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们:

  首先我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校可以说是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已落下帷幕。本次诵读活动从前期策划到具体实施,都得到了语文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这一周来,早晚我们都能听到同学们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夜色降临后,也能听到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领读声。今天的经典诗文诵读现场展示活动,掀起我校诵读经典的高潮。  每一次大型活动,都是师生体现素质、展示风采的平台。通过本次诵读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学校有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有一批积极参与、在班级内勇于争当“小演员”、为班级争光争荣誉的优秀学生。正是由于你们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在教、学任务如此繁重情况下的辛勤付出,本次经典诵读活动才能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年级特色,一批选材贴切、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经典诵读节目脱颖而出。三年级的《三字经》,选材于中华千古流传的著名诗词,结合年级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以唱诵结合的形式展现出了磅薄气势。三年级组的《童话伴我成长》,创意独具匠心,准备充分,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实属精品。学前班的积极参与,使得全校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诗的启蒙和经典的种子。

  通过本次诵读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对各年级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选材方面。有些年级的选材与“经典”这一要求还有差距。我们举办诵读的目的,就是将五千年的中华经典文化代代传承,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悟历史、拓展思维,升华生命。六年级的选材非常贴切本次活动主题,但有些年级组的选取的材料还算不上经典。

  其次,创意方面。比起上学期“七一”的诗歌朗读活动已有很大突破,诵读成果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仍有个别年级的展示还停留于齐背诗文,形式上略显单调。

  第三,指导方面。如果教师们对学生诵读技巧指导更到位一些,更细致一些,有些节目的展示效果会更好。

  第四,参与方面。学校的每一次大型活动,是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希望大家能给每一位学生上台的机会,参与的范围更广一些,参与的时间更长一些。为了我校的经典诵读具有长效性,为以后的经典诵读与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可行的现实的基础,我再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思想要领先,行动要迅速。经典诵读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的。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在今天的经典诵读后,我希望语文教研组抓住这个良好的机会,借鉴本次活动的经验,组织语文组成员尽快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当中去,分年级规定了各年段保底的诵读篇目,并要求人人过关。态度决定高度,希望语文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立足实际,精心部署,做到思想领先,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做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我校要坚持“人人参与、普及提高”的原则,积极组织多种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健康发展。

  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要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认知的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地确定阅读内容,

  实现经典诵读的课程化、系统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保证诵读效果。要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经典的育人功能。将来要在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接受经典的熏陶,体味经典的无穷魅力。

  中华文化经典是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百利而无一害。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也陶冶了美的情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诵读诗文的积极性,为“书香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教育氛围,让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让经典诵读活动成为我校的文化品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美文

  1.《论语》(节选)

  2.《弟子规》

  3.《三字经》

  4.《春笋》

  5.《小池塘》

  6.《草原的早晨》

  7.《我真希望》

  8.《我想》 高红波

  9.《海上的风》

  10.《初冬》

  11.《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张秋生

  12.《蜂巢》望安

  13.《鸟岛》望安

  14.《乡下孩子》

  15.《小纸船》 柯蓝

  16.《旅行者之歌》 柯蓝

  17.《山茶花》郭沫若

  18.《丑小鸭》(丹麦)安徒生

  19.《日月潭》

  20.《水乡歌》

  21.《美丽的丹顶鹤》

  22.《月亮湾》

  23.《夕阳真美》

  24.《云房子》

  25.《2008,北京》

  26.《台湾的蝴蝶谷》

  27.《欢乐的泼水节》

  28.《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王宜振

  29.《砸鱼》尹正茂

  30.《雨》刘半农

  31.《做一片美的叶子》 金波

  32.《北大荒的秋天》

  33.《拉萨的天空》王宗仁

  34.《荷花》 叶圣陶

  35.《翠鸟》

  36.《我爱故乡的杨梅》

  37.《东方之珠》

  38.《海底世界》

  39.《多变的脸》张歧

  40.《往事》 冰心

  41.《带刺的朋友》宗介华

  42.《吹泡泡》 冰心

  43.《眼睛》 姜华

  44.《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45.《趵突泉》

  46.《燕子》郑振铎

  47.《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陈木城

  48.《麻雀》屠格涅夫

  49.《猫》 老舍

  50. 《桂林山水甲天下》

  51.《黄昏》季羡林

  52.《声音的温度》查一路

  53.《春》朱自清

  54.《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

  55.《圆明园的毁灭》

  56.《窗外》 马德

  57.《海上日出》巴金

  58.《夕照》李颖

  59.《最幸福的一晚》 邱红波

  60.《珍珠鸟》 冯骥才

  61.《养花》 老舍

  62.《美丽的小兴安岭》

  63.《匆匆》 朱自清

  64.《西湖的“绿”》 宗璞

  65.《山上漫步》徐志摩(节选自<<翡冷翠山居闲话>>)

  66.《富饶的西沙群岛》

  67.《提醒幸福》毕淑敏

  68.《夸父逐日》《山海经》

  69.《舍生取义》孟子

  70.《紫藤萝瀑布》宗璞

  71.《草原》老舍

  72.《白杨礼赞》(节选)茅盾

  73.《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

  74.《月光下的蛙鸣》查一路

  75.《溪流》 贾平凹

  76.《空山鸟语》郭枫

  77.《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78.《鸟是树的花朵》吴 忌

  79.《梅雨潭》朱自清

  80.《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

  81.《陋室铭》刘禹锡

  82.《爱莲说》周敦颐

  83.《百家姓》

  84.《千字文》

  85.《老子》(节选)

  86.《增广贤文》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

  小时候,我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家里家具很少,但却有一个沉重的大木箱特别显眼,爷爷好像特别珍爱它。有一次,我怀着好奇心,偷偷打开了它,一阵墨香扑面而来,原来是满满一箱子书籍。我随手拿出其中的一本书,慢慢的读了起来,开始了我第一次对经典的阅读,自此,我与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读那些经典,总是似懂非懂的。拿起《三字经》,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放下了《弟子规》,也只学会了“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不过就仅是这一点,也让我赢得了父母的夸奖,让我的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坚信了我阅读经典的决心。就这样,我被父母给“夸”上了读经典的路。

  略微长大一点后,我才明白了经典的厚重与深沉。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终于读完了《三字经》,会背诵里面许多句子。在生活中,我耳畔总会时时回响着其中“昔孟母,择邻处”的句子,于是令我自觉避开了那些坏人坏事,交到了许多的良师益友。后来,我便在岳飞的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开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习生活。

  不过,繁重的学习任务,过多的作业习题,却让我一度离开了经典的阅读。后来在一个晚上,我无意中读到了苏轼的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使我又喜欢上了中华经典中的一块瑰宝——宋词。 在阅读宋词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懂得了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的无奈。

  再到后来,我又发现了一块最大的瑰宝,那就是唐诗。《唐诗三百首》是我最爱翻看的图书,被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洒脱所吸引,被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所折服。

  在阅读经典中,我与先贤对话,与圣人谈心,从经典那里,我得到了许多的教益。回想阅读经典的过程,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滚滚的长河,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河,从远古的圣贤那里,一直流进我们的心胸。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的读书心得

  这个学期最让我开心的时刻就是每周三下午的综合实践课,我们一起打开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一起诵读经典诗文。

  从这本新书里,我认识了古代的圣贤孔子、孟子、老子......特别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老师的讲解下变得浅显和易懂,里面的一句句话都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做人做事道理。从中我知道了做学问要“温故而知新”,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事情要从小做起,从简单开始,由易到难地去做,这就是“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想到我自己平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总想着要退缩,不想去努力,我不禁有些脸红,这些话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在这本书里,我还认识了拾遗求利的乐羊子和拾金不昧的乐羊子的妻子;认识了可爱的“蜀鄙二僧”,他们让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最让我感到好笑的是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我真想对他说:不学习,不劳动,靠欺骗过日子是只能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的,最终必定成为大家耻笑的对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早上还躺在被窝里的时候,我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朗诵起朱自清《匆匆》里的开头,它让我知道了我们的日子是永远一去不复返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在这本书的第一页上写着:经典浸润人生,经典伴随一生。让我们都来诵读经典吧!我想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更多。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的读后感

  说到经典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万里长城”是世界的一个经典建筑,也有人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的一个经典传奇。在公公、婆婆的眼里,经典歌曲必然是《洪湖水浪打浪》;那爸爸妈妈对经典电影的推选当然选择《少林寺》,但经典的诗文在他们那却愣住了,答案各不相同。于是我大声地对他们说:“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为什么说它是经典呢?因为这些美文蕴藏了中华五千年的喜怒哀乐,它是中华博大精深宝贵的文化。

  我们的先人孟子写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同情心,就是仁爱的表现;羞耻心,就是正义的表现;恭敬心,就是礼节的表现;是非心,就是智慧表现。人具有这四种品性,不正说明其内心都有善良的特质吗

  读到这里,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的生活

  学校会组织同学们为“希望工程”募捐,或是为在校的困难学生,社会那些得上疾病,却付不起医疗费的人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为他们以交换读书,公益献爱心一些活动募捐。看到那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与穷困潦倒的生活,很多同学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零花钱,自己的衣服,鞋子,学习用具捐献给了他们,为那些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这就是人们的“仁爱之心”。

  犯了错,同学会羞愧,脸变得通红,这是内心羞愧的体现。这就是人们的羞愧心。

  上学的早晨,与站岗的保安,值班的老师打招呼,过年的时候给长辈跪地拜年。生活中遇到长辈,都会说“奶奶好”“爷爷好”,这就是人们的恭敬心,变现自己的礼节,是潜藏在人们心底的一种本能和习惯。

  我们虽然现在并没有明确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遇到事情,也会求助父母,老师,也会看书吸取知识,说明我们已经有要明辨是非的意识了,这就是我们的“是非之心”。

  在这本《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共收录了诸子百家经典及史传文学作品570余篇(则)。它不但将经典诗文中的精华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弘扬了中华的文明。学习这些经典美文,提高我们的修养,品味,了解中华文化文明的博大精深,他将是我们终身受益。

  这是我的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女: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评委——

  男:老君庙中学经典诵读比赛评比标准……

  (看标准)

  女:老君庙中学经典诵读比赛出场顺序

  (看顺序表)

  1

  男:我们的祖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女: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请欣赏六(3)班带来的节目《我的祖国》。

  2

  在那峥嵘岁月里,有多少仁人志士在不懈探求我们民族的出路。请欣赏71班带来的《再别康桥》

  3

  男:今天,我们的书香校园,再谱阅读新篇。

  女:本学期,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做二十一世纪中华少年

  男:请欣赏62班郭真、丁超文的诗朗诵《中华少年》

  4

  女:有一个人,沐浴风霜雪雨,服务春夏秋冬,饱尝心酸苦辣,爱在南北西东,倾注热血真情,融入真善美中,他就是雷锋。

  男:请欣赏74班刘鑫井方圆等10名同学的演讲《你,就是浪花里的一滴水》

  5

  男:少年是灿烂的朝阳,少年是祖国的明天。一百多年前,志士文人梁启超振臂疾呼,写作了《少年中国说》,今天,我们73班同学刘亚美井云飞朗诵的《少年中国说》。

  6

  女: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我们七年级开学之初就学习了《弟子规》,请欣赏78班王如梦等同学的回报演出——弟子规。

  7

  男: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面请欣赏7(7)班同学带来的《水调歌头》。

  8

  男:英雄,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女:英雄,你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男:我想深深的向你鞠躬,你已飘然远去。

  女:我想捕捉你的音容笑貌,你已安详地静卧在鲜花丛中……

  男:你远去了,却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在先秦两汉明月边关的映衬下,令我们魂牵梦绕。女: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那一声响彻寰宇的“还我河山”,至今仍震撼着历史的漫漫长河。男女:请欣赏诗七二班的朗诵——《满江红》

  9

  男: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滔滔黄河,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巍巍泰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请欣赏61班和雪莲、邹凯莉、陈梦起、阎闯的诗朗诵《中华少年》

  10

  女:五千年来,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美丽诗篇,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把春天的夜晚、东升的月亮、江上的小舟、两岸的花影一一展现给我们,给了我们无限的美感和艺术的熏陶。

  11

  男: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

  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女:明日复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男女合: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请欣赏75班姚港峡等同学带来的《明日歌》

  12

  女:有那么一根成长长的情思,拴在心头,千里万里剪不完挣不断;有那么一个亲切的声音,萦绕在梦里,千次万次挥不去理还乱。是啊,祖国,对于你,每个炎黄子孙都有着一种永远减不掉的思念,永远抽不去的牵挂,永远替代不了的爱,永远忘不了的根。请欣赏64班邹孝杰、王雨甲等同学的朗诵《我的祖国》。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稿

  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两千七百七十七周年到来之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家单位策划组织的“纪念孔子圣诞两岸六地万名中华儿女经典诵读大会。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集法国,并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如果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93年,世世界各国的宗教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聚会美国芝加哥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言》,一致推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认为这是全人类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则,并赫然悬挂在联合国大厅。有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表现出来的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在中国,犹如如《圣经》在西方,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有极强的生命力。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也,讲究仁爱,在当今所强调的和-谐社会里里显得尤为重要。孔学之道,千古流传,名扬四海。

  下面请听学生所诵读的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精彩语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基本形式是四言体兼有杂言,章法上重章迭句,反复吟咏,意味深长。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

  很小的时候,爸爸便让我诵读经典,我背诵了《三字经》中许多句子,却往往一知半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再就是阅读唐诗、宋词、背诵一些著名的诗篇。

  再大些,我的兴趣集中到了阅读历史著作,从《史记》到《汉书》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各个 朝代的历史著作,凡是能找到的,我都愿意去读,我从这些经典中感受的便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爱国之情。

  爱国之情人皆有之,因为国不仅是每个人的归宿,更是我们的尊严,国家强盛,在外国人面前就能挺起腰杆,反之,就会觉得自惭形秽。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诵读经典,也进一步培养了我的爱国之情,才有了屈原“九死犹未悔”的执着,才有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雄心壮志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才有了袁崇焕:南大撑一桩,其上有云”凌云之志。

  当年戚继光与倭寇的浴血奋战,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张浦与安南大军奋战,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他们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中,让我们仰望,让我们为之感动。

  阅读经典,仿佛让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反思了许多身边的现象。现在有些中国人以拥有外国货为荣,在娱乐节目中,是不是的冒出几句可有可无的外语,广告里产品名称明明是中文,却要加上几句英文显示自己产品的不同,真不知道让我们的

  先贤知道了,他们的做法会怎样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诵读经典的行列,好好地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爱国之情。

  与经典同行,典藏历史文化,与经典同行,传承爱国之情,让我们都加入诵读经典的行列,让民族精神早我们的额血脉中流淌。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九2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中华诵·经典诵读

  我国的文字和诗词历史悠久,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可以把它们集合起来,读一读,这会非常有意思。在读诗词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在作诗或作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然后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首诗,这首是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作者为什么有时候要借酒消愁。

  想过这些,我们便可以读懂这首诗和这首诗背后的情感了。除了诗词,还有一些

  什么的,想要读懂这些

  背后的意思,就必须要看看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他(她)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去写的这些

  诗词。这样就很容易读懂这些诗词了。如果有些很难理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然后自己想一想有什么表面意思,然后再深一步的去理解。我们国家的诗词名言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孔子、老子、孟子都是一些哲学家,他们的话都是一些很难理解的话,可是只要你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了。一些古诗也很容易理解,只要你做到上面的步骤。我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可以让人理解很多东西。只要你理解它们。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个人发展计划

跑马溜溜的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