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凿壁偷光的故事及释义

  【释义】凿开墙壁借来光亮。

  形容人刻苦好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

  西汉时的丞相,著名文学家匡衡,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来供他晚上读书。

  勤奋好学的匡衡不想虚度了晚上的时光。

  匡衡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

  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

  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这光,读起来也挺方便。

  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有钱去买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县里有一个财主,家里堆放了许多书,他就去帮助财主家干活,不要工钱。

  财主很奇怪,问他:“小伙子,你为啥白白给我家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给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财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全都借给他。

  后来,匡衡终于成就了学业,并被汉文帝拜为丞相。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角及故事简介

  匡衡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文学典故:

  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启示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一件事。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蛋糕店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