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10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工作目标

  1、通过“遵规守记”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树立做学校好学生的思想。

  2、通过“三别”、“四带”“五无“教育,使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美、丑”,逐步养成爱我校园,爱我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4、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5、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6、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游戏安全等意识,使学生在校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三、具体内容

  1、“五无”教育

  (1)不随地吐痰,保持地面无痰迹

  (2)不乱扔纸屑,做到室内、卫生区无纸屑;

  (3)桌椅无刻划;

  (4)墙壁无脚印、无乱写乱画;

  (5)平时用文明用语,讲普通话,不讲脏话。

  2、礼仪习惯

  (1)进入校园做到佩戴好红领巾、校微,不穿拖鞋、不留长发,女生不涂口红,不戴手饰。

  (2)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4)关心父母或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6)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7)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8)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3、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3)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4)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错题要及时订正;

  (6)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7)要养成不在车上看书,躺在床上看书或在强灯光下或太弱灯光的看书习惯。

  4、生活习惯

  (1)早晨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

  (3)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

  (4)不过早到校,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

  (5)早晚刷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

  (6)积极主动打扫教室、走道、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

  (7)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

  (8)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有要求有限度,不放任;

  (9)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11)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爱护校园内一草一木;

  (12)爱惜衣物,不求穿戴;

  (13)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每一粒粮食;

  (14)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15)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16)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5、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6、安全意识

  (1)学生必须人人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2)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

  (3)课间不做危险游戏,运动时注意保护,不使用不安全器械。

  (4)不在走廊,楼梯间等行走通道上做游戏,不准滑行楼梯扶手。

  (5)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6)不准爬树、爬高、攀登栏杆,篮球架。

  (7)上学放学不准骑自行车互相迄逐、撒手骑车。

  (8)不准私自邀约到池塘、河边玩水或游泳。

  (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

  (10)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识别过期变质食物。

  (11)不私自玩火、不玩插座、鞭炮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

  (12)遇危险,机智应付,设法打“110”“119”等报警电话。

  四、实施办法: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贺耐石,副组长:陈苏萍,成员:乔菊芳、杜代珍、王晓娟、师雪丽、刘晓琴、刘琴琴、付丽平、董慧婵、刘雪平、李冬菊、张晓玲、董研祯。

  (2)由班主任,值日教师组成具体实施小组,负责对本校学生养成教育进行实施,评价,总结等工作。

  2、营造养成教育的文化氛围。

  通过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文明礼貌用语、行为要求,办板报、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为学生提出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

  3、让学生辨析导行。引导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在学校做好学生。

  4、开展班级评选活动,做好每周一小课,每学期一大课活动。

  5、定时、不定时对各班养成教育进行检查,对实施好的班级及时表彰,不足的班级给予通报批评。

  五、达到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小学生养成教育10条

小学生养成教育

  当前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受电视网络的影响较大。社会上流传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小学生可以毫不顾忌地去做。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很多事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半途而废,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要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好班会加强养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年龄小,忘性大,纪律、卫生、安全方面的好坏典型要及时总结。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无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对于遵守纪律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要严厉批评,纠正错误。其次,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熟悉,打架、说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的现象很常见;许多学生在校内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穿着干净整齐等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再次,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学生的行动来实现,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结果是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轻则批评,重则体罚。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学生的行动,要通过行动才能预防危险;感恩教育要学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写感恩作文让学生学会感恩。

  总之,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行为养成教育的手抄报内容

创新创业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