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社会调查问卷
关爱空巢老人
周大爷是社区的一名资深志愿者,今年已经60岁的他见到每个人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周大爷在社区的号召下,大家成为了光荣的志愿者,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桥梁和纽带,以无偿奉献的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挖掘壮大服务的潜能。
周大爷有着古道热肠,退休下来的老人,往往会是空巢老人,身边的子女常常不在身边,周大爷总是会起到核心凝聚作用,他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他细心地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兴趣和爱好,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全身心服务,不仅锻炼了大家的身体,还放松了心情,达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愉悦,让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社区的乒乓球联赛是本社区内的一个特色活动,每到活动日,社区内喜气洋洋,欢笑声此起彼伏。老太太、老大爷齐齐上阵,一展风采。
此外,周大爷的手机几乎从不关机,在夜里如果接到居民的紧急求助电话,如夫妻打仗、邻里纠纷等,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帮忙解决问题。周大爷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辖区居民们的信赖,每遇麻烦事,大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好人,缺少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人。
空巢老人作文
云烟过往,沧海桑田。一股柔和的风吹起了一层松松的土,混杂着花儿的芬芳与大地的气息,随着惊醒了一个悠长的梦。时光的录相开始缓慢倒带,那些过往时光开始在脑海浮现。
记忆中,一个孤苦伶仃的身影,一张爬满皱纹的笑脸,时常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她时常一个人拄着拐杖在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些废品。她经历了岁月的风蚀,青春逝去,她属于这样一个群体——“空巢老人”。她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因子女太多的忙碌而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她是我的邻居张奶奶。听妈妈说,她的老伴很早以前就离开了人世,儿女也总是为工作四处奔波,很少回家看她,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来。家里只剩下了她一个人。由于身体不太好,她得长年吃药,退休工资不高的她只有靠捡些废品来贴补生活。或许,我应该帮帮她,我曾不止一次有这样的念头。
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去看望她。于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了她家。她的家里有一张吃饭的陈旧餐桌和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张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酸酸的。张奶奶看到我来了,非常高兴,一会儿忙着给我倒水,一会儿忙着给我削水果吃,还不停地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我顿时觉得她是多么需要与人交流,需要人陪伴和关爱啊!不一会儿屋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快到中午时分,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我拉着张奶奶的手,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着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我看到了她的孤单,我想她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了。像张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多。关爱空巢老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子女为了让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可也许当他们挣了很多钱以后,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时他们将后悔莫及。有些事你现在能做却不去做的话,等你想去做时,可能就没机会做了。多陪陪老人吧,让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每个人都应该在情感上关注父母,常回家看看,社会也应该给予老人更多关爱!
关注空巢老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天,我来到了爷爷的身边准备和他谈心,帮他做事。
我先帮爷爷扫了地,然后坐了下来,问“爷爷,跟我说说你的事吧!跟我说说你小时候和工作的事吧!”“好。我小时啊,生活条件挺苦的,吃的是糠菜,好一点就是萝卜。到了厂里,参加了工作,也不舍得花钱,就买点窝头和咸菜,也就五六分钱……”
还没听完,鼻子就酸了。想想现在的生活条件,顿顿都基本有肉,而那时呢?别说顿顿了,就算一年也吃不着点儿肉啊!望着那失去光泽的面孔,我仿佛尝到了那难以下咽的饭菜;摸着那粗糙的手掌,我仿佛看到了哪日夜辛劳的身影;听着那震人心弦的事,我仿佛经历了那饱受风雨的一生。
还是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想这句话的意思不用我再解释了吧。许多人都明白,可就是要欺负老人。一个男子,自己的母亲,亲身母亲,她的衣服竟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这还不说,他还常常殴打老人。那位男子可以说是忘恩负义。老人一生饱受风雨,到了老年时,难道就不该享享福么?我们照顾他就不应该吗?还有许多老人患上了一种恐怖的病症——老年痴呆症。智力和四五岁的孩子一样,他们不更应该受到照顾吗?还有很多老人的孩子外出打工,把老人独自留在家里。
难道他们需要的是钱么?不,是关心!就算他们的生活再富裕,伙食再好,屋子再大,屋子再温暖,那他们真的开心吗?不,是伤心!他们需要的只是儿女的一份关心,希望的只是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顿饭,渴望的只是儿女在自己的身边。儿女在自己的身边,就算生活贫寒,但心也是温暖的。
关注空巢老人
今天,在古米蓝理事长的组织带领下,我和两个班的同学参加了完美春天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早上一大早我们便出发前往金山村。我们分别拜访了村里的两位空巢老人。当我们走到村口的时候,热情的村支书便和我们打了招呼。我们首先拜访的是一位老爷爷,当我们看到他的时候,我们被他的着装惊呆了。老爷爷全身很脏,穿得也破破烂烂。如果在在大街上这位老爷爷的话,真会以为他是一个乞丐。之后,我们去了他家里,家里的情况令我们更加惊讶,他住在一家又低又矮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任何语言有难以形容房子的破烂。而房子里堆放的是老爷爷平时捡回来的垃圾。当了解他的情况后,心里很是气愤,之后又被辛酸代替,老爷爷儿子的家就是隔壁的两层楼房。
之后,我们又去拜访了村里的另一位老人,当我们看见她的时候,她正在田里干活。村支书跟她打了一个招呼,她就哭了,让我们不知所措,赶忙上去安慰她,然后就送她回去了。
短短几小时的活动,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们只是中国这遍土地上其中的两位空巢老人,或许还有比他们更加可怜的老人。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最底层。养儿防老,但是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换来的又是什么?百善孝为先,又有多少人做到了?父母不期望儿女能够让他们有多么富裕,他们慢慢老去,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有时候儿女简单的问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份精心的礼物。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把最好的给了我们,当他们老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好,乌鸦有反哺之恩,更何况人呢
放下忙碌的生活,在闲暇的时候,多陪陪父母,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份简单的关心。
空巢老人
屋子里的老人孤单的坐在门外.身旁还有一只猫,一样的守望.
外面再热闹的场面,再巨大的响动都不能吸引她们或者惊扰她们了,她们更多的时间托付给了家里的陈旧家具.一张破旧的木桌,一把脱漆的木椅,一扇木门还在吱噶吱噶的响着.每一件物品都粘上了自己的气息.都习惯了自己的性格.
身边的孩子放学归来,笑容那么灿烂.淳朴的露出牙齿,或许还有几颗虫牙,或许脸上还有泥巴.他们那么的纯,没有一丝城市孩子的虚荣和妒忌心.他们在石板路上飞奔着.跑啊跑啊,笑呀笑呀.踢着石子.在草坪上打着滚,头发上粘着几根草,脸上的汗珠在阳光下被照的闪闪的亮亮的.在他们的身上,永远可以闻到阳光和泥土的味道.只是,他们的眼睛里无时无刻都发散着对父母的盼望."妈妈爸爸我想你."
可是远在他乡的父母又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因为自己的工作问题,他们却不可以回去看自己最思念的人."其实我也想你."
如此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老人和老人的孩子一定会很快重逢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一定可以很快抱在一起的.
空巢老人
下午,闲来无事,走出家门,散步。
途经一栋住宅楼,正好看见一对老夫妻,也是一对老教师,老头满头白发,拄着那种四个腿的拐棍儿,老太也是满头白发,弓着腰,每有行人走过,老夫妻便停下脚步,望望行人,然后低下头,缓慢地挪动着脚步,一步一步,步履艰难地向前走,走到楼梯口,老夫妻上楼。
老头扶着扶梯,慢慢地慢慢地挪动着脚步,非常艰难,每向上挪动一步就先向前移动一下拐棍儿,老太在身后双手扶着老头儿,同时也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动脚步。十几级楼梯,老夫妻上了足足有五六分钟。
我就这样在不远处看着,看着看着,鼻子一酸。这对老夫妻,教书育人一辈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可是有什么用呢,女儿在国外,儿子在广州,都不在身边,只能老夫妻两个互相照顾,相扶相携,艰难度日。
他们不缺钱,有着很高的退休工资,足够二人生活,退休后的几年,老夫妻还能出去旅旅游,走一走,看一看,可是现在,走不动了,头发白了,腰也驼了。辛辛苦苦把女儿供上大学,考研,考博,然后出国,把儿子供上大学,结果也留在了大学所在的城市广州。
可想而知,老夫妻二人每天在家的一日三餐是怎么解决的,还不是能将就一顿是一顿,甚至能不吃就不吃,因为以他们的年纪想做出像样的饭菜已经不可能了。还好,还能在没事儿的时候,拿着放大镜看看报,读读书,也算是打发时光吧。难道儿子就没有想到把老夫妻接过去吗?之所以没有接老爸老妈过去,可能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吧。
空巢老人真可怜,一方面自己孤苦地度日,一方面还要想念儿孙,就盼着儿孙能常回家看看。可是,儿孙也要工作,也要拼搏,也要经营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回到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爸老妈,看看自己的爷爷奶奶。
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想着,来到一家银行的门口,银行的门口有几个石墩。我定睛一看,石墩上坐着一个老头儿,也是我以前的老同事,目光呆滞地望着路边,见我过来,目光移向我。
“老张,你怎么在这儿?”我停下脚步,问道。
老张嘴里咀嚼着,蠕动着,也不知在吃什么东西,“啊,啊,啊,转转!”老张口齿不是很清楚,不知是因为嘴里吃着东西还是因为什么
我上下打量着老张,右手拿着一个烧饼,旁边也是一个老人拐棍儿,脸上布满老人斑,光秃的头上还残存着几根白发。看着看着,不忍再看。“老张,等一下人们下班了,你走在路上慢点儿,嗷。”
老张“啊啊”地答应着。
老张的老伴儿前几年去世了,一个女儿每天忙着带孙子,也没有时间来照顾老张,老张就这样一个人凄苦地生活着。
我突然想到,虽然退休,但是我还挺健朗,经常和老伴儿去体育场健身散步、去广场跳跳广场舞。可是再过几年,我真的老了,不能动了,是不是也会想老张一样,因为我们也是独生子女,女儿也在外地,也要忙着她的事业,也不能常回家看看。
嗨,不想了,想也没有用,到时候再说吧!
探访空巢老人
社会上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家里又没有家人陪伴的空巢老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空巢老人,希望大家赶紧行动起来。
今天,我和爸爸当了一次义工,去探访那些空巢老人。我们去到老人家,经过老人的允许,便可以帮他(她)打扫卫生,或买一些水果和生活必须品。
我们探访的这位老人是一位老大爷,已经79岁高龄。他的家是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房间黑咕隆咚的,东西也摆放的很凌乱。于是我们帮他整理了屋子,还给他带了一个西瓜。这位老人是一个腿脚极为不方便的人,还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尽力带给他快乐。
虽然探访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想这给老人们带去了很多欢乐,也让我自己活得了很多快乐。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去帮助空巢老人,去给这些老人们一点关爱,尤其是老人的子女们,更应该要常回家看看老人,让老人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空巢老人
中秋佳节理应当团团圆圆。可如今却,团而不圆。 ——题记
从前,我总盼望着过节,可是从什么时候,我便不这么盼望过节了?好像是两年前……
两年前奶奶去世。我们这个家好像失去了主心骨,变得不再团结了,亲情……淡了。
以前过节都是爷爷奶奶张罗着。爷爷奶奶做饭,我们就在客厅看电视,一群孩子们在一起玩儿。晚上再留宿在奶奶家,一家人坐在天台赏月。可是,现在奶奶去世了,爷爷也郁郁寡欢。去年过节。就是吃过饭就回去了。别提赏月,就是连月饼都没吃上。
今年又到了中秋上了,我本不想去。因为我认为这个家没有一点亲情。可是我妈妈给我说,为了爷爷还是去吧。于是我去了,我去大伯家吃饭。这顿饭吃的并不好。上午爷爷在蒸馒头。大伯让我和堂弟叫爷爷去吃饭,堂弟为了看电视怎么也不愿意去。爷爷奶奶最喜欢的就是堂弟,堂弟却为了看电视而不叫爷爷去吃饭。
于是我下去叫爷爷吃饭,发现爷爷的家里很乱很乱,到处堆着都是东西。大伯家是开小店的。我在爷爷的家里发现了酒,奶还有很多东西,但是这些并不是给爷爷的。这只是没有地方儿放,而放在爷爷家里。
爷爷之前的房子租给别人了。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很小,再放满了东西。我看了之后感觉十分的压抑。这间房子没有窗户,就只有一扇门,因为堆积的东西太多了。显得房间里很暗。爷爷的家很乱,但有一处是不乱的,那就是放有奶奶遗照的地方,遗照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爷爷的家里有很多灰尘,可是,唯独这张遗照上面没有一丝的灰尘……
爷爷说他这一锅蒸完就上去吃饭,应该半小时吧。于是我自己便上楼了。大伯问我爷爷呢?我说爷爷在蒸馍,还有半个小时才能开锅。大伯听了之后就招呼我们吃饭。
我们吃完饭不久爷爷就来了,但是大家都吃好了。我抬头看了一下爷爷,偌大的餐桌上,只有爷爷一个人了,爷爷一个人低头的吃着……
我爸爸在铁路工作,他今天上班。而家里只有大伯是爷爷的儿子,大伯吃过饭就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一言不发。
很快,爷爷吃饱了。但是爷爷并没有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电视,而是一个人孤零零地下楼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看着爷爷的背影,想到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什么是空巢老人?是不是子女在身边就不是空巢老人了?我不知道……
我默默地将这一切看在心里,可是我能干什么?我只是一个孩子,我不能与大人争辩,大人生气了就会揍我。我又能为爷爷做些什么呢?我想,我能做到的只是有时间就多陪陪他吧!毕竟爷爷已经失去了奶奶……
我希望我这篇作文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让人们,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吧!这仅仅是我能看到的一件事,我有很多都看不到的,又有多少老人像我爷爷一样
我只是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对老人多一丝亲情!能对老人多一丝关爱!请不要将自己的父母变成——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重阳节到了,这个节日是一些老人最喜欢过的节日了,每到重阳节这个节日,社区就会专门给老人举办了一些锻炼身体的活动,因此,我们把我们的关心、关爱、爱心和心情都放在了他们的生活中里,想让老人度过一个难忘和美丽的夜晚。有些寂寞孤单的“空巢老人”虽然不是怕贫穷,而是怕寂寞和孤单。
伴随着时间的流动老人们越加越多。也就是世界上夫妇越来越多了的意思。
我们一定要多多关心生变的每一个来人,陪伴老人们,祝福老人们,关心老人们,多多回家和他们玩乐和嬉戏。这样他们就会开心的嬉戏游玩。
空巢老人
一般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不住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居住的老人在城市中被称为空巢老人,目前,这样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呢?首先是老人的子女,其次是社区和社会上所有的人关心。
今天,我有幸参加我们班组织的关心“空巢老人”活动。班主任陈老师带领我们去看望潘爷爷。我们敲着 潘爷爷的家门,可惜潘爷爷不在家。听说隔壁也有一个“空巢老人”,她的名字叫潘奶奶。所以我们就去潘奶奶的家。潘奶奶打开了门,我们环顾四周,房间里悄无声息,很冷清。我们热情地对潘奶奶说:“潘奶奶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听我们这一说,潘奶奶的脸上绽开了微笑。我们纷纷把我们准备好的精美礼品送给她,每个人都递上了一份温暖。我们还与潘奶奶拍了照片,留下了美好的纪念。今天,我很开心,但我想潘奶奶会更开心。
在几年前,社区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不像现在这么红火,社区里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有好多和儿女分开居住的空巢老人们,他们感到十分孤独寂寞。 正是由于“空巢老人”心灵上普遍有一种孤独感,几年来,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广为流传。“这首歌之所以轰动,是因为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关心“空巢老人”正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课题。专家建议,儿女多的家庭应轮换回家陪老人住;独生子女最好能住在离父母家较近的地方,方便平时照顾。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不会凉为标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群空巢老人,在社区开展的丰富活动中,他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同时,社会上应形成关注“空巢老人”的氛围,保障老人有一个充实的晚年和多彩的精神世界。作为儿女,更应该用“心”去孝顺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