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加减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分数啊分数

  看看那学生的脸上明媚的太阳吧,想想你给他们带来了喜悦,你一定十分欣喜,但是,看看那边的学生脸上阴阴不散的乌云吧,你又为何给他们带来伤悲

  你高兴的时候,给同学们一个90分、100分;你不高兴的时候却又给同学一个70、80分,同学们有的恨透了你,有的却喜欢你,这到底是为什么

  70、80分的同学,难道你看他们不顺眼?90、100分的同学,难道你喜欢他

  罢

  分数啊分数,我到底该怎么对你呢?80、90分,我都考过,这叫我怎么对你呢?对你发火?对你欢笑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够正确的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法设计:

  指导法、探究法。

  学法设计:

  练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课件出示)

  1、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一样的,基本上有哪几个

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3)++=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4、教学例2

  (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注:带分数中的整数与分数分离时,如果这个数是负数,那么分离得到的整数与分数都是负数,例如.

  【总结升华】计算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必须先审题,分析特点,寻找规律,然后再去计算.注意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举一反三:

  【变式】(1)(2)

  【答案】

  解:(1)

  =

  (2)

  类型四、去括号和添括号

  4.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或添括号正确的是

  A.8﹣(10﹣21+5)=8﹣10﹣21+5

  B.﹣[5﹣(﹣1)]=﹣5﹣+1

  C.﹣2﹣7﹣+1=﹣(2﹣7)+(﹣1)

  D.15﹣3.25+20﹣1=15+(﹣3.25+20﹣1)

  【答案】D

  【解析】A、B两项是去括号,而且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正确的是A.8﹣(10﹣21+5)=8﹣10+21-5;B.﹣[5﹣(﹣1)]=﹣5+-1;C、D为添括号,C项正确应为﹣2﹣7﹣+1=﹣(2+7)+(-+1)

  【总结升华】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原则,添括号时,括号前是“+”还是“-”是根据需要自己添上的,括号内括什么也是可以决定的

  类型五、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5.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上午营运都是在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2,+5,﹣1,+10,﹣15,﹣3.

  (1)将最后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出发地多远?此时在出发东边还是西边

  (2)若汽车耗油量为千米,这天上午小李共耗油多少升

  (3)若出租车起步价为8元,起步里程为3千米(包括3千米),超过部分每千米1.2元.问小李今天上午共得出租款多少元

  【思路点拨】第(3)小问行程+5,计算得8+(5-2)×1.2=10.4;同理行程+10计算得8+(10-3)×1.2=16.4;行程-15计算得8+(-15-3)×1.2=22.4

  【答案与解析】

  解:(1)﹣2+5﹣1+10﹣15﹣3=﹣6;小李距出发地6米,此时在出发西边;

  (2)(-2++5+-1++10+-15+-3=36(升),则这天上午小李共耗油36升;

  (3)由题意得,每次行车里程的出租款分别为8,10.4,8,16.4,22.4,8,

  则小李今天上午共得出租款为8+10.4+8+16.4+22.4+8=73.2(元).

  【总结升华】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大胆分析和设想.

  举一反三:

  【变式】从王刚周日卖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每股涨跌(与前一天比较)

  +4

  +4.5

  ﹣1

  ﹣2.5

  ﹣6

  +2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2)本周内最高价每股是多少元?最低价是每股多少元

  【答案】解:最初的股票每股为27元,则:星期三收盘时每股价格为27+4+4.5﹣1=34.5元.

  图表可知本周内最高价应该在星期二,最低价格在星期五,分别算出这两天收盘时的价格就是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和最低价.

  在星期二时每股价格为27+4+4.5=35.5元,即本周内最高价每股为35.5元.

  在星期五时每股价格为27+4+4.5﹣1﹣2.5﹣6=26元,即本周内最低价每股为26元.

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日记

  11月3日星期三阴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余数呢?余数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然后余下来的那个数。不过余数不能大于除数,如果45÷5=8……5或者46÷5=8……6的话,它的除数是5,而余数等于5或者大于5,就可以再分一组。

  首先,傅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有一串彩灯,它每一组的顺序是由红、黄、蓝、绿、紫的排列,然后问我们第3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个彩灯呢?我做出的答案是这样的:35÷5(它每组不同颜色彩灯的数量)=7,没有余数,那它就是最后一个颜色——紫色;第42个的话,42÷5=8……2,余数是2,那么它就是第二种颜色——黄色。

  接着,傅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三(2)班有53个人,他们一起到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人,请问要租几条船?这道题可就简单了:53÷6=8……5,不过剩下的5个人不能忘记的,还要一条船,不然剩下的5个人就没船坐了,所以要8+1=9(条)船。

  余数的作用可真大,如果碰到不能整除的数,不用余数的话,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来。

  12月25日星期六有雨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月17日星期二晴

  星期二下午地三节托管课的时候,苏老师在课室对我们说明天旅游的要求,也对我们进行分组。

  苏老师对我们说:“明天要去旅游,我们班45个同学都去旅游。那么,要分成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小组6个人!”有一个同学不假思索地大叫着。老师对那个同学问:“是吗?”那个同学知道自己说错了,正在仔细地想着。我和其他同学哈哈大笑,然后胸有成竹,十分肯定地说:“平均每个小组有5个人!”“对了!明天去旅游就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老师对全班同学说。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明天去旅游会有什么美丽的风景映入眼帘。还不时地想起了下午第三节托管课的那一件事。其实,想那一道题,根本就没有难度,45个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平均每组多少人?可以又快又准地口算出每组5人,45÷9=5(个),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是45,份数是9,直接将这两个数相除就得了,验算5×9=45(个),口诀五九四十五。

  你们看!这道题格外简单,一丁点难度都没有!数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时常陪伴着我们。

考试加分法

  考试,除了老师可以加分,我也可以加分,你想学吗?那就往下看吧!

  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有一次,第二天就要考试了。由于作业太多,写完作业都要9点了,复习不了数学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作业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考试完毕后,老师很快就把试卷改完并发了下来。试卷反躺在桌上,我看试卷上面写了个“6”,然后,我紧张地又打开卷子,看见后面还有一个“0”,那时,我心想:这一定不是我的试卷,我平常都考七,八十分的,我把试卷翻了过来,看了名字,是我的,我好失落!无奈,我把试卷上的错题改成正确的。我想:有什么办法加分呢?改分?可扣分的地方太多了。加分?又不知道什么题可以加。想啊想,我想到办法了,我复习好试卷,到明天就跟老师说试卷不见了,重考就可以了。我想了一下,觉得就这方法好。

  回家后,妈妈问我:“儿子,试卷呢?老师说发了。拿来签名。“我说:“妈妈,老师说我的试卷明天发。”之后,妈妈就没问了,我复习了一次又一次。

  第二天,老师说交试卷,我跟老师说:“老师,我的试卷不见了。”老师愤怒地说:“重考!”并把一张空白试卷给我。我充满自信地写完卷子给老师。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试卷改了。我看了看试卷,哇,100分!耶!回家后,我得意洋洋地把卷子给妈妈签了名。

  哈哈,你也想用这方法吧?但是,请不要一直用到大学啊!

新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一、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

  -(-)-(-)+--+

  +--(+)+(-)-(+)

  -(+)-+-+-+--

  -(+)++++++++

  +++++-+-+++

  15---(+)-(-)

  二、应用题

  (1)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

  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有2平方米的硬纸板

  210张,可以做这样的硬纸盒多少个?(不计接口)

  (3)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

  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4)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

  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

  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5)做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6)一根铁丝可以围成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这根铁丝也可以围成长为10厘米,

  宽为8厘米的长方体,如果要在长方体外面糊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7)一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的2个抽屉,至少需要

  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8)一只鱼缸,棱长和为280c其中,底面周长为50c右面周长为40c前面

  周长为50c这只鱼缸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图,从四个角上剪去边长是10厘

  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一张长方形纸,长96厘米,宽60厘米,如果把它裁成同样大小且边长为整厘米的最大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可以裁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11)王师傅找到一块长72厘米,宽60厘米,高48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王师傅把它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的体积最大,不能有剩余,可以锯成多少块

  (12)用一个数去除52,余4,再用这个数去除40,也余4,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13)五年级同学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人数在40和50之间,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正好缺一人,五年级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14)有一箱卡通书,把它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多出1本;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也多出1本;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还是多1本,这箱卡通书最少有多少本

  (15)有两根钢管,一根长25米,一根长20米,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使每根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几米?一共要锯几次

  (16)有一块长40分米,宽25分米的布料,现在顾客要求把它裁成正方形小布块(不能有剩余),块数又要求最少,那么裁成的正方形的布块面积有多大

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姓名得分

  一、填空:(20分)

  1、+表示8个加上6个,和是。

  2、计算+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不同,所以要先才能直接相加。

  3、35分=时80c小时=日

  4、1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2。

  5、在○里填上“>”、“<”或“=”。

  ○1.8○-(-)○-+

  6、把3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7、比米长米的是米。

  8、一根铁丝长米,比另一根短米,两根铁丝共米。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第二天运走它的,一共运走这批化肥的。

  11、把,5,5.43,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二、计算(5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

  2、解方程:(16分)

  X-=X+=X-=+X=

  3、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2+3-4-(+)

  11---+0.56-(-)

  4、文字题(8分)

  (1)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2)减去,再减去,结果是多少

  五、解决下列问题(30分)

  1、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3、粮店原来有吨大米,卖出吨后,又运进吨。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

  4、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5、一堆沙有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吨,还剩下多少吨

  二、填一填

  1.里面有个,再加上个是1.

  2.都是自然数,如果,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为。

  3.A,B,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4.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5.把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填在下面的里。

  (1)4和6;(2)9和3(3)11和4(4)1和13

  最大公因数是;;;;

  最大公倍数是;;;;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0.8=0.12==(=

  7.+=--=+

  -=++=+

  三、选一选。

  1.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A.1B.3C.5D.15

  2.有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A.6B.12C.24D.144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2B.5C.10D.6

  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A.60个B.90个C.10D.30

  四、计算

  1.用短除法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4和36(2)39和78(3)12和30

  2.++--++

  五、解决问题。

  (1)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

  (2)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吨,第二天运走它的吨。还剩吨,一共有多少吨

  (3)用一个数去除30、60、75,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智慧冲浪:有三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80厘米和30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一、填空题:

  1.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40====

  ==

  3.分数,当x时是真分数,当x时是假分数。

  4.一根5米长的绳子,它的是米。

  5.一个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奇质数,分母是最小的偶合数,这个分数就是。

  6.在表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用复名数表示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5时30分3.06吨1千米

  7.小华用8天时间看了一本120页的课外书,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每天看页。

  8.分母是10的所有既约真分数的和是。

  9.在里填入“”“”或“=”。

  二、计算:

  ++--

  -+1-(0.85+)

  三、列式计算。

  1.4.5减去1.375与的和,差是多少

  2.一个数比7.5大,另一个数比小0.7,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3.一个数与0.75的和,减去,差是44,求这个数。

  四、应用题。

  1.一个5千克的西瓜7个人吃,平均每个人吃这个瓜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吃多少千克

  2.一本书共116页,小华已经看了86页,已经看的是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的是全书的几分之几

  3.某铺路队第一天铺铺千米,第二天铺路375千米,第三天比前两天铺的总数少千米,第三天铺路多少千米

  4.学校运来一批石子,砌花坛用去吨,修路用去075吨,还剩下吨,这批石子原有多少吨

  5、一块地,甲单独耕要4小时耕完,乙单独耕要6小时耕完,两队单独耕每小时各可耕这块地的几分之几?两队合耕每小时可耕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分数加减法中的巧算

  一)阅读思考:

  1.什么是拆分

  拆分就是把一个分数写成几个分数的和或差的形式。

  例如:

  学会了拆分,有时就可以不通分,也能较简便地解决上面的问题。

  2.观察思考

  当一个分数,分母是两个数的乘积,分子是这两个数的差时,就可以拆成这两个数分别作分母,1作分子的分数的差。b5E2RGbCAP

  也就是

  例1.计算:

  因为前面讲过,

  当时,有

  当时,有

  当时,有

  ……

  当时,有

  当时,有

  所以:

  …

  6.求下面所有分数的和:

  ;…;

  。

  解答:

  ……

  所以:

  =…+1990+1991

  =(1+1991)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二)尝试练习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4.计算:

  5.计算:

  6.求出3至9之间所有分母为2的最简分数之和。

  请做完之后再看答案!

  【试题答案】

  1.计算:

  2.计算:

  3.

  4.计算:

  5.计算:

  6.求出3至9之间所有分母为2的最简分数之和。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目标:

  1.用图形模式引导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即单位量是保持不变的道理。

  2.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20以内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20以内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或圆形教具、彩笔。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简单的分数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2/10是个1/10;3/8是个1/8;

  5个1/6是;4个1/5是。

  2.动手操作:

  (1)把长方形的3/8涂上红色,再把2/8涂上绿色。两次

  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

  (2)引入:八戒很贪吃,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真想把这个大西瓜全吃掉,这样师傅和师兄弟们就没有吃的了,于是,他把这个大西瓜平分成9份,究竟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探究

  1.多媒体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1)八戒先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

  (2)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最想问什么

  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板题)

  2.八戒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3)汇报展示:

  方法1:因为4/9是4个1/9,

  1/9是1个1/9,

  4个1/9加上1个1/9是5个1/9,即5/9

  所以4/9+1/9==5/9(板书)

  方法2:画图理解:把圆形的4/9涂上红色,再把1/9涂上红色,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3.媒体演示小亚和小胖的思考方法。

  4.独立尝试完成复习2中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8+2/8==5/8(板书)

  5.师:天气太热了,八戒忍不住又吃了这个西瓜的2/9,这样他一共吃了多少个西瓜

  (1)独立列式解答。

  (2)汇报解答方法。

  5/9+2/9==7/9(板书)

  6.观察(板书)进行思考交流:从这些分数计算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1)都是同分母分数相加

  (2)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三.巩固练习

  1.照样子计算

  (1)5/12+3/12=

  5/12是由个1/12组成的;

  3/12是由个1/12组成的;

  个1/12加上个1/12就是(/12)

  5/12+3/12==(/12)

  (2)8/15+7/15=

  2.你能计算下面各题吗

  1/7+3/7=3/15+4/15=

  3/8+5/8=1/10+3/10+5/10=

  3.一张包书纸,先剪下1/4包语文书,又剪下2/4包数学书。一共用去

  这张包书纸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1.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的体会或收获

  2.看书质疑。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相加

  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第二课时简单的分数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3/5=3/12+5/12=

  3/7+5/7=1/8+3/8+3/8=

  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计算。

  2.引入:多媒体课件呈现主题图:小蚂蚁距离家还有多远

  二.探究

  1.小蚂蚁距离家还有多远

  (1)说说主题图给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2)4/5米、1/5米分别是什么意思

  (3)独立尝试列式,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4)独立思考解答。

  (5)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6)汇报展示:

  方法1:画一画

  4/5米

  1/5米?米

  4/5–1/5=3/5(米)

  方法2:因为4/5米里有4个1/5米,

  1/5米里有1个1/5米,

  4个1/5米减去1个1/5米是3个1/5米,是3/5米

  所以4/5–1/5==3/5米

  2.媒体演示小丁丁和小胖的思考过程。

  师: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简单的分数减法(板题)

  3.独立尝试计算:(书上34页试一试)

  7/8–2/8

  7/9–3/9

  4.观察这些分数计算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1)都是同分子分数相减

  (2)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5.你能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得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6.自主探究:还剩下多少西瓜

  (1)媒体演示: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说出列式理由。

  (3)尝试计算。

  (4)交流汇报:

  1–5/8=8/8–5/8==3/8

  (5)练习:一张长方形纸,小巧用它的1/4做了一朵花,小亚又用了

  它的2/4做了一个花瓶,这时还剩下多少纸

  交流汇报:

  1–1/4–2/4

  =3/4–2/4

  =1/4

  或:1-(1/4+2/4)

  =1–3/4

  =1/4

  师:“一个西瓜”、“一张纸”、“一包糖”等,就是一个整体“1”,我们要

  把“1”进行转化为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利用“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书上35页)。

  2.计算(书上35页)。

  四.总结:

  1.说一说你的收获。

  2.看书质疑。

  板书设计

  同分子分数相减

  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五.作业

  1、练习册:订正P23,写P24-P25。

  2、课课练:订正:P38-P39,写P40-P43。

  3、预习:“分数墙”。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杜鹃花的花语

感谢家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