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陈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时代需要创新

  “你只闻到了我的香味,却没有看到过我背后流的汗水;你嘲笑我一无所有,我嘲笑你总是在等待;你否定我的现在,而我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也许你并不陌生,这一段话,这是聚美优品总裁的自我代言,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不知投射出多少正能量,不知让多少年轻人记住他。没错,他打破了常规,他为自己的公司自我代言。

  当其他公司的老板都墨守成规的时候,他打破了常规,选择创新,一介公司老总亲自为自己公司的产品代言。正因为他这一股创新的干劲,让大家都知道了聚美优品这个品牌。 生活需要创新,时代更需要创新!

  据中国之声报道,山东省某市一所公立小学取消了1、2年级的数学课,这一事件引起了许多争议,然而校长却说数学这一逻辑思维性强的学科并不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这一言论却让很多家长以为是极力任性和长官意志的体现。他们则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而是想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我家的孩子就要学什么。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做的比其他孩子更好,他们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什么都会。

  然而我却和那些支持者的观点一致,敢于创新的学校才能给孩子提供创新性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创新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筋,爱动手的习惯。创新思维需要从小培养,这与传统观念不同,但同时又具有挑战性,学校必须面临各种各样的质疑和压力,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教育。

  该学校取消1、2年级数学这门课程的做法不仅仅是创新改革的体现,更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想要庞大付强,那么拥有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一个国家经久不衰渊远流长的源泉。

  创新不仅仅是打破传统,而是在打破传统的同时有新的突破,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时代需要人才,时代需要创新,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创新的过程是美丽的,充实的。孕育着希望与憧憬,它因此魅力无限。吸引着我们为之奋斗,让梦想的翅膀劲舞苍穹,领略搏击长空的豪迈与洒脱。

聚美优品陈欧

励志故事:纽交所上市背后

  2010年3月陈欧、戴雨森联合创立聚美优品,以团购模式切入化妆品电商行业。短短4 年间,聚美就踏上了IPO之路,这确实是初创公司中走得非常顺利的。而陈欧作为自己公司的代言人,凭借“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一时更是风光无量。而且,他 在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陈欧创业这一路走的真那么顺利吗?绝对不是。

  第一次创业,公司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更名易主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陈欧在创立聚美之前已经有过一次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

  在新加坡留学期间,陈欧就创办了游戏平台GGga。在GGga发展得不错时,陈欧决定去斯坦福读MBA,所以他找来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写 代码出身的陈欧自认对商业和管理并不在行,所以希望这个职业经理人弥补公司的短板。他从90%的占股比例中分文未取地自愿让出40%给对方。陈欧的想法 是,这样他就可以在斯坦福远程管理公司,两不耽误。

  随着职业经理人引进其他天使投资人,对方所控制的股权比例已经超过50%,而陈欧只剩30%多。而且他发现公司不再叫GGga了,而改为Garena,自己却毫不知情。他意识到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没有话语权了。

  陈欧说他当时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在企业早期发展比较慢的时候,他总是希望借助外力解决问题。“他是斯坦福MBA毕业的,我当时对斯坦福、哈佛有一种对神一般的敬仰。他让我做总裁,自己做CEO,说公司是总裁说了算。后来发现全是忽悠。”

  这段创业经历更多是留给陈欧一个警醒。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健康的股权组织架构,只是凭借对人单纯的信任感,很难保证未来不出问题。他想重新开始。“这件事吃亏吃得太大了,我做两三年企业白白送人之后,连名字都被改了。”

  吃一堑长一智,但在新加坡的这个教训还远远不够。虽然这次陈欧知道了不能只凭借对人单纯的信任感,第二次他还是因为伙伴、最信任的伙伴遭遇了最惨烈的危机。

  聚美“301”遭遇滑铁卢 陈欧被骂得惨烈

  2014年的3月1日,陈欧在微博上晒出了公司为4周年庆准备的精美蛋糕。粉丝、红色的生日蛋糕很梦幻、很唯美, 是女孩子们喜欢的。但一年前的周年庆时,陈欧可没这么轻松,那时,他真在经历着人生最悲凉的时刻。他接受《创业邦》杂志采访时表示,“即使把钱都快造光了 还找不着北的时候,也没现在这么悲凉。” 陈欧把“301”视为聚美史上的滑铁卢。在陈欧的记忆里,没有哪次经历像“301”这般惨烈。

  所谓的“301”就是聚美的三周年大促。“5,4,3,2,1……”2013年3月1日凌晨时分,在聚美优品办公室,所有人在大声倒计时三周年庆典的到 来。实际上,23点50分左右,聚美的员工已经高兴得坐立不安。因为网站出现了崩盘的迹象,大家似乎透过页面看到成千上万的用户为进入聚美而挤破了脑袋。

  但到凌晨1点,瘫痪仍在持续,聚美高级副总裁刘惠璞从陈欧的办公室出来,神色焦虑。陈欧开始意识到,这不是暂时性的故障,不可能“待会儿就好了”。凌晨 2点,聚美网站还是处于崩溃状态。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凌晨3点,毫无趋好的迹象。没有人再关注持续冲击网站的巨大流量,集体“变 脸”让办公室迅速大降温。

  终于,在凌晨4点网站恢复了平静。但没人敢松一口气。风暴过后,陈欧他们聚在一起预测,下一次崩盘可能在几 点?这边有人推测“9点”,那边立马有人反驳“不对、不对,应该是8点”。事实是,早上6点潮水般的用户就冲向聚美,新一轮大瘫痪再次上演,无奈之下,技 术人员开始往外踢用户。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而且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陈欧一夜无眠,他也不得不一次次在微博上向广大用户及粉丝道歉。 但踢掉用户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很多人提前买好折扣券就等着在这一天花掉,所以不得已聚美把一天的促销计划延长了两天。接下来又是持续的崩盘,直到第三天才 消停。因为大部分货已经被卖光了。

  但是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坏消息接踵而至。真正压垮陈欧和聚美的不是服务器崩掉,而是严重的爆仓。堆 积成山的货品发不出去,客服电话被打爆,几十万用户十几天收不到货,也联系不到聚美。尽管陈欧和其他高管一再发表声明、道歉,但是无济于事。愤怒的用户把 矛头对准陈欧,网上的骂声铺天盖地。甚至有人说,陈欧是一个只知道天天上电视、不务正业的企业家。

  一向以营销见长的聚美,最后在危机 面前无力公关。那时,陈欧感觉自己好像被绑住了手脚,做什么都被网友骂,整个人很颓,他连微博都不太敢发。如果从电商行业的几个数据来讲,聚美的 “301”大促是成功的。“301”当天,聚美的UV翻了15倍。3天下来,聚美的销售额是10个亿。可是一桩好事却演变成一场无解的公关危机,一副好牌 最后烂在了手里。

  这还是浅层次的预备不足。网站崩盘意味着技术的系统架构、代码质量存在问题,而这不是短时间内能修复解决的。至于爆 仓,则是发单能力远落后预期。 “301”当天的订单量是平时的100倍,而当时聚美最大的负荷能力只有平时的两倍。说白了,聚美高估了自己的仓储和物流能力,这同样没有速效解药。所 以,陈欧几乎是眼睁睁看着网站挂掉却无能为力,至于后来的爆仓更是束手无策。

  “你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瞬间在全国影响力极大。你发现 公司可能会真正进入百亿量级通道,你正沾沾自喜。但是突然因为你的一个同伴、最信任的同伴,因为什么原因或长期存在的风险被引爆了,导致整个舞台全塌了, 而且你的公司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品牌受到极大的伤害。从云端直接跌进谷底,这是极大的挫折” 陈欧对《创业邦》说。“当你发现这个伤感是来自于你团队最信任的人,它的伤害会远远超过一个你不知道的人。”在陈欧看来,刘辉作为聚美技术和仓储的直接负 责人,同时也是联合创始人、好兄弟,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徐小平认为任何一家公司出现问题,内部都要找到责任人,但终极的责任人还是 CEO。“他是你兄弟,就算他是你爸爸、是你爷爷,如果他不能胜任大战,你把他放在指挥的位置上,还是你的责任啊。”徐小平对《创业邦》记者说。陈欧当时 有些不平和委屈,因为其他人犯错而全部算在自己头上。后来有人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觉得很有道理:“当你承受了所有的掌声和鲜花,那你可能也会吃所有的 屎。”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创始团队的发展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陈欧反思之后给出的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徐小平的认同。换句话说,大 促出现的这种局面,一方面印证了陈欧和聚美能够创造营销奇迹的长板,同时无情地暴露了他们的短板。聚美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戴雨森说,这是个拔苗助长的过程。

  “聚美的成长速度很快,从零到60个亿,成长速度快其实也意味着问题很多,因为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比如,创意营销靠大脑就可以了,这些东西可能不需 要一个团队来支撑。但是像运营、供应链、物流、仓储、技术这块,都需要时间去积累。不得不承认,聚美是个年轻的团队,可能在某些方面,相比其他一些经过打 造的完美团队是有差距的”,陈欧在复盘“301”时做了深刻的反思。

  在《中国合伙人》里,陈欧最喜欢的角色是成东青。对应到新东方的故事,他很理解徐小平、王强对公司的期望。“但是俞敏洪作为创始人,一直坚持在第一线打仗,他承受的压力肯定超过联合创始人。作为公司老大,我更理解他的孤独。”

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

  陈欧,1983年2月4日出生于四川德阳,中国企业家、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 。

  16岁留学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曾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2009年回国创业,迅速成为中国80后青年的创业榜样。2012年、2013年,陈欧两次荣登福布斯中文版评出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并荣获“2014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12年陈欧为公司拍摄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80后、90后强烈共鸣,在新浪微博掀起“陈欧体”模仿热潮[5-6] 。

  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 。

  2015年,陈欧以11亿美元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

  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

  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公室里,对《创业邦》的记者说。两个月前的事情,让他仍然心有余悸。

  事情起源于天津卫视的现场求职节目《非你莫属》,求职者刘莉莉被主持和嘉宾质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质疑主持人和嘉宾,认为他们对刘莉莉有失风度。陈欧是当时在座的招聘嘉宾之一,在节目现场,他问了一句我可以了解你的家庭吗,也被认为恶毒、别有用心。

  2012年1月13日,陈欧在微博上向刘莉莉道歉。

  总以为自己是节目参与者,知道更多。但在朋友们的建议下,认真看了微博上的视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了几次后,确实感到,求职者莉莉在现场受到了委屈,现在我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朋友对此感到愤怒,我现场提的问题显得很愚蠢,在此向莉莉表示道歉。求职者是弱势群体,比起抨击,支持和关怀更重要。

  没想到,道歉并没有给他带来平静和谅解,反而让他成为了炮火的靶心,铺天盖地的口水在网络上汹涌而至。

  问题是这个事件中我不是主角,一道歉反而变成主角了。陈欧有些无奈,有时候正因为你可能是偶像,所以一出事儿的时候,更多的人会跳出来。

  他还总忍不住,去网络上看那些评论,看着那些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慢慢就有些Hold不住,尤其是有用户愤愤丢下以后再也不到聚美优品买东西了这句话后,他感受到一个公众人物的苦恼。

  29岁的陈欧第一次意识到了明星这枚硬币的两面:平时光鲜,一旦风吹草动,极有可能万劫不复。

  后面总结就是该低调还是得低调。不过这个事儿再过三、四个月看的话,也是一个财富,经历过了事情、经历过了委屈、经历过了郁闷,内心会变得更强大,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打不倒了。

  学习张朝阳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

  2010年做过一些采访,但是没有正式说一定要我豁出去,后来董事会讨论,尤其是徐小平老师希望我站出来,但也有其他投资人说不要我站出来,希望我花更多的精力在业务上,但是徐老师说一定要发挥优势,后来我就站出来了。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围绕自己做CEO营销,不太好意思,别人会说我得瑟。我这个人挺好面子的。陈欧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是特别喜欢出来炫,而且,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但是到后来一想,我是CEO,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那个时候,陈欧和韩庚出现在地铁的双代言模式已经受到热烈追捧,他亲自出镜为公司拍摄的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引起80后强烈共鸣,网络上掀起聚美体模仿热潮。陈欧接下来不断出现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他还曾与张朝阳等明星企业家一起参加著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里,张朝阳是可爱潮男,陈欧则是80后创业新贵。

  起初,陈欧感觉不错,挺High,自己一下子变名人了,后面发现并不是一件好事,觉得挺苦恼的。而且化妆品本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品类,别人会质疑你卖的产品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可能会对个人的名声造成冲击;而且对CEO个人约束也很大,做什么事都会被人关注,没事还在微博上骂你几句。

  在电商推广费用高企的冷峻行规之下,创业者摇身变为明星代言人的打法,为聚美优品节省了很大一笔广告费。真是省了不少钱,估计省了1个亿的广告费。陈欧说,聚美优品的营销费用比例在行业中是非常低的,几次广告营销下来,聚美的销量几乎翻了十几二十倍。陈欧甚至自夸,这是电商圈内,继韩寒的凡客广告之后,最好的一个电商广告。

  媒体去关注报道这些事情,等于帮助我们做了很多营销和传播,这是有价值的。创业 而且消费者更愿意去记住和传播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公司。陈欧说,相较同行每年花费30%~40%的收入用于推广,聚美优品在这方面的支出要少得多。

  我的用户大部分是直接访问,不是买来的,所以聚美的用户流量构成是非常健康和良性的。2011年,聚美优品营业额达到了将近10亿,相比2010年,成长近15倍。

  陈欧总结,聚美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原因,基本上全靠口碑营销和CEO营销。在此之前,淘宝化妆品店和天天网、第五大道这样的化妆品B2C已经根植市场。与其说我们占尽先机,不如说聚美以团购的模式快速切入,占了阶段性的优势,后面都是靠自己的执行和营销做起来的。

  一年多下来,陈欧已经完成了早期快乐,后来郁闷,再后来淡然的心理过关。你享受的是企业带来的成就感,就必然要承担别人100倍以上的压力,这是自己选择的。

  他甚至对记者分析起来自己打造个人品牌的心得。从营销效果的角度讲,肯定还是上娱乐性质的节目好,比如《天天向上》,因为聚美优品的用户是与湖南卫视的观众非常吻合的。但是如果打造CEO个人品牌的话,财经类和公益类节目比较适合。陈欧说,央视的财经节目可以帮他打造品牌,而湖南卫视则为公司带来了销量。

  为了公司,还是得牺牲自己,娱乐类节目还是要去的。如果公司到了一定阶段,作为CEO我就能淡出舞台退居幕后,就交给代言人去做。陈欧说,他现在每天加班到很晚,下了班就回家,也没什么把柄可抓。

聚美创始人陈欧的故事

  聚美的有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效率,我们要求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聚美在创业过程中的确是个穷公司,到上市之前我们总共就融了1300万美元。钱对于一个公司肯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准的花每一分钱。聚美由弱到强,超越一个个对手,依靠的就是花钱的效率。聚美依靠精准营销,准确寻找用户,而且重在与用户建立情感和价值观上的联系;聚美研究用户消费和使用美妆的习惯与逻辑,我们说“成人之美”,就是用提供最优质的美妆产品、提供最合适的美妆方案来留住用户;聚美强调运营效率,在一个烧钱的行业却讲究控制成本。

  很多公司为什么会死,是因为花钱花死了。在聚美,我把市场牢牢握在自己手上,一点儿一点儿做,不急于求成。因为我害怕公司死,我每花一笔钱我得想清楚,也因为这个原因,聚美在线下营销上比对手强了很多。不论是我上电视也好,还是做“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我花的钱比对手少很多很多,但每次我们内容和传播却好很多。线上传播差别不大,买位置,买流量,买点击,但线下每个公司玩法完全不一样。

  线下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口碑。广告在媒体上投出来之后,只有人人相传才能算成功,口口相传才有力量,这要取决于消费者看到的广告力量是不是足够强大。

  想制造一个话题难度很大,唯一能做的是把内容做好,因为好内容不需要引导。这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当网上有人觉得用“陈欧体”写的段子,将获得更多转发和评论时,他自然会去写,当有媒体跟进的时候,就等于借力传播,想火也就容易了。相反,不好的内容你给他钱,他也未必愿意做。

  垂直平台用户的获取成本是很高,化妆品更高。这是因为:第一,用户对化妆品电商固有的不信任感;第二是关键词又少又贵,一般是两三元钱一个,按常规的方法很难做起来。

  我们总的费用率只有16%,也就是说我的毛利率达到16%,基本就可以实现盈利。聚美2013年的毛利率是24.5%,在美妆行业里面算是低的,但关键就在我的运营效率足够高。到递交IPO报告的时候,聚美连续7个季度盈利。这在电商公司里面是少有的。

  聚美的做法是通过营销拉动规模,通过规模拉动供应商,最后供应链上的品牌越来越多。早期我们供应链没有那么强大,但是通过单品突破的方式,快速做大规模,有规模再有自主品牌,两者之间建立起很强的关系。同时,我们一直聚焦于最有利于生存的事情。以用户为中心,去掉了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集中精力和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尤其是不能忽略消费者,正是因为他们喜欢我的服务,支持我的公司,我们才能做起来。

  我希望聚美这个案例能够给所有创业者一个借鉴,你刚刚创业,没钱、没人、没资源,周围强手林立,但是你可以学习、创新;你需要先确定最重要的事情,然后逼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你要万分谨慎的花每一分钱,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出效果;你不需要一开始就赢,你得先生存下去,让赢的可能性一直保存下去。

  总结而言,聚美最强调的是运营效率,我们在一个烧钱的行业讲究精准花钱,我们用1300万干了别人上亿上十亿的事情。1300万最终变成30亿,我觉得是资本市场对于聚美模式的肯定,在烧钱模式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范式,这是聚美的商业价值所在,也是我和我的团队自豪之处。

聚美创始人陈欧的故事

  聚美头顶中国在线美妆第一平台和连续七个季度盈利的光环上市,一时风光无二,但回首来时路,却可以看到其资源极其匮乏、曾为生存拼命支撑的一面。这也是很多创业者必须经历的局面:融资比不上老江湖,资源比不上背靠大树的同行。如何生存下去?聚美的“逆袭”逻辑,在成本控制和效率上做到极致的风格,可资借鉴。

  2009年,陈欧回国创业,拿了徐小平18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做了游戏广告平台Ree。网站在当年的8月份上线,到次年3月,公司面临困难,账面上只有30万元现金。他们就地转型做了团美网——化妆品团购,随后又转型做化妆品B2C特卖平台,成立聚美优品(下称聚美),全力推进。

  2010年5月,险峰华兴注入了一笔天使投资,8月,聚美开始和VC接触。直到2011年3月,红杉资本600万美金的A轮投资到位。

  与此同时,陈欧加入《非你莫属》,开始见诸于各类媒体,走出CEO自我营销的第一步。2011年8月,第一版“为自己代言”广告面世,聚美超越乐蜂网,成为化妆品垂直电商第一名。到2012年初,聚美的规模已是乐蜂的两倍,但乐蜂网获得4000万美金融资,聚美陷入与乐峰的苦战。

  2013年新版“为自己代言”广告引起的“陈欧体”社交现象,聚美迎来发展高峰,坐稳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今日,聚美登陆纽交所,市值超越30亿美元。

  聚美怎么以仅仅1300万美元、从短短四年时间变成美妆垂直电商领域的老大,且市值直追去哪儿、58同城等做了8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

  陈欧总结的关键词是效率。这个年轻人说他始终在学习、总结、创新、然后超越。在一个烧钱的行业,创造出一个不烧钱的样本。

  且看聚美创始人陈欧接受《创业家》&i黑马专访的思考和总结。

  给5%股份连实习生也留不住

  2009年,我拉了好友戴雨森、刘辉回国创业,做游戏广告,照搬的是美国的模式,做了几个月,发现走不通。

  这是一个挫折,中国市场环境(跟海外的)差异,让我们快速认识到:在中国改变市场环境,我们几个小孩搞不定,必须转型,顺势而为。

  就地转型,既是求生本能,也是经验所致。很多创始人都说要坚持,不愿意去做新的东西,大佬也说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后天肯定更精彩。但我愿意去否定自己,游戏是我喜欢的东西,但喜欢的未必就能做成功,要坚持的未必是你喜欢的东西,而是对成功的追求

  当时就一个想法,公司不要崩盘,要不然就完了。所以转型时,找了离钱近的电商,把现金流做起来,先把公司养活了。

  而在当时,我也考量了这个团队:戴雨森能够做设计,刘辉可以写程序。没有人脉、没有电商经验、也没有零售经验。这样的团队能做的事情比较少,幸好还有30万元现金,还有机会。

  我们花两天时间就上线了团美网,做化妆品团购。当时的页面很简陋,但很快就有用户进来,然后有订单,发现这个商业模式是对的,就这么简单。

  化妆品是好的标品,网上有很多数据,淘宝指数、百度指数,什么好卖一目了然,当时很多社区都在用团购的方式卖化妆品,只要价格便宜,又保真,服务比别人好、专业,消费者就认可这一套。之前我对于化妆品毫无了解,我是大老爷们做美妆,只能学习、研究、总结。

  根据(百度、淘宝等)数据,我们每天只卖一款产品。方法也很简单:雨森负责产品编辑,然后去人人网注册几百个账号发帖吸引用户,有了订单,我们就去专柜抓一些货回来,在办公室把货发出去了。我们人手很少,全公司就3个创始人加1个行政,招人也招不来。当时有个实习生要走,我说给他5%的股份,他觉得这公司马上就要挂了,还是毅然走了。

  因为创业初期拿了徐小平的钱,第一个事情没做好,觉得不好意思见人。后来有些起色,我才敢跟徐老师说要转型,去卖化妆品,多少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害怕辜负他。

  (《创业家》&i黑马注:据陈欧说,拿徐老师的钱,有几个原因,“一是希望徐老师能够帮我们背书;二是2007年接触徐老师,他很支持我,但我没要他的投资,内心觉得挺不好意思,后来我自己读书去了,有点辜负他的感觉。第二次回国创业我是抱着必成的态度,所以就拿了。”)

  过了两三个月,我们发现特卖这块业务越来越靠谱,到了2010年6月份就完全往这上面靠,更多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个事情是对的。从这年8月到次年3月,是聚美发展的甜蜜期,每个月业绩都在不断增长,现金流也足够支撑公司运转起来。但痛苦在于,不知道这个模式的天花板在哪里,增长速度很快的时候,稍有停滞,大家就开始怀疑1000万元销售额是不是到顶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给自己打气,自定位为化妆品团购的老大。聚美当时要做的事千头万绪,但看着公司每天都在成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011年,我们去唯品会拜访,作为南派电商的代表,他们不常在各种电商大会上抛头露面,只是低调把事做好,这点非常值得学习。唯品会的成功让我们觉得特卖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我并不知道商业模式对不对,倒觉得服务好女性是有商业未来的,跟我谈的VC也深以为然。我们从卖一款产品到两、三款,再到新品类,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商业模式也这样一步步摸索出来。

  我对自己的商业判断能力从来是自信的,聚美最原始的推动力是我的商业判断,这一点包括创始团队、后来的高管团队我想都不会否认。

  既然路是对的,我们要把精力花在了解用户上。了解他们的习惯、知道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在早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地方,比如提供好的选品和细致的服务等。

  化妆品面对的是女性消费者,她们对图片有要求,我们就把图片拍好,插画画好;她们怕假货,我们就贴上防伪标签,允许三十天用后仍可退款;她们在乎包装的细节,我们采用粉色盒子,三层改成五层,不至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反过来,这些细节又帮我们赢取了很好的口碑。在公司前台或者学校门口,看到成堆的粉色箱子,这本是一种口碑效应。

  “我们第一个做了30天拆封无条件退货。比如,你在聚美买一盒面膜,10片你用了8片,觉得不好,拿两张退给我们,我们把全款退给你。虽然这样我们的运营成本会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得到的口碑传播收益远远大于成本的投入。即使这样,我们的退货率(依然)低于同行。”

  ——聚美联合创始人 戴雨森

  后来我们推出“买二包邮”,因为我们知道消费者会叫上朋友一起买来享受这个政策,这比推荐注册送10块钱(优惠)券效果要好得多。

  在我看来,一个公司能赢,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更好地把握住了用户的需求。中国最好的企业家都是知人性、懂用户的。

  我的商业判断能力首先来自于直觉,直觉之外,需要一步步总结,一步步押宝,一步步测试,这是从第一次创业到现在一步步积累起来的。这些年我就主要就做两件事:学习和超越。每走一步,我会总结出新的东西,作为公司走向下一步的基础。从发展历程来看,我们每总结一次,都可以超越一个对手。

  创业早期,我们跟别人没法比,必须做好自己。那时候公司所有的事情,包括仓储物流、服务,都是一个学习和摸索的过程。

  更多的,我作为CEO,应该对投资人负责、对团队负责,对我来说,失败是件丢人的事儿。

  学习凡客好榜样

  聚美火起来,是靠“我为自己代言”的传播。那是在红杉投钱之后,之前我们没有钱做广告,之后融到钱了,我也不敢乱花钱。

  “我为自己代言”,说到底是被不敢花钱给逼出来的。钱少,就必须花出新意,花出效果。

  我们三人,年纪不大,都是海归,没有零售经验,没有化妆品经验,没有电商经验。投资人对我们及我们从事的事业存有疑虑很正常。

  何况,创业初期,我们的对手规模远超聚美,月营收达到五、六千万元,既有媒体资源,又有风投注入,后面还有大佬背书,令人羡慕。

  要拿风投,我们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拿。红杉的投资,从2010年8月谈到次年3月才最终确认,但我们的月营收规模却从500万元上涨到2000万元,由此可见聚美是一个效率很高能不烧钱活下来的公司。

  红杉钱进来的时候,我给董事会一个3000万元的毛预算,砸一把(营销),董事会同意了。后来我想来想去觉得压力太大,缩减到1000万元。

  我的直觉是应该花大钱,但是到要做的时候又害怕,于是又仔细算了一回,还是缩减。

  聚美融的钱不多,虽说董事会同意砸3000万元,但我们没做过广告,怕是出去打了水漂,对公司是极大浪费,不砸又容易被淹没掉,很纠结。不过我们的现金流还不错,我估摸着1000万元应该可以,至少还不会让公司倒闭。

  既然缩减投放,就要思考钱少怎么做创新。

  借着这股劲,2011年8月做了第一版“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学习对象是“凡客体”。

  我当时对“凡客体”的理解是共鸣,共鸣导致传播,而不是纯粹的一种促销广告。我去拜访凡客,虽然他们没有把细节说得很清楚,但我抓住了几点:1、知道他们的投放渠道是公交和地铁;2、广告是被传播起来的。

  除此之外,我研究了大量数据和成功案例,不停观察别人的广告。去研究别人为什么成功,分析数据和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看百度指数就知道北京地区公交站牌和地铁广告的效果好不好。知道消费者能不能看到这个东西。

  “为自己代言”的核心是要引起共鸣。

  这段广告抓住了当时的几个热点:80后,蜗居、奋斗、裸婚等等。

  第一版广告文案是我写的,惠璞参与了第二版。一开始我们想了很多好玩的事情,经过多次修改,不停地录。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时间,有一天我在棚里改完,可能也是因为制作过程太辛苦,可能也是因为片子说出了心声,看了之后自己有点想哭。我想能打动自己的,也能打动别人。

  当时的片子我自己看,自己剪,然后尽量把词弄好一点,音乐弄好一点,一定要是一个我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作品

  广告拍好了,虽然只花1000万,我还是害怕,如果没有效果,哪怕投资人不炒我,也难免同事怪我,这样CEO 的威望就没有了。就算到了今天,每次硬广投放前,我的压力依然很大,不能预知结果的事情就是如此,加上我对自己的失败零容忍的变态要求,每次无比谨慎。但事实是,所有对自己有极高要求,害怕失败的人,往往因为谨慎,反而失败概率更小。

  很快,1000万元在一个月内全部投完,包括地铁、公交和电视。靠着这个广告,聚美的月营收从4000万元上涨到8000万元。同时聚美超越乐蜂网,成为行业第一。

  这个广告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聚美的仓库爆仓了,而且持续了四个月。

  那段时间,压力极大,负面极多,我在公司和仓库之间来回奔波。当时准备融B轮,投资人过来谈,我说没时间陪你尽调了,得先把货发出去,投资人没有办法和管理层聊,但觉得聚美潜力无穷,而且专注消费者而不是投资人,就立刻投了。

  其实做“给自己代言”广告,早期董事会内部就“CEO该不该介入PR”这个问题存在很大分歧,有的投资人觉得抛头露面的CEO都是不务实的,我也不想出来,毕竟一不小心就成了靶子,还牺牲私人生活。但徐小平老师希望我出来,他觉得该宣传还得宣传,后来上了电视,发现效果很好,没钱的屌丝公司只能靠出奇制胜。

  到2013年,我们的活跃用户数是1050万,88.9%的回购率。这个数据背后就有情感共鸣。我先用精准营销准确寻找用户,而且重在与用户建立情感和价值观上的联系。聚美还注重研究用户消费和使用美妆的习惯与逻辑,我们说“成人之美”,就是用提供最优质的美妆产品、提供最合适的美妆方案来留住用户。——陈欧

  聚美的做法是研究别人的成功经验,但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而且执行是自己的,执行细节做得更好,更极致。

  时间到了2012年初,规模上,聚美已经是主要竞争对手的2倍,但我们作为屌丝公司,融资融不过对手。他们拿了4000万美金融资,估值是我们的两倍多,还有自己的自有品牌,一方面拼命砸广告,一方面打价格战。当时我们紧张得不得了。聚美刚刚盈亏平衡,我又不想再去融资,如果真的介入价格战,大肆烧钱,很危险。

  为了应对,我们一方面是关注怎么做出传播效果好的广告,一方面在价格战上咬紧对手,同时着手自己的自有品牌。

  我从世纪佳缘请来好友刘惠璞,拨给他1000万元,让他去做自有品牌。惠璞和我都是营销能力很强的人,也是做事积极谨慎的人,结果很快自有品牌就有了起色,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利润。

  我害怕广告无效公司破产,所以做出的广告很精良;惠璞害怕自有品牌库存压死公司非常谨慎,结果却没有库存。所以,找到对自己要求苛刻的人,老板就可以轻松一些。

  另一方面,我们开始筹划第二版“为自己代言”的广告,6月份提出设想,实际上9月份才开始做。因为是第二版广告,要超过第一版难度很大了,改了两个多月。当时要做差异化,拍了一个60秒广告,之前是15秒,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紧接着引起了行业的一个爆发性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争相模仿传播,后来才有了“陈欧体”。

  反观对手,他们把很多钱变成了库存,烧了很多广告,效果也不好,我们在库存控制和营销上都做得效率高很多,最后我们赢了。

  当公司元老阻碍公司进步

  聚美发展史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在2013年的“301事件”(2013年3月1日,聚美举办三周年店庆大促活动,因访客太多导致页面长时间瘫痪而引起用户极大不满,同时由于下单量太多,物流严重滞后,引发爆仓。导致聚美遭遇公司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网站的技术系统架构、代码质量存在问题,并高估了自身的物流和仓储能力。

  物流一直是我们的短板,一般聚美一年做一次广告,紧接着就是一次爆仓,并持续好几个月聚美最惨的时候,我微博发个促销信息,网站就流量太高打不开了。

  在聚美,三位创始人各司其职。我要做判断、决定公司的走向,负责用户获取和品牌,雨森负责产品和运营、刘辉负责技术和物流。

  公司快马加鞭前进的时候,自然也希望他们也做得好。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公司的发展节奏,尤其是聚美这样爆发增长的公司,尤其是物流和仓储,人手经验都不足,最可怕的是,每年的爆仓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增长。

  3月1号那天,网站页面瘫痪,后续物流系统瘫痪,大面积的货无法发送出去,然后连锁反应导致大量的负面,这对聚美的品牌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导致聚美在去年第二、第三两个季度进入一个衰退期,团队也士气低靡了,我们找新人,重建团队,这个公司当时没死已经是个奇迹了。

  一起创业,换元老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很多CEO会遇到的问题。换高管存在风险,尤其把联合创始人换掉,一不小心可能兄弟做不了。虽然最后事情以刘辉退出管理层结尾,我们至今也还是好友,在上市当天也一起在美国共享喜悦,毕竟最终来看,公司获得了成功。回头来看,从个人的角度上,出于私心,我希望公司最核心的高管都是自己最熟的兄弟,但是有时候再熟的人如果跟不上,他可能成为公司前进的绊脚石,有可能让所有已取得的成就化为乌有,这时候等于和公司其他人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冲突高速发展的公司,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公司的发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是变成一个只有元老的类家族企业,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每个元老,都已经可以因为早期的股权有巨大收益,也会有很好的利益。

  我要把强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301之后重组高管团队,重振士气,元老们对新加入的高管也更开放了,一年时间聚美上市了,我们从坑里爬出来了,我之后请来的人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像前面说的,这也就是学习、总结,然后超越。只有我不停进步,才能带着公司继续往前走。

  每花一笔钱都会逼自己先想清楚

  聚美的有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效率,我们要求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聚美在创业过程中的确是个穷公司,到上市之前我们总共就融了1300万美元。钱对于一个公司肯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准的花每一分钱。聚美由弱到强,超越一个个对手,依靠的就是花钱的效率。聚美依靠精准营销,准确寻找用户,而且重在与用户建立情感和价值观上的联系;聚美研究用户消费和使用美妆的习惯与逻辑,我们说“成人之美”,就是用提供最优质的美妆产品、提供最合适的美妆方案来留住用户;聚美强调运营效率,在一个烧钱的行业却讲究控制成本。

  很多公司为什么会死,是因为花钱花死了。在聚美,我把市场牢牢握在自己手上,一点儿一点儿做,不急于求成。因为我害怕公司死,我每花一笔钱我得想清楚,也因为这个原因,聚美在线下营销上比对手强了很多。不论是我上电视也好,还是做“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我花的钱比对手少很多很多,但每次我们内容和传播却好很多。线上传播差别不大,买位置,买流量,买点击,但线下每个公司玩法完全不一样。

  线下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口碑。广告在媒体上投出来之后,只有人人相传才能算成功,口口相传才有力量,这要取决于消费者看到的广告力量是不是足够强大。

  想制造一个话题难度很大,唯一能做的是把内容做好,因为好内容不需要引导。这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当网上有人觉得用“陈欧体”写的段子,将获得更多转发和评论时,他自然会去写,当有媒体跟进的时候,就等于借力传播,想火也就容易了。相反,不好的内容你给他钱,他也未必愿意做。

  垂直平台用户的获取成本是很高,化妆品更高。这是因为:第一,用户对化妆品电商固有的不信任感;第二是关键词又少又贵,一般是两三元钱一个,按常规的方法很难做起来。

  我们总的费用率只有16%,也就是说我的毛利率达到16%,基本就可以实现盈利。聚美2013年的毛利率是24.5%,在美妆行业里面算是低的,但关键就在我的运营效率足够高。到递交IPO报告的时候,聚美连续7个季度盈利。这在电商公司里面是少有的。

  聚美的做法是通过营销拉动规模,通过规模拉动供应商,最后供应链上的品牌越来越多。早期我们供应链没有那么强大,但是通过单品突破的方式,快速做大规模,有规模再有自主品牌,两者之间建立起很强的关系。同时,我们一直聚焦于最有利于生存的事情。以用户为中心,去掉了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集中精力和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尤其是不能忽略消费者,正是因为他们喜欢我的服务,支持我的公司,我们才能做起来。

  我希望聚美这个案例能够给所有创业者一个借鉴,你刚刚创业,没钱、没人、没资源,周围强手林立,但是你可以学习、创新;你需要先确定最重要的事情,然后逼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你要万分谨慎的花每一分钱,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出效果;你不需要一开始就赢,你得先生存下去,让赢的可能性一直保存下去。

  总结而言,聚美最强调的是运营效率,我们在一个烧钱的行业讲究精准花钱,我们用1300万干了别人上亿上十亿的事情。1300万最终变成30亿,我觉得是资本市场对于聚美模式的肯定,在烧钱模式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范式,这是聚美的商业价值所在,也是我和我的团队自豪之处。

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背后的故事

  大部分人知道陈欧估计还是他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词:“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不仅因为陈欧的青春帅气,这则广告更吐露了年轻人的心声,展现了年轻人的梦想,“陈欧体”意外走红,引无数网友众效仿。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陈欧体 “我为自己代言”。“我是**,我为自己代言”、“我是学生,我为自己代言”、“我是单身,我为自己代言”……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公司做代言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犹豫的。

  “2010年做过一些采访,但是没有正式说一定要我豁出去,后来董事会讨论,尤其是徐小平老师希望我站出来,但也有其他投资人说不要我站出来,希望我花更多的精力在业务上,但是徐老师说一定要发挥优势,后来我就站出来了。”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围绕自己做CEO营销,不太好意思,别人会说我得瑟。我这个人挺好面子的。”陈欧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是特别喜欢出来炫,“而且,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但是到后来一想,我是CEO,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陈欧坦言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迅速爆红网络,给自己和聚美优品带来的带来了知名度的巨大提升,而且节省了很大一笔广告费。“真是省了不少钱,估计省了1个亿的广告费。”陈欧说,聚美优品的营销费用比例在行业中是非常低的,几次广告营销下来,聚美的销量几乎翻了十几二十倍。陈欧甚至自夸,“这是电商圈内,继韩寒的凡客广告之后,最好的一个电商广告。”

  “为了公司,还是得牺牲自己。如果公司到了一定阶段,作为CEO我就能淡出舞台退居幕后,就交给代言人去做。我不能保证企业和陈欧都永远辉煌下去,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尽全力去努力。”陈欧说,他现在每天加班到很晚,下了班就回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宁波南塘老街

岁月如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