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湖南高考:2017年推进教育关键领域重大改革

  向力力指出,建设科教强省,需要教育有新担当。目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抓住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推进教育改革。2017年的工作重点,一个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要尽快完善,遴选标准要尽快出台;一个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省里将出台相关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各地要抓好落实。此外,还要着力抓好乡村教师计划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切实打通支持计划“最后一公里”,真正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据悉,2017年,我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全面改薄”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17年,我省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推动校际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加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辐射。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政策,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县全覆盖。继续实施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与贫困地区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浅谈传统教育与课程改革

  教育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话题。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每天都对学生进行着各种教育,从狭义去理解专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去理解,它除了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

  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就需要我们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打破传统教育的旧思想,更新教育新理念,大胆创新,勇敢开拓,才能浇灌出更完美、更鲜艳的花朵。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就是一切,就是权威,学生的一切都必须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也从不考虑学生的情况及个体的差异,说一不二,利用自己的威信来使学生服从,学生敢怒不敢言。在授课方式上,通常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内容过多过杂,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互动,所以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逃避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指引着我们教育的方向。我们一线的教师虽然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但是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地位显现出来。教师要从真正意义上去改变自己的观念,把教师以前的权威和架子放下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在学生主动学习中为学生服务,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从被动的“填鸭式”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有如此大的变化,还得归功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教师把具有权威的自己变成了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把“一言堂”变成了参与学生讨论的课堂;把“填鸭式”的教学变成了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

  二、评价激励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生硬,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学习成绩,作出一定的评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是由教师进行口头评价。在我刚工作的几年中,也是这样简单的评价。后来通过参加一些培训活动以及对一些教育类的刊物的学习,才发现之前对学生的评价是多么的不准确、不全面。现在,在我的课堂中从评价方式来看,不仅有我对某个学生或某个小组的评价,还有同学对同学的评价、同学对小组的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或别人的优点,相互学习,指出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评价内容上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如:在这节课中哪个小组最积极,哪个小组纪律最好,哪个小组最团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他们的情感和行为都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另外,我们在评价中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少用简单、生硬、打击、挖苦,甚至带有人身攻击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例如:低年级一个学生在计算“15+8=?”时,生答“22”。我说:“你离成功只差一步”。如果我们用过激的语言去评价这个学生,他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获得了成功和喜悦。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思绪发展的过程。正确的评价,是学生学习旅途中的加油站。

  三、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在内容,理念、方法等方面都比传统教育课程有了更大的突破,这是新课程的亮点,体现出课程资源在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这就给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我们不能为教书而照本宣科地教书,而要把教材中知识点的外延、内涵相结合,把书用“活”了。

  这几年来我校坚持走“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请来了很多有名的专家给我们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同时让我们走到一些有名的学校进行访学、探究。校内也经常组织一些课程研究活动,学习教育刊物相关的文章,让我们对教材进行重新审视,作一些微调,进行适当的整合或取舍,从学生生活中提取教学实例,让学生感到这些知识都是源于生活。所以如何通过整合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实例中找到“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对教学实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提升自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接受新课程的挑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体制改革小步走不停步

  记者:这些年,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度可以说是越烧越热,“教育”、“教育部门”似乎总是处在被人评说的漩涡。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再次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是否应该全面审视一下当前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

  张力:是的,对于我国教育的现状,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不断给出评价,整体上看,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总供给能力的增强,使我接触到的许多国外同行都感到惊讶和羡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育体制改革有很大突破,大体上在两条线上探索前行。第一条线,是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改革,包括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招生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其中,管理体制改革一条明显的主线,就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统筹权责。与此同时,在财政难以完全满足水涨船高的经费需求情况下,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使得社会资金得以进入教育领域。第二条线,是由下而上自发地进行的一些改革试验,有些确实成功了,暂不说教学改革,就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是在少数地区内部实验,然后才被纳入国家政策及立法的范畴。记者:现在看,您觉得改革成在何处,不成在何处

  张力:客观地讲,我认为第一类改革没有出现重大的方向性失误或者偏差,包括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决不能因为执行环节或局部的问题,而动摇这一原则。第二类改革如果说存在某些缺陷或出现某些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改革选对了方向,但没有赢得足够探索空间;还有选错方向的,若政府调控监管不力不及时,就会出现甚至积累问题。

  记者:我们不能否认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的强大动力,但教育领域凸显的问题似乎此起彼伏,几大突出问题纠葛下的是老百姓对上学难、上学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的抱怨和质疑。

  张力:这与当前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密切相关,政府职责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应以此为准绳来促进改革。现在,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矛盾,恐怕都要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解决方案。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坚持教育公益性,关注弱势群体,将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的力度,其基本政策取向就是在促进教育公平。总之,改革将会小步走,不停步,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记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教育工作者始终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时代发展为他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更高的要求。

  张力:是的。我们的教育是在一个非常紧张的环境中行进,资源有限,需求无边。国家乃至每个公民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受教育机会增多了,升学压力却没有减轻,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不少地方中小学课业负担沉重,群众仍然反映强烈。而现在教育系统普遍在超负荷运转,从经费到师资,应付"今天"的压力很大,根本来不及去研究“明天”。

  记者:在这样的形势下,为解决这些问题,真正使教育得到人民群众的满意,您能想到的建议是什么

  张力:我想,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让人民群众多参与教育工作,了解教育国情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教育体制改革中,还要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在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广泛征求民意,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同时,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增加教育投入,这始终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持续发展的支撑点。1990-2004年间,在我国全口径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已从85.6%下降到61.7%,占GDP比例为2.79%,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水平。以此来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受教育人口群,真是很难。多年来,我们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在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实现的,今后,想撑起像模像样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特别是让贫困家庭学生能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就必须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尽快达到4%,甚至更高。

  记者:如何保证财政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张力:最关键的环节大概有三条:一是预算保证按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安排;二是财政秋季计算超收收入后,切实做到等比例给教育追加预算,对此财政部教育部早已联合下文,但没有完全落实,每年国家都要公布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总有十多个省级数据比上年下降;三是财政教育经费不得挪用,收的学费不能冲抵拨款。这三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检验是不是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当然,财政教育经费还必须用好管好,精打细算,堵塞漏洞。

教育改革,创新之标

  近日,”烟草品吸课“于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烟,这种纠结根本的极为创新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在我看来,这种新型的教育改革,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且上课的学生必然对持感兴趣。

  对于”烟草品课“的争论无关教学本身,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冲突,烟草品味课闯入大学的课堂,其代表着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教育也好,娱乐也罢,只是让受众者们听的进去,思想,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因此,对比”烟草品味课“这样的创造,我们应多些赞赏与许可,少些挑刺与批评,鼓励这种放下身段平等教育的课堂。

  创新的思想课堂,如在博白县中学周考试上的表情包试卷,为紧张的考试环境增添了几分趣味和活力,独特又解压,当然,在增加趣味的同时又不能缺少教育的严重性,我们在改革教育的路途中,既要提倡用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交流,又要增强教育的效果。

  在《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老师的定义,而教育的真正意义,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至于教学,没有一尘不变的固定方法。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尤其对于高三的我们,在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无尽头的题海,无休止的考试,让高三的我们处于学习被动状态。缺乏创新的死板教学难以让我们主动的积极地学习。

  教学实践是验证方法的重要方式,而教学创新,教学改革则是教学实践”偶然"中的必然,它是当下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不可小觑,他代表了一种思想和现代学习的技术手段,不过老师们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为新而新”,而是应该在合适的知识点,以积极健康为原则,以能起到教育宗旨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正确的学习方式。展开全面的深入变革死板的学习,如此,才能称为正向意义的教育变革。

  在中国,世界人口之最,为选拔人才,如此学习方式为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群众可选择不偏离教育意义的方式进行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家发放的政策,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经减少,但不知为什么,学生抵抗老师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就拿初中生来说,学生在课堂上明目张胆的说话,睡觉,玩弄手机的现象我已见怪不怪,可令人气愤的是,多数同学在老师提醒后,只有少部分人停止,且下次仍会如此,剩下那部分则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中,总会把老师气得火冒三丈。

  遇上性格刚强一点的老师还勉强镇得住学生,要是稍微弱点的老师就没办法,只好亮出王牌“叫家长”,可每次打电话,家长总是显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态度,说:“教育学生是你们老师的责任,我可管不了他(她)。”说完便挂上电话。

  虽然,也有少数家长很在意,接到电话后便匆匆赶过来,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这反映我国教育的严峻性,许多孩子的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只知把孩子往学校推,他(她)们倒成了“旁观者”,学校是有职责教育孩子,但事实无法避免的是,一个老师要管一个班几十个的学生,更别说有些老师还一连管了好几个班,他(她)们不是圣人,也会有分神的时候,但该做的教育,该打的电话,老师可没少做。

  家长赚钱为供孩子读书的事而忙不过来这事不假,但正如鲁迅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挤,总会有的。”难道时间真的就紧迫得连抽出半个小时来辅导孩子的时间也没有?即使如此,10分钟,5分钟的时间抽出来也是有其作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的两双手,却一不可,家长们,请别再当“旁观者”了。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由无知变为有知,由愚昧变为聪明,由不谙世事变为知书识礼,学会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教育可以把一个野蛮人变为文明人,可以把一个凶残的人变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由教育完成的这些功能,使一个生物人变成一个社会的有用人。这都是教育正常的、基本的功能。但是还有一种教育,非但不能使人聪明,反而使受教育者越来越愚昧。即使是“天才”,这种教育也能使“天才”变为“庸才”。把一个庸碌的人变为一个“天才”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客观条件,比如优美的环境、名校、名师、家学渊源等都具备了,但由于受教育者无心向学,无学习的天份,资质平平,如此这般确实也是很难将其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所以说,“因才施教”这句话在现实中是有一定的道理。把一个“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很容易的事,它不需要有多渊博的学问,在特定的环境下,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且筒单易行。仅以学校的教育工作而论,下面这五种手段,我认为都是误人子弟的教育方面的怪现象,需要废弃。

  一,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凡是与此不一致的观念与行为以及不一致的教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有独立见解的学生,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只准用现成的“标准答案”,凡是与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不一致的,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不正确,一律打错。让他们在班里备受打压,不允许他们当班干部,削弱他们在班集体中的威信,见他们做出成绩也不准表扬,更不准奖励,让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挫,让他们尝试一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滋味。

  二,让所有受教育者,死读书,读死书,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不看窗外事。即使让他们读点课外书,也严加筛选,不能任由他们随心所欲,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因为让他们这样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他们早晚就会觉醒,就会知道是非曲直,所以像防火、防盗、防爱滋病一样,提防他们读课外书。

  三,不让所有受教育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独立思考的基因永远酣睡。比如解答题,教科书上的解答就是最佳最权威的解答,不许他们对此有异议。凡是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当然校长说的又比老师的正确,比校长权力大的,说的又比校长说的正确。

  四,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使学生没有喘气的机会,这是一种最常见且有效,最不被学生及家长反对,还会让人美其曰:“乃是为学生好,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这是目前学校教育最普遍最流行的方法,这绝不会遭到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学生本人的反对。如果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每天做到大哭,做到深夜都做不完,试问:这样发展下去,他们还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吗?即使有心也已没力了。

  五,三天二头考试,考完试后排名次,给他们加大精神和体能方面的压力,让他们整天因考试而大伤脑筋。谁没自尊心呢?谁不想自己的名次靠前?谁愿意让别人在自己后面戳脊梁骨?那就不得不按老师教的去学,不得不按老师说的去做,否则就有你“好戏”看。

  一般来说,采取这样的教育手段去教学生,大部份学生就不会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因为他们锋利的棱角会被砍掉并被磨平,天生的灵性也会泯灭并完全不复存在。倘若还采取这样的教育手段,天才不变庸才怪!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演讲稿谈教育改革

  大家好,今天我主要讲的就是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些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即应试教育、教育不公、教育去行政化和教育家办学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首先就是应试教育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当前这样一个应试教育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的减负正在变成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一个固化的学习模式,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逐步走低,知识面变狭窄、融会贯通能力下降,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在饮鸩止渴。而教育改革喊了这么多年,却迟迟没有多大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教育改革这么艰难呢?其实这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它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就是唯学历的就业用人制度。如果什么时候评价系统不再把学历等同于能力、公务员招考不再有学历限制、工资不再和学历简单挂钩、不上大学的人也能体面的就业和生活,那么应试教育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些年大家在谈素质教育,殊不知问题不在学校,也不完全是教育部门的考核体系,而在于严峻的就业现实。只有考上北大清华才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能体面生活,于是大家才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才会择校、补课。显然,破解应试教育首先要在改革就业制度上下功夫:增加就业机会,改进用人制度,转变就业观念,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让不考大学或不考名牌大学而只要努力工作的人也能很体面的生活、也能一样有所为,从根本上缓解因生存就业危机而形成的一次性巨大升学压力,使减少考试和降低考试难度成为可能,不断进行教育内部的技术改革,这样才能对应试教育釜底抽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一个呢,我要讲的是教育不公的问题。教育不公目前主要是

  资源配置的不公:一是经费投入,二是师资配备。按理说现代社会人皆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力。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体系,政府在提供公共的教育资源中,城乡就已存在了巨大的差距。有人曾这样形象的形容中国的学校,说“中国城市的学校像欧洲,而农村的学校就像非洲”。的确也是,中国当前大城市的学校那建设的可以说就是富丽堂皇;而你看中国一些农村地区,比如就说咱们长清这边的崮云湖水泥厂小学吧,相信在坐的同学很多都有去那支过教吧,你们看那里的学校是怎样的呢,那里一共才有几个老师、教学资源又是怎样的呢?相信不用我多说吧,去过的同学都会很清楚。很明显的嘛,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直接就影响了农村和社会底层孩子受教育的质量,影响他们的人生命运,从而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而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反过来又继续加剧教育的不公,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这些年普遍出现城里得教师严重超编,农村学校无人教书,重点学校优秀教师过度集中,非重点中学师资不配套等等一些现象就严重加剧了教育不公的问题。而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要靠政府。政府必须要大力推进公共财政投资改革,剔除那些不该公共财政投入的部分,把教育投入的蛋糕做大,然后再在分配中向农村以及一些基础较差的地区、学校进行倾斜,加大资源补差力度,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教育投入的均衡化、合理化,使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那么第三一点呢,就是教育去行政化的问题。应该说,教育去行政化是会给教育松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也会削弱在中国当前“官本位”这样一个社会中的教育的地位。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严重的国家,在一个连和尚都有级别的官本位社会里,教育本来就地位低微,如果再没有行政级别,使大学说话的分量甚至连机会都没有,大学还能有多大作为?当前教育的很多方面,包括现在大学从学科选定、专业建设、到经费分配,很多方面都是受制于行政管理的。因为还没有阳关管理,所以大学要反复的找行政上去谈、去磨,甚至采取一些公关的行为。在教育资源分配中,虽然学校的行政级别不一定就是决定因素,但是行政级别加上公关肯定就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一点就是,教育去行政化的核心应该是消除过多的行政干预,改变教育管理不顾教育规律、完全行政化的状况,而不是简单的取消行政管理或者说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如果政治体制不变,“官本位”不破除,那么单边独进的进行教育的去行政化只会弱化教育的地位,因为不懂教育的领导照样可以随心所欲的指挥学校,校长不可能因为没有了级别就能够理直气壮的拒绝,相反则会更加的窝囊无力。有人说,学校有行政级别,在官本位严重的中国至少在遇到对比他级别低的乱干预时还可以抵挡一下,如果整个大环境不变,学校首先取消行政级别,那么再遇到乱干预,就等于连抵挡一下的东西都没有了,而这只会使本来就很艰难的教育变得更加的艰难。所以教育去行政化的当务之急不是取消学校级别的问题,而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民选校长,即解决校长对谁负责的问题;二是要清晰划分权利,先明晰,而后放权;三就是要阳光配置教育资源,减少和杜绝对行政权力的不当依赖。

  最后一点呢,我想讲的是教育家办学的问题。应该说,教育家办学问题的提出,是有很强针对性的,是针对当下严重背离规律,把教育等同于企业、官场等弊端的一项根本性修正。教育改革虽然喊了很多年,但是当下中国依旧是按照干部级别,来调配校长与教育行政人员,常常将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历的干部设置为校长或教育管理干部。这些人因为不懂或不屑于研究教育规律,基本上都是用行政管理或经营企业的方法管理教育,这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按教育规律办事。而提倡教育家办学,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教育家的专业特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现代管理规律来办好教育,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科学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实现将教育家办学呢?很显然,教育家办学这里需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要有一个让教育家走上办学岗位的体制,即选人体制。所谓的选人体制,简言之,就是由谁来确认教育家并把他推上负责办教育的岗位,这里我们毫无疑问,应该由那些对教育有相当了解,对教育有切身感受,有出资收益需求的教育专家、学生、家长或学校董事会去遴选,才能选出真正的教育家。第二,要有一个保证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发生本体异化的内外环境,即办事机制。直言之,就是怎样保证教育家按教学规律办学不受干扰。它的核心是清晰划分教育权力,赋予教育家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和反干扰的权力。

  应该看到,中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是很严峻也很复杂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复杂就不去考虑它、不去解决它。相反,我们更应该正视这一严峻的现状,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浅谈教育的改革

  最近,很多网友朋友看了我的《浅论—中国人为什么与诺贝尔奖“隔”缘》一文后,都认为观点很明确,很深刻。但都提出虽对“高考”制度的弊端认识很清楚,却没有有效的改革措施,说了那么多也等于是一纸空文。后来,我让大家看了我的《浅谈—中国教育制度未来走向》一文后,各位网友也都认为改革方式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改革后学生自选1-3个学科是怎么选,是随心所欲还是明文规定?如何能在保证学生深入学习某一学科的同时又不会让其知识面单一等等。我将上一文中的一些未说清的细节以及汇总各网友提出的疑问,在本文中进行进一步的阐明。

  第一,关于改革后的学科制。我主张的是“解放学生,抓其特长,实践运用”。每个学生不再是和现在这样多门课程同步学,而是择其喜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在其特长学科中的潜力。但科目不是乱择其一,而是相关科目同时抓,但学习中也分一主一副。具体分法为:物理—化学(主在前,副在后)、政治—历史、生物—地理、语文—英语、数学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要在两学科中分主辅。原因很简单,以上分法中,都是联系较紧的两学科。而单纯脱开其中一科后,另一科学起可能就举步维艰。比如,学习生物的脱开地理后,到了实践探究中可能又是一纸书生,只会些理论知识。想想看,假若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到某山某林去考察,连基本的地形、地貌都不会观察。到底哪里适合扎营,哪里适合观察都搞不清楚,还怎么考察?但目前的教育中,地理和生物两科是分开了的,一科属文,一科属理。这会不会也是现在经常有大学生在野外徒步时,找不到应有的路线,常常迷失在了山里。让民警们花费大力气才解救出来。其实,类是这种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的应试教育太过重于理论,而缺乏实际运用所导致的结果。而如此改革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天赋,特长尽情地施展出来,不会再受自身缺陷影响,而影响在高考中的成绩,导致名落孙山,埋没在了人海之中。“抓其特长,实践探究”是改革的核心理念。

  第二,是关于辅修学科问题。新课改后,教育部已经开始实行不分文理科的制度。目的是所谓的提高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前存在的问题是理科学生不懂政史地,文科学生更不懂理化生。导致学生知识面过于单一,综合素质不高。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的东西是多了,但每天的时间仍然只有24个小时,学生学习的深度是不是都变浅了呢?人的综合素质是不是变得更低了呢?用一句四川话形容就是“样样懂,门门瘟”。所以,不分文理制后可能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学生的心理负担更重,学习压力更大。我主张的是“扩其兴趣,自由发展”,在考试中专门腾出5%—10%的分数用于测试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面。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假若我是一名学“物理—化学”的学生。考试中的5%—10%的那部分分数就不考物理、化学两科内容。专门考侧学生在其它学科上的知识。例如:时文政治、英语翻译甚至一些生活常识等。但题目不要太难,或者就以选择、填空题方式予以考核,而且内容可以不断更新,不出现什么同类题型等问题。这样迫使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并且锻炼其发散性思维,同时也带给了学生自由发展空间。

  第三,关于改革后分数分配方式与课外兴趣爱好培养:先说分数,分数分配具体为主修科目占70%(其中30%理论,40%实践评定);②社会实践10%;③课外阅读10%;④兴趣爱好10%。这样,可以综合各方面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而不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同时,课本理论知识的减少也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时间去进行其它爱好的发展。最后一个问题,课外兴趣爱好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或许因为学习过紧,没有时间培养而放弃,有的人或许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而被迫放弃等等。但以上改革后的分数分配方式,就能让每个学生有了充分发挥个人爱好的时间、空间。因为有分数的涉入,我敢保证,每个中学绝对会花大力气去进行有效培养。而一旦学校方面开始重视,学生在该特长上的能力无疑会大幅度提高,中国势必会诞生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比如,喜欢足球的孩子就能有球可踢,有时间去踢,20年后的中国足球还会是现在这样吗

  或许,我的改革理念与方式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对真正的应试教育改革没有多大价值。但希望,这种创新思想能在整个教育界里弥漫开来。希望能通过推动应试教育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奔跑,快乐的青春舞步能在梦想的舞台上自由炫动,美丽的青春岁月留下动人的旋律,生命之花得到炫丽的绽放!

教育的改革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基础。而现在,国内所有大学只知按录取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捆缚住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折磨全体中国孩子身心健康,为“捍卫高考这一仅存的纯洁天地”,要以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创造力和精神价值为代价,牺牲未免过于巨大。

  中国孩子是很不幸的,十七、八岁正值活力充沛、精力旺盛的青春年华,却每天只能“封锁”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父母心疼孩子书包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差;老师抱怨学生创造力越磨越平,教育改革步伐迟缓。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想问的是:我们的学生这么能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但为什么几十年以来,中国竞从未诞生过一个“诺贝尔”奖?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高考需要改革。但到底“改什么?如何改?从哪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以下是我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肤浅的谈下教育制度未来走向。

  这里,首先谈谈“改什么?”的问题。中国社会是一个“网”,简单地说,就是权力、金钱、人际关系占整个社会主导地位。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走进大学殿堂,每个孩子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那么,应试教育的整体模式不能改变。因为只有应试教育体制才能真正杜绝权力、金钱的黑手,让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也能走进大学,实现自己生命的梦想。在当今,每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与高校录取人数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一点。而现在,所有的中学都一味的追求高考“升学率”,比如:今年学校得有几个人考清华,几个人上北大;得有多少人上重点线目标;本科上线率得达到多少等等。这就使得学校课程单一化,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理科学生学不到政历地;文科学生更不可能学到数理化。换句话说,现在的中学培养学生为的是“名”而不是“才”,但这绝不能怪各学校。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而我们的教育仍然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传统且早被时代远远落在后面的观念。这样的教育制度,这样的教育理念,怎么可能诞生出“诺贝尔”奖,怎么可能产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划时代的人物。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钱学森老人家提出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出人才?”的疑问。所以,高考需要改革,而且必须改。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改变现在学生所处环境,不再是白天昼夜地钻书本知识,要让他们能在广阔的蓝天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那到底该“如何改”呢

  第一,我认为,应该让每个学生主修自己最喜爱的科目进行学习(1-3科),选1—2科作为辅修科目,因为每个人的天赋才能不一样加上一些后天的因素,使得有的人在理科(数、理、化、生)方面具有超强的思维,但在文字学科(语文、英语)上却显得薄弱很多,而现在的高考对所有学科是一视同仁。那么,薄弱的学科势必会影响该生整体水平、考试分数,甚至让他名落孙山。他身上所具有的理科天赋也许从此便被埋没掉。但如果,让爱好数理化的学生,专心致立于自己喜欢的科目,让热爱文学、哲学的学生钻研于政史地。或许几十年后,中国就将诞生出“爱因斯坦、马克斯、列宁”等能在国际上占有该领域地位的人物。人嘛,毕竟有长有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提高自己短处,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的价值,若让“道尔顿、牛顿、孟德尔”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整天浸尽在唐诗、宋词、文言文中;让“李白、杜甫、陆游”这些伟大的诗人,整天钻研于数理化,这是不是有一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所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才能,让他们不受自己缺陷的阻碍,是高考改革的核心。

  第二,是如何改变学生的现状?这得先从改变后分数地分配说起,改革后分数不再是现在单纯地用试题考核一个学生的优劣,而要从多方面综合评定一个学生。我个人认为应该:①主修科目占60%,其中20%的理论,40%的实践;②社会实践占20%;③辅修科目占10%;④课余爱好(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占10%(这得特别说明一下,所谓特长占10%是指所有参加文考地学生,艺体生除外),以生物为例:20%分数是像现在高考那样进行试题考查;40%分数是专业实践,比如到农村、农技园实地操作,学习一些该专业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应用。而辅选科目进行理论考试,也就是试卷测试。每位学生至少报考一项课余专业,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这样使得学生真正有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我想,只有这样,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一名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所谓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考试机器人”。

  第三,上面说了这么多,但到底“如何改?”我觉得,还是应按以前试用过的方式,以某些地区作为试验。当前,很多省、市已经取消了“中考”制度,我们正可以借着这股东风,改革高考,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认识了每个学科特点、内容,那么普及高中地区则可以身先士卒,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科目进行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不再是“求多”,而是要“求精”、“求深”。或许,只有大力加强高考改革力度,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受目前应试教育的折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因为学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名只会做题的考试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应试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高考改革确实刻不容缓。

  尽管现在的高考改革还有诸多困难,但高校招生有了新动向,整个社会的支持,仍然多于挑剔。我相信,若能加快高考改革步伐,总有一天,“诺贝尔”奖将会降临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

教育改革

  令人肃然、令人惊喜的刘中生韩寒,因其勇于挑战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成为了当今众多青年学生心中的偶像。暂且不论韩寒的行为是否无懈可击,我要说的是,韩寒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韩寒现象”的出现,反映出了现行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

  我国近年来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针,据说这是“重视基础”。且让我们看一看学校是如何打好基础的:将一个个未享尽童年乐趣的孩子关入课堂,开始1、2、3数字生涯。各年级各科老师填鸭式地灌输那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始无休止地计算后第200位是什么。再让我们看看这种教育培养出的所谓人才是怎么样的。平心而论,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充其量是一个个会速记的无牌照秘书、一台台会加减乘除的电脑,抑或是会背所有单词与语法却不懂交谈的词典。

  很明显,教育界举着“全面发展”的旗帜,可在很多场合、很多时候,仍以分数作为衡量是不是人才的惟一标准,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机器”。20世纪初,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照样进入清华大学。现今以分取人的教育制度难道不是在退步吗?据我一位朋友传来消息,杭州有一所著名大学的信电系一位高才生,不堪忍受那种高等教育,愤而跳楼而亡。还有宁波的一位考生考上云南的一所名牌大学,开学不到一个月,就逃回了老家,原因只是生活不能自理。诸如此类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首歌谣既是现行教育体制的真实写照,又是对目前教育体制的无情嘲讽。1996年高考,河南应届考生赵占峰,因为写错了考号,其高分被作废,这说明惟分是举的高考制度在某些时候已荒谬到何等的地步!教育界是不是该为浪费了人才而痛心呢?将十多年寒窗苦读的结果,通过一纸高考卷来检验以决定取舍,这是多么荒唐的逻辑。一张满分高考卷就必定出自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真正有良心的有识之士,确实不能在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面前闭目塞听了。“万马齐喑究可哀”,韩寒现象的出现是偶然和必然的集合,韩寒现象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表示高兴的成语

国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