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日期
传统节日中秋节
农历是中国人民古老的一种计算日期的方法,中国的一些古老的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来算的,中秋节当然也是,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它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们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是月圆之夜,在这一天,可以跟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团圆饭,以及月饼。说起月饼,它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有很多口味,颜色各异,各种的样式,在中秋节这天是必食之品。除此这些,还可以和家人们一起赏月、思乡呢!这次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就去吃了团圆饭。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起了床,因为我们要去到姑姑家去吃团圆饭。过了许久,总算到了姑姑的家。一开门,小白就急忙跑过来“迎接”我们。姑姑和姐姐也十分高兴,向我们问好。我们参观了姑姑的新家,十分漂亮。到了中午,姑姑请我们到餐厅去吃饭。
就这么过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我们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不一会儿,几道菜就立马出锅了。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道菜,就是爸爸炒的“辣子鸡”。这道菜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当然就是红红的辣椒。我觉得这些辣椒象征着在以后的生活里红红火火。除了这个菜,“糖醋排骨”、“干锅兔”也很好吃。吃了主菜,月饼当然是不可缺的了。蛋黄味、火腿味、绿豆味……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着月饼,赏着月,真是惬意啊!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祥和。“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也许就是对中秋节最好的写照吧!
快乐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结、八月结、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于行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国、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遗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主要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中秋节的习俗都有、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绿色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期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了月饼,有豆沙、凤梨、哈密瓜、蛋黄、红枣等等。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拿出来月饼一起去楼下,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开心极了,可是晚上的月亮被很多的云层盖住了,所以我们还在边吃着月饼边等着月亮出来,我们等呀,月亮还是没有出来,我和爸爸妈妈都在看着圆圆的星空,这时圆圆的月亮出来了,圆圆的非常漂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祝愿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
到了家,我和爸爸妈妈玩起了游戏我们玩的真的好开心呀,一看时间、呀!时间已经很晚了,我该睡觉了,我跟爸爸妈妈说了一句晚安,然后爸爸妈妈也回了我一句晚安,我希望以后每年的中秋节都会跟今天这样愉快的度过。
中国中秋节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吃月饼、看花灯、提灯笼,赏月和猜灯谜。
很久以前有个叫后羿的人,因为思念在月球里的妻子嫦娥,在月下摆香案和蜜食鲜果来遥祭妻子。从此人们也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亲朋好友都互相聊着家常呢。吃完饭后我提着一个红红的灯笼,上面有两只可爱的小兔子,来到公园,看到有各种各样的灯笼,有纸做的,有塑料的。那些灯笼五光十色,有红的、紫的、黄的、绿的等等,非常美丽。颜色不一的灯笼把阴沉沉的公园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公园。我正入了神地看着美景,忽然一声巨响把我震惊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五光十色的烟花,有的像茉莉花,有的像满天的星星洒下来,还有的像桂花,非常漂亮。
在家里,爸爸妈妈忙着把月饼和各种水果摆在阳台里,因为中秋节这天是一年里月亮最亮的,家家都围在一起赏月。
小孩的喧闹声和大人的欢笑声就像一曲美妙的歌声,让人快乐起来。中秋节还有大大的月饼吃,我喜欢过中秋节。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礼记》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在秋季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中秋节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存在——月的崇拜。
据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每逢中秋夜,人们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由此可见,中秋节在这个时期已经初见规模了。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在魏晋时期形成,盛行于唐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已经很盛行了。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每逢中秋,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的水果和精制的食品,夜市非常热闹。寻常百姓们喜欢登上楼台,一些富贵人家则登上自家的楼台亭阁上赏月。这些现象表明:中秋节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了。明清时期,中秋节赏月依旧。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大家再分食供月果品,可谓其乐融融。
中秋节第一件大事是吃月饼。每到中秋节,人们在庭院中设香案、摆供桌,全家人一起拜月。祭拜之后,由主持把祭品分给大家,特别要把大大的月饼分成小块,每人分一块;如果有人不在家,就把他的一份留下或托人带去,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因为月饼的形状与月亮相似,所以格外受到人们喜爱,在节日期间,往往成为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
第二件大事是玩各种游戏活动,首位是玩花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灯节之一。当然,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在家庭、儿童间进行。还有赏月、赏莲、划船串月等游戏活动。妇女们都栽花、戴花,希望花常好、月常圆。还有一种流传至今的游戏就是斗蟋蟀,这项活动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浓厚的兴趣。
第三件大事是舞火龙,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有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七十多米,用珍珠草扎成三十多节的龙身,插满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伴奏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传统的中秋节风俗十分重视亲情的传递与增进,我们应当继续发挥这一节日的作用,和大家一起,从家庭扩大到邻里、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佳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火龙等特殊风俗,到现在还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切好以后再全家来分享。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叫做中秋节。
我国古人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月到中秋分外圆中秋夜晚,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家家户户的人都会聚齐家人吃“团圆饭”。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些独在异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赏月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人会在中秋佳节这天到高处赏月,放灯笼,吃月饼。这些习俗的有代表团圆的寓意……
中秋之时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亦称仲秋节、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中秋佳节素有全家团聚,品尝月饼,吃酒赏月的风俗。
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礼制,后来逐渐成为民间的习俗。
《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
韦庄诗:“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赏月,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连宵嬉戏,至于通晓。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拾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有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月饼始于唐,盛于宋。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明《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瞌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为何中秋月色倍于常时呢?据现代气象科学分析,中秋之时,多属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层结稳定,空中微粒、尘埃,杂质较少,视程良好,秋高气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所以每逢中秋节,我们家家户户都是要吃团圆饭。今年中秋节和往年有什么时候不同呢?大家赶紧动起来,写出我们家的中秋节吧。
过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说到中秋节就会想着吃月饼,当然月饼在中秋节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月饼也分为很多种有: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等等还有很多。
我家乡在中秋时也有个习俗,每当中秋的时候,晚饭时每人一块月饼,必须吃完。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会在月亮下放很多好吃的,点上一对蜡烛,来纪念这个节日。有几次我和姐姐偷里面的水果,去阳台上看月亮,中秋的总是最耀眼的,那时月亮总是又大又圆的,和以前的半个月亮,不一样,那天的月亮,是最美的,最亮的。那些星星众星拱月,来突出月亮的美。一般我们仰望着浩荡的天空,好美,好美!看着,看着就忘了自我……
那天的月亮是我见过最美的,不管是什都无法和它比较,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刻,因为它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刻,我想永远把它保留下来。