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名人素材
名人励志奋斗故事
托德·库姆斯虽是纽约市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按照父母从小对他的期望,他应把精力放在绘画上,因为他出生于绘画世家。但他好像对父母的安排不是太感兴趣,常常背着父母去做一些投资方面的工作。
在学校里,他偷偷地做投资贷款,这在学生中尚属首次。他暗中操作着一家小型的投资公司,专业地收取学生们的贷款费用,这一度让校长十分无奈。为此,库姆斯甚至几度被父母领回家。每当此时,他都会痛下决心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说自己唯一的长处是绘画。
在绘画方面,他的确有天分,但他前行的道路并非坦途。他的画作虽然在校园里引人注目,可就是无法吸引大师们的注意力,几次大奖都与他擦肩而过。
25岁那年,库姆斯在全美的一次绘画大赛中又一次败北。他一怒之下烧毁了自己的全部画作,并且发誓不再手握画笔。他喝了许多的酒,直至醉困于柏油马路上。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有一个老头,面目和善。老头笑着说道:“你这小鬼,我早就注意你了,你在校园里的恶作剧我全知道。我是一家贷款公司的负责人,我正在寻找一位投资方面的天才。”
“可我只是一个画画的人,不是什么投资方面的天才。”
“给你讲个故事吧,古时候,许多人慕名前往罗马,因为那儿是高手云集的地方。但去罗马的路太挤了,一个小伙子苦苦寻找了多年时间,仍然没有成功。一日,他路过一个十字路口,问一位老者,这条路是通往罗马的吗?老者说,不,是通往佛罗伦萨,你去吗?”
年轻人说,我要去罗马,不去佛罗伦萨。
老者却意外地说道,没有道路通罗马,只有一条路去佛罗伦萨。
年轻人后来想了想说,好吧,我去佛罗伦萨。他到了佛罗伦萨后,意外地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后来在那儿安居,成家立业,安度晚年。
库姆斯恍然大悟:“是呀,如果没有道路到达罗马,去佛罗伦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库姆斯于是毅然放弃了经营十多年的绘画作业,开始经营股票与投资。他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时间,终于成了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负责人。
2010年底,库姆斯意外地成就了一番辉煌。股神巴菲特选中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库姆斯声名鹊起,一下子变成了金凤凰。
巴菲特选取他的理由是:他是个投资方面的天才,就像自己年轻时候一样。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
奋斗是雨,聚成浩瀚的海;奋斗是云,落下霏霏细雨;奋斗是海,托起梦想之船;奋斗是船,载你迎风远航。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的关于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2: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3: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4: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5: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6:李清照少女填词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7:杨禄禅陈家沟学艺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8: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9: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古代名人奋斗的故事10: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中外名人奋斗的经典故事
郑小瑛的奋斗人生
1950年,20出头的郑小瑛来到当时最负盛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她似乎注定就是为音乐而生,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精通各种乐器并且多次登台演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里,郑小瑛的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的曲子时常被学校交响乐队拿去演奏。
有一次,在音乐厅看见指挥师正演奏她的曲子,她被那种意气风发深深吸引住了,一个理想由此萌发:“我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从那以后,郑小瑛一有时间就跑到音乐厅去看表演,当然,最主要的是暗中学习指挥技巧,还时不时找机会向教授求教。回到宿舍后,她就对着自己的曲子开始练习指挥,同学们都取笑她说:“难道你想成为一名指挥家吗?别白费力气了,因为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同学的话其实不无道理,当时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不高,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的女性已经很少了,更何况是女性指挥家?虽然不敢说全世界绝对没有一位女性指挥家,但在当时,他们都没有听说过。指挥家,似乎是专属于男人的职业。
“难道女性就不可能成为指挥家吗?”郑小瑛在心中发问。没人能给她答案,能给答案的人只有她自己!
此后,郑小瑛在指挥上的学习和锻炼更加勤奋了,从表情到手势,从眼睛到心灵……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一个音乐盛会,郑小瑛所作的一首曲子被选进了演奏曲目中。而观众席中,有两位响当当的人物:苏联国家歌剧院的指挥海金和莫斯科音乐剧院的指挥依·波·拜因。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正当音乐指挥走上台子的时候,他居然扭伤了脚,一个踉跄跌坐到地上,全场一片惊呼。工作人员很快跑过去扶住教授,同时还有人把椅子搬上指挥台,想让他坐在椅子上指挥,但那同样不行,因为他扭到脚的同时也碰伤了肘部。教授摇摇头,全场不知如何是好!
郑小瑛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走到那位教授的面前一鞠躬说:“我以艺术的名义向教授申请接过您手中的指挥棒!”
面对这样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教授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绝,他把手中的指挥棒递给了郑小瑛。她转过身,对乐手们点头示意,指挥开始了:只见指挥棒在她的手中时而急促有力,时而缓和悠扬,音乐就像是从她指挥棒上流淌出来似的,时而奔腾如雷,时而平静似水,她那热情奔放,气魄雄伟的指挥蕴藏着无比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简直无懈可击,完美无瑕,就连那位扭伤脚的教授和观众席上的海金、依·波·拜因也频频点头。一曲结束,掌声四下雷起,海金和拜因更是对郑小瑛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她,将来必定是一位卓越的指挥家!”
当天,海金正式向郑小瑛提出邀请,让她进入苏联国家歌剧院深造指挥艺术。“艺术应该属于任何人,不应该有性别之分!”海金说。进入国家歌剧院后,郑小瑛刻苦学习,先后成功地指挥了《托斯卡》、《茶花女》等一系列苏联经典歌剧,在苏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几年后,郑小瑛艺成回国,为音乐事业作出了不少伟大贡献,最终成为中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位卓越的交响乐女性指挥家。2010年,82岁的郑小瑛被首届中国歌剧艺术成就大典授予终身成就荣誉奖!
路易.威登的奋斗人生
法国孩子路易.威登出生于乡下一个木匠之家,14岁之前他接触最多的就是飞溅的木屑。
在路易?威登14岁时,村子里来了两位打扮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嘲笑村民们衣着老土,“这个鬼地方怎么月亮都显得那么肮脏!”这些话深深地刺伤了路易?威登,他决心要去巴黎,看看那里的人和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路颠沛流离,路易?威登终于来到巴黎,却发现这里的月亮并不比家乡的干净圆满,人们的装扮倒让他大开眼界。这个赤贫的孩子在巴黎无亲无故,生活异常艰难困苦。后来,他竟饿倒在一家高档皮箱店门口,好心肠的店主将其救起。他醒来后,请求店主容留他当一名店员。店主拒绝了他,因为该店只收手艺高超的师傅,而路易?威登只会木匠手艺。
经过一番坎坷挫折,路易?威登终于在巴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的捆衣工。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刻苦钻研实践,力争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他始终相信:今天所学的一切都必将成为明天的种子,不能用过于功利的眼光来看待眼前所学的一切,它们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会毫无价值。
技艺熟练后,路易?威登精益求精,同时也慢慢觉得这种生活过于机械单调,整个人也仿佛变成某个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他一边又一边地问自己:这难道就是自己不顾一切奔赴到巴黎的最终追求吗
一年后,路易?威登再次来到最初饿倒的那家皮箱店,再次请求店主收留他,店主再次拒绝了他。正在这时,他看到一位顾客满脸失望,并听到她一再抱怨店里的皮箱太小了,装不下她喜欢的那些时装。他灵机一动,立刻来到顾客面前说:“尊敬的女士,这个箱子并不小,它完全可以装下您的20条裙子!”顾客和店主深感惊讶,拿出20条裙子,让他试装。他过去当捆衣工的经验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手脚麻利,一气呵成,在3分钟内果真将所有裙子装入那个箱子里,而且叠放平整有规律,丝毫没有皱褶!顾客看得目瞪口呆,马上买下箱子。店主也暗自称赞,沉思不语。路易?威登趁机提出渴望在这里工作的愿望,店主终于破例收留了他。
路易?威登勤奋精进,谦卑热忱,跟其他人最不同的地方是:他善于将自己过去所有学到的东西都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在新的地方绽放异彩。因为做过木工,他做的皮箱更加结实;因为做过捆衣工,他做的皮箱在空间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路易?威登很快成为一位手艺超群的年轻师傅,他所推出的皮箱一直保持着良好突出的销量记录。再后来,他成为皇宫里的一个御用捆衣工和皮箱整理师。最后,他在香榭丽舍大街开了一家皮箱店,为顶级时尚品牌LV的问世开辟出了道路。
董卿的奋斗人生
2010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揭晓,董卿毫无悬念地成为10名甲级主持人之一,这是继她2009年7月10日被授予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之后的又一重大荣誉。
在得知自己评选为央视十佳主持人后,董卿显得很激动:“虽然这已经是我第5次当选为最佳主持人,但我心里仍然难以平静,可以这样说,没有这几次的连续当选,自己就不可能被授予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的荣誉。最佳主持人固然重要,但我最看重的,还是‘德艺双馨’这个奖项,它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
董卿高中毕业后,先考入浙江戏剧学院,当过主持人和制片人。在有声有色干了一年后,便决定报考上海电视台,她最终从应试的七八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节目主持人。
董卿从小就十分向往中央电视台,进入上海电视台不久,便有了与央视接触的机会。那是1996年,她以剧组外联的身份,参加了北京、上海、陕西三地联办的“春晚”,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剧组和宾馆之间往返,为演员吃饭和出发排练的事而忙碌。虽然辛苦,她却很卖力,目的很明确:借此调入中央电视台。
然而,当那年的“春晚”结束后,她并未进入心仪的中央电视台,依然重返上海电视台,主持了新开办的《非常男女》节目。她以靓丽的容貌和新颖的主持风格,赢得观众的喜爱,并因此获得第五届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2年,央视决定开播西部频道,该频道负责人之一的尹力邀请董卿加盟。已经29岁的她,在接到邀请,深思熟虑后,她最终得到了答案:如果拒邀,一定会后悔!她答应了尹力的邀请。
虽然她已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面临的困难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想。初到央视,董卿担任《魅力12》的主持人,该节目要求掌握大量的民俗和民族风情知识,加上节目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没有太多的电视从业经验。董卿虽然名义上是央视主持人,节目录制却在大兴区,她连央视的大门都进不去。一次,北京遭遇沙尘暴天气,她提着四五袋衣服要去节目录制现场,可站在大兴街头却怎么也打不到车。最后,总算搭上了一朋友的车,坐在车上她突然对朋友说:“太难了,我不想做了。”朋友反问道:“世界上什么事情容易呢?”一句话,顿时让她泪流满面。
到了节目录制的大楼下,一位清洁工大姐亲切地问她:“你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吧?”董卿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对大姐说:“刮这么大的风,你还在工作,真不容易啊。”她在转身上楼的一瞬间,眼泪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当天节目录制结束后,她坐出租车回住处,刚上车,司机就惊喜地喊道:“你叫董卿,是《魅力12》的主持人吧?我们都很喜欢你主持的节目。”司机的赞扬,感动得她再次泪水涟涟。
那天的几次偶遇,让董卿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她从此打消“逃离央视”的想法,随着节目收视率的攀升,更坚定了她留下来的信心。尤其学者对她主持风格的评价:“一个深沉而朴素的节目。”让她最终在央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
凭着坚韧的毅力和过硬的功底,董卿成为央视的名主持,她并未因此停顿懈怠,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勤奋工作。仅2010年半年时间里,工作量就在130台节目左右,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她至少有500个小时是在飞机、汽车上度过,但她却从未叫过一声苦。
董卿感慨道:“上海到北京有多远?坐飞机1小时40分钟;cctv有多远?从涉足电视到跨入她的大门,我走了整整8年。曾被很多人问到我如何成功的秘诀,我总是以切身的体会回答,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打开成功大门的,往往就是最后那一把钥匙!”
贾清的奋斗人生
一名仅有高中学历、39岁的清洁工,华丽转身成为年薪60万的地产策划总监!她是怎样一步步创造人生传奇的呢
专注专心赢机遇
贾清是重庆市潼南县人。2005年,她来到四川绵阳,在西山景区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
每天干完活,贾清最喜欢站在西山之巅,鸟瞰城市。半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尽现眼底,贾清爱上了这里,“这么美的城市,我一定要为它做点什么。”
贾清于是边扫地边唱歌。在她的热情感染下,同事们也开始用歌声改善枯燥的工作,还组织了合唱队。歌声竟成了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工余,贾清还常跑到街上当义务交通员,帮助附近小学开展队日活动。
“快乐清洁工”的事迹传到西山景区里的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院领导欣赏她的工作态度,要求景区管理处安排她负责学院行政楼的卫生。贾清兴奋不已,闲暇就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书。
贾清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来绵阳后,有几处汉唐时期的石刻和雕塑,她一直没能搞懂。在图书馆,贾清就向查阅资料的教授请教。
贾清发现,只要真心求教,大学教授、建筑师傅、当地居民,都愿把这座城市的掌故告诉她。有次,和一名修车匠讨论城市发展,贾清来了灵感,试着写了篇文章寄给《绵阳晚报》,居然得以刊发。一家地产杂志看到文章后,特意联系贾清,给她开了个专栏——让她采访各阶层的人,以他们的视角来剖析绵阳。
从那以后,贾清扫地时,还攥个本子,有空就与人交谈。她越发觉得,这座城市的内涵很丰富。
一次,一个外地人向贾清打听去科学城的路,贾清怕他走错,亲自带路。路上,她根据平时积累,对绵阳各大科研院所侃侃而谈,外地人被她的热情打动,给了100元小费,还建议她去当导游。
100元钱够扫三天地!贾清感叹不已。绵阳是国家级科技城,红色科工旅游是绵阳的亮点,贾清一咬牙,报读了旅游局的导游培训班。
取得科工导游资格证后,贾清成为兼职导游。在空气动力中心、娱乐风洞、两弹一星城向游客讲解时,贾清总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当她看到建筑物上满是“XX到此一游”时,十分心疼,便用蘸有香蕉水的毛巾清除涂鸦。
擦着擦着,贾清忽然觉得,当清洁工和当导游可以互补。她又承包了一些景点的清洁区域。
她在富乐山景区做清洁时,发现一口古井,经辨认,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贾清如获至宝,用了一个月时间,找到21口不同时期的水井,通过水井向游客讲述绵阳的发展轨迹。
此后,贾清更注意观察各景区的建筑、历史遗迹,她还在网上向市民“悬赏”,每提供一处遗迹,她都会为对方做两小时清洁,或提供一次导游服务。
挖掘到一处遗迹,就会多一处导游项目,包括最早的养老院、抗战时期的军用机场、育婴堂、堰塞湖等。贾清把这些内容制成网页和导游图,带人去旅游。
绵阳最早的堰塞湖,经过五百多年变迁,已成美丽的三江湖。2007年7月,当地政府准备依托三江湖水域,打造城市会客厅,请了国内外三百多名专家论证规划。西南科大城市学院承担了对专家的导游和解说任务,可谁有能力胜任这一重要工作?有人推荐了贾清。
“她可是扫大街的啊!”有人反对。但鉴于贾清的口碑,学院决定请她试试。
贾清的精彩讲解获得国内外地产专家的一致好评,她由此成为绵阳城的草根明星。许多开发商要进驻某区域搞开发时,都点名找她,让她写出该区域的价值优势。她从中尝到甜头,觉得应该向地产方面发展。
贾清打听到,从事房地产方面的专业人士,策划师最牛,月薪1万至10万元不等。业内人士告诉她:“你已经很有基础了,还需学习更专业的知识。”
原来,自己当清洁工、当导游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地产策划师的基础工作啊!之前无心插柳之举,竟变成了一种积累。
2008年9月,一家地产公司启动城北某项目时,要招聘项目策划师。贾清花几天几夜做出来的方案,得到了开发商的首肯,但因她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与这职位擦肩而过。
贾清没放弃,她报考了西南科大城市学院房地产策划专业的成人自考学习班。不过,做房地产策划,还要有实践经验。
贾清想,求师不如访友。她把绵阳地产界一些知名策划高手登记在册,准备与他们交朋友。
《绵阳晚报》地产专刊每期都会免费向各开发企业派发报纸,贾清承担了这差使。每次送报,她都直接送到策划师手里,一来二往,就与这些人混熟了。
2010年12月,贾清得到重要消息:成都某地产公司不仅在绵阳做楼盘代理,还取得了《绵阳日报》房产专刊的经营权,目前正在招策划人员。
由于仍无地产策划的资格证书、相关经验,贾清没能应聘上地产策划师,但老板知道她的情况后,让她从事房产专刊的策划和编写,鼓励她协助公司的地产策划。
为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贾清每天早到一个小时,给办公室做清洁。她还为全城的房产公司、开发楼盘绘制了一张导游图,得到了网友的认可、有关部门的赞赏。
一系列出色表现,让公司和报社领导对贾清再次委以重任。
如今的贾清一副金领范儿,坐在写字楼里挥斥方遒,成熟潇洒。她的成功得益于对每份工作的专注和热情。她从没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而是倾注无限热爱,从而激发了自己的自信心、求知欲和想象空间,不经意间为日后的成功做好了积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也偏爱乐于挑战自我、乐于书写人生传奇的人。
艰苦奋斗的名人故事
光鲜的背后不是辛酸,就是肮脏,韩庚属于前者。
在SM的选拔赛中, 韩庚以3000:1的比例脱颖而出,与其他两名中国人成为韩国SM公司旗下的练习生。在韩国的生活就像是军训,几个男孩住一个宿舍,要学舞,练声乐,余下的时间韩庚还要学语言,平均每天只有4小时睡眠。
很长时间内,公司怕花钱,不肯给他办工作签证,用旅游签证拖着,韩庚每个月的生活费应该是四十万韩元,据说只给他一半,只要了解韩国消费水平的人都知道,那里买瓶水都要几万韩元,这点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而他又是外国人,没有医疗保险,病也生不起。幸好他那时候年轻,身体还算给力,就这样在韩国熬了两年,终于熬到出道那天。
韩庚刚出道的时候,是12个人超大型组合superjunior的主力,第一首主打歌是TWINS,平心而论,这是他最耀眼的时期,黑色的头发配合帅气又秀丽的脸庞,加上令人惊叹的舞技,不知道俘获了多少少女的心。
可连SM公司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还真的没有人气,就不成功,于是一连串的不公平就发生在韩庚的身上了,他作为外国艺人,其他11个人可以上的节目他不能上,导致他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能上的节目,到了他出现下面欢呼的声音立刻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用这种方法检验人气真的很残忍;后来多场演出需要全体出现,要求他戴面具跳舞,他是领舞啊!他连躲在后面不出来的机会都没有!
据说韩国网络上还出现过敌对韩庚的组织(在韩国几乎每一个艺人都会有敌对组织),那些人的理由无须考证,多半是国家民族之类的。
人气一直不见涨,这样下去,韩庚迟早会被公司雪藏,SM公司决定重新包装他,推出了新的单曲---《》(奇迹),希望真的会有奇迹发生,在舞曲编排上,韩庚不像TWINS时期那样主打,大概是为了照顾韩国人的民族情绪,这个时期整个组合的知名度有了提高,韩庚的人气也有所提高,他有了一批铁杆的歌迷,这些善良的韩国女孩顶住了韩国国内“爱国人士”的种种非难,甚至SJ组合其他成员一些FANS的攻击,义无反顾地支持韩庚,这在极度排外的韩国,不是单单小女孩花痴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气。
但是SM公司还是不放心,他们担心花钱包装出来的歌手最后入不敷出,于是就出现了韩庚中国行,来检验韩庚在中国的人气(韩庚之前没有在国内做过任何宣传)。也许,如果当时回国的时候门庭冷落,韩庚就会立刻被公司雪藏,幸而,国内也有一批韩庚的铁杆歌迷,她们迅速集结力量,给了他最热情最温暖的支持。给了他力量,让韩庚信心倍增,从此才回到国内走上了镁光灯下,被大众所熟悉,路途才走的不是那没坎坷。
破茧而出,是对韩庚最好的描述。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关于奋斗的名人故事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一、轮椅上的霍金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在80年代初期曾参加霍金的学术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奋斗成全自我二、十年写就《三都赋》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奋斗让他走向成功三、霍英东的历程
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
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通过奋斗达到目标四、勤奋的门捷列夫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奋斗需要坚持五、让奋斗成为生活的习惯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投稿,得到的却是743条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
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岁逝世时,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他本人身高1.78米,而他写的书堆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奋斗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投稿,得到的却是743条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
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岁逝世时,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他本人身高1.78米,而他写的书堆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描写名人奋斗成功的事例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说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2007年,在理解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样解释自我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能够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向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向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说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我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之后正因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迫关掉,为了偿还债务,鲁冠球不得不将三间老房子变卖。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下。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开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
之后10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到达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调整公司方法,集中力量生产PRO化汽车万向节。当年秋天,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即这天万向集团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被拒绝入场,但鲁冠球并不放下,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在闻听会场内正陷入价格拉锯,他便张贴AD,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销售自我的高质量产品,很快厂家便涌出场外交易。万向此役获得了210万元的定单,鲁冠球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打出了名气。
奋斗成功的名人事例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一、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二、
童第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四、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琪罗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他还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
五、
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拼搏的名人事迹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