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江西夺刀救人考生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5月31日,在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高三男生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发后,他与另一名同学被送医院救治,两人因伤情严重,无法参加7日的高考。当地教育部门表示,愿意不计成本为两人提供帮助。
“如果我不夺下刀更多乘客会有危险”
4日,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记者见到了夺刀救人的高三男生柳艳兵,只见他头上和背上裹满纱布,体质非常虚弱。对自己夺刀救人的经过,他不愿意多谈,只是淡然地说:“在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到已有几个人被砍伤,如果我不夺下刀,更多的乘客会有生命危险。”
据了解,在“5·31”案件当中,共有5名乘客被歹徒砍伤,其中包括一名与柳艳兵同在宜春三中读书的高三同学易政勇。记者来到他的病房,从他的讲述中得知了柳艳兵冒死救人的经过。
5月31日14时30分左右,易政勇和柳艳兵乘坐公交中巴前往洪塘镇一诊室抓药。当时车上人很多,易政勇只能坐在后车门旁的一根栏杆上。突然,他的后背被人砍了一刀,便本能地用手反挡过去,刀又砍在左臂上。这时,他发现柳艳兵也被砍了,又见一个年轻男子拿着菜刀从车后部通道一直砍向车前部的乘客。此时,柳艳兵带伤冲上前夺下了歹徒手上的刀,放到驾驶室前窗台上,又马上转身将歹徒压在地上。
易政勇说,遗憾的是,当时车上没有其他人帮忙,结果让歹徒跑掉了。事发后有人报警,他和另几名被砍的乘客都被送到医院。当时他还依稀听到救护车到达医院门口后,柳艳兵对医务人员说:“先救我同学,他流了好多血,晚了他会死掉……”
6月2日,行凶歹徒被公安机关抓获。目前5名伤者的伤情基本稳定。柳艳兵背部、头部各被砍了一刀,头部颅骨出现裂缝,医生说再砍深一点就没命了,现在还处于不能进食与时常呕吐的状态中。易政勇则一根左肋骨和左手臂筋被砍断。
“这个男孩了不起,冒险救了一车人”
柳艳兵夺刀救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不少网友发帖对他大力点赞,还有素不相识市民自发来到医院看望。一位大妈说:“这个男孩了不起,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车人,希望他赶快好起来。”
连日来,宜春市区两级政府、政法、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人员,都来到医院看望伤者并送去慰问金。4日,宜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海滨,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万秀奇到医院看望了伤者。刘海滨说:“在这么一个紧要关头,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精神,奋不顾身扑向歹徒,这种精神是可嘉的,我们的学生包括全社会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我想去参加高考”
柳艳兵、易政勇原本是将于7日参加高考的高三毕业生,根据目前两人的伤情,很难坚持参加高考。
柳艳兵的父亲柳日生告诉记者,做完手术不久,艳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有几天就要高考,还不知我的伤能不能好起来。”4日晚,他刚从半昏迷中醒来,又说要去参加高考。
柳艳兵的班主任吴老师告诉记者,柳艳兵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成绩在全班前10名,这次因为受伤影响高考实在太令人遗憾了。
截稿时记者最新了解到,5日下午,经过家人的再次劝说,柳艳兵、易政勇两人最终不得不忍痛放弃今年高考。
谁帮好少年圆梦
高三学生夺刀救人受伤 教育部门将单独组织考试
柳艳兵见义勇为精神值得广泛宣传和称赞,但却因此耽误了高考,这无疑是一件遗憾之事。为了让好少年不再流血又流泪,有人提出能否通过保送这条渠道,帮助他实现这一人生愿望
记者发现,在全国此类事例还不少。如,2008年,曾在汶川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四少年,分别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焦作籍消防战士荆利杰因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被保送进入昆明指挥学校学习。2009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德阳东汽中学女生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也分别被免试保送到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在玉树地震中连救4人的小英雄尕玛朋措也被保送进清华大学。
类似因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英勇举动,而受到社会关爱被保送进大学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柳艳兵因为失去参加高考机会而伤心、遗憾之时,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助好少年实现上大学愿望,为他的人生献上一份温馨与关爱。
2021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和外国专家、友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40年来,中国日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介中国改革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
2021年5月27日
人民日报五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人民日报评论员: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人民日报评论员: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涓流汇海、积土成山,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追求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形塑着一个时代的气质。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才能绘就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价值图景。
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青春报国、托起飞天梦的科技功臣,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的产业工人,殚精竭虑、为服务群众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价值,让我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社论: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3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最终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80年过去,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南京城的不绝哀号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为南京大屠杀惨案和侵略战争翻案的丑恶行径,不仅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将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人民的谴责和唾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以国之名,我们呼唤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崛起之功业,民族复兴之愿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而曙光在前。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以国之名,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不忘历史,矢志复兴。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正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人民日报: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
这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此刻,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
是陈阿姨的出现和奋力施救,让我们被冰冻的道德感有了一丝暖意。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在看到孩子躺在马路上抽动的那一刻“只想着救人”的陈贤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桩个案里的悬殊比例,并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代表。陈贤妹并不孤独。我们完全可以举出另外的个案,像勇敢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还有合肥两位农妇以德报德的事例——主动做好事让老婆婆搭“顺风车”的农妇刘士圣,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动担责,赔偿对方,而老婆婆的儿媳李孝香善良宽容,坚决拒收上万元补偿金。当然,更不用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举国相助和志愿者的驰援……在这些朴实的草根大众心中,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天经地义。他们是这个社会里沉默的、平凡的、但善良的大多数。
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18∶1”的恶性事件,如此激愤于冷血路人的“旁观心态”,因为它太过异常和触目,将大众的道德神经触碰得疼痛难忍。这种疼痛感在网友们的愤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与陈贤妹的出手相救一样,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善良的坚守,蛰伏在草根大众的心中,构成社会道德的主流。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原本植根于最质朴最底层的“草民”中间。路旁行人口似碑,不管是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还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民间道德,都是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我们一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一面也必须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他们对生命冷漠如斯,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也让文明古国蒙羞。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考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责任。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
访人民日报感受
人民日报,一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报纸。说它熟悉,是因为它的大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说它陌生,因为事实上我们接触人民日报实在是少则又少。而通过这次活动,是我对人民日报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如果我对人民日报的认知依旧停留在这样呆板这样书面的认识,那么这次活动我得参加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在我眼里,人民日报是一张从硝烟中走出来的报纸,她见证了一个民族追求独立解放的艰难历程。
在我眼里,人民日报是一张始终为亿万国人关注的报纸,他描摹了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轨迹。
在我眼里,人民日报是一张记录历史也推动历史的报纸,她刻录了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铿锵足音。
她是一份与时俱进、记录历史的报纸;她是一份关注民生、反映民情的报纸;她是一份权威、实力、源于人民的报纸;是一份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报纸;是一份心系读者的报纸。
人民日报之所以可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她拥有许多优秀的工作人员是离不开的。而在活动中,我们有幸拥有与他们之中的优秀年轻记者交流的机会。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上的只是,更多的,是人生的醒悟。
比如赵亚辉老师的一席话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说当今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没有培养出真正拥有个性的学生,一个相信自己的学生,一个不会被他人轻易影响的学生,一个寻找自我的学生。
我,是怎样的一个字眼,有时候,连我也分不清楚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脸上拥有了掩饰一切的面具。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为了保全自己,或者是不成为异类,虚伪的微笑为自己建起了厚厚的城墙。而这城墙,最终是保护了自己,还是束缚了自己?流年飞逝,而我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不要责怪于我的冷漠,其实我的心曾经热烈的追求过,只是稚嫩的心遭受风雨,才变得如此空怀寂寞。想要得到的,不曾得到。不该失落的,却已失落,独自淹没在人流中,越来越难把握。我,也好想找个安静的角落,独自享受寂寞,独自找回自我。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自己…
《人民日报》有感
初人股市,恰逢《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股指连续暴跌,暗自庆幸:多亏账户晚办了几天,只闹了个有惊无险。一连数日,虽未敢轻举妄动、盲目建仓,炒股资料却翻看了不少,诸如什么线组合、金叉、死叉等名称牢记于心,庄家洗盘、震仓之类的手段也觉略有所知,电视股评是每日必看之节目,看股选股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茶饭不思,终日幻想能一日暴富。
大盘稍微企稳,在股友怂恿之下,牛刀小试,首战“北满特钢”,不几日竟小赚几十。初战告捷,信心大增,自忖股市果然诱人,接着抓“天鹅股份”、喝“原水股份”、过“北京天桥”,连下几城,不觉有些飘飘然,自诩已成短线高手。后闻听川股有劲,便选“四川峨铁”,不想真被峨铁扼住,无法脱身,只好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获利于“耀华玻璃”、“四川金顶”后方忍痛割肉,放弃峨跌。损失虽然不大,却也着实难受了几天。
静下心来总结经验甚觉股评言之有理,还是以半仓为宜,于是先捧 “一汽金杯”,再抱“四川金顶”,果然获利匪浅,儿月下来竟有几千元之多,不觉又得意忘形起来,早把风险忘记。
人民日报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两会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一年一度的两会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在思想上,我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在工作的同时,除了自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会精神外,我还计划经常阅读有关党建、党史及党员
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鉴定好与坏、甄别正与邪;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工作上,我要不断的勤奋努力。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以信息作为重要生产力的时代,谁掌握的知识,谁就拥有了进步的阶梯。因此,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某个领域的精深程度,争取做到独当一面,保证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我还将及时认真地为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最前沿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的本领,作为党员的一项义务,掌握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依靠学习,二靠实践,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开拓前进才能再创佳绩形势有新变化,现实有新挑战,人民有新期待。从两会的新起点出发,需要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而应增强忧患意识,焕发改革精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工作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懂的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加倍负责,让职工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上就是此次我在观看两会后的感悟,我将继续关注两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觉悟,并努力准备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人们自己都有信心,在学习上,人们信心十足,相信考试定能成功;在工作上,人们相信工作必会一帆风顺。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后果将是不堪设想,不过人们都不希望这样,不希望听到可怕的后果,可以,这是必然要有的,一些没有信心的人,他们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有时,常常会因为某些小事而大发脾气,这样的人如果不改变心态的话,那将是这一生他都不会有什么成就。
看那些伟人,那些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95%都是来自于信心。信心给予了他们力量,给予了他们后来的一切美好,因此,这些伟人与成功人士们首先会说的是:“要有信心!”
对于淘金者来说,信心更是要比黄金更重要,因为淘金者设没有坚定的信心的话,是不可能完成大业的,淘到金子发大财的事只能成为泡影,淘金者把信心放在第一位,把金子、财产放在第二位。
对于运动员来说,毅志与信心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其中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就是如此。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不过,在1954年5月6日,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充满信心,打破了这个世界纪录!
探险家,别看他们个个十分勇敢似的,可是,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令探险家变得那么勇敢?经调查,大部分知名探险家都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心而成功的,是他们变得勇敢。令他们找到宝藏,应该说,他们得谢谢自己的信心。
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信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事业取得成功的人,在信心的驱动下,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的时候看到希望,最终获得成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信心是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走过一条跳步平坦的道路,铲除阻碍前进道路的荆棘。
无数成功者的实施其实我们:事业成功固然有种种因素,但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失去了信心将导致事业失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应对美国华尔街引发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记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代表中国向世界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国人乃至世界提振了抵御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而且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发展中泱泱大国的昂扬士气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就是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中国随即启动了惊人的四万亿拉动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从而使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化危为机,稳住了阵脚,并陆续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回暖复苏。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一次重温这句话的时候,就更加感到其在当时该有多么大的份量和作用啊!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个人也好,在前行的征途中,难免有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坎坷和挫折,面对这些不顺来临的时候,我们唯一应该做到的就是迎难而上和知难而进,利用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它。否则,我们要是见事儿就躲、见硬就回,屈服于风雨,向困难妥协,其结果就一定会跌入无望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事实和经验教训早已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有了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千方百计的去奋力,去拼搏、去坚持,去坚守,往往看似没有希望或不可能的事情,就有可能因为我们的信心和不懈争取而获得惊喜或成功。当然,如果缺少这样的坚定和韧劲,也可以使原本很有希望的事情,因此成为泡影而白白的被断送掉。
清代大文学家、小说家蒲松龄曾留下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异常坚定高远的信念,加上百折不挠的奋斗进取精神,从而成就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业,被后人世代敬重和推崇。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会成为大人物,但是我们不可以事事不成功。因为,人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和方式,只要我们有一种信心、恒心,敢于和善于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去拼搏求索,我们也同样会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满足和快乐。我们大可不必在奔求的道路上好高骛远,或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善小而为之’,身体力行,把我们的每一件小事儿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这也是一种成功。最怕的就是一遇到了挫折和打击就心灰意冷,止步不前,甚至怨天尤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其结果肯定是一事无成。要知道,天底下没有没困难的事儿,也没有绝对克服不了的困难。关键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