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家庭事迹怎样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孝道的优秀范文

  引言:孝心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孝心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孝心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下面是两篇关于孝道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的围观。

  范文1:有一种爱叫“孝”

  秋天来了,树叶犹如蝴蝶般的飘落下来,那一片树叶飘飘扬扬的落地生根,自立一门。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单位回到了家中,此时我已是一家之主了,9岁的儿子是我最大的骄傲,说着,我突然看到了餐桌上那杯已冷了的咖啡,旁边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儿子稚嫩的字“爸爸生日快乐!”这个小鬼,我自己都忘了,他却还记得。我悄悄地走进儿子的卧室,他已经睡了,睡得那么香,我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他忽然醒了,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爸爸,生日快乐!”我笑了,笑得那么甜,这也许就是做爸爸的快乐吧!我将儿子推开,让他去睡觉。他乖乖的说“晚安”便走了。现在已经晚上2点了,可是我还要为工作奋斗,坐在桌前,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的走着,我伸了个懒腰。没想到顿时时针逆时针飞奔起来,一切又回到了儿时。

  看看周围,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切,原来刚才是我的幻想啊!虽然只是幻想,但依然值得我去思索。幻想中的那个稚嫩,天真,孝顺的儿子是多么的令人骄傲而那个父亲又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天底下似乎所有的父母都是那样,但所有的子女也是那么的孝顺吗?不是!我就不是,从小娇生惯养的我认为父母就是为我们服务的,就是为了记住我们的生日的,我们理所应当的接受父母的爱。

  我此时的脸红了,眼睛也湿润了。为什么父母记儿女的生日是那么清楚,我们却记住的是自己的生日?!我从书桌前站起身来,端起一杯热水放在了母亲的床头柜上,并在纸上写下的那不于言表的几个字“妈妈,我爱你”我慢慢的闭上了眼,仍有那肆意的泪水冲刷着脸颊。

  又是一年秋来到,往年的那片树叶再次飘飘扬扬的飞舞在空中,它找到了自己离开的那个大树,无怨无悔的飞向那枯老的枝桠上,使荒凉的秋天中弥漫着孝的清香。

  范文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我们想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古往今来,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孝子,他们恪守孝道回报父母。董永传说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卖身葬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相传,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到一个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并与他结为夫妇。因此被世人广为传颂,董永尽了孝道,尽了孝心,才会被世人赞美,这也更加说明了一件事,孝是传统美德。我们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回报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我们没有孝心,没有良心,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因此,照顾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父母尽孝心是对父母回报的最好方式。尽管历史上有不少的孝子,而在今天,很多家庭里的孩子却是小皇上。他们从小没有受到正确引导,躺在父母筑成的溺爱的长河里,用着父母有限的资源,还反过来教训父母,孝心何在?他们却不以为然,反到变本加厉,把父母当做仆人,完全没有受到爱的正确教育,一直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天地里独大。他们长大后或许没有自立能力,那谁去帮助他们,父母已老,哪有能力照顾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作为父母要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任何一个人首先要有孝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孝就是照顾老人、长辈和父母,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一个完美的人。父母给了你生命: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你观望世界的美丽;一对耳朵,让你聆听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一颗心,让你学会感恩与回报。更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的成长,来缘于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怎么能不回报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让父母感受到你的爱陪伴他们慢慢变老……。

  在一些贫困的家庭中,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照顾弟弟、妹妹,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坚强,永不放弃,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林香,她6岁时,父母离异,又重组家庭,生下了弟弟,她的外公摔倒,使右手残疾,外婆也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妈妈也得了肺癌,但她坚持着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她的故事令我热泪盈眶,这样一软弱的女孩,在我看来是那么坚强,她那永不为命运所安排的执着令我叹服,本是应该读书的时候,却毅然放弃学业,照顾家庭,她是多么有孝心啊!她是最坚强的,没有什么能够打倒她。她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亲人是多么重要!更诠释了孝的含义。

  同学们,承受着父母的爱,我们何以为报呢?幼小的我们只有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求知的我们可以更加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也可以放假回家多陪陪父母,多帮父母做点家务,还可以为父母精心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就是我们的爱,我们的孝心。尽孝道大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只要你有永远怀有一颗孝心,那便最好的尽孝了。

孝心家庭事迹怎样写

我身边最感人的孝心故事

  20XX年,老吕53岁,在小区里开了一家小饭桌。每到中午,就有一大帮放学的孩子赶过来吃饭。特别热闹,两室一厅的房子,坐得满满的。

  他不会做什么美味,只会做猪肉炖粉条,冻豆腐大白菜,热乎乎的一人一碗,不够再添。

  小区里没时间做午饭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他们不求精致花哨,只求让孩子干干净净,实实在在地吃一顿饭。

  老吕中年丧偶,膝下一子,名叫吕放,大学考在本市工科二本。前几年,课业不忙的时候,常跑回来帮老吕的忙。大学毕业后,吕放进了一家国企。工厂分了宿舍,于是只有周末,他才有时间回来帮老吕打理一下被孩子们闹翻的家。

  大家都说老吕总算熬出头了,辛辛苦苦把儿子供出来,就剩享福了。但老吕自己可不这么想。谁让他养的是儿子呢?找到工作不算完,还有结婚这件大事没解决。吕放已经24岁了。房子还没有,婚礼肯定也要不少钱。想一想,老吕就觉得愁。

  吕放在大学时有一个女朋友叫小梅,父母一个是市环卫局的中层干部,一个是大学副教授。出身书香,家境殷实。老吕觉得,儿子算是高攀了。

  四月的周末,吕放回来买了烤鸭。老吕炒了几道小菜,开了瓶酒。以前老吕特别能喝,但是现在不行了,肝不好,只有儿子回来才喝一盅。电视乱哄哄转播着球赛,空气里浮动着酒香。两个男人的小家,同样有种别样的温情。

  吕放随口讲着自己的近况。他说:“小梅最近老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估计她爸妈那边催婚了。”

  老吕问:“那你准备怎么办啊?”“不知道。没钱能办什么啊。只能再让她等两年吧。”吕放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唉,小梅跟了我,算是亏大了。”

叙事作文我身边的孝心故事

  父母的爱就像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母养育恩情,我们也难以回报,古话说得好:父母的养育是人间最深厚的恩爱,知恩图报,感恩尽孝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有了感恩的心,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深情。

  我们早已耳闻孝心,孝心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说:为家里的老人端茶,盛一碗饭。为父母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孝心的最好表现。像我的表妹,李子馥,她就是一个懂礼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一个的小女孩。记得有一次,寒假的时候,我去上海看表妹时,我们去看上海着名的松江影视城,万万没想到的是,外婆和我们一起去,竟然生病了,表妹说:“表哥,你们先在松江影视城里,等我和外婆一下啊,我带外婆去看病。”表妹刚说完,就打了一辆出租车走了。我想:“表妹真是像个大人做事一样了,令我感到佩服,必须得好好学学。”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人不是没有孝心的,只要你想做,就会竭尽全力去做这件事,当然,这是我们都能做到的小事。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不要等到功名成就时才去孝敬父母,我们要从小就学会孝敬长辈,就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关心他们,听从他们教诲。进门一声问候,劳倦一杯温水,冲突时的退让,这都是孝心。

晒晒我家的孝道故事作文

  孝是一场春雨,解开久封的温暖;孝是一阵清风,带来阵阵凉爽;孝是一缕暖阳,照亮人内心的最深处。每人都应尽孝,我家的孝道故事,也在不断上演。

  小小举动,大大的爱

  “小朋友,今天是母亲节,买束康乃馨送给妈妈吧?”一个姐姐甜美的声音进入我耳帘,我才忽的想起,今天是母亲节,“买一束吧?”我想,便从包内掏出积攒的零花钱递给姐姐。迫不及待地接过花,嗅着那一抹香,我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啊!好香啊!”回到家嗅到饭菜香后,我由衷地赞叹道。“回来了啊?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妈妈说。我走进厨房,对妈妈说了句:“妈妈母亲节快乐!”妈妈转过身,看到我手中的花,它们正在对妈妈温柔地笑着呢,我将花递到妈妈手中,“有这份心就够了,只要你身体健康,我就开心了。”妈妈说着,眼角泛起了幸福的泪光。举动虽小,爱却不小……

  香茗,清香溢于心

  我细细打量着他,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如过往,脸上的其他五官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那一条条刀刻般的皱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黑丛中的一缕缕明亮又令人痛心的发若隐若现,爸爸不再年轻了,我站在他身后,看着他不断地往电脑输入大大小小的数据,叹了一口气,爸爸坐在这里多久了呢?他的脊背已经弯曲,手指已经僵硬,却仍不愿意停下,他总是不放心他人,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做,小时候,无论多忙,他总是会为我冲一杯牛奶,何不为他也泡一杯香茗呢?我沏好茶后,递到他面前说:“休息会儿,喝口茶吧,爸爸?”爸爸愣了愣神,接过茶,幸福的品了起来。“女儿长大了,懂得孝敬爸爸了。”清香萦绕,我跟爸爸的距离又近了一些,茶浓情更浓。

  《诗经•小雅•蓼莪》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生我养育我,如今我们长大了,也该去报答他们,去尽孝,我家的孝道故事仍在继续,从未停止。

小学生孝道突出事迹范文

  大家好!我是陶晨瑜,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今年已8岁了,现在是华维文澜小学二(4)班的一员,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温暖的家,从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爸爸妈妈便细心地照顾我,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同时,我又是全家人的开心果。

  生活上的小能手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不跟爸爸妈妈一起睡了,自己一个人在书房睡,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害怕,总是要让妈妈在床头留一盏小灯,渐渐的,我后来不开小灯也能睡了,我怕早上睡过头,上学迟到,就让妈妈在床头放一个小闹钟,每天早上,当小闹钟唱起动听的歌曲时,我就自己起床、穿好衣服,然后去喊爸爸妈妈起床,那时候,我个子小,洗脸刷牙的时候总是够不着台盆,就自己拿一个小板凳垫在脚下,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大人了。

  家务上的小帮手在家里,一般是妈妈做家务,有时看到妈妈在汗流夹背的拖地,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辛苦了,你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我来帮你拖地。”,看到我有模有样在那里拖地,妈妈直夸我是个勤劳的孩子。看到妈妈很疲惫时,我就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坐下来,我帮你捶捶背。”捶了一会儿,妈妈就说不累了,说我的小手有魔力,疲劳碰到我的小手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有一次,在厨房,我看到妈妈在炒菜,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做饭,”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自己动手做了第一顿饭,妈妈尝了尝我亲手做的饭连声说:“唉不一样哦,味道真好!”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终于学会了做饭,以后可以帮妈妈做饭了。我还会折被子,整理床铺、洗衣服、叠衣服、整理玩具、洗澡、浇花等许多家务。

  懂礼貌的小天使每天上学前,我都会向爸爸妈妈道再见,在学校里,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地向教师问好,在路上碰到年纪大些长辈,我也会礼貌地向他们问好,亲戚朋友送我东西,我总说“谢谢!”他们都夸我懂事有礼貌,说我是礼貌小标兵,爸爸妈妈都以我为荣呢!在班上,我与同学相处得很融恰,碰到同学有困难,总能热心去帮助他,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还用自己的零花钱捐过款呢!

  爷爷奶奶眼中的小乖乖由于爷爷身体不好,奶奶没有时间照顾我,爸爸妈妈又要上班,家里请了一位外婆照顾我,外婆曾经是妈妈的幼儿园老师,那时候,她就教我识字,给我讲故事,陪我一起做纸工,让我知道了孝感动天的虞舜、投江寻父的曹娥,我很尊重她,特别听她的话,每次妈妈买来好的菜我总是抢着要第一个夹给外婆吃,现在她虽然已经回老家去了,但我仍然很想念她,有空的时候还会常去看她。虽然爷爷奶奶不跟我们住在一起,但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我们都会去看他们,我知道爷爷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记得今年的中秋节奶奶为了款待我们她特意杀了一只鸡,奶奶让我跟堂姐每人吃一个鸡腿,我想到爷爷身体不好更需要营养,就把快到嘴里的鸡腿让给了爷爷,爷爷直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爷爷只能做一些重复的相对简单的事情,所以有时他一个人也会比较寂寞,每当这时我就会拿出扑克牌跟他玩接龙的游戏逗爷爷开心,奶奶因为我们的到来会比平时忙一点,这时我会帮奶奶打打水,洗洗菜、扫扫地,每当这时奶奶总会笑眯眯的说:“晨晨最乖了。”

晒晒我家的孝道故事作文

  孝是一碗清茶,略带苦涩的清香在鼻间萦绕;孝是携手漫步,平平淡淡却胜过一切的美好;孝是琐碎家常,絮絮叨叨蕴藏着温馨的味道。我家的“孝”也是这样的平凡,就躲在不易觉察的角落里,等着我拿出来晒一晒。

  孝——浊药、清茶

  奶奶生病了。奶奶那双琥珀般的眸子透着深深的疲惫,那不满皱纹的脸像一朵快要凋零的菊花。看见奶奶憔悴的病容,浓浓担忧笼上心头,我多么希望奶奶早日康复!

  正巧妈妈端起了碗药进来,我便主动要求喂奶奶喝药。我小心地把奶奶扶起来,让她倚在床头:“奶奶,来喝药。”奶奶瞅瞅那碗乌黑的药汁,皱了皱眉,像小孩子似的说:“不喝!”我傻眼了:“不喝怎么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啊!奶奶,喝了药病能好得快些,您也可以少受些病痛之苦啊!”听了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奶奶终于把脸皱成苦瓜,不情不愿地喝了下去。我又赶紧给她递了茶,喝了茶,奶奶终于又露出慈祥的笑。

  一碗药、一杯茶是我对奶奶的关怀,是孝。

  孝——缕缕炊烟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每当我放学,爸爸就火急火燎地接我回奶奶家。当我抱怨麻烦时,爸爸的脸严肃起来:“爷爷奶奶老了,需要子孙的陪伴,若儿孙满堂,却不承欢膝下,岂不是很孤独?”我陷入了沉思。

  回到奶奶家,爸爸先是去给爷爷奶奶问好,随后提着大包小包的菜进了厨房。起初,爸爸让我洗菜,可又嫌我洗得不干净,于是他亲自上阵。他粗糙的大手仔细地洗着青菜,一点点地择着菜,一块硕大的肉在他的“飞刀”下变成一片片薄而均匀的肉……

  我的心被深深触动,这是铁汉柔情,这是对老父老母的报答,是孝。

  孝——“繁文缛节”

  我的表兄不爱学习,调皮贪玩,但由于家庭的熏陶,他十分守礼节。尽管他认为那是繁文缛节,但是他却是家中做得最好的。

  每每回奶奶家,表兄总是先去爷爷奶奶房间,敲门,走进去,恭敬地鞠躬:“姥爷好,姥姥好!”接着,到厨房为全家盛饭、摆筷子、摆桌椅、为老人盛汤。做完这些,田间已炊烟袅袅。他又到爷爷奶奶房里,鞠躬道:“姥姥、姥姥,请上去吃饭。”他收到了老人赞许的目光。

  这些现代人认为的“繁文缛节”,也是孝。

  这一件件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中蕴藏的是“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儿女应将孝道发扬光大,让“孝”温暖每一个家庭!

最美家庭孝老爱亲原创事迹材料

  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记录了这个家庭生活自立、自强、尊老爱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他是前古镇社区的一名居民代表,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会议,及时完成社区分配的工作。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

  的妻子周丽丽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件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

  四、情系国防饱和潜水新记录

  20XX年1月20日,平凡而又伟大的一天,北海舰队某防救生支队的4名潜水员出仓,标志着我国海军组织的饱和潜水专项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一举创造了330.2米的全国饱和潜水新记录。创造这一记录的正是的儿子张恒银。他入选潜水集训队后,事事冲自前头,几乎每一个动作他都练了上千遍,100多册操纵规程大多被他翻的起了毛边,训练时有着永不服输的劲儿,对潜水技术的研究有如痴如醉的劲儿,下水后有敢打敢拼不怕难的劲儿,他也因此得了“张三疯”的外号。这一回,他正是靠着这股劲儿,一举刷新了全国饱和潜水记录。

  五、道德品质优秀,勇挑重担

  有一位优秀的兵儿子,也有一位同样优秀的好儿媳郝千惠。"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是他的坚强后盾"。郝千惠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在部队服役,无家庭的后顾之忧,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她一个人默默承担照顾家庭的全部负担,从而使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各项工作之中。

  在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经营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孝德家庭事迹材料简介

  我叫邱xx,在桓台县人民医院工作。我的家庭是千万平凡家庭中的一个,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但是我们全家孝顺老人、互敬互爱、教子有方,家庭和睦,得到了睦邻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但是我们都明白,其实我们就是做了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

  一、夫妻间互敬互爱,不离不弃

  我和妻子相识在淄矿集团医院,她是一名护士,我是一名大夫,我们结婚后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由于工作原因我于2000年调入桓台县人民医院工作,妻子为了支持我的工作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带着6岁的女儿来到我身边,在妇保院当了一名临时工护士,一家人团聚了,我的心也安定了。但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妻子患上了免疫风湿病,我带着她看遍了济南、北京的大医院,有时为了给妻子挂上专家号,我会排上十六七个小时的队,为了排队宁肯不喝水不上厕所。在我的悉心照顾和鼓励支持下,妻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妻子对我也关爱有加,工作中因有时候做手术不能及时回家吃饭,妻子都会细心的做好饭菜为我送去,就这样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相互扶持一路走过。

  二、对老人倍加关爱,家庭和睦

  百善孝为先。我和妻子都认为,能够孝敬老人,有机会孝敬老人,是子女的福份。平时,我们对老人精心照料,经常关怀,努力让老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老人生病时,更是陪伴左右,让老人得到精心的护理。2007年,妻子的母亲脑中风,右侧肢体活动不便,我与妻子把她接至我家,端屎端尿,喂水喂饭,细心护理、康复治疗,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2010年,岳父不慎手臂骨折,我和妻子又接来住院治疗,精心护理,直至康复。2014年,我的母突发鼻出血在老家梁山县医院住院,凌晨打来电话,我和妻子立即请假回家,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等母亲病情稳定后,我们又把她送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直到康复出院我们才回来。

  由于其他几个姐弟的生活并不宽裕,双方父母的医疗费与生活费也大部分由我们负担,兄弟姐妹有什么经济困难我们也尽全力出资帮助,我们的大家庭关系和睦,其乐融融。

  三、对孩子言传身教,教女有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女儿从小在我们为她创造的父母恩爱、家庭和睦的环境中长大,又受到父母敬业、爱学习的影响,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积极阳光、乐于奉献,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她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女儿、好孙女,从幼儿园至初中都是班长,高中是团支书,如今在山东大学读大三,担任校学生会的生活部副部长。我相信她的优良品质会对她的人生、她将来的家庭乃至她的后代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影响和传承。

  四、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我和妻子都来自农村,都能吃苦耐劳,为了工作也经常加班加点,作为骨科大夫的我更是如此。进了医院,经常是夜班白班连轴转,遇有危急重症病人随叫随到,不分昼夜,不顾寒暑。从事医生行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爱护同情病人,为了给病人省钱,都是给病人用既便宜疗效又好的药。时间久了,我和病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病人私下都把我当大哥当朋友。有些病人家中孩子上学找我借钱,我二话没说就把钱借给他们。回到家与妻子说起来,妻子也非常理解非常支持。

  我家的故事很平凡,但是也很幸福。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有风雨,但我们会一如既往的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互相扶持,竭尽全力让父母安享晚年,悉心培养女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孝德家庭事迹材料

  孝顺这两个字,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很多时候,孝顺不能分开来讲。孝很重要,有时候,顺比孝更重要。有一句话说:孝顺孝顺,孝不如顺。对于孝敬父母这个问题,好多人都明白,似乎无庸再说。但俗话说的好“孝顺儿不如孝顺媳妇,孝顺女不如孝顺女婿”。仔细想来,好好琢磨,还真是这个道理。

  有个人的孝顺事迹感动了我们全村的人,为我们村里的媳妇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魏凤丽大牟家镇沟头村人,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就是这么一位农家妇女却用她的勤劳善良谱写了一篇篇感人乐章。

  魏凤丽现年45岁,结婚将近二十年了,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六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好,婆婆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自打她结婚嫁过来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伺候公婆的身上,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10多年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这么多年老人都没有长褥疮。老人有便秘的毛病,每次伺候老人排便都是一份辛苦麻烦的事情,为了帮婆婆排便,有时候不得不用手往外扣,可她从没嫌弃过。每当有人来探望老人,婆婆总是笑呵呵的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凤丽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公公前几年身体还算健朗,无奈岁月催人老,如今将近90岁的公公也患有了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近年来经常住院治疗,少则十多天,多则1个多月。每次都是她在医院精心照顾,等老人出院了,她自己却累得筋疲力尽,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老人,她的小儿子从一断奶开始就送到大姑姐家帮忙照顾。因为病情的反复折磨,他公公的脾气时不时的就暴躁发火,她也不和公公计较,总是默默忍受着。现在的她已经成了两位老人的精神支柱,只要她离开老人一会,就得打电话把她喊回家,老人说:“只要凤丽在身边和我们说说话,就感觉病痛就减轻了好多。”老人一刻也离不开她了。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凤丽的老公为了一家儿女老少的生活,常年在外奔波,不能总是守在父母身边好好尽孝。每次外出回家,他总是为父母带回外地的各种特产,以及一些保健用品。他总感觉愧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可是无奈生活各种费用支出得靠他来承担。他只能用汗水书写他对父母、爱人、孩子的关爱。

  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凤丽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她从小就生活一个孝老、敬老的孝德之家。父母十分孝敬双亲。他们家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市五好文明家庭”。耳濡目染下,凤丽从小就明白孝顺父母的道理。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一中精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凤丽的奶奶今年已90岁高龄,依旧耳聪目明,身强体健。老人高寿,无疾无病,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最大福分。薪火相传,凤丽继承家风,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孩子放假回家总是给爷爷奶奶带回许多他们爱吃的东西,帮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说一些在学校的趣事儿逗老人开心。

  凤丽在村里也是位热心肠的人。她的邻居是位孤寡老人,在照顾公婆的同时,她也经常抽出时间帮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村里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也总是尽她所能提供帮助。凤丽在公婆眼里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在孩子眼里,她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好母亲;在邻居人眼里,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她尊老爱亲,始终如一的把孝顺这两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为全村妇女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她是孝老爱亲的表率,更是传播孝老爱亲正能量的形象大使,她被连续多年评为“好儿媳妇”,获得了一致公认的“好媳妇”荣誉称号…

  人生谁不为人子女、谁又不为人父母呢?我们孝敬老人,不但能让老人快乐健康,家庭和睦,更为重要的是为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培养子女的感恩观念。让孩子们从我们的身上,学会如何感恩,让孩子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孝德家庭事迹材料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温馨的普通家庭。我在县地税局工作,妻子在中国银行淄博分行工作,女儿在淄博实验学校高中毕业,正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父亲87岁,母亲84岁。对于“最美孝德家庭”的标准和认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邻里和睦、子女健康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孝为先,以身作则树榜样。我与妻子在家中都排行老五,兄弟姐妹中都是最小的。待到我们成家后,父母亲都已年迈。岳父早逝,岳母跟随我们居住多年,有时双方老人同住我家,其乐融融。后来岳母病重,妻子白天上班,晚上陪侍,得空我们便带孩子探望老人,让孩子从小便树立尊老爱老的思想观念。

  父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后来又搬回老家居住。别人都是休息日带孩子外出游玩,而我每到周末的固定行程是回老家陪老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母亲患有冠心病,每年都要住院,一住就是十几天。住院期间我都尽量陪侍在旁,一边给母亲伺候着,一边听着她的唠叨永远也忘不了的陈年往事,一直到出院。老母亲常说:“你在,我心里踏实。”是啊,我们小的时候,母亲有时抱着生病的孩子彻夜不眠。扪心自问:与父母的恩情相比,自己才做了几分?女儿有时怪我们不陪她,我们都会告诉她:“人都有年老的时候,老人最怕孤独。你还小,与我们相处的时间还长,而你爷爷、奶奶都已是耄耋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的陪护。”后来女儿不但理解了,而且主动去孝顺爷爷奶奶,深得老人的赞许。

  讲奉献,家庭义务人人担。我们家倡导民主、平等的家风。婚后孩子才两岁的时候,妻子因工作调动在淄川工作两年,2002年又调到市行工作,工作在张店区,来回奔波,十分劳累。这几年,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都落在我的肩上,我的日常活动轨迹就是单位、家和老家(桓台县田庄镇)三点一线,忙碌而充实。在我们看来,家是责任、理解、宽容和爱的综合体,需要家庭成员之间求同存异。家庭事务没有孰对孰错,只要多多谦让和谅解,多讲付出和奉献,做事情多从对方角度考虑,就会减少摩擦和矛盾,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家就像一杯老酒,将各成员、琐事,无论酸甜苦辣,经历时间的酿造、发酵,历久弥香。

  和为贵,家庭幸福“和”中求。我们家的处事原则就是“以和为贵”,与同事和谐共处;与邻居和睦友善,互帮互助。楼上楼下,无论何时何事,只要一家有事,邻居都来帮忙。有次我们家暖气跑水家中无人,邻居赶紧打电话告知我们,又帮助我们清理积水,虽然是寒冷的冬天,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楼下的叔叔阿姨每年到国外儿子家住半年,走前都把家里需要代办的事情交代给我们,我们帮他们搭理的妥妥帖帖。我们相信爱是相互的,你对别人付出了爱,也会得到爱的回报。

  我们是世间最普通的一个家庭,我们家的家庭成员怀揣一颗平凡的爱心,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对幸福也有了新的定义,我们坚信,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的感悟,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宁静,幸福的感觉在每个人心里,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评判。

  我爱我家,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撰写劳模人物访谈事迹

对大学生的访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