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观后感

  “新一代运载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从国家最高层面规划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技术,降低研制成本。”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说。

  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了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垂直转运。现在,“大火箭”首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

  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是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远征二号上面级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实践十七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入轨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并择机开展空间碎片观测、新型电源、电推进等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首次使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成功实施发射。文昌发射场是中国第一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运输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行控制中心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承担,全程负责对火箭基础级、上面级进行跟踪测量,以及载荷在轨测试和长期管理。

2015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首飞

  我国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将于本月进行首次发射。

  长征六号预计于9月1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20颗小卫星,轨道类型: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倾角97.47度。发射载荷包括:浙江大学皮星二号a/b(zdps-2a/2b)、清华大学3颗卫星(包括西电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国防科技大学天拓三号(tt-3)手机卫星(cas-3i)和xx星4颗、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二号、深圳东方红海特开拓一号卫星和dcbb(cas-3g)、航天东方红希望二号2a-2f(cas3a-3f)。同时,长征六号的首飞,也是我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太空出征。

  长征十一号预计于9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天网一号a、b、c三颗卫星。

  除此之外,本月,中国还将进行包括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在内的4次航天发射。

2016年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长征五号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1060吨,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按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18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据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研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遵循“发展航天、运载先行”“运载发展、动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我国先行启动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攻关,其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支撑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型运载火箭研制并首飞成功。

观看天宫二号发射有感

  22时04分,伴随着大地的轰鸣声,橘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长征二号F 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拔地而起,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照亮黑暗的夜空。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都伴随着腾飞的火箭,飞向深邃浩渺的太空。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来自不同方向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响起。

  中秋月,耀乾坤。

  中国酒泉,今夜无眠。团圆与飞天,两个在龙的传人心灵深处流淌千年的梦想在这里交汇。天宫二号在中华“神箭”长二F火箭的有力托举下,趁此良辰美景腾空而去,带着中华儿女的期盼,探索太空新奥秘。

  数十天后,两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进入星辰大海中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30天。这将是迄今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任务。

  当科技与梦想交融,探索目光愈加深邃……

  天宫二号筑梦之旅继往开来。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现多项突破: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这些将为我国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

  天宫二号追梦之旅造福人类。

  天宫二号肩负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各类实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全球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三千万年误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进行“从种子到种子”的植物全生育发展过程实验;试验从太空分发量子密钥……各类科学实验未来均有益于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

  天宫二号圆梦之旅开放包容。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是参与者、合作者。从1992年正式起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主创新、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尽管起步晚,但仅用了二十多年,我们就成功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基础技术;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交会对接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其间,我们基于和平利用太空理念的包容性日益显现。天宫二号将搭载中瑞联合研制的伽马暴探测设备,探索宇宙奇观。快步跻身航天大国的行列,我们更加自信:未来在空间站发展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拓展国际合作。

  今夜,天宫腾空。明朝,筑梦广寒。他日,思接广宇。

关注天宫二号发射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晚上9时,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焦急地等着天宫二号的发射,看着搭载天宫二号的火箭雄伟庄严地伫立在那里,听着解说员在不停地报时倒计时,我心里在想,天宫一号为什么在中秋节的晚上发射呢,是不是预示着什么,第一:天宫就是指月亮,天宫里住着嫦娥、玉兔,所以,要在这一天回家团圆。第二:预示着圆满,成功。

  随着一声令下,“点火”搭载天宫二号的火箭徐徐升空,借用的火箭逐渐脱落,到最后太阳帆板慢慢伸开铺平,绕着他的轨迹开始运行。

  天宫二号是我国研发的新一代太空实验室。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相关技术实验。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天宫二号发射

  中秋佳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庆祝中秋。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正在发生一件震惊世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迹。是的,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万众瞩目的“天宫二号”,在一声点火命令之下,伴随着隆隆响声,直冲云天,奔向太空,一道美丽的光弧从天空划过,这是中国航天梦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突破。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梦想不再遥远。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历经46年的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事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有了巨大的进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到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从航天员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传回五星红旗的图像······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见证着中国人航天梦的一步步变为现实。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令国人兴奋不已并感到无比自豪。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已不同的方式庆祝,掌声再起!欢呼再起!喝彩再起!掌声、欢呼、喝彩都是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肯定与自豪,彰显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有能力、有条件攻克高端艰难技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无疑是给中国人民的节日献上了一份伟大厚礼,为中国“航天梦”的进一步实现奠定坚实步伐,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力量。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二号介绍

  发射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年月日时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天零小时/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还有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评论反应: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直冲蓝天,把一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

  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起飞重量479。8吨。它是在"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的以发射飞船为主要任务的运载火箭,1992年开始研制,1999年首发成功。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4艘无人飞船送入太空。

  作为中国火箭家族中最重、最长的成员,"长征"二号F型火箭采用了55项新技术,使它同时成为中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火箭。

  这枚火箭首次采用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和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运输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改变了过去水平总装、水平运输的模式;首次采用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其中先进的光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弱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进一步增大飞行中的安全性,它配置有专门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够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逃逸系统随即带飞船离开箭体,从而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长征"二号F型火箭还首次研制了全冗余的控制系统,实现双套制导与稳定控制技术,其中双CPU计算机、三余度伺服机构和双回路稳定平台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发射"神舟"三号开始全面覆盖系统的冗余控制大大提高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为实现载人奠定了基础。

  为保证火箭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火箭电器系统就有近4万个元器件。所有元器件都经过了筛选和40多个回合的增长试验,不仅要在模拟飞行环境下达到设计指标,而且在此基础上要有裕度。比如,从火箭发射到飞船入轨只有短短的600秒,但火箭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却达到了546小时。这样,就使"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可靠性指标达到0。97,这就是说发射100发火箭只能有3次出现问题。同时,火箭的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意味着1000次故障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只有3次是不成功的。

  中国设计制造的世界最先进的运载火箭之一。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①建国以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②“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中远程导弹上加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制成的,1971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天;“长征二号”,是把洲际导弹弹头换成卫星制成的;“长征三号”是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具有二次启动能力,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定点通信卫星;“长征四号”是三级火箭,第三级使用常规推进剂,曾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世界认识并重视了中国的航天运载能力。

  ③类似“长征二号”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上海生产的。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一次将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创造了“一箭三星”的奇迹。这一新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④1985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到1996年,11年中,研制出8种型号;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至此,我国的火箭发射范围覆盖了低轨道、中高轨道、高轨道等太空轨道。低轨道运载能力从3.5吨到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4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成功后,高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长征”火箭,已经可以发射世界主要卫星厂商生产的不同轨道、不同重量的卫星,成功地为国外用户发射了十余颗卫星,与用户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⑤1997年9月1日22时,“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种火箭共有3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213吨。它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分配器。改进后的火箭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和性能实施了调整,并成功地运用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技术。

  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先进,发射成功率高,入轨程度高,具有极高的信誉。因此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最难忘的一个人

红鲤鱼与绿鲤鱼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