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数学小故事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非常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叫大家算。那个老师以为至少要20分钟以后才会有答案,正想休息一下,谁知屁股还没坐稳高斯就说算出来了。老师很惊讶,问他怎么算的,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结果是5050。

  还有一个故事,是高斯19岁的时候,本来他打算学法律的,结果不经意间解决了一个2000年的数学难题,那就是只用直尺和圆规17等分圆周。高斯还证明了当且仅当N=2^(2^n)+1时,能够用尺规N等分圆周。从此高斯对数学的兴趣大增,并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成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故事

  从前,在海边,有个聪明的孩子,叫西瓜娃,他很聪明。

  有个船霸叫周霸天,他很想霸占西瓜娃家的枣木船,于是,他与狗腿子来到西瓜娃家门口,狗腿子喊道:“西瓜娃,我家老爷听说你聪明,让你帮忙分分财产,分好了,赏你20两银子,分不好,你的船可就归老爷了。

  河边停着老爷的19条船,要分给三个少爷。大少爷,分一半儿;二少爷,分4分之1;小少爷,分5分之1。船不能劈,不能砍。怎么样?“西瓜娃眨了眨眼睛,说:”好吧,把我那条船也加上。加上我这条船,一共20条。大少爷,分一半,10条;二少爷,分4分之1,分5条;小少爷,分5分之1,4条。剩下一条是我自己的。“这下子,周霸天只好乖乖的拿出20两银子。

数学小故事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

数学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

  单元备课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课题:《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者: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构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构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10课时

  课时备课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者课题:一、信息窗1总10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课前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资料来源复案资料来源一、激趣引入1、师谈话: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梅花鹿、小青蛙,还有大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3、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板书:森林聚会)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活动一:分竹笋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10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3、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对学生的各种分法进行比较。5、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你看这一种,(用红笔描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活动二:巩固练习(动手实践二)1、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继续用这10个学具帮助熊猫平均分竹笋。(学生分竹笋。)2、请你们拿出自己喜欢的6个学具,把他们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几个学具?还是这6个学具,如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学具呢?(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摆一摆,互相检查一下)3、练习:狮子大王说:“小朋友们,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课件出示)生回答并说出理由。4、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活动三、分桃子1、提问:就在大熊猫津津有味的吃着竹笋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着急了。你看,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请你想想,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打开课件)2、强调:要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请小组合作,继续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注意: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子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活动四:分萝卜1、(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活动五、分松果1、生动手分一分,交流。2、小结:你们真棒,帮助小松鼠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小松鼠说谢谢你们。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明白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时,狮子大王说:“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每个小组分一个礼品袋)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活动六、自主练习狮子大王考考你:大王说:“请每组的小组长打开袋子,每个组员一件礼物,这时你会发现每人有一张画有苹果和果盘的数学题,原来狮子大王要考考你。请看题: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还是这12个苹果,如果平均放在3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如果平均放在4个果盘里呢?下面听好要求:请你按照狮子大王的要求,平均在果盘里画苹果。现在开始。五、作业布置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者:课题:信息窗2总10课时第3--4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除法。2、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有关0的除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资料来源复案资料来源3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出问题,复习“平均分”:什么是平均分?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几个?学生思考,与同学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3、观察情境图,讨论:来了多少只小猴?多少只小熊?怎样排队?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给小熊和松鼠分组。二、指导探究,学习新知1、指导学生解决问题: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指名汇报:12只小熊,每4只一行,能排3行12只小熊,平均分成3行,每行排4只。……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30只松鼠跳拉手舞,怎么分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用学具摆一摆,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后汇报:30只松鼠如果每组6只,可以分成5组。如果平均分成5组,每组6只。……3、分组之后,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像刚才这样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4、讲解除法算式:要分的数是30,写在除号前面,叫做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6写在除号的后面,叫做除数,分得的结果是5,写在等号后面,叫做商。5、教师将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出来。30÷6=5读作:30除以6等于530÷5=6读作:30除以5等于66、引导学生按教师的示范将小熊的分组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2÷3=4读作:12除以3等于4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三、课堂练习1、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仔细观察图,思考完成题目,再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212÷2=62、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圈一圈,填一填。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导学小计: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者:课题:信息窗3总10课时第5--6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除法。4、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有关0的除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资料来源复案资料来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有5只小猴在捞月亮。3、引导学生提问题: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猴如何分月亮。二、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出示卡片。2、3×3=4×0=0×0=1×0=学生计算,得出答案:3×3=94×0=00×0=01×0=0教师强调:0乘以任何数都得0.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学生先独立解决,再交流,最后汇报:⑴小猴捞到的月亮数为0。⑵0个月亮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月亮个数还是0.⑶……3、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实际的月亮数。学生思考,汇报教师讲解:因为水中是月亮的影子,不是真实的月亮,所以小猴们捞到的月亮数为0。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你把几个月亮平均分?怎样列除法算式?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指名回答,板书:0÷5=0(个)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并板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三、课堂练习1、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有用信息,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先用学具分一分,再与同学交流。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再列出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2=5(个)0÷2=0(个)2、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计算乘法算式时用口诀计算比较简便。3、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启发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并相互交流解答方法。四、走进生活1、补充一些有关0的除法题目,深化这部分内容。2、编题,学生解答。3、师生相互编题,并进行解答。五、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板书设计:0的除法0÷5=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板书设计:导学小计: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者: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4总10课时第7--8课时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资料来源复案资料来源一、导入新课(一)、仔细观察课本56页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条)第一题分一分,填一填让学生用学具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的过程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14)÷(2)=(7)(8)÷(4)=(2)(28)÷(7)=(4)(16)÷(8)=(2)二、摆一摆,填一填①第2、3题可以让学生用小方块实际摆一摆。②独立把算式填完整,并在小组交流。③注意让学生结合平均分时有剩余和无剩余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来说出算式的含义,尤其是余数的意义要说清。第(2)小题商和余数的单位不同,学生理解意义即可。第2题(9)÷(3)=(3)(12)÷(4)=(3)第3题:(4)×(3)=12)(12)÷(4)=(3)(12)÷(3)=(4)三、第4题板书设计:导学小计: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者:课题:信息窗5总10课时第9--10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用脑思考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看图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课前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资料来源复案资料来源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主题图。2、学生观看课件,导入新课:洪水退了,小动物们回到家乡,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去了解一下它们是怎样建设家园的。二、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2、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有16只小兔,每4只兔子猪一间房子,共要建多少间房子?有12根木头,小熊每次搬两根,需要搬几次?有20只熊猫,4只住一个山洞,需要几个山洞?……选择性的板书: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有16只小兔,每4只兔子住一间房子,共要建多少间房子?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学生独立思考,再用学具摆一摆,列出算式,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后汇报结果:先求已经搬了多少块砖,再求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20(块)20+24=44(块)4、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有16只小兔,每4只兔子猪一间房子,共要建多少间房子?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再用学具摆一摆,列出算式,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讲解、订正。5、补充问题:有21块砖,小熊每次搬4块,几次能搬完?学生看题,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6、指名学生说出上面每个算式的意义。三、解决实际问题1、拿出道具,指定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当顾客。2、他可以买什么东西?同学们帮助他找出想买的东西。3、学生先独立思考,用学具摆一摆,列出算式,解决问题。4、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各种可能的情况。5、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选出最佳购买方案。6、小组汇报,集体讨论购买方案。四、课堂练习1、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看图,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2、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1)买5个水杯和1个水壶一共需要多少钱?(2)用20元买2个水壶,应找回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列出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除法的综合应用板书设计:导学小计:

数学故事作文

  又到了周末,妈妈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面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可以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妈妈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么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后来,又来了两个小弟弟。其中一个弟弟钓得非常快,但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请你们猜猜吧,我原来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数学故事

  八戒开了一家副食小店。一天,猴侄小猕猴来为家里打一斤醋。小猕猴来到师叔的小店,喊道:“师叔,打醋!”

  八戒问小猕猴打多少醋。小猕猴说:“不多,就打一两。”

  八戒吃惊地问道:“打一两醋干啥?”小猕猴说:“当然是吃呗!”八戒又问:“一两够吗?”小猕猴说:“不够,再打一两吧!”

  八戒又问:“二两也不多呀?”小猕猴说:“那再打一两吧。”八戒又打了一两。小猕猴说:“还打一两,再打一两……”这样,小猕猴共计打了十两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说:“共计一斤醋,8角4分钱。”小猕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钱给了师叔八戒。八戒接过钱,说:“不要耍赖,还差4分钱呢!”小猕猴问:“师叔,打一两醋多少钱?”

  八戒说:“一两醋当然是8分4厘,4厘钱就舍去。收8分钱。”小猕猴说:“这么说来,一两醋就是8分钱了。”八戒说:“那当然。”小猕猴又说:“十两醋就是8角钱了!”八戒说:“算得正确。”小猕猴说:“我给了你8角钱,你怎么说还差4分钱呢?”八戒无言以对,只好又亏了4分钱,望着小猕猴提着醋走了。

数学小故事

  第1关、镜子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实际的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加起来是12点。”沸羊羊也开窍了,说:“我明白了,实际时间是1点10分。”

  第2关、2步应用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刚刚走完一公里,又看到树上贴着一张纸,旁边有个电视机。电视机里渐渐地浮现出灰太狼的身影。灰太狼说:“能在这里见到你们,说明你们通过了第一关。不过,那道题太容易了,连小学生都会做。第二道题你们肯定做不出来。”沸羊羊被激怒了:“我们肯定做得出来,灰太狼,走着瞧!”灰太狼说:“哈哈哈哈,多一点愤怒,那才好玩呢!”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纸上面写着:“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现在只剩下48个,它还要几天就能把蘑菇吃完?”喜羊羊和沸羊羊说:“这是什么题啊,它还缺少一个条件呢!”喜羊羊说:“咱们找找,旁边有什么线索。”喜羊羊和沸羊羊仔细观察,发现纸的背面写着,这是一道2步应用题。他们就说:“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它每天吃6个,现在只剩下48个,它只需8天就能把剩下的蘑菇吃完。”

  第3关、年龄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他们又走了一公里,说:“现在怎么看不到题了呢?”他们四处找,发现有棵大树,树里有个洞,洞里有张纸,还有个对讲机。对讲机显出灰太狼的样子,灰太狼拿起一本书,把书撕烂说:“什么,你们居然通过了第二关。你们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这第三关,你们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纸上面写着:“妈妈的年龄是36岁,是骄太狼的2倍,爸爸的年龄比骄太狼多22岁,请问爸爸的年龄是几岁?”沸羊羊说:“这种题难不倒我。爸爸不就是94岁吗?骄太狼的年龄是362=72,爸爸的年龄是72+22=94!”喜羊羊说:“不,你再看一看!”沸羊羊再看了一遍,说:“没有做错啊!”喜羊羊说:“这里的意思说,妈妈的年龄是骄太狼的2倍,不是骄太狼的年龄是妈妈的2倍。正确的解题方法是36除以2等于18,18加22等于40,得出爸爸是42岁,而不是94岁!”沸羊羊说:“我真粗心,以后我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第4关、逻辑推理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个悬崖峭壁前面,发现前面有三条独木桥。旁边有一张纸,上面说“你们来到这里,证明你们过了第三关。不过,这第四关可是有巨大风险的。我在桥下面准备了3口锅,如果你们做错了,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变成羊肉火锅!”沸羊羊说:“灰太狼,我们不会让你得惩的!喜羊羊说:“没错!”喜羊羊和沸羊羊又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小明、小刚和小红各拿着一本书,书名是《语文》、《数学》和《品德》。已知,小明拿的不是《语文》,小刚拿的又不是《语文》又不是《数学》,请问谁拿的是《数学》?小明的编号是1,小刚的编号是2,小红的编号是3。谁拿着数学书,就走他的编号的桥。沸羊羊说:“灰太狼的题怎么一题比一题简单?这题我都会做。小刚拿的又不是语文,又不是数学,那就一定是品德。然后,小明拿的不是语文,那就是数学或者是品德。小刚已经拿了品德,那么小明拿的就是数学!”喜羊羊说:“沸羊羊,你的进步真大呀,你做对了!”然后喜羊羊说:“小明拿的是数学书,小明的编号是1,我们走1号桥吧!”

  第5关、几个角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第6关、乘法算式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当你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你们就好好睡一觉吧,因为这是你们睡的最后一觉了45乘以11等于多少?”沸羊羊说:“这还不简单!先算4510等于450,接下来再加45,就等于495!”然后喜羊羊说:“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4+5等于9,把9放在4和5中间,就变成495!”

  第7关、几厘米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喜羊羊,看来你们也真是厉害。不过,再厉害,你们也活不到村长被吃掉的时候!一座铁塔有2500厘米高,请问它高度是多少米?”沸羊羊说:“100厘米就等于1米,2500里面有25个100。”喜羊羊接着说:“所以,这座铁塔有25米!”

  突然地上钻出一个机器人,喜羊羊过了很久才认出来,这就是软绵绵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喜羊羊和沸羊羊坐着机器人赶去狼堡。这时,在狼堡里,灰太狼说:“我们先去睡一觉吧。”红太狼说:“你不怕喜羊羊和沸羊羊把慢羊羊他们救走吗?”灰太狼说:“不怕,我在来我们狼堡的路上设计了难关,他们通不过的话就成烤羊!”红太狼说:“好啊!”

  一会儿,喜羊羊和沸羊羊来了,成功地救走了慢羊羊他们。喜羊羊还把灰太狼和红太狼绑在火箭上。灰太狼醒来说:“我是在哪里?”喜羊羊说:“灰太狼,你出的题目一道比一道容易,连小学生都会!”灰太狼说:“不会吧?快把我放了!”喜羊羊说:“如果你答对这道数学题,就把你放了。如果你在10秒钟里做不出来,那么你就成为第一个去宇宙的狼了!89乘以11等于多少?”然后灰太狼想来想去,随便说:“答案是455!”喜羊羊说:“错!”灰太狼大喊:“喜羊羊,你快放了我,不然我从宇宙回到地球,第一吃的就是你!”喜羊羊:“恐怕你回不来了!”喜羊羊按了一下按钮,火箭带着灰太狼和红太狼冲上云霄。旁边的小灰灰说:“爸爸妈妈又飞了!”

  8绳子有多长

  夏天到了,爸爸妈妈领着小聪去商场买空调。空调选好了,爸爸请售货员捆扎一下。不巧,售货员没有绳子了。小聪自告奋勇去服务台拿绳子。

  小聪一路小跑,到了服务台,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您好!请给我一根2厘米长的绳子,我要捆空调。”叔叔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弄错了吧?2厘米长的绳子能捆什么?是2米长的绳子吧!“小聪不好意思地拿过绳子往回跑,他想:对啊!2厘米只有两个手指那么宽,太短了,而2米=200厘米呢!怪不得叔叔笑话我!

  小朋友,数学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我们在认识长度单位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千万不能凭空想象。你看,小聪就因此闹出了这么一个大笑话,你可不要学他哟!

  9/没有0刻度怎么办

  数学课上,山羊老师让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小兔使出尺子一看,傻眼了!原来他的尺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兔急得直掉眼泪。同桌小熊见了,对小兔说:“不要急,我有办法!”只见他拿起笔,把小兔尺子上的3改为0,4改为2,5改为3……。这被后桌的小猴全看在眼里,他眨了眨眼后说:别改了,看我的,说着拿出一把小刀,先把小刀的左端对准刻度“3”,右端正好对着刻度“6”。小兔看了,立刻说:“这把小刀是6厘米。”小猴摇了摇头说:“你再仔细看看!”

  小兔伸出手指数了数主,恍然大悟:“应该是3厘米!”

  小猴说:“这就对了!当不以”0“刻度为起点测量时,要用物体末端对准的刻度送减去起始端对准的刻度,即6-3=3(厘米)

  小朋友,小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请你也试着不用不从0刻度量一下物体吧!

  10、米和厘米的争吵

  听!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正在吵架呢。“米”哥哥昂着头对“厘米”说:“你不觉得自己太微小了吗?把100个你连在一起,才和1个我一样长!”“厘米”弟弟不服气地喊道:“哼!我的本领一点儿也不比你的差!不信,咱俩走着瞧!”说着,“米”和“厘米”都头也不回地跳进了书本里。

  第二天,数学老师让同学们分组测量身边的物体,“米”和“厘米”都争着钻出书本。一位同学说:“咱班教室的长是8厘米。”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另一位同学发言:“我的数学课本厚1米。”他的发言又引来了一阵笑声……

  这时,长度单位爷爷对“米”和“厘米”说:“不要争吵了!你们都是长度单位中的一员,各有各的用途。你们要互相帮助,才能让小朋友们把你们放在正确的位置,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小朋友,请你帮两位同学把“米”和“厘米”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吧!

  0的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速算小明星"5"

  在数学城电子计算器展销中心,售货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电子计算器,计算着各种问题。观看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赞扬声,算得多快多准呀。人群中不少小学生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吵着要买电子计算器。有了它,做起数学题该多好呀!

  “不!”忽然,一个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台,摇着手,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不宜用这样的东西,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学会简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时候算起来比计算器还快呢。”

  大家一齐把目光集中在小矮人身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号叫“半截儿”的小“5”。

  “什么?你能比我的计算器算得还快?”售货员奇怪地问。小“5”说:“你不信,我们试试。”说着,小“5”对大家说:“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求这个数乘以5的积,售货员请用电子计算器也一道算,看谁快?”

  “好!”大家一齐喊道。观看的人群中有人先报了个算式“246×5”。

  “1230”小“5”脱口而出。

  “314×5、289×5……”

  “1570、1445……”小“5”一口气报了出来。

  售货员还未来得及操作完,得数就被小“5”说出来了。

  “好啊!”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小“5”笑着说:“这叫做‘添零折半法’,因为5是10的一半,一个数乘以5,只要把这个数扩大10倍,再折半就行了。比如,246×5=2460÷2=1230。”

  “我们再来比一比。”售货员不服气地说。

  “好,我们来计算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小“5”说。

  “等于3025。”小“5”真快,一下子又报出了得数。

  这时候,连售货员也佩服小“5”神速的口算能力了。小“5”说道:“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只要把它的十位数字乘上比它大1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上25,就是结果了。例如752=5625,56就是7和8相乘的结果。

  “哈哈,这样算快极了。”

  “半截儿,真正灵,敢同计算器比本领;方法妙,快又准,数学城里大明星。”不知是谁编了几句顺口溜,把大家都逗乐了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是多少呢

  高斯的故事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1到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华罗庚的故事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二年级趣味数学——八戒卖醋的故事

  八戒开了一家副食小店。一天,猴侄小猕猴来为家里打一斤醋。小猕猴来到师叔的小店,喊道:“师叔,打醋!”

  八戒问小猕猴打多少醋。小猕猴说:“不多,就打一两。”

  八戒吃惊地问道:“打一两醋干啥?”小猕猴说:“当然是吃呗!”八戒又问:“一两够吗?”小猕猴说:“不够,再打一两吧!”

  八戒又问:“二两也不多呀?”小猕猴说:“那再打一两吧。”八戒又打了一两。小猕猴说:“还打一两,再打一两……”这样,小猕猴共计打了十两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说:“共计一斤醋,8角4分钱。”小猕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钱给了师叔八戒。八戒接过钱,说:“不要耍赖,还差4分钱呢!”小猕猴问:“师叔,打一两醋多少钱?”

  八戒说:“一两醋当然是8分4厘,4厘钱就舍去。收8分钱。”小猕猴说:“这么说来,一两醋就是8分钱了。”八戒说:“那当然。”小猕猴又说:“十两醋就是8角钱了!”

  八戒说:“算得正确。”小猕猴说:“我给了你8角钱,你怎么说还差4分钱呢?”八戒无言以对,只好又亏了4分钱,望着小猕猴提着醋走了。

  评论(2)给力86不给力27

  2011-08-2111:32热心网友

  0的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速算小明星"5"

  在数学城电子计算器展销中心,售货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电子计算器,计算着各种问题。观看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赞扬声,算得多快多准呀。人群中不少小学生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吵着要买电子计算器。有了它,做起数学题该多好呀!

  “不!”忽然,一个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台,摇着手,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不宜用这样的东西,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学会简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时候算起来比计算器还快呢。”

  大家一齐把目光集中在小矮人身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号叫“半截儿”的小“5”。

  “什么?你能比我的计算器算得还快?”售货员奇怪地问。小“5”说:“你不信,我们试试。”说着,小“5”对大家说:“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求这个数乘以5的积,售货员请用电子计算器也一道算,看谁快?”

  “好!”大家一齐喊道。观看的人群中有人先报了个算式“246×5”。

  “1230”小“5”脱口而出。

  “314×5、289×5……”

  “1570、1445……”小“5”一口气报了出来。

  售货员还未来得及操作完,得数就被小“5”说出来了。

  “好啊!”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小“5”笑着说:“这叫做‘添零折半法’,因为5是10的一半,一个数乘以5,只要把这个数扩大10倍,再折半就行了。比如,246×5=2460÷2=1230。”

  “我们再来比一比。”售货员不服气地说。

  “好,我们来计算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小“5”说。

  “等于3025。”小“5”真快,一下子又报出了得数。

  这时候,连售货员也佩服小“5”神速的口算能力了。小“5”说道:“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只要把它的十位数字乘上比它大1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上25,就是结果了。例如752=5625,56就是7和8相乘的结果。

  “哈哈,这样算快极了。”

  “半截儿,真正灵,敢同计算器比本领;方法妙,快又准,数学城里大明星。”不知是谁编了几句顺口溜,把大家都逗乐了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数学故事二年级小作文

  1.大战食数兽

  一天数学王国突然闯进一个三条腿怪兽,吓得数字公民纷纷逃走。怪兽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数24。接着它又吞吃了另一个数44。奇怪的是,怪兽却没有吃数5。数学王国最高统治者零国王连夜和数1大臣商量对策。数14首先迎战怪兽。怪兽力大无比,数14被摔昏过去。数6和数35举起弓箭,连连发射,可是一点也伤不着怪兽。数100挺枪冲向怪兽。怪兽张开大嘴,一口吃了数100,吓得数6、数35扶起数14赶紧逃窜。

  第二天,聪明的数1大臣想出了一个法子,派数60去迎战怪兽。数60见怪兽冲了过来倒地一滚,变成了数2和数30,因为2×30=60。怪兽一见掉头跑了。数60连忙又变成数12和数5,因为12×5=60。怪兽见状掉转头又冲了过来。这时侦探数7回来报告说:“怪兽名叫食数兽。为了长出第4条腿,它专吃含因数4的数。”零国王和数1大臣连夜商量对策,第二天,零国王亲自出战与怪兽大战起来。怪兽吞下零国王,倒地就死了。不一会儿,零国王领着几个数字公民全走了出来。原来零国王钻进怪兽肚子里,和这三个数作了连乘,结果都变成了0,怪兽就饿死了。众人听了,齐声称赞零国王既勇敢又聪明。

  2.数学王国

  一天,小动物们来到数学王国的城门,看到国王和两位士兵站在城门前,国王对他们说;谁能计算出士兵身上的数学题,谁就可以进入数学王国.小动物们看到一位士兵身上的题目是:5+3+4=?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等于12.另一位士兵身上的题目是:5/3*2=?小动物们又很快地回答出来了.国王让小动物们进入王国.在王国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数学题,有加有减有除有乘,他们在数学王国里学会了用加减乘除列式.时间过得很快他们告别国王,就回家了.

  3.哪吒和小猪熊的故事

  周末,哪吒和小猪熊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在那里,他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有1大哥、2小弟、3姐姐、4大妈……他们一见如故,就在草地上做起游戏来。一共做了6次游戏,每次用4分钟,小猪熊玩累了,躺在草地上嚷起来:“我们已经玩了24分钟了,又累又饿,去吃饭吧!”几个朋友都同意了。于是,他们来到一家饭店,要了38个小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些,盘子里还有15个,小猪熊一看,又叫起来:“呀!我们的饭量好大,已经吃了23个馒头了。”哪吒笑着说:“小猪熊,你这不是很聪明吗?”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邪4”。

  一天,邪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邪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邪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邪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邪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邪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邪3”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成语故事二年级

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