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优秀家风小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古代家风家训小故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古代名人优秀家风小故事

名人的家训小故事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社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共舞,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社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是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古代家风小故事

  中国人家族观念重,历来重视家庭建设,把“齐家”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积累了丰富的治家经验。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的家风,是他们修身、治家、做官、经商等各方面的人生总结,有着各类家庭的成功案例,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从中可以学习治家之道、教子之方。家风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风中的忠孝、礼义、勤俭、清廉等,这些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世家大族的家风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如孝亲、睦族、和邻、婚丧嫁娶、经营田产、劝学、交友、做官,等等,其核心理念却传承不变,总的来看,以劝学、为官、立德三点为主。

  劝学重教是兴家之本,“学而优则仕”,普通百姓凭借学习上的出类拔萃进入仕宦阶层。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仕宦之家大多由耕读之家通过科举转变而来,而工商之家由科举走上仕宦之路的,固然有之,但微乎其微。一个家族若要保持仕宦之位的世代沿袭,必须在劝学的同时重视道德修养。“德”是维持一个家族长久兴盛的内在因素。世家大族的家风内容以劝学、为官、立德为主。个人追求、治家之道和国家目标三者一致,有机结合。

  第一个故事

  刘必显(刘墉曾祖)家教很严,提出“崇惇厚、黜浮华”,他“教其子,每不称意即挞之”。刘棨(刘墉祖父)不仅继承了刘必显的这一切,而且“益严乎子孙”。孩子六岁,就要到外面去读书,而不是依偎于父母膝前撒娇。他要求子孙“出于跬步无敢嬉戏”,培养孩子的稳重大方气质,长大后“被服食饮,比于寒素”。前面是讲在学业上向高标准看齐,后面则是说在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人只有如此,才能克服困难,战无不胜。“读书汲古外不得有他嗜好,亦不得妄有所交接”,专心读书、谨慎交友,以保事业有成。刘棨生了十个儿子,八子全都中过举,八子中又有三人中过进士。刘棨“严家教”功劳很大。

  刘家的私塾先生李漋评价:“近世言家法者,首推东武刘氏。”

  第二个故事

  王重光g出身新城王氏家族,他的家训是:“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在新城王氏家族中,每一个人必须存有道义的心,每一个人必须做道义的事,每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必须是读书人,每一个人说的话必须是读书人的话。从此,“道义、读书”四字,便成为新城王氏的家风。

  “忠勤报国”是新城王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王重光对“道义”家风的实践。王重光是王渔阳的高祖,也是家族从诸城迁徙到新城后出现的第一个进士。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王重光任贵州布政司参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紫禁城发生大火,皇宫损失严重,为了进行重建,需要在四川、贵州等森林茂密的地区采伐木材。王重光奉命在贵州采木。为了完成采木的工作,他不畏艰难险阻,亲自到人迹罕至的大山中,借宿在苗族山寨里,探虎豹洞穴,攀登巨岩,横渡激流。他所到的地方都是凶险之地,连当地的百姓都不敢去。他上山时在木屐上缀上钉子,下水时仅乘一木,好几次濒临死境,手下张、王两位指挥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殉职的。各个部落酋长也纷纷向他提供优质木材,但这些大木材都长在绝壁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仅凭人力难以搬动。一时间,木材运输成了一个难题。恰遇大雨倾盆,木材被洪水冲出大山,问题迎刃而解。不到一年,王重光所伐的大木材有六百多根,比其他采木的多出三倍。

  由于公务繁忙,王重光很少有回家团聚的机会。有一次,王重光回到家中,儿子王之城、王之猷看见他容颜憔悴、疲惫不堪,十分惊讶,哭着对他说:“是因为朝廷的公事所以这样劳累吗?何必让自己受这样的苦!”王重光叹息说:“我不能顾家啊!”第二天就又去办理运输木材的事宜了。王重光因为公事繁忙,所处的贵州又是蛮荒之地,环境恶劣,很快就身患重病,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八月十五,王重光已经病势危重。临终前,他对儿子说:“我勉强支撑病体办公,毫不懈怠,是想报答圣上的恩德。”直到最后都没有一句言及家事。

  王重光死后,嘉靖皇帝表彰他“忠勤可悯”,并赐祭一坛。三年后,京城皇宫三殿建成,大司空再次为贵州官员请功,王重光被追赠太仆寺少卿。而贵州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永宁建祠,并用嘉靖皇帝所批复的“忠勤”二字表额,称为“忠勤祠”。因为王阳明也曾经谪居贵州,当地百姓把王重光和王阳明并称为“二王”,每年祭祀。

  第三个故事

  颜真卿,我们知道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却少有人知道他更是一个慷慨赴死、两罹国难的忠烈之士。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任平原(德州)太守,他的堂兄颜杲卿做常山(石家庄)太守。颜真卿联合堂兄,率领义军共同作战,颜真卿还被推举为盟主。他们大败叛军,取得了“安史之乱”后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极大鼓舞了官兵的热情与信心,扭转了战局。安禄山攻占洛阳后,唐玄宗不由得伤心叹息:“河北二十四郡,竟无一忠臣!”这时有人来报,说河北尽陷,只有颜真卿镇守的平原城没有损失。唐玄宗这才开始关注颜真卿,其实他这时候连颜真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旧唐书》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何为得如此!”经此战役,颜氏家族损失惨重,30多人被杀。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一家尤其惨烈。颜杲卿与儿子颜季明一起守常山,后颜季明被安禄山抓做人质,但颜杲卿不肯屈服,大骂安禄山,被割舌而死;颜季明被凌迟处死,尸骨仅剩一头一足。著名的《祭侄文稿》便是颜真卿为其侄子颜季明写下的。平原之战,是颜真卿第一次为国赴难。

  颜真卿由于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之后屡得升迁,这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嫉恨。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都统李希烈谋反,直接威胁洛阳。宰相卢杞嫉恨颜真卿,便向皇帝进言,让颜真卿前去劝说李希烈投降。颜真卿深知这是陷阱,却说:“君命也,焉避之。”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忠义之心令人佩服。颜真卿劝李希烈归降,李希烈欣赏颜真卿,反劝他助自己反唐。颜真卿指着李希烈的鼻子,痛骂道:“可惜我手中没刀,看你还来不来劝我!”李希烈派人在院中挖了一个大坑,扬言要活埋颜真卿。颜真卿坦然地说:“死就死,这是我的命!”并自作墓志和祭文,准备以死殉国。李希烈还不死心,又让手下在院子里堆上柴,烧起大火,说:“你如果还不投降,就自己往火堆里跳吧!”颜真卿二话不说就往火堆里跳,被李希烈的手下拉住了。李希烈毫无办法,软禁折磨了他三年,最终将他缢死。颜真卿死时骂不绝口,终年77岁。

  颜真卿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品德?是“敢于担当”。而担当,也是知识分子最可贵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知识分子的立身原则,如果知识精英具备了兼善天下的身份、名望和社会地位,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会被人斥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最为人所鄙视的。如果为了国家连生命都可置之度外,那生活工作中还有什么委屈不能承受,什么责任不能担当呢?刘必显父子严格教子、王重光忠勤报国,以及颜真卿两罹国难的故事,让后人感动且振奋,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可亲可信可敬,这就是家风的魅力。

古代家风小故事

  姚母教子:

  姚梁(1736—1785)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世称“三大夫”。姚梁为官清廉,政绩累累,备受尊敬。这得益于姚梁从小受家庭诚信教育。庆元地方上流传着姚母教子的故事。有一年,朝庭赐封姚梁为察司,要他去各州府查办贪官污吏。这事被他母亲知道了,她老人家深怕儿子胜任不了这桩大事,决定要试他一试。一日黄昏,姚梁刚从外面回家,他母亲劈头便问:“梁儿,我中午煮了一大碗香蛋,好端端地放在橱内,晚上打开橱门一看,竟少了三个,莫非是给媳妇偷吃了,你要替我查一查,我要对家贼施行家教呢!”姚梁听了不觉好笑,心想家人吃几个香蛋,也值得这么认真。于是便对母亲说:“几个香蛋吃了便算,不必追究吧。”不料他母亲却认真地说:“你连家中小事都分不清,还敢上州下府去查案?”姚梁一听明白了母亲的用意,随即找来几个脸盆、牙杯,盛上清水,叫拢母亲、妻儿等全家人,分给每人一个脸盆,一只牙杯,吩咐大家一齐漱口,并把口水吐入各自面前的脸盆水中。姚梁一个个地观察过去,别人脸盆的口水都清清的,唯有母亲脸盆的口水漂着一些蛋黄碎。姚梁发觉吃蛋的不是别人正是母亲自己,他正在犯难时,而他母亲却在旁一味催促,问他:“查到了吗?”。姚梁说:“查是查着了,不过……”他母亲紧逼着说:“不过要徇私对否。”这时,姚梁实在无法只得壮着胆指出:“蛋是母亲吃的。”姚梁媳妇直怨他不该当众让老人家难堪。谁料,他母亲却哈哈大笑,说:“你能遇事细心,判事无私,我便放心了。”不久,姚梁奉旨到各州府明查暗访,根据查到的实情,严办了一批贪官污吏。传说姚梁“为官清廉耿直,毫不徇私”,取信于民,是与母亲的家教分不开的呢。

  侃母教子: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与孟母、欧阳母、岳母一起被尊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她那出色的言传身教常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幼学》云:“侃母截发以筵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这“侃母”,指的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16岁那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嫁给吴国扬武将军陶丹为妾。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陶丹便病逝。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由于孤苦无依,湛氏只好携带幼小的侃儿由浔阳(今九江市)回新淦娘家,以纺织为生,供陶侃读书。由于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后被太守范逵荐为县令。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侃儿,为娘苦了一世,总算看到你有了出头之日。但望我儿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放心吧,母亲,陶侃记住了。”“为娘拿不出什么东西为儿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三件土物?”陶侃颇为不解,”娘,你——”“是的,三件土物,”湛氏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说,“带上它吧,到时你自会明白的。”来到官府后,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这一块白色土布,更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奉,清清白白,永不忘本。母亲的箴告,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在仕途上果如湛氏所望,正直为人,清白做官。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恰好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他带了一坛腌鱼送交母亲。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拿官家的东西回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精神负担啊!”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宫,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后人赞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明·张九韶《重修陶母墓记》;康熙《新淦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陶侃学富五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因而他的仕途十分顺利。他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封长沙郡公,成为中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而这一切都与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一代贤母湛氏去世了,人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她葬于新淦县城。

我国名人的家风家训小故事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又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的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不如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中国好家风历史典故

  1.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孝顺母亲。每日出去采摘桑葚时都把桑葚分开装。赤眉军(绿林赤眉起义)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黑色的味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味酸自己吃。”赤眉军为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

  2.岳母刺字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宋朝。母亲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3.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到市集附近,孟子又学起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情。孟母再次搬家到学校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家风家训名人小故事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个人修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后天影响。好的家风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梁启超教子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丰子恺教子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1、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2、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3、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5、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6、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7、梁济对梁漱溟“信任且放任”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天,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中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中国式传家”。

  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相比于课堂成绩,梁漱溟更在意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8、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9、丰子恺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更多热门文章:

  1.朱熹五夫里授徒讲学的故事

  2.2016“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之首——罗官章的故事

  3.著名科学家的爱国故事六则

  4.名人故事:长征途中的女红军

  5.残奥会冠军王晓福的人生励志故事

  6.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胡丹丹的夺冠故事

  7.刘文婷老师点燃智障儿童希望的故事

  8.毕福剑的人生励志故事

  9.华裔球员林书豪的成长励志故事

  10.最美老师项红燕爱心无限的故事

名人家风的故事

  郑板桥,山东潍县 ( 即今山东潍坊市 ) 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 灾 荒 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罪,便辞官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辈所签的卖身契据等,就马上拿去烧掉。他决不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内容,就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真是体贴佣人,心情入微啊!

  郑板桥长大后,自己当了家,在雇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佣人自己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满意,就自由离去。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让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的佣人。

  郑板桥后来到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做官,他不放心家中,经常写信回家,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他谆谆告诫郑墨,不要以富贵贫贱论人,要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并将自己当年悄悄烧掉佣人的前辈所订立的契据、从不要求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又教育郑墨与人为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光看别人的短处。

  他给郑墨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 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人没有不好之人。这最是东坡好处。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喷喷称道。”郑板桥举宋代苏东坡和自己的例子,告诫郑墨多看别人的长处,话语之中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郑墨将哥哥郑板桥的俸钱带回家中后,郑板桥特意寄信回家,要弟弟挨家挨户,逐一散给自家的邻居族人,信中说:“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亲戚,有久而不相识面者,各赠二金。……徐宗于、陆自义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者也,今皆落落未遇,亦当分俸以敦夙好(以维系往夕的情份)。……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 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郑板桥谆谆嘱咐堂弟将自己的俸钱分送净尽,用以救济亲朋好友、邻里乡党,其心地何等善良!

  郑板桥又教育郑墨尽心务农,收拾齐备农具及家中生活器具,男耕女织,养成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一点也没有轻视农夫的思想。他教育郑墨要体恤贫苦之人,如果人家要借钱,必须要成全;假如不能偿还,也要宽容他。总之,郑板桥总是无论大小事,都耐心开导其弟。

  板桥五十二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时,便写信给堂弟,要郑墨在家好好教育其子,让他懂得为善之道,养成忠厚而有同情心的性格,避免形成刻薄急躁等坏习气。他特别关心为儿子延师教育的事,并要求刚刚六岁的儿子礼敬师长,关心同学。

  他还特别嘱咐郑墨:“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 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怎可找老师的缺点) ? ”

  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郑燮特意抄了四首顺口好读的古代诗歌,让堂弟郑墨,教其儿子边读边唱,从中受到教育。

名人优秀家风小故事

  钱基博乃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的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悲伤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在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到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文学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权重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风家教家训内容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