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品《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四、林洙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然而有的时候,男人只有一个,女人却有许多。

  我佩服林洙的胆量。

  面对二十七岁的年龄差,她毅然决然抛下“右派”的前夫,心甘情愿的把青春埋藏在这个暮年的老人——梁思成——手里。没有鲜花,更没有祝福,犹如一只拖着黑线的风筝,残残飘上天空。如果说林徽因给了梁思成一段男人的青春,那么林洙就是他暮年的棉袄。当春天消逝,人们总会穿上棉袄。

  是啊,白头偕老,人之常情。然而又有几对白头偕老的夫妻呢

  有人骂徽因的沾花惹草,有人骂林洙的不忠贞,有人骂思成的移情别恋。然而,这些事故,又有什么是真的对,真的错呢

  有人喜欢懂得,有人喜欢慈悲,而我,独喜欢林洙一样的拖着长长的黑色尾巴的风筝,因为有残缺的,才是完美的。

  五、唐瑛

  爱糖。因为甜是永恒的秘密。

  唐瑛,糖一般的美人,她学会了先爱自己,在来让别人爱。

  “南唐北陆”,两大名媛,然而唐瑛却全然没有陆小曼神经质的自恋与抓狂。她淡然面对人生,面对父亲给他的一次次指令。她没有疯狂的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爱情,因为那对她不重要。

  一代美人,千秋瞩目。

  她轻轻静静地来到这个世界,接收最“苛刻”的名媛式教育,然后毫无悬念不负众望地成为名媛,两次婚姻后终究轻轻淡淡地离开。

  一世名媛,无限辛酸。

  时光易逝,岁月易老,容貌无常存。学会爱自己,让那颗甜甜的糖永远散放馨香。

  是的,我爱糖,更爱她背后的甜味芬芳。

  六、王映霞

  日落红霞。

  郁达夫给了映霞一段如梦似幻的爱情,然而那曾经许下无数誓言的浓密爱情却被一个个简单的小小的误会拆得支离破碎。

  是了,誓言多了,便成了谎言。

  郁达夫抛弃了为他生三子的孙荃找了王映霞,给她钱,为她建房子,捧她在手心。然而最终却因误会两次说她红杏出墙在报刊上闹得满城风雨。

  是了,爱起来是热烈,恨起来是凄凉。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十三个字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爱情与婚姻的悲哀。

  当映霞结束了这段与郁达夫闹剧般的婚姻后,与钟贤道白头偕老。两人没有多么热烈似火的追求,却是淡定从容的爱。2019年,映霞的生命终止,她的笑颜,全为贤道。

  哦,是了,爱是从容,不是舍命。

  七、江冬秀

  温柔与剽悍,哪个更爱

  有些人面对丈夫的出轨,选择了忍让,于是,小三得逞了,自己成了被刀子扎穿的人。而江冬秀却不。她拿出了一个作为妻子的威严,她用剽悍的行动直接驱赶着“小三儿”,也挽回了丈夫。她确确实实行使了一个妻子的权益。

  人生一世,如何与心爱的人相伴到老,是一个永恒的没有答案的课题。你永远不能说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样就能成就永恒,因为人不是物,心是会变的。

  但江冬秀用她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另一种偕老与爱的方式。

  他若踏上歧途,不要犹豫,因为他是你的,所以,去,把他拉回来。

  事实证明,冬秀成功了。

  这朵火一般的木棉,在冬日飞雪中,依旧剽悍着独属于自己的爱的绽放的方式!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书香气的女子读后感

  “生活不是传奇的参照物,而是一碗真真切切的白米饭,没什么滋味却必不可少,用肉身对照传奇,结局是与传奇一起灰飞烟灭。”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以张幼仪的婚姻来开头,而不是别的更有名气的奇女子的来开头,这里我猜测可能是因为这个张女士的婚姻经历可以很好的表现作者观点。张幼仪的婚姻很有代表性,没有什么过错的她,在刚刚生完第二个孩子被当做糟糠抛弃,历经三年,在他口中成了“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

  这个所有人的观念中都应该被温柔相待的的女子,事实上却被徐志摩摒弃,但是确是因为他的摒弃,而使她奋发、自立,进而使她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成功的优雅的女士,迎来了新的婚姻人生。

  整本书的思想大概就是,以民国的各个奇女子的事迹,以片面宣扬共性,即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不会生来如何人生际遇同理如何。有的出身高贵,却活出了下半辈子的邋遢,有的思想单纯善良却被嫌弃愚笨被当做厌恶的自由的枷锁。作者以这些例子向我们推出一个共性,人生如何全部是自己的业障,跟自己的出生家庭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人只有独立自主,时时刻刻思想保持清醒、独立才不会被遗忘,才能够过出自己希望的人生,才不会在垂垂老矣的时候后悔自己的选择。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觉得自己18岁到27岁之间看的那些言情小说是多么的片面肤浅。那些书中经常出现的是男女主仅仅是因为那一面之缘、一段充满特色的第一次寒暄或者一场初夜就能够被当做生命来宠爱,这样的爱情曾经多么的被我所羡慕!然而这些虚幻的故事,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只可能存在于童话世界,而现实中的你你我我是绝对不可能遇到的,因为生活本身是由很多繁琐的细节构成的,并不全是风花雪月,多的是蝇营狗苟。所以姑且去过自己吧,不要管别人的婚姻多么的耀眼璀璨,可能那些璀璨背后,还没有自己的温暖又酸辣有味!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书笔记

  每个甜蜜的女子背后,大多有一个宽厚男子的默默扶助;每个圆满男子的身边,也少不了一个宽容女子的无声支持。

  熟女们再也不会拧巴,她们明白与世界握手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最重要的是,她们懂得弯腰。

  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情,去体谅,周遭的不得已。

  人类最魂牵梦萦的情感,不是“得不到”,就是“已失去”。

  珍爱自己。

  生活忍受是过,享受也是过。任何情境下,心中泯然愁苦和怨毒,懂得从每一个细节呵护自己,纵然暂时被人生冷落,我依旧是自己的珍宝。r

  这才是永远的美人真正的底气。

  一本民国时期女名流的情感寓言。灵魂带有香气的女子,坚强如张幼仪,洒脱如陆小曼,女神林徽因,敢于追爱的林洙 ?赵四小姐,珍爱自己如唐瑛,平等相处的江冬秀,舍得如黄亦梵,保护幸福的孙用藩,才女张爱玲,真诚如苏青,乱世中去追梦的宋庆龄,改造爱情的宋美龄,女性独立孟小冬,旺夫的福芝芳,无私如王明华,懂得付出的于凤至,温馨如许广平,努力的胡蝶,充满勇气的胡友松,姻缘完满的潘素,无声如孙多慈。还有我不太喜欢 ? 过度依赖的萧红,重爱情如阮玲玉,于徐悲鸿不知进退的蒋碧薇。

  读灵魂带有香气的女子,让灵魂带有香气吧。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读书笔记

  喜欢优美的文字,但我从来不是一个能读长篇小说的人,但却想养成多读书的爱好,所以初用微信读书,我选择了一眼就吸引我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以此来勾起我对阅读的浓浓兴趣这一点李筱懿的这本书完全做到了。

  该书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讲述了26位女神的情感历程,独具慧心的通过每个女神的小故事,传授着自己的情感心经。在这本书?我大饱眼福,看到了太多家世显赫,后台强硬的人;看到了我眼中不一样的女神——林徽因;同时也看到了那些我曾钦佩的名人才子如:徐志摩、胡适、梁思成、张学良、鲁迅、梅兰芳、徐悲鸿,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另一面。的确当读到随和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对待自己的结发妻子却残忍至极,甚至不惜追到柏林,对孤身一人在德国刚刚生下二儿子的张幼仪说: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我不能相信他是那个曾经写出“你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我的波心”温柔且多情的人;我无论如何也勾勒不出那个为人们称赞的谦谦君子;再也不能对他这个人有丝毫的喜爱,无关文字。有书友说不要用道德评价爱情!只是,不爱一个人是一回事,肆意伤害一个人却是另外一回事。从当年被丈夫讥讽为“小脚与西服”厌恶至极的女人,一边带着幼子在异国生活,一边进入德国高校读书到后来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创立云裳时装公司,再到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中再次提到这位“前妻”时,却赞叹: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得到那个曾经无比嫌弃自己的男人的真心褒奖,这背后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坏感情是所好学校!

  当读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林徽因:抛却完美女神的光环,她其实是脾气暴躁的女子,体弱多病,极度自恋,姑嫂龃龉,婆媳寡淡,说起话来不留余地毋庸置喙,是个有文化的话唠。我才意识到我一直喜欢的她只不过是想象中的她。但是所有这些,梁思成如同欣赏她的优点一般,全都接受了。再到后来梁思成对林徽因种种表现,我感受了他的体贴人微,“诚心诚意”。可是,看到心思不定的成,我不由明白——曾经的款款深情也可以转移她人,曾经那份悸动的心也会为别人而跳动。善良热心的林徽因假借营造学社有一笔专款之名,用梁思成的存折帮助林洙与程应铨完婚。只是,林徽因不曾想到,林洙再次使用梁思成的存折时,是以妻子的身份。原来以为深情不会辜负,情真自会不减。

  读到胡适的花边新闻,我不曾想到原来初高中课本经常提到的文人也会有用情如此不专的一面,如何与这样的人,相伴到白头,真是个不容攻克的难题,但江东秀做到了,其实她较其他25位女神而言,她的才情真心拿不到台面,但是我也由衷佩服她,也佩服她的识大体和善良。

  读到张廷重对黄逸梵的固执的爱,我以为这样的情感会长存,没想到有了孙用蕃现世的陪伴,黄逸梵这个前生的梦影也会日渐模糊。原来,感情是这么脆弱的东西。

  读到苏青,人生总是板着面孔告诫:适者生存。

  宋美龄——爱是欣赏,亦是改造。作者的婚姻观原来竟也是这么通透:“婚姻是一个彼此看透、重新评价对方的过程。当两性的神秘与成长的青涩褪去,当爱上爱情本身的时光溜走,当两个人无限靠近坦然裸裎相对时,彼此的爱是否依然存在或浓烈,取决于双方内心真正的默契程度,取决于双方智慧是否势均力敌”。而现实生活中,多少夫妻,在耗尽一生地做彼此的差评师,没有一对夫妻,在谈一辈子的恋爱。

  孟小冬与梅兰芳,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在婚姻的轨迹里同行七年,却在26岁和39岁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孟小冬,43岁时嫁给了63岁的杜月笙,成为杜公馆的五姨太,他懂得她的心境,了解她的苦闷。可是,他很小心地把这份“怜惜”藏在心底,他深知她这样“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孤傲女子。绝不会轻易皱一下眉,叫一声苦,倘若贸然流漏出同情和怜悯,她一定会羞赧至极愤然而去。

  对于梅兰芳的原配王明华,我不曾理解她的无悔付出,我只觉这样太傻太傻!她同样也出身京剧世家,她不仅尽心尽力操守家务,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身兼他的“造型师”和“经纪人”,曾经,为了避免生育的拖累全心陪伴梅兰芳的演出,不顾劝阻做了绝育手术,儿女的离世让她跌到人生低谷。她看到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婚姻像从前同她一样美满,她只能选择离开,留下也只是徒增悲痛。

  痴情不过于凤至,那个张学良的发妻;那个半个多世纪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直期盼着和少帅重逢的女子;那个一生为张学良的自由,下半生幸福奔走劳碌,却落得孤身一人长眠于洛杉矶玫瑰公墓的女子。张学良,你不觉得你亏欠这个女子太多太多吗?作者李筱懿的这句话是对的——他如果爱你,即使你十三点,他也能从你脸上看出孩童般的纯真,以及毫无矫饰的热情。

  一代文人,那个我们曾无数次读过他的作品的鲁迅,然而他对待感情也是婚前婚后两种人。正如张爱玲写的那样: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也许,真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吧!

  谁又能否认蒋碧薇对美术大师——徐悲鸿得理不饶人的胡搅蛮缠,除了充满了辜负的愤满,不是因为当初彼此爱的太深呢?没有那么深的爱,哪会有那么深的恨

  愿我们每个女孩子都能做一个内心笃定的女子。拿得起、放得下、立得住,自信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们也要做个有内涵的女子,花在饱读诗书上的时间不比保持身材短,用在规划人生的功夫不比梳妆打扮少,如此,方能塞进零号礼服,拾掇起一身仙气。记得,每个女神,都活的很努力!

  爱情生来不平等。

  你爱他,不畏朝云暮雨,不惧晚来风疾,甘心为他守得云开见月明,可与他,却恰是要苦苦挣脱的铁栅牢笼。

  他爱你,无需你明眸善睐,不必你长袖善舞,情愿为你撑起一片艳阳天,只不过,你是他需要的那个刚刚好的人。我希望我们都是别人的蜜糖,而非砒霜。希望每个温暖如春的女孩子都能被时光善待,希望我们身边每一位平凡努力的好姑娘,都能碰到那个我们彼此刚刚好的那个人,从此深情不被辜负,牵起彼此的手一生细水长流的把风景看透。

  也许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一直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也许现在还没找到,但女孩们一定要相信,茫茫人海中,一定有一个男人,他会爱你如同他自己的生命!一定会有这样的人,他不在这儿,就在那儿,你终究会找到他!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后感

  自我理解为一本民国女性爱情故事集合,不到五百页的书看了快七个小时,无可置疑看得很慢,细细品味着这26位女性的生活和情感。

  有柔软细腻、有悲恸愤慨、有年少轻狂、有暮年慈悲、有缄默无言、有铁齿铜牙等等,每一位女性的故事里都少不了男人的参与,也就是少不了爱情的光照。说男人需要女人的塑造,女人又未尝不会因男人而改变。

  故事中有幸福的结局,有悲壮而纠结的遗憾,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的感情,想要寻求幸福满足的生活,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不因其他与爱无关的情感而勉强自己去爱,才能获得单纯的幸福感。

  想起《蒂凡尼的早餐》拜金女霍莉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嫁个有钱人,追求金钱、身份、地位,貌似在追求幸福与自由,其实是把自己困在寻找财富的牢笼里,命运赐给她的或许不是物质的丰腴而是精神的满足,辗转反侧最终还是和作家保罗在一起简单幸福。

  不把自己困在一定要找到那个Mr.Right才是幸福的归宿牢笼里,也不做“低欲望”一族无所求,在有或无的时候都应该纯真、乐观、积极的生活,不依赖也不孤寂,静静做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读后感

  这两天,四妹和我都在看《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她看的比我稍许快些,闲聊的时候我就问后面还写到了哪些女子?小糊涂蛋说好像有江青,我立马嗤之以鼻,怎么可能有江青,正在质疑呢!

  三妹走过来说江青是灵魂没有香气的女子,所以这本书不可能提到她!我当时就觉得三妹说的好经典啊!像张幼仪、林徽因、唐瑛、于凤至……这些个女子,才华横溢者有,学识渊博者有,温婉大方者有,知书达理者有,玲珑剔透者有……如绽放的不同的花朵一样,各有其芬芳。

  只是女子大多数时候总会有婚姻联系在一起的时,或喜或悲又会增添不同的笔调。从赵四小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世间本无传奇,只有真实的生活中,只有绵密的烟火气中,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有扭转乾坤的力量。萧红折腾了三十一年,不知是否明白:遇到一个好男人,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很好;遇不到,一个人,善待自己,也很好。

  孙多慈以沉默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每一种生活态度选择着一种生活方式。这些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虽然苍老了容颜,但却以其特有的灵魂馥郁,芬芳了世纪之久。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文

  我是在十几岁的暑假开始学习书法的,本来学习书法的目的很功利,就是想在考试的试卷上写下一首好字,然后让阅卷的老师耳目一新,给我得更高的分数。

  但是在真正开始学习书法后,我发现自己早已经爱上了书法,将其作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书法老师,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姐姐。虽然很年轻,但是她总是对我要求很严格,她总是要求我们写字的时候将背挺直,拿笔的姿势要端正,要对每一张纸抱有敬意。当她看到我们不好好写字的时候她总是对我们说:“要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听起来就很唯美,而且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也是耐人寻味的。

  老师做到了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老师总是在课间教给我们茶道的知识,还总是喜欢在午后的阳光里抚琴,一曲古典音乐在她的指尖荡漾。在书法领域,她熟练掌握了很多种字体,可以自由切换不受拘束。她写字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一首唯美的诗。她还喜欢瑜伽,保持着良好的体型,走起路了特别的淑女优雅,成家后的老师仍然有一种少女的气质,格外让人羡慕。

  在这样有特点的辅导班的时间久了,我竟也慢慢地静下心来,再急躁的时候只要舒开纸张,涮好毛笔,端庄的做好,写一会儿字,心情就慢慢地恢复了,甚至还会开朗起来。

  见过真正优雅的人之后,我也是特别渴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的,我想,我会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我爱三毛,一个不屈的女子,我爱她的灵魂,爱她的飘飘长发,爱她来自沙漠的风尘;她,是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她,永驻我心。

  我很痴迷于三毛的文字,她的文字那么单纯,那么亲切自然,又那么深刻,总在不经意间撩动你的心弦。至今,我仍忘不了当初读三毛的书时的热血沸腾。

  通过三毛的作品,她告诉世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到什么就去做,为了心中的梦想可以不惧一切,即使是在撒哈拉沙漠那么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她也坚持了下来,而且还过得很洒脱,很开心,这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通过多番翻阅三毛的作品集之后,我了解了三毛的年少时光是多么痛苦与孤独,那个逃避去坟地读书的少女,那个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的少女。三毛的经历让我想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孤独与悲伤,大有同时天涯沦落人之感,所有对三毛的同情与理解在潜意识里积聚,以至于有一天晚上我梦到了自己来到了大加纳利岛,在黄昏下的海边,我看见三毛着一袭长裙,伫立在夕阳下朝着我笑,那一刻,我被她征服了。

  三毛与我而言,是跌落凡间的天使。她是那么地美,然而她的美却是含蓄的,她的美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乎她的气质,她的思想与谈吐都令我过分着迷;她着那一袭长裙,漫步于茫茫沙漠中,那种超然物外的魅力令我因此被她折服。她,是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她的灵魂亦带自由的香气。我知道,有很多人与我一样,深爱着这位不平凡的女子,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欣赏她的热情,欣赏她的不羁与无拘无束吧。

  是的,其实在灵魂深处,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却很少人能像鸟一样,做到了了无牵挂,所以大家都深被三毛自由的灵魂所征服吧!

  三毛,她是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那香气可能是自由的味道,亦可能是清新脱俗的茉莉花味;她单纯,可爱却又有点放荡不羁;她敢爱敢恨不畏艰苦。她的灵魂曾无数次地打动我。是她,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敢于面对生活,敢于面对自己。

  如果你懂三毛,你会发现她的好,她的善良,她的灵魂所往之处无不留下永恒的香气。

  有句话是说得很好的,“情深说话未曾讲”,对三毛的那种喜爱之情的程度之深,以及三毛的好,我的笨笔都无法写出其中的万分之一。

  啊,亲爱的三毛,如果有来生,请带上我一起流浪,带我踏过那滚滚红尘,带我重赴你的家——撒哈拉沙漠!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后感

  北京行的火车上,读完这本书。若是以前,我是不会为这样一本书花费如此长的时间,逐字逐句去读的。毕竟这也是一本经过作者筛选过滤后的作品,文字里难免带着作者的情思和观念。从行文中也会发现,越后的篇章写得越空乏,让人看得有些虎头蛇尾,睡意渐起。不过,看看这些民国名媛们的感情世界在一个新时代女子笔下如何演绎,也是有些收获的。寓言的好处就是可以警醒世人,不过到底各人悟得些什么,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正如这本书中的名门闺秀、才女佳人,各人有各人的因,各人也得各人的果,我们这些看书的普通女子,也就各得各的体悟吧!对于爱情、对于婚姻、对于人生,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无所谓对错,也就没有成败,失之东隅的,总会收之桑榆,各人走各人的路,流各人的眼泪,如此便也甚好!多少平凡普通的女子,没享受过一天的爱情和婚姻,也无人为她们记录生平,她们就像那些丛生的野草,起了,萎了,一季又一季,杳无影踪……

  读这本书的同时,读一读初中文化程度的进京打工女子范雨素的《我是范雨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品《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一、张幼仪

  如果世界上本没有爱,她还会痛吗?如果世界上不曾有过她爱的那个人,她会涕零伤感吗?幼仪的人生是跌宕的,是支离破碎的。她把自己的整个青春献给了那位诗人,徐志摩,然而换来的却是冷漠、孤寂与抛弃。她向往憧憬了一生,却换来了一张薄薄的离婚协议。或许,这就是上帝的安排。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种痛并没有使幼仪没落。她的事业之路成功至极。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她早已埋下了更深的爱。

  诗人与否,爱与不爱,合或分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爱,是制约,还是拼搏。

  二、陆小曼

  月亮般的女人。

  喜欢月亮。因为它总在没有灯的夜晚出现。

  而小曼,一个有着比月亮更美的容貌,更高的起点,更亮的光芒的女子,却活生生地被吞噬进广袤的土地,连墓碑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因为她追求的太多了。她渴望成为名媛,又想有属于自己的爱情,而“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于是她都失去了。她前半生活得太过招摇。人的一生,可以招摇的时间是有限的,她把这些时间全部花在了前半生,那么无论后半生何等努力,终究是落水杨花,无人过问了。

  但是我依旧喜欢月亮。或许她太妖娆,或许她拼命的想闯入白天却抵御不了被天明的吞噬。但我依旧喜欢月亮。人生在世,有每个人自己的活法,能在生命的末尾有所顿悟,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印上自己的足迹,或深或前,并不重要。

  我喜欢月亮。

  小曼般的月亮。

  三、林徽因

  这个世界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不可能没有女神。

  徽因如是。

  流畅的人生,流畅的爱情,流畅的女神之梦。

  多少人爱过她,爱到支离破碎,爱到痛定思痛。而她,又铸成了多少美梦的破碎,多少灵魂的无措

  但没有她,那些“仰慕者”就不会有其他企图吗?会的。

  然而千万人中,她选择了梁思成,选择了他的建筑,托付了她的一生。

  在欢喜中出生,在父母的冷淡中成长,在千万追求者中脱影,在与丈夫的甜蜜中追寻,在恶魔般的病痛中死去,但即便肉体走了,精神与爱永存。

  女神很辛苦。但她们依旧努力成为女神。因为只有这两个字,才足以与自己相配,才能够使她站得更高,好在大千世界遇上值得的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访家长意见

文明上网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