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集好词好句摘抄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要是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不在乎。”劳动中要是没有,又怎么会有甜呢?世间没有不劳动就获得的快乐,也没有可以不吃苦的劳动。老舍爷爷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多得些知识并不是坏事。”说得多好啊!不过,要获取知识,如果不付出劳动,不尝尽酸苦,怎么能行?又怎会取得快乐和甘甜?吃不得苦的人,永远无法邀游知识的海洋。我以往学习,吃不得苦,想学好功课,却又改不掉贪玩贪睡的毛病。经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育,我终于明白了“学习应当吃苦耐劳”的道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老舍爷爷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这句话将永远是我的座右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拼装蝴蝶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阳火辣辣的,热气的人,蚊子“大军”更是令人烦恼不堪,但我还是专心致志地拼装,拼装相当困难;我毫不放松。一秒钟、两秒钟……一分钟、两分钟……我的手心里积满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坚持不懈地挤压着,连零件的锐角划破了手也不在乎。终于,一架精致的小蝴蝶模型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愉快地想:虽吃了些苦,值得!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深深认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尝尽了苦、辣、酸、咸之后,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我一定永远热爱劳动!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在记忆里,认识老舍还得从《养花》说起,但是仅留着的一点印象只觉得他是爱花的,也很喜欢养花的。从这里似乎还是很难看出什么来,更何况这个记忆还是很久以前学习语文得来的,所以想对老舍说上什么,仅凭一丝记忆是不行的。
曾在半月前说下狠话,一定要给老舍的散文做个评论,只是因为当时看老舍散文时总是使我忍俊不禁。时间在眨眼间逝去,这本《老舍散文》,却依旧的躺在书架上,似乎已经没有他存在的意义了。但是每次看到他静静的靠在书堆里,心里不免有点内疚了,他似乎也在呼唤着我,促使着我再拿起他,去翻一翻看一看。
步入正题,对于《老舍散文》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下面主要采用总分的方式,来阐述我对于《老舍散文》的点滴感受。
此刻,距离上段内容,又有些时日了,我是该用心把他写好的,而且也不应该一直拖延着,我一定会尽力的去为《老舍散文》做出最出色的评论。这是我读了巴金的《怀念老舍同志》所触发的感受,只觉得心中有一种悔恨。但是即使没有看这篇文章,我还是会为《老舍散文》写下很多的文字的,也以此来纪念老舍同志。
其实,对于老舍的接触并不少,《茶馆》、《骆驼祥子》都是他的不朽之作,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舍早已活在我们的心中了,现在是,以后也永远是。
对于《老舍散文》,只要你用心读的,都不难对此分类,就只是以内容分,主要有抒情、写景、记人以及文论。但可从目录的编排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三部分,幽默的散文也是占据绝大部分的,所以曾经一时有这个兴致,却没这个行动,是有点力不从心了。
随着对于整本书的理解,以前的印象也随之强化了,对于《五月的青岛》也顿时又有了记忆了,原来老舍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这又是我的不够用心了。你看像《一些印象》、《吊济南》、《大明湖之春》等,都会使你产生“一些印象”的,而且那一景一物都会浮现在你的眼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他可以对水产生很浓厚的感情,只有这样的细致与投入,你才能感受水的清澈与甜美。他可以花不多的笔墨,把山画的重峦叠障、峰回缭绕、苍翠欲滴,你便不禁佩服他的手法的绝妙。他自然很爱花的,也及会赏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他眼中的景色,从不缺乏色彩,色彩之多却又是你不能及的。即使路边的绿叶,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在他看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他的情感极其细腻,对于大明湖或是千佛山等,哪怕是小小的变迁,都会使他感触颇深。
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依旧还存在这个世上,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读者,他是把心交给了我们的,他的率真与坦诚从心底里流淌出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是你给了我们暖意与欣悦。你看所处可见的都有老舍的印记的,或继承或发展。
对于记人的,《我的几个房东》、《宗月大师》、《我的母亲》等,都间接的反映了老舍的生活。我能理解一个出自贫穷家庭的困苦,然而老舍给我们的印象却总是这般的坚强。这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时候贫穷也不是坏事,这便造就他对于知识的渴望,这里该向老舍学习的,也绝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是《我的母亲》,这五年来我一直远离着家乡,对于母亲的思念也是难以言表的。因为有着同样的情怀,所以带着这份感情,我体会到了《我的母亲》的伟大,然而我是幸运了,每一次回家我总能感受母亲带给我的温馨与慈爱。下面是我挑选的几句话:“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失去慈母更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我要抑制住自己的情感,也只能以“心痛!心痛!”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又想起巴金对于老舍的怀念了,里面的疑问,又让我联想起他的《诗人》来,这是为数不多的抒情文。他说过:“要成为诗人须中魔啊。要掉了头,牺牲了命,而必求真理至善之阐明,与美丽幸福之揭示,才是诗人啊。”或许这里能够解释巴金怀念老舍一文的疑问吧!他有着诗人的气节和操守,他继承着诗人那隐藏在他骨子里的品格和性情,对于他自沉太平湖是很好的阐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他的舍身保节,唯有站在诗人的角度视之,才能看的透彻的。
最后才说老舍的幽默,并不是说幽默的分量不重。我是想借着后面空旷的地儿,来给老舍的幽默作详尽的阐述,也以此来表明老舍先生是运用幽默语言的大师。他也曾使我忍俊不禁,于是作出了承诺,自然这是幽默的作用了,也绝对应该使我信服的。你不信?那就一起来聆听我对于老舍幽默的阐释吧!他的幽默,绝对不是肤浅的笑话,是极具智慧与力量,是一种具有鲜明思想的幽默。《有声电影》、《有钱最好》、《当幽默变成油抹》、《搬家》等,都会使你幽默一把的。我们的生活也不缺乏幽默的色彩,老舍的幽默自然也离不开生活,可以说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散文里的,产生的效果却不逊色于生活,这是不能否定的。在他的幽默散文里,在他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着幽默的影子,让你乐在其中却仍能专心的品读。可以说老舍的幽默,是恰到了好处的,在于他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度,使我们可以在这里久久的遨游着,而不知疲惫。在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中,有这么一句话:“能够自己拿自己开玩笑,此人有希望成为幽默大师,因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味。”对于老舍我们没理由去质疑他了,他永远都是活在我们心中的幽默大师。你还不信吗?那就赶紧去看看《老舍散文》吧!
想以他的遗言结尾,不免有点心酸,于是借用巴金的一句感人肺腑话:“我们都爱你,没有人会忘记你,你要在中国人民中间永远地活下去!”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姐有一本厚厚的《老舍精典作品选》,我趁着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看。《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爱看的。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觉得祥子实在太可怜了。祥子善良纯朴,对生活有骆驼一样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用血汗钱买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没过多久,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兵抓去,车子被夺走了。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取了他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后来,又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因虎妞难产死了,不得不卖车料理丧事。最后,祥子成了一个堕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现代,他可以在北京城里开出租车,做上“的哥”。凭着他的吃苦耐劳和对北京城的熟悉,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一定可以买上一辆轿车。而且,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虎妞的难产是小儿科,母子完全可以平安无事。这样祥子一家就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往好处想,凭着虎妞治理人和车厂的能耐,经营一个出租车公司就更发达了。
这样一想,我全明白了,要是现在,祥子就可以避免许多的不幸。所以,归根到底,祥子的悲惨遭遇是由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见惯了很多的富人,整天泡在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似乎他一生的事业就是怎样想方设法地花钱,挥霍无度是他们的得意之作。虽然这种说法对于一部分自己辛苦创业勤俭过活或热心公益事业的富人很不公平,但过此等生活的富人还是不在少数,给人留下一种感觉——他正承受空虚与无聊的袭击。物质上的富足与精神上的贫瘠于他们自身则表现为花天酒地,似乎灵与肉不再契合,内心显得空荡荡的一无所有。而在他人看来,则难免要为世道不公世风日下而大发感慨。
所幸的是,整个世界还是能保持万物的平衡的。有精神上的乞丐,就必然有精神上的富翁,即使他们的物质是那般匮乏,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甚至连住都成问题,有时还得流亡在外,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能为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老舍,鲁迅,郁达夫,甚或是一些并没有留下什么大名的可敬的人。
“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流亡中,连这点讲究也牺牲了。虽然也没多大的苦痛,可是身上一痒,就疑心是有虱子!”“早晨吃豆浆与油条也须花两角多了!自元旦起,废止朝食。空着肚皮写作,脑子似乎倒更清楚。和尚们有每日只进一餐的。由写家而出家,照现在的情形看来,倒许是条顺路。”多么辛酸的文字!这就是语言大师老舍曾经的生活!他曾说过“先上吊,再戒烟”,可见烟于他几乎胜于生命。但当他真的连最劣质的烟都买不起时,当他为了生活每天都得拿笔写时,当他患有贫血却连买猪肝都成大问题时,当他连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时,当他身体有恙却依然硬撑着时,当他想拜访朋友却掏不出车费时,该有多么无奈!
可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多少无价之宝——一篇篇美文佳作!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养花》、《猫》、《草原》、《林海》等好多名篇呢!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的幽默、正直、纯真、爱国、爱民、爱自然,以及他那虽穷困却富有生机与情趣的生活——他家的花鸟虫鱼猫也都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文人墨客都热衷于寄情山水,老舍也不例外。在他的眼里心里,大自然是那样慷慨大方,给予了他许许多多,而他,简直就是大自然母亲最虔诚的儿子,始终热爱着美丽的家园。因了这份热切的爱,博大的爱,深情的爱,大自然的景色成了他的精神慰藉,变得那般惹人怜爱,那般叫人痴迷,那般值得赞美。
你听:“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得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鬼子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座北方的老城济南,一个应是相当平常的冬天,在作者眼里却如婴儿般可爱,如娇妇般动人。这需要一颗对生活、对自然何等火热的心啊!再有《林海》中的来到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之感,《草原》里的民族团结的浓情和草原的风土人情,都证实了老舍先生精神上的富足。在这般博大的情怀面前,生活上一时的困窘又算得了什么!
是呀,作为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清贫的,高付出,低收入,似乎就是老师的本分。譬如书,往往是老师的最爱,可常因囊中羞涩而只能驻足于书店,久久舍不得离开,更不用说生活中的其他高消费狂享受了。但,老师却自有一种真情滋润着,并由此而变得精神起来,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滋味。那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融合,情与情的交流,思与思的碰撞。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感受得到的。这些,全是精神层面的收获,也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但这不正是一种富足吗?用心投入一份工作,不在乎物质上的回报,其实也不会亏待自己。正如老舍先生那样,虽然日子过得清苦,有时连写作也是为了生计,但他从来就是个富翁,而且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该有多么值得骄傲!
现如今,也有不少的人使精神与物质这一对矛盾得到了统一。他们拥有物质上的财富,也为全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而绝不会仗着有钱做无聊的甚至不可见人的事。于是,灾区重建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了,希望学校崛起在贫困山村,非洲难民的吃住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多么希望世界上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无论是黑白棕黄各色皮肤还是亚欧美非各大洲各国各类人,都远离贫瘠,永远富足!这或许可以成为全世界每个人的一个最美好的梦吧!
老舍代表作品蛤藻集之听来的故事
宋伯公是个可爱的人。他的可爱由于互相关联的两点:他热心交友,舍己从人;朋友托给他的事,他都当作自己的事那样给办理;他永远不怕多受累。因为这个,他的经验所以比一般人的都丰富,他有许多可听的故事。大家爱他的忠诚,也爱他的故事。找他帮忙也好,找他闲谈也好,他总是使人满意的。
对于青岛的樱花,我久已听人讲究过;既然今年有看着的机会,一定不去未免显着自己太别扭;虽然我经验过的对风景名胜和类似樱花这路玩艺的失望使我并不十分热心。太阳刚给嫩树叶油上一层绿银光,我就动身向公园走去,心里说:早点走,省得把看花的精神移到看人上去。这个主意果然不错,树下应景而设的果摊茶桌,还都没摆好呢,差不多除了几位在那儿打扫甘蔗渣子、橘皮和昨天游客们所遗下的一切七零八碎的清道夫,就只有我自己。我在那条樱花路上来回蹓跶,远观近玩的细细的看了一番樱花。
樱花说不上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它艳丽不如桃花,玲珑不如海棠,清素不如梨花,简直没有什么香味。它的好处在乎“盛”:每一丛有十多朵,每一枝有许多丛;再加上一株挨着一株,看过去是一团团的白雪,微染着朝阳在雪上映出的一点浅粉。来一阵微风,樱树没有海棠那样的轻动多姿,而是整团的雪全体摆动;隔着松墙看过去,不见树身,只见一片雪海轻移,倒还不错。设若有下判断的必要,我只能说樱花的好处是使人痛快,它多、它白、它亮,它使人觉得春忽然发了疯,若是以一朵或一株而论,我简直不能给它六十分以上。
无论怎说吧,我算是看过了樱花。不算冤,可也不想再看,就带着这点心情我由花径中往回走,朝阳射着我的背。走到了梅花路的路头,我疑惑我的眼是有了毛病:迎面来的是宋伯公!这个忙人会有工夫来看樱花!
不是他是谁呢,他从远远的就“嘿喽”,一直“嘿喽”到握着我的手。他的脸朝着太阳,亮得和春光一样。“嘿喽,嘿喽,”他想不起说什么,只就着舌头的便利又补上这么两下。
“你也来看花?”我笑着问。
“可就是,我也来看花!”他松了我的手。
“算了吧,跟我回家溜溜舌头去好不好?”我愿意听他瞎扯,所以不管他怎样热心看花了。
“总得看一下,大老远来的;看一眼,我跟你回家,有工夫;今天我们的头儿逛劳山去,我也放了自己一天的假。”他的眼向樱花那边望了望,表示非去看看不可的样子。我只好陪他再走一遭了。他的看花法和我的大不相同了。在他的眼中,每棵树都象人似的,有历史,有个性,还有名字:“看那棵‘小歪脖’,今年也长了本事;嘿!看这位‘老太太’,居然大卖力气;去年,去年,她才开了,哼,二十来朵花吧!嘿喽!”他立在一棵细高的樱树前面:“‘小旗杆’,这不行呀,净往云彩里钻,不别枝子!不行,我不看电线杆子,告诉你!”然后他转向我来:“去年,它就这么细高,今年还这样,没办法!”
“它们都是你的朋友?”我笑了。
宋伯公也笑了:“哼,那边的那一片,几时栽的,哪棵是补种的,我都知道。”
看一下!他看了一点多钟!我不明白他怎么会对这些树感到这样的兴趣。连树干上抹着的白灰,他都得摸一摸,有一片话。诚然,他讲说什么都有趣;可是我对树木本身既没他那样的热诚,所以他的话也就打不到我的心里去。我希望他说些别的。我也看出来,假如我不把他拉走,他是满可以把我说得变成一棵树,一声不出的听他说个三天五天的。
我把他硬扯到家中来。我允许给他打酒买菜;他接收了我的贿赂。他忘了樱花,可是我并想不起一定的事儿来说。瞎扯了半天,我提到孟智辰来。他马上接了过去:“提起孟智辰来,那天你见他的经过如何?”
我并不很认识这个孟先生——或者应说孟秘书长——我前几天见过他一面,还是由宋伯公介绍的。我不是要见孟先生,而是必须见孟秘书长;我有件非秘书长不办的事情。“我见着了他,”我说,“跟你告诉我的一点也不差:四棱子脑袋;牙和眼睛老预备着发笑唯恐笑晚了;脸上的神气明明宣布着:我什么也记不住,只能陪你笑一笑。”“是不是?”宋伯公有点得意他形容人的本事。“可是,对那件事他怎么说?”
“他,他没办法。”
“什么?又没办法?这小子又要升官了!”宋伯公咬上嘴唇,象是想着点什么。
“没办法就又要升官了?”我有点惊异。
“你看,我这儿不是想哪吗?”
我不敢再紧问了,他要说一件事就要说完全了,我必须忍耐的等他想。虽然我的惊异使我想马上问他许多问题,可是我不敢开口;“凭他那个神气,怎能当上秘书长?”这句最先来到嘴边上的,我也咽下去。
我忍耐的等着他,好象避雨的时候渴望黑云裂开一点那样。不久——虽然我觉得仿佛很久——他的眼球里透出点笑光来,我知道他是预备好了。
“哼!”他出了声:“够写篇小说的!”
“说吧,下午请你看电影!”
“值得看三次电影的,真的!”宋伯公知道他所有的故事的价值:“你知道,孟秘书长是我大学里的同学?一点不瞎吹!同系同班,真正的同学。那时候,他就是个重要人物:学生会的会长呀,作各种代表呀,都是他。”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书似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前进的道路;书又似一座小桥,连通了心与灵的两岸;书更似一叶帆,推进着一艘优扬的小船不断前进。
趵突泉是美的,老舍眼里它也是美的,但有些悲,让人感到悲。不知为何他的文章多是悲,少欢。使人不解,但又让人知前时的事,让人心欢。趵突泉,水突突冒。水,淡淡,红墙白瓦倒映水中,好像地上有的,水里也会有。一片落叶,水动了,一圈圈水波,随着目光泉在突出,但老舍笔下,只喜欢它流出的小溪。但随着走,发现了,我也明白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趵突泉就是范例,再清的水,再绿的树,只要,人们打起小地摊,那美,就不复存在了。
地上有了杂物,无言可说,能干什么?虽乱,但久立望,天下第一泉,又不得不赞叹天然的美。《趵突泉的欣赏》让我感到了祖国的美丽,感到当时社会的可恶,甚至把我带入那些陈年旧事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中,触到了一颗湿润的心。兴许,老舍当时,也为祖国而叹息,想让祖国走向光明吧!不然,他为何为国而悲呢
随页飞,大明湖也乃济南一绝,美丽动人,山上佛寺,湖光映高山、白云。济南主要是水,大明湖和趵突泉都是美丽的,是济南一绝,都是美的。但是,老舍能看出真正的美丑,丑是丑,美是美,从不胡说。从美中看丑,丑中看美,但一定都是爱国的。无论是什么,大明湖很美,但它发现了水泥沙石,田地让美失去原色,美不在美了。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老舍写作学英国作家狄更斯,以乐观幽默态度面对人生,这样应该写得都是喜剧,他早期的作品《二马》等并不见佳,一些语调幽默做作,有失油滑。但他写得好的却是悲剧,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最悲惨的是他笑对人生,人生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玩笑,文革初期遭受迫害,逼迫得投湖自杀,这是最大悲剧罢。
他的一些散文也风趣幽默,能让人开心一笑。比如他著名的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墓。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六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己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文字简要,幽默风趣,一直为人们称道,到现在也没看到能和这媲美的小传呢。
老舍散文集读后感
读老舍先生的散文,真是一种享受。它能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宛如清风拂面,仿佛偷来的悠闲自在,犹如小孔中看世界,心中窃喜不断。那美妙的景色,悠闲的生活,乐观的人生态度,浓厚的情感表达,无不让人深深沉醉其中,使人真正明白生活的真谛,宛如置身天堂。
“天堂”,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渴望与追求。可当人们轻易地拥有并坐享其成时,却发觉“天堂”给予自己的并不是所想要的幸福,而是一种无聊、空虚的美好掩饰。这时“天堂”的实质便是地狱。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生活的意义,多在于付出,而不在于一味索取。
人生仿若一张鱼网,并非一撒一收间就可收获鲜鱼,而需心境平和地找准时机,勤于劳作。好似水般淡泊的人,以勤勉为本,不管时间如何周而复始,心中仍是平静。
老舍先生曾写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如此有益身心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想起那穿行花草间的老者,游目骋怀,做生活的主人,不禁沉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是这闲逸之情,用其花养其心德,看透人世凡俗。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衬托生命的真谛。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不就是生活的真谛吗
百年后物是人非,一切都在不知中变迁。松柏翠竹,冬日寒雪,皎皎月色,绚烂星辰,何曾有思?寰宇内没有永恒的生命,没有永恒的星宿,没有永恒的回忆,有的只是永恒的变迁。
孩提时无忧无虑,青年时逍遥自在,壮年时谨慎小心,直至半百后痛定思痛。蓦然回首间生活已近尽头,才幡然悔悟……
什么是理想的“天堂”?它是一个过程,一个在追求我们梦想中苦与乐的过程,它是一种心境,一种在平庸生活中以悠然心态去客观看待人世盛衰、花开花落、潮起潮退的心境。
苍穹有雾霞虹影陪伴,自然有缤纷四季陪伴,过往有晨钟暮鼓陪伴,而我们只有它来作伴。
人生在勤,只为了更为美好的未来!
老舍的散文集感悟
今天,我看了老舍的散文集。真的很好,很幽默,我笑出声了,而后是一阵沉默。那么幽默的老舍已经逝去了。他能写出这样幽默的散文,一定是个乐观的人,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我觉得很痛惜。
没有生活在“文革”时代,不知道那时的社会到底有多黑暗,我们都没经历过。但老舍先生的是自杀,让我从侧面感受到了,连先生这么幽默乐观的人都活不下去了,选择了另一种伟大与永生。“文革”,一定要加引号的“文革”,我们能向谁质问呢
也许,让先生选择死亡的还有人民的误解,在全国头昏脑胀的时刻,人民被“红卫兵”蒙蔽,仇视伟大的作家,先生该痛心啊。他最爱的人民都已不再信任他,所有的信念都在那时被摧毁,还要活下去吗?所讴歌的新中国就是这样吗
身处黑暗时,向往光明,并努力为之奋斗。现在来到所谓的“光明时代”,怎么能这样
“鲁郭茅,巴老曹”,当代伟大的作家。鲁迅是被神化了的,我喜欢鲁迅的犀利笔锋,很深刻,处在当局却能看到我们后人清楚的事,泠泠地蔑视一切黑暗。他是能在黑暗处能看到光明,在光明处能看到黑暗。他无党,只不过我党一直认为是我们的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郭沫若,他不是起先写《女神》、《凤凰涅磐》、《棠棣之花》的热血青年,到后来的“御用文人”,这是个悲哀。“郭老不算老,诗多好的少,大家齐努力,学习毛主席!”,郭沫若文集一改再改,为了适应政府。《郭沫若诗选》后面的我看不下去,那么谄媚,不过也可能郭先生真的很崇拜毛主席,那时候的人都对于毛泽东若天神般的景仰。郭沫若一开使的诗真的很好。茅盾,排在“巴老曹”之前,也是有政治性、革命性的东西,无产阶级反抗精神,至今不我还没有真正阅读过茅盾的文章。
巴金,很好。他能熬过“文革”,能从“文革”中活下来的人,就是一种伟大!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真正开始反思“文革”,作为当时文坛老大哥,勇敢的站出来引领文学界,《小狗包弟》、《怀念萧珊》,他是个很真实的人。巴金与曹禺,对于老舍的去世很受打击,很好的朋友啊,就这么永远地走了。老舍,舒庆春,舍去自己,全都投身给自己所热爱的这片土地,所热爱的广大人民,真正的忘我换来的只是死亡吗?是生存不下去吗?一位老人,去要承受这样的身体与精神折磨,巴金很长寿,若都像巴金一样该多好。经历过“文革”,一切都会改变,曹禺再也写不出《雷雨》这样的伟作,二三十年代的热血青年已经看到了所向往的未来,痛心,自己一天天看着长大的孩子却伤害自己,未来全部是自己所期望的那样。经历过“文革”,尝过黑暗的苦水,这一切必须都由他们承担吗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委不是瞎子,不是蔑视中国人。在这一批作家本该产出巨作的年代,却承受“文革”。他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经历战乱,新中国的成立,和平建设,该为几千年的画上一个句号了。老舍先生本该已被评为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却因为自杀,诺贝尔奖只授予活人,赢家成了川康端成。我们有太多的遗憾,这个世界,总会有失去。
老舍先生去世了33年了。老舍先生一直赞美热爱的济南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她现在的样子呀。石头路没有了,沥青平坦的路交叉在济南城里。在没有护城河边青柳,在没有从上到下像蓝水晶般澄澈,一切都没了。济南的老火车站这么经典的遗迹被现代化所取代,留给后人是传统丧失永久的痛心。只有一个老钟,被后来明白的人所珍惜。人总是失去后才觉其重要性。
有时及抬头看看天,看看云,想老舍笔下的秀气、有山有水、澄澈的济南,济南有美的过去,我只能从偶尔的蓝天白云中看到一些影子。
天,到底本该蓝色啊。
老舍散文《药集》
今年的药集是从四月甘五日起,一共开半个月——有人说今年只开三天,中国事向来是没准儿的。地点在南券门街与三和街。这两条街是在南关里,北口在正觉寺街,南头顶着南围子墙。
喝!药真多!越因为我不认识它们越显着多!
每逢我到大药房去,我总以为各种瓶子中的黄水全是硫酸,白的全是蒸溜水,因为我的化学知识只限于此。但是药房的小瓶小罐上都有标签,并不难于检认;假若我害头疼,而药房的人给我硫酸喝,我决不会答应他的。到了药集,可是真没有法儿了!一捆一捆,一袋一袋,一包一包,全是药材,全没有标签!而且买主只问价钱,不问名称,似乎他们都心有成“药”;我在一旁参观,只觉得腿酸,一点知识也得不到!
但是,我自有办法。桔皮,干向日葵,竹叶,荷梗,益母草,我都认得;那些不认识的粗草细草长草短草呢?好吧,长的都算柴胡 ,短的都算——什么也行吧。看那柴胡 ,有多少种呀;心中痛快多了!
关于动物的,我也认识几样:马蜂窝,整个的干龟,蝉蜕,僵蚕,还有椿蹦儿。这每一样的药名和拉丁名,我全不知道,只晓得这是椿树上的飞虫,鲜红的翅儿,翅上有花点,很好玩,北平人管它们叫椿蹦儿;它们能治什么病呢?还看见了羚羊,原来是一串黑亮的小球;为什么羚羊应当是小黑球呢?也许有人知道。还有两对狗爪似的东西,莫非是熊掌?犀角没有看见,狗宝,牛黄也不知是什么样子,设若牛黄应象老候瓜,我确是看见了好几个貌似干倭瓜的东西。最失望的是没有看见人中黄,莫非药铺的人自己能供给,所以集上无须发售吧?也许是用锦匣装着,没能看到
矿物不多,石膏,大白,是我认识的;有些大块的红石头便不晓得是什么了。
草药在地上放着,熟药多在桌上摆着。万应锭,狗皮膏之类,看看倒还漂亮。
此外还有非药性的东西,如草纸与东昌纸等;还有可作药用也可作食品的东西,如山植片,核桃,酸枣,莲子,薏仁米等。大概那些不识药性的游人,都是为买这些东西来的。价钱确是便宜。
我很爱这个集:第一,我觉得这里全是国货;只有人参使我怀疑有洋参的可能,那些种柴胡 和那些马蜂窝看着十二分道地,决不会是舶来品。第二,卖药的人们非常安静,一点不吵不闹;也非常的和蔼,虽然要价有点虚谎,可是还价多少总不出恶声。第三,我觉得到底中国药(应简称为“国药”)比西洋药好,因为“国药”吃下去不管治病与否,至少能帮助人们增长抵抗力。这怎么讲呢?看,桔皮上有多么厚的黑泥,柴胡 们带着多少沙土与马粪;这些附带的黑泥与马粪,吃下去一定会起一种作用,使胃中多一些以毒攻毒的东西。假如桔皮没有什么力量,这附带的东西还能补充一些。西洋药没有这些附带品,自然也不会发生附带的效力。那位医生敢说对下药有十二分的把握么?假如药不对症,而药品又没有附带物,岂不是大大的危险!“国药”全有附带物,谁敢说大多数的病不是被附带物治好的呢?第四,到底是中国,处处事事带着古风:咱们的祖先遍尝百草,到如今咱们依旧是这样,大概再过一万八千年咱们还是这样。我虽然不主张复古,可是热烈的想保存古风的自大有人在,我不能不替他们欣喜。第五,从今年夏天起,我一定见着马蜂窝,大蝎子,烂树叶,就收藏起来;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什么时候生病呢!万一真病了,有的是现成的马蜂窝……
逛完了集,出了巷口,看见一大车牛马皮,带着毛还没制成革,不知是否也是药材。
载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一日《华年》第一卷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