道歉。

  如今,我们虽然都不想犯错,但仍不可以犯了之后就放弃诚信,只有一生诚信,才能获得信任,才能交到自己真正的朋友。

关于讲诚信

  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意思是说,说出了口的话,就是套上四匹马拄的车也难追上,指一句话说出了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应求承诺。诚信待人,对人诚信,是我们中国的优良的传统。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信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通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试题。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城市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这正如俗话所说,诚信者,天下结也。

  有一次,一位顾客到一个小商店买香烟,付完10元钱后,便离开了商店,老板见他走了忘了拿零钱,赶忙跑过去,连店都不顾了,追到那位顾客后,老板把钱往他手里一塞,说:你、你的零钱忘、忘拿了!顾客连忙说了声谢谢。用诚信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得到的往往不只是一句谢谢。

  美国前任总统华盛顿用小斧头看到了他心爱的树,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砍树的一个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讳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的城市比所有的樱桃树都宝贵多了。正如鲁迅所说:不信不立,不成不行,诚信为人之本。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打交道学会诚信,合适的用诚心对待每个人,就能让人与人之间有真诚的交流,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诚信

  诚实守信,尊重事实,言行一致,胸怀坦荡,表里如一。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还是人际交往中,都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诚信的人受人尊敬,别人对他(她)也会坦诚相待。

  1、诚信是做人之本。

  2、言必信,行必果。

  3、说惯了谎的人,即使说真话也没人信。

  4、诚信使人轻松。

  5、虚伪使人轻松。

  6、无诚信,无尊严。

  7、诚信必受人尊敬。

  【名言】

  1、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2、人生最可爱者惟其人之忠诚。——教洛基

  3、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莱辛寓言》

  4、完全之诚实系高等思想之基础。——司脱朗

  5、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论语·述而》

  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王曾

  9、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10、颖人莫用,用人莫疑。——黄石公《素书》

  11、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沃星克

  12、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赫伯特

  13、信用象一面镜子,一有裂痕,就难以复原。——亚美路

  14、信用是无形资产。——日本谚语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丘《论语》

  1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8、信则人任焉。——孔丘《论语》

  19、轻诺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申涵光

  20、言多变,则不信。——欧阳修

  【事例】

  华歆以诚待人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人想与他们一起逃走,华歆立即拒绝了他。王朗说:“幸好船上还宽裕,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到了,王朗想丢下那个人。华歆说:“既然已经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扔掉呢?”于是仍带着那个人逃跑。

  彭德怀为民请命

  彭德怀为人刚正耿直,敢说真话。1959年,他因反对“大跃进”的盲目冒进而遭到错误的批判。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一样不说假话。”

  陶行知教子

  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22岁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格证明书。晓光写信给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曾子杀猪

  曾子为人很诚实。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闹着要与母亲同去。曾妻哄孩子说:”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上街回家,见曾子准备杀猪,急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说着便把猪杀掉了。

描写诚信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撒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题记

  古语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些言语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诚信”二字重千斤。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荡涤,人们蓦然发现,诚信在日渐消退,而“拜金”主义却在不断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观的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唯有“诚信”这段高高翘起。诚信,竟然变轻了!

  且不说市场小贩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也不说黑心米贩,陈米当香米,酒精掺自来水。就连那些所谓的中国驰名品牌:三鹿、蒙牛、伊利等也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他们的诚信被抛到哪儿去了?他们怎么忍心看着那可爱的孩子遭受病痛折磨,甚至失去生命?他们怎么可以为了利益而抛弃诚信?如今,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常常小心翼翼地堤防着别人。这难道是我们想看见的吗

  诚信果真消失殆尽了吗?不,我不信。我怀着诚信,开始寻觅诚信。其实,不是所有的诚信都消失殆尽。我父亲是一名做剪刀的商人,但他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不合格的剪刀决不会卖出去,即使一不小心卖了出去,也会要求顾客退坏回来。虽然经济上受到些损失,但是却得到了顾客的信任,生意也日渐火红起来,爸爸却从不敢盲目扩大规模,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正因如此,爸爸才经常接到顾客的“催货”电话。有时都不敢接,即使接了,也是在低三下四的给人道歉。想到这儿,我欣慰的笑了。原来诚信还没有“灭绝”,就在自己的身边。

  刘安说:“人先信而后求能”说明“信”重于“能”,诸葛亮说;“勿持功能而失信”说明即使有了功劳也不能失信于人。这些伟人就是有了诚信才流芳百世。从“曾子杀猪”到“一诺千金”,哪一个故事大家不耳熟能详呢?所以,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腾飞,但做人的诚信绝不可抛。人们在社会上只要拥有诚信,那就拥有最大的财富。在七大追求目标中首先保存的一定要是诚信。当人人都讲诚信的时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诚信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言为重,百金轻”。 这句名言充分地说明了诚信在人们心中的份量。

  诚信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在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诚信,一般是指真诚、诚心诚意,不撒谎,讲信用,守承诺,遵守诺言,不违约。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在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我们学过《小珊迪》的故事,靠卖火柴生活的孤儿小珊迪为了送还先生的七个便士,在路途中被马车轧断腿,但在他身受重伤,明知道自己就要死去的时候,还想着让弟弟信守承诺千方百计地把找回的零钱给人家送去,这是多么诚实、守信用的孩子啊!他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和我一样的无数同龄人的心。

  小珊迪的诚信是以生命作代价的呀!他虽然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但他却是诚信的代言人。诚信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更是世界人民和平与发展的精神财富。作为祖国建设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明礼、讲诚信。

  让我们将诚信牢记心中,在书中寻找诚信,在生活中处处讲诚信,让诚信促我们成长!在实践中坚守诺言,让诚信助我们远航吧!

描写诚信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之所以能至今仍屹立在世界上,靠的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古人所崇尚的礼节熏陶出来的,换句话说,中华民族的高尚礼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诚信。

  诚信,从古到今都有它的足迹。古有孔子在《论语》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有谚语“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今有各类诚信人士,如“代买彩票中奖不贪财”“经营者诚信做生意”等。这些古今事迹,俗话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这一高贵品质。诚信在古代还有许多小故事,如:“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等,从这些普通百姓的身上,就能看出诚信是多么的受尊敬。

  正是因为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才没有那么陌生,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人们都可以心贴心,感受人世间的温暖。诚信是如此的重要,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标准,也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他就像一杆秤,称出人们内心世界里看不见,摸不着的品质。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集体,一个社对社会,一个国家也同样重要。对集体而言,没有诚信,就好像没有工作核心,一切都无法进行;会而言,没有诚信,就好像没有进步的动力,一切都无法发展;对国家而言,没有诚信,就好像没有国际间的团结互助,一切富强与繁荣都无法实现。

  诚信,是一切事物发展,进行,实现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 诚信之道,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诚信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我们当代学生,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传承千秋万代,让中华民族的美德万古不朽,永远的无形的的永远“秤滋润人们的心灵。

  我的中国梦——诚信之梦,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希望它能永远延续下去,成为衡量人们道德标准”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吧!

诚信

  诚实就是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欺骗、不隐瞒;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最起码的品德。在我国的成语典故中就有“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等“狼来了”的故事,也是从古代传到现在,它们之所以能够世代流传,说明历代人们都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基本道德,都很重视教育下一代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首先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一个人如果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待人真诚,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古代有一个才子叫晏殊,14时参加科举考试,当考题发下来后,他发现是自己已经做过的,便向考官说明后重新换一道题。皇帝知道了此事,对他的诚实赞不绝口,看到他写的一手好文章,破格提升他做官。后来又让他当太子的老师,皇帝说:“晏殊勤奋好学,为人诚实,做太子的老师最合适。”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着关于诚实守信的事例,今天就发生了一件令我生气的事。本来,我和时丽约好一起去爱书人借书,我们约定的时间是两点,而我一点半就出发了,到那里后还没有两点,于是,我就耐心地等了起来,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见她还没来,我就气乎乎地回家了。回家后,我就打电话给时丽,接电话的是她的妈妈,我问时丽去哪儿了,她妈妈的回答,令我更生气了,时丽去广场商厦了。

  我可不要当时丽那样不守信用的人,同学们,你们要做哪种人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有关诚信的句子

100句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