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抢救流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CPR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流程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口述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凑近患者耳边、分别对患者双耳呼喊:“你怎么了?”,注意重呼轻拍。如均无反应,确定为意识丧失,告知无反应。

  3、呼救:

  ①院内: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②院外:来人啊,抢救病人!拨打120!

  4、检查呼吸和脉搏:告知呼吸不正常或消失、脉搏消失。

  患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后仰、通畅气道,观察胸部起伏;另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触摸颈动脉搏动。两者同时进行、判断时间5-10秒。

  5、摆放体位,将患者置于地面或硬板床上;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十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减少按压中的停顿、中断在10秒钟以内)。

  7、打开气道:

  头倾向一侧,去除口腔分泌物、假牙。

  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一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向下按压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双手抬颌法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

  8、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垫纱布在模型口上,保持气道开放状态,抢救者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正常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缓慢吹气,吹气时间1秒,吹气量400—600,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停止吹气时,松开拇指与食指,抬头观察胸廓起伏。

  ②球囊面罩通气2次:呼吸面罩罩住患者口鼻,左手用"CE"手法固定面罩,即拇、食指呈"C"型固定面罩,其余三指呈"E"型托住下颌,右手持简易呼吸器球囊规律挤捏球体;潮气量:500-600(6-7),约将球囊捏到1/3的程度;

  挤压时间:大于1秒(2分);通气频率:10-12次/分;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2分),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

  ③人工呼吸2次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观察胸廓起伏,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同时观察患者面色、瞳孔。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患者出现大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面色、口唇转为红润减退;瞳孔由大变小;出现眼球或肢体活动;上肢收缩压可达60以上。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操作要求:

  1、动作迅速、敏捷、有紧迫感。

  2、操作熟练、规范。

  3、操作连续性好;操作在时限内(4分钟)完成。【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心肺复苏的抢救流程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

  邻水县中医医院

  一.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答:包括:1、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4、呼吸停止或喘息5、瞳孔散大。

  以上各条以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而触摸不到为最重要,且应以此考虑为心搏骤停,并立即进行CPR,以争取时间。

  二、基础生命支持“生命链”的四个环节是指

  答:生命链是指:

  A、早识别、早呼救;

  B、早期进行CPR;

  C、早期进行电除颤;

  D、早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E、完成心脏骤停后的处理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

  答:主要有

  A、心室扑动、颤动;

  B、无脉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C、心脏停搏。

  四、初级生命支持的“CABD”分别指的是:

  答:C、胸外按压A、指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D、除颤

  五、如何判断呼吸状态:

  答:通过三种途径:一看.二听.三感觉:看:双眼与病人胸部平行,眼看(胸部起伏)、听:即耳贴近病人嘴鼻,耳听(气流);三感觉:用面颊感觉(气息)。用时5~10秒钟。

  六、如何判断脉搏(判断颈动脉搏动的正确位置):

  答:成人及儿童应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病人有无心跳。

  方法: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成人喉结水平,向后2~3厘米,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连线中点的内侧缘),稍加力度即可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七、如何开放气道

  答:首先用手指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痰、呕吐物等,然后打开气道。一般采用压额抬颏法。方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使头后仰,使牙齿对合。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八、开放气道时为何不能摇晃病人的头部

  答:如果考虑病人可能存在颈部脊髓损伤,在开放气道时要注意不要增加额外的损伤,应采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

  九、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处的胸骨正中线上,此为按压中心点。定位采用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十、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方法:

  答:把左手掌根掌根紧贴胸骨,右手掌重叠在左手背上,十指交叉互握抬起。双臂绷直,与胸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及肩部的力量往下压。

  十一、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

  答:根据指南要求,按压时应达到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

  十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

  答:至少100次/分。

  十四、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值:

  答:成人-不论单人、双人施救,均为30:2

  十五、心肺复苏时应先给予多少轮CPR再进行判断:

  答:无论双人还是单人复苏,均需要进行5个轮次的CPR(即按压/呼吸30:2五个轮次)后进行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

  十六、胸外按压有效标志:

  答:每一次按压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十七、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答:(1)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

  (2)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3)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或出现睫毛反射

  (4)出现自主呼吸

  (5)昏迷逐渐变浅或出现挣扎

  十八、电除颤的具体做法:

  答:原则上所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都应该早期进行电除颤.

  常用单相波除颤器(传统除颤器):以360J/s功率选择直接进行盲目电击一次,评估心电图;如果无效,应于有效心脏按压及应用肾上腺素后再进行电除颤.

  手动双相波除颤器:120J~200J,也可以直接选择200J

  每次除颤仅给予一次电击,充电时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不停止

  十九、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答:肾上腺素。

  二十、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答:1、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病人仍然处于A、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B、自主呼吸持续停止C、瞳孔散大固定D、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E、无心跳和脉搏。

  2、心肺复苏有效,病人转入高级生命支持。

  二十一、施救者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为什么每次吹气量不能过大

  答:可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二十二、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正确的用法是

  答:1静脉注射,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

  二十三、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手托起下颌,最主要的目的是

  答: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二十四、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使用的作用是

  答:肾上腺素:是促进心肺复苏的道选药物,具有α、β双重兴奋作用,复苏中使用肾上腺素:⑴加快心率;⑵增强心肌收缩力;⑶增加心肌自律性;⑷增加外周血管阻力;⑸升高平均动脉压及冠脉灌注压。

难忘的“心肺复苏”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妈妈医院组织的“武医夏令营”活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肺复苏”术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先是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做了一些小游戏来热身。重点来了,我们有幸请到了急诊科的护士长阿姨,教我们如何做心肺复苏。在遇到突发昏迷、呼之不应的病人时,我们需要对他施行心肺复苏术。我们做心肺复苏时,还有一个口诀“叫 叫 C A B”,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叫”,是指叫那个昏迷不醒的人;第二个“叫”,是指叫别人来帮忙;“C”是胸外按压;“A”是打开气道;“B”是人工呼吸。

  护士长阿姨做完示范,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做了。终于轮到我了,我先把右手手心压在左手手背上,翘起手指,掌根压在病人的胸骨中下段,手臂垂直,借助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1,2,3,4,5,6,7,8,9,10……”30下之后,再把他的气道打开,进行人工呼吸,比例是30:2。直到他完全清醒过来或者出血自主心跳,才能停下来。另外,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五分钟”,只有在这个时间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才有用,否则他就会死亡。听到这里,我们都感到了责任重大。

  虽然现在学习“心肺复苏”不太会在生活中用到,但是这是一项很实用的技能,在紧急时刻,能救命呢!

心肺复苏

  年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本操作评分表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专业考核时长分钟操作项目内容分值实际得分操作前准备评估环境安全:周围环境对施救者及患者无安全威胁;置患者于硬的平面6心肺复苏操作过程判断意识:大声呼叫患者、用力拍双肩;看胸廓有无起伏4求助、启动急救系统:指定专人并拨打急救电话2AED:建议携带自动体外除颤仪3判断循环:松解患者领口,领带,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从气管向外,胸锁乳突肌前缘,轻压),时间:5-10秒(1001、1002、1003……)松解裤带5胸外按压及姿势要领:定位:胸骨体1/2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姿势正确按压幅度:5-6c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每30次按压时间为15-18秒)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30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过程中大声计数(01、02、03……)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10秒)30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异物,检查并取下义齿;“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保证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10人工呼吸及操作要领:平静吸气后,将口唇紧贴患者口唇,把患者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直至患者胸廊向上抬起。吹气量每次500~600。然后使患者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20每胸外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至少做2个循环5重复检查: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5-10秒(1001、1002、1003……);同时观察呼吸5职业素质操作时动作迅速准确,不慌张,操作结束后向患者家属告知急救结果以及下一步处理意见5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5总得分:老师签名:年月日

  注:全过程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10分

心肺复苏技巧

  在生活里,往往会见到一些人遭到外伤而昏迷或频危死亡。不过掌握了一些救人技巧后,或许会在危机及时刻能救人一命。可是你到底会那些技巧呢?现在就让我教大家一个最常见也是最管用的技巧——心脏复苏(就是人工呼吸)。

  如果你看见一个人昏倒在了路边,而且没有人管,那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不错,你的第一个反应就应该是主动跑过去,对他实施抢救。要是抢救过来了就不用拨打120了。

  第一步,轻拍昏倒者的肩部,并在他的耳边大声呼唤他的名字。若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就可以说“先生”或“女生”。若是没有反应,就说明对方已经没有意识,完全昏了过去。这时候,就要使用第二步了。

  第二步,当对方昏过去时,你就要要摸一摸对方脖子的主动脉——就在嗓子的左右两侧。可为什么要摸上摸脖子上的动脉,不摸手腕上的动脉呢?原来,脖子上的主动脉比手腕上的主动脉更接近心脏。当手腕上的主动脉不跳动时,脖子两侧的主动脉还跳动,就说明对方并无大碍。

  可要是当脖子上主动脉也不跳动时,就说明对方已经不再呼吸。可要是一旦不呼吸,心就会慢慢衰竭,直到不跳,而当心不跳时,说明对方已经死亡了!这时就要用到至关重要的第三第四第五步。并且赶紧拨打120或向旁边求救。

  第三步,跪在对方的左侧,把对方系在脖子上,嘴里和鼻子里的异物取出。然后左手按住他的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住他的下颚那一部分,保持对方呼吸顺畅。记住不要摁太使劲,也不要摁太松了。

  第四步,就是要做人工呼吸了。掰开对方的嘴,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对方的嘴,缓慢而又持续的吹。若看看见对方胸口鼓起,就说明气已经送入对方肺内。就可以做第五步了。

  第五步,也就是这几步中最重要的一步——心脏按压。先把自己的双手重叠,然后两肘伸直,垂直用力下压对方的胸骨4-5厘米(小孩按下3-4厘米),要有节奏感。一压一松,每分钟做60-80下(小孩做100下。)。与人工呼吸相互交替着做,第四步和第五步交换进行:吹两口气挤压15次。双人抢救时,吹一口气按压心脏5次。直到患者自己呼吸或救护人员到场。

  现在大家学会了这个技巧了吧!

心肺复苏的单人抢救方法

  操作要领:

  1、首先判定患者神志是否丧失。如果无反应,一方面呼救,让旁人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一方面摆好患者体位,打开气道。

  2、如患者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摩,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的起落。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

  与心脏按摩同时进行。按摩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3、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摩,2次吹气,交替进行。

  4、操作时,抢救者同时计数1、2、3、4、5……15次按摩后,抢救者迅速倾斜头部,打开气道,深呼气,捏紧患者鼻孔,快速吹气2次。然后再回到胸部,重新开始心脏按摩15次。如此反复进行,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按摩。

  注意事项:

  1、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分钟后,可通过看、听和感觉来判定有无呼吸。以后每4-5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钟。

  2、一但心跳开始,在立即停止心脏按摩的同时,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英语手抄报图片

生日贺卡制作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