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整本书读完了,并没有找到什么股票战法,巴菲特说查理成就了更好的巴菲特,查理说没有查理,巴菲特也会一样好,大概是自己吹自己总不大好。

  本书主要编辑汇总了查理的一些演讲,评论,和简单的生活经历。它不像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查理芒格本人,所以整体上内容难免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尽管作者很努力得把内容整合得更系统一些,但读起来难免会有些冗长。

  这种冗长有点像你读唐诗宋词,会看到很多相似的意境,甚至一样的山水,而不是我读的公众号里面的一百篇八卦都透露着相似的狗血。

  我从残存的印象中找出那些最震撼的而又苦于当时找不到铅笔不能抄下来的段子,分享给你。

  关于老年

  以前不大喜欢看老人写的东西,总是过于保守或是对过去充满怀念,也可能是对那种生活的抗拒,直到读到下面这段话: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来自查理推崇的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完之后,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关于锤子

  在查理的大半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罗永浩的锤科,所以这里是指真的锤子。

  “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一只钉子。”

  查理给这种病起了个名字叫“拿锤综合症”。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这个世界的进化像达尔文或者亚当斯密的描述一样,每个领域越来越专业,适者生存。别说经济学家对物理学家的理解了,就是经济学家自己对于自己不研究的经济问题的理解很可能知之甚少。对整个文明来说,这是好事,每个维度都在往前飞速,而对个体来说,我们渐渐会丧失对钉子以外的问题的处理能力。

  举一个栗子,既然是芒格的书,股票吧。一个刚刚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读过很多经典,可能也写了不少文章,甚至发表了几篇不错的论文。他踌躇满志得走进证券交易所,翻出倒背如流的模型,甚至高深莫测的数学定理,开始计算出收益最大的股票组合。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可以用反证法来猜,假设经济学和数学能让这位博士赚一大笔钱,比如20%的收益。那是巴菲特都到不了的年均收益。在开户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今天,如果可以并且我猜他们也很期待这么做,那么经济学和数学的研究院里应该人满为患了,不对,没有人教书了。得出矛盾,证明结束。

  和买股票一样,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不是你拿着锤子就能搞定的,如果搞定了,一定要看看扶着钉子的手还在不在。

  关于心理学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一生都在不停学习,不停思考的查理在第十一讲的时候详细讲述了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的倾向,包括上面这段,“避免不一致倾向。”

  为什么要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为什么要不停的刷新自己的观念,因为人类太容易自以为是了。学了一招独孤九剑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被龟派气功一波打飞,哪怕你第一了也只是在一个次元的一口井里。

  突然想到荀老先生的一句话,就以此结尾吧。

  “我曾终日卧床抱着ipad思考人生,其实不如我起床看几本书走几条路学学自己学学别人;我曾垫着一块砖偷看隔壁洗澡的姑娘,其实不如我坐电梯上58楼看得远看得多。”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

  今天我分享的是查理·芒格开创的一个思维模型,误判心理学。说的是,人有25种心理倾向,也就是思维定式,会在你不自觉的时候就影响了你的判断。

  围棋有句话,叫做不思而应,“还没想呢,棋就下了”,这句话就是思维定式起作用的后果。我把他们直接理解为开关,就是说,一拨这些东西你就有反应。

  芒格在自己的人类误判心理学里提出25种心理倾向,就是人们的思维定式。

  第一个开关是激励。它是个超级开关。芒格说,永远不要低估激励的作用,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只要激励用得上,就不要用别的东西。富兰克林说过同样的道理,用利益而不是道理来说服人。

  第二个开关是爱。人们渴望爱与被爱,因此对所爱者的缺点熟视无睹,听从其意志,偏爱其所爱,甚至不惜扭曲事实。爱既能把人推向巅峰,也能把人打到谷底。

  第三个开关是恨。恨与爱恰为镜像,人们为此无视所仇恨者的优点,乃至一切与之相联的事物,同样不惜扭曲事实。

  第四个开关是讨厌不确定性。人们不愿意陷入怀疑和不确定状态之中,总是想立即作出决定。这是演化而来,不立即行动的那些猎物早就在进化中被猎食者吃干抹净。它与困惑和压力有关,困惑和压力越大,人们越想尽快摆脱怀疑。

  第五个开关是一致性。人们讨厌前后不一,总想前后协调起来。这使得习惯至关重要,它是让人生保持一致性的快捷方式,后果是好习惯事半功倍,坏习惯纠正起来事倍功半。如果这与上一条讨厌不确定合起来,可能导出可怕的后果:过快地下判断做决定,然后永不改变。

  第六个开关是好奇。人类的好奇心远胜任何动物,这是一面。另一面是好奇心杀死猫。

  第七个开关是公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八个开关是妒嫉。这是最古老的开关之一,肯定来自于演化,因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更甚于陌生人之间。《圣经》禁止人嫉妒有驴子的邻居,可是没用。巴菲特甚至说,推动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第九个开关是投桃报李,以牙还牙。没有它,人类不可能进化出合作。但它也可以被利用来操纵人。给你小恩小惠,你油然而生感激,于是掉进陷阱。大脑本能地就想投桃报李,但却不擅长计算数字。多少人栽在这里。

  第十个开关是近朱者赤。哪怕两样东西只是肤浅地联系在一起,也会对人的判断产生联带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广告里总是俊男美女的原因。人们喜欢俊男美女,就会连带对广告宣传的产品有好印象。

  这无伤大雅,但如果你得的是波斯信使综合征,后果就会很严重:带来坏消息的信使会被波斯国王杀掉,从此他再也听不到坏消息。

  第十一个开关是否认现实。人们会拒绝承认现实,如果它太令人痛苦。

  第十二个开关是过度重视自己。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好,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好处是安全,坏处是形成同类的小圈子,锁死在互相欣赏但逐渐衰败的螺旋里。伟大人物则相反,他们经常清扫房间,断舍离。

  第十三个开关是过度自信。这跟上一个开关“过度重视自己”密切相关。过度自信的人还往往会高估自己对其他人的判断能力,结果就是在面试上花了过多时间,其实把这些时间用在简历上更有效。

  怎么才能解毒?少想自己这个人,多想概率这件事,先别想自己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先想想这件事以前的成功率是多少

  第十四个开关是厌恶损失。人们厌恶确定的损失,甚至不惜去冒巨大的风险来避免它。

  两个围棋世界冠军争霸,一方犯了个小错,造成亏损,承认亏损,慢慢下的话,局势虽不利但还能长。他拒绝接受,选择马上拼命,被对方一击即溃。

  阿尔法围棋就不会像他这样。因为这个开关只属于人类,而不属于人工智能。

  第十五个开关是寻找认同。青少年受同伴影响远胜于家庭,成人也一样。

  在认同感的驱使下做出不可设想的事情,比如在集体中普通人能够对他人施以不可想象的暴力。人们在面临困惑和压力时最有动力寻求认同感,所以传销和邪教组织的第一步便是将人隔离。

  第十六个开关是对标。人是不擅长对孤立的事情做出判断的,需要用参照来比较判断。例如用100元买一样东西,你难以判断是否划算,然而若昨天是50元,今天是100元,你很容易判断这不划算。

  别买配件,因为配件这门生意就是建立在利用对标这个开关的基础上的。比如买辆车,许多人会配许多附件,只是因为跟汽车总价相比,附件价格似乎微不足道,其实搞不好人家的利润主要就在附件上。

  温水煮青蛙,因为每一刻都只跟上一刻比,觉得没啥变化,直到沸腾。我们作判断总是长于找对标作比较,也就是相对视角,非常不擅长于绝对视角。

  第十七个开关是重视易得的东西。芒格说有句歌词,“如果我爱的人不在身边,我就爱身边的人”。耶鲁大学校长、心理学家苏必得也说,恋爱这件事,相关性最大的就是距离。兔子总吃窝边草。

  第十八个开关是服从权威。领导比普通人更容易显得英明神武,尽管他们除了位子之外就是普通人。

  崇拜权力不是哪个民族的特性,这件事全人类共通。正因如此,对把什么人放在有权力的位置上这件事要特别小心。

  第十九个开关是万事有理由。让别人做事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想知道为什么。

  重视到什么地步?只要加两个字“因为”,不管后面说的是什么,别人都会多让你一点。这一点在心理学中已经做过很多实验,你不妨也试一下,效果会很明显。

  第二十个开关是个总开关,组合开关。如果把前面的单个开关组合起来,效果会更为强烈。

  举个例子,厌恶损失与追求一致性结合起来,使人不停地往失败的事情上追加下注,直到全部输光。再比如,“服从权威”开关加上“追求一致”开关加上“寻找认同”开关,那么就有可能创造邪教和恐怖组织。

  第二十一个开关是压力。压力有二重性。套用巴甫洛夫对狗的研究,第一,巨大压力会使人崩溃,第二,压力够大的话,所有人都会崩溃。第三,最坚强的人一旦崩溃,恢复也最难。

  最有意思的是第四点,恢复的惟一途径是重新施加巨大压力。

  第二十二个开关是用进废退。只有练习才能精进,这个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技能很不常用,要练到精处,只能随时练习,但看起来又没用,因为用到的机会很少。

  这些技能就是屠龙技。你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到一条龙,但现在不练万一遇到怎么办

  第二十三个开关是毒品有害。这个没什么可解释的。

  第二十四个开关是衰老。没有谁还能年老后继续擅长学习新的复杂技能,迟滞岁月磨损的惟一办法是始终保持思考,怀抱欣喜之心学习。

  第二十五个开关是闲扯淡。人人都爱闲扯淡,这个没什么办法,但你得尽量做到别让闲扯淡的人打扰做正事的人。

  对于25个开关的解药

  解药不外乎这些:

  第一,随时对照25个开关检查自己的决策。知道就是得到,比茫然懵懂好很多。

  第二,下判断作决定前,最好要有冷静期,避免冲动。

  第三,要算概率,可以使决策更稳妥。

  第四,找对参照系。

  第五,与前后不一这件事和解,自相矛盾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六,永远直面真相,不管这有多么难。

  其实这些解药大多数就是直接针对我们前面说的某些开关的。这里面最重要的环节是:

  你知道这些开关存在,这样你就对自己有了一个监控系统,你因为这些开关而导致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最后,再分享两句:

  1、你的烦恼就是你的解决方案

  2、生活中,你遇到的所有负面情绪,都是你的思考方式出了问题

  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穷查理宝典》心得感悟

  第一句话:人生不是由一个个决定,而是由一次次行为组成的。

  这个关于决定和做一辈子的事情,认真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做了多少决定,又有几个现在还在坚持做。当我们忙于做这样那样决定的时候,我们忘记了应该忙于把某个决定做上一辈子。

  第二句话:严于律己,但是宽厚的对待关心和所爱的人

  这个自己坐经济舱但全家旅行坐私人飞机的老人,向我诠释了如何对待自己重要的人和事。fa的观点再一次敲打起我的大脑。这种感恩和对家人的态度值得我终生学习。

  第三句话:手里只要有本书,就可以从容不迫。

  这点也让我非常受用,在纷繁复杂的今天,手机用碎片时间切碎了我们的人生,不论是微信微博还是视频应用,都让我们沉溺于信息过度和疲于应对当中。

  而手不释卷的生活,能够让我们深度思考并且近距离接触几乎所有大师。

  第四句话:一辈子都想要融入生活,不被生活孤立。

  这大概是大师和我想象的画面太过不同,大脑当中一直觉得但是精英尤其这样的大师基本都不食人间烟火。但芒格的人生态度却完全不同,这完全证明我们爱生活和想象中心无旁骛的所谓成功人士完全不矛盾,甚至是相互促进和支撑的。

  第五个细节是做序者和芒格在早餐会前看报纸却互不打扰的场景。

  这真的颠覆了我的观点,这种不理、不打扰,是尊重的表现,是西方文化当中的边界意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更高级的连接。关于这里面的早餐会议,更加颠覆我的思考。我把太多的时间投入到与客户与朋友的推杯换盏之中,注重的是喝的什么酒吃的什么餐,而忽略掉的却是在最清醒的清晨,最简单的早饭过程,去做交谈和讨论。

  这种简单,是一种更高级的交谈和沟通。

  最后一点:无论顺境、逆境,都保持客观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查理。

  客观积极,我觉得这种评价既高深又高大。

  这抵达了一个人格人性最科学的部分。

  由于时代的原因,国人有太多的情感需求,有太多“觉得”“应该是”,这让我们太多时候无法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客观。

  而对于事情积极也是另外一种境界,积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人生选择。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心得体会

  巴菲特众所周知,却鲜少有人知道巴菲特认为比他更聪明、更有智慧的合作人是谁?这本书讲的就是此人,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读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最近十分喜欢的作家连岳,看他的文章我获益良多,并且不断自省,十分想了解对他影响巨大的书本,恰巧看到他在自己的一篇热点文章《推荐几本理财书》中推荐本书。

  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单,拿到书后,又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通过喜欢的作家或者作者荐书,是我发散阅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早晨五点起床读到现在,我意识到这本书通篇都是重点,决定开始做读书笔记,加深自己对本书的感悟,也分享自己阅读的感悟。在开篇查理·芒格传略里,就提到查理最开始启动自己人生第一份律师工作时,谨记祖父教导的铁律: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

  之后查理在谈到吸引客户时,也提到:“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找你。”

  他创建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当时美国一流商业律师事务所,也基于大家普遍认同查理的观点: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的工作做好。

  可见这句话对查理自己和身边人都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这句话听着十分耳熟,跟传扬于网络的把握当下十分相似,只是比把握当下更加具体。回望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及曾经的同事客户,包括我自己,我也曾经多次意识到,为什么有些人的事情能够越做越好?而有些人路越走越窄

  就我曾经的猎头同事而言,至今为止都是我认为最优秀的猎头,就是贾同学,她身上有一个及其明显的特质就是专注手里的猎头单子,所有她经手的猎头单子,她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专注完成。

  服务产品不像其他产品,有明显的可看到的等级之分,特级一级等。尤其是猎头服务,这种比较有要求的高级招聘服务,有些人马马虎虎结果可能也不错,有些人投入十二分精力把服务做到同类的五星级,也仅仅是完成任务,获取同样的业绩。

  因为缺少必要的服务等级划分依据,大部分人在提供猎头服务的时候只侧重结果,至于服务过程无可把控,往往结果良好也无法给客户好的体验和收获,从而无法持续留住客户。

  当然,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结果第一重要。当时看贾同做猎头单子,别说她自己,她身边的人,比如我,有时候都会觉得疲劳,因为她确实时刻把自己的服务努力做到最好。这不是说她的业绩不好,恰恰相反,她至今是我见过的单人业绩本地最好的猎头顾问。读后感·贾同学从最开始做猎头,就秉持这样的观念和做法,猎头订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能够有好的结果,影响因素很多,有的来自客户公司内部,有的来自市场变动……

  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因为她在其中的付出,都让客户有所收获,有的快速猎寻到自己需要的职业经理人,有的调整目标猎寻到职业经理人,未曾成功的也意识到问题所在。

  最开始并不明显,大概两三年之后,贾同学的客户质量不断提高,她曾经的客户都把她当做朋友,专家顾问,不仅多数保持合作,同时会转介绍其他的客户。

  我离开公司的时候,她不仅工作良好,在周末的时间读完MBA,平时还坚持健身,长期的积累慢慢爆发,她身上越来越具有吸引人的成功人士的特质。

  而我自己,虽然当年在猎头方面业绩尚可,但是总是想着做网络方面的写作工作,不能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反而收获很少,积累匮乏。

  如今两年多过去,在各方面都成长之后,才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以前读书,也大多如此,浅尝辄止,有始无终。单纯追求数量,有感悟也很少记录深思。现在开始改变这一状态,读书,并且写读书笔记,让自己实实在在有始有终的阅读一本书。

  这是我读这本书《穷查理宝典》的第一个收获。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范文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搭档,他们共同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穷查理宝典》收录了芒格近20年间的所有讲话,从这里可以了解他如何处理事情:

  我们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一个人只要做好准备,抓住人生中仅有的几个机会就够了。在这样的机会到来之前,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并且对世界充满热情。激情比头脑的能力更加重要。

  做事之前,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并且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要用跨学科的方式思考,他常用的几个模型:冗余备份模型、复利模型、临界点倾覆模型、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认知误判模型。重要的学科有数学、会计学、硬科学和工程学、生物学、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必须熟练掌握这几门学科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对更基础的学科更多的关注。

  年轻人在工作中的原则:别兜售你自己不会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简化任务的最佳方法就是先解决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一定知道沃伦?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穷查理宝典》就是一本全面介绍查理?芒格思想与伦理价值的经典。在这本书中,芒格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这些投资原则都有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影子,也是芒格与巴菲特成为当今投资界最佳搭档原因,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通过阅读这本《穷查理宝典》,我感受到了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就是阅读。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在等车、用餐、开会空隙他都在读书。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投资界的众多人。也正是在这些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美国学成后归国报效,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往事,相信这一幕在投资界必然会再现。一个很明显的佐证来自于以下事实:这几年来在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股东越来越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在这一趋势下,相信未来中国做投资的人当中,更多的优秀投资人才,甚至是投资大师的涌现,将会是一个必然现象。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尽管查理·芒格谦逊地认为“就算没有他,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非常漂亮”,但巴菲特可是对他的这位合伙人赞誉有加,他自认“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教我只买便宜股票,查理却让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这是查理对我真正的影响。要让我从格雷厄姆的局限理论中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我们先来看看芒格推崇的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我们会发现,这些投资原则中不无巴菲特选股思想的影子,这是对的,因为芒格与巴菲特堪称当今投资界最佳的二人搭档。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下面我再来谈一点心得:探索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是芒格倾其一生做的事情。正应了中国那句谚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芒格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之外,还致力于对下一代,尤其是学院的学生孜孜不倦地进行教诲。

  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所谓普世智慧是指在人头脑里形成的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也就是“多元思维模型”,这种框架需要跨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而芒格认为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因此,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是所谓的“拿来主义”,就是通过看书阅读,广泛地吸取各学科中作出贡献的前人的思想。

  一个人只应该做其能力圈中能做的事情,才是成功之道,而通过持续的读书学习,则是最好的拓展我们能力圈的方式。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芒格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与书为伴,无论等车、等用餐、等开会的空隙都在读书,可见其对学习的渴求。正是广泛的阅读,使得芒格不仅拥有普世的智慧,还使得其文采非凡,阅读其所做讲稿,我们会发现每隔几页就会出现某些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的一些例子与警句。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也会不时停下来浏览在页面中对某位大师的介绍。

  芒格跨学科的普世智慧,不仅包括了对物理、数学、经济学,还包括了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的涉猎阅读。芒格在《论学院派经济学》以及《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讲稿中分别对当前的经济学、心理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

  正确认识这些跨学科的普世智慧的目的,当然会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使得芒格在很多年前就预测了金融危机的到来,预言了滥用股票、期权等财务手段对市场带来的致命伤害。正是基于这些普世智慧,芒格还多次就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以及基金管理行业中存在的致命问题给出批评,比如不合理的激励机制等等。尽管其评价的对象是美国的同行,但作为在国内基金行业从业多年的我们来说,也有着深刻体会。看来不仅我们,我们的美国同行都有同感,那就是巴菲特难学、芒格更难学。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查理芒格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财富,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的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也已经影响了当今投资界的一大批人。也正是在巴菲特、芒格这类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理所当然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是一样的道理,智慧,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我们回想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学成归国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往事,相信在投资界中这类似的一幕也必然会发生。

  一个很明显的佐证还来自于以下事实:这几年来在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股东越来越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因此,在这一趋势下,在未来中国做投资的人中,尤其是在中国本土,更多的优秀投资人才,甚至是投资大师的涌现,也将是必然。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大三时,我就听说了这本讲述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的书,20xx年抽了几周时间看完了。遗憾看到这本书看到得太晚了。

  这本书有个推荐语是“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读完后确实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言论中汲取很多智慧。

  第一个智慧,是头脑的智慧。芒格从小就显露出高智商。智商是成功的硬件之一,普通人至少不能糟蹋自己的脑子,比如不要熬夜玩手机。

  运用智慧去把手头的主业做好,是非常重要的。记得书中有一句,芒格招聘学生的时候,最看重学生的成绩。

  多说一句学历的事情,芒格最后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但是第一学历不是那么好的学校。本科毕业后入伍了一段时间,之后申请进入哈佛用了关系。

  可以通过学习增加智慧,芒格喜欢读人物传记,尤其是美国富兰克林总统的人物传记。我记得之前看过,字节跳动张一鸣曾经也喜欢看人物传记。我看过某些人物传记,对人物的美化过分了,学不到多少东西,但是《穷查理宝典》讲芒格就不错,我也准备多读一点人物传记,选择经典的去读。

  第二个智慧,是投资的智慧。鉴于芒格的工作就是投资,工作的智慧也包含在其中。这里面包含非常多的内容。令我印象深刻的,总结起来是,跨学科学习建立自己用于思考的几十个重要模型,重视价值的实现而不要寄希望于低概率事件的发生,热爱你的工作并不断投入。书中的观点我会重看一遍,并梳理总结。

  当然这部分实际上是芒格作为一位杰出的投资人,大家看这本书最想了解的。我挑一些点写:1、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少数几只股票的投资。说明投资要抓大放小。2、芒格写道他们买股票是投资公司,在我看来,从持股比例和估值方法等方面看,他们更像是在做股权投资。很多人浪费了大量生命关心股价波动的白噪声,从绝对收益看不如从价值出发去看公司。3、不好的投资就要及时止损。芒格他们收购某公司后发现行业已然不景气了,但是为了老员工的就业等原因,他们坚持开了下去,最后亏了很多,关厂止损。4、芒格投资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企业的科技水平。白酒不能兴国,但是白酒厂确实赚钱。同一行业的高科技公司,也优先选盈利能力强的。5、金融行业,以前最重要的是会计能力,会计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明,现在数学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三个智慧,是生活的智慧。芒格的生活观念是很保守的。我欣赏芒格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点,一是很稳,他的节奏很稳,而且欲望总是保持在能力范围内。二是重视跟人的连结,找靠谱的人合作。三是他关注社会的发展,社会责任感强(主要是对美国的责任感)。

  最后,以一个他的观点结尾,也许不是这本书里的,但是我很受用: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首先自己要是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优秀的伴侣都不是傻瓜。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

  受限于成书条件,有以下问题:

  1、系统性差,内容零散、重复,专业性强篇幅短等原因,对结论的分析不足,小白阅读有困难;

  2、和写沃伦的书相似,我们读到结论,但只见冰山海面以上部分,背后复杂的分析方法不得而知;

  3、基于以上情况,读后很多智慧论述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阅读只能“感受”,距离“掌握”还有很长的路,见仁见智。

  尽管如此,读者可以收获:

  1、投资市场分析,要采用多种思维分析模型,即检查清单。学院派就缺乏多元化思维,尤其缺乏心理学的分析,“铁锤人思维”。

  2、逆向思维,在抛出你的观点时,自己要先反复证伪;

  3、对于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捡烟屁),进一步发展出投资成长型企业,长期持有。由此减少摩擦成本,多年不清算产生税款“资金池”。伯克希尔公司另一大资金池是保险公司浮存金;

  4、做诚实的人,痛批华尔街的投机行为和靠摩擦成本赚钱的基金经理,痛批新会计准则为赚灰金保驾护航;

  5、大量有趣的心理学案例和寓言故事,提出关注金融行为学;

  6、书后又推荐了一大堆好书。

  最后,芒格和沃伦不同,他的生活不只是赚钱,要更有趣一些,也是个幽默的人。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有人说《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投资圣经,而在我眼里,它是一本“学习圣经”。我用三天的时间,通读了全书。在第一遍阅读中,我重点关注的是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因为,我非常好奇查理是怎样通过自学掌握心理学的,并且我也很想自学心理学。

  在此,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而我做出这个“选择”只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有用。因为,对我而言,向聪明人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而巴菲特又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相信他的合伙人——查理也是非常聪明的人。而且,在我最近阅读的资料里,《穷查理宝典》曾被多次提及,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本书里到底传授了什么样的智慧

  通过阅读,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五个关键词:问题、大量阅读、逆向思考、检查清单、经常使用。正所谓,水滴石穿,重复的力量无比巨大,全书都只在不断重复这五个关键词,这就是大道至简。

  简单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

  爱因斯坦说,“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我也喜欢追求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所以,我想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分享我的收获。

  第一个层次,我初次看到了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查理说“如果你轻车熟路地走上跨学科的途径,你将永远不想往回走,那就像砍断你的双手”。

  查理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事实上,他在自己的“检查清单”中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

  查理最喜欢的反面案例就是“铁锤人倾向”。他说,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并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查理喜欢把人们的观念和方法比喻为“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为什么不换呢?大多数人永远舍不得他们那些较为没用的旧工具。有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

  第二个层次,我切身感受到思维习惯的强大力量。

  首先,解决问题是生活的核心。查理有儿童一般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查理之所以学习心理学,最初只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去思考“邪教”的问题。因为那些邪教通常只需要一个长周末的时间就能够将完全正常的人转变为被洗过脑的行尸走肉,并长期让他们保持那种状态,查理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次,逆向思考,也就是反过来想。查理最喜欢的一句妙语“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哪里啦”。其实,这就是查理的人生追求,他在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简单的说,查理一般会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采取的行动。事实上,他只是不想成为一个愚蠢的人,为此他不断地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后恰好成了大家眼中的聪明人。

  第三,经常使用“检查清单”。查理知道人类有“不用就忘倾向”,也知道重复的力量,所以创造了核对“检查清单”的终身习惯。他不只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同时也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我看来,他所说的正确方法就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第三个层次,我再次意识到学习方法需要不断学习。

  查理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我看来,查理是一个典型的终身学习者,他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带着问题学习,不断寻找错误判断的案例。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查理习惯于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如何避免。比如,他用自己总结的25个心理倾向列表作为一张检查清单,完美解释了人类误判心理如何在麦道公司飞机乘客撤离测试中一步步推动了惨剧的发展。同时,查理还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长,他真的喜欢讲那些结局很悲剧的故事,这也是一种重复使用错误案例的智慧。

  二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查理说,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所以,他完全无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界线。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简单的说,我们必须经常使用所有可以从各个学科的大一课程中学到的概念,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不会受到限制。最关键的是,经常使用所有概念,查理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当作“检查清单”,并在作出决策前反复核对。

  三是大量阅读,向比自己聪明的人学习思维方法。查理喜欢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有用的思维方法,帮助自己避免犯一些自己所处年龄段的人容易犯的大错。比如,查理虽然没有上过心理学的课程,但它通过《影响力》等书学到了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最后还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了25种人类误判心理倾向,并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使用,他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查理说,你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这就是我读完《穷查理宝典》后所有的收获,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兔子坡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