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生食品安全

  今天,我给你们谈一谈食品安全。比如说食品中毒,食品怎么吃才安全。还有什么时候喝水。还有什么可以代替什么东西。

  如果要喝水,要在吃饭前半小时喝水或在吃饭后两小时喝水。如果在吃饭时喝水的话,会对胃消化不太好,所以不要在吃饭时喝水。有一些巧克力其时不是真的用可可粉作的,而是用代可可做的,而这种代可可对人类的身体不好,因为代可可的成分对身体有害。

  食品中毒主要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比如是没洗干净的手去吃东西。或者是把菜放进冰箱里,好几天都没拿出来。又拿出来吃了。还有吃零食不能在看电视的时候吃,因为这样对消化不好。还有不能在睡觉前两小时内吃零食。饭前饭后也不能吃零食。还有一定要把吃的东西存放好,不然东西有可能会变质,也有可能会被一些老鼠,蟑螂,小飞虫等一些虫子给吃了,所以一些吃的东西一定要放好。另外一些碳酸饮料少喝或不喝。因为这些碳酸饮料里的成分有对人类身体不好成份。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注意食品安全。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与食品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啊说道食品,我便会想到我们身边的食品安不安全;卫不卫生呢

  最近电视上公布的乳粉里,含有三聚氰胺,闹得沸沸扬扬,弄得人心慌慌。虽然国家已采取了措施和加大了打击力度,可是我还有些担心“它们”会不会卷土从来?想到这儿,我发出了这样的疑惑:这些人是为了什么?我想还是为了一个字——钱,钱是魔鬼得意地诱饵。因为钱: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因此,我十分想知道这些人明不明白,他们的“产品”危害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为吃了这些所谓的“卫生、安全食品”而上吐下泻乃至丢了性命!

  不过,除了批评那些只知道赚钱而不顾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安全的人以外,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食品安全记心中!

  如:苹果过于的发亮,说明苹果可能打过蜡,葡萄上的白斑过多可能就是农药使用过量,还有在校外小摊上,摊主无牌无证,所售食品也多为“三无”食品,食品上既没有找到“QS”也没有找到生产日期,有人称之为“垃圾食品”食品卫生安全无法保证,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

  来吧,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子的笑声,为了明天阳光更加灿烂,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健康、安全而奋斗吧!杜绝有害食品,共美好家园。

  人,从出生开始,就懂得了饿,就要吃东西。吃,是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都会做的一件事。我们吃的是食品,就是靠吃东西才能活着。

  如果,把人比作河流,那么食品就是河流的源泉,要是源泉受到了污染,整条河流也同样受到污染。而近这几年,我们的“源头”越来越不干净,陆续检测出许多的状况,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严重威胁。在猪肉里加入瘦肉精,在水果上加色素,还在饮料里加激素等等。短短几年内,就查出了许多不合格的食品!短短几年内就加了这么多不安全的食品!这说明人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在下降,人的素质在下降!

  现在,安全的食品又有多少?酸奶不能喝,猪肉吃不得,可乐不能喝,就连矿泉水也不让人放心大胆地喝……总之,吃葷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吃什么心理都没数!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为什么食品在退步呢?这些生产人合格食品的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钱。他们认为只有钱才能幸福。但是,人不是只有依靠钱才能幸福的!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凭真本事挣来的钱,才用得放心,这样不更加幸福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大家的幸福,我们期盼没有不安全食品的那一天!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内容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作文

  食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我们接触最密切的东西,所以食品安全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每年有很多人都死于食品中毒,所以我们要多多学习食品安全的知识。

  先来说说霉变甘蔗吧,甘蔗是我们很多人都爱吃的水果,霉变甘蔗的产生原因是:采摘或保存时方法不当。霉变甘蔗我们千万不能吃,因为霉变甘蔗吃后我们的身体会感到头晕、眼花、视力模糊,严重者则会产生心脏跳动衰竭、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如果大家碰到霉变甘蔗大家千万不能吃,因为这太危险了!

  再来说说河豚鱼吧,河豚鱼非常好吃,很多人都来品尝,但却深不知吃河豚鱼非常危险,河豚鱼几乎全身内脏和肉都含有一种河豚毒素,这中毒素含有剧毒,人如果吃太多就会死亡,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品尝河豚肉,因为这非常的危险!!

  除了这些有毒食品后还有一些毒蘑菇:毛头乳菇、鹿花菌、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黄菇、亚稀褶黑菇。大家千万不能吃。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知道我们要时刻提防食物中毒,不让食物中毒发生在我们身上。

食品安全知识

  我相信同学们最近在电视看过许多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吧!这次的调查是爸爸提的。

  近几年,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杜绝学校学生食物中毒等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长抓不懈,警钟长鸣,每年均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专人负责,平时有检查有记载,从而保证了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我现在网上下在了一个调查问卷,然后打印了30份,作为调查经过同学们的填写发现大多数同学,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了解。50%的人都把调查问卷填对了,而其他30%的人,错了1—5处。20%的人错了5—10处。

  经过这次调查很明显,对食品安全问题了解的人有一半,不过有的对这些问题一窍不通。

  在此我向学校提出:多向同学们讨论讨论,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广播稿

  甲): 同学们,下面我们教大家《如何辨别食品包装及标识》

  专家认为,所谓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同学和家长们在购买食品时,最先接触的是食品的包装,而包装标识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食品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有必要教给同学们一些必要的小常识,希望对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有所帮助:

  乙:(1)食品包装一定要具有标识,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产品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外文,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当小于相应中文。而没有标识的食品希望同学们不要购买。裸装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力口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甲:(2)产品标识应当有产品名称、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日期的表示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应当印制在产品或者产品的销售包装上。进口产品可以不标原生产者的名称、地址,但应当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地区,下同),以及代理商或者进口商或者销售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没有这三项内容的属于"三无产品",建议同学们不要到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也不要买"三无"食品,应到大型的、信誉好的食品店或超市购买名牌厂生产的定型包装食品,并要索取发票凭证,以便发现问题后作为索赔凭证或诉讼的依据。

  乙:(3)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食品,应当标明企业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的编号。

  甲:(4)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例如大米、面粉、酱油、食醋、植物油),其包装上应当标明有效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记。以上五类食品的外包装上如果没有大写英文字母"QS"(意思是质量安全),请同学们告诉家长不要购买。

  乙:(5)根据食品的特点和食用要求,需要标明食品的规格、等级、数量、净含量、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以及其他技术要求,应当相应予以标明。

  甲:(6)食品标识应当标注有效的产品条码。 (甲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饮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小学生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烧开的自来水冷却到25~35摄氏度,此时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适合人的生理需要。

  小学生,因为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对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食品安全常识2、长期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

  一次让小学生吃4、5个冰淇凌,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他们的健康非常不利。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

  过食冷饮会引起小学生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小学生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小学生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食品安全常识3、易拉罐饮料对小学生有危害

  备受孩子们喜欢的易拉罐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为避免铝合金与饮料接触,其内层涂以有机涂料以作隔离。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涂料未全涂满罐壁,或者在封盖、灌装和运输途中出现涂层破损,都会导致饮料与铝合金直接接触,而使铝离子溶于饮料中。

  有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铝过多可能导致小学生智力下降、行为异常,不利于小学生骨骼及牙齿发育。

  食品安全常识4、长期饮用纯净水会染疾病

  矿泉水与自来水主要区别在于其中某种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饮用矿泉水应有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最好。例如,有缺锌症的小学生饮用高锌矿泉水就会有益处。反之,如果不缺锌,饮食中的锌供给又很充足,就没有必要饮用这种矿泉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过多地沉积在人体,可能会引发某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肾结石。

  专家认为,目前,矿泉水消费者普遍具有盲目性。一些家长没有搞清楚每种矿泉水的成分并不相同,其保健作用也不相同,而是将矿泉水当成普通解渴饮料让孩子喝,盲目认为矿泉水比自来水好,这是一种误解。小学生如果常年饮用,将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蒸馏水、纯净水、太空水等,多数产品在除去水中工业污染物时,也将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去除一大部分。长期饮用,必然使人体某些矿物质或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影响更大。

  食品安全常识5、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

  五颜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经加充二氧化碳气体制成的。

  除含一定的热量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利用,不是人体的营养素,对人体无益,多饮用还对健康有害。

  那些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带来潜在伤害。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小学生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对小学生的发育有害而无利,也建议不要食用。

  食品安全常识6、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

  膨化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小学生运动不足,会造成脂肪积累,出现肥胖。

  小学生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将使孩子成年后易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这些对于孩子的茁壮成长都是不利的。

  食品安全常识7、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

  家长们认为,给小学生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的营养品。

  熟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小学生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因为这些补品中含有激素和微量活性物质,对小学生正常的生理代谢有影响。

  如果孩子确实身体比别的孩子弱,使用营养品时也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不能随意去给孩子吃,否则只会拔苗助长。

  食品安全常识8、常吃果冻会阻碍营养吸收

  市场、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水果制成的,而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

  其中的海藻酸钠、琼脂等虽属膳食纤维类,但吸收过多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食品安全常识9、可乐、咖啡小学生不宜多喝

  大量研究发现,常饮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对小学生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因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它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会刺激心脏肌肉收缩,加速心跳及呼吸。

  小学生如果饮用了过多的咖啡因则会出现头疼、头晕、烦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震颤,写字时手发抖。

  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常饮咖啡的小学生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小学生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同时,咖啡因还会破坏小学生体内的维生素B1,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食品安全常识10、洋快餐营养单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苏丹红”,但是在营养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热量、高脂肪、荤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尔吃一两次还可以,倘若经常光顾,对小学生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据农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霍教授介绍:洋快餐以油炸煎烤为主。经测算,一份洋快餐小学生套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而维生素的含量不足脂肪量的10%。

  而科学的营养标准是:食物热量的58%来自碳水化合物,30%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按照这个标准,以汉堡包为主的洋快餐则正好与之相反,具有“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的特点。高热量、高脂肪会导致肥胖。霍教授还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洋快餐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若小学生长期食用洋快餐,久而久之还会对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在洋快餐的“老家”,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吃快餐,因此37%的美国人超重。现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肯德基等快餐食品视为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其营养结构单一,常吃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小学生食品安全十提示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当局查处不法商贩,防止此类事件重现。

  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其他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

  4、不要将热食物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使冰箱内温度升高。

  5、将罐、瓶和包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虫或鼠类等。

  6、记住在准备食物和吃饭前一定洗手。

  7、处理生鲜食物的用具使用后,处理已烹调过的食品前或处理打算生吃的食品前用具必须彻底清洗。

  8、认真选择食品采购和就餐的地点。确保其人员、餐具和其他设施都干净整洁。这是反映餐馆、包括“幕后”设施,卫生标准的重要指标。

  9、热食物应该很热,冷食物应该冰凉。避免食用任何在室温下保存2小时以上的食物。在会议、大型社交活动、室外活动等需要预先、大量准备食物或外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特别注意。

  10、如果对水果和蔬菜等生鲜食品有怀疑,金科玉律是“煮食,烹调,削皮或扔掉”。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育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授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认识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4、尽量不吃剩饭菜。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三、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小学生食品安全问答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

  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

  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

  4、不宜久煮。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一、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二、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三、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是什么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感谢下载!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的合格,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三无指的是:没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保质期。吃三无食品的危害: 儿童食品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因此,为儿童选择食品时要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如果摄入过量防腐剂、色素、甜味剂,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长期食用含有过量色素的食品,容易引起儿童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等症状;一些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劣质、变质油脂,造成食品过氧化值超标,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有些企业为了增加食品分量,常会加入一些毫无营养价值的化学物,使儿童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证。

  不买不吃三无食品人人有责,希望我的报告能起到作用,让那些买三无食品的孩子不再买三无食品。

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

  记得每次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食物,妈妈总会一次次地同我讲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在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我都可以看到学校对面的副食品店里会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在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看着他们手中拿着的一包包小食品,我禁不住地想问一声:您知道您手中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法》即将于2009年6月1日实施同时取消《食品卫生法》,也就意味着食品真正意义上从以往关注“卫生”到现在关注“安全”。我想随着“大头娃娃”、“结石宝宝”等事件的发生,当我们手里拿起食品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关注下该食品是否安全呢?下面我就教大家几点简单的识别方法:1、查看包装袋上是否有“QS”标志——-没有QS标志的产品说明该企业没有取得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能力,这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就不应该选购;2、查看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是否在产品保质期内,如果临近保质期建议不要购买,若已经超出保质期,则不能食用;3、查看包装袋是否完好——如果包装袋破漏、或胀气、漏气,则说明内部的食品受到污染,极有可能带有致病菌,故不能食用;当然食品安全的识别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产品配料、产品使用说明、产品执行标准等,这些内容我们小朋友一般比较难看明白,所以只要能简单的查看上面的三条也就差不多啦!

  小朋友们、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吗?我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不能单关注其风味,因为风味好的食品往往是食品添加剂调出来的,什么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吃多了对人身的健康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的身心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更应该多摄入主食、水果等天然食品,确保足够的营养成份,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拙壮成长哦!

校园食品安全

  电视上的播出,报纸上的报料,揭发着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真相:那杯使我们馋言欲滴的珍珠奶茶,竟是从不堪入目的“地下工厂”里加工出来的;那颗红彤彤的枣子,居然是青色的冬枣在药水中泡过而变色成的。最近闹得全国沸沸扬扬、家喻户晓的“三鹿奶粉”,搞得人心惶惶。

  我们如何相信天天吃的食物是安全的

  过去小学的时候,上学、放学路上我总是被小摊上那香气扑鼻的烧烤、无骨鸡柳、臭豆腐所吸引。这些琳琅满目的食品,惹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可又不知道是否有害健康,只能望而却步,咽下口中的口水,不得不远离这些诱惑。然而我真的不想吃吗?绝对不是,归根结底还是食品安全问题使我形成怀疑,因而在“好吃”与“安全”之间,我迷茫了。

  就像“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伊利、蒙牛等多家奶企业的奶制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市场上奶制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民众对各大品牌的奶制品作出了质疑,许多新生儿父母都不知给孩子选择哪种品牌的奶粉了!

  按理说,食品安全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谁能保证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呢?食品安全不该是重印保质期就能蒙混过关,昧着良心赚黑钱,拿人民的健康当赌注!

  食品的安全再度敲响警钟,有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加强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检验能力,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

  安全食品何处寻

  愿垃圾食品远离我们的身边,让健康食品与我们相伴让食品安全处处寻!

食品安全知识

  一、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六、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七、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校园食品安全

  最近,在饭桌上,大人们总是会聊到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中国人的道德底线问题。屡屡让正在“埋头苦吃”的我丧失了昂扬的食欲,也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

  记得2008年的“有毒奶粉”吗?三鹿奶粉里面因添加了三聚氰胺等化学物质,一度被称为“有毒奶粉”!许许多多小学生、中学生甚至还在摇篮中的婴儿受到了深深地伤害。轻则肾结石、胆结石,重则死亡。记得当时我也非常气愤: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我不明白那些不法分子是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

  还记得前几天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讲到的一个事情——“五角食品”!真是令我触目惊心,“五角食品”顾名思义就是五毛钱一袋的食品!这种食品大大小小遍布每一个学校的门口,常常有一些黑心的商贩趁学生们一放学,紧紧围在学校大门外吆喝叫卖。看着电视台的记者去采访制成这些廉价食品的工厂,我就有了一些反胃:那里垃圾遍地,苍蝇乱飞,到处都是食品添加剂,还有黑乎乎的加工器材。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牛肉棒、鸡肉棒里根本没有所谓的鸡肉和牛肉,产品的鸡肉味、牛肉味、麻辣味都是用调味剂调出来的,而且用100度的高温水烫过,没有任何营养。那些记者拍下来的照片和那些介绍的产品我也见过,有的还吃过。。。

  还记得电视报道过一位名叫孙焕平的老人,他 17岁初中毕业就跟着别人去贩鸡。那时候贩鸡跟现在不一样,他们去乡下收了鸡,拿到市场上卖,人家买回去自己杀。据他描述,很多贩鸡把细沙、水、面粉和成泥,搓成细条,扯着鸡的脖子,掰开嘴就往里塞,一塞一条,一塞一条,一只鸡能塞七八两这样的混合物!后来他又跟村里的老人学做豆芽。菜场里有个怪事,人家的豆芽总是比他的漂亮,水灵灵的,卖的就好。慢慢的他也就知道了,别人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东西—“保鲜粉”。“保鲜粉”倒在水里化开,淋在豆芽上,从早卖到晚还是光鲜明亮,他的没淋过水的豆芽,明显就没有卖相,可这种“保鲜粉”吃多了是致癌的。再后来他经营了一家豆奶厂,知道了豆奶里可以增加一种名叫蛋白精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提高豆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还有等等等等:毛发水勾兑出的毒酱油、添加了瘦肉精的“健美猪”、矿物油加工制作的毒瓜子、丽素红喂养的鸡所产的红心鸡蛋、猪大粪浸泡制作的臭豆腐、人尿浸泡的鲜海虾、掺加化肥的月饼、抹上了“避孕药”的黄瓜,加了膨大剂的西瓜,残留了农药的蔬菜,添加了增加剂的馒头,列举不尽……

  从小我们就常常听见一些老歌中有着这样的歌词;那里的人们,淳朴而又善良!那里的社会,和谐而安康!这唱的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祖国。但是看看现在的那些人,当你们在做上述这些事的时候,你们的淳朴和善良去了哪里?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食品问题,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安康又能去哪里寻找?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呢?为什么我们今天对吃什么这样牵肠挂肚?对此,我真的很想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来纪念我们那些逝去的美好。

  “民以食为天,食品,人之良心;食品安全大如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小学四年级食品安全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