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5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文件,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聚焦五大领域,进一步推进深化农村改革。

  这份题为《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文件,全文约12400字,共分4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任务目标,以及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的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等内容。

  方案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基层党建等领域,涉及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

  方案指出,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方案明确了改革的七项原则: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保障农民权益,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农村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调查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 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王同志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贫三项工程建设大会战、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历史机遇,群策群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夯实基础设施。09年以来,全镇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加大以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先后改造和建成大小街道10余条,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县城面积由04年的3.2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立项上报,争取实施了

  和 两个小集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建并提升乡村公路等级,全镇201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通乡村公路,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累计新修水利工程53件,新增灌溉面积360亩,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解决了3620人,175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易地开发等重点,先后建成小水窖(水浇池)1225口,沼气池1820口,改造茅草房1间,历史性地消除了茅草房,建成小康示范村11个,养殖示范村3个,易地搬迁项目3个,使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此外,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全镇自然村通电率达100%,农村电网运行质量明显改善,通广播电视率达84%,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四年来,全镇累计共有5720人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抓基础、调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几年来,王同志深入各村委会、社区、田间地头,搞调研,订规划,围绕思路抓发展,全镇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全镇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畜牧业、烤烟产业、果蔬产业等齐头并进,全镇共扶持发展养殖大户1420户,建立养殖协会23个,建成养殖基地和示范村5个,基本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科技兴烟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烤烟种植,每年全镇的烤烟种植面积都达到5000亩左右,使烤烟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引导城郊结合部和有条件的村寨发展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培育增收亮点,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9000余亩,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9300亩, 已建成全镇规模效益最好的蔬菜生产基地, 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杨梅、樱桃、台湾椪柑等新兴产业的引种示种取得了成功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抓治安、保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边境,流动人口较为复杂,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08年前的 村委会 村是当时全镇社会治安形势的一个缩影,村内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现象猖獗,偷牛盗马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治安秩序非常混乱,村内邻里关系紧张、人心惶惶。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王同志和党政一班人痛下决心,将社会治安秩序最不好的“阿黑村”定为重点整治的对象,以点促面狠抓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06年起, 镇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在有196户农户的 村创造性地建立了“户户联防”的防控网络,由全村群众每家抽一名人员组成村治安巡防队,全天候轮流在村里进行巡逻防范,唱响了“我为别人守一日,别人为我守一月”、“我为人人站岗,人人为我放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题歌。这一防范网络建立后,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该村治安案件的发生,而且协助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外村发生的案件。与此同时, 镇还在城区组建了一支35人的治安联防队伍,设立了7个治安岗亭,对城区进行24小时巡逻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08年,镇党委经上级批准,对 镇辖区内的省、州驻马单位、县直部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严格目标量化考核,细化和落实了创安工作,确保乡镇、社区、单位、村寨、校园等多层次多系统的创安工作同步开展。在各种措施的推动下,创建“平安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呈现出了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强改革、促公开,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王同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当起了改革的排头兵。04 年至09年,在王同志的组织和领导下,全镇顺利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镇4万多农民历史性地告别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累计减负70.7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减负增收。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农村村务公开, 镇还率先在全县推行了村账镇代管工作。在镇政府设立了村账镇代管办公室,清理、移交代管了10个村委会、4个社区、135个村小组的集体资金。通过对辖区的社区、村委会、村小组的集体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使农村财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村委会、社区的资金开支由镇村账镇代管办公室每季度向群众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社区)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每年由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了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改陋习、树新风,社会主义新风尚进村入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思想新、观念新、致富路子新的新型农民。王同志把怎样才能把政治文化中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抓起来,良好风气树起来,作为镇党委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他带领一班人从提高干部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改变乡村环境面貌入手,在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进村、科技进村、生活新风进村”的三进村活动以及“组织领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进村、依法治村”的“五村创建”活动,使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健康、协调发展。从06年以来的短短几年间,全镇就涌现出省级文明村1个,州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12个,州级文明单位5个,县级文明单位10个,州级文明社区1个,全镇目前有各类文艺队伍72支共1000余人,全镇8938户农户参与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参评率达100%,76户农户被评为“五好家庭”,所有村民委都建起了图书室和科技活动室,建成了电教化网络。同时,针对部分村寨存在群众习惯利用红、白事之机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为了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王同志决心将其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派出驻村工作队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并引导群众率先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突出的 村成立了全镇、全县乃至全州的第一家农村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真正做到了群众自己管自己、自己约束自己,民主管理意识逐步提高。目前,全镇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已达到10余个,有效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农民群众改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抓基层、促党建,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 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村官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王同志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意义重大。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镇党委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农村党建工作。扎实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便被动吸收为主动吸纳,将思想好、有文化、想干事、会干事、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全镇14个村委会(社区)的“两委”班子中共有“能人”152人,占“两委”班子中总人数的90%。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农村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呈现出蓬勃生机。

  在这片边疆的红土地上,王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带领着全镇干部群众,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东风,驾驭着希望之舟破浪远航。他深深地相信,今天付出一腔辛劳播下一片希望,明天必定会收获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我见到的新农村建设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湾丘乡热水村七社,是今年暑假我渡假的地方。其实我很不情愿,因为我有对蚊虫叮咬的严重过敏史,川西大山之中的小山村,必定是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不过,这不是我能够决定的。

  可是,这里的发展却让我大吃一惊。村子里通公路,有公共汽车经过,交通方便,每社(相当于村民小组)几乎都通水泥路面;土瓦房子与新农村漂亮的楼房交错辉映,彝族汉族混杂居住,团结和睦;三岔路口的小场地,有村民自办的商店,娱乐室,还可以打羽毛球等,其乐融融;这里是比较年轻的死火山区,土地肥沃,满山的稻田和玉米地,各种果树竟相生长,芒果树、木瓜树、仙人掌树、大黄果树等物种我都是第一次饱眼福;乡村山路上的摩托车与水牛、羊同行;两条就发源于本社山头的小溪,潺潺的流水养育着村民、浇灌着一百多亩稻田。

  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农村建设。四栋四层楼房一字排开,外贴白色瓷砖,豪华协调,楼房南面两层小楼,也是白色瓷砖。楼房每户140平方米,四室两厅一卫一橱,每户再拥有小楼上下两间,二楼设计的是储藏室,一楼统一设计是猪圈,一楼南侧配一个小院,可以养羊和鸡鸭等,猪圈下设计有沼气池,管道与每户厨房相通,基本可以满足做饭需要,户户有太阳能热水器。

  我拜访了一户人家,只有一位爷爷在家。他对住房非常满意。根据他的讲述:楼房140平方米,小楼两间80平方米,小院20平方米,共240平方米,价格是700多元每平方米,小院是赠送的,连装修房子共花销20多万元。我告诉他,这要在城市,能值100多万元。他笑了,挺开心,“我们这里的土地(地皮)是免费的。”

  这次渡假之行,让我改变了对农村的看法。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国家的农村也一定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2011年8月2日星期三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来到了宁静祥和的乡村。

  走进美丽的乡村,一片宽阔的原野映入眼帘。山路两旁种着参天大树,它们迎着阳光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像是一把大伞投下浓荫,为我们遮挡太阳。又像是一位坚强的士兵,守护着这一大片原野。嫩绿的叶子使劲地钻出树枝,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属于自己的世界。小草也不甘示弱,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向四周张望。一阵风吹来,小草翩翩起舞。

  走过崎岖的山路,就来到了大片大片的草莓地。草莓整整齐齐的,放眼望去一片葱绿。只见农民伯伯小心翼翼地走进草莓地,熟练地把草莓摘下来放进篮筐。不一会儿,篮筐就装满了。我也试着走进去,发现草莓的花是白色的,花心是金黄色的,还有草莓朝着太阳的地方较红,朝着地面的地方较白。那翠绿的三片叶映衬着那红珍珠般的草莓,红彤彤的。有的草莓又大又红,像红灯笼似的;有的草莓躲在绿叶之下,好像娇嫩可爱的宝宝;有的草莓傲然挺立,像不畏寒风的英雄。瞧!阳光下,一个个草莓像胖乎乎的小顽童,招人喜爱,望着这新鲜可口的草莓,真让人垂涎三尺。

  穿过凹凸不平的山路,来到了蔬菜王国。蔬菜大棚里种着许多蔬菜,有辣椒、番茄、茄子……它们好像贵妇人,披上了崭新。美丽的衣裳。红红的辣椒,像一束束火把,把这里装点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旁边那一片绿汪汪的是什么呢?原来是圆滚滚的绿皮大西瓜。

  泥泞窄小的山路尽头,是一块块田地。田里整整齐齐地插着秧苗。那双小手在风中微微摆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致意。绿得发黑的山,再加上鸟儿欢乐的歌声,给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农村,夏天算最有趣了。小孩在草丛里捉蝈蝈,蟋蟀弹起了优美的乐曲,知了唱起了动听的歌儿,就连青蛙也不甘示弱,“呱呱”地叫起来,好像在说:”我是交响曲的指挥家!”

  乡村的美景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迷人的风景,有机会你也去瞧瞧吧!

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调研组深入我市所辖农村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多次组织召开了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基本上掌握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全市有47个乡镇党委(其中建制镇24个、建制乡23个)、3个经济区党工委(高湾、李石、大南),614个行政村,613个村党支部(其中党委建制的3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572个),共有农民党员26513名。二、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三级联创”活动成果丰硕(“三级:县区、乡镇、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区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30小项,“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乡镇党委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24小项,“五个好”村党组织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19个小项,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2.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成效明显。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对后进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采取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职等形式,帮助村里找症结,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三向培养”工程建设影响巨大。从XX年开始,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向培养工程”。在具体操作中,以平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确定了3000名的培养常数,按照“保持常数、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原则,进行跟踪培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有675名致富能手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有576人由普通党员成长为致富能手,有40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51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49人成为村主任,有40名培养对象总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此,人民网和《共产党员》杂志分别以大篇幅报道了我市“三向培养”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北三家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我市从XX年开始,推广清原县北三家乡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农民党员的从业形式、个人专长、身体状况、思想素质等条件,按照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党员大会定岗的程序,为有能力的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这一活动,共设立4大类16小类共6248个岗位,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发挥。5.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党员素质得以提升。市、县有关部门采取“照单点菜、自主择训”的办法对农村干部进行各类实用知识技术培训,让农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用信息和资料。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共开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120次,培训13000余人次。6.考核评价机制得到完善。各县区对村干部普遍实行了“任职承诺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承诺,按照承诺内容,年终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对连续3年排名末位的村书记进行组织调整。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长。自XX年以来,我市先后树立了大孤家镇小甘河村书记赵景顺、大苏河乡平岭后村书记张金柱、红透山镇红透村书记隋长海等一批全市叫得响、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高标准迈进。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着力进行解决。1.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农村取消各项税费和林权改革后,村里的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减少,缺乏必要的纽带,党组织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在缺少资金支撑的情况下,各种公益性活动很难组织,甚至个别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组织的影响力。2.个别村干部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从XX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部门立案查处的涉及村干部截留私分扶贫款、乱砍滥伐、倒卖林木、非法买卖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达262件,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81人。3.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为70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5岁以上的党员为12877人,占党员总数的35%。个别村60岁以上的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60%。4.个别村中“两委”不团结现象依然存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村村书记和村主任坐不到一个板凳上。目前,全市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数达258个,占全市村数的42%。5.村干部工资水平过低。我市村干部工资是XX年税费改革时定的,现已五年没有调整。随着农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村干部工资过低的现象日趋明显。6.村级债务过高现象不容忽视。我市实施土地、林权和税费改革后,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户,林权已全部下放到人,农民各项税费已全部免除,村集体已无收入来源。60%的村负在外债,有的数额较大。7.干部选举工作存在问题,急需改进。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各种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势力上岗,有的地方“贿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恶霸分子、劳教人员当村干部的现象。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此次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我们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是各级领导必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好。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党执政的基础工作来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事关基层组织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衡量村级组织建设的一把标尺。三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村“两委”换届选举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五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六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七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与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论新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应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宣传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应党的要求,全中国开始实行新农村建设。我们将视线锁定到到北京市延庆县的名叫“龙聚山庄”的村子。在北京这个行政中心的生态区里,这样一个村子从中脱颖而出。

  “龙聚山庄位于北京素有“夏都”之称的龙庆峡风景区,小区北靠冠帽山,东依石京龙滑雪场,南濒万亩妫川平原,整个小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绿化率高达45%,容积率0。38。龙聚山庄温泉大社会以优美的环境和卓越的配套设施为现代人休闲度假、安度晚年、投资保值的理想去处”这是百度百科对龙聚山庄的介绍。是的,倚在半山的别墅,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生态环境质量高。对于这样的诱惑谁又能抵挡得住呢?但又怎能想象得到,十三年前的龙聚山庄竟是延庆县最贫穷的村子之一。据说,龙聚山庄旧称小鲁庄,是一个又破又旧的小村子,这片楼房别墅区,之前是一片山地。现在看起来却是如此的豪华大气,可见,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村长对村子的所投入的感情。

  龙聚山庄对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以住宅消费为突破口,在半山腰以及山底处建设别墅区,不仅使没有工作的村民都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更随着城里人定居郊区,既缓解城区人口压力,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差距,推动本村自身的城镇化。使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些年来中国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很多的城市人口都愿意去郊区生活。龙聚山庄也没有放弃这个机遇,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入住龙聚山庄,村里开始担心安全问题。便在村子内部招收保安,既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强化了村子内部的治安系统。

  随着不断的投入与发展,龙聚山庄便回归本原。让每个村民都住好房,每个劳动力都能得到就业——这是龙聚山庄永不放弃的追求。山庄根据村民住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办法。本着一切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去与村民沟通,尽可能的不让村民吃亏。这一计划极大程度的收拢了民心,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新村建设极快的与当地的其它产业相辅相成,合理布局,成功地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村民收入。龙聚山庄通过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很多的用人岗位,现在有很多村民在物业管理、建材运输销售、餐饮旅游、商品零售等部门就业,直接解决了本村劳动力220余名,本地区的劳动力1000多名。

  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个难题就是:老龄化问题严重。村里及时发现便制定了,老人养老和干部退休等一系列福利措施,现在50多户60岁以上老年夫妇已免费住进老年公寓;3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在温馨家园吃住养老。本村的学生和老人每年可得到村委发放的600-1000元的教育补贴和养老补助。

  其实,可以观察龙聚山庄的发展史你会发现真是建设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民心。维持有法有情的邻里亲情、有钱有乐的小康家庭、有血有肉的党群关系、有花有草的山村环境、有形有色的发展空间,让百姓安居乐业、和谐稳定,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制胜秘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农村秩序的稳定、村民关系的和谐,最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民的辛勤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农村文化建设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新农村建设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建设新农村

  1、村村通

  这些混凝土或者柏油伸入乡村内部

  可能会触到父亲额头上的创痕

  很多年,他在暗处长满锈迹

  随时可能倾塌成一堆零碎的日子

  请给村庄一个光亮的出口

  让父亲笨拙地迫近城市

  一路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

  一片稻田,两棵苦楝树,三丛野菊花

  2、免除农业税

  乡村很沉重,仿佛一松手

  就会跌落一地

  一万个少女,卸下光洁的翅膀

  经过炊烟熏烤,慢慢变成庄稼

  这是真的,农业税被免除

  少女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复活

  或者在村口,或者在集市

  开三五片花,飘一两缕香

  3、两免一补

  乡下孩子是泥土做的

  这样用力敲打,我会失去翅膀

  杂草容易在我身上发芽

  请轻轻擦拭我吧

  “两免一补”缩短一小段距离

  我多出一个飞翔的理由

  妈妈,城市还很遥远

  我想长出一身漂亮的羽毛

  4、医疗合作保险

  这么长久地靠近土地

  的确容易折断

  母亲一身内伤,仍然

  保持庄稼的姿势,不肯倒伏

  医疗合作保险让生命增加重量

  母亲小心把夕阳一遍遍描红

  矮房子,香椿树,篱笆墙

  飘出香喷喷的米饭味道

2016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精神和临泽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本情况

  平川镇三二村距平川镇人民政府10公里,位于平川镇西部。现有9个合作社,364户,1503人,耕地面积5950亩,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在整村流转土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张掖国家级玉米种植“四化”示范基地为契机,稳定土地流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各项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肉羊、肉牛为主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露地葡萄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凸显,全村已形成机械化玉米制种、日光温室蔬菜,露地葡萄,奶、肉牛产业,劳务输出的五大产业格局,建立机械化玉米制种5000亩,建造日光温室100座,钢架大拱棚50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5000平方米的连体拱棚1座,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饲养肉牛1300头,肉羊6800只。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二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四化”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防洪工程建设 沿北部山坡新建防洪堤坝3公里,修建泄洪闸3座,开挖泄洪渠3条,长1.5公里。

  2、村社道路建设 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

  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3、土地平整项目 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我村涉及天生场的4、7、8、9社农户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土地4000亩。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1、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

  2、危旧房改造 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使村整体面貌得到提升。

  (三)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服务设施

  1、在村委会主干道两侧架设太阳能路灯60盏,实现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2、抓好村庄绿化,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1、葡萄专业村建设 立足北部荒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我县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葡萄产业,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转型增收致富之路。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导,动员农户在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 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结合“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及成员”等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筹资及资金概算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运转经费筹措方面,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拨付项目经费的基础上,乡政府和村委会积极筹措必要的经费,确保人员工资和日常工作运转费用。我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53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29万元(省以上172万元,县级57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76万元,村级筹集资金48万元(群众筹资筹劳42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具体计划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4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66万元(省以上124.5万元,县级4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40万元,村级筹集资金37.2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7.2万元)。

  (1)道路建设:计划投资16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06万元(省以上79.5万元,县级26.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7.2万元。主要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以及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防洪工程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省以上45万元,县级1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20万元。

  (3)土地平整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00万元,平整土地4000亩。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7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3万元(省以上47万元,县级1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

  (1)村庄绿化:计划投资1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8万元(省以上6万元,县级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万元,主要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2)路灯架设:计划投资6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5万元(省以上41万元,县级1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3、卫生及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8万元。

  (1)环境连片整治:计划投资4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2万元。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

  (2)危旧房改造: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6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

  4、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投资19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86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

  1、葡萄专业村建设 :计划投资167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61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主要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5万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二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形成工作合力。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三二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职能作用,镇上各有关站所和镇属机关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三二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4、狠抓工作落实。按照方案要求和建设标准,明确人员、任务、职责、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确保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

  虽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每一位公民对如今的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倍感“生活原来如此简单”。但是这些方便民众的高耗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2010年7月12日我们由居委会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来访牌楼村的新农村。当微风吹拂过我脸庞的一刹那,凉丝丝的,惬意无比,此刻,我想到: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低碳生活吧。满载着好奇和向往,随之我便踏入大门,那显眼的太阳能路灯伫立在宽畅的马路两旁,虽然那里称为农场,可是已经是提前开始了低碳生活的美好生活。随后是白墙黛瓦的农宅,在绿树花草的帘幕中时隐时现,顿时眼前呈现一幅经典而令人回味的江南水乡。

  漫步着,却意外发现一边已是建成的高楼大厦,一边便是宁静的田园风光,如此的景象便充分描绘“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主题。首先踏入的,是一所世博会展馆中,我们意外收获了许多知识文化,譬如许多出自航头的历史名人,使人不禁感叹生活的无比情趣。

  在饱赏完航头历史的陈旧流光之后,我们便来到了一个污水处理处。还未靠近,就有一股浓浓的臭味扑鼻而来,让人作呕。走进,原来如此的臭气是从一个类似井的洞中散发出来的,不用说,那应该就是特别的污水处理处了吧。

  在顽强地突破臭味之后,走进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对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意见,我们于2004年3至4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深入青杠、大兴、健龙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我县农村公路、水利设施、供电、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公路得到较大改观。

  现有县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

  1997年至2003年,硬化改造乡镇主干道80余公里、新修水泥公路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和半小时交通。

  农村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941。

  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70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69座、石河堰229道、引用地下水74处、山平塘2402口、机井15处、机电提灌站363处,此外还有微型水利9525口,总蓄水引水能力10597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7616万立方米。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建成盐井河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15公里,改扩建水厂12座,改造电灌站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2800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39平方公里。

  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2002年底,全县已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目前,已建成35变电站6座,110变电站2座,220变电站1座,主变总容量为359万,形成了以220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

  输电线路312千米,配电变压器1246台,全县用电量达499亿,同比增长393。

  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

  我县电话普及率居重庆县市前茅,是重庆市第一个村村通电话的县。

  截止去年底,全县农村固定电话达60000多部除璧城、青杠外。

  农村电信事业的发展,为扩大农村信息交流、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现有中心卫生院4所,镇乡卫生院27所,村卫生室363个,共有农村卫生人员1262人,其中乡村医生518人。

  每1000人口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28人。

  2003年,完成了全县乡镇卫生院体制上划工作,拟定了《璧山县区域卫生规划》,为整合卫生资源,推进农村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在七塘、大路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

  此外,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改水受益人口达5521万人,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28。

  各类学校建设步伐加快。

  截止去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1所,其中高中5所,初级中学30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140所,教师进修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各1所,幼儿园81所,在校学生93565人,各类教师4441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396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37万平方米。

  全县共有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483个,其中村办456个,乡镇办27个。

  全县已通过国家两基普实验收,农村成人教育得到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农村公路方面一是我县村社公路仅仅是毛坯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等外级公路所占比重达6423,中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公路所占比重达80以上,全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率仅为12,难以发挥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二是村社道路管护难度大,改造资金严重不足。

  三是农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难。

  四是机构改革后,镇乡交管站职能并入村建站,存在从事村社道路管理专职人员少、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给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带来困难。

  五是目前农村公路的改造占地仍以农业税进行调剂,随着今后农业税的取消,公路占地问题将难以解决。

  二水利设施方面一是水资源短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矛盾突出。

  我县地表水资源总量33781万立方米,人均拥有地表水资源量567立方米,仅为全市人均的13、全国人均的14,水利工程总拦蓄能力为10579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13,有效水量7616万立方米。

  农业有效控制灌溉面积为2742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60,有效水量除城镇生产生活用水外,仅够有效灌面需水量的50。

  二是水利设施老化,普遍带病运行。

  全县87座中有30座为病险水库,山平塘、石河堰淤积垮塌严重;配套不完善,渠系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多数不能通水;农业水费收取困难,水利工程正常维护费用缺乏,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水利工程的老化。

  三是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滞后,老化

  损毁速度加快。

  乡镇村社管理的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普遍投入少,管理不善。

  山平塘、石河堰、机电提灌站以及部分小二型水库,缺乏专人管理,以包代管,承包费挪作他用的多,用于工程维护的少,积小疾为大病。

  全县363处电灌站装机434台,其中70年代建安的323台已超过更新改造期限。

  四是乡镇供水工程落后,已建成的26个场镇水厂,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简陋、多数无净化处理系统,供水能力差,水质差等问题,有14个水厂需全面改造。

  五是农机新机具推广使用难。

  大型、先进机械不适于丘陵地区,且售价高,农民缺乏购买力,而适宜推广的小型农机,由于农机作业季节性强的特点,使用率不高,农民不愿投资购买。

  三农村供电方面我县人均用电量仅830,110变电站布点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供应呈现严重不足,将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瓶颈制约。

  预计到十五期末,田家变电站的供电负荷将达到23万千瓦,大大超出现有供电负荷137万千瓦,璧北地区现有的两座35千伏变电站远远不能适应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项目用电需求量增加,而目前农村发展种养业用电大多按非居民照明用电收取,电价偏高,农民意见大。

  四农村通讯方面近年来,我县农村通讯虽然发展较快,但普及率仍然不高,特别是在边远的乡镇更为突出。

  如健龙乡全乡9440户,已安装固定电话用户仅2680户,电话普及率为284。

  在我县有多家通信企业中,只有电信璧山分公司承担了大部分农村通讯任务,任务不均,电信公司投资大,负债多。

  同时,由于农村用户分散、线路远,单户造价高,致使经营农村电话效益差,给电信公司发展农村电话带来困难。

  有鉴于此,全县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安装电话难问题。

  全县各镇乡共有300多户农民已交装机工料费,但由于缺主干线,电信公司难以安装,群众意见很大。

  五农村卫生方面

  一是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同一镇乡所在地卫生院重复建设,重复投入,没有形成有效组合,造成卫生资源浪费。

  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

  农村医疗网点及村社卫生室虽面广,但普遍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差、服务水平不高、药物监督审计失控等问题,因而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治病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弱,使农民看病就医难,医治重大疾病更难。

  三是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难以形成,农民的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改水改厕任务艰巨,全县约有5万人处于易旱缺水和吃不上卫生水的状况,约有10万户厕所需进行改造。

  六农村教育方面

  全县中小学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按市政府两基验收办法规定的标准,我县尚差校地378万平方米,差校舍237万平方米,有32万平方米的危房急需改造。

  多数学校教学实施不完善,存在无实验、教学仪器,运动场小,学生吃住环境差等诸多问题,而街道、镇乡因教育负债多而再投入困难,如青杠仅两基普实负债达1300多万元。

  一些中小学还面临教师紧缺,尤以边远地区为甚,健龙乡教师缺编达9人。

  成人教育严重滞后,乡村成人学校名存实亡,无专职教师、必要的教学设备,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办学理念落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新型实用技术的需要,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带来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意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责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

  因此,各级各部门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刻认识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认识水平,增强建设与管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明确县、街道、镇乡、村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事权,建立事权与责任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分级负责制,并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

  县委、县政府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对街道、镇乡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二立足长远,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先行。

  全县建制调整后,应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对相关规划作调整,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按照《璧山县公路建设规划》和今年交通工作会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本着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彻底改造农村公路,在保持一定宽度同时,一次性

  硬化道路路面,避免低档次的多次重复改进。

  2、认真执行《璧山县水利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开辟水源、整治病害、完善配套、节水改造为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水源工程新增、病险水库整治、乡镇水厂完善、水保基地建设、电力提灌站改造、堤防工程建设等六个一批工程,彻底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同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务一体化改革和水价改革,促进水利走可持速发展的道路。

  3、我县经济发展所需能源,必须通过电网从县外输入,针对我县电力不足、变电站布点少问题,尽快修编完善璧山县电力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以110变电站为依托的璧山电网,力争110大路变电站在2004年底建成投运,110城南变电站早日立项,纳入2005年电力工程项目计划,以适应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4、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农村通讯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农村安电话难问题。

  5、完善《璧山县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有效利用和合理布局卫生资源。

  6、认真实施《璧山县教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针对目前中小学分散、入学高锋期已过的实际,结合全县建制调整,适时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除璧城、青杠、丁家、大兴、大路外,其余镇乡宜各设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有可靠生源的非乡镇只设置教学点,以集中人、财、物力办好学校。

  三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政府应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积极鼓励、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设施建设和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等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我县920多公里农村公路即将进行油路和水泥化改造,改造资金投入巨大,建议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即上级补助一点、地方政府筹集一点、农民一事一议解决一点。

  为保证农村水利设施特别是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的投入,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璧山县水利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加强积累县级水利基金,建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

  加大乡镇卫生院人事、财务、管理已上划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建议县有关部门协助做好经费上划,保证农村卫生投入适度增长。

  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资金补助,努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逐步安排资金,加快实现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标。

  坚持分步实施、重点投入原则,扩大中小学规模,完善教学设施,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政府办教育行为,确保县级财政教育支出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依法实现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

  多渠道筹集学校建设经费,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及市级财政支持。

  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保证各级财政教育专项经费全额用于教育。

  四采取切实措施,真正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严格履行基建程序,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是生命。

  要严格基建程序,做好勘查设计、质量监管、施工监理等工作。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比照市政设施建设的做法,对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实行终生制。

  2、加强已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三分建、七分养,应高度重视已建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对蚕食、毁坏、侵占、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

  对《公路法》未涉及的村社公路路政管理,建议参照县乡道进行管理并落实管理责任,形成县、镇乡、村统一的管理体系。

  鉴于目前镇乡交管人员少的实际,建议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进行调整,落实专职人员,明确其职责,切实加强对村社道路的管理工作。

  3、实行分级负责制,狠抓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对璧北骨干水利工程三江水库、璧南河综合整治世行贷款项目、璧南河大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长江提水工程等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投资额大的项目,由县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实施;对局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投资较大的工程项目,由受益乡镇、部门和业主组织实施,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对由村社及受益者实施的项目,按照谁建谁管,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设与管理。

  目前,应对重点搞好配套设施的管护,以发挥现有水利资源的作用,降低农业用水成本,增强抗灾能力。

  建议加强山平塘的管护,采取各种措施,做到定期清淤平塘,认真协调解决养鱼和用水的矛盾。

  积极组织发动农民,大力兴建微型水利工程。

  切实抓好农业水费计收工作,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

  4、认真解决兴修水利工程占地问题。

  兴修水利如按国家大中型水利工程淹没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的规定给予补偿,工程造价高,影响投资积极性。

  建议对小型水利工程占地除享受农业结构调整用地政策外,退耕还水后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以推进小型水利建设速度。

  5、加快农机事业发展,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大电灌站改造及农机新机具推广力度,切实落实对农民、农业机械作业组织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以提高农机作业装备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6、努力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中用电问题。

  据调查,我县群众普遍反映,农村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电价高,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建议电力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将其作为农业生产用电,而不应作为工业用电或非居民照明用电。

  ;7、为切实解决农村通讯问题,建议县内各家通信运营企业同电信公司一样,积极投资农村市场,共同承担发展农村通讯任务,以促进农村通讯事业快速发展。

  针对目前农村电话安装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议研究可行措施,对已交装机工料费的300多户农民电话安装问题予以解决。

  8、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卫生体制改革。

  在各镇乡集中办好一个卫生院的基础上,建议政府按照两改两放一加强的原则实施改革,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职工内部控股和租赁、托管、拍卖、有偿转让等措施,搞活卫生院管理模式和经营形式,鼓励县直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兼并托管,领办乡镇卫生院。

  9、重视办好职业教育,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各项工作。

  结合我县实际,建议规划建设依托金加工等支柱产业的职业学校,走产学结合的联办路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紧跟党的步伐

教师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