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四辩技巧
辩论赛的流程及规则
一、比赛办法
1、采用题目分组对决方式,即由抽出的题目决定分组进行对决。各队将在比赛前指定时间进行抽签,决定辩题和场次。抽到同一题目的正、反两方参赛单位为一组进行对决。
(注:复赛正反方在初赛举行后抽签决定;半决赛正反方在复赛举行后抽签决定;本次比赛共14场:初赛7场,复赛4场,半决赛2场,决赛1场。)
2、在组合确定之后,辩题同时公布。
3、辩题由主办方拟定,辩题公布后参赛队伍不得随意要求删改。
二、比赛流程
1、主席开场白:介绍比赛规程、参赛队及所持观点、评判团成员,然后宣布比赛开始。
2、参赛双方进行辩论。
3、辩论结束,现场互动,观众就辩题发表观点。
4、评判团成员商议比赛结果。
5、评判团代表点评赛况。(在辩论结束后,评判团将推选一名代表,综合所有评委的意见,发表对该场辩论的评语。分析两队的表现及优缺点,提出双方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限制,评语应言简意赅。)
6、主席宣布结果,比赛结束。
三、辩论流程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反方一辩陈词3分钟。
(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
正方二辩陈词3分钟,反方二辩陈词3分钟。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3)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3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
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
四、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琴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响琴声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辩论赛流程及规则
1、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的发言应包括回答与提问两部分。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驳。
2、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计算,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放弃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3、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4、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辩论会四辩总结陈词作文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首先我要感谢对方辩友在这场辩论赛中的激情澎湃,但我也想奉劝对方辩友一句:有理不在声音高啊。对方辩友虽然慷慨激昂振振有辞,但却丝毫不能掩饰其逻辑之模糊不清,其立论之苍白无力。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刚才一连串的争议都源于对方辩友在展开话题时的几个关键错误。下面,请各位和我一起,把对方辩友今天的偏颇之处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吧。
第一,李代桃僵。我方一辩在立论中已充分论述过小节与细节的巨大区别。但对方辩友仍一直任意地将细节的影响嫁接到小节之上。依对方辩友“小节可转化为细节,小节的价值等同于细节”的逻辑,那么我到想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知道碳和钻石的化学成分相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难道我们就说黑乎乎碳和璀璨的钻石的价值相同吗?那对不起了对方辩友,我买得起一公斤的碳,可惜我连一克拉的钻石也买不起呀!
第二,错误理解“拘”字定义。刚才我方二辩已经提出,”拘小节”的“拘”的意思是“拘泥”,很明显拘并不等于重视。“拘”是被动词,而重视是主动词。对方辩友把主动词和被动词混为一谈,看来对方辩友显然是对“拘”字的定义造诣不深啊!
第三,偏离辩题。我方三辩早已说明现在我们是在谈成大事者,而不是如何成大事。而对方辩友却对此滔滔不绝,但只可惜前提提错了。而对方辩友的立论明显偏离了辩题,在概念上又举棋不定。同时又无法举出可证明您方观点成立的例子,甚至还在指不出我方论点有任何不合理的情况下,胡乱给我方扣帽子,可真是机关算尽,却又掷地无声啊!
华丽的言辞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诗意的浪漫无助于情理的升华。下面就由我来总结我方观点吧:
首先,提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并非好高骛远,而是让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整体的高度把握事情。
其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人类本身的限制所决定。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成大事者虽然拥有比一般人更卓越的思想和更超群的能力,但在成大事这样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中,怎能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拘泥于细枝末节呢
最后,不拘小节能为想成大事者提供开拓思路,另辟蹊径的机会,意味着成大事者要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
试想,如果刘备拘于小节,送还荆州,哪里有三分天下的汉室西蜀?如果太宗拘于小节,严惩魏征,哪里有贞观之治的政治清明?如果李白拘于小节,郁郁而终,哪里有笑傲五侯的诗酒风流!相反,樊哙不拘小节,闻帐救主,得封列侯;司马迁不拘小节,忍辱著书,名垂千古……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言之凿凿地向我们阐述这样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那么,最后,我将送大家一幅对联来结束我方陈词:
上联:成大事,创伟业,注重每个细节
下联:露锋芒,扬国威,不拘所有小节
横批:梦想成真!
大学生辩论赛技巧
“
以慢制胜
”
法,至少要
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以慢待机
后发制人
俗话说:
“
欲速则不达。
”
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
是如此,
“
慢
”
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
“
以慢制胜
”
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
计,
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
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
或时机尚不成
熟时,
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
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
一旦时
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如第一例中,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急
于成功,
以慢待机。
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
以沉默表示反对,
最终赢得了
胜利。
其二,以慢施谋
以弱克强
“
以慢制胜
”
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
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
“
慢
”
中有计谋,
缓动要巧妙。
这里的
“
慢
”
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
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
如第一例中,
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
装聋作哑,
拖
延时间,
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
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
张伯伦一方终
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对热
“
慢
”
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
“
制怒
”
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
很容易激动。
在这种情况下,
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
宜用慢动作、
慢语调来应付。
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
“
降温减压
”
。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
他才能顺
利接受。
如第二例中的营业员,
就是以冷静的态度、
和缓的语气,
平息了对方的
怒气,化解了矛盾。
总之,
论辩中的
“
快
”
与
“
慢
”
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兵贵神速,
“
快
”
当然
好。
可是,
有时
“
慢
”
也有
“
慢
”
的妙处。
“
慢
”
可待机,
“
慢
”
可施谋,
“
慢
”
可制怒。
“
慢
”
是一种韧性的战术,
“
慢
”
是一场持久战,
“
慢
”
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
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
2016有关辩论技巧范文
作为辩论员,有一些禁忌必须遵守:
1-不能侮辱谩骂对方;
2-不能论及对方的隐私,学校辩论往往大家都认识,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3-决不能离开辩论席;
4-不能使用侮辱性手势,例如用手指指对方,新手自由辩论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需要指向对方,应该用类似“请”的动作,手掌并拢向对方伸一下即可;
5-尽量使用普通话,正规辩论赛中,方言除作为论据外,对方和评委都无视;
6-避免声嘶力竭,手舞足蹈,唾沫横飞等有损形象的情况。
第三、如何进行自由辩论。自由辩论是双方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往往也是区分胜负的时刻,也是新手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刻,重点谈一下吧。
1-坚持观点,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新手一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忘记本方论点,被对方牵着鼻子跑。不管是自由辩论还是陈述、问答,都是为了证明本方观点,驳斥对方观点,而且是以证明本方观点为主,千万不能忘记,对方一旦连续发问,就手足无措,就顾着应付对方的提问,就会非常被动了。
2-提问。自由辩论的问题大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如果你认为那些精彩的问题,都是选手的临场发挥,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问题,都是赛前充分准备,认真推敲,精心组织出的问题,准备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尝试回答,能力允许还要推测对方可能怎么回答,根据回答进一步发问。这样的问题,辩论双方都可以提出,如果你想不到,那是你还没找对路,这是由辩题的特点决定的(双方都有可辨性)。提问,不能对方答了,就没事儿了,一定要继续进一步发问。发问的一方,往往占有主动权。对方如果回避不回答,就反复发问,同时别忘了说”第x次请教对方辩友,……”:p
3-回答。回答对方的提问,要如拨云见日,不被对方迷惑。看了上面一段,你应该会想到,对方精心准备的问题,必然很难回答,绝妙的问题甚至根本就是对方观点的论据,你一旦回答,就会反而证明对方。怎么办呢?首先要记住“证明本方观点才是第一要务”,回答的时候,也尽量使用本方的论证、论据,其次要拨云见日,从根子上找对方问题的毛病,最后,实在觉得难以回答,千万不要纠缠,顾左右而言他一下,对方再问,就说“我方已经很明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鉴于时间关系,不再重复。请问对方队友……”。当然,有水平的评委一看就知道你输了这一阵,但是辩论赛交锋,是不能计较一城一寨的得失的,最后胜利才是关键。
4-找错。揪出对方的漏洞,可能是辩论员最喜欢干的事情了,乐趣无穷,往往也能博得满堂彩:)但是,一双敏锐的耳朵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就的,还需要不断练习。举几个常见的例子,逻辑错误:对方的论证过程不严密,前后矛盾,这就属于根本性错误了,揪出来就要一批到底,尤其是对方选手之间彼此矛盾。常识错误:对方犯了常识性错误,这就一定不能放过了,这里有一个精彩的例子: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剑桥大学选手提出“新加坡总统李光耀……”请对方解释,复旦大学的蒋昌建何许人也,立刻指出“李光耀是新加坡总理,而不是总统。”观众掌声四起,对方颜面扫地。
辩论赛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比赛,比赛中,辩论员还会使用诡辩、偷换概念、偷梁换柱、旁敲侧击、顾此言彼,等等很多方法,能够指出对方的伎俩,当然是大快人心的。但是,这些技巧往往都是临场应变,没那个队伍,比赛前就打算诡辩的吧,练就这些技巧,不是一日之功,找出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总而言之,通过参加辩论赛,以及平时的练习,辩论技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个人的思辨能力和操控语言的能力也将有所助益。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辩论赛辩论技巧
对方无法狡辩,只得乖乖接受教育。
《演讲与口才》
1990
年第
10
期第
28
页有一则征答题:
青工小王有错不改、我行我素,朋友劝他:
“小王,你不能这样啊!我们都是青年人,应当
争口气,为什么总让别人说呢?”小王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对小王用名言
来诡辩,我们的驳斥可以这样:
“对,走正路、直路、好路,是不需要别人阻止和指指戳戳。
但是,如果前面是悬崖与深渊呢?也不需要别人来劝阻吗?”先顺承其意,突然转折,加
以反问而驳斥。
4.
例证反驳法。
名言往往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即其真理性有一定的局限,有时从另外的或更全面的
角度看,名言也有片面性。但尽管如此,诡辩者引用名方,你也不宜直接反驳名言本身。
如有段时间教育界强调智力开发,有人就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来
证明培养想象力极端重要,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反驳时不妨用古今中外的伟人之所以取得
伟大成就,其想象力与知识丰富都重要等来说明。如说,我们知道吴承恩具有超凡的想象
力,写出名著《西游记》
,勾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天宫世界,塑造了众多活灵活现的神话人
物,但他是凭没有知识或只有少量知识就想象出来了吗?姑且不谈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知
识,也姑且不谈他在小说中涉及的天文、历史、建筑、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就是主要
情节来源于玄奘和尚西游取经及有关孙悟空的传说,也正是作者靠多年的学习与走访、倾
听而获得的。没有这些知识作支撑,吴承恩无论怎样想象也建构不起《西游记》的。运用
此法时,要注意选例的典型性与丰富性,否则将降低说服力。
5.
词句辩析法。
1
15
诡辩者引用名言归根到底是对名言的滥用。有时我们对名言本身词句加以辩析就可以
看出名言不足以证明诡辩者的结论。如有个人十分固执,对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始终不予
承认,无论众人如何阐述,他仍持偏见,末了,他还说“不要以为你们人多就可以说服我,
一个伟人不是说过吗,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对他这一言论的驳斥就可抓住
“往往”
二字,
“这句名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不是说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有可
能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另外,为我所需,断章取义是“文革”遗风,现今仍有一些人截
取名人的话来证明诡辩言论。又如,某君曾高谈阔论:年轻人跳舞、打牌,自寻娱乐,总
比无所事事,扰乱社会安定好,正像毛主席所说的“这要好好地推广。
”你就可以不客气地
反击说:毛主席可能说过这句话,但是请问他是在什么时间、地点,针对什么事说的?其
中“这”指什么?是指你所说的“年轻人该跳舞,打牌”吗?同志,奉劝你不要乱引用。
不伤和气的争辩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相异于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观念,为人处事之道,小至对
某人、某事的看法一评论。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都会外化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论辩。留
心我们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都
能引起争辩;甚至连某人的发式与妆饰也能引起争辩。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见解的争辩
过程玉是寻求真理的过程。辩论,就是为了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维护真理而相互劝说。
然而由于论争的任何五方都想推翻对方的看法,树立自己的观点,故比,辩论和寻常说话
不同,它是带有”敌意”的语言行为,因而有所谓唇枪舌剑之说。于是,大凡争论留给我
们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们良好的交际愿望落空。如果你能够在论辩之前多投
入一些思考,在论辩结尾搞好”善后”工作,就能使你在辩论这种特殊交际场合,既做到
个人心情舒畅,探求了真理,又不伤人际和气。
一、
为争辩定下一个积极的格调
(
一
)
避免无益的争辩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意见与人相左时,当你的言行遭人非议时,你的知一本能大
概就是奋起辩驳。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往往就在这时发生了。为了避免无益的辩论,此时,
你需对如下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1.
如果你能最终获得争辩的胜利,
它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大可不必动用你
的”唇枪舌剑”
,一笑置之最妙。同样,你向别人提出”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价值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辩论赛辩论技巧
定要让浮华的辞藻、无谓的煽情、多余的警句、人所共知的格言遮蔽住,语言只是躯壳,
而辩理才是灵魂。批判是适度的,对对方切记不要无中生有;升华也不是无节制的,不要
把已方的观点变成一张化了浓妆的脸,希望当你的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评委和观众能产
生发自心底的感动。
致自由人
(
四辩
)
:
与其他三位辩手相比,你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评委评价你在一场辩论赛中的表现成功与否,着眼点并不在于你发言中是否体现了严密
的逻辑性和强烈的思辩色彩。你要做的是用你的语言和表演为本队赢得评委和观众感性层
面上的认同。
你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辩论赛对你而言是一场语言和文字的游戏。你要用机智幽默
或形象生动的语言攻击对方。在你认为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用表演来强化你的攻击力,但
不要过分。
你虽然是辩论赛场的
“新生代”
,但你并非一无所有。
鲜活的实例、
打比方、声东击西、
归谬、夸谬„„这些就是你的“武器”
,善加利用吧!
你要让评委和观众对对方的错误留下深刻的印像,并巧妙地转移评委和观众对己方漏
洞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规则给予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把本队引向胜利。
时间有限,创意无限,你一定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切记不要进行身攻击。我们对你寄予
厚望。
当诡辩者引用名言时
生活中常有争辩或辩论,这些论争有时合乎逻辑,有时也有诡辩搀杂其中。诡辩者在理屈
词穷之时,往往引用名言对自己的观点、论题进行证明,
“拉大旗作虎皮”
,摆出自己与名
人、与真理站在一起的架式,使对方“措手不及”而自己“绝处逢生”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
办
这里介绍几种化解的“招数”
:
1.
针锋相对法。
意即当诡辩者引用名言佐证时,反驳者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引用名方
1
14
论证反驳。这样把对方给你施加的难以辩驳的窘况,如法炮制地施加给对方。有一次,
几
位男女朋友相聚,争辩起家庭教育中父母责任问题,女同胞一致认为父亲作为家长应承担
主要责任,男同胞多数则持相反意见,双方都言之凿凿,相持不下,无论东道主如何“调
和”
(
阐明两者都重要
)
地无济于事。忽一女同胞说:
“我国古语就说了养不教,父之过而不
说母之过,
可见做父亲的肩负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
”
言者有点得意。
男同胞们一时语塞,
东道主连忙反驳:
“这也不尽然。我们知道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他在著名的教育著作《爱
弥儿》中指出:母不母,则子不子,说明母亲对教育子女也负有责任。
”这下,女同胞也语
塞了。东道主接着阐明自己观点,
“我们都可以证明父亲和母亲对教育子女有重要作用与责
任,但是只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或者把责任推给另一方都是片面的。正如鲁迅所说:
父母对于子女,
应该健全的产生,
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
”
这样旁征博引地反驳与论证,
容易使对方心服口服。
2.
推至极端法。
诡辩得出的结论是荒谬的,即使引用名言来印证也掩盖不了其荒谬性。某青年夫妇,
因新婚不入,男的仍未改单身汉特性,下班后自由自在,不大沾家,甚至与哥们儿通宵娱
乐,妻子不满地批评他,他还大言不惭地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虽然
少有陪你,没干家务,可心中爱你爱得如冬天里的一把火。
”妻子有些恼了,反驳道:
“那
你用不着回家了,去等我俩的感情长久吧。
”这里她虽然说的是气话,使用的却正是推至极
端法。
3.
顺意反诘法。
如一青工常上班迟到,
车间主任教育他:
“你怎么总爱迟到?”
青工:
“睡觉睡过了头。
”
主任:
“哦,为了睡舒服觉就承便耽误工人作时间呀?”青工
(
窃笑
)
:
“列宁不是说过嘛,不
会好好休息就不会好好工作,我多睡一会正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呀”
。主任
(
沉着反击
)
:
“列宁
好像说过那样的话,但他难道说过为了休息好可以耽搁工作时间的话吗?”
(
接下来是对青
工进行理直气壮的教育
)
这里车间主任的反驳正是先承认名方完全正确,然后按照青工的实
际情况指出列宁并没有说过符合青工行为的语言,并用反问句强化其咄咄逼人的气势,使
辩论赛攻辩技巧总结
除了大一的新生辩论赛以外,大学中所打的比赛我都坐在了二辩的位置,应该说这和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有关。但也正因为在二辩的位置上坐久了,所以能接触到不同比赛规则下的攻辩形式。本人所接触的攻辩类型主要有三种:驳论、盘问和对辩,个人对攻辩技巧的理解和心得可做如下总结:
一、 驳论
1. 准备充分,针对性强。驳论顾名思义就是驳对方立论,所以对方立论说了什么,你就反驳什么,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驳论往往在对方立论完毕后马上进行,这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对方的立论要有充分的预测和准备。当然,这里所说的准备充分并不是说照着稿子照背照念,而是作为驳论手要有将对方立论点几乎穷尽的能力。其实这点并不难,因为对手的观点肯定逃不出赛前队内的模拟赛中陪练队员模拟的观点,所以驳论队员平时必须善于总结并且在赛前积极和陪练队员交流,将对手可能出现的立论点穷尽,然后有针对性做出准备。将对手立论点穷尽后还要进行整合,因为根据个人经验,一般一个辩题对方可能出现的立论点不会超过10点,一些怪异的、生僻的论点对手也不会冒险去运用。比如在以前参加的“中国是否应当废除死刑”的比赛中,本人打驳论辩位,赛前总结出对手可能的立论点有19点,并且总结成文,但最后经过筛选和排除就可以得出自己的9点驳论体系。而到了比赛场上必须强调驳论的针对性,赛场上的驳论一定要根据对方的立论做出,如果和立论针对性不强,即便有出彩的语言和发挥很可能也是徒劳。在比赛中因为驳论针对性不强我有过惨痛的教训,在武汉市知识产权辩论赛首轮比赛中,我们打反方,根据规则,我的驳论是在对方驳论完毕后进行,当时在场上听完对方的驳论,感觉有重大漏洞和可以反驳的东西,结果头脑一热,现场来了篇“驳驳论”,针对对方刚刚做出的驳论进行了反驳,尽管场面上感觉效果还可以,但赛后才得知,因为针对性不强的失误,我的驳论环节几乎被判了0分。
2. 打磨语言,力争出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口头辩论也好,书面上的探讨也罢,驳论往往比立论更容易做得要精彩。这很大程度上是驳论一种后发制人的优势,立论作为一个队伍的开篇陈词,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全面严谨,因为它给后面的辩论立起了一个攻击的靶子。而驳论则不同,它是一个队伍吹起的进攻号角,是向对方发起的第一轮攻击,所以它必须要有攻击性。攻击性除了体现在上文提到的针对性强以外,还应当力争出彩。出彩的方式有很多,但通常而言就是通过语言的打磨用“段子”“包袱”等将对方的观点归谬、夸谬进而去攻击对方的逻辑和体系。说到语言的打磨和准备段子,千万不能为抛段子而抛段子,必须建立在合适、切题、恰当的基础上,因为在驳论中如果类比不当或者生套硬抛,效果适得其反。个人认为在驳论中运用类比归谬是不错的选择,尽管任何类比都是蹩脚的,都是双刃剑,不可能有完全恰当的类比,但是就驳论环节而言,运用类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对方并不能及时对你提出的类比进行反驳,而且类比得当,一方面可以出彩,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许多辩论场上陈词滥调的运用。
二、盘问
1、寻找软肋,强势出击。盘问通常是一方问,一方答,而且在时间上通常也是问的一方少,答的一方多,从这个角度而言提问一方往往是劣势。所以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软肋进行攻击,由于辩题是将一个中立的命题强硬划分而成,所以每一方都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自己的软肋,作为盘问手就是要将这对手局限的一面通过问题的形式向观众和评委展现。请注意,仅仅是展现,想通过盘问的方式将对方击溃是不可能的,因为答问一方有充足的时间去解释和阐述。盘问环节在自己问完以后一般还要回答对方的问题,自己变成答问方后一定要把握自己所持有的优势,那就是在回答提问的时候巩固己方立场,上文提到了辩手在盘问的时候都会抓软肋问,那么面对自己的辩题的局限就要努力去弥补,可以通过逻辑推演、例子证明等等方式。参加了这么多比赛,在盘问环节当中感觉有一个例子总是不断出现,每个队伍运用都是换汤不换药,而这个例子也是盘问攻辩的典型,特别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谁更重要”、“自律他律哪个更关键”等辩题中。这个例子一般分三步问:①有个人在中国经常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②有个人在新加坡从不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③其实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你说为什么他在中国吐,在新加坡不吐?这通常是抽到“制度建设更重要”或者“他律更关键”一方的提问,看起来相当有攻击力。作为回答方,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找了个例设问,说到底就是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回答方其实完全可以把例子中的条件稍微调换,也就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做出同样的行为,就可以做出很好回应。个人认为不妨这样回答:“对方提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了不同的行为,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的还是相同的行为,因为更多的人在中国不随地吐痰,到了新加坡也还是不会随地吐痰,您说又是为什么呢?”
2、做好小结,锦上添花。盘问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盘问过后通常还有一个攻辩小结,让队伍来整理和归纳刚才的问和答。这个小结个人认为不可忽视,因为做好了它可以在给了对方狠狠一拳以后在踹上致命一脚。在盘问中,通常辩手被问到尖锐的问题后会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回避或者转移话题,这时候需要在小结的时候点明和指出,在对方刚被刺出的伤疤上撒上点盐。同时由于己方提问时间有限,己方要达到什么目的,显示什么意图,这也需要攻辩小结进一步阐明。大家通常认为攻辩小结都是由小结的同学负责,但个人认为攻辩小结必须由负责提问的同学和负责小结的同学共同完成,因为负责提问攻辩的同学最了解自己的思路,最清楚问题的意图,所以必须要将自己的东西做出归纳和总结后交给担任小结的同学。
三、对辩
1、有问有答,把握平衡。对辩不同于盘问,一方只能提问或者只能回答,对辩的规则通常都是“我有话说,有话你说”,就像两个人在进行自由辩论。两个人的对辩往往交锋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在对辩中没有缓和思考的时间,没有队友的配合,靠辩手的个人能力和对方进行辩论。在对辩当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只顾问,一方只顾答,出现了“有来而无往”的情况,而对辩的时间通常是平等的,这样打下来,估计会出现长时间的缺席审判,比赛也不会精彩。所以在对辩环节当中必须要注意问与答平衡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对对手的问题要做出回应,同时要抛出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场上注意问与答的转换,不要为了抛问题而抛问题。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逻辑长短的把握,在对辩当中尽量少用长逻辑的问题,也就是那种要经过三四次提问才能推导出自己结论的问题。因为在对辩当中一方面你要提问,另一方面你还要回答,如果己方问题的逻辑链过长,对手会不会紧跟着回答不得而知,场下的评委和观众也难以得知问题意图,这等于在耗费时间。
2、打深打广,防止纠缠。在对辩中,由于只是两个人的交锋,所以有时难免在有的问题上一再纠缠,占了便宜的一方不断追击,而落了下风的一方急于解释。其实这对双方而言都没有必要,因为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如果提问一方抛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问题,在两三轮内对方没能做出比较漂亮的回应,那么这已经证明在此问题上提问一方占据了主动;同样,回答一方针对提问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在同一类问题上,回答方占据了主动。而评委和观众在听辩论的时候也喜欢听到更全面更新鲜的东西,所以这要求在对辩的时候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深度和广度,寻找不同的攻击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把握住场上的形势而不至于陷入纠缠当中。
辩论赛辩论技巧
7)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8)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9)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0)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1)同义反复。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
(12)激情提问。即用心理暗示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引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胡搅蛮缠。
(13)布陷发问。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使用连环的技巧是对方一步一步走进陷阱。
(14)长抽短吊。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用跳跃性的思维来打断对手的节奏。
(15)充分煽情。在提问或回答的时候尽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引起公公的共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充分调动观众,在气势上打压对方。
辩论赛四辩技巧
辩论中,总结陈词一向是不被注重的环节,因为赛果往往在前一阶段自由辩论就定型了,所以总结陈词往往是背稿子,这种总结陈词的水平很低,听起来有如鸡肋,一份好的总结陈词,需要有结构和层次,将预先准备好的论点与赛场上的赛况总结综合起来。
一、总结陈词的意义。
一场辩论赛,特别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一份出色的总结陈词往往能奠定最后的胜利。如果总结陈词只是在机械复述己方观点,则会给评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四辩本身的自由辩论发言机会就不太多,只有把总结陈词做得灵活,才能充分表现个人能力,不会给人造成团队能力不均的印象。
二、总结陈词的目的。
前面说了总结陈词的意义了,目的自然是针对这个意义而言的。首先,总结陈词的时间是在辩论赛的尾声,所以必须概括,不需要套话、废话连篇,这样只会让人想睡觉。总结陈词应该直入主题,将自己方的观点概括阐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时,总结比赛中敌我双方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来说,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方打圆场,然后让对方下不了台。
三、总结陈词的结构。
根据我个人理解,将总结陈词分作三个部分
1-阐述观点。(事先定稿)
这个部分,主要是重申己方观点与定义。注意的是,总结时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要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理由一一列出,但是语气上最好采用与前面的发言部分不同的方式,这里给简单举例一下,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己方的论点灵活运用。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许多失学的儿童等待着人们的救助,有些人在今天还不识字。能够坐在教室里的人是幸福的,但是这等同于读书是唯一出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有三个方式——实践、创新与学习。很明显,读书只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有些人不能或不愿读书,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出路。毕竟汲取知识的方法是无限的,读书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读书的必要性。把重要性和必要性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
即使是事先准备的部分,也要根据赛况酌情更改,要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不知所云,便会被认为稿子也是抄来的了……
2-解围部分
辩论是即时性的战斗,自然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所以,即使补救的水平低了点,也是可以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方在某自由辩论环节中出现以下情况:
A:比尔?盖茨中途辍学,不还是成为了一度的世界首富吗
B:正是因为比尔?盖茨之前读过了书,使他有了出路,如果他没读过书,那么可能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成为世界首富呢?你敢说比尔?盖茨在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中,一点在学校中得到的知识都没用过吗
A:……
总结陈词中可以这样补救:对方说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过程中读书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对方忽略了一点,比尔?盖茨不正是因为意识到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才会离开学校的啊,如果他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会中途辍学,还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有些偷换问题重心的感觉,可是作为结尾补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没人反驳了)
3-拆对方台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赛中得出,但是也可以实现准备些套路,让对方对号入座。
例子: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是确实是四辩的王道。
以上就是四辩总结陈词方法,我是不会给完整的陈词的,因为陈词并不代表陈词滥调,而应该灵活变通运用。固定的部分需要与己方资料有机结合,非固定的部分要靠临场纪录,不是事先就能“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