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水资源现状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我们的生命资源—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就像母亲那甘甜的乳汁哺着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源之于水,所以我们人类要“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让这个生命的摇篮永流不息。

  虽然说水资源是大地母亲的恩赐,但据现在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可见我们的淡水资源还是很缺乏的。但遗憾的是,部分愚昧无知的人类却把这些保贵的水资源玩弄于鼓掌之中,使其遭受破坏。

  就拿我现在居住的谢岗来说,以前的谢岗还只是一个小村落,许多农田在每家每户的门前,有的村民干活累了,就直接饮用小沟里或河塘里的水,可见水是没有被污染过的,是源于自然。河塘和小溪的水也十分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见河里的鱼儿在嬉戏玩耍。另外,每个巷子里都分布着一口井,井里的水照样能直接饮用,不仅没有一点异味,反而有一股甘甜的味道。可是现在人们从不饮用河塘里的水了,都是饮用被消毒和过滤过的自来水,因为现在谢岗工业发达了,许多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先前的那些自然之水全被污染了,十分浑浊。我国有50%的河段受到污染,就连无辜的鱼儿也难逃厄运。人类食用这些生物也会因此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水资源受污染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使水资源造成了短缺。

  其次,我们对水资源的浪费也与日俱增,比如我们学校的洗水槽,经常看到同学们洗完手后不拧紧水龙头就离开了,让水在不停地流着“泪”。还有的同学经常故意玩水,用手把水泼向其它同学,玩弄好长时间才肯罢休,这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缕见不鲜。

  水的重要性无庸置疑,所以我们不要把未加工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沟里,有些脏水可以循环利用。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等等,还有不要把脏东西丢进海里,要给海水留下冰清玉洁的身体以及给海生物一个良好的生存家园。如果没有水,我们就不可能享受到现在的美味佳肴,就没有我们喝的可口的饮料,更加没有世间的万物,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地球这个可爱的家园。

  如果再不保护好水资源,那么最后一滴水就可能是我们的眼泪,所以大家要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保护好这个地球上的生命之源——水。

地球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身体含有70%的水,只要失去2-3%的水,就感到不适或者发生疾病,一旦失去10%就有可能死亡。

  水资源不是无限的,其中能饮用的淡水更是微乎其微,只占不到4%,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深层地下水和冰雪水,都很难开采。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也经不住人口众多的折磨,中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属资源稀少,被联合国列为水资源匮乏的15个国家之一。

地球之水哪里来

  在太阳系里,地球是颗得天独厚的天体,它离太阳不近也不远;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有稠密的大气层和丰富的水资源。据计算,地球上的水的总量达到145亿亿吨。它广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江河湖海是它们的故乡;地下、大气、岩石和矿物中有它们的踪影;甚至在所有生物体中,水几乎占有它们组成物质的三分之二。

  水使地球生机盎然,水使地球生命能繁衍生息,水带来了人类文明世界进步。当人们放眼宇宙时,才发现地球与其他行星比较起来,是那么特殊,地球是唯一拥有液态水的行星。那么地球之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与生俱来的吗

  很多人这么认为,地球之水与生俱来。太阳系形成假说——星云说认为,地球和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均起源于一个原始星云——太阳星云。太阳星云的物质由三类组成:一类是气物质,包括氦和氢,占总重量的98.2%;另一类是冰物质,包括水冰、氨、甲烷、氧、碳、氮和氢的化合物,含量约为1.4%;再一类是土物质,主要包括铁、硅、镁、硫等重元素与氧的化合物,它们的数量在星云中只占0.4%。太阳星云起先是非常疏散的。在有引力的作用下,大的物质吸引小的物质,最后在中间形成了太阳,周围形成行星。在行星演化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心天体——太阳热力和引力的影响,气物质、冰物质和土物质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它因距太阳远近不同而不同。地球离太阳较近,所以它主要由土物质组成,也有少量的冰物质和气物质参与。其中参与组成的冰物质就成了地球上水的来源。

  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水除生与俱来的外,还通过自身的演化而不断地释放。例如在火山活动区和火山喷发时,都有大量的气体喷出,其中水蒸汽占75%以上。还有,地下深处的岩浆中,也含有水分,而且深度越大,含水越多;除此以外,和地球同宗同祖的陨石,里面也含有0.5~5%的细微水分。由此可以证明,在由土物质组成的地球中参与了一定数量的水。然而,随着人们对火山研究的深入,有人发现,火山活动时释放的水,并不是新生的水,而是渗入地下的雨水。科学家是通过测定这些水的同位素以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因此这种有根有据的说法无疑对“地球之水与生俱来”的假说是一种挑战。

  是太阳风带来的吗

  为了寻求地球之水的渊源,有人把眼光投向了宇宙。他们说,地球之水的主要来源是在地球形成之后,从宇宙中添加进来的。

  1961年,有一位叫托维利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假说。他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太阳风顾名思义就是由太阳刮起的风。当然这种风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叫作带电质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达每秒450千米,比地球上的风速高万倍以上呢!当太阳风向近地空间吹来时,绝大部分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层阻挡在外,少量闯进来的高能粒子马上被地磁场捕获,并囚禁在高空的特定区域内。

  托维利认为,太阳风为地球作出了有益的贡献,那就是为地球送来了水。这话该怎么理解呢

  托维利经过计算指出,从地球形成到今天,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的氢总量达1.70×1023克。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1024克的水。这个数字与现在地球上水体的总量145亿亿吨十分接近。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氢和氘含量之比为6700∶1,这与太阳表面的氢氘比也十分接近。因此,他认为地球之水是太阳风的杰作。但是,反对这种意见的人提出了质疑:水虽有可能来自太空,却也在不断地向太空散逸。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水蒸汽分子会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分解,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由于很轻,极容易摆脱地球的束缚,飞向行星际空间。据计算,它的逃逸数量与进入地球的数量大致相等。因此,他们认为,如果地球之水光靠太空供给,而自身没有来源的话,地球不可能维持现有的水量。是太空冰球提供的吗

  地球上每天都在接纳天外客人——陨石。这些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大部分是石陨石和铁陨石,但也有一些是冰陨石。加入地球“家庭”的冰陨石究竟有多少?它们对地球之水的贡献如何?人们从未注意过,也许认为它们的数量微乎其微,无足轻重。

  不久前,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提出一个论点。

  原来,弗兰克在研究人造卫星发回的图像时,对1981~1986年以来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图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在圆盘形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大约存在2~3分钟。这些小黑斑是什么?经过多次分析,否定了其他一些可能之后,他认为这些黑斑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撞入地球外层大气后破裂、融化成水蒸汽造成的。他还估计,每分钟大约有20颗平均直径为10米的这种冰球坠入地球。若每颗可融化成冰100吨,则每年即可使地球增加10亿吨水,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历史。这么算来,地球总共可以从这种冰球上获得460亿亿吨水,是现在地球水体总量的三倍以上。即使扣除了地球历年散失掉的水分,和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为矿物和岩石所吸收,以及参与生物体组成的水之外,仍然绰绰有余。地球之水来自天外冰球的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受到了挑战。一些研究者在对旅行者二号航天器拍摄的大量照片研究之后,否定了大量冰球飞入地球的看法。因此,地球之水从哪里来还没有定论。

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都无法生存。而我们,也就不会拥有如此繁荣的大家园。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可在看似源源不断的水流中,真正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少得可怜。

  在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水的。每天,我们洗漱需要水,饮食也需要水,水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生活:离不开水!

  记得在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我家突然接到一个通知:“今天上午9:00~晚上7:00要停水。”我们来不及洗漱,就连忙拿东西储水,九点钟到了,停水了,可是,才储畜了几盆水。这么多水,要维持家中三个人的一天用水,还真为不易。首先,一家三个人要洗脸漱口,一共就用去了一盆水,(平时,三个人至少要用三盆水。)当我正要将洗脸水倒掉时,妈妈连忙制止我,指着旁边的塑料桶,说;“把水倒在桶里,一会儿还可以冲厕所呢!这就叫作‘废物利用’。”我点点头,马上照办。没有想到,“紧急时刻”还真有不少节约小窍门呢!这时,平时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早上,当我用满满一盆水洗了脸时,便毫不犹豫地倒了。现在想起来,可真是浪费啊!洗漱完毕,自然是该做饭。这可也用去了不少水:要洗菜、煮饭、打汤……我在那时才发现,在人们生活中,是绝对离不开水的,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条件。

  一天,就这样紧巴巴地过去了。七点,水来了,望着哗哗直流的自来水,心中顿生感慨,水与我们的息息相关,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没有了水,我们生活的秩序不就全打乱了吗?可是平日,我们用水没有节制,这样下去,将浪费多少水资源啊!

  缺水:全面告急!

  我突然心血来潮,走到电脑前,查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我国居然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缺水:全面告急,用水:逐年增长,水质:不容乐观。”看着眼前的数据和资料,我无言了。

  有人说“浪费一滴水,无所谓,我们不缺这一点水,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流出来了。”可真是这样吗?实际水可没这么多!

  别忘了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滴水,那就是人类的眼泪。”人类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国家为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财力。那么,我们大家也要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节约每一滴本不该浪费的水吧!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I~Ⅲ类水质要求。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下去,究竟还有多少水是我们能饮用的。

  排污:冲破最后防线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左右,在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约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计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市累计形成了近600千米的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分布很广泛,全球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而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上水的储量也很大,约140亿亿立方米,其中94%分布在海洋中,不可能直接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所利用。据联合国1977年的统计,全球的淡水储量仅3.5亿亿立方米,而这些淡水资源中又有多少能被人类利用呢?统计表明,分布在南北两极与高山冰川积雪、永冻土底冰层及深层地下水等难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99.66%,因此,只有占淡水总量的0.34%的淡水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它们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0.007%。这表明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确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淡水资源虽然有限,但绝对数量还是不少,人均占有量也有几百万立方米之多。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经常闹水荒呢?原来,淡水资源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多水的地区,如东亚、南亚,大量的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白白流归大海;而干旱的荒漠地区则极度缺水,如埃塞俄比亚、苏丹、南非、肯尼亚等地区。以我国而言,内蒙及大西北是极度干旱地区,黄淮海地区也是十分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再加上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耗水量急剧增加;城市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饮用水大幅度增加,致使全世界60%的地区供水不足,很多国家闹水荒。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中国黄河的频繁断流,长江冰川面积的逐渐缩小,大量水土流失等,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考。我国人均水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量的1/4,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利部水资源司郭孟卓司长在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粮食、石油和水确定为三大战略资源。正如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此会上作报告时所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认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洞察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意义重大。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短缺

  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全球水资源为14亿km3,工农业用水分别占世界用水量25%和70%。因人口急剧增长,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几年已减少25%。历来被认为资

  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400km3。目前1.33亿hm2耕地中,尚有0.55亿hm2为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hm2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2亿hm2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平均每年损失为200亿元,同时断流也给沿黄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2,减少耕地300万hm2,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

  4.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但是我国现行水价偏低,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尽管进行了多方面和大量的改革,但水价调整力度远远不够,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地水费标准只达到测算成本的62%,农业水价还不到成本的1/3;水费仅占居民日常开支的0.3%左右。水价格的低下,使之与其他商品相比,比价十分不合理,许多家庭支付的水费占家庭生活支出费用的比重越来越低,每人每月的水费不足500g大米的价值。黄河流域水价更是偏低,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四省区的引黄灌区水费标准仅为6厘-4分,引水渠道水价更低,下游引黄渠道1000m2黄河水的水价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城市用水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场自来水公司的分析,90年代初,北京市自来水公司的组织较全,据计算北京自来水的综合成本为0.53元/m3,但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仅0.30元/m3,商业和机关、建筑事业,一般旅馆和招待所的水价为0.45元/m3,大饭店、高级宾馆的水价为1.00元/m3,自来水水价低于实际成本,导致自来水公司连年亏损,政府补贴,这一方面影响了公司制水的积极性“制水越多,售水越多,亏损越多”,另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损耗量高出发达国家两倍。同时由于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

  二、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1.水资源产权管理混乱

  按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水资源归国家、全民所有。这种安排在传统体制下必将会演化为国家拥有归属权,国家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使用权的结果。现实情况下国家这一所有者代表经常缺位从而导致对水资源使用者的管理不完善,表现在使用者无偿占有或使用水资源,对破坏、严重浪费水资源的使用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在存在水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使用权数量是根据使用水资源的效率原则来配置的。然而在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水资源使用权数量的配置则难以体现效率原则。由于现行水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有效的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水资源谁就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权,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辅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作用。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经济合理性依据,难以实现其最优配置,难以有效地调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2.水资源的价格机制不合理

  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在相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认识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所以尽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

  3.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

  第一,工业布局的偏差。首先,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如企业过度集中,企业类型和规模未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进行调整和控制。其次,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如将一些对水资源危害严重的工业项目设在城市水源上游,

  此外,许多城市的饮水水库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搞成旅游度假村,造成城市饮用水因水源污染而发生困难。再次,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又加大了水资源消耗。

  第二,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工业污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每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约已占废水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但是我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城市还没有污水处理厂。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数量不足以及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存在着问题,全国约有90%以上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而与此同时,世界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平均为90%。

  第三,乡镇工业的盲目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对生态问题的忽视,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1.建立健全明确的水体资源管理制度。目前应建立健全国务院直接领导、按流域进行管理的水体资源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综合管理有关水资源的各种事务:制定和贯彻执行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全国性水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计划;组织对全国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并定期公布。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国家及各级水利部门要遵循水量与水质并重、资源与工程一体化的思想,高效地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加紧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制定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控制地下水超采,保护濒于干涸的重要湖泊和风景游览区的涌泉以及防治水污染。

  2.加强水资源产权管理,对水资源使用部门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国家应凭借所有者身份对水资源使用者征收水资源补偿费或水资源占用费和水资源税,以期对使用者占用的水资源价值的补偿,使后代不至因为上一代的水资源耗竭而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同时还可促使使用者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

  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4.完善水资源的价格机制。水资源价格机制的完善是一渐近的过程,国家应切实把“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作为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原则,尽快实现完全成本化:以防洪等社会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维护费用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用于供水、发电、养殖等多种经营、能产生效益的水利工程,其供水成本由商品水补偿,促进“以水养水”。当然还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承受能力、当地的资源状况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5.调整缺水地区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要尽可能少上或不上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淘汰耗水过多的企业,扶持符合当地水资源政策的企业。

  6.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确定一个最优污染水平。在确定了这个最优污染水平之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污染控制计划,根据河流的水质现状和自净能力将污染控制标准分配到各地。(2)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国家应通过对如排污许可证适用的范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违反排污许可证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排污许可证内容的修改、限制条件的增加和撤销、颁发许可证的程序以及许可证的有偿转让等内容从法律、法规上加以明确规定,以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使之有效地发挥减少污染、防治并举的作用。(3)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管理。(4)从整个区域或流域出发,把水量、水质和水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在建设流域性水利工程设施时,要考虑清水与污水的比例关系;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把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统筹考虑;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后的用途及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采用多种处理途径。

  7.塑造节约用水的制度。在农业用水方面,塑造利用农业节水的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为此,首先要培育灌溉水市场。其次是推动作物节水技术创新、培育节水技术市场;再次是应重构包括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等四个子系统在内的节水农业技术系统;最后,由于我国版图较大,农用水资源丰缺并存,故可以在灌溉农业区推广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的模式和旱作农业区推行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的不同的节水模式。在工业用水方面,塑造利于工业节水的制度,建造节水工业。为此,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实行节水考核制度,对于定额以内的用水,采用较低的费率;高于配额的用水,则按分级提价的原则,收取较高的水资源税、费。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可允许企业对节水部分进行有偿转让,以促进节水成本低的企业率先节水,从而带动整个工业向节水方向迈进。其次是严格实行用水许可制度。目前无证开采,超量开采比比皆是,为此应加大投入,搞好执法检查。在城市用水方面,塑造利于城市生活节约用水的制度,加强生活用水的

  节约管理。首先应使生活用水的价格合理,起到激励节水的作用。生活用水水价的确定应更多由市场、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参与制定,其价格不仅要包含制水、供水成本和合理的利润,还要包括污水处理费用。其次应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最后,利用公共传媒在全社会广泛进行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教育,使节约用水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路,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给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中国有四百多座城市供水不足,一百一十多座城市严重缺水,三点二亿农村居民用水安全没有保障,全世界十一亿人用水困难,每年一百八十万儿童死于不洁净用水。今年三月以来,中国春耕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制约。

人类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3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世界水日作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17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2017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偏低,成本和水价偏离,政府实行亏损补贴。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至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至6厘,300吨黄河水的价格顶不上一瓶矿泉水。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水费涨价,刻不容缓,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节水课。实施工农业和民用水配额制,限制无节制的用水。加大污水再利用力度,这既节约了水资源,也利于环境保护。检查水管、龙头,防止滴漏现象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六年级世界水日作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地球的水资源

  近年来,地球的水资源一天一天的少了,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滥用水资源,让可以循环使用的水成为一次性“筷子”用完一次便倒掉或排进臭水沟,成为废水。虽然,已有许多人参加到保护水资源行动中,可大多数是小孩子,他们的建议常常遭到大人的不屑一顾或批评,所以,水资源才日易减少,这都是大人的无知所造成的啊,小孩子的无知是纯洁的,是没有任何邪恶的东西的!

  在此,我向浪费水的大人表示抗议,也警告大人们:看看地球吧!保护地球吧!不要再因为你们的无知而毁了地球!!!

地球的资源—水

  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也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可是人类却根本不在乎这些,只是口头上说什么“水很珍贵,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不要浪费水”。可是,人们一旦落实到生活中,那清澈的自来水,却一点也不起眼,想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因此我对水的流失情况而进行了调查。调查:水资源的利用与供需矛盾。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也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得最多的资源,现在人类每年消耗的水资源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资源,全世界用水量达3万亿吨。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就拿我家说,每月用水是3吨,合每天用水0.1吨,也就是100千克。

  分析:因为现在每人都有钱了,水费也不贵,所以水的价值在他们眼里已是一文不值,就认水白白的浪费掉,一点也不觉得惋惜,另一点我觉得是因为不会利用水,比如说洗脸呀,洗菜呀之类的水,人们就会把它直接倒掉,而不会把这些水利用起来冲卫生间,如果每次冲卫生间至少也要用5升水,每人每天节约一次,全国13亿人口就能省下65亿升水,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还有一点,就是人们总觉得省水要几十吨几十吨的省才是节约,要是一升一升一毫升一毫升的省没有多大的意义,可是反过来说,1000个毫升就是一升、1000个一升就是一吨,所以,我们省水从一点一滴的省水比几十吨几十吨的省,更具有现实意义。建议:我建议水利局和房管局订制一分《节省水资源避免浪费情况合同》,就是让房管局要求开发商,在盖楼房的时候把各家各户的厨房的下水道和卫生间里洗衣服、洗漱的下水管道连接在一起,一起流向一个埋在地下的大水箱里,然后,再从大水箱的另一个端口连出许许多多的管道,再通往各家各户的卫生间里冲洗便池,然后从便池的下水道再接一条下水管通向田地,这样不光省了水,还省了城肥公司用车拉车来拉去(也省了石油资源),我知道这样做需投入大量资金和许多精力,但是如果一次投入建设好,可以一直这样用下去的话,可能省下的不光是水费,省的更多的而是地球的资源——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见习自我鉴定

登岳阳楼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