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问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农村经济发展

  1、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现状

  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依然是我国农村发展中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城市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让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非常紧迫的任务。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半城市化的现象,这也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由于城市的带动作用不足而产生的现象。

  2、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与完善同我国基本国情一致的产业体系,以实现农业经济新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体系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提供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农产品,同时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就需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吸纳和采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帮助农村建设和完善其基本设施,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对于农村的医疗与教育事业也要给予高度重视,使得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以更好地改善城乡一体化格局。为了更好地推动城镇建设工作,需要对城乡的发展实现统一规划,尤其在空间布局方面,更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布局方案,同时,还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以确保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不受伤害。

农业经济问题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张立

  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xx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尝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三都县而言,各乡镇就该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1+1”产业结构的抓好调整,可以采劝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

  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力度,金融机构应合理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三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xx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并对企业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关税和xx上给予优惠;四是要重点扶持有基储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基础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尝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首先,加快发展产地批发市常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完善设施,规范发展。其次,坚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坚持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在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积极扶持各类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它们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再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条件吸纳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同时,要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反对封锁和垄断,使参与农副产品交易的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可得,公平竞争,尽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而保证农副产品能够有序、合理的流通。

  4、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科学

农村经济发展作文

  一

  一、加大对农作物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

  1.对种子市场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在种子生产的过程中,种子企业就需要重视对种子的质量管理,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生产,加强质量监管机制,剔除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种子,不让其进入流通市场。经营者在进行种子的采购之前,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并且按照一定的标准与要求来完成种子的贮藏。在这其中,经营者必须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选择正规的进货渠道,并要求供货商提供质量检验报告,不销售假劣伪质产品,不做虚假的种子宣传,科学的宣传种子的品种特点与培育技术,才能更好的避免种子纠纷的产生。种子管理的职能部门,也要定期对经营者进行种子的生产、加工、储藏、检验进行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建立档案,这样才能提升种子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2.增强对种子的试验示范管理

  相关的种子监管的职能部门要重视对种子市场的监督,做好种子的试验示范、技术引导、以及后续跟踪管理工作,对于较新的品种要及时的公布相关信息,指导农民正确的选种、育种、防止在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缺陷的种子投入生产,并且可以定期的淘汰那些已经过期的种子。

  二、对种子进入市场进行严格的把控

  1.严格的把控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的把握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发放执照。强化相关的行政许可管理,对于部分的申报材料要进行实地的考察,检验其真实性。特别是要对其检验室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把关。这样来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度。

  2.对已有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监管

  本着“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完善对种子企业行政许可的全程管理,整理出还在许可期内的组织,对其设备、人员、生产状况进行现场勘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企业进行调整。还要求企业进行对种子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档案整理,完善种子生产的信息报告体制,针对那些不合格的企业应该给予吊销执照的处罚,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种子市场。

  3.完善新品种的引进制度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种子企业和管理部门应该对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进行大力的宣传,深化人们对于其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同时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来做好品种的规划推广策略,加强与相关科研部门的联系,了解新品种的特性,确定试验地点,并且能充分发挥相关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确立主打品种,并且做好技术宣传与指导,给农户在种子的挑选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4.加强种子储备调控制度的建立

  要进一步加强种子储备调控制度的建立,在这个制度体系中,以企业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依托,完成种子储备调控的市场化运作。这样可以确保一些受灾地区在灾后能够更好的保证种子的供应,及时的满足其对于种子的需求。

  三、不断提升种子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因为种子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其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因此在完善种子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不仅要给予政策和财务上的支持,还要保证其配备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干、装备精良的管理班子。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种子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了保证农民使用的都是质量优良的种子,相关的职能部门在种子检测设备的投入上要予以重视,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种子试验基地的建设,这样才能选择出适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市场前景良好的优良种子。完善相应仪器设备的配备,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种子市场的管理。结束语只有不断加大对农作物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对种子进入市场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及不断提升种子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种子市场秩序,保证农民使用种子的质量,更好的推进农业生产,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

  一、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艰苦创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山区农村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单一,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仅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只有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农业,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推动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山区农村贫穷落后,并不是穷在农业上,而是穷在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上。因此,必须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一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根据本地实际,选择一批有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以扶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通过这些企业,打造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要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通过吸引有较雄厚资金的城市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添新鲜活力。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把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坚持走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城镇化是集聚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的主要渠道。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发挥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大中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工资性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农民进城务工,最重要的是对外出务工农民加强组织引导和素质培训。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务输出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技能、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健全劳动保护机制,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水电不通,信息闭塞、生产工具落后等方面。因此,要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受益和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把改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为山区的开发和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才是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当务之急要认真抓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的共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整合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要整合好农业内部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农业系统内部的力量实行整合,农校、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中心都要努力发挥其整体功能。要借助其他各行业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特别要注重发挥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要加快农民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档次,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基层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改善培训条件,完善培训功能,建立和完善一批适应需要、手段先进、灵活高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五、加强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

  山区农村领导班子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把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要求突出抓好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建立起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同时,注重调动党员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的作文

  一、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匮乏。大部分农村干部都是从当地农村选举或举荐出来的,大多文化水平有限,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合同管理方面的培训,缺乏做好合同管理的思想、信心和能力。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干部较低的文化水平直接限制了他们对相应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大部分农村干部都没有相应的法律常识和政策积淀,使得合同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第二,缺乏专业的合同常识和知识。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合同在订立和变更时,并不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口头形式,这使得合同当事人双方在时间较长的合同期限内很容易改变约定,很容易产生合同纠纷,给双方都带来麻烦和损失。很多合同并没有将双方的权责做出明确规定,使得违约、追责等无法解决。有的合同中缺乏相关法律条款的引用,使得合同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而上述几个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法律常识较低,从而在经济承包合同内容方面做不到专业化和科学化。第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农村合同管理受到诸多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理论和实践的匮乏、物资的紧缺、专业人员的缺乏、思想意识方面的薄弱等,使得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工作较于一般的合同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和困难。另外,由于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和农民的不支持、政策法规的变动、经济承包市场的变化等,使得农村经济承包合同在制度的确立和执行方面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我们提出对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首先,在广大农村干部中大力宣传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树立合同管理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对合同的管理;其次要重点培养农村干部的责任心,采用责任制和奖惩制相结合的方式,软硬兼施,提高农村干部的责任心,并且注意在合同管理机构及部门重点选用责任心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人员;第三提高干部员工的文化水平。政府部门应该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或深造,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并坚持中央及本省对于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进行法律普及,帮助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和执行工作更顺利地展开。

  2.明确规定统一合同形式乡镇政府行政部门要对上交的各种农村经济承包合同进行强力管理,按照同省、同地区或同范围对合同的格式进行统一,对于原有的合同要进行清查和整理,并及时补全相应的手续,尽可能地将农村经济承包合同带入规范、标准的作业道路上来。尤其对于合同中的合同基数问题,要确立以指标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对可能影响指标变化的因素进行及时排除,比如为了不使物价上涨对指标产生影响,就可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将货币指标改为实物指标,按当年产品的实际价格,换算为实物指标。

  3.建立健全的经济承包合同管理体制明确合同管理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可以将县乡两级划分为同一级成立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并办理工商物价准发的县乡两级合同鉴证、仲裁纠纷等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成立县级合同仲裁委员会,委派一名专人专门负责经济承包合同业务,使得各级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具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应该明确规定各类农村经济承包合同都要一式四份,一份由本村合同管理小组保管,一份由当乡合同管理委员会保管,剩下各一份由两个当事人保管。无论是乡还是村都要将合同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定期业务报表的制定和上交,以乡为单位起报各项经济承包合同指标,从而为上级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三、结论

  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全面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仅仅依靠某一问题的解决或某一方面的改善是无法提高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质量的,只有在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特点的前提下,客观、认真分析经济承包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参照管理目标统筹兼顾,寻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顺利展开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工作。

論我国农业发展的危机与转机

  上世纪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後,依组织协定,必须开放国外农产品进口,并且要撤除对农产品的保护措施,这对早已陷入困境的国内农业,无宁是雪上加霜;再以,农村人力老化问题严重,务农的人逐渐凋零,农事乏人问津。就在内、外环境压迫的情势下,我国农业发展浮现不可忽视的危机。

  农业,一向是台湾的重要产业,并扮演着提供全民粮食、维护生活环境及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角色。加入WTO之後,市场机能将置我国农业於物竞天择之中,过去以价格取胜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不过,所谓“危机就是转机”,我们必须利用此一契机,将传统小农经济,整并为大规模的农场经营;再藉由机械化的耕作,来解决农村人力不足问题。另外;利用策略休耕所释出的土地,转型为“观光休闲农园”,鼓励由农村出走的年轻人,返乡经营,利用他们所熟识的行销策略,配合日益盛行的“农游风潮”,才可以招徕游客,再创农业生机。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应用生物科技所创造或改良的产品,既广泛又多元。我国生物科技的研发,早已建立良好基础,如今将生技技术应用在农业上,创造安全、健康又稳定的农产品,让大家“吃出健康、吃得安心”,势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所以,农政单位除了继续推动以休闲观光为取向的“乐活农业”之外,更应该着力於发展健康有机农产品的“健康农业”,以及高科技取向的“卓越农业”,再配合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及海内外市场的开拓;同时,兼顾自然生态的维护,让所谓“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农业,在台湾生根发展。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民生活的保障,也是一切产业的根本。既然我们无法摆脱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又必须面对农村人力老化问题,农政单位更需要加强整合与创新,辅导农民发展高价值、高效率的农业,以及推动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为台湾农业发展奠定厚实基础。如此,当可以为台湾农业化危机为转机,开创一条璀璨道路。

关于小农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全县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产,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呈现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但是,镇雄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我县农业生产现状作如下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一、镇雄农业生产发展的现状介绍

  镇雄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8个乡(镇)239个村民委员会5135个村民小组,人口150余万人,耕地120多万亩,人均耕地0.9亩,人均有粮 250公斤 ,人多地少是镇雄的严峻的农业生产实际。而镇雄主要以旱粮生产为主,只有部分乡(镇)有零星的水稻种植。在经济林果等项目的开发中,由于规模小,缺乏正确的组织和引导,生产的自发性、随意性较大,并有“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特点,难以形成持续的市场供给,且又主要以新产品进入市场;在产前、产中、产后方面,服务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商品率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户增产增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基础建设相对滞后。自然灾害频繁,种植业“靠天吃饭”的现象一直是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的问题,而目前镇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分布零星、规模效应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产业龙头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优质名牌产品;三是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方式陈旧、耕作管理粗放,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和效益不高,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较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市场信息和农产品不畅通等都制约和影响镇雄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投入相对不足。

  二、镇雄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自然条件恶劣,产业结构不合理。

  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有无灾不成年的说法,这一实际决定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加之农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素质较低,导致农业实用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彻底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在产业发展方面,部分乡镇仍存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突出”的问题,没有形成自身优势产业,对市场前景看好的高档菜、品牌菜品种几乎没有;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我县由于坡地多,地块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对滞后反过来又影响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我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较慢。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步伐缓慢。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基地+市场+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还未形成,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市场建设特别是农贸市场建设与外地客商联系较少,仍停留在县域内经销。而且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广大农户缺乏商品意识,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协调,而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缺乏对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投入,绝大多数生产项目难以形成规模,产、供、销产业链难以形成,产品供求脱节,致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化水平低。

  (三)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松散,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设施落后。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较大,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带来极大困难,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因此用现代农业的生产知识、经营知识、科技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是农业发展当务之急。同时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不到有效渗透,科技含量率低,从总的生产情况来看,种植业抓粮食生产力度较大,近两年来,我县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各种作物间套种技术,大搞高产创建活动,科技样板举办规模也较往年有大幅提升,而特色产业开发利用不够,农业产、加(供)、销不相适应,矛盾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出现“断层”现象。原来隶属农业部门的乡镇农技人员,目前绝大多数已经从事乡镇行政事务,从而使我县的“县、乡、村、户”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出现“断层”,使最新农业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农民迫切需要技术而及时找不到乡镇农技人员,农技推广工作出现“梗阻”。镇雄县农业科技含量较低,虽然镇雄县旱粮生产力度较小,在粮食生产措施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一定实效,但我县大面上仍存在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部份农户生产自救能力差,解决吃饭问题仍存在一定困难,而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流通等环节缺乏有机结合,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农业生产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状态。

  (四)农业投入较少,广大农户生产自救能力差,特色农业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农业项目的实施举步维艰。

  由于镇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决定了缺乏资金开发农业项目和扶持农产品企业、靠农户自主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农产品主要以原产品的形成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生产附加值不高,农户增收难以实现。一些名特优产品,由于种植规模较小,零星而分散,得不到有效的投入和扶持,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形不成农业增产增收的增长点。

  (五)科教兴农投入远远不够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科教现代化为基础,要改变见物不见人,只片面追求物质能量投入和农产品数量等实物指标。忽视人类发展指数的非现代化观念。镇雄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理论上、口号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重视,“农业为基础”又加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但是,镇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仅为0.03%,还远远低于国家的0.67%水平,严重制约了镇雄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

  (六)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镇雄至今仍然没有能够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而作为广大农户增加收入的畜牧业发展也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和利用,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三、镇雄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全面提升农业整体水平。

  紧紧抓住和运用好当前政策机遇及我县优势,继续按照“增粮食、稳烤烟、扩经作”的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方向。即大力发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烤烟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播种面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特别是我县马铃薯产业,要通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大对马铃薯产品的保护力度,推行原产地标识等制度,进一步整合特色产业资源,支持做大做强马铃薯品牌产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真正使我县农业生产向优势主导产业聚集,向县域特色产业聚集,向新型产业聚集,努力实现优势产品规模化、规模产品特色化、特色产品产业化。

  (二)扶强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我县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直接表现在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实质是农字型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农民社会化组织程度低,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专业化生产,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因此,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以工业管理理念,在不断完善和壮大我县现有的粮食加工、马铃薯加工、蚕茧收购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壮大扶强蔬菜类深加工经济组织。今年,我县农业局正在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蔬菜、油菜、马铃薯项目招商工作,通过新上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化增值,以此拉动我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县农业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三)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在抓好在建项目的同时,要重点围绕“抓住政策争项目、强化职能上项目、结合产业谋项目”的思路,结合“十二五”规划,抓紧谋划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尤其是要突出抓好良种、农资综合等惠农补贴项目的实施,我县要在现有补贴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向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上延伸,争取国家更多的优种补贴项目资金,增强我县农业发展后劲。

  (四)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扶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

  根据我县不同的生态区域,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在切实提高农田产量,确保粮食优质高产,确保农村稳定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立项扶持,鼓励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通过产销协和关系,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有机结合体促进生产基地向规模化发展,在龙头企业生产效益实现的同时,保证农户增产增收,进而促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以培育生产加工企业为重点,促进生产与加工的合理互动,通过龙头企业促使广大农户面向市场,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前提,从政策、资金、技术上加大优势农产品推广种植,成品加工力度,全面提高中药材、魔芋、马铃薯、经济作物等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水平,创造优质品牌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户投入到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去,全面提高农业化经营水平。

  (五)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镇雄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境内立体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生产自救力较差,决定了我县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受到严重制约。而作为特色农业,如名贵中药材的开发利用、绿色食品的推广和种植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我县农业产业化调整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一是以特色种植为重点,规模适度地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大规模地发展畜牧业,通过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商品价值的转移,增加农产品的生产附加值,有效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三是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注重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引导广大农户面向市场,通过生产与市场的互动,促使生产与经营并举,进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是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切实增加农业主要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资金投入,研究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动态,跳出因为农业抓农业的圈子,促进农产品的产、加(供)、销有机结合,通过产前、产后、产中的一体化服务,实现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进程。

  (六)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要健全完善县、乡、村、户四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通过体制创新在抓好乡级农技站管理的同时,重点将农技服务的触角向村级延伸,大力组织实施科技进村服务站,并通过技物结合,全方位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及其诉求,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农村环境、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优势,我局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了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满意率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问卷,采取“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电话随机抽样访问方式,有效访问了我市九个县(市、区)各60户,全市共计540户农村居民。在受访者中,男性299人,占55.4%;女性241人,占44.6%。年龄结构是:18―35岁占26.5%,36―65岁占49.3%,65岁及以上占24.2%。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近九成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超过六成农村居民认为近几年来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改善,并认为近年来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了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生活污水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垃圾固废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一、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为满意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的占87.0%。调查的农村居民中,认为好的占39.6%,认为一般的占47.4%,认为差和没注意过的分别占11.5%和1.5%。

  (一)农村居民对本地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各地超过75%的农村居民对本地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其中龙泉市和庆元县满意度最高,均有96.7%认为良好;景宁和青田县最低,认为良好的为78.3%。

  (二)六成以上农村居民认为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近几年来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改善的占64.1%,没有变化的占21.7%,恶化的占11.8%,没注意过的占2。4%。

  (三)近八成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四个方面表示满意

  我市农村居民对本地的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最高,认为满意的占71.3%,认为一般的占17.6%,满意率为88.9%;其次是对本地的居住环境(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的满意率为87.8%,其中认为满意的占53.0%,认为一般的占34.8%;认为日常生活中没有受到噪声严重影响的占61.7%,认为一般的占17.2%,满意率为78。9%;对本地的饮用水水质认为满意的占52.6%,认为一般的占22.8%,满意率为75.4%;以上四个方面中,对噪声和饮用水水质不满意度相对较高,近2成农村居民感觉日常生活中有受噪声影响,超过2成农村居民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表示不满意。

  二、超六成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采取的措施有成效

  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占62.0%,其中,认为有明显成效的占24.4%,认为有一定成效的占37.6%;而认为没有成效和根本没做工作的分别占16.9%和8.0%。

  调查显示,与过去相比,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认同度最高,有四分之三的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有明显改善;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的山体绿化、村庄绿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占58.2%;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噪声环境没有变化和有所改善的,分别占56.1%和35.6%;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周边河沟、池塘、水库的水环境有所改善的占45.0%,认为没有改善反而恶化的占了将近二成(详见下表)。

  丽水市农村环境四个方面感受度调查表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周边河沟、池塘、水库的水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噪声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的山体绿化、村庄绿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三、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的调查中,超过二成农村居民认为农村工业污染和垃圾固废污染是影响自己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超过一成的农村居民认为生活污水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是主要污染源;认为河沟池塘污染是主要污染源的占7.6%;而水产养殖污染、矿山污染、坟墓污染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0.9%、3.7%和0.7%,可见近年来政府在水产养殖、矿山、坟墓方面的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从电话调查中反映,不少农村居民对今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村庄环境卫生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2、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解决好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排放问题,防止二次污染;

  3、落实公厕改造,制止杜绝粪便倒入水中污染水源的行为,切实做好水源生态环境保护;

  4、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

  5、努力改善工厂排烟、排污量,严格处理工业排污问题;

  6、加大村庄道路建设、路面和路灯改造的力度,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7、加快河沟整改,落实水源保护与建设措施,确保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当前小农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策涉及面广,各地农业生产特点和补贴配套政策差异较大,以及农业比较利益扩大化趋势,导致农业补贴政策面临增产效应减退、补贴效率不高、补贴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亟待重构补贴目标,不断完善补贴机制,改进补贴方式,加快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是保障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维系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物质保障。通过农业补贴,对农业生产者以利益诱导,从而引导农户的经济行为,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目标、补贴力度、补贴方式、补贴重点与结构等政策取向对补贴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1950 年代末我国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农业补贴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小水电、农业机耕、脱粒等)、保证农用生产资料的优质低价、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自2004 年全面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12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8957 万吨,创历史纪录,实现粮食总产“九年增”。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竞争力减退、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始终难以有效提高、农业发展风险因素增多等问题日趋显现,农业补贴政策的功效也在逐渐减弱。因此,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保持农业稳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补贴力度有限,刺激增产的作用在减退税费改革与粮食补贴政策的同步实施,在短期内对粮食增产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但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获取报酬的递增,原有减负和补贴政策效应不断减弱,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增长,种粮收益明显下滑。以2011 年为例,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粮食生产性补贴平均每亩为112.75 元,按每亩平均粮食产量500公斤计算,每公斤补贴金额仅0.2255 元;这一补贴标准按3 等粳稻谷当年全国平均交易价格每公斤2.60 元计算,仅相当于粮价的8.67%。自2006 年11 月以来,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平均涨幅高达90%,其中化肥价格上涨超过一倍。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小麦种植成本达

  到每亩650 元(不包括人工成本),按单产500 公斤、每公斤售价2.00 元计算,每亩小麦纯收入仅为350 元。湖北、湖南等省种植稻谷纯收入更低,每亩纯收入仅110 元。另据袁隆平对湖南农户水稻种植成本和收入进行过估算,结果是扣除成本后,2011 年农民每亩水稻净收入116.6 元,其中农业补贴109.1 元,如果不算农业补贴,则纯收入仅为7.5 元。种植粮食作物报酬递减,直接影响到粮农生产积极性。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从2006 年的120 亿元增至2011年的860 亿元,但与快速上涨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相比,仍显不足。在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依靠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种粮收入已不现实,而通过粮食补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政策效应又被持续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完全抹去。因此,仅靠粮食补贴、而不能有效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实属艰难。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 年获得丰收,其中201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 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比2011 年增产1836 万吨,增长3.2%。但是,这些增产九成以上是来自粮食主产区;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区) 粮食总产量达到44609.8 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5.66% ,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高度依赖13 个主产区。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始终徘徊不前,有些甚至出现减产。我们通过对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田野调查,发现这些省份都广泛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尤其是在丘陵、山区地区,撂荒面积有的超过30%。甚至有些农户连“口粮田”也不耕种,其所需粮食全部到市场上购买。

  (二)政策操作过于简单,效率不高

  现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在政策设计上均有所不同,体现了政府支持粮食生产的目的和方向。粮食直补是对种植粮食的农户给予的补贴,其目的是鼓励农户生产粮食,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良种补贴是对繁育、销售和使用良种过程的补贴,其目的是推广良种种植,改良农产品品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是对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给予的补贴,其目的是补偿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受到的利益损失,以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良种补贴依据农产品品种补贴实行现金直接补贴和差价供种两种方式,其中对水稻、玉米、油菜、花生良种采取现金直接补贴,实行良种推介、自愿购种;对小麦、大豆、棉花、青稞良种采取差价供种或现金补贴。差价补贴由省级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招标采购良种,中标单位在获得预拨的良种补贴款后向农户提供折价后的种子。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各地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补贴政策,导致政策的差异性较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求简便省事,大多数省份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捆绑在一起,按照耕地面积计发补贴,使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补贴演变成单一的农业综合收入补贴。少数省份在良种差价补贴中,因折价后的良种价格并不比市场价格低而广受指责,也有“暗补”之嫌,难以让农户真正受益。

  目前,问题的关键不是补贴资金是否捆绑发放,而是如何发放。在补贴政策实施初期,大多数省份采取按计税面积(原农业税计税面积)核发办法,后由于各地普遍反映计税面积与实际耕地面积相差过大,又改为按实际耕地面积核发。按耕地面积发放补贴资金虽然操作起来简单省事,但违背了农业补贴初衷,导致补贴政策作用大打折扣,补贴效率低下。

  (三)政策的公平性不够,机制有待完善

  一项政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实施的效率,而且要考虑其公平性问题。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在公平性上存在的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省际间补贴标准相差过大,导致不同省份之间、地市之间农业补贴额的不公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是由中央政府推动、中央财政主导的,中央财政依据各省、市、自治区耕地面积按照同一补贴标准每年将补贴资金拨付给省市自治区财政;地方政府承担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及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资金的补贴配套。在分税制体制下,由于地方财政财力状况不同,财力越雄厚的地区,其配套补贴标准越高;财力越薄弱的地区,其配套补贴标准越低,有些省份在一些补贴项目上甚至没有配套补贴,完全依赖中央财政给予的补贴。如粮食直补中,种植小麦全国补贴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每亩88 元,最低的甘肃省每亩仅为6.51 元,高低之间相差13.5 倍。像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由于自身财力薄弱,高度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根本无力给予农业配套补贴;而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由于财力雄厚,可给予农业补贴的数额就相当可观。即使是同一省份,不同地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以湖北省粮食直补为例,武汉市每亩补贴标准为30 元,而相邻的黄冈市每亩仅为15 元,两者相差一倍。

  二是撂荒地的农户在没有任何农产品产出情况下仍可获得全额补贴,有些农户甚至将补贴资金用于购买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这显然与农业补贴政策的目的背道而驰;有些地方耕地转包、转租农户,转出或转租耕地后,仍可获得农业补贴,而转入、租入耕地的农户或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实际种植粮食却不能获得应有的补贴。

  三是缺乏对种粮大户激励政策,补贴力度有限。种粮大户每年为国家贡献了大量商品粮,但获得的补贴与其他不贡献商品粮的自给农户、撂荒而购买商品粮的农户相比并不算多,每亩相差不到10 元,有些地方每亩仅高出2 元。

  (四)中央出台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力度大,但运行不畅,覆盖面不宽

  自2007 年试行农业保险投保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 亿元,保费补贴从2007 年的21.5 亿元增加到2011 年的97.06 亿元,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投保保费补贴实行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共同分担办法,在农户、农业生产企业投保保费基础上,省级财政承担规定比例的保费,中央财政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各级财政分担比例依据农业生产布局、农产品品种和地方财政财力状况确定,补贴比例为中央财政补贴30%~40%,地方财政补贴25%~40%,各级财政补贴额占农户、农业生产企业投保保费总额的比例不少于70%,其中大宗农作物、牲畜等保费的补贴比例高达90%。这一政策的优厚程度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发达国家,其补贴比例也未超过保费总额的50%。

  但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农业保险运行并不通畅,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广泛推行,覆盖面始终难以有效扩大。2011 年全国水稻保险的平均承保覆盖率不到一半,仅为49%;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5% 。究其原因:一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行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地市级财政(未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地市级)和县级财政共同分担机制,且要求地方财政的配套补贴比例达25%~40%,这对地方财政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财力较薄弱的地方、特别是高度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地方,其配套的意愿和主动性并不强,在中央政府强调“农民自愿参保原则”下,地方政府更是被动应对,少数地方政府甚至是应付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推广上并不积极,以至于许多农户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农业保险“一头热”症结所在。二是由于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宣传不力和农民自身观念原因,农户参保热情也不高。据我们对全国8 省30 个村1585 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并乐意参保的农户不足20%,有些农户甚至认为基层组织代收的农业保险费是乱收费行为,即使每亩稻田农户参保出资仅为2 元也不乐意。我们认为,农户之所以对农业保险如此抵触,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临时救助式措施密切相关,大多数农户认为无须参保,一旦受灾财产受损,政府也会出手相救,农业保险可有可无。三是农业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承保运营,政府给予保费补贴,这些保险机构出于盈利目的,对开展农业保险这种风险大、赔付率高的险种,并不情愿。据保监会统计,2010 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68 亿元,全年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00.69亿元,赔付率74.42%,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68.5亿元,森林保险赔款1.8 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30.4 亿元。如果计入保险公司运营费用和相关税费,则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盈亏基本持平。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保监会的支持,农业保险可能还像2005 年之前一样处于停顿状态。截至2011 年,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4.03 亿元,仅占财产险业务的3.77%,占财产险公司全部业务的3.64% 。

  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农业是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产业,但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又是比较利益较低和承受风险较大的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补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既要考虑农业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业对社会稳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既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又要注重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针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经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建作文

  2.1 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2 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2.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发布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丰城市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建

  摘要: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丰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制约丰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采取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增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等措施,探讨解决的途径,以促进丰城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丰城;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1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农业科技落后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薄弱。据统计,丰城市农业人口有100多万,每万人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数量极少,一些发达国家每万人中有40名科技人员,由于目前农村科技人员缺乏,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开展。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每年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三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为: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涣散,相当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比较薄弱,难以承担起统一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二是社会化服务效率低下,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工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三是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多数集中在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防疫等几个项目上,产前、产中服务多,产后服务少,无法满足农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要求。

  2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2.1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不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2.2扶持农业经济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两方面购买力的萎缩,进而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后加工销售等环节,导致这些部门生意萎缩、失业率上升,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

  2.3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情况来看,农民收入低,生活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导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首先要大力扶持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有效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4扶持农业经济是迎接新形势挑战的需要

  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产品的进口可能会对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不能因比较效益低而放弃或减少生产,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具体建议

  3.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之一,是WTO农业协议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嫁风险、分摊损失保障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国家而言是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在中国推行已达20年,但发展缓慢,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一是健全农险法规,完善法制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对经营农业保险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免除其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一切税赋;三是对农户的保费实施一定比例的补贴,比如补贴保费的30%或者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以减轻农户负担,提高农户投保的有效需求。

  3.2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制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其次,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再者,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与服务等工作,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最后,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3.3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农产品能否及时销售出去,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组织农产品经营单位与农民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购销合同,并依法规范农业订单,从而有效调节供求。另外,要大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尽快推出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改善农产品信息服务条件,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期货信息,服务农民增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