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闻稿的技巧和方法
新闻写作技巧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发表在《人民日报》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
(2),就是记者吃饭时发现的新闻。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一天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
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如获得1986年全国高校校报好消息一等奖的《小郎和日本姑娘喜结良缘》(3),如果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去婚姻本身,而不是站在“为中日友谊写下了新篇章”、日本姑娘向往中国、追求自我存在价值的高度,就不会使这篇消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消息。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作为大学生记者,由于缺乏对新闻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新闻写作经验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写出第一篇新闻稿难免不尽如人意。要使新闻稿基本上达到发表的水平,最学生便捷的途径,就是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一是向有一定经验的高年级记者请教。从事过一定新闻采访写作实践的高年级记者,具备了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校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能够少走弯路,尽快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且学生记者之间朝夕相处,便于接近,易于沟通,能够大大缩短新闻稿的修改时间;
一是向师长主要是校报编辑老师、新闻学专业老师和社会媒体的老师请教。校报编辑老师能够按照报纸的报道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自己所体验的读者心理和新闻写作体验,校正和知道学生记者的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专业老师则可以主要从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写出来的新闻稿更加符合新闻呢理论的要求。
社会媒体老师更是能全面的站在社会时间实践的角度来指导写作,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大好基础。 请教的时间,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
一篇新闻概写好后,还得大胆投稿。有的初学新闻的学生记者,或者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其实,由于校园存在范围小、易于捕捉、头绪少等特点,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当然,大胆投稿不是盲目投稿。如果没有任何目的,打的是无准备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一定要认真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结构、专栏设置、报道风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甚至编辑部的人员构成、编辑姓名及联系电话等。是邮寄的,还要弄清楚通讯地址,保证所投稿件万无一失地寄到编辑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写稿之前,针对传播媒介的特点,引导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闻稿写好之后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报纸等媒体的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或播出几率)。
总之,作为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新闻稿的写作技巧
新闻的写作特点
一、新闻的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收集整理新闻综述稿的写作方法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由此对于新闻稿件的书写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
1.真实性:新闻稿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原则,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事实;
2.政治性: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从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社会民生;3、时效性:充分考虑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做到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及时快速地投递新闻稿件;4、重要性:充分考虑所投递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力求发布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5、内涵性:切合本地方、本部门和本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言之有物,传达信息丰富,叙述事实清晰,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6、严肃性:符合新闻稿件的基本写作格式,具有新闻语言风格,结构清晰、合理,语言规范、简练,表述准确、流畅,讲究遣词造句。
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以期抛砖引玉,向各界新闻前辈学习。
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地对记者说。”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必读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新闻由于篇幅短小,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循着事物的脉络提供信息,解释背景,揭示主题;还要考虑声画对位和逻辑关系,要写得精彩、生动、鲜活,实非易事。需要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写作各个面下工夫。
一、标题写作
标题如同消息的“眼睛”,是观众记忆新闻最重要的环节,它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几秒或十几秒,稍纵即逝。这就需要它先声夺人,引起注意,要一下子抓住观众,激发“想看”的欲望。
点睛传神的标题是对整条新闻的高度概括,拟定标题的基本原则是简洁、通俗、生动、确切。标题写作要紧贴主题,起到引导视听、浓缩信息、说明内容的作用,要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消息的大体内容,用词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标题要力求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组成,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和美观的外在形式,这就要求语言简练形象、对仗整齐,决不可使用生僻的字词。比如:2005年我采写的一篇反映宁阳县农村合作医疗典型经验的新闻,标题是《每人每年十元钱,解决农民看病难》,观众一看标题就大体知道了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导语写作
导语如同消息的“脸面”,是新闻的开头,代表着内容的精神和灵魂,也就是古语所说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导语是一种提示、摘要、高潮,一种包在小包裹里的要点或者是新闻预告的总和。写导语最重要的原则是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写在导语中,也可以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富有吸引力的材料放在开篇。要抓住特点,写出个性导语,要寻找新意,立意新颖别致,要用简练的文字准确概括消息的中心思想,要善于从内容中筛选出精华,做到“开篇之初,当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忍弃去”。我曾写过的一条消息:《灵山里有只流动的红药箱》,导语是这样写的:“驻扎在宁阳县灵山深处的某部诊所的军医们20年如一日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一只小小的红药箱传了几代人,记载着军民深深的鱼水情。”听着这样的解说词,看着画面上身背红药箱的解放军战士行走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翻山越岭去乡亲们家巡诊送药,谁能不为之动情。
三、主体写作
主体如同消息的“躯干”,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阐述新闻的详细内容,是对导语的注释、补充、丰富和深化,而不是简单的乏味重复。主体部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条新闻的质量,主体写作至关重要。
主体写作要围绕着消息的主题进行,应圆满说明或回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运用的材料要具体充实,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主体部分还必须精炼紧凑,要以事实说话,不宜空泛议论。
主体写作是多样化的,它往往是服从于解说词的总体布局和结构,目前最常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
1.“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各个新闻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即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这是新闻写作最常用的结构。这种写法在视听上符合观众的思维接受顺序,观众可以知晓新闻最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了解到次要事实,便于消化和吸收。
2.逻辑顺序结构
逻辑顺序结构,是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围绕着主题思想,根据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妥善地安排材料。材料安排有的是点面关系,有的为并列关系,还有的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写作时可以并列出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加以阐述,也可以先揭示结论性的事实,再交代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如同剥笋,层层深入。
3.时间顺序结构
时间顺序结构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安排新闻事实,适用于反映某一新闻事件的每个事实和细节都比较重要的新闻,许多现场报道都是按这种结构处理的。
比如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消息《香港特技大王柯受良驾驶摩托车飞跃长城》,就是典型的时间顺序结构。“各位观众,这里是距北京150多公里的河北金山岭长城,现在的时间是1992年11月15日上午11点整,再过一会,香港特技明星柯受良将在这里驾驶摩托车飞跃长城……柯受良启动了摩托车……冲上斜坡,起飞……他成功了。”
单车飞跃长城,举世瞩目,这一时间顺序结构的现场报道,准确描绘了柯受良飞跃长城的惊人壮举。
四、结尾写作
结尾是消息的收尾部分。一般的消息只对主要事实作概要性介绍,可以不要结尾。对于那些既要传播信息,也要引导舆论的新闻,可以考虑增加结尾。精彩的结尾如同空谷响鞭,余音回荡,可以深化主题,给人以启迪,引导观众思考。
结尾的写作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总结式、照应式、展望式、议论式、呼吁式等等。采用何种结尾并无统一的规定,要按照内容的要求来确定。无需结尾的消息,大可不必硬性拼凑,画蛇添足。
总之,电视消息类新闻的写作不能遵循某一模式。要根据不同题材,怎么写好,就怎么写。要勇于和善于在实践中创新,写出言简意赅、生动鲜活的好消息,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新闻稿写作方法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简介
新闻稿,也就是通讯,是报纸、电台常用的文体。因此,通讯也应该满足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局或造成的影响),在写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但通讯和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通讯不可以。这就涉及到了通讯的三个基本特点: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也就是说,通讯必须客观真实,而且要及时广播出去。不真实,就是假新闻,不及时就是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亲临现场,写自己亲眼所见、真是所感,绝不可以道听途说妄加揣测。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一
通讯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二
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三
材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四
角度要新颖。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由于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情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上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帮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居委干部轮流去服侍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新闻三等奖。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五
标题要别致。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普通居民来说一般是很难看懂的。我仔细看了以后,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标题,用了以后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安装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号引起来,实际上就是谐音,结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新闻标题的制作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一
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和文章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文章是文章,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年文化,打造魅力龙华”。文章通篇读下来,我没有看到半点文化。但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应景的标题,因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加强文化建设”。显然这个标题是题不对文的。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二
要易读易懂。标题不要太晦涩难懂,因为读者是普通大众,不是专家学者,太晦涩太难懂就偏离了新闻普众性的要求。有些人喜欢表现自己有文化,有学问,故意在标题上拽一拽,用一些难懂的不常见的生僻字或冷僻的诗文。当然,不是说是文不能用做标题,是不能用冷僻的诗文。我记得十年前,我还在当老师的时候,我们一个办公室的十五位老师(包括语文老师),没有人看懂当时上海教育报的一篇新闻的标题(具体的标题我已经忘记了,但这件事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标题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取。我对这种现象用时髦的话来说,叫装。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三
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来当做标题。所谓有表现力,就是只要一看标题就会令人内心产生激动、感动、愤怒、讨厌等心理反应。比如说,韩寒早年写的文章《穿着棉衣洗澡》,这个标题就非常富有表现力,听起来就让人好奇,觉得穿着棉衣洗澡,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吸引读者去读这篇文章;还有以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样的标题,一听就让人揪心;前几天解放日报的《医疗过度:一次心脏病就装了7个支架》,这样的标题,一听就让人气愤。像这些标题都是属于有表现力的标题。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四
巧用诗文来当标题。用诗文做标题,既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可以使文章增添文才,还可以使文章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叫做一举三得,但不能过,过了,就是装。比如:前几年,湖北洪湖莲子产业产值超十亿元,当时湖北日报作了一个长篇报道,标题就是引用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湖北洪湖莲子产业产值超十亿元”(原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02年,长江受到污染,《楚天都市报》发了一篇通讯,标题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浊浪令人心忧”(原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004年,我发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通讯,是写张家园居委书记一心为民的,用了一个标题“一枝一叶总关情”(原文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小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五
巧用几个并列的词语做标题。这里所谓的并列的词语,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相关的。比如,某贫困地区的一名小学教师,看到当地缺医少药,心有不忍,就自学医学。学成后,他一边从医,一边教书,教书的时候对学生特别严格也特别慈善,当然,严格是对待学业,慈善是对待生活。后来当地媒体对这个老师进行了报道。报道的标题就是“严师、慈父、名医”,大家看看这个标题,三个毫不相关的词语,却因为一个人而变得相关起来,这三个词实际上是这名老师的三重身份,而这三个词从不同的三个侧面刻画了人物形象。2008年,我写的一篇征文,获上海市委宣传部优秀论文,征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我对《上海宣传通讯》这本内看的学习和使用情况。我用的标题就是“邂逅、受益、推荐”,就是说,我如何在茫茫书海终遇到了《上海宣传通讯》,我从这本书中如何受益,最后又如何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还比如张爱玲的小说《色、戒》等。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六
用疑问句式做标题。这种标题的好处就在于直接提出疑问,让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寻找答案。这种标题在写负面新闻或面对社会某一疑问的时候采用,效果非常好。比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直接引导读者去寻找答案;前几年,在针对深圳特区是不是要撤销的问题,深圳晚报登了一篇通讯,标题是《深圳特区还能维持下去吗?》可以看出,这两篇是针对社会普遍疑问而写的,用疑问句作标题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题目,自己解答。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这种标题更能警醒人们,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前两天(2月20日),解放日报登了一篇新闻,标题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安全吗?看专家怎么说”,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安全,安全还要拿出来讨论吗?所以这样的标题,一下子就能吸引人的眼球。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七
巧用容易引人产生遐想的模糊字眼做标题。这种标题,我把他叫做噱头标题,这种设置标题的形式是当下最流行的。它主要是利用了人们某种不健康的心理,让人忍不住去偷窥一眼。比如,《丈母娘要和我睡一张床》,这样的标题看上去是很吓人的,但看完全文以后,你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很温暖的文章,它主要是讲妻子出差,丈母娘来自己家照顾生病的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要睡到沙发上去,丈母娘怕他受凉会加重病情,就在自己的床上另加了一床被子,让他同床不同被。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八
巧用同音字做标题。比如最近关于苏泊尔厨具重金属超标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篇报道是这样的《苏泊尔厨具:专家再爆“锰”料”》,在这个标题中,作者就巧妙运用了“猛”和“锰”的同音;还比如,前几天,意大利的一个纪录片获得了柏林金熊奖,当天的新闻标题是这样《意大利纪录片,柏林擒金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金熊”非彼“金熊”也。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九
直接用文中主人翁的话语做标题。这是一把万能钥匙,它的好处是既不会文不对题,也能很好地诠释文章的主题。前几天(2月17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长篇通讯,报道了解放军105医院院长高春芳的感人故事。通讯的标题就是高春芳的一句话“没有菩萨心肠,就不配当医生”。这样的标题很切合文章的内容,也很能刻画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就非常好。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新闻角度的选取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一
紧跟时代选角度。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千古真理。紧跟时代的脚步就是说,当下什么最热,就从什么角度去写。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二
以小见大选角度。就是说面对一件发生的事件,写作者不是笼统概述事件的经过,而是选取事件某一个特定的镜头,通过特定的镜头,慢慢散开,就像一个广角镜头,逐渐发散开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比如,会议通讯是很难写的。一般的人都是这样写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开了一个什么会,会议通过(传达)了什么内容,最后取得了什么好的效果。而某地的一篇劳模表彰大会的通讯就写得非常有特色。它从劳动局局长做报告开始写,抓住局长向老模鞠躬这一细节,以小见大地写了社会对劳模的尊敬和爱戴,我记得当时的新闻标题是《向劳模鞠一躬》。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三
从特殊性中选角度。现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你捐款1000元不是新闻,乞丐捐款10是新闻;王菲歌唱得好不是新闻,王菲唱歌跑调才是新闻;王菲和李亚鹏生一个健康的女儿不是新闻,而生了一个兔唇的女儿就是新闻。所以,面对所发生的一件事情,要从共性中找出特殊性。比如今天你说我在这里和你们交流如何写新闻,绝对成不了新闻,如果你说一个外地民工来街道给机关干部上新闻写作课那绝对是一件新闻。2月17日《环球时报》刊登的一条印度的新闻,角度是选得相当的新颖。讲的是印度的某贫民窟中,不仅贫穷,而且脏乱差,甚至连厕所都没有,男男女女都是就地解决。政府也一直没有认真去解决。有一次,一外来女子和男子结婚,新婚之夜发现当地连厕所都没有,很不习惯,第二天就逃回了娘家。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政府被迫无奈,在当地建起了第一座厕所。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这个新闻一定是写政府如何如何为民争取资金,建起了第一座厕所。但是你想想,不要说印度,就是中国,也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厕所,建一座厕所能成为新闻吗?结果记者转换了一下镜头,以《印度新娘为厕所出走成楷模》为标题,写了一篇新闻,结果这篇新闻传播到了全世界。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写作中几个应该注意的细节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一
不要空话套话太多。有些人一拿起笔,就是“在xx的指导下,在xx的统领下,在xx的正确领导下”,屁放了许多,全是空屁,没一点作用。新闻就是要短小精悍,要干货,不要湿货。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二
不要大抒特抒个人情感。有些人一写到帮困送温暖,就是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不然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样写太矫情,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差一句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否则到是一篇很好的悔改书。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三
不要随便下结论。在人物通讯中,写到结尾的地方,有些人总忘不了写上“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崇高的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其实这是错的,新闻只是把主人翁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个点展示给了人们,结论应该让读者去下。
[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 四
一个事件的多个方面,要按编年体的结构来写。就是说一个事件,它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写的时候,要先写重要的方面,再写次要的方面,越是次要的越要放到后面写。这样的话,便于报纸编辑人员的编辑。因为报纸版面有限,不可能把你写的东西全部放上去,另外编辑人员面对许许多多的稿件,也不可能来细细看你一个人的稿件,来帮你挑出重要的,剔除不重要的。一般编辑人员编辑稿件都是从后面往前面删除,这样一来,次要的删除了,也不会影响稿件的质量。
新闻写作基础之如何撰写新闻稿件的技巧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培训班。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按照撰写新闻稿件的习惯去想,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果,这种思维习惯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增强。
其次,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确实也做出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如果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可能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平时,某某报纸或电视报道了某某单位或个人的事迹后,我们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做得好呢!这很可能不是一句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被报道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因此,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平时我们在单位里,早上上班时遇到个人,女的遇到男的,说一句“XXX,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啊”、男的看到女的,来一句“啊呀,XXX,你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年轻了”。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而且还只有越来越老的可能。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种“去年二十今年十八”的赞美,因为符合人心向善的逻辑规律,往往能够让大家都感到心情愉悦。而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这样的功效。无论是被报道的人和单位,还是撰写新闻的人,都会有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无形中就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会效应大的典型报道,这方面的效应尤其明显。
第四,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会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我不是说能写新闻稿件的都是比别人能力强的,而是指撰写新闻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座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中出现这方面的人才,很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之一吧。
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看,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还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撰写新闻稿件的。但是,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也不是不想搞报道,只是条件不充分,和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法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专业的新闻记者是有他的优势,比如时间、精力上比较集中,掌握了熟悉的技巧等等,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即两个知情。
初学者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要害。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预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练习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假如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假如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稿写作技巧
要有新闻价值
要使一份声明有新闻价值,它九必须能够引起目标受众广泛而普遍的兴趣,并且具有明显的新闻视角(例如重要信息、心进展、戏剧性、趣味性、当地视角、影响 等)。另外,新闻稿的写作风格应该是新闻性的,而不是营销性的。应当非常客观地撰写新闻稿,就像是一位记者在为您撰写一样。最重要的是,新闻稿应当是去 “告知”公众,而不是仅仅在推销一种东西。
标题格式
大多数情况下,编辑在浏览您的新闻稿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您的标题。一个有效的标题往往意味着这名编辑会刊发你的新闻稿还是会点击删除按钮。在确定有效的标题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1、标题不要超过一行。许多编辑部会限制标题的字数,超过限制字数的新闻稿就会被拒收。
2、标题应当能够产生一种让编辑“干着急”的效果,使标题成为概括新闻稿内容的一种“挑弄”性的语句。这很关键,因为许多记者仅通过网络系统浏览新闻稿的标题,然后在想要浏览新闻稿全文的时候才会点击选择。
3、标题应当包含发布这一新闻稿的公司的名称。不要出现“公司”、“股份”或者“有限”之类的词,除非为了清晰地界定组织有必要进行标明。
4、不要使用感叹号或人民币符号。
5、避免所有可能的批评性的、争议性的或者判断性的陈述。
写作风格要求
撰写一篇专业和有效的新闻稿可能会很困难。以下是在草拟新闻稿的时候应当注意的几点:
1、尽快切入主题,用引证和事实来支撑你的主题。
2、恰当地使用语法和标点符号。校对打字稿,不要以来拼写检查。
3、在新闻稿中强调谁、什么、何时、哪里、为什么和怎样这6W。
4、重复检查电话号码和链接地址。
5、大声朗读你的新闻稿,看看感觉如何。
6、使用引语来传达别人的意见或事物之间的联系。
7、不要忘了在你的新闻稿中标明你的姓名、发布时间、日期、网站地址和电话号码。还要保证在稿件发出以后别人能够通过电话找到你。
8、应当客观地撰写新闻稿,就像撰稿人与这家公司没有关系一样。
9、不要使用代名词,如我、我们、我们的、你们的等,除非是在直接引语里。用第三人称撰写。
10、不要说大话或者显得像个瘾君子,但一定要让读者知晓你在这一行业中的地位。
11、一定要在最后一段中加上有关贵公司的标准样板信息。这一部分标题应当是“关于(在这里插入贵公司的名称)”。
长度要求
新闻稿应当简洁而且紧紧围绕主题。新闻稿的长度应当在两页之内。50字以内的新闻稿更像是广告,而不是新闻稿。
点句(文章中用来引导各要点的圆点符号)
可以使用,但不可滥用。
新闻稿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
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5、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 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一、新闻的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一、 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二、 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三、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四、 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 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2、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五、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绝大多数客观报道的写作规则,被广泛运用到严肃刊物的写作中,同时也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短小的新闻写作叙事结构。内容上表现在在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犹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详细的新闻稿写作方法指导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a.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b.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c.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a.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b.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c.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d.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e.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性交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