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的唯美句子
清茶一杯,心情几许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繁华过后的落寞。
-
清茶一杯,心情几许,心是一杯茶。喝茶品茗是不是为了去想象幽幽思古之情?“一杯永日醒双眼“,喝上一杯好茶,领略茶中的绿色和香气。举起茶杯时应该是一种期待!
-
新沏的茶,只有趁热享用。才能品味出其中的丝丝缕缕。沁心透肺的独特芳香。
-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透过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绿色芽尖,茶中的那绿色和香气,是一杯好茶。
“美酒千杯难知已,清茶一盏也醉人”。这是他所钟爱的那一杯茶,你不伤心,是因为他不是你的那一杯。
余香萦绕。思念是一杯淡淡的茶,记住思念的滋味,迷蒙中依稀望见茶杯上残留的牵挂。
-喜欢一个人在寂静的夜里,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繁星点点,听佛音袅袅。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 清茶一杯,心情几许,心是一杯茶。
茶语,关于茶的美文
1
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茶里藏河,茶中有山。一壶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抚日托月,如捧着千山万水。
茶有颜色。绿茶,让你仿佛来到茫茫草原;红茶,人生最美莫过落霞满天;白茶,皑皑雪野写满晶莹生命;黄茶,黄河黄土孕育了我的灵魂;黑茶,夜越黑离晨曦才越近;青茶,一片青草一树青叶中有我的青春……
茶有季节。茶里,泡着一个夏,卧着一个秋,藏着一个冬,孕着一个春。天天喝茶,品尽四季;一生喝茶,品尽人生。
郑板桥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我品茶欲请一条大河作陪。茶最喜宁静,人只有在天宁静、地宁静、夜宁静、心宁静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与意境,实现与自然“润物细无声”的交流。
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品的是花香,品的是晨露,品的是轻烟,品的是和风,品的是夕阳,品的是月光,品的是江水,品的是春色,品的是万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岁月……
品茶,品的是心。
2
茶,只有投身到沸腾的生活中,全身筋骨才能舒展开,才能将自身的能量与价值释放出来,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生命之香。
茶,如果只是把自己藏之深宅,终日静静躺在不见天日的安乐窝里,其价值永远也难显现,时间久了,还可能会受潮霉掉。
3
《金陵琐事》说:“凡茶叶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茶叶瘦小的显苦涩,而苦的则香。”《茶经》也说:“啜苦咽甘,茶也。”我忽然想起,喝甜茶后饮白水水发涩,喝苦茶后饮白水水发甜;喝过甜的再喝苦的会觉特别苦,尝过苦的再尝甜的会感特别甜。
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甘苦交叠,关键要一一尝过、细细品味、时时咀嚼、慢慢感悟。有时最苦涩时正是芳香将至,最甘甜时却有苦涩暗藏……
喝茶,最沮丧的是把甘甜泡在茶里,喝出的是苦涩;把快乐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烦恼;把幸福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痛苦。
喝茶,最惬意的是把苦涩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甘甜;把烦恼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快乐;把痛苦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幸福……
愿你我把人生所有的苦一一煮沸,煮成一杯杯淡淡的清香。
4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花的味道浓但是没有香味,香气都凝聚到叶子里面去了。
世上所有开花植物几乎都是花香于叶,花艳叶素,花贵叶贱,唯独茶树,却是叶香于花,叶贵花贱。在这里,叶虽不美却是主角,花虽漂亮却为配角;花虽争奇斗艳,叶却傲于花丛。
花多美在外,茶之叶却美在内;花多香于外,茶之叶却香于内——那是一朵人间最美的绿色的花,那是一缕最醉人的心香。
5
好茶多生自幽谷峻岭、长于高山云雾间,不仅尽享日月光华、饱餐风霜雨露,还远离污染、嘈杂的环境,一生与青山绿水相伴。自古就有“好山好水出好茶”、“山秀水美茶香”之说。
好茶需少女在清晨用嫩手去采,且经少女唇吻、嘴含,虽夸张,但在采茶制茶中,手汗、身脏、口臭、酒气及器具不洁、环境污浊等均为影响茶质的大忌。
好茶品质清高、纯洁无瑕、一尘不染,“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语)。人呢?茶品即人品,品茶如品人。
茶,是温馨芬芳的故乡,是清洗心灵的地方……
6
人们常说:“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芽。”甚至一斤碧螺春要6万至7万个茶芽才能制成。我很难想象,要想获得百斤茶叶,需头戴斗笠、身挎竹筐、顶着烈日、弯着身子,穿梭于茂密茶园,用手细心摘下一片嫩绿的茶芽,然后放入竹筐,这样的动作竟需要重复六七百万次……
原来,每一缕最浓郁的茶香都源自千万滴最普通的汗水。
7
明代《茶疏》说:“水为茶母。”茶再好,也离不开水。好水沏好茶,好茶需好水。用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等不同的水泡出来的茶味道是不同的。古人曰,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也会变成十分;八分水去泡十分茶,那茶也只有八分了。
水离开茶还是水,但平淡无味,茶离开水不是茶。一滴水的芬芳在于茶,一片茶的芬芳在于水。水,是茶的知音;茶,是水的情人。茶一生为水而绽放,水一生因茶而芳香。女人如水、男人如茶,最好的茶与最好的水相爱,是人间最醉人的爱情。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茶是一种很有灵气的植物,与自然之水结合便会成为清香之水,让你饱尝春天的味道;与心灵之水相融便会成为灵魂之水,让你尽品生命的真味。
8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乃古老又年轻的“茶”字。
不知古人为何要这样造这个“茶”字?其实,茶真正的味道蕴藏在拥有人间最美大味的山水草木之中。人在草木怀抱,人与草木相依,人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孕育出世上最浓郁的茶香。
人脱离大自然或任意践踏大自然,还会获得这缕缕清香吗
9
每一种茶有每一种茶的味,高山茶不同于丘陵茶,丘陵茶不同于平地茶,即使同一地产的茶味道也不会完全相同。而每一个人饮的茶又有每一个人的味,每一次饮又有每一次的味。再好的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口味,再苦涩的茶也有人能喝出芳香。
茶,在不同时间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地点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季节里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天气、景色、氛围(如月下、花前、竹林、雨中、雪夜等)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心情下喝有不同的味,与不同人喝有不同的味,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性格年龄的人喝有不同的味……
茶有千般味,人有千般味,只有自己知。有时一杯茶、一个瞬间即可铭记永远、香透一生。
喝了多少茶,什么茶的味道也不如母亲亲手沏的茶香味浓,可惜我已经永远喝不到了……
10
据说,白居易一生与茶为伴,早上饮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他一天要喝三次茶,一年要喝千余次茶,不知喝掉了多少朝霞、喝掉了多少夕阳,甚至连诗人眼中的朝霞、夕阳也散发着一缕缕绚丽、醉人的茶香。
清茶一盏自流芳
盘旋着,挥洒自己的清香,轻酌着,细品满厢韵味。甚苦!此乃茶之韵味也,此乃人生之坎坷也;甚香!此乃茶之回味也,此乃人生意气风发也。君子何为言少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面对朝霞,品碗转曲尘花,君来将至醉后岂堪夸。
独爱你,独爱你之香,看淡世道多歧路,独爱你纷纷扰扰中的清淡之香。逢你坠入那温水,那独有之香倾斜出来。那是如荷塘月色中的白莲之脱俗之香,又如芳草茵茵下泥土洋溢之青春之香,又如那绿树之平凡之香。平淡之香,却是如此令人惊艳!这平淡平淡的香,荡漾在那你叶叶中,渗透着。渗透进那原本平淡的水中,点缀与你;渗透进那进你之苦,共舞与你;渗透进心中,萦绕与你,如此平淡,那叶叶,却平淡出你的不凡……
独爱你,独爱你之苦,走遍世道多歧路,独爱你坎坎坷坷中的汗水之苦。逢你坠入那温水,荡漾一番,轻抿一口,那浓郁之苦荡漾开来。那是如大江东去之悲悯之苦,又如天下之大,无容我处之绝望之苦,又如人生道路之坎坷之苦。浓郁之苦,却令人回味!这浓浓郁郁的苦,荡漾在叶叶中,演绎着。演绎着剧中的配角,不舍放弃;演绎人生中绝苦的主角,坚持到底;演绎着人生的坎坷,苦中作乐,如此之苦,那叶叶,却苦出你自己的风骨……
香与苦,人生中的意气风发与人生的坎坎坷坷,都如那一杯平淡之茶。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就如那杯中的茶叶,一起一伏,浮浮沉沉,时起时伏,但最终归于平静,归于平凡。但是,我们经历过,我们笑过,我们哭过,我们喊过,我们恨过,我们爱过……这杯茶真正的真谛,就在那浮浮沉沉中的依稀……
何为人生,就如茶中平淡,是苦也罢,是香也罢,自己经历最有滋味。平平淡淡的浮浮沉沉,问君有几何难
甚香,问香从何来,从那茶中香,从那人生意气风发;甚苦,问苦从何来,从那茶中苦,从那人生坎坎坷坷……
茶之味经典美文
茶,源于天然,内含佛缘,与禅印和,如今也安于寻常百姓家,但茶所蕴之的万千滋味,也只有饮者品过后方能知晓。
——题记
追溯茶最早的出处,《诗经》尔雅,桑柔中都有提及,那时只谓以“荼”、“茗”、“贾”等之称,后有唐高士陆鸿渐一书《茶经》为茶正名,理出“源”、“器”、“煮”、“具”、“饮”、“造”、“事”、“出”、“略”、“图”,洋洋洒洒七千余字,十章中尽解茶髓之精妙,被后人尊称为“茶圣”,可见古人对茶的悟道和其难舍的情结。
世人之所以喜茶,就是喜它自带的那份浑然天成的灵性,它揽灵秀山水日月之精魂,其中尽藏世事红尘百味,使饮者品苦若思,不惊不扰间就已垢净明存,洗心见性。“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嫩芽冲泡,另物沉而精华升,其形灿若冬雪,其色如春野烂漫,多么美好的诗句,这也是魏晋名士杜育在《茗赋》中将茶赋予了灵动的生命,视为了绝美的艺术享受,道出了万千品茶人的心声。
现若有心寻一份茶缘,大可不必劳神效仿古人去林深寻隐,只需待闲暇静美时分,拥清简宁静入怀即可。煮一壶净水,冲泡一盏今春的新茶,观朵朵柔绿缓缓于杯中绽放,先如沉睡千百年渐醒舒伸的莲,后似莫高窟壁画上曼妙盈盈飞升的天女,只到茶香氤氲蒸腾,暗香飘满那颗从容的心。
茶有浓淡,亦有冷暖。可能同一杯茶,让不同的人去品,尝到的滋味也会不尽相同,有人品后苦涩难咽,有人品过颊齿回甘。相信一个真正懂得品茶的人,一定是个精行俭德的纯简之人,内心淡若晨风。也只有自己历经心路,遍尝甘苦之后,才能品出茶中真味,在俗世纷纭中持一怀碧潭秋月的心,去看淡人生的沉浮。
品茶之道讲究心静性闲,当你舍去烦乱,持采菊东篱的悠然心去浅尝缀饮,得到自然是一份心悦静美的安闲自在。将一杯茶品到绿水无波,品到纯净清朗,直到内心犹如秋水拂尘后的月白风清。用一颗清淡简洁的胸怀方能证悟到有舍才有得的真意,一盏清茶在拿起与放下的举手之间,就把生命里的慈悲喜舍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茶蕴禅意,半盏清茶一如明镜鉴照心底。透过一杯茶的风月,虽暗香无迹,但却可以使人不被红尘纷乱的表象所迷,即而我们从喧嚣中寻到宁静,在纷繁中守住内心的真淳。品茶也是修禅,心之所静,气定神闲,最终得到心灵的休憩,在平和中获得快乐。能达到人茶合一的境界,就是佛门所说的茶禅一味,从那小小杯中承载的红尘万象,参悟出那一份淡泊宁静的云水禅心。
我是极喜饮茶的,但多为心境怡然,随性而饮,不是悟出了茶道和禅心,只是可以保持内心的祥静与安宁。片刻的闲适我也会浅斟慢酌,看杯中绿叶飞扬,直到汤香四溢,赏心悦目之时,那潺潺清亮的茶水,也在不觉间早已为我荡去了俗世的疲惫和心灵的尘埃。其实对于品茶,俗中求雅,我们也不必苛求精致繁复,在这个过程中,大可将一盏茶饮到淡而无味,其中也许对茶的优劣、冷暖与滋味全然已无关重要,重要的只是让心回归质朴与简单。
生命如茶,从出生时的嫩芽翠生,到初长时的青涩懵懂,历练岁月风雨洗礼的阵痛,而逐步点滴迈向成熟,最后再经浪里沉浮,删繁就简之后由浓烈渐渐转为平淡,这不正是我们生命的旅程吗?人生亦如茶,多数人饮下是世味烹煮的茶,在杯中投下一份情感和了悟,用岁月不息之水沸出的茶香,或馥郁芬芳,或意蕴绵长。人生有味是清欢,总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茶之味。
喝茶随想优美散文
说起喝茶,有个很雅的名字,叫品茗。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铁观音……一、二、三、四,可排出一长串名茶名单。至于“品”者,那就更可以弄出一大堆名堂来,水质啦、容器啦、环境啦、心情啦……而且有些奥妙,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茶分红茶绿茶,我喜欢后者。绿茶中,我尤爱那些来自山高树密,云遮雾漫的边地茶。这些地方,年年飘落的树叶,层层叠叠,腐烂发酵,将茶树滋润得枝强叶壮,茶叶自然也特别耐泡有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的必需品,有药用、食用、饮用诸多功能。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吃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杯茶,能口鼻生香;心烦时,喝杯茶,能洁心清神;滞食时,来杯茶,能消食去腻。茶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喜爱。
我国地域广大,喝茶的习性、口味也有所不同。不过,我爱长江流域、江南一带的喝茶方式。南方的茶总嫌闹,粤式茶楼多是与酒楼合二为一的,迷漫着市井气的喧嚣。茶楼里永远人头济济,笑语盈盈,碗碟叮当,桌上摆满了各种点心,茶是这座茶楼酒肆里的小配角。北方的茶味道嫌杂,总是茉莉花的香气喧宾夺主,茶成了“香气”的陪衬。而长江流域,江南一带的茶,则是以茶叶为主,简洁的杯里青绿的茶叶慢慢被水舒展开,一缕缕热气冉冉上升,喝一口,苦中带涩,涩中有甘,生津、通气、解乏、舒心。
平时,人们喜欢用清香来形容茶,其实,“香”是一个浓艳的词语,和茶朴实无华、温柔清秀的本性有些不配,即使掺上一个“清”字,还是削弱了茶的内涵和味道。茶的味道,就是叶和茎的味道,是春天拂面嫩柳的味道,是夏天修剪草坪的味道,是秋天风干稻垛的味道,是冬天炊火草点燃的味道……茶的味道从自然中来,于自然中行走,再从自然中消失,沁人心脾,真真切切。
因为时常喝茶,看着沉沉浮浮的茶叶,慢慢地对茶有了许多感悟,我感到人生如茶,在沧海人世中,无论你是名人还是平常人,都要溶入这个纷繁的社会,都要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之中沉沉浮浮,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的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关注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一片片茶叶,而是杯中之水了。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不被关注纯属正常,只要我们像茶叶一样献出自己的内含和所有,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虚度年华了。
人生若茶,社会就是茶杯,而生活就是那一沏再沏的开水。茶叶因为开水的多次冲沏才释放出生命的内涵,生命,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和坎坷后,才能得到锤炼,到达成功的彼岸。
喝茶精美散文
一壶茶,一碟花生米和一碟白干。临窗而坐,凭栏望远。或一人独处,轻轻地吹拂着杯中茶叶,看着她们在水中荡漾沉浮,旋转飞舞,呷上一口,定会觉得清新爽然,如置山林雾谷,若临仙府灵境。嚼上几粒花生,吃上几块卤干,那种茶、豆与花生之香,游溢唇齿,沁人心脾。或三五成群,伙上几个好友,一块到茶馆,再煮上一大碗干丝,叫上一笼汤包,边吃边聊,谈天阔地,心之所向,言之所至,提箸指点,把盏相侃,大有隐于市之状。
在现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已无暇顾及早晨弄个清茶品品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规律,还有房贷,车贷等让他们没了那泡茶馆的雅兴和闲情了,虽有遇到个什么事,有时也会去像什么咖啡厅,茶吧之类的场所去谈,但那种只是找一个清静地儿谈正经事罢了,没有原始的上茶馆的那种韵味了。
现在茶馆成了像一些老人们的好去处了。清晨,或搀着孙子孙女,或一人捧着茶壶,到茶馆里去,泡上一壶茶,点两小吃,与几个老哥们,聊聊爱好,说说家庭,扯扯新闻,闲谈个一早上也不觉得乏味。若兴致来了,中午就在茶馆弄上几个菜,与老哥们喝上几盅小酒(农村的茶馆中午作饭店使)。当然,有时泡的时间长了点,家里人也会有意见的。老人们一般也不会聊到中午,若有不尽兴的,咱明儿个继续,或者傍晚一块儿到澡堂泡上会儿,“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嘛。
在我们这儿,茶馆可是个重要的地方,与其说茶馆是重要的,不如说喝茶是重要的。求人办个事,请人家到茶馆喝个茶,吃个早饭;来亲到友的,早上会一同到茶馆里弄个茶喝喝;家里有个事儿,早上也会到茶馆喝茶吃早饭,若人多不方便去的,则会在家里弄个大蒜和百叶“烫茶头”,煮个干丝,在家里喝茶。
如今的小孩子,可能对茶馆的印象只于文学作品中,或者是回忆着儿时与爷爷们一同去茶馆。现在更多的是像什么KFC,酒吧,咖啡厅等现代气息的场所引领着时尚的潮流。茶馆那散发着浓郁文化的交流场所如同留守的老人正畏缩在那角落里维持着自己的风烛残年。奈何奈何!
茶楼酒肆四方之所,席椅之间,不别妇孺,不别寡鮕,不别白丁,不别鸿儒,三教九流,车水马龙,文人骚客,多会于此。冬去春至,南来北往,商贾旅仕,农工师匠,四通八达,趣闻轶事,广宣于此。
喝茶唯美散文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观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Gissing)的、草堂随笔”(原名PrivatePapersofHenryRyecroft)神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东方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of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象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更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字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可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儿,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千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必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者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
吾乡昌安门外有一处地方名三脚桥(实在并无三脚,乃是三出,因以一桥而跨三汊的河上也),其地有豆腐店日周德和者,制茶干最有名。寻常的豆腐干方约寸半,厚可三分,值钱二文,周德和的价值相同,小而且薄,才及一半,黝黑坚实,如紫檀片。我家距三脚桥有步行两小时路程,故殊不易得,但能吃到油炸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担设炉镬,沿街叫卖,其词曰:
辣酱辣,
麻油炸,
红酱搽,辣酱1:
周德和格五香油炸豆腐干。
其制法如上所述,以竹丝插其末端,每枚三文。豆腐干大小如周德和,而甚柔软,大约系常品,唯经过这样烹调,虽然不是茶食之一,却也不失为一种好豆食。──豆腐的确也是极好的佳妙的食品,可以有种种的变化,唯在西洋不会被领解,正如茶一般。
日本用茶淘饭,名日“茶渍”,以腌菜及“泽庵”即福建的黄土萝卜,日本泽庵法师始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等为佐,很有清谈而甘香的风味。中国人未尝不这样吃,唯其原因,非由穷因即为节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为可惜也。
我爱喝茶
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品赏清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壶,看着上下沉浮的茶叶茎,看着碧绿的茶水,看着娇嫩的茶芽,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茶的味道,隐隐约约,舒舒缓缓,有甜又含微苦,细究,又近乎于什么都无。难怪先人们喜欢把茶和禅联系在一起,他们共通的精髓就是无,无色无香无声无味,我想,那就是最高的心境吧!品味香茶,不禁令有些仙风道骨的滋味。
与茶对坐。随着茶叶的缓升慢降,你生命的舟子也迟动渐行,一切都很安详。此时,是不适合说话的,只适合阅读,你的精神飘荡在偏远的湖面上,你独自倘佯,微风拂面,水波不兴。与茶对坐,就是在远舟上与心对坐。
时间在流逝,人在流失的日子中变得苍老,但饮茶时的这种感觉却没有流失,而且慢慢地变成一种情结,浓得化都化不开。于是,我就经常让自己在这种情结中浸泡,把烦累、忧愁、苦闷、紧张都放在这清晨的一杯茶里,经过水洗、茶浸,变成一种平和与宁静。
喝茶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一直认为寒冬的深夜里能做的最好的事莫过于喝茶了。试想此时夜色正浓,众音沉默,惟有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枝头,几片枯叶打着旋儿飘落地面,无声无息。一个人闲坐于古黄色的木桌前,室内灯光徐徐清辉,不明不暗颜色恰好,桌上摊放上一本极爱的书籍,手捧一杯刚泡好的茶水,氤氲着香气的茶舞正浓,袅袅升起,无一缕来得急躁,不多时便弥漫了整个屋子。手捧的温度暖到了心尖,微微清嗅,浓郁的茶香便弥漫了心底。再仔细品读一番,实在有如梦似幻之感,此感妙极。
茶饮最早源于中国,后来有“茶圣“之称的陆羽在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加上历代骚人墨客对它的青睐,它便变得如同诗的雅与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体现。茶犹如刚出生的娃娃,对其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牵连甚广。所以“茶叶虽好,用煤气炉代石灶,不锈钢壶代瓦锅,自来水代名泉,自不免大煞风景“。茶有百态味有千千,要喝上一杯真正的好茶,自然得来不易了。
知堂老人(周作人)主张喝茶以绿茶为正宗,说是加糖加牛奶的红茶没有什么意味,对写下午茶的那段话很不以为然。认为“喝茶当于瓦当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10年尘梦。“实在妙极。
我喝茶不多,因为那些上好的茶实在消费不起,可是这并不妨碍我认真的品尝我所能喝到的茶味。一直认为喝茶不再多,而在感觉。一杯茶,能给以想像的空间,便是喝地“够味“了。
我常喝的是清茶。清茶比不得可乐来的刺激,比不得蜜汁来得甜蜜,比不得啤酒来得豪迈气势。然而却更具风雅,更值玩味。手端鼻前,飘动的香气已让人醉了一半,轻呷上一口,舌间略感一阵微微的苦涩,顺溜地滑落喉咙,也不经胃似乎有直窜心底之势。片刻之后神情大有好转,顿感这苦涩来得独特,来的别致。
浓茶是提神的高手,相比清茶的“小有所就“自然有天与地的差距。然而我一直不喜欢浓茶,总觉得它太过粗鲁与强烈,苦涩甚浓,难以使人有轻呷慢品的兴致与勇气。甚至有点自残的嫌疑。“过尤不及“,用于浓茶,我认为再好不过。
据说泡差之水以清露为极,器具,温度,水,火样样少不得。然而这终归不是一般人所能力及的,我倒是觉得这些都不打紧,小说家费尔丁老早认定“爱情与流言是调茶最好的糖。“除此之外,友谊也是不错的,风和日丽之日,邀上几个旧友,对饮于旷达的小院里,无须多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便可以心照不宣,茶香溢了满天,想不幸福都难。
茶水之淡淡如生活,茶水之浓浓于情感,各中滋味,实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停笔喝茶去!
饮茶
一杯香茗
滋润了我的心脾
口中的甘甜
是造物者的恩赐
轻轻品尝你的美味
感叹你卓越的风姿
你是人间幻化了的溪流
要把这世界装点得更美
有朋来于远方
沏一壶好茶
诉说多年未见的思念
窗外的鸟儿轻声低鸣
偷偷的独享着室内溢出的茶香
诉不完的贴心话语
全然泡入了这壶茶中
举杯饮尽泪眼婆娑
一壶茶
就是一个世界
畅游在茶的世界
还你一个体健安康
一壶茶
就是一段佳话
演绎了多少人间真情
多少春秋冬夏
一杯茶饮尽了乾坤里的大世界
一杯茶唱尽了世间的沧桑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