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育随笔200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托班开学教育随笔

  新学期的第一周,孩子们见到彼此都很兴奋,总是聊个没完。由于教学任务还没有安排好,开学第一周,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异常忙碌,在兴奋和忙碌中我收获了很多。

  新学期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升入了三年级,进入了小学阶段的中段,这对孩子们和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这周我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争取和孩子们都有更大的进步。

  这周,在上新课的同时,我也抽时间听孩子们交流了暑假的生活。在交流中我发现好多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主动性变强了,敢于表现自己了。我假期布置孩子们每人学习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我鼓励孩子们勇敢的站起来,展示假期学习的结果,朦予首先站了起来,为我们演唱了儿童歌曲《小螺号》,虽然唱得不是很熟练,但是她给大家起了一个好头,值得表扬。接着,高子涵为我们演唱了假期开始比较流行的歌曲《小苹果》,唱得真是有模有样,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很多,真是让我吃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孩子们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假期,我鼓励孩子们每天都要读书,并且要填写读书登记卡。孩子们的读书等级卡都填写的密密麻麻的,课堂上,我让学生主动站起来交流自己在假期的读书情况,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读书。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站起来,为我们分享他们假期的读书收获,他们的表现真棒,我感觉到他们确实认真去做了。此外,我还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记录假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日记也是我开学后重点要检查的作业。一直到周五,我终于将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批改完了。学生的日记让我了解了很多。首先,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甚至是超出老师的要求完成了作业;其次,通过学生的日记,我看到了学生的真实感受,看到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第三,学生的日记是学生假期生活的真实体现,我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假期生活都是那样丰富多彩,有的学习自己喜欢的特长,比如跆拳道、围棋、画画、拉丁舞等,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在家按照计划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总之,孩子们都在让自己的假期生活过得充实而又意义。这点让我感到很开心。我希望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也能过得这样丰富多彩,充实而有意义。

托班教育随笔200篇

托班教师的教育随笔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赵天裕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他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奶奶,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赵天裕满眼含泪地松开奶奶的手。赵天裕的奶奶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天裕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他害怕老师批评、指责他,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赵天裕,在活动区游戏时,赵天裕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天裕,你喜欢玩什么?"他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天裕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他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天裕,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天裕讲故事,他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因为他奶奶说他不会自己吃饭,我特意说:"天裕我来喂你,马阿姨特意帮他盛了一小碗,可是他不愿吃,又哭起来.徐欣琰小朋友看到了这情景说:"宝宝哭了,不好看啦!宝宝笑了,大家才喜欢!"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说:赵天裕不要哭,吃饭吧.在大家的帮助下,赵天裕终于肯吃饭了.尽管他是最后一个吃完饭,但是我鼓励他要多吃一点才能长得高长得大,他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

  第二天,赵天裕和奶奶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奶奶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陆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天裕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奶奶,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天裕奶奶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托班的教育工作随笔

  甜甜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女孩, 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也不愿与老师交流;更不愿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下午,孩子在区域角内活动,甜甜也不看小朋友玩,只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我走过去:“甜甜跟小朋友一起去玩呀。”她摇摇头。你看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呀,你也去吧!我继续努力劝说她。可她还是不愿。来,跟老师一起过去玩,我拉着甜甜想让她进入活动,可还没走几步,她就哭起来,嘴里说:“我不要玩,我不要玩。”

  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家访,得知甜甜从小由奶奶带,爸爸妈妈虽然也在身边,但工作较忙,平时不大管教孩子,而甜甜也特别依恋奶奶。我利用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多与她交流。 到她的身边,问问她自己的一些兴趣及有关她的事情。在交谈中运用亲切的语气和她说话,并利用一些辅助性的举动来加强幼儿的亲切感,如拍拍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等,让甜甜感到老师也是喜欢她的,让她感到老师的关爱,慢慢地学会愿意与老师交谈。 发现她与一小朋友说话了,就马上表扬,让她意识到与小朋友交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她,让她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自信心。主动创造让孩子合群的条件,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四次我想总有成功的一天。

5月托班教育随笔

  开学已经有一段了,孩子们的变化使我很欣慰,我们班是小托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上过学,从刚开学,孩子们因为离开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情绪上的不稳定,到现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这些变化是可喜的

  周一我像平常一样,早走的来到幼儿园,发现每次上学都要哭着喊妈妈的张天硕小朋友,看到我在门口等他,很开心的跟我说,"老师早上好"!随后转向他的妈妈,挥着小手说,"妈妈再见!"我高兴的一下把他抱起来,夸着张天硕说:"我们硕硕长大了,上学不哭鼻子了是吧?"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他点了点头说:"老师我长大了,上幼儿园不哭了!他的这些变化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同时也肯定了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这些心血没有白费,觉得很有成就感。

  幼儿园里的很多事对我感触很大,每天看到孩子们进步一点,我就非常开心,工作上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看到每位老师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谁能知道,这些笑容背后,藏着多少辛酸,我们每天为之奋斗的,就是家长的肯定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这些就足够了!

5月份托班教育随笔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托班宝宝自理能力有些差,所以宝宝们在玩完玩具后,我和刘老师会帮他们把玩具收好,就这样慢慢的剥夺了小宝宝自我锻炼的能力。久而久之,宝宝们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开始无责任的乱扔东西。针对这个问题就覆水难收了,我最后决定想办法挽回我之前犯的小错误。

  宝宝们都是天生,善良的。我就开始以故事的方式教育宝宝自觉完成任务。我首先跟大家讲:“小朋友们,你们下午放学后是想回家啊还是继续留在学校上课呀?”大家齐声喊:“回家·······”。”那今天呀,老师告诉大家玩具的家在哪个地方,看~玩具架就是玩具的家,所以以后,小朋友们玩完玩具后请把玩具送回家,如果小朋友们不把玩具送回家,随手丢掉玩具就回不了家了,玩具心里会很难过的。我们以后玩完玩具一起送玩具回家好吗?”小朋友们齐声喊:好~~~”。

  渐渐地,果然每次宝宝们每次把玩具玩好以后都会在把玩具安全送“回家了”。我觉得有些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们可以试着给宝宝们机会,让宝宝们形成良好的做事方法。

  关于5月份的托班教育随笔3:做个“懒妈妈”

  小班就要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年中,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穿鞋、穿裤子等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但是能力强的幼儿为什么就能自己穿衣穿鞋呢?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怎么能提高呢

  一天,午睡起来后,能力强的孩子们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厕、洗手、喝水,但有几个孩子始终坐在床上不穿鞋,阿姨沉不住气,又要过去帮他们穿,我制止了。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准备吃点心了,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鞋子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有的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还有几个孩子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已经做得很好了,因为生病在家长时间不来幼儿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办了所有的事情,来园后又不会自己吃饭,我们细心引导,及时鼓励,两三天后又做得很好了。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都让家长做掉了,那让小孩子做什么呢?通过多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误区。让妈妈们学会做“笨妈妈”,“懒妈妈”,“傻妈妈”,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宝宝的自理能力。

  有的时候,我想做一个“懒老师”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关于5月份的托班教育随笔4:为什么会越帮越忙

  小班的孩子都有好动的特点,特别是当老师需要帮忙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的一拥而上。然而因为幼儿年龄特征,经验不足,偶然就会涌现“越帮越忙”的现象。

  一次晨间运动是玩桌面玩具,到了要收玩具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放积木的篮子打翻了,里面的玩具全都倒在了地上,弄得满地都是。其他孩子看见了便一拥而上抢着去帮助捡玩具,乃至有两个小朋友都钻到桌子下面玩耍了起来。我一见立即把小朋友们都叫了回返来只留下两个小朋友整理,他们很快就把玩具整理好了。于是我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帮忙整理也没有整理好,而两个小朋友却能在短时候内整理好呢?”孩子们纷纭争先恐后的答复:“由于人太多了”“小朋友们挤来挤去所以放不好”“小朋友太多了”。“那么今后要是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又接着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很多好的措施。

  经过这件事后,让孩子们明白应当怎样有用的帮助别人,制止出现越帮越忙的现象!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办事的本领,我们应撒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固然一开始大概会有这样那样的状态产生,但只要我们及时的发现并处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和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关于5月份的托班教育随笔5:面对孩子的明知故问

  一天,我正在剪纸,范奉泽小朋友天真地问:“张老师,你在干什么?”因为我在忙着,我没有当着他的面回答,只是轻轻地回答:“老师在剪纸。”。他又问:“老师,剪纸有什么用?”是不是等一下教我们?我不耐烦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他主动走开了。此时,我有一种异样感觉,是不是刚才我太冷淡了,伤了他的自尊心了?于是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把他叫到身边。我告诉泽泽:“你很聪明,你可以仔细观察老师在干什么?有什么用?然后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顿时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其实泽泽小朋友不会看不出老师在干什么,但他为什么明知故问呢?我猜想泽泽可能是想和老师亲近。因为“明知故问”就是想主动与老师亲近,获得安全感。作为老师就要有耐心,这样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同时又利于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随笔托班

  幼儿园里托班的孩子只有两岁半,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围小,人物关系少,所以班上的幼儿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玩具随意玩,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玩具数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儿轮流分享。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呢?我在托班的体会如下:

  一、图书、讲故事的魅力。幼儿对故事、儿歌会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让幼儿从中学习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一次我讲故事《玩具一起玩》,让幼儿学会讲:“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一起玩,不争抢玩具。在这个故事的延伸活动中,我让幼儿表演“小动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儿通过游戏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二、游戏的乐趣。对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游戏。我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配合性强的游戏。如:一起搭积木,让幼儿几人一起搭建玩具,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体会分享的快乐。又如绘画活动:我让幼儿在勾画好的轮廓内手拿油画棒,每人涂一个范围,互相配合一起画好一个动物。

  三、随机教育。我在日常活动中也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如:蚂蚁搬豆,让幼儿观察蚂蚁是怎样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窝里的。

  四、与家长交流,共同熏陶。我在家长会和离园时,向家长宣传幼儿园里的生活

  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共同融洽。家长很配合我的工作,以至我班幼儿的分享能力较好。

  以上是我在托班工作中的点滴感受,我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增强幼儿分享意识。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这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先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先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就应要收拾起自己的坏情绪,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从小养成会分享(三):

  九月的来临,让我们共同迎接了13名幼儿的到来,在我们班,幼儿的平均年龄都在两岁半,而且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刚来的前两个星期,宝宝们都以挥泪来告别父母,而于心不忍的家长也留恋往返的站在门口、窗边,久久的注视。

  家长们的不舍、宠爱、不忍……,便构成了此刻越来越多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独占意识,孩子在家中交往的范围少,关系少,所以全家人都会为了一个宝宝转。在豆豆班也发生了一些“咬人、打人”的小事件,原因在于什么?就在于玩玩具和看图书,自己先拿到玩具就是不肯给别人玩,对方当然也不甘示弱便动手去抢,这样意外就发生了。幼儿在家所有的玩具、食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会跟你争、跟你抢,但是到了幼儿园呢?玩具是有限的,图书是少量的,不可能每个小朋友都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这就需要大家把教玩具轮流操作、轮流玩。那里就涉及到我们所说的———分享。

  分享,并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大家吃这么简单,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经验、快乐的情绪,一齐与小朋友们在一齐分享。带来了自己喜欢的零食,我们一齐品尝;拿到好玩的玩具,我们一齐玩,体验搞笑;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儿歌,大声的朗诵,让所有小朋友一齐感受。让孩子从小懂得与别人分享,不因为抢占而伤害别人。同时也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在10月份,我们班开展的分享月饼活动,在第二次的亲子活动中,同样让家长与我们幼儿一齐完成分享的过程,帮忙幼儿养成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锵锵锵!锵锵锵!”洋洋敲击着杯子。“当当当,当当当!”涛涛也马上学了起来。随后,活动室里响起了一片敲击声。“不要敲了。”教师喊道。大部分孩子停止了敲击,洋洋等几个比较淘气的孩子还在继续。托班孩子喝水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教师单用命令的方式加以制止,孩子们反而会敲得更兴奋。因此,我们根据托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培养孩子自觉爱护物品的意识。

  “今天,有两个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边说边出示两只杯子,一只完好无损,一只伤痕累累。教师先拿起那只完好的杯子,模仿男孩子声音:“我是丁丁,我的主人很爱护我,我是健康快乐的。每天我都开开心心。”随后教师拿起那只破损的杯子,模仿女孩子的声音:“我是一一,我的主人不爱护我,你看我身上都是伤痕,每天我都很伤心,有时,我还偷偷地哭泣。"然后教师问:“你们想成为哪只杯子的主人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做丁丁的小主人。”“看来你们都是能干的孩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谁是能干的小主人。”

  教师一一检查孩子们的杯子:“程程、妞妞、琪琪的杯子都是完好无损的,真漂亮,还能映出老师的笑脸呢。咦,洋洋的杯子为什么有一道伤疤呢。洋洋你来看看。”洋洋拿起杯子,上面果然有一道刮痕。“我不是故意敲杯子的……”洋洋低下了头。教师摸摸洋洋的头:“老师知道洋洋不是故意的,而且洋洋以后会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对吗?”洋洋点点头。“那老师要看洋洋的表现了,如果洋洋真的能当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不再让杯子受伤,老师就变个魔术,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真的吗?”洋洋抬起头。“当然了,我们拉勾。”“好。”洋洋伸出小手。

  从那天开始,洋洋敲击杯子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虽然他偶尔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但只要教师用眼神提醒他或摸摸他的头,他就会立即停止。一段时间后,教师询问孩子们:“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洋洋敲杯子啊?”“没有。”“看来洋洋真的改正了,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了。现在,老师就帮助洋洋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孩子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教师故作神秘地把杯子放在身后。“一、二、三!”孩子们发现杯子破损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兔子贴纸,洋洋接过杯子,小兔子正对着他笑呢。“我的小杯子变漂亮了,我一定要爱护他。”洋洋兴奋地说。

  托班孩子都有“泛灵”意识,我们借此引导孩子想象杯子是有生命的,会疼,会开心,也会伤心,以激发孩子爱护杯子的愿望。我们以拟人化的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保护物品、爱惜物品,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托班教育随笔

  生气的小水杯

  在我们托班的教室里,每次吃点心或是喝水时都会听见“嘭嘭”的敲击声,无论你是大声提醒还是轻声教育,孩子们亦然是我行我素。

  一天下午吃包子,我请孩子们在杯架上一个一个拿回自己的小水杯,先拿到杯子的孩子又开始拿杯子敲击桌子,一不小心,达达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来,我灵机一动,安慰一番达达后,就趁机说:“哎呀,小水杯生气了!”孩子们诧异的望着我,“你们平时老是敲小水杯,现在把它敲疼了,它就发火了。”我神情严肃的说,“以后还敲不敲小水杯了?”我问达达,小朋友也看着达达,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现在孩子们吃点心或是喝水时,小朋友们很少用小杯敲击桌子了。偶尔有用轻声提示一下,他们也就停止了,我既欣慰又深深感悟到:托班的孩子对很多日常现象喜欢拟人化,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会言语,我想,只要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加以引导。顺应他们的特点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幼儿园托班的教育随笔

  天朦朦胧胧的,好似披了一层薄纱。在这样的早晨行走,呼吸着新鲜空气,真得很美妙。看着那东曦一点一点地上升,世界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旭日东升,美景在眼前,心情分外愉悦。

  一路欣赏美景,到校已是7点30分了(因校车最后一站)。我信步走向教室,我猜想孩子们大概都在认真地看书吧。我面带微笑推开了教室的后门。但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面如寒霜,怒火一下子从心底窜到了脑门。只见扫地的孩子手拿扫把,正进行敌我对打呢。没轮到值日的孩子则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是玩橡皮泥、画画,就是说话。面对这个场景,我冷冷地问正在玩橡皮泥的语文朗读组长:“佳佳,今早是语文早自修,老师不是让你到校后带领其他小朋友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吗?请告诉我,你这是在做什么?”她可怜兮兮噘着嘴说:“我是让他们读啊,可他们没听我的,所以……”因为此时的她手里还拿着橡皮泥,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了。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批评她,就让她立刻回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我走到讲台那,对孩子们命令道:“请你们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桌子收拾好,拿出语文书翻到140页,自己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我面无表情地说着这些话。孩子们看着严肃地我都乖乖地拿出书本,自个儿读了起来。

  看到孩子们都低着头,那么小心地读着生字。我突然觉得自己刚才太过分了。7、8岁的孩子真得还小,我刚才这样冷冷地对他们,他们可能还没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毕竟他们还没有自觉早读的意识,尤其是佳佳,我真得不应该用这样的语气问她。现在心情平和了,真为刚才的我感到抱歉。老师今早状态不佳失控了。孩子们,对不起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班教育故事案例100篇

小班教育随笔爱吃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