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师昌绪的事迹及颁奖词

  爱·科学 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七)晚,“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获此殊荣。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现为郧阳区)余咀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三千多名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此时,移民第一村余咀村支书赵久富,已任职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区党支部书记。黄湖新区也是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安置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外迁移民安置点。

  余咀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赵久富向荆楚网记者表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所有的移民,也属于所有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贡献的人们。国家大计,我们义不容辞。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及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被选中参研核潜艇,他把家安到实验基地。没有参照无计算机,他带领团队从研究模型起步,靠算盘演算出成千上万数据,还为获一手资料亲自深潜。因工作保密,30多年只见了母亲一面!在他带领下,我国研制出自己的核潜艇。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xx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锋事迹及颁奖词

  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3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大约五六十米距离的路面全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相关资料

  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去世了,10月2日消息,10月1日,河南南阳籍救火英雄王锋在治疗过程中全身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今年5月18日,居民楼突发大火,王锋三进火海救他人。一路留下五六十米带血脚印,出来时他快被烧成“炭人”,仍喊着“快救人”……经多方努力救治,还是没能留住英雄生命。

  三闯火海救人、现场20余人在他的呼喊和施救下全部安全脱离险境,而他本人却被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达98%……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青年王锋火海救人的英雄事迹经过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传遍大江南北,感动着整个中国,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心。

  经过当地医院55天的救治后,王锋于7月12日转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更为专业的治疗。该院医护团队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夜以继日全力救治、与死神抗争,用“允忠允诚、至精至爱”的救死扶伤精神,挽救英雄的生命。

  央视网消息:10月1号下午,河南南阳籍救火英雄王锋在治疗过程中全身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2016年5日18日,面对大火,王锋三次勇闯火海救人,全身98%的面积烧伤。事后,各界为他捐款200多万元,帮助他治疗恢复。今年7月,河南方城县政府租下医疗专机,将他送往北京接受进一步救治。然而经过多方努力,还是没能挽救英雄的生命。

  “救火英雄”三闯火海现场血脚印打动广大网友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他却被烧得最重。最近,进城务工人员王锋在河南南阳救火的事迹在网上热传。他先后三次冲入火海叩门、救人,自己却被烧成“炭人“。留在现场的那个带血的脚印,记录着“救火英雄“临危不惧的英勇与顽强,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三闯火海扣门、救人,踏出一串带血脚印

  38岁的王锋是南阳方城广阳镇人,他和妻子潘品曾是教师。2015年7月,夫妻俩和一双儿女租住在南阳市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中,开办了一家托教机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5月18日凌晨1时许,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糊味?“王锋起来查看情况,发现居民楼一楼公共大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失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大声呼救。由于其居住房间离门口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折身冲进火海,一把拉住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王锋交待妻子一句简单的话,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

  为了更快叫醒熟睡的人,王锋一路用脸盆疯狂地扣邻居的门。他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

  被救老师姚雪说:“那个时候门已经着火了,王老师把门踹开后,拉着我们就往外跑,他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

  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车、摩托车不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王峰又要折回,妻子潘品伸手要拦,却没拦住。

  可是,居住在二楼和三楼的居民还在熟睡,王锋第三次冲入火海。在慌乱之中,王锋的呼喊声和打门声一直没有中断。

  居住在二楼的王东峰回忆,被王锋打门叫醒后,透过窗户能看到火光。王东峰一家堵上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退回到比较靠里的房间等待救援。而王锋则在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后,才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

  邻居顾学文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他光着身子赤着脚,全身都烧焦了,一路留下几十米的血脚印。

  或许是忘了疼痛,王峰一边跑还在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周围听到呼救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就只好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顾学文说。被王锋叫醒的二楼和三楼居民也纷纷自救,为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当晚1时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才被迅速扑灭。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以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而从着火的居民楼到通往路口的小巷里,一路留下了王锋奔跑救人的血脚印。虽然经过了多场雨水的冲刷,记者看到,血脚印仍依稀可见。现场群众当时望着这一路的血脚印,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全民接力拯救英雄,铸成爱的脚印

  王锋被送往南石医院抢救。据主治医师孙羽飞介绍,王锋全身烧伤面积达98%,其中三度烧伤面积达到90%。

  全身98%的烧伤面积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近1%,也就意味着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完好的。

  90%的三度烧伤又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普通成年人三度烧伤面积达到50%,就会有较大的生命危险。

  治疗期间,王锋两次感染败血症。7月12日,王锋被紧急转到北京304医院。如今,王锋还徘徊在“鬼门关“前,他的家属,还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发愁。

  “卖房子、借钱,甚至连卖器官、借高额贷款都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潘品说,“为了支付抢救王锋的医药费,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

  王锋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救急。王锋英勇救人的事迹和严重烧伤的病情传开后,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自发赶往医院探望、陪护,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慷慨解囊。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却被烧得最重。要不是王老师,这回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们。“被救老师依然心有余悸,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不断上演,爱心不断延续

  一位名叫李宾的女士赶到医院,主动提出帮忙照顾王锋的儿女。

  一位保洁工将刚领到的1000元工资全部捐给王锋。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沉重。“潘品说。目前,王锋已经做完四次植皮手术,花费已超过百万元,但募集到的善款仍不够后续的治疗。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王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政府、社会持续关注。

  多年来一直乐于助人,英雄留下成长的脚印

  “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一点也不意外。“王锋老家的邻居赵永秀说。

  王锋是方城县古城村人。村民告诉记者,王锋从小就很朴实。2013年4月,古城村小学改造房屋,教室不够用,王锋就主动腾出自家一楼的三间房子做临时教室。

  村医李兰的诊所人来人往,有谁要喝开水,自行车要打气,都到隔壁去找王锋。去的人多了,王锋干脆买了一个气筒放在门口。

  在家人眼里,他是顶梁柱。王锋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弟弟患有癫痫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王锋独自支撑。为此王锋大学毕业后,打工挣的钱都往家里寄。

  在学生家长眼里,这个老师“有点傻“。为了提高托教生学英语的兴趣,王锋购置了投影仪、打印机,从不额外加钱。甚至购置床铺,供学生午休。

  在医生眼里,这个病人“有点怪“。“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别人到医院都是喊疼,他都烧成这样了,还一直喊救人。“孙羽飞说。

  “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这样称赞王锋。为了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的邻居,王锋赤身赤脚在火海中穿行。

  妻子“贪心“:愿他健康起来,留下生活的脚印

  王锋所在的特护病房门口,有一把低矮的塑料凳子,这是潘品每天在医院的落脚处。

  由于病房要求无菌,潘品不能随时进去探望照料丈夫。每当听到门声响动,她都会立刻跑到门边,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瞄上一眼。

  “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就是求个安心。“潘品说,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

  “怕父母失去儿子,怕孩子失去父亲,也怕自己失去丈夫。“一条门缝的张望,留下一个个爱的期待。

  “我很贪心,希望他能保住命,还能恢复健康。我想等他好了,一家四口照个合影。“精神放松时,潘品会向记者数着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偶尔谈起王锋受伤这件事,潘品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李万君

  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颁奖词】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人物事迹】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梁益建

  梁益建:推诚结仁爱

  【颁奖词】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人物事迹】

  梁益建,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2009年,梁医生在凉山州木里县遇到一个年轻患者刘正富,当时即给他许诺,“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 1年后,梁益建驱车7小时,去木里县接刘正富,并为他实施了手术。为了给这些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博士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获得帮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额近500万元。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阿布列林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澄清有片心

  【颁奖词】

  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阿布列林,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回望2018年

  有哪些面孔曾经让我们凝视

  有哪些声音让我们倾听

  有哪些瞬间让我们心动

  风雨兼程这一年

  我们

  也许有很多遇到

  也会有很多错过

  然而我们回望来路的时候

  我们不愿意错过

  那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此刻,让我们借助

  《感动中国》的舞台

  向他们致敬!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

  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

  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

  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

  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辞:

  你退后 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

  以血肉挡住危险

  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

  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

  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

  是对英雄的礼赞

  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

  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颁奖辞:

  生在市井

  未曾放下心中豪情

  曾经军旅

  岂容凶残闹市横行

  于人群中挺立

  喝断暴徒的路

  聚拢起民间的正气

  侠隐于市 见义而勇

  勇不在于强悍 而在于无所畏惧

  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

  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颁奖辞:

  少小离家 乡音无改

  曾经勇冠巾帼

  如今再让世人惊叹

  你点滴积蓄

  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

  你毕生节俭

  只为一次奢侈

  耐得清贫

  守得心灵的高贵

  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颁奖辞:

  仪表失灵 你越发清醒

  乘客的心悬的越高 你的责任越重

  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

  如此从容

  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每一个传奇背后

  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颁奖辞:

  三十忠诚风与雪

  万里邮路云和月

  雪山可以崩塌

  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

  雀儿山上流动的绿

  生命禁区前行的旗

  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

  坚强的多吉

  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王继才 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颁奖辞:

  浪的执着 礁的顽强

  民的本分 兵的责任

  岛再小也是国土

  家未平要国先安

  三十二年驻守

  三代人无言付出

  两百面旗帜

  收藏了太多风雨

  涛拍孤岛岸

  风颂赤子心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颁奖辞:

  扶贫必需精准 不落一人一户

  病情迫在眉睫 却一拖再拖

  扎下帐篷 扎下了根

  签上名字 就立下了军令状

  没有硝烟的战场 你负了伤

  泥泞的大山 你走出了路

  山上的果实熟了

  人们的心热了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颁奖辞:

  扁担窄窄 挑起山乡的未来

  板凳宽宽 稳住孩子们的心

  前一秒 劈柴生火

  下一秒 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

  风霜刻深了皱纹

  有人看到你的沧桑

  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颁奖辞:

  空投 平洞 竖井

  朔风 野地 黄沙

  戈壁寒暑成大气

  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 一生奉献

  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

  黄沙百战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鳞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中国》还向四十年来的“改革先锋”表达了特别致敬。

  定格温暖的瞬间

  汲取前进的力量

  让我们带着感动继续出发

  永远朝向美好的远方

  接力奉献 传递希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万佐成、熊庚香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从2002年起,中央电视台每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其颁奖词更是以升华的激情和斐然的文采深深的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体现了中国语言特有的魅力!现精选一些感人的颁奖词摘录于此,供同学们学习参考。------题记

  2002年度颁奖词

  郑培民(湖南省,省委副书记)

  颁奖词:他身居高位而系心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2003年度颁奖词

  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垂不朽,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而今,一个儿子用身体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早已坚如璧石。田世国,他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学籍!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郎平: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阎肃: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官东: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王宽:君子抱仁义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拓展

  候选名单

  马怀兰:带领村民致富的癌症村长

  王宽: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

  由艳丽:收养脑瘫儿童的未婚妈妈

  江一燕:以公益支教为生活方式的明星

  买买提江·吾买尔: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

  刘芳:盲人女教师

  李小文:成就卓著的布鞋院士

  李玉枝:用一生守护英雄的好妻子

  杜秀荣:不离不弃照顾脑瘫养女

  张宝艳、秦艳友: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

  张辉:保护百姓钱袋子的经侦卫士

  余彭年:裸捐所有资产的慈善家

  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

  居马泰·俄马克:最美新疆乡村医生

  官东: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大学生

  郎平: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

  阎肃:琴弦上的放歌者

  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董贵生:替战友尽孝27年的道德模范

  满广志:军委领导点赞的领军人才

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是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颁奖词】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可编辑简历模板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