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及答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我国着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

  作文预测2: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作文预测3:李立三做自我批评

  20世纪30年代,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时,推行“左”的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后来,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多次自我批评,还以自己为例教育别人。有一次在部队作报告,讲完那次路线错误后,他大声问听报告的人是不是都认识李立三,许多人说不认识,他指着自己说:“我就是李立三。希望你们从我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的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

  分析: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我批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负责。

  话题:“正确对待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名人的勇气”

  作文预测4: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分析: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话题:“治学贵在勤奋”“痴”

  作文预测5: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填空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全国卷II):​风采,其实恰如其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2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作文体现出了更加务实的风格,三个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这在立意的难度上就有所降低,比如去年的(2014)动物园禁止游客喂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今年的三个材料一个是锐意创新,一个是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最后一个是为了梦想努力和把美丽都带给别人。这三个命题的角度和前些年相比都比较务实了一些。往年的题目大多数都是根据材料多角度分析,提炼中心等等方法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考生的。今年的题目简洁明了,并且与社会现实结合的更加紧密。

  创新,务实,奉献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我们当今社会目前也正最缺少这三个核心的价值取向,今年的作文题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国家的发展更加契合,体现出了今年作文题目务实的一点。

CET4指南:完形填空的测试形式

  1)最初的测试方式是按固定比例来删词,即在一篇文章中,每隔一定数量的单词(一般为5~11个单词),有规律地删去一个单词或短语,有规则地留出空白,让考生来填;

  2)与第一种类型相似,但所有答案已经全部给出,只是排列无序,不规则,让考生......

如何做英语的完型填空练习

  一、前期准备近几年,英语考试中的完型填空题已基本不考纯粹的语法题,而是测试学生对词汇在特定语境中含义的理解、词的用法、习惯短语及句型的掌握、以及全篇文章的把握与理解。同时考查上下文的通顺连贯、逻辑推理、英美国家风俗习惯与文化背景等知识。对此,我们必须在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厚积薄发。这样做练习时,才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二、应试对策传播者曹杨二中英语教研组长肖心认为:

  1、通读全文,了解大概首先将全文快速阅读一遍(如较难,看不懂,须再看一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因为根据格式塔的心理学理论,我们在处理文字信息时,不需要听到或看到全部的信息内容,而是根据部分信息,就能理解文章信息大意。这就是编制完型填空的理论依据。

  2、抓关键词,启迪思维在对全文有一个基本了解后,第二步要着手选词填空。选词的诀窍是找出关键词,使上下文能合理、通顺。近几年试题中的完型填空的四个选项的设置都有很强的干扰性,语法上都几乎正确,但从词义上或上下文中唯有一项为最佳选择。这时选词主要依据是上下文中提供的信息。有时要选的正好是关键词。那么我们还是根据该词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仔细推敲,就不难选出正确的词。3、难词斟酌,二次完成近来的高考试题的完型填空的第一句不设空,就是为了提供学生一个背景或情景,便于学生读懂全文。但学生在第一遍填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词怎么思索也分辨不出,似乎都可以,这时切不可胡乱选一个词,因为选错一个词会影响后面一大片。我们不妨就暂时空一下,继续往下做,也许后面有提示,即使没有任何提示或线索,我们也不急。在全文有把握并填好后,再读第二遍,因为全文已基本填好,提供信息会更多,原来模棱两可的词往往会迎刃而解。

  三、后期积累在每次做好完型填空后,有一项很重要的积累工作。即把已做好的完型填空原来做错部分仔细研究,认真思考:为什么这一空我选错了,把上下文再读一遍,找出原因,是文章没有看懂,还是这个短语不认识,若是句子结构复杂而没有看懂,那么就把这个句子记在笔记本上;若是短语或习惯用法不知道,也把这些记在笔记本上。通过做练习学到一些东西,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反之,做了练习,不做笔记,没有积累,就跟没做差不多。

  用上述方法,再经常做些完型填空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积累,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精心填空法

  精心填空法,指精心选择词。给“半命题”。作文题填空补缺,使之成为“可写性”强,难易适中,便于自己驾驭的文题的审题方法。半命题作文题的空缺部分的位置,或前,或后,或中间,或两头。填空补缺时,首先要对题中提供的词语进行分析,弄清这些词语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命题的独特要求;接着进行联想和思考,搜寻出与已命出的那部分题有关联的人、事、物、理;然后精心挑选词语填补到空缺位置上,使填好的题目是最有意义的,文是自己最能写好的。

  例如文题《忘不了那次_》,审题时,先分析已提供的词语:“忘不了”,即永远记得,它提示应写成记叙文;谁“忘不了”呢?当然是“我”,所以文章该用第一人称写;“那次”,表明是以前的某一次。概言之,这个文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记叙“我”永远记得的一次活动或一次发生的事情。接下去就需要想一想,以前哪一次活动或哪一件事使“我”忘不了呢?是登山、辩论会、夏令营,还是考试、说谎、挨打

  在经过对自己生活积累的仓库所作的一番搜索后,再比较二下,挑选出最有意义又是自己最有把握能写好的某个材料来写,并用恰当的词语填进题中的空白处。运用“精心填空法”审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填补出自己较为喜欢、能够驾驭的题目。但必须注意:所填词语应在意义、语气、语法上与文题中的原有词语保持一致,不能填使行文十分困难的似是而非的词语。

做好填空三秘诀

  一、注重文章首句,把握正确步骤

  做完形填空题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文章第一句往往是全文的关键句,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大致了解全文的概貌和作者的立意。它往往提供了全文的中心信息。第一句一般不设空,考生应该充分利用此句的标示作用,并将它作为一个解题的突破口,据此展开思维。细心阅读了第一句后,应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体裁、背景、内容、结构,以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对空格部分也作猜测。这种快速阅读必须在三分钟内完成。

  2.逐句细读,确定选项。掌握文章大意后,逐句分析,根据上下文意义,选择语法正确、词义贴切的选项填入空格。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文脉走势和作者口吻,不能单纯地凭语法知识解题。

  3.校对检查,更改不合理、不贴切的答案。这是做完形填空题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考生容易忽视的步骤。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所选答案的合理性。如果没有上下文信息的依托,就缺乏合理性。有时一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对的,但最贴切的只有一个。符合文章内涵、符合作者意图的才是最贴切的。

  二、逻辑贯通,搭配遣词

  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题已没有单纯的语法题,必须借助于上下文理解才能正确解题。每道题在文章中都能找到信息依据。文章都是前后联贯,符合逻辑地向前发展延伸的,因此在解题中必须把握文章的走势,揣摩文章字里行间的意义,选择与作者思路或意图相吻合的选项。例如:上文有因为,下文必然有所以;上文有其然,下文必然有其所以然。上下文从两个对立的方面阐述,中间可能有一个转折词;上下文都从同一角度阐述,中间有可能有一个并列连词。如果用一些形容词修饰一个人,用and连接形容词,那么这些词必然都是褒义词,或都是贬义词。如果用but连接形容词,必然是一部分是褒义词,而另一部分是贬义词。做完形填空题必须首尾相顾,甚至文章的最后一个空格也要联贯上文所有的内容。例如: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ⅰ)最后一题如果选a、b、c意义都对,同学们听了作文后确实“兴奋”,也很“满意”。但此文的主题是笑,以前吃意大利面条时在餐桌上大笑不已,后来写作文时“我”为了好笑才写,现在同学们捧腹大笑,“我”不动声色地笑,所以d项laugh才是最佳答案,这既是总结全文,又是点睛之笔。

  完形填空的题目有40%涉及到搭配遣词。在设置题目时,拟题者会在搭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充分考虑考生可能进入的误区,设置迷惑选项。有些选项填上去似乎符合上下文,语法也对,但搭配欠妥,不太合理。这种搭配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形容词与被修饰名词的搭配、副词与被修饰动词的搭配、介词短语搭配、动词短语搭配、固定短语搭配等等。

  三、先易后难,善于返回定论

  完形填空题的总体难度是较高的,但20个空中,容易失分的也仅有四、五个题。大多数是中档题和低档题。因此,在解题中要注意解题速度,不可为一道难题苦思冥想,耗时太多。应该绕道而行,先做下面容易的题目,将有把握的空填上。填上所有的容易题,也缩小了思考范围,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当20题已经做了16题时,剩下4题就可以从容应答。有的难题一时难下定论的,这时必须读下去,在下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后再返回定论。有时上文已选定某一项,但下文解题中,发现上文那个不妥,不符合联贯逻辑,也必须返回定论。不善于返回定论,就难以做好完形填空题。

  除了按照上述三个原则解题外,平时对基本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基本知识扎实,阅读理解能力较高的基础上,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技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产生最佳效果。

英语完形填空题应试策略

  一、题型特征完形填空是全国各地中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一般占分10%—15%。题型特征是:一篇短文中间留10—15个空格,每个空格给出4个选项,要求从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由于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法、句法、习惯用法等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他们对短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因而难度较大。

  二、答题思路与技巧由于完形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要做好完形填空题,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应试心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1.充满信心,沉着冷静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十分重要。有的同学尽管英语基础不错,但由于平时做练习时有“偏食”的习惯,即喜欢做基础题,怕做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因而在考试中遇到这类题目时就会感到压力大,信心不足。同学们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一定要充满信心,沉着冷静,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答题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减少失误。

  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笔者在中考监考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没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的情况下就急忙边阅读边依空选择。这是一种不良的答题习惯。而且那些错误的答案会在大脑中先入为主,在复查时很难发现,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两遍,掌握其大意,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

  3.形意结合,前后参照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有些同学之所以失分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顾此失彼。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然后再从形式上(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前后参照,连贯考虑,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4.先易后难,迂回解题做完形填空时,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在题号前标上记号,先绕过去做下面的题目。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帮助理解。这样,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5.全文贯通,复查核定做完题目后,要仔细复查核定。复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1.不看已选的答案,再把所有的题目做一遍,然后看看两个答案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再仔细比较鉴别;2.把答案代入短文细读一遍,看所选答案是否与短文整体相吻合,再把每个空白处与它相对应的4个答案一一对照。

  三、中考题例分析(1998年浙江杭州)

  阅读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21—3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保留原题号)

  Henry,hestillcouldn't21it.

  "Never'llsitnexttotheboy'sthebestat22,"Henrythought,"and23hisans"

  Thedayoftheexa,andHenrysatnextoAllan,'sans,theteachersaid,"Well,boysandgirls,I'vedecidedtogivearedstartothestudent's25for'llgivethestarto,ho,26t,HenryandAllan,gotthe27grade."Aftera"ButI'vedecidedtogivethestarto28thisti"

  Henry,"ButIgotthesa,

  "

  "That'strue,"theteachersaid."Ho,Allan'sans'Idon'tkno,but30'NordoI.'"

  21.A.retellB.ans

  22.A.EnglishB.

  23.A.checkB.copyC.keepD.choose

  24.A.neverB.al

  25.A.hardB.easyC.unusualD.i

  26.A.ifB.thoughC.untilD.because

  27.A.lo

  28.A.AllanB.HenryC.nobodyD.anybody

  29.A.afraidB.angryC.pleasedD.

  30.A.hisB.'

  【答案与简析】首先通读全文,了解短文大意:亨利数学不好,甚至当老师再次讲解所学知识时,他还是听不懂。但是他不以为然,他决定考试时坐在数学最好的学生旁边抄人家的答案。考试那天到了,亨利坐在艾伦旁边。艾伦是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亨利仔细地把艾伦的答案抄到自己的试卷上。考试结束后,老师说,他决定把红星奖给分数最高的学生。然而,他很难决定把红星奖给谁,因为亨利和艾伦两人都得了最高分。过了一会儿,老师接着说,他决定这一次把红星奖给艾伦,因为艾伦的第6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亨利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老师从这个答案得知亨利的答案是抄袭艾伦的)。

  21.由于亨利数学不好,尽管老师再三讲解,他还是听不懂,故此空应选D。22.亨利的数学不好,所以他决定考试时坐在数学最好的学生旁边,故此处应选B。23.根据句意,亨利想抄袭别人的答案,所以该题应选B。

  24.根据上文,艾伦在班上数学是最好的,因而他的数学成绩总是第一,所以此空应选C。25.由于两人成绩相同,老师很难决定把红星奖给谁,所以该题答案为A。26.下文是老师很难决定把红星奖给谁的原因,因此该空应填because,故答案为D。27.由于亨利的答案是抄袭艾伦的,所以他们得了相同的分数,故该小题答案应为C。28.下文说亨利听了老师的决定后不服气,说明老师决定把红星奖给艾伦,故答案为A。29.亨利和艾伦的分数相同,但老师却把红星奖给了艾伦,亨利听了很生气,所以此空应选B。30.亨利的第6个问题的答案是“NordoI”,故此答案应选C,yours=yourans。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第一讲题目怎么命——一篇“美文佳作”,肢解“七零八落”

  要弄明白一个东西“是什么”,就要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做好完形填空,就要对其命题过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轻松躲避出题陷阱,选出正确选项。就如同那句话,“你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

  完形填空所选语段的原型是一篇地道的完整的英语美文,是命题组的老师为高考命题所需绞尽脑汁从中挖去若干词汇所为。“完形填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填空”,使一篇被挖出若干空格、肢解得“七零八落”的文章恢复其原来完整的模样。

  第一步:选文章

  首先命题组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英美国家杂志或网站上寻找一篇千词左右的文章,然后改造成一篇难度和长度都很合适的、适宜于挖空的二、三百词的语言材料。该语言材料在选材和体裁上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

  1.选材

  从题材来看,高考完形填空题的选材新颖、时尚,注重知识、文化、教育与品位有机结合,符合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题材广泛,涉及人物故事、教育、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例如2014年浙江卷“老师无意中的表扬却使学生改变很大”;2014年北京卷“老师帮助一位小女孩获得同学们的认可”;2014年湖南卷“妈妈通过教孩子熨衣服,使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棘手之事”;2014年重庆卷的第二篇“要入乡随俗”;2014年广东卷“就父母与孩子们的关系进行讨论”等。

  2.体裁

  从体裁来看,高考完形填空题通常以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为主,偶尔会出现议论文或说明文。以2014年高考为例,除了广东卷考的是议论文、重庆卷第二篇考的是说明文之外,其他省份考的都是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

  第二步:挖空格

  命题组找到了合适的文章后,就要准备动手挖去一些词汇,确定供考生处理的空格的位置,挖空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文章首句一般不设空

  首句一般不设空,目的是让考生迅速进入主题,熟悉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首句一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等,这些元素实际上给我们理解原文和选择正确答案限定了范围,指明了方向。

  In2012,Ihadjustrecoveredfor'sconferenceinOrlando,

  时间人物事件地点

  2.依照词汇的再现和重复挖空

  (1)挖空的词大多是未挖空词的再现和重复

  一般来说,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单词和语句共同构成一张语义网络。在这个语义网络里,很多字词都有不同形式的再现和重复。命题组的老师根据文章上下文构成的语义场,选取那些重复的词,那些在其他地方有或明或暗提示的词。有选择地找出这些词,将它们挖掉,供考生处理的空格也就出来了。

  [示例](2014·山东高考)Soin1887,sheappealedtotheManitobaLegislatureto__38__alicencetoherbutthey,too,tte__39_continued__dfouryearslaterattheageof73.

  In1993,77yearsafterher__40_death__,a

  38.B.donateC.issueD.sho分析:选C命题人之所以挖38空是因为下文40空后有“a”,38空的issue正是此句中“issued”的词汇复现。

  (2)未设空的文字一定是重要线索

  一篇二、三百词的文章挖空后,不能影响到考生对全文大意和主旨的把握。为了保证题目可解,待选空格的内容实际上必须要在保留的残缺不全的文章中给出提示,这就是命题者遵循的“重复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每一个空格所对应的正确选项应该在文章中其他句子或段落中有所再现和重复,“重复原则”是完形填空解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重庆高考)AlsobecautiousaboutexpressingangryinSoutheastAsiajust

  34.B.concernC.interestD.vie

  分析:选A命题人之所以挖此空格,是因为34空后的句子“GettingangryinSoutheastAsiajust”为本空的解题提供重要的线索,即gettingangry是一种情感(e)。

  (2013天津高考)AsIheld’shandsonenight,Icouldn’thelpbutnoticetheircalluses(老茧)dstellthestoryofhislifeasa16,includingallhisstruggles.

  3.利用语法和固定搭配挖空

  高考完形填空虽然以考查上下文语境的理解为主,但是也会偶尔结合语境考查语法和固定搭配。

  [示例1](2014·天津高考)It__25__Istartedtoappreciatethetoughchoicesshehadto__26_balancing__fa

  25.B...that

  分析:选D25空考查的是强调句型,故用that。

  [示例2](2014·山东高考)While__21_nursing__herilleldersisterthroughouttheyears,Charlottediscoveredshehada(n)__22__in

  22.B.interestC.opinionD.voice

  分析:选B22空考查固定搭配haveaninterestin“对……感兴趣”,其他三项后面一般都跟介词of;若和in搭配,in应在名词之前。

  第三步:拟选项

  1.正确选项是唯一的

  这条看似显然的规律也能对解题有所帮助。例如在四个选项中其中两个选项是一对同义词或近义词,那么这两个选项就可以同时被排除了。这条规律我们称之为“同义必同错”。

  [示例](2014·山东高考)__34_applied_for__adoctor’slicenceinbothMontrealandWinnipeg,but__35__.

  35.B.refusedC.bla.fired

  分析:选B从词义来看A、C两项属于近义词,都有“惩罚,责备”之意,这两个选项为同义选项,故可以利用“同义必同错”规律把这两项都排除掉。

  2.各选项的语法形式是一致的

  语法形式一致,一般指的是词性或词形变化一致。例如同是四个动词,或四个连词,或四个形容词的最高级,或四个过去分词,或四个名词的复数等等。

  [示例](2014·浙江高考)

  25.ofB.InspiteofC.Apartfro.Asfor

  26.B.enviedC.pleasedD.criticized

  27.B.constantlyC.recentlyD.obviously

  28.B.self-doubtC.self-pityD.self-defence

  29.B.observingC..regretting

  分析:25~29中5个题的选项的词性和语法形式完全一致。

  3.三个干扰选项之间的干扰程度各不相同

  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选项时,并不是随心所欲,是经过缜密设计的。从语法或单句看,干扰项与前后文字都可以形成搭配,对考生具有一定的迷惑作用。一般情况下,有两个干扰项较容易排除,剩下的一个干扰项则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是误选率最高的一个。一般解题时,我们都能较轻易排除两个选项,在剩下的两个之间反复斟酌改来换去,最后往往选的是那个干扰项。为了尽量避免干扰选项的误导,应该在读文章的时候就先进行大致地分析推理,之后再看选项。尽量不要直接把选项一一带入阅读。

  比如,有时候一对反义词或表示相反概念的词同时出现在四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很可能就在其中,这就是所谓的“反义多一对”。

  [示例](2014·福建高考)Soit__40__thatIstoodinchurchonerecentSunday,videoca,and__41___-year-oldfathers__42_before__risingtoplaythepianoinhisveryfirstrecital.(独奏会)

  40.B.satisfactionC.strengthD.disappoint

  分析:选B选项Bsatisfaction(满意)和选项Ddisappoint(失望)为一对反义词,本题可以利用“反义多一对”规律排除A、C两项。

  所谓的规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其实,任何技巧都是对现象的不完全归纳,任何有针对性的规律都有局限性。况且“反规律”、“反技巧”也是命题者着重研究的问题之一。过度依赖“规律”,只能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做题时要充分考虑“大环境”,注意文意和语法有机结合;再合理分析“小环境”,先“完义”再“完形”,在不影响全局的前提下达到“互补”。

  第二讲文章怎么读——看似“残缺不全”,实则“信息暗含”

  由上一节内容可知,虽然一篇完形填空挖出了很多空格,变得“残缺不全”,有很大的阅读障碍,但为了解题的需要,文中保留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和关键的解题提示,正是保留的这些信息和提示给我们指明了解题的方向和思考的范围。如何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利用上文提到的“重复原则”解题,这就是如何读文的问题。

完形填空答题的技巧

  1、首先读懂文章的首句,把握全篇,弄清文章要讲什么。

  完形填空一般没有标题,读懂第一句很关键。第一句一般不留空,是个完整的句子,整篇文窜的信息从此句开始。因此读好第一句不仅能够把握文章要讲什么内容,而且也可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因此,考生最好在读完第一句话后,不要急于看下一句,而是应先根据首句内容,对下文所要出现的故事进行一下推测,这有利于靠近作者的思路,避免走弯路。

  2、先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理清各种角色。

  记叙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作者对这些角色的态度各不一样,即使同样—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作者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描述。

  3、理顺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

  记叙文的多项选择式完形填空题多半以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正确把握文章的发展顺序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选择答案时可以先理情人物的关系及各自所做的事情。

完型填空的答题技巧

  1.首先迅速阅读一遍短文,了解文章大意、结构、以及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如果时间不多或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边阅读边做题。对不需要上下文、相对独立的考点(如固定词组,主谓搭配,词义考察等)可马上选择正确答案,对需要上下文的考点(如连词,动词时态等)则暂时跳过,等看完整段或全文后再选择。

  2.语法题:完型填空中有相当一部分考题是语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做出正确选择。语法包括时态、语气、非谓语动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分句、主动被动及惯用法等语法现象。

  a)时态:对完型填空中的时态题的判断,可以根据表示时间的信息词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表时间的词有:since,before,after,already,everysince,foralongti,yesterday,in1992,no

  b)语气:考生认为困难的是对虚拟语气试题的判断。此类试题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带有表虚拟条件句或短句的词语在问题句中,如,if等,另一种需要根据上下文或逻辑关系来判断。

  c)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使用范围。分词作定语和表示原因、时间和伴随状语;不定式作定语和表示目的和结果状语。动名词可以做宾语、主语、表语或介词宾语。因此做非谓语动词的试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词的固定用法,牢固掌握必须跟动名词的动词和必须跟动词不定式的动词也是很必要的。

  d)替代词:英语中替代词很多,既可以用来替代单词,也可以用来替代词组、短语或句子。常见的有do,so,one,ones,yours,theirs,this,that,those,he,it,they等。完型填空题借用其语篇优势,常设有此类题。考生做这类题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搞清所替代的内容是什么。

  e)词组、习语和习惯用法:对于这一类选择题,不能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判断。因此平时的日积月累就十分重要。只有熟悉其意义和用法,才能准确迅速地做出判断。

  3.词汇题:完型填空的词语题一种是词义辨析题,另一种是单纯的测试词义的题。要做好词汇题,考生应掌握词汇的内涵、外延和语法功能,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异。

  4.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类试题,第一要掌握表示过渡的连接语的用法和含义,如because表示因果关系,but表示转折关系等。第二在没有过渡语的情况下,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英文翻译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