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有关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与生社会调查报告作文
一 问题的提出。
最近,同学们有个别的缺作业,且考试有不及格现象。我们的同学准备对本班学生完成作业和进行课外学习情况分析展开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走访同学本人。
2 走访周围的同学。
三 调查情况整理。
姓名 情况 原因 作业完成情况
李毓雯 优秀 上课注意听 认真完成
勤学好问
李莎莎 优秀 上课注意听 认真完成
多看课外书
李寒冰 差 上课不注意听讲 不按时完成
信息渠道 走访同学
四 结论。
1 因为同学们的自制力很差,如果不及时管教,会产生一种不想写作业的心理。所以做家长的要及时管教。
2 作为一个学生,只有老师家长的管教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学的新知识。小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不及时巩固,就会忘掉。做了作业,才会使你对刚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所以,做作业并非无用。
3 此外,学生应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应先把作业写完,再玩一些其他的东西放松一下,但不能耽误学习。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理智地对待各种遇到的问题,往往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中小学生的厌恶学习、恐惧学校,有些情况下与教师有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因而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是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教育。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教育的水平,而教师是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得知,教师在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目前商品大潮冲向了本已经存在矛盾的教师行业引起“波澜起伏”,一些教师的内心发生了动荡和倾斜,进而加剧内心的冲突。如果内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影响着教育活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的进步。时代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美国品德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从麦克唐纳的话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生对于社会的态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不管从整个社会,时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教师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社会责任重大,民众对于教师的期望过高
信息时代、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家长日益迫切感觉到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孩子的教育便空前关注起来。作为孩子的主要学校教育者,家长对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过分倚重。特别是教毕业班的教师,他们感觉到来自学生父母的压力更大。自己孩子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其他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习成绩不好,学科教师便要受到很大的质询。甚至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混杂,进而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经常逃学等等,家长只把目光投向教师。
若认真分析,很多学校与家庭应联合教育学生的事情现在只投在教师的身上。也就是说,教师承担着一些本由多方联合承担的责任。社会给予教师的责任实在太多,给予的厚望太大,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2、教师的审核评价和教师的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这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教师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教育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得到发展,融入社会。但是劳动对象是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此外,学生发展表现需要长时间观察,也是多个教育力量的合力所为。总之,有效准确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目前仍是十分困难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3、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同行之间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竞争,像评定职称,晋级等之事。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是很大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额却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师为了凸显科研成果,采用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这无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竞争上岗,以及频繁的考试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师的负担。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能力可能有点低,因此产生焦虑等问题。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4、身体健康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远没有社会上说得那样简单和轻松。教师行业虽然很光荣和伟大,可是在这光荣背后,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来应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校事务等大量的工作。此为,教师还要承担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责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势必威胁教师的身体健康。很多教师过早患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们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再加上身体的病痛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的来看,教师长时间处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种过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积闷在胸中,会导致教师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良,带来各种苦恼、焦虑、心悸、沮丧等。因而产生了心理的不适应。严重者可能导致了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很重要,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教师应该充分认真思考自己对自身的能力,和期望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一个较为恰当的值。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教师要抛弃或者淡薄一些观点,如名利思想、完美标准。
教师应同时正确认识来自于社会上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上其他人员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求享受,比一般人要做得好。社会人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得高要求和高期望。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蔓延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使得教师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教师首先应轻装上阵,有适度点的压力即可,不要给太多的负担。其次,教师应仔细分析社会压力的来源,正确分析寻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合理的标准下,教师可以主动进行筛选。择取合理的压力,并转变为动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荣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减少来源于学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定会有心理焦虑。教师应注意自身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情绪放松下来,缓解紧张的压力。
1、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体育活动,使压力外泄。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运动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的能量的消耗,从而控制不良情绪。
2、转移注意力。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3、与朋友交谈。教师发现有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找自己的亲密朋友,家属等人同他们进行交流,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宣泄,把积累在内心中抑郁的能量发泄出去。同时,通过交谈,教师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心理上会得到一些安慰。
教师也可将压力看成是一种挑战,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磨练自己,抵抗过去,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压力只是人对于某件事情刺激的主观反应。对于同件事的刺激,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感到头晕目眩;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抗压性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觉到的心理压力较小,而抗压力弱的人,却感觉到很大。因此,教师应抓住一个适当的机会,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同压力进行斗争,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从而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减轻了自身的心理压力。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场所和机构,如教工之家,联谊会,教师俱乐部,以及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咨询等措施来建立教师心理疏导系统,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上的困扰。此外,还可以,让教师做一些心理上的测试,建立心理档案袋,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教师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之疏导和解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是千种万种,选择合适自己的最为重要。其次,认真实施,坚持下去,教师的压力定能减轻很多。
让我们教师轻装上阵,作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学生既有别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顽童,在身体形态和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是一个不断碰撞而又不断调试的过程,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滋生各种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不堪学业等诸多压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这些,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以及面对。
首先是自卑心理。这是普遍出现在青春期青少年身上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我成绩不如某某某的好”“我能力不如某某某的强”“我家没有某某某有钱”“我长得实在是强差人意”等等方面。而这就造成了青少年不敢去让自己的才华,自己真正的实力展现出来。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这个方面,我们需要正确的去认识自己。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见自己发光点看见自己长处,只有这样全面的立体的判断自己才能得到稳步提升与发展,一味的自卑只有走下坡路。
然后是孤独心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条件都太优渥了,所以他们有一大堆的时间来捏造自己莫须有的孤独。我们要看见社会上那些衣衫褴褛的工人讨不到工资一脸尘土的孤独,我们要看见孤儿院里孩子们笑容背后没有父母的孤独,我们要看见年事已高无人照料的老人拾荒时的孤独,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孤独根本就不值一提。我们可以敞开心扉与朋友老师家人面对,用知足来化解莫须有的孤独。
然后是有关嫉妒心理,这个多是出现在女孩子身上,有关别人的衣服比自己的好看,别人比自己人缘好,别人有男孩子喜欢,别人家境优渥,而面对这种正常的心理我们应当用正常的方式去处理。要知道好的条件不能靠父母不能靠先天,要靠自己去一手创造。嫉妒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要看到发展的一面而不是去嫉妒别人哪里比自己优秀哪里比自己条件好。
唯我独尊心理出现在和家人的相处里。认为家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认为自己是皇帝是公主,不可一世,什么要求都必须要满足,要比别人好,人家都要听我的。这种心理要去多体会别人的感受,换位思考,就能解决唯我独尊的病态心理了。
厌学心理的人往往没有远见,他们贪图一时玩乐,今宵有酒今宵醉,完全就没有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几十年人生。需要别人去开导他们走出象牙塔,了解到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要远见到几十年以后自己脱离父母独立了靠的是满腹经纶去闯这个社会,通过学习去计划自己的美好人生,才能摆脱鼠目寸光的厌学心理。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在此例举几种。希望大家能够反思自己,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去提高改变自己,顺利成功的走过我们人生的花季,不要在将来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心理活动后悔不已!
老师,你的心理健康吗?
以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待遇问题.虽然老师有假期.但是也没什么可以做呀,旅游需要钱,就那么点钱游多远?这一次去海南用了6000多.还真点心疼呢.但平时我们除了工资,几乎没什么钱了.工作时间呢?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5点半.作为班主任的一星期两次要到9点多才能离开学校.上夜课就更不用说了.而其它事业单位就没这种情况了.他们8点钟上班.下午也是很迟才上班的而我们中午为了抓学生的成绩几乎是没得休息的他们工资比我们高.高中的老师尽管跟我们差不多辛苦.但他们工资比我们高多了.这样的一比较心态又不平衡了.还有班主任,没几个愿当班主任,因为实在是太辛苦了.整个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没几个愿当班主任,当的大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说领导上的课差不多都是副科,不用调测的有的还不用任课,多余的课压在一部分老师身上,老师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却在那儿高唱"今年我们学校老师超编."活儿谁干得多.谁挨的批评就最多.钱就拿得最少.活儿干得最少的,好事样样有份,坏事一样都轮不到.
所以说要心理疾病要治疗的首先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再加上社会期望值偏高,使得教师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压力。当压力来临时,相信压力也蕴藏机会,进而主动地适应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端正专业态度。专业态度不端正而感受很大工作压力的教师,应时常检讨自己的教学态度,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培养敬业精神,并改变权威和严厉的管教方式,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工作,借以降低工作压力。
保持乐观,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与别人相处,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但必须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忍则忍,才不会使事情越弄越糟。有些人的不佳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于是将它发泄在其他人或事物上面,这就是所谓的“迁怒”。迁怒最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自我调节,控制情绪,保持愉快心境与乐观情绪。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调查
“每个人都会发生意外。那么,发生意外时人会怎样做?”最近,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调查结果如下:
1.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会坐在地上,眼睛直直地盯着一样物体。
2.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脑子里会一片空白。
3.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会用手使劲地摸伤口。
4.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会死死捏住手里的东西。
5.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脸会变得苍白。
6.有的同学发生意外时会大哭不止。
以上是我调查的结果,以后我还会继续调查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专题
1、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哪几方面
在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构成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有机体都必须面对来自环境或本身需求的挑战。今天的教师比过去感受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除了来自学生的学习和不良的态度之外,还有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归纳起来说,教师的职业压力源来自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1)社会因素方面:从社会因素来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教育手段的大量涌现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参加各种培训、考核。教师们的生活更加紧张,休息时间有时也被占用,这使他们的压力有所增加。而且,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对教师形成冲击。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们全力搏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同时,课程改革寄托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动力,但也是一种压力。
(2)学校因素方面:从学校因素来看,巨大的工作负荷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据悉,我国部分业绩突出的教师每天工作大都超过10个小时。除了工作量大以外,按成绩评比也是教师心中的一块阴影。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教师自愿放弃休息时间,早晨早到,晚上晚走,周末还给学生补课。
其次,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但来自学生考试方面的压力仍是教师的一个主要压力源。社会和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与学生的分数、及格率、优秀率、达标率、升学率还是紧密结合。
再次,教育管理中的不合理做法也会增加教师的压力。在个别学校,管理者漠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广大教师的人格尊严、心理感受,缺乏人文关怀。搞“突击听课”和“随时监控”,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监控教师的一举一动。有的地方还热衷于推行“平均分淘汰制”“末位淘汰制”等名堂。极大地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
(3)个人因素方面:由于教师压力、教师心理健康等问题近年来才逐渐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包括部分教师在内的许多人以前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缺少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使得有些教师在职业压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如何运用精神方面的技巧来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的精神状态,是教师消除工作压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常用的方法有:
(1)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面对相同事件带来的压力,不同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大小会不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大家认知评价的不同。因此,教师应形成良好的认知评价。
1要不断撕掉消极的自我标签,如“我不行”“大家都不喜欢我”等。
2要学会抛弃不合理的观念,如“我必须让领导青睐我”“我必须做好每一件事”等。
3要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看到自己的长处,教师在心理上就会平衡一些,相应的压力就会减轻。
(2)磨练意志,增强抗压性:相同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练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1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即不为别人所左右。
2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即明辨是非,当机立断。
(3)保持良好的心态:
1拥有一颗平常心。心理失衡,其源于比较与差别。如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自己的待遇与他人的待遇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由于盲目地进行比较,个别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怨气,感到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有时候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2多交往,多谈心。减轻职业压力是一个积极行动的过程,多让自己处于动态中,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3学会欣赏自己。作为教师,只有欣赏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面对学生,才能不断地取得成功。
4增加愉快生活体验,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因此,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
3、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压力?如何解决考前考后的紧张焦虑情绪
(1)妥善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时,不要盲目下结论,要找到学生成绩差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成绩不理想是由学生本人造成的,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如果学生成绩不理想是由教师造成的,就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解决考前紧张或考后成绩不理想的焦虑心情: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因某些事情或场景而出现紧张焦虑的状况。教师工作一般来讲期末阶段是高焦虑时期,当自己在考前或考后出现紧张、焦虑情感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愉快地笑:因为紧张不是周围环境或他人引起的,而是你自己对环境或他人的感觉、反应所致。所以,要自寻开心事,若在紧张状态中难以开心,就设法使自己回想滑稽的事或人,引自己开心;或在家中看滑稽录像,或读几则幽默小故事,使自己开心。
2痛快地讲:如果把痛苦埋在心里,你的心情会越来越糟;如果讲出来,让他人共同分担,会大大降低你的痛苦,紧张的情绪也会烟消云散。如果不能讲,还可以写出来,然后扔掉。
3做深呼吸:当一个人紧张时,心跳会加快,呼吸浅而急,如果这时你缓慢地做几次深呼吸,心情可以马上平静下来。
4洗温水澡:温水能使血液循环加快,肌肉放松,有益于睡眠。最容易使人放松的水温是40℃左右。
5外出散步:人们发现,散步15分钟的镇定效果比镇静剂好。散步选在傍晚或午饭后为好,而公园或开阔地则是最佳去处。
6欣赏音乐:在心理学上,音乐治疗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手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音乐能激发潜能,解除紧张,不同的音调可引发不同的情绪。当自己紧张时,躺在沙发上,听你喜爱的乐曲,不失为一种缓解紧张情绪的好办法。
(3)要制定全面考核教师的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要全面,从职业道德、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基本功、知识掌握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考察。既重视教育结果,更注重教育过程,使教师真正认识到评价是客观的、合理的、公正的。
4、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由哪几部分组成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长期的工作压力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个人成就三方面。
5、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及其表现
身体上:早晨起床时,感到很累,平时睡眠不规律,或者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过度。肌肉紧张和躯体疾病的发生,包括腺体肿胀、咽喉痛、反复得流感、的染病、感冒、头痛、消化不良和后背痛、肠道问题和高血压。
智力上:难以理智地对问题做出决定。他们做决定时很困难,常常拖延或犹豫不决。一旦做出决定,又很难承担相应的责任。很难处理他们觉察到的大量信息,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有些人表现得心身迷乱或者不知所措,有些人也会容易发怒,而且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不满。
社会上:他们感到极度的精疲力尽以至不能做感兴趣的事,也不能在工作之后和朋友一起进行社会活动。对班级中发生的事情也越来越难以忍耐。出现倦怠后,教师在沟通时经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或带有讽刺的幽默以减轻挫折感。如嘲笑同事和学生,藐视行政管理和学校等。倦怠会使教师工作效率降低,极少承担义务,也很少有效地进行教学。
情绪、精神上:怀疑自己的能力,常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情感对待学生,使学生也变得冷漠和与人疏远,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少。教师本人则越来越固执,工作毫无创造性,生活也感到沉闷无趣,工作的乐趣和自信心也逐渐消逝。
6.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教师职业倦怠给给教育事业、学校发展、教师工作,都带来很大危害,职业倦怠不仅威胁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比如: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则缺乏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7、为什么说教师职业的某些特点是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角色冲突使很多教师感到压力、紧张乃至倦怠。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冲化。有时教师还必须同时扮演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如既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如果教师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压力就会随之而来。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于是许多老师都认为教师必须在学生、家长甚至全社会的人们心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一旦出现差错,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较大反差,长期的心理负担和人格冲突,教师不仅身心疲惫,也很容易感到厌倦。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教师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经历身份的转变、角色的转换与责任的变化,他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在教学和工作中一有不顺心,就容易出现精神疲惫、冷漠对待的态度。
现行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够完善。职业绩效评价的简单化使教师不容易得到成就感的满足。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旧无法改变全社会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考学生实质上就是靠教师。几年的心血、几年的付出,结果如何在升学率上体现出来,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也是诱发倦怠感的一个因素。
8、为了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社会、教师个人都应采取哪些举措
社会的举措:政府应重视教育,关心教师,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评价体系。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社会各方面还应齐心协力,为教师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个人的举措:教师要确立合理的职业期待。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教师要学会委任。教师还应提高管理技能,借此减缓沉重的工作负担带来的压力。在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努力创造自我。教师应该过关注工作中的兴奋点。在工作中学会播种快乐。教师还应学会一些情绪管理方法,提高耐挫力。
9、如何根据教师职业倦怠的不同时期采取有效的帮助与指导。
教师初任教时。刚刚开始工作,教师经历身份的转变、角色的转换与责任的变化。最初的教学生涯往往使教师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甚至会给一些教师留下一段受挫的经历。因此,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和培训,为他们安排充裕的备课时间和观摩其他教师上课的时间,也可以用一带一的方法,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导师,向一名初任教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
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即任教15年左右的时间。此时,一些教师或是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是工作满意度逐渐下降,进而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是否正确,并在教学上表现出无力感、倦怠感。作为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研讨会,使教师之间彼此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消除教师在专业探讨方面的孤独感、无助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其科研意识,激发教师重新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为教师切实提供时间和资源,使其参加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技巧,增强专业自信;在教师的生活待遇方面,学校要多关心,并努力加以改善。
学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目标,教师们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为了解昌平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设计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本次调查并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二、调查方式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分析法。
2、调查对象:我们对昌平区60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收回42所学校的有效问卷共计2151份,对收回有效问卷按照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比例进行抽样分析,抽样调查教师情况如下:
3、调查步骤:由昌平区教委德育教研室统一下发试卷到中小学校,各学校组织学校问卷调查工作(集中答卷);统计学校调查结果;撰写学校问卷调研报告;上交调研结果和调研报告。德育教研室对上交的调查结果进行合计并抽样进行分析。
三、当前昌平区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28.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9.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78.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感觉没有什么压力的教师只占4%。教师的职业压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2、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在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一般表现为以下的三种行为反映。
(一)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情绪耗竭的教师常出现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8.6%的被调查教师经常或频繁出现早晨起床时,感觉非常累,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有65.2%的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整天与学生打交道,感觉确实压力很大;有54.3%的被调查老师经常或频繁有工作让自己快要崩溃的感觉。
(二)性格解体。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50%的被调查教师对学生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39.7%的被调查教师担心工作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24.9%的被调查教师现在并不真正关心有些学生的状况了。
(三)降低成就感。教师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他们就不再做出努力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3.9%的被调查者感觉工作缺乏成就感;33.4%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3、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
教师是一种助人发展的职业,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与教师本身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关系。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44%的教师对所在的工作单位不太满意。有38%的教师担心下岗;有33.3%的教师想离开所在的工作单位。
4、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理想。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常或频繁的有57%的教师经常失眠。有54.4%的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现象;有50.9%的教师经常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头晕现象。
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压力过大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导致各种疾病。
病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体一旦发生某种病变,就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使人的智力活动及行为出现异常反应。而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又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使人的智力活动及行动出现异常反应。而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又会成为各种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两者互为因果,陷入恶性循环。
5、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7.6%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情绪低落;有54.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生气;有62.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紧张。
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适当的压力是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会引起人烦躁、抑郁、焦虑、激动不安、愤怒、沮丧、失望、消沉、健忘等心理反应,会破坏人的心身平衡,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损害心身健康。
四、造成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让教师感到有压力感。
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承传历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在今天这样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过高的要求和期望让教师产生压力感。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有50.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过高;5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70.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原因分析:社会期待与教师角色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教师被赋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而且还是心理工作者、学者、专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社会期待教师“甘愿吃苦,无私奉献”,期待教师“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耐得住清苦”,期待教师能从人性角度出发,摒弃竞争,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杰出的人才。期待教师承担起本来应该由社会和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种种高标准,教师难以达到。
教师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评价,评价者的众多,必然带来评价标准的多样,这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譬如学生更多在意的是老师的课是否生动有趣,而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学校领导希望每个教师都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受学生欢迎,而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学校教育是十全十美的,要求教师、学校要把家长、社会没有承担起的责任承担起来。
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使得小学教师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腹背受敌,尴尬不堪。这种心理冲突,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社会期待教师都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理想中的人才,在这种环境下,我国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2)经济负担重,社会地位不高等也是造成教师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8.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经济负担较大。有63.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63.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缺乏成就感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原因分析:教师自身利益与教师的角色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
教师是现代社会的一员,同任何社会成员一样,有体验成功和成就的需要。然而,教师角色却要求与特定的学生维持一种持久的关系,这样就必须使教师较持久地投身于一种特定的情景。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总想去找一个工作条件、福利条件更好的工作。希望自己经济上丰裕,并且社会名望和自尊得到保护。而教师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偏低,使教师心理感到不平衡,发牢骚,逐渐失去对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比起垄断行业的高收入,相对于公务员的收入,相对于其他学校教师的收入,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即使自己在如何努力工作,也不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这种教师自身利益与教师的角色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必然使部分教师惶惶不安,对自身工作不满,直到对教育工作产生厌倦、轻视的心理。
2、学校因素
(1)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并产生心理问题。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61.7%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10小时,有30.9%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教师即使下班后脑子还要想着工作,负担过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6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负担过重(比如,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等)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教师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在课堂外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备课、制作课件、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在当今个性化的时代,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以便适应新可改的需要。
(2)学校的考核评比制度也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考试一直是我国教育评价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将考试升学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学校也将考试排名和升学率与教师的晋级、奖金挂钩。再加上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评比制度不健全,各种考核、评比增多,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1.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有6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考核与评比(比如,评比太多,考核内容与模式僵化等);有59.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称评聘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有些学校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忽视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评价方法过于片面、简单。学校简单地用及格率、排名次、分数高低等指标来衡量教师业绩,实行末位淘汰制。另外,职称评聘、奖金分配、评优、等竞争的方式不太公平,使得教师们感到自己被埋没,产生烦闷和消极情绪,工作热情降低。
(3)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教师的影响很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5.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61.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被动地适应单位各种改革;
有5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都是造成教师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学校管理不科学,会造成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落后,对教师的管理太机械、太死板,且不注重实效,要求搞得很烦琐,应付检查多,无实质性进展的重复工作多等,使教师疲于应付。
(4)另外,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子女教育或就业问题、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态度问题也是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
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影响教师心态,导致教师产生压力。随着学校内部各种竞争现象的加剧,如评优、晋级,排序、竞争等等,进一步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有些教师不能愉快的从事工作。
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给教师造成重大压力。学生的品行、学生的纪律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时候使教师们感到困惑、费解、寒心,认为是学生对自己辛苦付出的不尊重,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隔阂正逐日拉大。随着社会变化,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加突出,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成为教师较大的工作压力。3、教师的个人心理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教师教书育人可以为社会做点贡献(占被调查教师的42.6%);但是绝大部分教师感觉教师的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占被调查教师的78.2%)。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只有11.8%的被调查教师还会选择教师职业;有38.1%的被调查教师不会再选择教师职业。
分析可以看出,现在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佳,存在较大的职业压力与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他们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这就使得教师的生存状况一步步在恶化,要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我们就必须去改变这一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有26.4%的被调查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不太了解,而只有8%的被调查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很难根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给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对教师职业压力状况与造成压力的原因的调查分析,表明昌平区中小学教师目前存在很大的压力,并出现一定的心理与生理问题,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际的研究成果,压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如何去应对。面对较大的职业压力,教师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去应对压力,必然会出现负面效应。
调查结果表明,24.3%的被调查教师并不了解应该如何去应对压力,有60.3%的被调查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15.3%的被调查教师是通过正式渠道了解到的。调查结果还表明,有23%的被调查教师会去“积极解决问题”,而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不知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要么是“向家人、同事、朋友倾诉,以缓解压力占49%”,要么是“逃避17%”、“回避问题6%”或者“消极等待5%”,而这些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有56.7%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学校并不重视,没有考虑这方面问题;有43.3%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学校比较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为教师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教师去有效地应对压力。
五、缓解和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建议
教师压力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教师压力问题必然也要求多方面的努力。
1、寻求社会的支持,社会应为教师“减压”
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不应求全责备;不应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全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是家长,社会和学校三者共同承担的,作为教师不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家长和社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合情合理。
教师是真实的人,并非是全能的“圣人”,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社会各界、学校和家长等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切合实际,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从完美形象的期望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的人,能正视自身弱点的人。
(2)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经济上肯定教师的工作,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最喜爱的行业之一,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领域,我们国家的教育前景将更加美好。公众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教师的劳动,使教师真正受到社会的关爱。
2、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减压”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和要求应树立“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实行民主管理,使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1)改进学校的管理,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首先是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人尽其才,使每位教师都能适得其所,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满足教师的合理、正当的需要。如生活上、个人发展上的问题。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学校领导应尽可能给予关心和帮助;再次,在当代教育思想观念迅速发展,教育改革风行的情况下,学校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要讲究实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和确定发展目标,建立健全教师的各种学习、进修、发展等制度,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良好的学校民主氛围能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可以制定计划,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增加教师交际的机会;定期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其孤独倾向;成立教师咨询机构,为教师提供及时咨询与合理宣泄的渠道等具体措施。
(3)改革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根据教师的不同起点和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制定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为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机会;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认为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3、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自己给自己“减压”
来自社会与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这是外因,而外因毕竟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内因才是关键。因此,有效缓解教师压力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支持。
(1)应正确认识压力。现代社会压力是随时随地存在的。与其幻想减压不如正视压力接受它。快快乐乐的工作是一天,唉声叹气牢骚满腹也是一天。作为教师要摆正心态,学会自我调节。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健康的人格,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地丰富完善。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这是减少心理挫折和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只有教师自身执著地追求,努力拼搏,使自己充满力量和智慧,才能具备独特人格魅力。
(2)应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研究表明,了解自己的教师比不了解自己的教师更具有解决压力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3)要善于接纳他人,学会欣赏别人。在工作中,生活上与同事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以自己的真诚,换来同事、家长、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也是缓解自身压力的有效途径。
(4)加强体育锻炼。如今教师的工作、家庭、学习各方面的负担都比较重,对身心带来比较大的压力。但通过调查,只有少数教师坚持身体锻炼。殊不知运动不但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也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运动是最好的对抗疲劳对抗压力的工具。每天只要做半个小时的运动,我们的身体就已经得到了不错的休息。这里的运动可以很随意,步行,踢腿,跳绳等。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积极行动付予实施。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拥有一支具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一支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肩负起社会、家长赋予教师的诸多角色和极高的期望,圆满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