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画角

  今天我们跟老师学怎么用量角器来画角。

  首先,在纸上画个小黑点,再顺着它画一条直线,然后用量角角中心那个十字点对准黑点,把0刻度线与刚画的直线重合,在你要画的角度数那里点上黑点,最后再把它和开始的黑点连起来,就成了另一条边,角画好了。再把角度数读出来就行了。

  我画着画着,突然听见后面“嘣”的一声,原来有个人的量角器断了,可能他的东西质量不好。

  我试了试,确实,只要掰一掰,就能形成90度左右的弯曲,真可惜啊。

  能掰成90度?刚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角的知识,真有趣。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插、拔图钉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性。

  2、用橡皮筋创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图形画。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二、活动材料:

  装在盒子里的图钉、画有各种形象塑料方块、白纸、模板、彩色橡皮筋、记录点图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用拇指、食指拿起图钉,对准形象图的轮廓线上的某一点插下去,直至将整个形象图的轮廓线全插满。(如照片1)

  第二层:自己画形象,设计图案,用图钉去插轮廓线,组成一幅图钉画。(如照片2)

  第三层:按模板所示,在塑胶板相应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图形画。(如照片3)

  第四层:按模板所示,制作两幅或两幅以上图形画。(如照片4)

  第五层:自己构思,创造性地构图,并记录下来。(如照片5)

  四、观察指导:

  1、提醒幼儿选用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插图钉。

  2、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图案进行插板,表扬那些认真专注,有耐心的幼儿。

  3、鼓励幼儿自己构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可将幼儿制作好的图形画作为能力较弱幼儿活动的模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全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尝试、探索、创造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数学教学同时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教学程序编排上,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实践,亲自体验,主动探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的见解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得到励炼和发展,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教师坚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观点,给予每一个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让他们在自信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数学听课笔记:《角》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800字是关于《角》的听课记录,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小学三年级日记:数学第二单元学习总结—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

  第一步: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 计算角的度数时,给出一个角的度数,利用对顶角相等,还有它与平角或直角

  分析:没认真思考,按常规走入“一定”的误区了。如果动笔算一下钝角范围内的最

  正确答案

  分析:最后写到钝角时,忘记了条件,只顾把剩下的都写上了。这是最不应该出错

  总结:这次考试我错了三道题,被扣掉了3分,其中角的分类和线段的选择这两分不

  妈妈的话:建立错题集和及时对学过知识做总结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好方法。妈妈希望

角度

  最近我在勤勤恳恳地学素描。老师让我们排成一排,坐在不同的位置。就这样,我们便开始认真地画了起来。过了很长时间,我感觉画了差不多了,周围的同学也画完了。我们把画整整齐齐地放在墙报旁,等待老师来审批。当我看到旁边的同学画的那副画时,我大吃一惊。我的这幅画和他相比较,截然不同。我想我一定是自己画错了。当我伸手拿起自己的画,正要去修改的时候,老师走了过来,把我拦住了。他语重心长地说:“陈镓雯,你画得很正确,没有错。”我不假思索地问:“我的画和旁边那位同学的画相比,几乎不一样,为什么老师您还说我画的是正确的呢?”老师解释道:“你们刚才坐的位置不一样,所处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你们画的画也完全不同。你明白了吗?”我恍然大悟。原来,坐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画出来的画更不同。

  在生活中,角度也无处不在。例如:温度计,必须平视,从上往下看。角度不对,温度也会看错。那么医生给病人看病,也会误诊。还比如:开车时,打方向盘的时候,必须控制角度的大小,也很重要。如果角度太大,就会引起交通事故,所以要谨慎把握角度。再举个例子: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要把握好角度,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光考虑到自己的感受,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

角度

  作业中不时出现一些特别困难的几何题目,有时如果你以前没做过类似题目,你还真就做不出来,任凭你如何百般计算,甚至打满一整张草稿纸,你就算不出来,这时,你可以从容地从笔袋里拿出量角器,量一下角度再代进去算,如果对了,那就大功告成了。

  单元测试中,碰巧遇到了一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几何题,在尝试了种种做法却仍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我拿出了我刚买的量角器,熟练地计算出了角度,将答案完美地写在了卷子上。大致检查完后,我胸有成竹地交上了我的卷子。 考完试和同学对答案,其余题基本全对,只有那一道坑爹的几何题,只有几个数学特别好的人做出个答案,结果和我的大不相似。我不禁十分高兴,照以往经验只要是用量角器量出来的角度绝不会错的,除非是哪个老师出题不严谨,把图画成畸形。 卷子改完发下来,台下一片叫苦连天,我看了看前面被称为“数学王子”的天才数学高手,100分,拿到几何题他的答案与我不同,他是100分就说明我那一题做错了,准确的说是运气不好,估计碰到了上述极端的情况,果然,一个鲜红的叉让我的分数变成了98。

  评讲时,老师说:“这一道题几何题其实用量角器可以量出来的……”“什么?”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我做错了。 原因在一天后揭晓,这个烂量角器的角度十分不精准,导致我考试的失利。 角度不清准,有时会犯很大的错误。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1)从图一中你看到了什么?(黑色部分是个吹乐器的男人,白色部分是个女人的脸)

  (2)从图二中你看到了什么?(如果把它逆时针旋转90度你又会看到什么?)

  (3)设问:两张图片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点?—同样的图片换个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发现。

数学听课笔记之角的度量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7年10月 9日

  授课教师韦静雯年级(班)四(1)班课时1

  科目数学

  课题《角的度量》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创设运动会情境,谈话导入。

  二、用正方形创造测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点。

  1、 寻找工具测量直角。

  (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图片

  (2)指名指一指图中角的顶点在哪?边在哪

  (3)指名度量,并说一说过程

  三、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

  1、细分量角工具。

  2、认识1度角。

  指导写法,说一说小圆圈写在哪了?(预设:右上方)

  (课件演示:180个1度角)

  3、认识几度角,理解量角的含义。

  (找到90度角的位置,说一说从哪到哪是90度。

  4、认识内外刻度线。

  给量角工具标上刻度,产生简化标数的需要。

  (3)美化量角工具,课件演示长方形量角工具变成半圆量角工具的过程。

  (4)量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学生产生再标一圈刻度的需求。

  (5) 完整介绍量角器

  四、练习量角,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方法要点。

  1、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巡视。

  2、展示错例,明确方法。

  3、总结量角方法。

  五、全课总结。

  1、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2、有效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3、通过观察量角器及课件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新知识。

  4、课件的使用还不熟,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待提高。

  数学听课笔记:通过观察量角器及课件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新知识。

角的度量

  今天,老师教我们角的度量这个单元。从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首先,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射线、直线、线段。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

  然后,老师让我们做书上的习题时。我发现: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或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接着,老师教我们认识量角器,量角器中心有个小点,叫中心点。里面的刻度叫内刻度,外面的刻度叫外刻度,量角器最下面的线叫做“0”刻度线。

  最后,老师教我们量角。而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量角时须注意如下三点:

  1、点对点(量角器的中心点对角的顶点);

  2、线对边(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

  3、边对数(角的另一条边对量角器的刻度)。

  这堂有趣的数学课,随着下课铃声一响,渐渐地结束了,可同学们仍然沉浸在角的度量之中,对之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试卷分析范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