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新的成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成语新说

  不是吗?有人这样说过,“我会经常拿起笔在纸上乱画些什么。几个线条也好,几个阴影也好,随便几笔之后,我便要开始寻找这几笔可以组成什么图案。或者说这是不是属于一个流派,先一顿乱搞最后成了艺术品,可是连自己都说不出那是什么?属于抽象派?我就老觉得自己有这个抽象派艺术家的天赋。在乱搞之后希望可以乱中得高作。可是往往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我明知道成不了器但是我还是会一顿乱搞,而且每次越搞越狠。有时候一张纸被我涂了一下午,最后直接送垃圾桶。可以说,很多纸就被我这样废了。”所以,可见要“异想天开”是不那么容易的事。

  然而,当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成语,不去“异想”,“天”怎么会“开”?可见“异想”是“天开”的前提。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不是有个节目叫“异想天开”吗?这个栏目以“用双手说话,用头脑赛跑”来作为节目的口号;以创新、趣味、互动、关怀为节目的理念;以鼓励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去实现梦想,并推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才俊是节目的最终目的。它用快乐游戏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动手的潜能,使孩子们制造出了一些有趣的小发明,例如:纸箱车,水陆“智”行车。这些经过奇思妙想的发明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只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异想总有天开时。

形容新的成语

成语新解作文

  “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出自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南先生是一位坚守自己原则和本分的人,他是为了坚持“君子”本分而拒绝吃娃娃鱼的。成为一个坚守原则的人,这往往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遵守自己本分,才不会有贪图钱财的想法,才不会因酿成大错而走进监狱,误了终生。从古至今,有多少位榜样为我们示范去怎样做一位真正遵守原则的人。祁黄羊,曾是中军尉的他,为了国家的未来,竟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懈狐接替自己,处处为国着想。他,也是一名“君子”。如果说能够坚持原则就能被大家称作“君子”的话,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还可真不少呢。

  保安,一个平常不过去又很少引人注目的职业,但是他们不管刮风下雨,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密切关注任何一个人的安危。虽然你可能会说:这是他们的职业,很正常。但你换一个方式想想,坚守岗位是保安叔叔的本分,如果他不想坚守本分,干什么要在炎炎夏日里辛苦的工作呢?所以,保安叔叔是一名“君子”。

  医生,一个在人们眼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职业,她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处变不惊的战士!他们总是不求回报地救治着危重病人,甚至和死神擦肩而过。日日夜夜的付出,都是为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他们,也是称职的“君子”。从古至今,“君子”有很多很多呢,小到站岗的保安叔叔,大到晋国的中军尉,都是见贤思齐的“好君子”!

  亡羊补牢,顾名思义,就是丢失一只羊后,再把羊圈修补好。而在故事中,羊圈是早已经围好的,只是中间破了一个洞,羊从洞里跑出来就丢失了。联系学习,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某同学犯了错误,认识到错误就得立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从根源上改正错误。考试题有的不会做,得认真思考,或请教老师,不然一题不会,最后题题都不会。如果考试考砸了,也要找出原因并改正,关键是让自己变得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在学习中,亡就好比考试考砸,牢就是对待学习的态度,补就是分析自己的原因。所以,在学习中经常会有亡羊补牢的现象。

  工作方面就更多了。产品出现问题,公司要及时对它进行补救,集合员工开会,或对产品进行召回,或对顾客进行赔偿,或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等。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加理睬,那公司的市场信誉就会丢失,长期以往公司就会倒闭。比如医院也经常会发生医疗事故的应急处理。这也是亡羊补牢的现象。亡羊补牢,改正的是错误,补救的是人心,是信誉,是诚信。学习上亡羊补牢,能让自己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中。工作上的亡羊补牢,能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将来发展的更好……敢于亡羊补牢,而不是讳疾忌医,就一定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最后能未雨绸缪,将错误消灭在摇篮中,成为各方面的赢家。

我学会了一个新成语“胸有成竹”

  7月20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学会了一个新成语“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讲北宋时期有个大画家叫文同,画得竹子远近闻名。慕名上门求画的人很多,每次画竹,文同在画纸前一站,凝神提笔,刷刷几笔就画好了,人们对他画竹的速度惊叹不已。文同画竹的技巧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中上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以及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形象都深深印在了文同的脑海中,他画画时只要略一沉思,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就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得竹子画下来罢了。”后来,人们就用“胸有成竹”形容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成语新编作文

  释义: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出处:唐朝时期,白居易被调任苏州刺史,苏州是唐东南地区最大的州,地方事务繁杂。白居易上任后谢绝了所有的宴请,一心处理政务,很快就熟悉当地的情况,整顿吏治,赢得老百姓的好评。他认为自己生来笨拙只有靠勤奋才能来弥补。

  就在白居易在任的苏州,有一个偏远的名叫周村的村庄。据说已有百年没有出过一位秀才,更别说状元了。这个村的一个名叫周志的男孩。他在私塾里是出了名的“笨二志”,一周有四天被老师批评。他一直也觉得非常郁闷,虽说心里也有满腹志向。只是不知如何实现啊!一天,他又被老师骂得十分伤心,一人独自在河边抹眼泪。这时走过来一个中年人,问他何事,他把他的事和那人一说。中年人笑了笑对周志说:“孩子!其实你并不笨,那是因为你没有尽自己的努力。不是每个聪明的人生下来就是天才,他付出的心血是我们普通人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他们都是用他们的勤奋和努力换来的成就。”中年人又你向他说了白居易的事。孩子听了仿佛恍然大悟,喜上眉梢的擦了擦眼泪说:“我明白了,谢谢您!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人!”就是这样周志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

  回到家中的他真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废寝忘食,起早贪黑的读书、练字。在私塾里不但没有被老师批评,还接二连三地受到表扬。就这样辗转几年过去了,周志通过自己超于常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无论有什么不足与缺陷,一个勤奋的人都会百折不挠地克服它,战胜它,最终取得成功。

成语走进新时代

  你,是一条蜿蜒的小路,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你,是一抹亮丽的彩虹,绚烂我生活的内容;你——成语,历史的印记,如一轮新月在汗青与现实中低绮户,照无眠。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花开花落,历史不将复。岁月一次又一次地冲刷着那些遗留下来的与现实不相符的印记,无人能抵。诗词绝美而有意境,终不过成为历史华丽的篇章。书法虽代代承传得已延续,却不复当日的辉煌。成语却在奔涌激流,顺着历史的长河毅然前进。如今,成语已不似从前那般不能盛传,至今,它已删去了当初那股文绉绉之气,变得任何人都很适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它越来越融入人群,随处可闻。现如今,广告词因为运用了成语而变得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各行各业都乐此不疲。

  成语可以强大到概括一段平凡而又温馨的温情。

  她熟悉他每个朋友,知道他们的名字、性格、故事,他也知道她的每个朋友、同事。他们不管再忙,每个星期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单独在一起,无论在什么地方。这段时间里,他们不需要有压力,只需要放轻松,他们互相交流彼此的烦恼何所挂念的事情。撇去他们俩的关系,倒像是两个无话不说的密友,毫无保留。这两个人是我的父母。两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经常会有工作上的事需要出差,出差的这几天,每天晚上打电话,从无间断。电话不是报平安那种,是真的在煲电话粥。睡觉的时候,电话里互说晚安,再发一条短信。他们的故事总是那么平凡,却又不容忽略。一家子总是和和睦睦,并不是真的到那种没有脾气的地步,而是两个人都懂得让一步,但却不是相敬如宾,因为那样反而显得疏远,若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们,应当是相濡以沫了。

  成语的应用总是这么广。随着时代,漫入人心。历史中,它风华不减,容音依旧。

推陈出新

  成语拼音tuīchénchūxīn

  成语解释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成语故事或出处

  成语造句

  近义词吐故纳新、除旧布新

  反义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成语英译putforthne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新编

  “这次的节目我们请到了三位嘉宾,比如仅凭骨头就可以行天下的狗;传说中曾今戴着皇冠治理天下的鸡先生等。它们的后辈还有一定的数量得以幸存,所以,我们借此机会采访一下在座的各位,对于人类发明的成语有何看法。”主持人大象先生说道。

  “哎呀妈呀,那可有的说了!”鸡先生抢着说,“他们发明了不少整鸡的成语哩!什么鸡肠狗肚、呆若木鸡、鸡飞蛋打!就拿鸡肠狗肚来说吧,我们鸡的心胸哪有那么狭窄?人类常常拿我们的蛋,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那可是我们的仔耶!我们是在无私奉献,他们为啥要这样呢?再往后说,我们鸡从来都是精神抖擞的,我们哪里呆了?真搞不懂他们人类!什么什么!鸡飞蛋打?哎哟,我的老天爷,天地良心!我们辛辛苦苦生下来的蛋就这样被糟蹋了,不说了,浪费我口水!”说完,扔掉麦克风,扬长而去。

  “啥,你倒霉?你有我们倒霉么?”狗老大说道,“我们为人们看家、打猎也落不到什么好处!说什么狗胆包天!我们狗的胆子哪有那么大,不信?你哪天整个医生解剖解剖,看看我们的胆子大不大!说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那不也是为民除害吗?再说,现在老鼠品种那么多,猫咋分得清哩?人类,我敬告你们:积累久了,可能的导致爆发;而爆发久了,都可能导致崩溃!!!”

  “现在在搞啥子东西?小崔说事?我来看看啊。哟,那么多访友发言了?鸡先生—不要抱怨—的啦!‘下蛋公鸡,飞机中的战斗机哦耶!’狗老大—再难再苦,就当自己是二百五,再难再险,就当自己是二皮脸!实在不行的话,上‘Googl’去‘百度一下’放松放松心情!”猪小弟言。

  “切!你以为你在人间能受到多大尊重?大家都说‘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鸡先生紧跟其后。

  “我们猪虽说不干净,但是照样可以飞上天!”

  “土!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鸡反驳道。

  狗也插进来了。“就是就是,就你那模样,还没我们帅呢。”

  “以为自己有多帅,‘打鸡骂狗,斗鸡走狗,狗仗人势,仗着你那几个狐朋狗友,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我今天非骂你个狗血喷头。

  “各位观众朋友,现在—

  “你帅啥帅?”鸡说

  “演播室混乱—”

  “还没我帅!”鸡又说

  “猪狗不如!”鸡强调说

  “吵啥吵!结束!”

新兴成语

  爱恨情仇 喑箱操作 凹凸不平 八面来风 冰山一角 波澜不惊

  波涛汹涌 不归之路 不解风情 不伦之恋 擦肩而过 尘埃落定

  重振雄风 春光乍泄 大跌眼镜 大众情人 第一时间 一头雾水

  电力十足 东方不败 一枝独秀 反弹琵琶 浮出水面 与狼共舞

  共坠爱河 好评如潮 好戏连台 何方神圣 横刀夺爱 横空出世

  红颜知己 护花使者 花落谁家 花样年华 华山论剑 与时俱进

  金盆洗手 金枪不倒 科教兴国 俊男靓女 可圈可点 铿锵玫瑰

  空中飞人 快意恩仇 蓝颜知已 原汁原味 邻家女孩 筑巢引凤

  梅开二度 魅力四射 梦中情人 迷途羔羊 免费午餐 名花有主

  命悬一线 魔鬼身材 魔鬼训练 盆满钵满 强强联合 亲历亲为

  亲密接触 轻舞飞扬 全线飘红 人间蒸发 直奔主题 中箭落马

  弱势群体 闪亮登场 善解人意 重色轻友 水泥森林 素面朝天

  太平公主 一地鸡毛 涛声依旧 饕餮大餐 淘汰出局 特事特办

  提篮小卖 天王巨星 偷尝禁果 温柔一刀 血本无归 物欲横流

  阳光女孩 野蛮女友 咸鱼翻身 香车定马 小菜一碟 小富即安

  笑傲江湖 心灵鸡汤 心路历程 新鲜出炉 雄风不振 一路走好

表示创新的成语

  不甘示弱百折不挠追根问底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改天换地积极进取继往开来

  力争上游只争朝夕自强不息毛遂自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不甘后人不屈不挠戴月披星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发愤忘食革放鼎新坚持不懈

  苦心孤诣一往无前人定胜天不知寝食

  风雨无阻心坚石穿水滴石穿求索不止

关于新年的成语及典故

  爆竹声声 灯火辉煌 万家灯火 车水马龙 新年钟声 除旧迎新 新春佳节

  欢乐时光 开开心心 五色六色 礼花怒放 拜年叙旧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其乐融融

  流光溢彩 张灯结彩 忙忙碌碌 热热闹闹 回味无穷 亲意浓浓 年年有余 彻底清扫

  一尘不染 繁文缛节 络绎不绝 噼噼啪啪 三五成群 熙熙攘攘 干干净净 里里外外

  欢歌达旦 烟花爆竹 此起彼伏 大红灯笼 家家户户 老老少少 移风易俗 走亲访友

  临近年关 有说有笑 红红火火 年味十足 高高兴兴 喜气洋洋 皆大欢喜 万事如意

  和和美美 走亲访友 火树银花 锣鼓喧天 张灯结彩 热热闹闹 歌舞升平 鼓乐喧天

  合家团圆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欢歌笑语 合家团圆 热闹非凡 门庭若市 鞭炮齐鸣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败,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形容自然的成语

施工组织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