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沟通,从心灵开始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 ——题记

  王生想供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刚买的,他舍得吗?他根本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借,这个邻居当得也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出点别的什么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生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在生活中,在那平平常常的故事里,慧眼识泰山的你,挖掘出了“沟通”。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上。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用心灵架起你我沟通的桥梁。

  沟通似桥,连接着此岸与彼岸。连接着你心与我心,需要你我用心走过。

  多少个日子,你因母亲的不了解而大吵大闹;多少个夜晚,你因同学的不合而泪迎黎明,多少个年月,你因老师的误解而自抱自弃。

  曾几何时向妈妈倾诉烦恼;曾几何时对挚友敞开胸怀;曾几何时,与老师静坐交谈。

  沉默不是永恒的黄金,沟通是永远绽放的花朵,心灵的沟通则是一种温柔,一种绵绵的爱心,一种东方冰清玉洁的美丽。

  她,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这位用心灵说话的女子——邰丽华——为我们展现了华丽的奇迹。2005年春节晚会上“千千观音”把祝福撒向人间,把和平抛向大地。她美丽的眼睛似那碧天里的星星,充满光辉,充满幸福,她用自己那圣洁的心灵告诉我们——我很快乐,我很幸福。她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我们的心早已融合,又何必在乎语言的多与少。

  沟通似一缕春风,吹开你那迷失的心灵;沟通似一股温泉,洗去你那阴暗的日子;沟通似一江春水,呵护你那惊恐的内心;沟通似一道美丽的风景。使将要沉沦的孩子也变得自信。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你用爱心编织了一条沟通的纽带。

  多一份沟通,就少一份痛苦。

  多一份沟通,就借回一把斧头

  微笑是半天的花朵,沟通是最美的花芯。需要你我用心去浇灌。

沟通从心开始

关于写沟通从心开始作文

  “在我们老到无法走路时,请你搀扶一下;在我们老到无法用餐时,请你喂一下;在我们老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请你照顾一下……”

  这是父母给我的第一封信,第一次心灵的沟通。读到这儿,不禁想起了以前的我,十年前的我。父母搀着我的手,在我快要跌倒时,扶住了我。他们在我吃饭时,给我围上餐巾,用勺子一口一口把食物送入我的嘴中。他们在我尿床时,小心翼翼的抱着我,不怕脏,给我换上干净的尿片。这一切一切都让我觉得感动。可是我,好像有些对不起他们,就在开学家长会后的几天…

  “爸!妈!你们别动我的笔记!”我大吼了一声,让他们受到了点惊吓。我心知肚明,他们有想查我在学校做什么了。

  “看一看而已,我们想了解一下你在学校的状况,上课的效果罢了。”爸爸边说边拿起本子,准备查看。

  少来这一套!,家长会上没少说的我的家事,到了家又劈头盖脸的骂,肯定是老师做的什么大文章!“别动呀!”反正你们休想看到,看谁比谁更加棘手!

  突然,眼前一阵风划过,只感觉脸上一阵刺痛,我,被打了!脸顿时又红又肿,还微泛红光,可想而知,爸爸有多么用力。我的眼里噙着泪花,就是不敢哭出来,因为我知道,如果哭了,得到的将会再一声狠响。

  我冲向前去,从爸爸手中夺过了本子,狂吼一声:“你们休想!”就把爸妈赶了出去。恶狠狠地甩上了门,接下来的就是抱头痛哭。其实在哭的时候也想到了很多。我的脾气也该好好改改了,每次都让父母生气。

  晚上,我独自在桌边吃饭。上方的灯光有些昏暗,也许是寿命到了吧。看着灯,又再次想起了爸爸的那一记打,眼里又在泛泪。

  “女儿,进来一下!”父亲站在门边,回收还我过去。我只好乖乖过去。一进房,父亲就轻声让我坐下。我不敢抬头,更不敢问话。生怕又出什么事。

  就这样,我们两人沉默了许久,什么话也说不出。

  月光撒进了窗,10点多了。我深呼吸准备开口,“爸,……”我顿时堵住了口,就是说不出下半句的‘对不起’。谁知父亲早了一步,开口就是对不起,这让我更加的惭愧。

  父亲低下了头,月光让他的白发更加的显眼。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走,爸爸开口说了话:“以后我们会更加信任你,你也长大了,学会克制一下你的脾气,我们其实也不好说什么。我们啊,也老了……”

  “老了……”听到这句话,又让我惭愧不已,“其实…都是我的脾气不好……”因为这件事让我们交流了起来。

  彻夜的谈心,让我们除去了心中那一道墙壁,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代沟终止在这一夜。

  心灵的沟通,才能真正的让两个疏远的人的心连接起来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

  沟通,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沟通,是人类心灵走近另一颗心灵唯一的钥匙;沟通,是人生亲情、友情的彩虹桥。

  一把非常结实的锁挂在大门上,一根能撑起千金重的大铁棍花了吃奶的力气也徒劳无用更本没法把它打开,但小小的一把钥匙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它。为什么?一个能支起千金重东西的铁棍都没法敲开这把锁,而钥匙这么渺小的东西却做到了。是因为钥匙有什么奥秘吗?不,不是是因为心灵的沟通!!

  有一个故事叫《公交车上的欢笑声》描写的是一位司机在公交车上命令大家放下报纸和别人打打招呼、互相沟通的故事。起初人们都很尴尬,但又觉得沟通是一件很奇妙的是便不再说什么。沟通得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出于命令,就通公交车上的乘客们一般。

  现代的人住在高楼大院内,过着小康生活,使用着高科技产品,家里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去通常都是一家有福,万家快乐。而现在呢?是门缝里看人_把人看变了,门镜看人_把人看远了。从四合院到公寓,心灵的沟通少了欢笑声也少了,一切都沉浸与鸦雀无声当中。

  沟通,从心灵开始。不应该因为时代的进步从而拉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一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总是默默无语、互不相干。而是应该互相帮助拉近邻与邻之间的距离。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沟通,从心开始

  无言的沉默,也是一种沟通

  ——题记

  骄阳似火的夏天,终于在寂静的时间里悄悄走过,留下一池残荷。

  秋,伴随着第一片枯黄的落叶,到来。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学校里的桂花真香。

  那是怎样的一棵桂花树呀!树干呈褐色,遒劲高大;树叶深绿,油得发亮。在这寒冷的秋季,万物凋敝,草枯了,花谢了,叶落了,而它,却像一个英雄一般惊动了校园。我走过去仰望它,小巧玲珑的桂花一团一团点缀枝头,四个瓣像小喇叭,金灿灿的,轻轻一碰会抖落一地碎金。我惊叹它生命的旺盛与绚烂。

  仰望,是我与它之间一种特殊的沟通。

  浓厚的芳香扑鼻而来,让我有些措不及防。那香气,很纯,很净,很浓又很淡,萦绕鼻尖,若有若无令人陶醉。我捧起一丛轻嗅,思绪飘远:你们这些花呀,给人们带来香气,给人们带来美味,桂花糕,汤圆,哪一处没有你们的身影?我致敬你们的无私,无悔。

  轻嗅,是我与它之间一种特殊的沟通。

  我伸出双手,忍不住想去抚摸它的树干。起初,我小心翼翼,它那粗糙的纹理硌得我手掌生疼,可是摩擦中又分明产生了一种力量。我欣喜:是你在和我沟通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

  树,无言。

  我更加欢喜,双手抱着树干。奇怪,我感觉不到想象中树皮的冰冷,相反,用心感受,我感到了一种热量,从内而外传递的热量。我想,这就是树干的力量,树的力量,自然的力量吧!当春天的时候,树卯足了劲努力扑向天空的怀抱,俯视大地。夏天,任凭大雨滂沱,它仍能伫立高耸,将坚毅的背脊留给足下的小草。秋天了,它吐露芳香回报大地;即便寒冷的冬天,大雪压得它喘不过气来,春风一吹,它又能“枯树枝头万叶春”了。或许,它是以树特有的方式告诉我,如果活得累了,就来这里靠一靠,休息一下,给心灵放个假。

  抚摸,是我与它之间一种特殊的沟通。

  自此以后,每当我再看到那些高大的树木,我总忍不住跑过去抚摸它,欣喜地说一声:原来你在这里呀。

  久了,才发现树也有语言。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生命,何为奉献。而与它们的沟通,要从心开始。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沟通从心开始高中作文

  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家亦是如此,宛若杯中水,镜中月。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谐。彼此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却相互拥有那一份宁谧、甜蜜、和谐。

  祖孙三代乐哉的生活着。天气凉了,会提醒你多加一些衣服;身体健康是头等大事;生病了,可以陪守着你到天明,端茶送水,无微不至。

  这就是我家——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的爱的港湾。

  国庆七天长假,放假前学校开展了一次“亲情活动”——对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双方进行一次沟通……

  坐在回家的小巴上,内心在不断地揣测着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或者是沟通,交谈些什么?的确,自进入高中以来,我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同他们谈心、交流的时间也大为减少。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面对事情,总爱独自去解决,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可以不听父母的建议行事了,我同他们似乎成了陌生人一般,只有少许的几句问候,几句客套的话语而已。我们时常听见他们在叹息:“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需要父母‘瞎操心’了。”细细品味这几句不觉有几丝自豪,孩子长大了!可更多的却是哀求:孩子是长大了,可与父母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了,多一些时间同父母沟通吧!

  虽是举国同庆的时刻,可父亲却要到工厂值班,因此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少有的几次回家,也是匆匆来,匆匆离去。仅有的几次良机,话到嘴边却又吞咽了下去,也曾窃喜,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用“父亲工作忙,不在家”为借口推掉。可仔细一想:这真是作业吗?只不过是学校为鼓励我们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提供的一座平台。

  自己真的很自私,不禁又想:为什么自己不主动一些呢?干嘛总等父亲有时间,而不是自己找时间呢?一个想法,闪现在我的头脑当

  去父亲的工厂。

  走在路上,我犹豫几次,去,还是不去?找些什么话题呢?会不会出现“冷场”的局面?用什么语气呢?那儿人多了怎么办

  ……

  也许有太多的原委和不自信,短短的一段路,却似乎走了好久好久。父亲的工厂就在前面,自己却又胆怯了。做任何事都不能逃避,我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爸”望着眼前正工作的父亲,我喊了一声,父亲转过身来,首先是满脸的惊愕,接着便笑盈盈的对我说:“你怎么来了?作业做完了吗?”见着父亲,心中还少许有些忐忑不安。“还没呢!”父亲最关心自己的成绩,一见面,便提起了这个,原本以为父亲会责备自己,作业没做完便到处乱跑。可父亲并没有严厉的指责什么,只是让我不要过于劳累,做到脑劳结合。

  不知何时,父亲从店铺中给我拿了罐饮料,并且早已为我打开了罐盖,递到了我的手中!握着递过来的汽水,我欲言又止,刚想起了一个话题,转眼却又消逝了。

  “听说你们考试了?”“嗯”本能的瞧了一眼。他抽得正酣。“考得怎样?”“还可以吧!”每次问答显得是那么的单练。末了,只好瞅着饮料瓶看,但看到的是什么,竞连自己都不知道。

  虽有太阳,一阵风过后,也着实让人寒颤的厉害。“进屋坐吧!里边暖和一些。”我会心的点了点头。父亲又猛吸了几口。“爸……少抽一点烟吧!吸烟有害健康。”我鼓着勇气说了一句,尽管心早已咚咚的跳个不停。听了这话,父亲先是一愣,随后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是一种力量。

  话匣子,就这么不经意的打开了。

  那天,我同父亲聊了许多,我的成绩,心中的困惑,心中的苦恼,自己的郁闷;父亲也向我讲起了年少求学的经历,纵使时代不同,但我并不觉老套,俗气,反倒是一种亲切,随和,毕竟父亲也年轻过。

  时光在不经意之中悄悄溜掉。

  其实,同父亲交谈,聊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沟通从心开始

  午饭后,呆呆地望着校园的那克松柏,见同学吃饭来到学校,相互浅浅一笑,道句问候,淡淡暖意渐渐熏染开来。

  放学刚出教室门,好友跑来“勾肩搭背”嘻笑不止,幸福在不经意间舒展开来。

  回家后,厨房里飘来阵阵香味,令人垂延三尺,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聊天,乐此不疲。

  为自己打开一扇窗,尽想幸福。

  但大多时候,人却是自闭的,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的立场想着一切,正如“坐井观天”,脑海中只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别人的思想观点,更不会换位思考。

  尤其是我们这代人,在学习、活动期间,难免会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

  一天上体育课,我和莹在一起跳牛皮筋,大家边笑边跳,该莹跳时,忽然一个绊脚绳,莹不留意间踩了一下牛皮筋。我眼尖,立即叫起来:“你输了,你踩了牛皮筋。”“没有。”莹立即反驳到,她始终不肯承认。我便于她争吵起来。

  “算了,算了!就算我踩了牛皮筋又怎样,你这个小肚鸡肠的人,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莹道。

  “嘿!你说我是小肚鸡肠的人,那我还就是这样一个人,设问,这样一个人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也不甘示弱。

  莹被我将住了,转身,气冲冲地走了。好久,莹也没看我一眼,我也不愿与她讲话,觉得是她不对。做事该讲究原则,实事求是,做错了,可以改正,输了没什么大不了,把握下次机会重头再来,怎能叫人视而不见呢?我俩如同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也不愿先向对方低头。敏得知这事后,为我和莹安排了一个沟通时间。下午4点,我慢吞吞地走向校门,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把我的思想借这次机会表达出来。本来嘛!跳牛皮筋有规则,自然就输了,还要说我小肚鸡肠。如果我说了这些话,莹会怎样对我口不择言?甚至进行打击报复……

  还没到校门口,莹边飞奔过来,对我微微一笑,脱口而出的竟然是:“对不起,我错了。”半晌,我说不出话来。仅是这样一句六字语,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再细响,当初我也不该咄咄逼人。

  其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道歉,一声暖意的问候,沟通尽享其中,因为我们用心。

  沟通使矛盾解决了;沟通使思想丰富了;沟通使情意加深了。总之一句话,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通向心灵的桥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宛如彼岸与此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分离就好像两岸之间滔滔不绝的江水。要想到达彼岸,就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要想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建造一座通向心灵的桥——学会沟通。自然界中的桥可以用各种石料造成,心灵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

  沟通可以以言相传

  语言自古以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是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这一点却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外语,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更好地认识世界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话,这都是通过语言这沟通之桥来实现的。听朋友说话,是沟通心灵的友谊;听老师说话,是沟通学习的内容;听父母说话,是沟通幸福爱意…… 每天,我们都听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心灵的沟通,交往的沟通,它使我们认识外界,发展自我。

  沟通可以以目示意

  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人在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情意可以通过眼神这窗户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以目示意是心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带有微笑的眼神,沟通的是快乐;一个含有愤怒的眼神,沟通的是恼怒;一个目无色彩、眉头紧锁的眼神,沟通的是忧愁;一个瞳孔闪光,睫毛扬起的眼神,沟通的是惊奇…… 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眼神与他人沟通,同他人一起体验人生。

  沟通可以心领神会

  没有语言,没有目光,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能与他人沟通,那就是要靠心领神会了,这或者可用一个时尚的词“默契”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能心领神会对方的人,必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可以用心与心来沟通,能用心来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底蕴。希望我们能非常了解对方,能经常地与对方交心,这样方能慢慢进入到心领神会这一境界。

  不管哪种形式的心灵沟通,都要求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接触对方,感知世界。也可以这样说吧,真诚、坦然,是彼此心灵间的一座牢固稳定的桥,踏上它,才能到达对方心灵的彼岸。

沟通从心开始演讲稿

  如果说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那么,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呢?我想,同样也是教育孩子。不过,与学校教育相比而言,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子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家庭教育是否真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子沟通有没有真正实施,所以,用心与孩子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下面我将谈谈本人与自己孩子进行沟通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求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

  第一,父母要用心做孩子的朋友。

  我这里所说的“用心”,就是要诚心诚意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以朋友式的姿态与孩子交流,沟通。为此,本人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常常坐下来,或者蹲下身子,与孩子保持平视状态。我发现,这比站着做孩子的工作要好得多。

  有一次,我与孩子一起外出散步,因为孩子现在的个子比我矮得多,走着走着,我也就不经意地将手搭在他稚嫩的肩膀上。没想到孩子却善意地将我的手挪开,似乎对我的亲近不大领情。我有点纳闷,难道自己做得不对吗?我原以为这也许是孩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于是,又将自己的手轻轻地放回到他的肩头。可这回,孩子干脆停住了脚步,将身子往外一侧,我的手也就很自然地从他的肩头滑落了下来。我意识到,这次孩子绝不是不经意的,而是有意为之。可这是为什么呢?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就把孩子牵到路边,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地问:“儿子,你不喜欢爸爸将手放在你肩上吗?”孩子点点头。我连忙追问:“为什么呢?”孩子摇摇头说:“不为什么,我想和爸爸手牵手。”我当时一头雾水。过后想想,原来孩子已经长大,开始有了自我独立意识,不愿再躲在父母的翼下当“宝宝”,因为在孩子看来,手牵手才是平等的,而自己的肩膀被人搂住,有一种被控制住的感觉。之后,我和孩子一起散步时,要不手牵手,要不就并排而行,我再也不随便将手放在他肩上了。我觉得,做父母的要懂得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平等的心态,这是和孩子能顺利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沟通从心开始演讲稿

  沟通是我们一生一世都在实践和探索着的生存方式,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沟通。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沟通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

  近期,我读了一本由马蒂·布朗斯坦写的名为《有效沟通》的书。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沟通的方式和理念,有效沟通在我们的工作中,同家人、朋友的交往中,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的沟通并不总是有效的,无效的沟通成为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障碍。

  那么进行有效的沟通究竟应该怎么做?我想,马蒂·布朗斯坦的这本《有效沟通》能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它将给我们带入一个心与心相交流的氛围与境界。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在第二部分提及大量在沟通中倾听的注意事项,详细全面。接下来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冲突的模式和工具包括了电子邮件在内的沟通新手段。特别是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在特定的沟通环境中的沟通技巧,做到了有的放矢。全书突出特点是内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并不是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大量实例,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帮助读者实现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提高沟通效果大有裨益。

  书中曾讲了这样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朋友在不久前谈起了他参加的一个研讨会。开始时气氛还是比较融洽,但这一切都被一名专家给搅乱了。这位专家在探讨到自己涉及的领域时显得十分激动,滔滔不绝,其他与会者发表意见时时遭到他的打断,整个会场只有他一人口若悬河地发表意见,引起了大家的不满,研讨会在很尴尬的气氛中草草结束。

  还有一个是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无法将它撬开。一个瘦小的钥匙来了,它把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好的聆听者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沟通者的重要特质之一。那位专家就是没有注意双方沟通时“注意倾听”这个细节才引起公众的不满。作者说:“成名的捷径就是把你的耳朵而不是舌头借给所有的人。”就是强调了倾听在有效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后一个故事则说明:打开锁其实很容易,只要你有钥匙。人与人沟通不难,需要的是你如何既准确又不失巧妙的方式打开它。

  由此看来,本书在语言方面亦不失风趣幽默,读者阅读起来轻松自如,很容易就接受了其中的观点。另外,书中大量简易幽默的插图使读者在欢笑中快速掌握沟通的技巧,令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中国联通的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是的,人与人的沟通就是从心开始的。现代社会是开放交流的,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传递给别人,又要解读他人的思想、情感和信息。这种沟通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接。有效的沟通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一半,学习沟通的技巧将使你在工作、学习中游刃有余。

  相信布朗斯坦的沟通经验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成功!

沟通从心开始演讲稿

  我们常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所以,现在的孩子也挺累的,试想,要能顺利实现父母寄予的厚望,谈何容易?所以,聪明的父母应该放手、放心让孩子自己走路,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做自己的事情,既让他们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失败的痛苦。

  和大家的孩子一样,我的孩子今年也正读一年级。他的语文老师很有创意,现在就要求他们开始学写作文。虽然每天只要求写几句,但这对家长来说,或许心比孩子还要急。起先,我也很着急,看着孩子不知何为作文的痛苦劲,我恨不得亲自为他写。还是他妈妈有耐心和远见,说如果帮孩子写作文,他现在倒轻松了,但以后怎么办,总不可能帮他写一辈子吧!所以,我们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写,不管写什么,写多少都行,甚至写得乱七八糟,我们也不责备。有时,看着孩子实在写不出,我们就干脆让他先停下不写,或带他出去走走,或想个游戏跟他一起做,尽量给他创设一些作文的情景和材料,再予以适当的点拨和暗示,他也就有话可写了。我想,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越来越怕作文,大概跟他们开始学写作文时,家长、老师要求过多,限制过严有关吧。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演。

  第三,父母要真心给孩子以宽容。

  成长中的孩子容易犯错,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所以,任何时候父母都要真心接纳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圣贤,也难免出错,更何况是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往往很少去想孩子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或怎样去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而是一味地责骂或痛打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打骂孩子是非常不好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觉得,教育孩子就像种庄稼,世界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人。庄稼在生长过程中出了问题,没有一个人会站在田地里去骂庄稼,相反,我们往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孩子也正是在不断犯错和不断纠错中成长的,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会不会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错误。

  作为家长,我们或许都为孩子迷恋看电视而头疼;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其实,现在的孩子整天被“关”在笼子里,生活单调,对他们来说,看电视或许就是最好的娱乐方式了。但放任自由又不行,强硬剥夺又不好。为此,我和妻子一起,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跟儿子就看电视问题约法三章:一、上学期间,无特殊情况不能看电视;二、双休日要先完成作业,时间有余,再看电视;三、平时表现好,作为奖励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儿子也乐意接受,尤其第三条,对他很有诱惑力。从此,孩子在看电视问题上,也不再让我们头疼了。

  第四,父母要精心讲究沟通的技巧。

  作为父母,我们没有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但我们又常常觉得高分离自己的孩子太遥远。有些父母,平时不大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而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结果,孩子考了个低分,就如临大敌,将孩子的所有亮点都毁于一“骂”,弄得孩子惧怕考试,惧怕知道成绩。可又有谁在成长的路上没有失败过?我觉得,孩子的一次失败并不算什么,关键是失败后如何让他重新站起来,去迎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及时与之沟通,讲究沟通的技巧,予以适当的鼓励和帮助,这既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义务。

  有一次,我孩子的数学考试不很理想,他知道成绩后,以为我要批评他,所以当晚早早的就睡了——他以为睡了,就听不到爸爸的批评了。当我从四中上夜自修回来听妻子这么一说时,我怔住了,觉得孩子也挺可怜的,如果我这个时候把孩子从睡梦中叫醒,或责骂一顿,或苦口婆心地教育一下,显然都是不合适的。但假装不闻不问,又是不行的。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坐下来沉思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应改变一下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既然你已经睡了,我也不叫醒你,我就给你写信,等明天你睡醒了就可以读到了,或许这样的效果还不错呢!于是,我取出他的一个作文本子,在上面写道:“孩子,听妈妈说你这次数学考试不是很好,为此你很难过,这说明你是一个求上进的孩子,爸爸感到高兴。爸爸告诉你,一次失败没什么,重要的是不灰心,找找失败的原因,这样,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末了,我还加了一句:“孩子,你是爸爸、妈妈共同的骄傲,我们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第二天早上,我在孩子睡醒之前就到四中上班去了,临走时只叫妻子将我昨晚写的信给儿子,别的也没多想。没想到那天中午,妻子发来短信对我说:“儿子看了你写给他的信后感动得哭了,并说要给你回信。”我忽然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他也需要和我沟通。当晚,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儿子给我的回信。儿子在信中说我是个爱他、懂他的好爸爸,在他失败的时候给了他信心,他会认真学习,下一次考出好成绩,不再让我失望。读着儿子的回信,我感到做父母责任之重大,也真正认识到和孩子好好沟通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对孩子应多些鼓励与赞美,少些批评与指责,做到用心交流与沟通。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亲子沟通就要从心做起。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我爱我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