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的批改评语
日记写作方法:多种形式的批改评价
评价是日记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写日记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评价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评价要改变那种传统的"精批细改"、教师"一评定音"的方式。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悉心呵护学生的每一丝创新、发现。
二是习作批改评价应改变以往那种面面俱到的方法,针对习作训练的重点选一两个部分做重点评价或专题评价。如学了《人物描写》后练习习作,就可重点截取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做专题评价。
除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外,还可激励学生结合习作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要及时掌握学生写作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指导。可把精彩的习作和普通的习作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评价;也可交换日记,让学生间相互评价。此外,鼓励学生把习作带回去,让家长参与评价,掌握学生习作的情况。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更会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这种多形式的评价中,都要力戒"评多导少""优少病多"的弊端,注重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每一次评价中受益,提高表达、评价能力,从而使写作能力不断发展。
日记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好处,沟通了师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其中快乐的成长,享受写作的乐趣。让我们用真情悉心浇灌创新的幼芽,用爱心和学生一起聆听"花开的声音",期待那最美的时刻--让蛹破蝶飞。
上述日记写作方法,是一篇紧扣主题、文辞简练的文章
小学作文加批改评语
9月27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泡了十几粒黄豆,我找来了一个废旧瓶,装了一点水,扑通、扑通……小豆子们都跳下了水,我把小豆子们的“游泳池”放好后,开始仔细地观察。刚开始,小豆子是沉底的,然后慢慢地浮起来。过了一会儿,小豆子皱纹出现了,就像一个个小老头。然后我就去上学了。
终于到放学的时间了,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豆子”。小豆子们还在睡大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变大了一些。我心想:没有发芽也没关系,有个“小胖豆”也不错嘛!看够了我的“小胖豆”后,我就去写作业了。
真希望我的“小胖豆”能快点发芽!
9月28日星期三天气:雨
今天放学回家,我充满期待地跑到“小胖豆”们那里,看看他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变化。果然,它们又有了变化,它们又比昨天胖了好多,个个都水灵灵的,让人一看就有喜悦的感觉,滑溜溜的“小胖豆”睡在瓶底,像一个个贪睡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我感觉有点失望,因为“小胖豆”们没有发芽,我真想大声说:“豆子,你快发芽呀!”我又一想,说了也没用,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9月29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刚睁开眼,就想我的那些“小胖豆”们怎么样了?是否发了芽?于是,我马上起床观察。
哇!“小胖豆”们身子的中间裂开了一条缝,从缝里伸出了鹅黄色的芽儿,像初春的柳芽,柔嫩柔嫩的,可爱极了。我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快起床,豆子长芽了!”妈妈也赶紧起床看豆子,也为此感到高兴。豆子像一头小猪,那小芽就是尾巴,小尾巴翘得可可爱了。
看着这些我亲自培育出来的“小豆芽”,心里高兴极了!
评语:这三篇日记分别介绍了泡豆芽及豆芽的变化变化过程。文章抓住了豆芽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把豆芽描写得形象生动。全文语言流畅,语句清新活泼,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学作文范文附批改评语
XX年11月23日星期二天气:晴
知了的歌声已从树林里消失;苍翠的松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火辣辣的太阳变的温和起来……面对眼前的一切,我恍然大悟:秋意早已潜入人间。
踏上前往田野的小路,一阵凉爽的西风迎面而来,树叶纷飞,犹如仙女散花。落在地面上的落叶犹如淘气的孩子在奔跑、打滚、翻跟头。沿路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亲密无间。
秋天田野的代表物是那一望无边的稻穗。远远望去一片片稻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田野里滚着层层波涛,连绵起伏,十分迷人!一株株稻穗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它们摇晃着小脑袋,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啊,我爱春天的百花盛开,我爱盛夏的莲叶满池,我爱冬天的鹅毛大雪,但我更爱你——秋天的田野。
教师评语:这篇日记,小作者用活泼明快的语言,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文章描述形象具体,用词准确生动,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观察日记》评课材料
李谊男老师的课,有四大亮点:
一、观察“引”路,感官齐动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然而,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对于初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明确。大多数学生把“观察”和“看”画上了等号,这种狭隘的理解往往局限了学生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从而使习作内容干瘪单调。而李老师上课伊始,就把如何观察作为习作的“前奏曲”。解决了观察要多感官的问题。她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看、听、闻、尝、摸,多感官协作,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激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眼动”、“口动”、“手动”、“笔动”,解决了“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
二、口语“促”进,说写配合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文字是语言的精髓,它们都是人类的思想的凝聚。人教版教材在每一次习作之前都安排有口语交际的课型,目的是成为习作教学的引子,为习作做好铺垫,习作其实就是口语交际在纸上的文字表达。
我国著名教育家冯定在《平凡的真理》一书中谈到:语言是说出来的思想,文字是写出来的思想。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让口语交际促进习作生成。
李老师教学时,成功引进口语交际。先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说,再用书面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她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让习作练习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说写相互配合、渗透。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生成流畅的文字。
三、发掘“材”源,读写结合
教材是学生习作最好的媒介。
教材与习作应是吸收与释放的关系,他俩相辅相成。在单元课文的阅读中学生明白了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奥秘,然后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使表达有章可循。而我们许多教师的习作教学,与单元训练重点脱节,如无舵之舟,孤舟独行,丧失了前行的方向。如果我们用阅读教学介入引渡,习作必将张足帆力驶向成功的彼岸。
李老师教学的又一亮点就是充分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写择读、读以致‘用’”。
她分别节选了本单元课文的三个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课文中的写作顺序,利用教材更好地落实了单元重点,发挥了课文“例子”的作用,凭借着课文的“例子”,有意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习作方法。其实,课文中可以挖掘的习作点很多,可李老师秉承“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理念,善于取舍,分解了的单元习作训练点,把阅读与习作融为一体,让教材“着地”,水到渠成。
四、贯穿“活”动实践体验
李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让习作教学焕发了别样的风采。
她精心设计习作活动,思路开阔:从动物、植物、生活、游戏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实践体验,实际观察。“小鱼的生活”、“吃橘子”、“沏茶”“吹泡泡游戏”唤醒“儿童意识”,把习作的内容和方法不露痕迹地隐藏在活动里,巧妙地传递到笔尖上。这种有效的习作活动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解放了学生的四肢和感官,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发现。老师也在孩子们中间观察巡视,和学生融为一体,和孩子们的脉搏一起律动,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自然无痕地传授方法,激发兴趣。李老师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让学生学得愉快,写得轻松。这样的“活动式”教学设计可以将每个学生带入一个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习作情境,教学的成功不言而喻。
总之,整节课李老师构思巧妙,以人为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学充满活力。他让学生畅所欲言,彰显个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堂耐人寻味的好课。
不足:其实习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急功近利,作文前缺少让学生走进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习作中缺少个别指导,习作后的评价还要更有针对性。
建议:作文教学的设计要有全局观,不能“单打独斗”,除了要了解一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还要关注整册书教学的重点,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从整体入手,再返回整体,有序延伸。同时单元组合要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在整合中发挥整体功能,让习作教学结束“孤身自由漂流”,回归教材,关注群文,实现大语文观。
观察作文带批改评语
瞧!我们家又多了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一个可爱又漂亮的生态瓶呈现在我眼前,在我眼中他不是一个生态瓶,而是一个缩小版的海底世界,也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我跑到生态瓶前,细细地观赏起来。生态瓶里有两条小金鱼、一些石头、几根水草和一只小青蛙……水草在水中好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爷爷,穿着深绿色的上衣,笑呵呵的站在沙滩上。这几条小鱼眼睛鼓鼓的、黑亮亮的,金黄色的身体上夹杂着棕色的条纹。它长的很结实,肚子圆滚滚的,嘴巴不停的一张一合,还不时地吐出一串串的水泡泡。活蹦乱跳的小鱼们佛是一个个真烂漫的小姑娘,在沙滩上蹦蹦跳跳,一会儿又是像水草爷爷撒娇似的。
小鱼们上游过来,围着石头团团转,陌生的盯着石头,投以好奇的目光。而且,时不时还用尾巴去拍,当尾巴碰着石头时,它们好像受了条件反射的影响似的,嗖的一下又收了回来。看到小鱼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聪明的小鱼们渐渐的,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就又放开胆子蹭着石头玩耍起来。
精神十足的它们摆着尾巴,有时还猛地跃出水面,漏出雪白的肚皮,落下来又溅起了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
看到这,我又陷入了沉思。
观察日记(二)
随着时间在不断地流失,再看生态瓶跟以前比就觉得丰富了许多。
今天生态瓶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水草长大了。前几天还是小水草今天就长到了7厘米高,好神奇。但是小鱼和小青蛙还没长大。
放学回到家后,我立马跑到生态瓶前去观察小鱼,只见调皮的小鱼把两三颗沙子含在嘴里,一下子又吐出来。然后又连续重复做了几次这个举动。过了一会儿,它开始往上游,把嘴靠到瓶子边上,围着瓶子边转了一圈,然后又往下游。
放学回家后,我又像往常一样,蹲在生态瓶前观察小鱼。只见小鱼不是那么生龙活虎了,它们一边悠闲的吐着泡泡,一边慢腾腾的游着,在水草上面吸来吸去,好像在吃水草,它把水草表面上的一些微小的,白色的微生物吸进嘴里,然后吐了几个泡泡,围着水草转了几圈,把一些细沙含在嘴里,又吐出来。我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生态瓶,小鱼们像接到警报一样,马上快速地绕着瓶子游动了两三秒,然后又渐渐慢了下来。
小鱼累了,那只小青蛙却来了劲,那只黄色的小青蛙大模大样的在“散步”,一会儿浮上了水面,一会潜入了水底,它蹬着腿,好像要跳出去似的。这时的它,又好像一位好胜的跳水姑娘,两腿一蹬,跃向空中。
啊!生态瓶,好一个多彩的世界。
观察日记作文加批语
星期四,我从一批绿色的绿豆中精心选了几粒,泡进了装着水的碗里,我心想,小豆子们,好好泡个冷水澡快快生长吧,你们要是没有变化,我可不会轻易让你们出来的。
第二天,早上六点,我起床去看这些小绿豆们,发现它们都膨胀了起来,有的还裂开了一条大大的缝。
下午四点,我迫不及待地跑进我的房间,去瞧瞧我的那些小豆。哦,不,它们已经是大绿豆了,大部分绿豆全发了芽,芽是白色的,形状犹如羊角一般。
第二天,下午三点,我发现绿豆的芽都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了,最长的有一厘米,而且都变成弯曲的了。
晚上八点我还是放心不下那些大绿豆,于是,又去瞧了瞧。真让人吃惊,那颗下午还挺短的豆芽都已经长到二厘米长了,而且它直直地穿过绿色的外壳,简直可以用“高耸入云”来形容。豆芽紧紧地缠住了豆子,有的还毫不客气地缠住了别的豆子上。
真想知道下个星期四它会变成什么样。好期待啊!
【评语】在这篇日记中,小作者对不同时间绿豆的不同形态做了详尽描述,这说明小作者对绿豆发芽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小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文章读来很真实、形象。
观察日记作文加评语
10月21日星期三
今天我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豆子。只见绿豆变大了一点,也变胖了。我惊奇地喊道:“绿豆变大了耶!”妈妈叫我再仔细看一看,还有什么变化。我赶紧把杯子捧到眼前,仔细地观察起来。哇!绿豆竟然长出小芽了!我拿出一颗绿豆来,细细研究,原来它的芽是从那条白缝长出来的。就像一个娃娃刚刚长出第一颗牙,还是歪的呢!
黄豆变软了,变大了。我还惊奇地发现,黄豆没有昨天的皱纹了,表面变得光滑了。爸爸告诉我:“因为黄豆吸足了水,所以没有昨天的皱纹了。”
10月22日星期四
今天我的绿豆开始蜕皮了,就像蝴蝶挣扎着从蛹里出来。它的芽更粗更长了,就像小象刚长出第一颗象牙,美丽极了。
黄豆仍然是光溜溜的,我给它换水时,发现水是浑水,我非常担心。现在黄豆更大了,但没有任何小芽,我越来越担心了,黄豆不会夭折吧,真希望明天能长出小芽来。
10月23日星期五
今天绿豆蜕完了皮,变成了一个个光溜溜的白娃娃,又像一只只小蝌蚪,头大身子小,可爱极了。爸爸对我说:“这个时候就要用湿纱布把它们包起来,因为它们不需要太多的水了,水多了就会淹死。”
而黄豆却没有任何变化,我失望极了,几乎要绝望了。我怀疑黄豆的能量被绿豆吸取了,要不怎么会这样
10月24日星期六
现在的绿豆像一只只天鹅,高贵地昂着头。再过一两天,绿豆可能就可以吃了,可是对于心急的我来说,一天就像一年那样长。
黄豆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10月25日星期天
今天,绿豆中有几个已经有一点紫红色了,就像萝卜的根。然后,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绿豆芽长出了大约三毫米的绿叶子,就像一只螃蟹钳子。
在我绝望的时候,黄豆竟然长出了一点又粗又短的小芽,真像一条大毛毛虫。我欣喜万分,感慨道:“黄豆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20xx年10月27日星期二
今天,我惊喜地发现,绿豆长出的两片小叶子,最长的达到了2厘米呢!它的根越长越弯了,加上两片叶子,就像一只只野水鸭,好玩极了!
黄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一条胖乎乎的小芽垂在一条白沟。
【点评】这六篇日记详细地介绍了绿豆和黄豆每天的不同变化。文章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豆子不同日期的不同形态。小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准确,是篇不错的习作。
小学生观察日记作文评语
1、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3、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4、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5、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6、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7、开头简洁自然,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8、这篇短文的特点可概括为亲切,温馨,隽永
9、文中描绘的…清新活泼,欢快明朗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童心,使文章也有了生命力
10、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1、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2、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3、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4、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5、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6、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7、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8、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19,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0、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21、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22、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23、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24、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25、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26、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27、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光般的温暖,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
28、音乐是美的,而本文的语言同样优美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想象,多美啊!
29、文章的"读"与"感"联系紧密,事例叙述行动,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30、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观察日记评语
今天我又去小区门口去观察菊花。
还没走到花坛,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哇!原来是菊花开了。我还以为有人在那撒了香水呢。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跑到菊花旁边,dun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菊花的花瓣,长短不一,千zi百态,就像漂亮阿yi头上的卷发,又像一条条金黄丝带。
更为神奇的是,菊花的叶子上还有二只蝗虫。我悄悄地走过去把这二只蝗虫给抓了起来,丢到水里把蝗虫淹死了。我把蝗虫的尸体放到蚂蚁穴旁边,让蚂蚁把这个害虫给吃了。
我把这二个害虫给杀死了,真开心啊!
【总评】:
方泽昊小朋友写的这则观察日记符合三年级上学期第四组习作的内容,与单元学习主题紧密结合,即写观察日记。从教材提出的习作要求来看:一是把观察到的写进自己的日记里;二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然后可以把平时积累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中。不光要写看到的,还要写自己想到的。
小作者通过观察小区门口花坛里的菊花,抓住了菊花花瓣的特点,运用了恰当的词语,采用了的合理的比喻,让我们仿佛闻到了花香,看到了美丽的菊花。小作者还抓住了描写动作的词语,描绘出想看到菊花的迫切心情。整篇文章用词准确、语句较通顺,结构条理清楚。
小作者能做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认真观察,并认真记录。但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写下来,要有侧重点,我们观察的重点是菊花,那么我们就紧紧围绕菊花来写。
小学三年级观察日记评语
1. 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2.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3. 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4. 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5. 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6. 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7. 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8. 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9. 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0. 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1.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2. 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3. 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4. 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5. 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6. 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7.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8.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9.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20.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