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300首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诗仙李白的诗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5、《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10、《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5、《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7、《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8、《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9、《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的诗300首

李白的诗歌

  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5、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8、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2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2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篇二:《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篇三:《春日独酌》】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篇四:《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篇五:《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年级李白的诗

  夜宿山寺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鉴赏

  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李白“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李白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李白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李白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李白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李白的边塞诗

  1、《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2、《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文赏析】

  本诗描写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先景语后情语,情景始终交融。前四句里,秋月、秋声、秋风织成浑然而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后两句直表思妇心声,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加具有社会意义,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自然清新,意味深长。

  3、《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简析:

  此诗旨在企盼如胡马客之名将,绥靖边患。

  全诗可分四段。前十句为第一段。写“幽州胡马客”。首句点题,次句写外貌特征。笑拂四句写其“万人不可干”的本领。第三句写其平素所带。弯弓落雁,写本领。掉鞭而行,游猎楼兰,写游牧生活。出门二句写报国忠心。天骄十句为第二段,写匈奴狼戾凶残。天骄二句总提。牛马二句写其独特的生活习惯。虽居二句言其素耐寒苦。妇女四句谓匈奴妇女壮美而善骑射,言外意,妇女尚且如此,男子之勇武,自不待言。旄头四句为第三段,写胡兵入侵,兵如蜂拥,战争残酷,刃赤沙丹。末四句企盼名将镇边,消除边患,使百姓安闲,与“报国死何难”相呼应。

  4、《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5、《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李白友情的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倒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沙丘城下寄杜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送贺宾客归越》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下途归石门旧居》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箜篌谣》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

  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江夏别宋之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第一百七十五卷

  《天台晓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赠友人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慢世薄功业。

  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

  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

  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

  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

  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

  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

  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

  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

  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

  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

  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

  黄金报主人。

  《赠友人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李白的思乡诗有哪些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李白的思乡诗吧: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写景的诗有哪些

  1、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李白《西施》

  2、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李白《西施》

  3、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4、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李白《古意》

  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6、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7、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8、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9、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李白《豫章行》

  10、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11、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12、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13、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清溪行》

  14、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李白《陌上桑》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6、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17、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短歌行》

  18、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李白《陌上桑》

  19、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折杨柳》

  20、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李白《南轩松》

  21、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李白《树中草》

  2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4、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李白《山人劝酒》

  25、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

  26、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2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28、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9、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30、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扩展:

  写景的优美句子

  1、观水赏水,流连不舍的后果便是脱离了大,五六个人落了单。从龙潭上来,便没有现成的路了。好在一位哲人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然后一路磕磕绊绊,东张西望着,总算撵了上去。美美地在“彩虹桥“上拍了合影,又穿过河床上的“铁索桥”,踢踢哒哒走上水库边的“木栈道”。木栈道有一段是建在水渠之上的,走在上面,能够听到脚下的水哗哗地流淌,发出空谷幽声。

  2、那年夏天干旱无雨,那时的乡村公路与其说是路,到不如说只是一个路坯。很多地方还是连泥土都没有垫一点的马骨岩。太阳一晒,整个路面出奇的烫。一些垫了土的路面,风一吹便扬起一片尘土,铺天盖地的,连眼睛都睁不开。

  3、透过路旁高大的松树,旁边一块棉花地,然后开着嫩黄的、紫红的花朵,偶尔可见一些小的棉花桃。那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似乎在叙说秋天的硕果累累。

  4、那青色蔓延在地面上,点点红色映入眼帘,总是一种小巧玲珑。那种绿中一点红的意境就有了,仿佛给地面绣上了一条花被子,没有爬上枝头的韵味,却也能赏心悦目,那是一片清意,淡雅。

  5、盆里胳膊粗的橙子树,墨绿的叶子,密密层层地挤在一起,几乎看不到树枝,重叠错落的叶子,在雨水冲洗下,好像涂上了一层薄蜡,又光又亮,十分好看。然后一个个圆溜溜的比鹅蛋大的橙子,皮青青的,在枝上点头,乐乐呵呵,展示着自我。

  6、一片黄,交替着一片绿,那是走一条九亩地的道,走另一条通向高坡端了,都在东面。于是,东面的人喜欢走九亩地的道,离家近,然后西面的人喜欢既走高坡端的道,又走九亩地的道。都是忙着赶趟儿,口渴了便停下来讨口水喝,水缸里的水经过明矾滤过的,用铜勺舀起咕咚咕咚,喝个够,捋一捋草帽,麦秸还是稻草,都在夕阳下编织起了画。

  7、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8、天渐渐转亮,看着快到滴水湖了,躁动不安的情绪慢慢的缓和下来,然后与辽阔的平静的湖面倾仪着,看着灰蓝色的湖面波光粼粼,湖中心竖立着滴水的标志,是那么的逼真,吸着从湖面吹来的气息,夹杂着些许湿湿的水分,让每一寸原本干燥的肌肤滋润着,看着欧式的建筑,沿着湖畔的栏杆漫步而行,感觉自己不是在中国的上海,错觉的认为真的在欧洲的某个城市,然后而湖畔的一个宛如港湾的地方让我觉得自己此刻是在日本名古屋。

  9、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然后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10、那大片的红,有朱红,赭红、亦有淡淡的浅红,每一片枫叶,似乎都由多种红色组成;那绿,已不是夏日里的幽绿,而是悄悄浸了秋的黄,是绿中黄,然后黄中又泛着大半的绿;那黄,是翠翠的,浅浅的,艳艳的,仿佛画家笔下那淡淡的水彩。

李白写思乡的诗

  李白的思乡诗,李白是中国几千年来最受人们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作诗较多,著名的作品不少,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财富,这其中之一,就是他的思乡诗,感人动人,为后人赞叹不已,下面是他作品中有名的思乡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7、《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8、《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秋浦歌·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10、《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李白(701-762),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祖籍陇西成记(今甘肃天水)。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小学李白的诗有哪些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山水诗赏析:

  一、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李白中的另类,李白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使我们很难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诗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诗。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高官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了“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三、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1.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李白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李白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李白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

  古人环溪说:“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这一评论,精辟地指出了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李白“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以及写江上风光和泛舟愉悦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写洞庭湖开阔明净、意境极美的《陪族叔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以峨眉山月贯穿全篇,有映带生辉之妙的《峨眉山月歌》,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2.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李白时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李白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除上一部分已举作品兼具这一特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山水诗篇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例证。例如: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李白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又如:

  夜宿山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诗的语句看,李白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李白的真挚感情,“它们都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山水风景诗的发展有所贡献”。

  3.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在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美什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

  例如《望庐山瀑布》,李白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

  又如曾为贺知章大为赞赏的《蜀道难》,更为这一方面的杰作。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故而唐人殷潘称之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李白的《蜀道难》,使历代描写蜀道艰难的诗篇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虽然诗歌竭力描绘的是蜀道的艰难险阻,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壮的美。

  以上一类山水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中创作的结晶。它们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寄托了李白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表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就中国山水诗发展而言,唐宋两代是山水诗成熟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李白之前,具有浪漫气质,创作上显现出“气势雄伟,劲健有力”特点的李白有王维、高适、岑参,后有韩愈、刘禹锡、苏轼,但其作品的山水形象和所表现出的气势,都不及《蜀道难》等杰作。就是金人元好问、明代高启和清代袁枚的山水诗,也不能与之比肩。倪其心撰文指出:“道家的自然思想使李白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认为人的生死荣辱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具有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这就是李白在山水诗创作上超过前人,启迪后来的功力所在。

  综上所述,李白热爱大自然。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李白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李白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李白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李白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实习面试自我介绍

小学生写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