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经典摘抄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红色家书读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烈刘伯坚狱中给兄嫂的信,却成了绝命词及给诸幼儿的遗嘱。"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

  刘伯坚自知必死无疑,他至死都为自己是共产党人而自豪。视死如归,多么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红色家书经典摘抄

读《红色家书》有感

  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不仅居住条件差,还摆放着各种残酷的刑具,但我们的烈士在受尽鞭打、踩蹦、大炙等酷刑后,依然宁死不屈。如年仅25岁就牺牲的革命烈士江诗咏在死亡的威胁下还在忏悔书中写下了“怕老子,捉老子,杀了老子,还有老子”14个字。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我钦佩。在红色家书中我还深刻的感受到了我们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作为闽浙皖赣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的方志敏,他的故居不过是赣地一所普通农夫的住处。

  一张挂着土蚊帐的老式架子硬板床、一张破旧办公桌和一把破损木椅这些就是这间屋子的全部家当。为策应中央红军主力大转移,他带领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二十多天,这其中有七天滴米未进。1935年,方志敏在南昌下沙窝为国捐躯。“吃水不忘挖井人”,回望历史,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当前,虽然我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境比革命年代好了千倍万倍,既不用流血,也不用牺牲,但重温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读后感.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谨守党规,谨遵党纪,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基本要求,沿袭古人简朴的生活作风,继承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努力争做廉洁从政的表率,争做时代的先锋。

  回望历史,感受醇厚亲情——《红色家书》读后感500字

  家书最动人心者,在于其情。每一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至亲之情,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些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启明,我的小宝贝,你是一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我的宝贝,我的心爱,多想拥抱着你,给你几个甜蜜的KISS”……王孝锡、赵云霞、陈毅安等烈士的红色家书,一行行语言字句,现今读来仍然滚烫灼心,我从中深刻的感受到写这些家书的烈士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是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也有“软弱”的一面。

  回望历史,我觉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既不薄情寡义又能坚守原则,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一点一滴做起,戒骄戒躁,严以律己,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

红色家书读后感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陈云凤:“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两日后他牺牲于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前写下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们对这首诗是耳熟能详,对于这封家书的内容,我却是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中第一次看到。

  是的,烈士牺牲后的x年,先辈们举过的红旗在祖国广阔蓝天处处飘扬,烈士可以瞑目了,烈士的母亲身上也承载了无尽的荣光。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举起民族救亡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烈士宁死不屈的壮烈情景,无法感同身受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却可以从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去铭记那段历史,缅怀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烈。家书寄语,字短情长,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段红色革命洪流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我、奋斗拼搏的人生诠释。

  面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夏明翰毅然选择了洒满鲜血的革命道路,因为他坚信,这条路的尽头必然是真理。他的选择是对的,正因为有无数像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马克思主义终于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支持。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则是千年不朽。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在跨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阶段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当然,仍然有许多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更多的人在全球化的国际角逐场上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殚精竭虑地工作。这不仅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很多人能够成为国家以后的栋梁,很多人则甘做一枚螺丝钉,同样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论自己能力的大小,只要尽了力,即使是微薄之力,也是为祖国这条巨龙增添一份力量,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回报。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历史,走进革命志士的思想世界,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更觉得要倍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从自身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让烈士之志薪火相传。对于革命先烈,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他们当年奋斗的期许,当他们鲜血浇灌的土地上,鲜花盛开,繁荣昌盛;他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们的精神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望着这盛世中华,正如他们所愿……

红色家书读书笔记范文

  “家庭困难,弟有令前之造就者,不过为全世界大多[数]劳苦无产阶级谋利益而牺牲,终身无恨。”江诗咏烈士的血色家书虽然只有寥寥数行,却迸发着深邃的光华,整封书信可以看出对劳苦大众的博大的爱和对父母兄妹的温情厚语,熔于一体,从中可以体味到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尚的精神世界。他舍小我而成大我的壮举,令人动容,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令人振奋。

  人需要有信仰,才不会迷失方向。我幸运的生于和平年代,生逢伟大时代,更要以先辈为榜样,一茬接着一茬干,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传承以民为本的赤子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热爱,以担当作为交上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我现在是准备踏着我们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了我一切的努力贡献给了我们的党,我个人的责任算是尽了。”这是刘愿庵烈士的书信中如此写道,当我读到这段的时候,心里既心情非常的沉重,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想到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愿景,前赴后继为革命事业抛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因为他们不怕牺牲,胜利的时刻到来了,而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更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主动担起时代重任,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真抓实干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在脚踏实地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初心!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校联系册家长寄语

最简单的家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