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清廉家风涵养廉洁文化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廉洁家风的作文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家风建设是一个永恒话题,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挖掘、拓展其内涵,并大力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到东汉“四知太守”杨震的“性公廉、不受私谒”;从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远奢靡多勤俭”,到北宋“包青天”的“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到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注重”……这些强大的文化道德氛围,是伦理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得以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

  良好的家风是促进发展的精神根基。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才能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良好的家风熏陶和感染他人,带动整个国家和社会向善向上。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而家风则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我们要以家庭为载体,引导人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让良好的家风向民风辐射、向社会延伸,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奠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

  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的基石。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连着党风,家风的好坏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好坏息息相关。随着全党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不断深入,一些腐败案件背后揭露出的残酷现实令人警醒。中央纪委去年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被查的34位干部中近2/3违纪涉亲属。这些失范的家风,最终造成的是悲剧。我市近年以廉正文化进家庭为重点,大力培育清廉家风。市纪委紧抓县处级干部中的“一把手”,突出“廉内助”这一关键开展系列活动。通过采取为领导干部家属上廉洁家风课、组织签订争做“廉内助”承诺书、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让家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警示教育,规范言行举止,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清廉家风,从而为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四个开封”筑牢稳固的家庭防线。

  培育清廉家风,营造良好环境。让我们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努力形成醇正家风与优良作风的良性互动,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弘扬清廉家风涵养廉洁文化

廉洁家风主题征文

  为“助力幸福嵊州建设,助推幸福家庭构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家属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提升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好“贤内助”,成为“共创共享幸福嵊州”的坚定支持者;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防范意识,当好“廉内助”,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作为一名干部家属,我承诺:

  一、加强学习,做廉政文化的积极宣传者。不断加强廉洁从政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树立反腐、防腐意识,营造浓厚的家庭廉洁氛围。

  二、防微杜渐,做廉洁奉公的有效监督者。常吹家庭“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管好家庭“廉政账”,当好家庭“廉内助”,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要坚持原则,慎待亲情,把好“家门”,珍惜和维护配偶的廉洁形象。

  三、勤俭持家,做优良传统的大力倡导者。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移风易俗倡新风;在家庭生活中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习惯;戒贪戒赌,培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不让贪腐有可乘之机。

  四、平和宽容,做干部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多支持、少拖累,多理解、少埋怨,多关心、少苛求,给领导干部更多的宽容和帮助,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我决心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用实际行动铸就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嵊州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7年廉洁文明家风发言稿范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筑牢家庭拒腐防线,营造反腐倡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商丘市纪委、市妇联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家庭成员中联合开展了以“兴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为主题的“十个一”家庭助廉活动。

  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效,8月12日上午,市纪委、市妇联在市委第七会议室联合召开了商丘市“兴廉洁家风 建文明家庭”主题会议。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曾昭宝出席了会议。全市100余名女党员、女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妇联主席刘春霞宣读了《关于开展“兴廉洁家风 建文明家庭”家庭助廉活动的通知》,就家庭助廉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形式做了详细说明,并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女党员代表宣读了家庭助廉活动倡议书,动员号召全市广大领导干部及家庭成员行动起来,当好廉政法规的“宣传员”、廉洁之家的“守门员”、勤政廉政的“监督员”、反腐倡廉的“战斗员”。与会领导向女党员、女干部赠送了200余本廉政书籍,鼓励大家读书思廉、读书养廉,并和女党员、女干部共同进行了廉政签名,作出了庄严承诺。会议最后,与会领导和全体女党员、女干部共同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从一把手到阶下囚》,使女党员、女干部深受教育和启示,她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家庭助廉活动中来,发挥好“廉内助”作用,为我市防腐倡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家庭助廉活动主要是在全市广大党员家庭,重点是在领导干部家庭和各级女党员、女干部中广泛开展。从2014年8月至12月,历时5个月。主要通过开展以“召开一次‘兴廉洁家风 建文明家庭’主题会议、发放一封家庭助廉倡议书、观看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阅读一本廉政书籍、组织一次廉政承诺签名活动、征集一句廉洁家庭格言、举办一场廉政演讲比赛、开展一次廉政征文活动、参观一次廉政教育基地、宣传一批廉内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助廉活动,在广大家庭及女党员、女干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及女党员、女干部在参与中接受廉政教育、提升文明程度,以德治家、以廉养家,营造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以清廉家风带动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廉洁家风初中征文

  家庭是组成国家和社会的微小细胞,可以说个人的成就、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才能为社风、民风“正衣冠”,匡正坏风气。

  记得小的时候,家对于我而言就是温馨的港湾,是父亲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背影;是母亲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的贤慧。家,就是父亲有力的臂膀,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儿时的家吃不到什么大鱼大肉,也穿不起什么名牌衣服,日子过得虽然清贫、简单,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直到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外地读书。家就成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一条条短信,一个个电话把我和家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来来往往的短信、电话寄托着我对父母的问候和思念,也饱含着父母对我的鼓励和嘱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父母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忙碌的身,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工作,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业以后,我来到了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为了一名施工员,因为工作要求,工作地点时常在外地,不能随时回家陪伴家中父母。而眼看着父母亲却一天天老去,头发渐渐泛白,脸上的皱纹多了起来,这时的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家。“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父母为了我奉献了自己的所有,我也应该担起家中顶梁柱的责任。所以,一个健康向上、崇尚美德、和睦温馨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及正面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家庭成员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呼吸着文明勤俭、廉洁自律的氧气,政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我们的社会才能文明、纯净!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

树廉洁家风,建和谐社会

  自古以来,人们都视廉洁为一种美德,把腐败看作社会的毒瘤。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现在的生活中,科技发达了,人们挣的钱多了,各种诱惑在增加,贪官越来越多,但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树立清正廉洁的家风,从自身做起,就一定能使贪官减少,国泰民安。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他们清白做人,不谋私利。去年,爸爸单位有一项大工程要招标,爸爸是招标委员会的成员,招标前一天晚上,一个自称是爸爸同学的叔叔到家里找爸爸,刚好爸爸不在家,妈妈就招呼客人,过了几分钟,客人拿出一个信封小声对妈妈说:“麻烦您跟您老公说一声,叫他明天招标时投我们一票,这些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妈妈一听,就严肃地说:“请您把钱拿回走,这是犯法的,工作上的事请按正规程序办,只要你们的标的合理,招标委员会自然会考虑你们,如果你们的标的不合理,您送再多的钱也没用。”叔叔听了,感叹说:“唉!现在像你们这种不收钱财的人太少了。”说完,他拿起东西不好意思地走了。

  这件事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教育了我应该从小做到大公无私;同时也教育了我要以“清正廉洁”为目标,以“树廉洁家风,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共创美好的明天!

优秀廉洁家风作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的便是“礼仪”二字。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无一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传统。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动。”爸爸也经常教我:“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因此,我家养成了良好,清廉的家风。

  去年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独自一坐公共汽车去图书馆看书。那一天的天气很恶劣,虽然这里是南方,没有北的冰天雪地,但是寒风刺骨,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绒服也能感受到一丝丝寒意钻进了衣服中。等了好久,公共汽车终于来了,我连忙跑上车,投了两元硬币,找座位坐下。

  可是,因为春节快到了,有很多人外出购买东西,所以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只好站在一旁。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阿姨下车了,那个阿姨坐的是爱心座位。可是因为没有位置了,所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了下去。

  公共汽车过了几个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约有六七十岁了。那位老奶奶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苍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凌乱不堪,脚上的鞋子也是三四个补丁,站在了我的座位旁边。我心想:到底要不要让座呢?应该会有人让座的吧。我望了望车窗外,发现图书馆快到了,又想起了父亲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于是马上站起来,对那位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下吧,我快到站了,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听了之后,颤颤巍巍地说:“谢谢你啦,小姑娘!”

  听了这话,我的心暖暖的,仿佛一切的寒冬都消失了。

  在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他小时候就十分懂事,也很孝顺父母,但他的父母却很不孝顺。在孙元觉爷爷年老体弱多病时,他的父亲就用一个竹筐,把病弱的爷爷装起来,打算扔到荒野,不再照料。

  孙元觉跪着大哭,祈父亲不要那样做,可是父亲根本不听他的话,还骗说:"人老了,不死会变成妖怪的,爷爷老了不死也会变成妖怪的。"孙元觉只好随同父亲来到荒野,父亲放下父爷爷就离开。这时,孙元觉突然父亲说:"咱们把爷爷扔了然后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解,孙元觉说:"等到父亲老了,如果不死,我也用竹装好父亲,把父亲扔到荒野啊。"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难能想像得到,孙元觉的父亲是有多么的狠心,将养大的自己的父亲丢到荒野去虽然时代变迁,很少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现在越来越多被家人抛弃的留守老人或是养老院的老人不就是孙元觉爷爷及其它被那个时代其它被抛弃的老人的缩影吗

  家风,如同一盏灯,照亮我们的未来;家风,如同滴滴露水,滋润着我们成长………

廉洁家风作文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是维系“修身”与“治国”的精神纽带,居家正方能居官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善恶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在家庭中更具有感染性,在此榜样的力量更为有效,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传承给自己的儿女,善和恶的因子都具有遗传性。从近年来曝光的案件看,不少“老虎”“苍蝇”的背后,都呈现出家庭式甚至家族�教案奶卣鳎徊榫褪且淮蛔ゾ褪且晃选A�*男是“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苏容是“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这也从反面告诫我们,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能否守住清正廉洁的大事。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清廉是从政的“护身符”,也是给家人最好的馈赠。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让亲情凌驾于原则之上,更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如果有谁铤而走险,等待他的必将是政治上的身败名裂、经济上的倾家荡产、思想上的后悔莫及。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好家风是好作风的营养剂,家风正则作风淳;坏家风是坏作风的催化剂,家风不正则很容易导致作风不正、为官不廉。

  好家风也是一面明镜。周恩来为家人立下“十条家规”;朱德引导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他们没有留给后人家财万贯,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也为之敬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愿领导干部能保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树一方口碑给群众。

清廉好家风作文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才能为社风、民风“正衣冠”,匡正坏风气。

  提到“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家庭亦如此,若家庭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若意志不足够坚定,家庭和谐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因此,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是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一个健康向上、崇尚美德、和睦温馨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及其正面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家庭成员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家”同时也成为了我们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贪腐问题的重要阵地。领导干部能否廉洁从政,首先在自己,但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近年来,贪腐行为大量发生,少数干部的人生天枰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贪腐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除了干部自身的问题外,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没有及时正确的纠正这些贪腐行为,没有以家庭的力量和亲情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断送了家庭的幸福,以致于一生都在悔恨和泪水中渡过。

  所以,如果我们的家人不贪恋金钱且严于律己,懂得廉洁文化对家庭、对自己亲人的重要性,知道廉洁家庭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园的堡垒,时常提醒着家人,从点滴注意自己的言行,谨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也许我们这个社会会多很多欢笑、少很多泪水。因此,如果说家是预防和抵制贪腐的重要阵地,那么家庭助廉教育就是这道防线建设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温暖的廉洁之光。

  尤其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纸碎金迷、享受着酒精和肉体带来刺激的时代背景下;在只看金钱、权力,只能够感受到欲望带来的快感的“潜规则”下,我们更要让我们的亲人知道:名利不是你作为人民干部该追求的,廉洁才是你作为党的干部之根基;你依然是平凡的你、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党政干部。你要记得你的根在大地,当你站得越高的时候,越要回头看看这片土地,感谢它曾经给你的一切,更要明白你站得高是因为大地的支撑,不然将会被抛向那无底深渊!同时,更要清醒的认识到,高处的美丽云彩都是虚无,家庭的温暖那才真实,在这里不贪荣华富贵、不求声震朝野,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那便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呼吸着文明勤俭、廉洁自律的氧气,政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我们的社会才能文明、纯净!

  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贪腐的洁净港湾。

2017年廉洁家风征文优秀范文

  古有周敦颐《爱莲说》引起百姓们的共鸣。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玉立。自古多少文人墨客赞赏它伫立荷塘之上的淡然与娴静,更赞赏它所代表的诚廉品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意思是“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德而不减轻。”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变迁中显现一个真理:清风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可见清廉之重要。

  北宋著名的“包青天”包拯,便是清廉一词的代表。他一生身居高位却廉洁无私。在晚年时,他担心后世的子孙不能广延包氏清风廉洁的家风,便把家人叫到床前,立下遗嘱,并叫人刻在石碑上,竖于堂屋东壁,以告诫后世子孙。包公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意思是:“其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谁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就不能让他进家门,即使死了,也不能埋进祖坟。”

  清廉的品质,乃中华民族之魂的精魄所在。不论是为官还是为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守住这份清廉,便是一种人生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本人之福,是家庭之福,是单位之福,是社会之福。在这世上,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世间万物并不容易,但是若是心灵清明,便会比浑浊之时更加明白人生在世幸福的定义。

  国家“打虎拍蝇”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个官员落马的同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和金钱,更失去了美满的家庭,失去了亲情和友情。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何谓幸福?幸福是用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是用权力、用金钱去妄图加速追求幸福。抛弃清廉去加速得到幸福,幸福便最终会在腐败中丢失和瓦解。

  做人的乐趣,并不在山吃海喝,并不在锦衣豪宅。吃多喝惯了,便会贪而不觉;金钱来的越容易,便会越来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叱咤号令久了,便会听不惯逆耳忠言。这样幸福吗?不,这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误入歧途,走向了悬崖,走向了泥潭。

  一个人,没有清廉的心,便会不知道什么是珍惜。因为太容易得到,珍惜幸福、珍惜家庭、珍惜友情都会变得越来越遥远。人生而为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是食人间烟火也并不是让自己烈火焚身,而身处烈火中却不自觉,直到贪欲之火烧干了心灵,烧干了灵魂。 认清幸福的模样,简单干净做人,诚信朴素做事,幸福自然会来叩响你的门扉。清廉为官、诚信为商,最后享有的便是平安之福,而平凡到百姓们,有了诚廉之心,便能享有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不用再担心终有一日遭到贪欲的反噬,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清廉是福,而福便在你我自己的手中。守住这份清廉之心,守住这份福,健康快乐,便是你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廉洁家风伴我行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奢侈浪费,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许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实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到底是还还是不还。我思量了许久,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坚持正能量短句

坚持的名言经典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