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馆

  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它的主展馆是雄伟的中国馆。

  中国馆的外型是用几十根“木条”搭成的,它像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又像一个大漏斗,再仔细一看,更像印上字的大粮仓。每一根“木条”的顶端有一个中国字组成。从远处看,中国馆就是一个繁体的“华”字。它的颜色是中国红,体现了中国特色。它用四根比大象腿还粗的柱子支撑,显得十分有气势。

  中国馆不仅外型雄伟,内部也十分壮观。电影《历程》讲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文化中国》讲述了中国的变化,还有一堆家居用品展示了1988年、1998年和2008年的中国房子的装修文化的变迁。另外,珍贵的《清明上河图》和泰国马车也在中国馆展示。一大片超级水稻、喷泉里的荷花都呈现着他们的精致……

  啊!中国馆你是那样的让我深深地感到自豪!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

走进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一个演绎了北京,从旧石器时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辉煌篇章,从幼稚到成熟。一国之都浓缩了多少多元文化,异域风情和民俗。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在北京得到了集中而又典型的反应,他以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多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造就了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随后我们参观了京城旧事,老北京的民俗展。在这里通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北京地区的民俗现象反映了老北京民间生活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同时展现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和活动文化。由一开始的迎亲大队到嫁妆随礼,点点滴滴细致入微,每个人物的表情个细节都是那么认真精美。将当时的老北京中高阶层人民的生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里我们可以“温故知新,再回首当时老北京的文化,当时的工艺民俗,当时的特色,更是去学习,学习那艺术和传统。温故,不仅吸收且在发扬传承,因为人们是连接不同时代文化的重要而美丽的绸缎。知新,让我们以后的创新,在此的基础上,再将它不断发扬光大,再将它不断打造,至更美更精细。既要传承,也要发扬;既要回首,也要创新。

  随后的志愿活动,让我来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上体验。我们的志愿服务是在咨询台那里。我们和负责的姐姐一起交流,帮忙整理了宣传单。问起这个工作时,姐姐给我们做了讲解。虽然这个地方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也得有人看着守着,万一有人来问呢?我知道这里并不像展厅那样人往,但是可以说这里是通往展厅最基本的路线。如果你是一名新来的游客,你并不知道路线,又没有导游,这时候咨询台,可是迈出展览的第一步了。虽然他不像展厅那样夺目,但他至关重要,就像生物链一样,每一个生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也是每一个岗位,再小再细微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就像机器的一个螺丝,缺一不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大小小漫千岗位皆重要,他们就像一个石榴中千千万万个晶莹剔透的果实,紧紧挨在一起。

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南侧,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它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我们先来到一楼的古代青铜馆和古代雕塑馆。进入青铜馆,馆内古色古香,墨绿色的色调,每件青铜展品都散发出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差不多几百件青铜展品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参观完青铜馆之后,我们来到了雕塑馆,馆内有许多类似于佛像的展品,几百件古代的雕塑令我们大饱眼福。

  看完一楼的所有展品后我们来到二楼的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陶瓷馆内陶瓷繁多,大多都是元、明、清三代的展品。接着是暂得楼陶瓷馆,一开始我还很疑问都是陶瓷馆,为什么要分成两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暂得楼陶瓷馆展出的是胡惠春先生和王华云女士捐赠的瓷器专馆,我们真该感谢这两人,让我们能够更多的看到古代的文化遗产。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看完那么多的展品,我的眼睛都有些缓不过神来了,但是绘画馆内的一幅画又很快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这幅画上画了一棵柳树,柳树上站着两只白头鸦,树下还有一只,它们好像在聊天呢。仔细一看,下面的介绍牌写着《柳鸦芦雁图》这大概就是这幅画的名字了,我现在还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宋徽宗,他是宫廷画院的领袖人物。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和玺印馆,书法馆有着很多古文字展品,玺印馆展出的是一些好像是印章的东西。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楼层,这个楼层的展馆是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明清家具馆和古代玉器馆,看看时间,已经快到闭馆的时间了!这么多展馆恐怕不能全部参观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明清家具馆来参观,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我们只是粗略的参观了一下,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具馆里的一个古代式的房间,虽然不能走进房间参观,但是站在外面看房间里面,古色古香,仿佛置身于古代。

  快到闭馆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但是还有两个展馆没有参观呢,我下次一定还要去,把那两个展馆参观一下。

中国国家馆介绍

  在这此2010上海世博会上,最抢眼的不过是中国国家馆。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它吧。中国国家馆的外形设计是‘‘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它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镀膜玻璃,在反射热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顶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国家馆的面积达到了27000平方米,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达70。2米。展馆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其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寻觅之旅”。

  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中国国家馆内部效果图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而“东方足迹”展示的是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中国国家馆内部效果图。“低碳行动”则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中国国家馆在本次世博会结束后,会以永久性建筑遗留下来,很有历史价值,希望大家去看一看。让我们畅游世博,以自身的活力为世博添彩!

参观博物馆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了以“国家宝藏”命名的国宝精华。带着几乎可以说是“企盼”和“虔诚”的心情,我们走进了设立在一楼两个展厅的“国家宝藏”展厅(见图1)。

  这个展览所陈列的文物,从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堪称中华文化极至的甲骨文、“青铜时代”最为显赫的四羊方尊,还有金缕玉衣、编钟、编磬、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个展览被称作“国家宝藏”,确然名副其实!

  我几乎是忘我地投入了对这些文物的速写记录当中,浑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二、

  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杰作《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件无论是在考古发现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堪称“人类文化奇迹”的史前艺术作品。作品的纹饰是用黑色描绘的,作为用来盛殓儿童尸身的容器,上面的人面应当是殓葬的主人;丰富的鱼饰纹,应当是祈福和富足的象征。

  从作品的器物上看,这种通过就地取材、低温烧制的粗陶制品,时至今日还可以在我省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陵水、琼中、三亚的黎村仍有制陶传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产生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制陶艺术,相比较于海南的民间传承艺人,居然也是以女性为主。

  《四羊方尊》(是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之间的大型青铜盛酒礼器,总重接近70斤。

  我国素有“水之精为玉、士之精为羊”的说法,羊是德政和善良的象征;民间常把“三羊开泰”比作为福祉和政通人和。这件用四个羊头组合而成的重要礼器,不但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堪和《司马戊大方鼎》相比肩的伟大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四羊方尊》无疑更胜一筹。这个展览的青铜器较多,其中对书法爱好者特别有意义的几件国宝文物,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虢季子白盘》高:39.5c口长:137.2c重达4百多斤,是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的巨构。“盘”是盥器,有8行111个字,记录了虢季子的战功。

  《让瞂其来》是一件全甲刻有“卜辞”文字的龟甲作品,这对有爱好古文字的读者来说,实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河南出土的《“作册般”铜鼋》,“鼋”就是大龟。就记载在龟背的“金文”来看,这是件古代勇士连发四箭射杀巨鼋的纪念性作品;难得的是在我国国宝档案中,这也是仅见的一件以鼋为造型的青铜艺术品,堪称奇迹。

  一路匆匆走过、画过……眼见还有大量的国宝艺术品还来不及记录,深感遗憾……

  我多么希望这样的国宝展览也会如我在国外的巴黎、罗马,国内的北京、上海看到的类似展览那样——一票难求、庄严静穆!

  这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国宝展览、是真正的‘国家宝藏’展览。如果一件金缕玉衣还不足以说明展览的价值,这些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精华;兵马俑,

走进世博(二)-气势恢宏的中国馆

  所有去过上海世博的亲戚朋友都说:中国馆排队时间特别长,有凌晨三、四点去排队也拿不到预约券的。所以,这次我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参观上中国馆!又听说中国馆在上海世博结束后会作为文化遗产永久保留下来,这样心中便少了一点遗憾,因为我想以后再去上海还可以参观到中国馆!

  可幸运女神真的很喜欢我!那天我们8点钟到达世博园,每个入口都已经排了很长的队,我们排到倒数第三排,很靠后的位置。经过漫长的等待,9点终于开馆了,我和妈妈一进门,工作人员居然发给我们一张中国馆9:30—10:30的参观预约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和妈妈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志愿者的指点下,我们飞快地奔向中国馆。

  站在气势恢宏的中国馆下,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几乎热泪盈眶!因为它的雄伟壮观与大气磅礴,让我感觉到了我们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智慧!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

  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中国馆的展厅中。《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长5米,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在这里画卷被放大至100米,画里的人和动物在行走,划船的、赶牲口的都如真的一般,做买卖的还在吆喝,现代高科技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意象化的绿色植物构建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

  第二展区:“寻觅之旅”。

  坐上梦幻的轨道车,开始了惊喜的“寻觅之旅”。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参观国家博物馆

  一个国家的底蕴和文化精粹,全部都融合于它的博物馆当中。这里有被精心保存的件件古物,也有被数次考察的精确历史。比如前几天我们去过的国家博物馆,在那里,过往与如今并存,复古与现代同行。

  在这次参观之旅最初时,我们去观赏了震撼的国博介绍片《国脉》。确实如此如题所说,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脉络。源远流长而不可溯。只有以史为镜,方才能知兴替。

  古人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对后辈最好的借鉴,明得失而力求做到最好。那一件件古物就是时间最好的证明,也许黄沙早已腐蚀白骨,我们无法从长眠于地下千年之久的古人口中知道曾经的故事,可我们却能通过那一张张泛黄的卷帙,那一件件微锈的器物上,穿越回千万年光阴,透过它们身上残缺的花纹和模糊的样式,看到那时的花开花败、潮起潮灭,云卷云舒。看到那时高大宫门红墙重檐下的一件件陈年旧事。看到那时一个辉煌的盛世王朝如何建立,又如何一步步毁灭于当权者的言辞之间。那生动又立体的物件为我们呈现了篇幅宏大的盛世王权,呈现了辉煌表象下的血腥盛宴,那时我们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在眼前在耳畔边绘声绘色的呈现,而不再是粗糙纸面上冰冷的字词描现。

  《国脉》而引出的华夏儿女豪情还未平息,片子却让人意犹未尽的播放完毕了。我们只得依次站起排队离席。带路的向导将我们逮到了古代瓷器这一分区。毕竟只是方才在影片中的惊鸿一睹,远没有亲身近距离观察看的透彻。可一旦靠近,感觉便立马不一样了。似乎每个设计中都藏着奥秘,每个纹理间都含着玄妙。细细揣摩,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之中的小小巧妙设计,给人以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惊喜感,约莫这就是古物中的乐趣吧!

  国博这样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博物馆,排出来给我们讲解的讲师也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他不仅言辞幽默直戳重点,还有着一个清冽却朗朗上口的名字:梅松松。他不仅能将古瓷器的历史在口边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还是这篇明显就能看出设计者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学案创始人。那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结构慎密。并无太多啰嗦之处,简明扼要,帮助我们梳理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让人一眼便了然于心。

  他为我们分配下了任务,我们第三小组的任务是找到人面鱼纹镜并且将它图案摹写在学案上。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它对称的特点,那几处并不服从对称这一定律的地方似乎也有着他们独特之处。画着画着我们似乎能透画卷感受出画者所思索的一切。

  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与某一件事时,总是会愉悦之至而忘记流淌着的时间。梅讲师催促的声音响起时,我还如坠于那种异常玄妙的境地。听过了一系列用来甄别彩陶的方法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充满着纹饰的高大花瓶前。那原先在我眼里毫无规律的美观花纹,竟然可以象征着这么多审议,有着如此多蕴含,有着那么多内涵。从细节处展示的一切俨然让我叹为观止。

  这次的国博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从此面对历史时我将能根据今日的一切而融会贯通。而身处于这样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熏陶的古国当中,我对此感到十分高兴。更为我是这文墨气息浓郁的泱泱大国中的一员而自豪无比!

参观国家博物馆

  8月9日,我来到期盼已久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它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有近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收藏了140万余件藏品,拥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中华文明的血脉在这里绵延,中华文明的魅力在这里传播。

  排队进入博物馆,只见博物馆内庄严伟岸,壮丽无比,南北共48个展厅里面都是文物精品。大厅里人山人海,他们都是从祖国和世界各地前来一睹国博风采的人们,其中很多是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被这些历史瑰宝所吸引,都想来领略文物背后的大国气象。

  《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是国博规模最大的两个基本陈列。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萌萌哒的陶鹰鼎、世界上最早的冰箱曾侯乙青铜冰鉴、《美术》书上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神秘的三星堆青铜人面、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昭陵六骏,还有宋元明清历代精美的瓷器、书画、古籍,在这里,我还看到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诏书、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第一套人民币、中国获得的第一块夏季奥运会金牌、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真可谓是藏品丰富、类型多样、精彩绝伦啊!

  有几件文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商代的后母戊鼎。后母戊青铜方鼎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这是商王母亲的庙号,鼎由此得名。后母戊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形巨大,铸造工艺复杂,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青铜文明的超高艺术水平。二是东汉的击鼓说唱俑。这件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额

  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个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面部表情非常传神,是一件有着浓厚民间气息的优秀雕塑作品。三是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手稿。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科学研究,看到他用信纸书写得工工整整的稿子,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

  看完两个基本陈列,近6个小时过去了。爸爸感慨地说:“要想学好中国古代史,一定要来看看《古代中国》,要想学好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来看看《复兴之路》”。接着,我们又紧锣密鼓地参观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外国友人赠送中国国家领导人礼品展等几个专题展览,文物和各种展览实在太多,让我目不暇接。时间真的很快,我还想再多看一会儿,闭馆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匆匆地去商店买了几本书,邮寄了明信片,走出国博大门,我依依不舍地回头张望:国博,我还会再来的!

  回到酒店,我仍然兴致勃勃地翻看手机里的文物照片。突然,我有一个重要发现——文物里的表情包!这些文物里的人物表情,有的微微含笑,有的焦躁不安,有的表情和蔼,有的怒目相向,有的生气,有的开心,有的调皮,有的臭美,有的好像在说:“我真的生气了!”有的好像在说:“你来打我呀!”,我花了一小时,做了一个“国博文物里的表情包”发到朋友圈,得到了将近100个赞,大家都说真有趣!

  博物馆被称为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像是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只要我们尽力去读,读懂了文物身后的秘密,也就读懂了蕴含在成千上万文物里的大国气象。

国家博物馆

  今天我们去了大名鼎鼎的博物院,进了博物院,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古代中国的展厅,我对此很感兴趣,就怀着好奇心开始了参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很简陋,主要工具就是石头,用石头来打猎、防御,吃的是生肉,很容易生病,而且一生病就必死无疑,还有被野兽咬死的、吃野果子毒死的不计其数,当时的生活条件真是太差了,人们可真可怜。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他们学会了耕田、种地,驯服动物作家禽,那时的石器也比旧石器时代的更薄、更锋利,打起猎来也更容易,后来还做出了弓箭,他们还会用火来烤家禽吃。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土地,人们组成了许多部落,并开始打仗,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慢慢的,有些人的土地、粮食、家禽比别人多,有些人则一无所有,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为有钱人打工,却得到极少的报酬,穷人就成了奴隶,富人就成了地主,后来,有了政权,就有了朝代,就有了国家。

  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目前能证明夏的青铜器只有一个青铜爵。后面就是商,商朝的青铜器做得很笨重,上面的飞翎也很小,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妇好,妇好很能打仗,是个女将军,在妇好墓里,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的奇形怪状的青铜器。从周朝开始,周王就给诸侯封地建国(诸侯国)。夏商周的时候就有了早期的青铜器,就代表我们用了冶炼的技术,一开始青铜器是用来当武器和日常用品的,但是,普通老百姓可用不了这些东西,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到了周朝,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上青铜器了。

  因为有了周朝的封地建国,许多诸侯国强大起来,开始争夺土地,春秋战国,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等人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这时候,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灭了其他小国家,秦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钱币、统一文字,为我们的汉字打下基础。但是秦朝没统治多久,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开始了斗争,最终刘邦获得胜利,建立了汉。

  汉后面就是三国,魏灭了蜀国和吴国后,又被司马家族夺了皇位,唉,三国一个都没得到好处。司马家族统治的朝代叫两晋,后面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李世明打进京城,建立了唐朝,唐朝的时候,国家很繁荣,社会安定,老百姓的日子很好过,大家都安居乐业,唐朝的人都很胖,还讲究时尚,但是,没有可以永远统治全国的朝代,还是被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了皇位。到了宋朝,瓷器就到了高峰期,因为宋朝的瓷器很清秀,宋朝的瓷器做得很好,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上做得不怎么好,被蒙古铁骑忽必烈赶下皇位。蒙古人,就是元军很能打仗,打到了欧洲,不过,再能打仗的朝代也有灭亡的时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灭掉元朝的人,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朱棣迁都北京、建造故宫,编了永乐大典,这比伦敦的一本类似的百科全书早几百年编好。当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造反时,明朝大将吴三桂在嘉峪关放满人入关,抵抗起义军,满人的首领皇太极压住了起义军后,顺便推翻明朝,自己当皇帝,就是清朝。清朝的工艺品是很精细的,颜色很繁多,线条优美,十分好看。最后,民国推翻皇帝,共产党打败国民党,解放了中国,一直到现在。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看完古代中国展厅,我觉得一个朝代再怎么繁荣,但总是有衰落的时候。朝代的更迭,物事的变迁,连缀成漫长的历史之河,在这历史长河里,出现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孕育了生死无畏的英雄豪杰,诞生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一直为人传颂,直到今天。

  这次参观博物院,让我彻底地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和绚烂的艺术文化。

  编辑推荐:

  更多写事的作文进入写事作文大全:

场馆推荐—中国国家博物馆

  虽然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却挡不住人们参观博物馆的脚步。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就冒着2014年北京的第一场雪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来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传奇。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博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2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博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你是不是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呢?我希望大家都来参观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感受一下中国历史文化的传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博物馆展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